CN112715012B -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选择性重传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选择性重传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5012B
CN112715012B CN201880097742.7A CN201880097742A CN112715012B CN 112715012 B CN112715012 B CN 112715012B CN 201880097742 A CN201880097742 A CN 201880097742A CN 112715012 B CN112715012 B CN 112715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ansmission
network device
segment
indication
encoded b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77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5012A (zh
Inventor
阿娜伊德·罗伯特·萨法维
阿尔伯托·杰赛普·佩罗蒂
布兰尼斯拉夫·波波维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15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5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5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5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选择性重传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因此,实现了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选择性重传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 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特别地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和发送网络设备以及相关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或者所谓的新无线电(new radio,NR)无线网络允许以更高的数据速率提供新的无线通信服务,并且同时在预定义的延迟约束下为相对短的分组提供增加的可靠性,这也被称为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
NR的URLLC可靠性要求包括对于上行链路(uplink,UL)应为0.5毫秒(milliseconds,ms)并且对于下行链路(downlink,DL)应为0.5ms的用户平面时延目标。分组一次传输的一般URLLC可靠性要求在1ms的用户平面时延的情况下对于32字节为1-10-5。对32字节的小数据分组的初始传输设置可靠性目标,并且目标块错误率(target blockerror rate,BLER)为10-5。用户平面时延考虑了传输时延、进程时延、重传时延和排队时延(包括调度和授权接收,如果有的话)。
然而,当前的标准没有对随后的传输或重传限定任何具体的时延要求。然而,例如,在大量URLLC用户待调度的情况下(例如在UL中),满足延迟约束可能是有挑战性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上的每个上行链路数据初始传输和重传由包含UL调度授权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触发。对应的DCI格式包括指定各种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属性的字段,例如调制顺序和编码速率、资源分配、冗余版本、数据跳频和重传次数。当有许多DL分配要发送时,由于DL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s set,CORESET)的容量受到限制,因此可能会引入大的延迟。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选择的构思,这些构思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允许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选择性重传。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另外的实现形式根据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是明显的。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该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收发器被配置成从发送网络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处理器被配置成检测所接收的HARQ传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发送重传请求,该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提高SE。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HARQ传输包括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收发器还被配置成接收或发送包括用于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传输。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基于控制信息来确定要重传并且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包括否定确认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信号。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还包括对动态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基于使存储在接收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解码位的段的总可靠性最小化来执行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动态确定。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还包括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的指示。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同时提高了SE。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收发器还被配置成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接收HARQ重传。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增加所实现的频谱效率,例如,在其中重传参数(例如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MCS))和重传长度在初始传输和所有重传之间保持恒定的PUSCH重传中的束中。此外,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通过引入新的DL DCI格式来减小DL DCI的大小,在新的DL DCI格式中对于UL HARQ重传省略了资源分配字段。换言之,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使用缩短的DCI来调度PDSCH或PUSCH重传。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和第一次HARQ传输时机的长度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段长度。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提高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配置文件中的至少一个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提供针对比第一次HARQ传输段短的重传段的指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收发器还被配置成接收或发送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移除的资源分配。由于差异资源分配指示通常小于常规资源分配指示,因此对应的控制消息的大小变得更短,因此减少了控制信令的总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包括循环缓冲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接收网络设备包括客户端设备和网络节点设备之一,并且相应地,发送网络设备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和客户端设备之一。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来自发送网络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该方法还包括:由接收网络设备检测所接收的HARQ传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该方法还包括:由接收网络设备发送重传请求,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HARQ传输包括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或发送包括用于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传输。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基于所接收的控制信息来确定要重传并且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还包括对动态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基于使存储在接收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解码位的段的总可靠性最小化来执行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动态确定。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还包括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的指示。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接收HARQ重传。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增加所实现的频谱效率,例如,在其中重传参数(例如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重传长度)在初始传输和所有重传之间保持恒定的PUSCH重传中的束中。此外,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通过引入新的DL DCI格式来减小DL DCI的大小,在新的DL DCI格式中对于UL HARQ重传省略了资源分配字段。换言之,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使用缩短的DCI来调度PDSCH或PUSCH重传。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和第一次HARQ传输时机的长度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段长度。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配置文件中的至少一个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提供针对比第一次HARQ传输段短的重传段的指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减少反馈信息量。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或发送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移除的资源分配。由于差异资源分配指示通常小于常规资源分配指示,因此对应的控制消息的大小变得更短,因此减少了控制信令的总量。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包括循环缓冲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形式中,接收网络设备包括客户端设备和网络节点设备之一,并且相应地,发送网络设备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和客户端设备之一。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被配置成在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该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收发器被配置成向接收网络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收发器还被配置成接收重传请求,该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所接收的重传指示来确定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收发器还被配置成将所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重传给接收网络设备。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HARQ传输包括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还包括对动态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还包括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的指示。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基于与每个重传时机相关联的预定起始位置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增加所实现的频谱效率,例如,在其中重传参数(例如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重传长度)在初始传输和所有重传之间保持恒定的PUSCH重传中的束中。此外,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通过引入新的DL DCI格式来减小DL DCI的大小,在新的DL DCI格式中对于UL HARQ重传省略了资源分配字段。换言之,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使用缩短的DCI来调度PDSCH或PUSCH重传。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段长度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和第一次HARQ传输时机的长度。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配置文件中的至少一个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提供针对比第一次HARQ传输段短的重传段的指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减少反馈信息量。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收发器还被配置成发送或接收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移除的资源分配。处理器还被配置成针对所请求的重传相应地调整资源分配。由于差异资源分配指示通常小于常规资源分配指示,因此对应的控制消息的大小变得更短,因此减少了控制信令的总量。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收发器还被配置成接收或发送被调整到重传配置文件中的最大值的资源分配。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包括循环缓冲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发送网络设备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和客户端设备之一,并且相应地,接收网络设备包括客户端设备和网络节点设备之一。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向接收网络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该方法还包括:在发送网络设备处接收重传请求,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该方法还包括:由发送网络设备基于所接收的重传指示来确定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该方法还包括:从发送网络设备向接收网络设备重传所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HARQ传输包括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还包括对动态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指示还包括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的指示。结果,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与每个重传时机相关联的预定起始位置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增加所实现的频谱效率,例如,在其中重传参数(例如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重传长度)在初始传输和所有重传之间保持恒定的PUSCH重传中的束中。此外,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通过引入新的DL DCI格式来减小DL DCI的大小,在新的DL DCI格式中对于UL HARQ重传省略了资源分配字段。换言之,使用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允许使用缩短的DCI来调度PDSCH或PUSCH重传。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段长度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和第一次HARQ传输时机的长度。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重传配置文件中的至少一个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提供针对比第一次HARQ传输段短的重传段的指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发送或接收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移除的资源分配。该方法还包括:针对所请求的重传相应地调整资源分配。由于差异资源分配指示通常小于常规资源分配指示,因此对应的控制消息的大小变得更短,因此减少了控制信令的总量。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或发送被调整到重传配置文件中的最大值的资源分配。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包括循环缓冲区。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 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形式中,发送网络设备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和客户端设备之一,并且相应地,接收网络设备包括客户端设备和网络节点设备之一。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被配置成在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根据第五方面的方法。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与针对每个编码位单独地用信号发送重传请求相比,使用针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减少了反馈信令开销。此外,与常规的NRHARQ相比,当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允许增加SE。换言之,本发明允许具有少量反馈信息的主动HARQ传输并且同时提高SE。
将更容易理解许多伴随特征,因为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更好理解。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了示例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A是示出客户端设备的框图;
图1B是示出网络节点设备的框图;
图2A是示出方法的信令图;
图2B是图示方法的另一信令图;
图2C是示出方法的又一信令图;
图3是示出系统的框图;
图4A是示出DL系统的框图;
图4B是示出UL系统的框图;
图5是示出接收网络设备中的软缓冲区的图;
图6A至图6E是示出资源分配的信令的图;以及
图7A至图7D是示出模拟结果的图。
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者至少功能上等同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参考了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通过图示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可以被置于的特定方面。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方面并且可以进行结构或逻辑上的改变。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以限制的意义进行理解,因为本发明的范围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
例如,应当理解,与所描述的方法有关的公开内容还可以适用于被配置成执行该方法的相应设备或系统,反之亦然。例如,如果描述了特定方法步骤,则相应设备可以包括执行所述方法步骤的单元,即使这样的单元在附图中并没有明确地描述或说明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基于功能单元描述了特定装置,则相应的方法可以包括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步骤,即使在图中未明确描述或示出这样的步骤也是如此。此外,应当理解,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否则本文描述的各种示例方面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
在下文中,提供了常规的主动和非主动反馈的一般描述。
从接收器发送到发送器的主动反馈或信息反馈向发送器指示在重传中要发送哪些(增量冗余)编码位。即,在接收到主动反馈信息时,发送器通过初始传输发送附加的编码位,该附加的编码位由增量冗余构成。在解码尝试之后,基于软编码位的可靠性在接收器中获得关于如何计算增量位的信息。因此,在接收器中,请求在随后的重传中发送非二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non-binary low-density parity check,NB-LDPC)解码之后的最不可靠的软位。此外,理论上基于使用倒数高斯近似的闭合形式、针对给定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信道条件来优化后续重传的大小和数量。
此外,在初始传输中,整个码字在不经删截的情况下被发送。基于码字中已发送的位来获得重传的位。
从接收器发送到发送器的非主动反馈以及在解码失败的情况下使用每个码字一位NACK要求重传附加的预定义的编码位。即,未向发送器指示要发送哪些编码位。
常规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发送器中用于确定初始传输和可能的重传的属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常基于时隙/子帧被动态发送,并在实际数据检测和解码之前被盲解码。
另外,在PUSCH传输中的束的情况下,用于重传的资源分配常规上是半静态配置的并且不改变。
常规的主动反馈方案是基于用信号发送最不可靠的位的nsel位置,其中,将每个软编码位的可靠性计算为长度为n的码字中对应的软位值的大小。由于n和nsel二者通常都不小——实际上约为数百位——用于发送器的反馈控制信息的数量(nf位)可能太大,以致于该方案不切实际: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11
其中,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12
表示二项式系数。
对于任何给定的SNR,常规的主动反馈方案都会得出最佳的传输次数和每次传输的长度,然后在假定所确定的重传方案对发送器和接收器二者都已知的情况下遵循确定的方案。因此,问题在于,基于SNR,先验地知道传输次数和每次传输的长度。该方案无法在实践中实施,因为关于SNR的知识并不精确,并且可能在接收器中与在发送器中有所不同。此外,产生传输的次数和长度的过程太繁重,以致无法在发送器/接收器中实时执行。此外,该过程趋于产生大量的重传,这不适合于时延受限的传输。
在NR中,可以使用DCI格式动态确定重传的属性(例如资源分配)。在动态资源分配的情况下,需要大的DL控制信道,这在对于PUSCH重传的大业务量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加重传延迟。
在PUSCH传输中的束的情况下(其中初始资源分配是半静态配置的),用于初始传输和重传的资源分配不会改变,这可能导致SE低。
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本发明允许在短延迟约束下增强短分组数据重传性能。当与基线NR HARQ相比,重传使用附加反馈时,本发明进一步允许增加SE。
在诸如在PUSCH重传中的束的情况下(其中诸如MCS和重传长度之类的重传参数在初始传输和所有重传中保持恒定),使用预定义/固定的重传配置文件可以提高所获得的SE。
在其他情况下(例如在PUSCH重传中),预定义的重传配置文件可以用于通过引入新的DL DCI格式来缩短DL DCI的大小,其中对于UL HARQ重传,省去了资源分配字段。
图3示出了系统300的示例。控制器303可以向发送器301(对应于图1B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和/或接收器302(对应于图1A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发送或共享在接收器302中正确解码数据所需要的参数。反馈计算器304可以计算反馈,如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更详细地讨论的。数据、控制和反馈分别通过数据链路、控制链路和反馈链路被发送。
接下来,基于图1A和图1B描述接收网络设备100和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示例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设备的一些特征是提供进一步优点的可选特征。
图1A是示出接收网络设备100的框图。在实施方式中,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包括客户端设备,该客户端设备可以是由最终用户实体直接使用并且能够在无线网络中进行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设备中的任何一种,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这样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膝上型计算机、物联网(IoT)设备等。尽管可以根据客户端设备描述实施方式,但是这仅是示例的方式,而绝不是限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包括网络节点设备,该网络节点设备可以包括例如基站,如宏eNodeB、微微eNodeB、家庭eNodeB、第五代基站(fifth-generation base station,gNB)或者为客户端设备提供空中接口以经由无线传输连接到无线网络的任何此类设备。在图1A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客户端设备的实施方式中,图1B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反之,在图1A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的实施方式中,图1B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包括客户端设备。
根据一方面,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包括收发器101和耦接至收发器101的处理器或处理单元102,其可以用于实现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功能。
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例如以下处理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各种处理设备,例如协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具有或不具有伴随的DSP的处理电路,或者包括集成电路的各种其他处理设备,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微控制器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硬件加速器、专用计算机芯片等。
接收网络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3,该存储器103被配置成存储例如计算机程序等。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易失性存储器设备、一个或更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和/或一个或更多个易失性存储器设备与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的组合。例如,存储器可以被实施为磁存储设备(诸如硬盘驱动器、软盘、磁带等)、光学磁存储设备和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模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除PROM)、闪存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等)。
收发器101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发送网络设备110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传输。HARQ传输可以包括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可以包括循环缓冲区,并且例如其可以被包括在存储器113中。
处理器102被配置成检测所接收的HARQ传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处理器102还被配置成发送重传请求,该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换言之,该重传请求可以包括针对所接收的HARQ传输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所接收段中的至少一个的重传指示。指示要被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可以对应于检测到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在示例中,重传指示可以包括否定确认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CAK)信号。
在DL示例(其中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客户端设备)中,收发器111还可以被配置成接收包括用于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传输。在UL示例(其中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网络节点设备)中,收发器111还可以被配置成发送包括用于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传输。在DL示例和UL示例二者中,接收网络设备100都具有用于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的知识。因此,处理器102还可以被配置成基于控制信息来确定要被重传并且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
换言之,FEC编码可以用于将二进制信息消息i[k位]映射到二进制线性码的码字d=ε(i)[n位],其中长度为n和维度k<n的二进制线性码是(n-k)×n二进制奇偶校验矩阵(parity-check matrix,PCM)的零空间。换言之,码包含检查奇偶方程Hw=0的所有n位向量w。例如,在知道码字等于检查奇偶方程的任何n位向量的情况下,NR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编码器将信息矢量i=(i1,...,ik)(例如,传输块或其段)映射到大小为n位的码字d=(d1,...,dn)。
将码字d=(d1,d2,…dn)写入大小为n的循环缓冲区中。从位置lidx=RVidxZ开始读取循环缓冲区的内容,其中冗余版本RVidx对于初始传输设置为0,并且对于每次重传具有预定义的值,并且Z是提升因子(lifting factor)。每个冗余版本确定对于每次传输(重传)从何处开始对循环缓冲区的顺序读取。
获得用于初始传输的大小为P0的码块c0,其中P0是在初始传输中发送的编码位的数量。选择P0的大小,使得P0Rinit=k,其中Rinit是用于初始传输的期望码率,该期望码率是从作为反馈信息在反馈链路上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中获得的。初始码块c0可以写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31
码块c0被映射到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32
个调制符号,其中M=2m是调制器星座的大小。然后通过信道发送调制符号。
在接收网络设备100中,执行解调和解速率匹配/合并以获得与c0中的每个发送的编码位对应的软编码位。在FEC解码之后,接收网络设备100经由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检查所接收的分组是否具有任何残差。如果是所接收的分组具有任何残差的情况,则接收网络设备100在软缓冲区中缓冲接收到的软编码位,并通过反馈链路向发送网络设备110发出重传请求。常规地,这是通过针对每个码字向发送网络设备110发送回单个ACK/NACK位来完成的。在某些情况(例如,束)下,可以在没有显式NACK(称为隐式NACK)的情况下激活重传。
在本发明的示例中,主动HARQ NACK可以包括对接收网络设备100期望发送/重传哪个特定编码位的指示。该指示可以在FEC解码之后根据软编码位得出。因此,可以将软编码位值(即,某个编码位的对数似然)定义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41
其中y是接收信号,并且软位可靠性可以被定义为:
ρi=|λi|。 (4)
具有低解码后可靠性的编码位的重传是有益的。然而,由于接收网络设备100将在反馈链路上产生大量的反馈信息(例如,根据式(1)的量),因此请求重传码字中的任意编码位模式可能会过于复杂。这样的反馈信息量甚至可能超过码字长度本身。因此,需要牺牲主动HARQ反馈的部分增益并且同时生成更少量的反馈信息的解决方案。
一种解决方案涉及执行循环缓冲区的给定段中的连续编码位的重传。为此,对于循环缓冲区中的任何给定段(由其起始位置ln和长度Pn限定),总可靠性可以被评估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42
在此,Ncb[位]是循环缓冲区的大小,并且(x)a=1+[(x-1)mod a]。因此,给定可以在第n次重传中容纳的最大编码位数Pn,则可以将重传的段的起始位置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43
动态确定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44
因此,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请求重传相同长度的所有段中的具有最低的总可靠性的段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45
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连同段的起始位置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46
以及可选地或隐式地连同段长度Pn一起发送NACK。
在通过反馈链路接收到NACK和起始位置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47
之后,发送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该反馈信息发送另外的增量编码位。
在接收到新的增量编码位(可能以与初始传输不同的码率和/或不同的调制阶数(不同的MCS)和/或不同的时频资源分配被传输)之后,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解调这些新接收到的位增量编码位并且将新接收到的位增量编码位与先前缓冲的软编码位进行合并(即,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执行软合并)。进行合并的目的是向FEC解码器提供更高质量的软位输入,从而提高后续解码尝试成功地完全消除残差的可能性。
一旦接收网络设备100(例如经由CRC校验)检测到解码后的分组没有错误,则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发送单个位的ACK反馈来确认该分组的正确接收。因此,发送网络设备110可以停止针对该分组发送另外的增量编码位,并且将其从传输队列中删除。
在示例中,重传指示还可以包括对动态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处理器102还可以被配置成基于使存储在接收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解码位的段的总可靠性最小化来执行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动态确定。此外,重传指示还可以包括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的指示。
换言之,发送网络设备110可以执行存储在其循环缓冲区中的编码位段的重传,其中,每个段的起始位置与NACK反馈一起由接收网络设备100动态地用信号发送。每次重传中至少有一个段,而每次重传中也可以有多个段。
对于第n次重传,可以在接收网络设备100中通过使例如LDPC解码之后的连续位的段的总可靠性(5)最小化来确定动态起始位置,如式(6)中。
可以根据给定的RP(参见下文)获得第n次重传中的段的总长度Pn,或者由接收网络设备100连同NACK和动态起始位置一起动态地用信号发送总长度Pn
由于式(5)对起始位置的计算可能是繁重的,例如,可以针对适当选择的起始位置的子集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51
执行式(6)的最小化,从而减少计算的复杂性,并且同时减少从log2Ncb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52
的动态反馈量。可以通过选取步长(粒度)nstep的整数倍来确定合适的子集,从而获得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53
图5示出了接收网络设备100的软缓冲区500,软缓冲区500包含以与发送网络设备110的循环缓冲区中的顺序相同的顺序布置的软接收位。在图5中,外曲线对应于在初始传输中接收到的软位,内曲线对应于用于评估总可靠性的连续位的段。在初始传输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长度为P1的连续位的段用于总可靠性计算。段的总数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54
对应反馈量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55
这比式(1)的开销小得多。当nstep>1时,开销变得与NR开销(最多8位)相当,如下面的评估结果所示。
包括对动态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的重传指示的示例的示例用例涉及NR PUSCH HARQ传输。常规的HARQ不向发送器提供关于要重传哪些编码位的任何指示。而是,根据用于编码位选择的预定义/指定的模式来完成重传。然而,根据本发明,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将NACK连同要重传哪些位的指示一起发送到发送网络设备110。该指示可以包括发送网络设备110的循环缓冲区中的一个/多个段的起始位置以及可选地包括长度。如果需要,每个NACK位可以与预定义或预先配置的起始位置相关联,以减少信令开销。
在示例中,收发器101还可以被配置成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接收HARQ重传。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即,第一次重传、第二次重传、第三次重传等)特定段长度指示符。在示例中,重传配置文件中的至少一个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可以提供针对比第一次HARQ传输段短的重传段的指示。在示例中,处理器102还可以被配置成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和第一次HARQ传输时机的长度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段长度。
换言之,可以将重传配置文件(retransmission profile,RP)定义为N个正实数的序列R=[r1,r2,...,rN],其中rn=Pn/P0是第n次重传的标准化长度,P0是初始传输的长度[位],Pn是第n次重传的长度[位],并且N是最大重传次数。可以基于接收网络设备100例如通过反馈链路反馈回给发送网络设备110的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information,CQI)来选择初始传输速率R0。选择值P以使得P0R0=k[位]。初始传输可以通过从位置l0=1开始从循环缓冲区顺序读取连续位的段来发送P个编码位。
给定初始传输长度P0,RP确定每次重传中编码位的数量。在示例中,基于具有NRLDPC码的HARQ方案关于所有速率和调制阶的性能评估,可以使用N=3次重传R=[r1,r2,r3]的预定义且固定重传配置文件,其定义为
R=[r0-Δ,r0+x,r0+(Δ-x)] (7)
其中,0<Δ<r0并且0≤x≤Δ。在此,r0=1是初始传输的标准化长度。在式中(7)中,与初始传输相比第一次重传的长度较小。如果在初始传输中几乎所有传输的编码位都被成功解码(即大部分为ACK),则可以减少第一次重传中编码位的总数以提高SE,如式(7)所示。
另一方面,对于所有发送的编码位未全都被成功解码的区域(即,ACK和NACK二者),SE取决于重传的实际大小和每个成功解码的消息的平均编码位数目二者。在这种情况下,增加第二次重传和第三次重传的大小可能是有益的,如式(7)所示。
在式(7)中,强制使在四次传输(N=3)中传输的编码位的总数等于(N+1)P0。(N+1)P0是在所有传输都具有固定的P0个编码位的NR情况下已传输的编码位的总数。在更一般的上下文中,R可以定义为:
R=[r1,r2,r3] (8)
其中,r1<1,r2>1,r3≥1。
在示例中,预定义的唯一重传配置文件可以用于所有重传。RP对于发送网络设备110和接收网络设备100二者都是已知的。
由于对于所有MCS与目标BLER而言非均匀RP是不同,因此RP可以被捕获在规范中。替选地,网络可以在客户端设备中半静态地配置RP。然后,可以例如在初始传输中通过L1信令动态地开启/关停RP。
替选地,循环缓冲区中的固定起始位置L=[L1,L2,...lN]可以用于重传,使得对于第n次重传,可以在循环缓冲区中选择连续编码位。第n次重传段具有根据预定RP确定的起始位置ln和长度Pn=rnP0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预定义每次重传的起始位置ln,因此单个NACK反馈位可能足以请求重传。发送网络设备110在接收到NACK或者替选地接收到(以上定义的)隐式NACK之后,可以根据预定义序列来选择下一起始位置和码块长度。
可以针对给定范围内的所有MCS和所有SNR值预定义单个RP。
接收网络设备100和发送网络设备110二者都可以知道RP,并且在需要时使用RP。这意味着可以在通信之前在发送网络设备110和接收网络设备100两者中半静态地(例如通过L2信令)配置重传配置文件。然后,当发生重传时,接收网络设备100和发送网络设备110二者都可以使用所配置的RP。
重传配置文件的示例的示例用例涉及用于PUSCH的束内的PUSCH重传。NR中的PUSCH传输可以由称为动态授权的DCI中的UL授权来动态调度,或者可以被半静态配置成在接收到“UL-TWG-type1”的更高层参数时进行操作,而无需检测被称为已配置授权的DCI中的UL授权(例如,免授权传输),或者甚至可以在接收到“UL-TWG-type2”的更高层参数后由DCI中的UL授权半永久调度。
在NR中,UL HARQ进程确定下述模式:对于初始传输以及对于束内的任何重传,重传参数(资源分配,MCS)相同。在此,束是跨越用于同一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一组传输的分配/授权。
即,束包含期间使用单个HARQ进程的所有传输。对于使用动态授权触发的束,使用RRC参数“pusch-AggregationFactor”来配置该束内的TB的传输数。当使用半静态RRC配置的授权而不是“pusch-AggregationFactor”时,使用被称为“repK”的RRC配置的参数来指示该束内的TB传输的数量。
在束内,无需等待来自先前传输的反馈即触发重传。在束内的初始上行链路授权被传递给HARQ实体之后,束内的每次传输是单独的上行链路许可。
常规地,在资源上并且如果提供了的话使用在PDCCH上指示的MCS执行重传,或者在与针对束内的最后一次传输尝试使用的MCS相同的MCS并且在相同资源上执行重传。
使用相同的资源分配和相同的MCS得出该HARQ进程的RP始终为[1,1,1]。如下面的性能评估所示,使用根据式(7)的RP在提高SE方面提供了优势。
在配置的授权的束内,资源分配、MCS和冗余版本由更高层信令配置。
在动态授权的束内,从束内发生的动态DCI中读取用于重传的冗余版本、调制阶数和编码速率。因此,在示例中,可以通过使用进入束的内部的DCI通过使用MCS表的保留字段来激活使用半静态配置的重传配置文件来进行重传。
在DL示例(其中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客户端设备)中,收发器101还可以被配置成接收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在UL示例(其中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网络节点设备)中,收发器111还可以被配置成发送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删除的资源分配。
换言之,使用重传配置文件允许使用缩短的DCI来调度PDSCH或PUSCH重传。在当前的NR规范中,DCI格式0-0、0-1用于调度PUSCH传输,而DCI格式1-0、1-1用于调度PDSCH传输。这些DCI格式具有频域资源分配(resource assignment,RA)字段,该字段包含指示被分配给所调度的客户端设备的资源块组(即resource block groups,RBG)(RA类型0)或者一组连续分配的资源块(即resource block,RB)(RA类型1)的位图。每个RBG包含P个RB,其中P取决于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大小。
在DL中,RA字段向UE指示网络节点设备已经使用了哪些RB/RBG来向该客户端设备传输TB。在UL中,RA字段向客户端设备指示其可以将哪些RBG用于TB的传输。
对于RA类型0,RA字段大小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81
个位,其中NBWP是用于传输的有效带宽部分(BWP)中的RB数量。对于RA类型1,RA字段大小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82
个位。
在NR中,RA字段在调度初始传输的DCI和调度重传的DCI中传输。给定RA中的RB/RBG数量和调制阶数(连同RA一起在同一DCI的MCS字段中被用信号发送),可以直接计算RA能够容纳的编码位数。因此,通过更改所分配的RBG的数量和/或调制阶数,任何gNB都可以已经获取任何任意RP(最高达RB-/RBG级粒度)。
由于NR当前未指定任何重传配置文件,因此在每次传输中(借助于RA/MCS对)用信号发送编码位数是必要的功能。然而,DCI中的RA字段的大小可能是大的。大的DCI可能会增加控制信道/PDCCH业务量,并且倾向于产生控制信道拥塞,从而可能对低时延传输造成危害。如下所述,涉及差异资源分配指示的示例可以用于减轻这种情况。
在RA信令的第一示例中,客户端设备在DCI调度初始传输(初始RA)中使用RA指示来确定用于初始传输的对应的RB/RBG分配。当需要重传时,发送网络设备110用信号发送差异RA。为了确定在第n次重传中使用的RB/RBG,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使用初始RA和第n个差异RA。每个差异RA指示要添加到初始RA或者从初始RA中删除的一组RB/RBG。
使用类型0RA的示例:类型0的初始RA由所分配的RBG的位图构成(在示出具有RA类型0指示的差异RA指示的图6A的图610中以黑色显示)。对应的位图在图6A中被标记为“初始RA位字段”,并且包括20位。位图中的“1”指示使用了对应的RBG。位图中的“0”指示未使用对应的RBG。
在该示例中,假设第二次传输比第一次传输短。因此,调度第二次传输的DCI中的类型0差异RA用来指示要从初始RA中移除哪些RBG以获得用于第二次传输的RA。该位图在图6A中被标记为“第一差异RA位字段”,并且包括9个位(远远少于使用常规RA指示所需的20位)。因此,对于第二次传输,获得了RA字段大小的显著减小。
在该示例中,还假定第三次传输比第一次传输长。因此,调度第三次传输的DCI中的类型0差异RA用来指示要将哪些RBG添加到初始RA以获得用于第三次传输的RA。该位图在图6A中被标记为“第二差异RA位字段”,并且包括11个位(远远少于使用常规RA指示所需的20位)。因此,对于第三次传输,获得了RA字段大小的显著减小。
对于第四次传输,以与第三次传输相同的方式进行,从而获得相似的RA字段大小的减小。
使用类型1RA的示例:类型1的初始RA包括大小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91
的资源指示值(resource indication value,RIV),其中NBWP是带宽部分(BWP)中RB的数量。当连续分配的RB的数量LRB小于或至多等于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92
时,RIV被计算为NBWP(LRB-1)+RBstart,其中RBstart是连续分配中起始RB的索引。
该示例假设对于初始分配,NBWP=20,并且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93
(参见图6B的图620,图620示出了具有RA类型1指示的差异RA指示,第一次Tx)。初始传输中RA字段的大小为8位。
该示例还假设第二次传输比第一次传输短。因此,调度第二次传输的DCI中的类型1差异RA用于指示要从初始RA中删除哪些RBG,以获得用于第二次传输的RA。现在,初始资源分配被视为用于计算差异RA的带宽部分。以初始资源分配作为参考将差异RA的RIV计算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94
其中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195
是第二次传输中连续分配的RB的数量。本示例假定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01
(参见图6B,第二次Tx)。第二次传输中的差异RA字段的大小为5位。
该示例还假设第三次传输比第一传输长。因此,调度第三次传输的DCI中的类型1差异RA用于指示将哪些RBG添加到初始RA,以获得用于第三次传输的RA。现在,将初始RA中未使用的RB视为用于计算差异RA的连续带宽部分。差异RA的RIV被计算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02
结果,第三次传输中的差异RA字段的大小为7位。
对于第四次传输,以与第三次传输相同的方式进行,从而获得相似的RA字段大小的减小。
0类RA和1类RA可以被任意组合,以获得混合的初始/差异信令解决方案。
上述具有差异RA指示的示例不一定需要半静态配置的RP,因为可以通过对初始RA的适当指示(在初始传输中)和对RA的随后的差异指示来动态地获得任何任意RP。然而,对于每次重传,可能有必要指示是将对应的差异RA中的RBG添加到初始RA还是将对应的差异RA中的RBG从初始RA中移除。该指示对于每次重传需要一个附加位,并且可以使用半静态配置将该指示提供给客户端设备。
因为差异RA通常小于常规RA,并且因此对应的控制消息的大小更短,因此以上具有差异RA指示的示例是有利的。
在RA信令的第二示例中,初始RA分配足够大数量的RB/RBG,以容纳给定TB的任何传输/重传中的最大数量的编码位/调制符号。根据RP将最大的编码位数确定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03
在每次发送/重传中,发送网络设备110填充在初始RA中指示的所有RB/RBG或在RP中指示的部分RB/RBG。未使用的资源可以重新用于其他TB/客户端设备。
使用不具有RA指示的重传调度(图6C(不具有具有初始RA指示类型0的RA指示的重传调度)、图6D(不具有具有初始RA指示类型1的RA指示的重传调度)的示例:在调度初始传输的DCI的RA字段中用信号发送初始RA。初始资源分配足够大,以容纳所有传输中最大的传输(图6C的图630以及图6D的图640中的第三次传输)。在每次传输中,发送网络设备110从最低频率索引开始填充所分配的资源,并且继续填充,直到用于给定重传的所有编码位(根据所配置的RP,Pn个编码位)都已映射到RE。未使用的RB/RBG可以用于其他客户端设备/TB。
图6E的图650(不具有类型1RA的RA指示和频率优先信息映射的重传调度)示出了与图6D相似的情况,但是现在具有频率优先信息映射。在此,在每次传输中,发送网络设备110从最低的时间索引开始填充所分配的资源,并继续填充,直到有要发送的编码位。可以将此数据消息留空的RB/RBG符号重新用于其他传输。例如,NR URLLC传输被设计为在时间/频率上与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传输交叠。URLLC传输可以抢占分配给正在进行的eMBB传输的资源,并且将该资源用于其自己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接收网络设备100发出抢占指示。对于所公开的示例,给定的eMBB传输(重传)中的未使用符号可以用于URLLC传输,而不会发生任何eMBB抢占。
对于上述每种情况,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监测一个附加DCI大小/格式。
在与以上示例不同的另一示例中,发送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线性FEC码的易出错模式来执行编码位的重传。易出错模式是在发生解码错误时在经解码的码字中更频繁出现的那些位错误模式。易出错模式可以在任何线性码中,例如在二进制LDPC码中找到。
易出错模式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11
是与频繁位错误序列对应的循环缓冲区索引的子集。对于任何线性码,常见的易出错模式包括具有最小或低汉明(Hamming)权重的码字。更具体地,易出错模式与码的类型和解码算法有关。在置信度传播(Belief-Propagation,BP)解码下,LDPC码的易出错子结构被称为停止/陷阱集。
给定包含(发送网络设备110和接收网络设备100已知的)NP个易出错模式的公共表,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评估每个易出错模式的总可靠性,并且确定具有最低总可靠性或者总可靠性低于给定阈值的模式的子集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12
然后,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将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13
中的表索引连同NACK一起动态地反馈回给发送网络设备110。在接收到NACK和错误模式指示时,发送网络设备110可以重传由用信号发送的模式指示的编码位。
动态地用信号发送易出错模式所需的反馈量可以被定义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14
类似于本文中的其他示例,RP可以帮助确定可以在每次重传中容纳的编码位的最大数量。因此,给定用于第n次重传的编码位数Pn,接收网络设备100可以为重传选择受到编码位总数约束的、具有较小总可靠性的易出错模式ei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15
当所选择的易出错模式的子集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16
中的编码位数严格小于Pn时,式(9)保持不等。
如果在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17
中再添加一个或更多个易出错模式会违反式(9),然后该模式不能被添加到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18
因为发送网络设备110将接收重传多于Pn个编码位的指示,而这可能没有空间了。
接收到少于Pn个位的指示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可以决定重复一些反馈指示的编码位或其他(未指示的)编码位,以填充Pn个资源。
替选地,通过明确违反式(9),可以允许略多于Pn个编码位的反馈指示,然后,可以允许发送网络设备110执行向下选择,以获得用于重传的一组Pn个编码位。
使用易出错模式的以上示例的示例用例包括NR PUSCH HARQ传输。
图1B是示出发送网络设备110的框图。在实施方式中,发送网络设备110可以包括网络节点设备,该网络节点设备可以包括例如基站,如宏eNodeB、微微eNodeB、家庭eNodeB、第五代基站(gNB)或者为客户端设备提供空中接口以经由无线传输连接到无线网络的任何此类设备。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发送网络设备110可以包括客户端设备,该客户端设备可以是由终端用户实体直接使用并且能够在无线网络中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设备中的任何设备,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这样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膝上型计算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IoT)设备等。尽管可以根据客户端设备来描述实施方式,但是这仅是示例,而绝不是限制。在图1B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包括网络节点设备的实施方式中,图1A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客户端设备,反之,在图1B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包括客户端设备的实施方式中,图1A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网络节点设备。
根据一方面,发送网络设备100包括收发器111和耦接至收发器111的处理器或处理单元112,其可以用于实现稍后更详细描述的功能。
处理器112可以包括例如以下处理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各种处理设备,诸如协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具有或不具有伴随DSP的处理电路,或者包括集成电路的各种其他处理设备,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控制器单元(MCU)、硬件加速器、专用计算机芯片等。
发送网络设备11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3,该存储器113被配置成存储例如计算机程序等。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易失性存储器设备、一个或更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和/或一个或更多个易失性存储器设备与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的组合。例如,存储器可以被实施为磁存储设备(诸如硬盘驱动器、软盘、磁带等)、光学磁存储设备和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模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除PROM)、闪存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要注意的是,例如发送网络设备110使用的各种参数和数据片与图1A的接收网络设备100使用的参数和数据片相同或至少在功能上等效,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收发器111被配置成向接收网络设备100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如上所述,HARQ传输可以包括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可以包括循环缓冲区,并且例如其可以被包括在存储器113中。
收发器111还被配置成接收重传请求,该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换言之,重传请求可以包括针对所发送的HARQ传输中的连续FEC编码位的所发送的段中的至少一个的重传指示。指示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可以对应于在接收网络设备100处检测到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在示例中,重传指示可以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
处理器112被配置成基于接收到的重传指示来确定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中的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
收发器111还被配置成将所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重传到接收网络设备100。
在示例中,重传指示还可以包括对动态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重传指示还可以包括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的指示。
在示例中,处理器112还可以被配置成基于与每个重传时机(即,第一次重传、第二次重传、第三次重传等)相关联的预定起始位置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此外,处理器112还可以被配置成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在示例中,重传配置文件中的至少一个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可以提供针对比第一次HARQ传输段短的重传段的指示。在示例中,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段长度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和第一次HARQ传输时机的长度。
在DL示例(其中发送网络设备110包括网络节点设备)中,收发器111还可以被配置成发送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在UL示例(其中发送网络设备110包括客户端设备)中,收发器111还可以被配置成接收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删除的资源分配。处理器112还可以被配置成针对所请求的重传相应地调整资源分配。在示例中,收发器111还可以被配置成接收被调整到重传配置文件中的最大值的资源分配。
图4A和图4B示出了图1A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和图1B的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示例实现方式。
图4A示出了适用于NR下行链路的框图400。在此,发送器410对应于网络节点设备(以及图1B的发送网络设备110),而接收器420对应于客户端设备(以及图1A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分组生成块411生成用作到LDPC编码器412的输入的传输块。图4A中的LDPC编码器412将传输块或其段映射到码字。将码字顺序地写入被示出为循环缓冲区/速率匹配块413的循环缓冲区中。循环缓冲区的内容被顺序读取,并且被馈送到调制器414。在调制器414中,位被映射到符号,并且通过信道430发送符号。
在接收到所发送的符号之后,接收器解调器块421对所接收的噪声信号进行解调。在接收器420中,执行解调和解速率匹配/合并422,以获得与每个发送的编码位对应的软编码位。在FEC解码(示出为LDPC解码器块423)之后,接收器420经由CRC检查所接收的分组是否具有一些残差。如果是具有一些残差的情况,则接收器420将接收到的软编码位缓冲在软缓冲区(在图4A中以框424示出)中,并且通过反馈链路发出重传请求(在发送NACK框425中示为NACK)。可选地,存在可以连同NACK信号一起生成附加信息的主动NACK反馈生成器426。
如果发送器410(图4A中的网络节点设备)接收到NACK信号,则可选地使用重传配置文件416通过下行链路数据链路调度重传。如果发送器410接收到ACK信号,则不再需要重传。
发送器410(图4A中的网络节点设备)中示出的调度器415具有重传配置文件的知识,并且可以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和控制信息发送器417交互。控制信息发送器417负责发送表征数据传输的必要的控制信息(例如调制阶数、资源分配和/或实际重传次数)。这发生在数据传输之前。可选地,如果需要,则控制信息发送器417可以在数据传输之前发送关于重传配置文件416的信息。替选地,控制信息发送器417可以在使用半静态信令的实际数据传输之前配置重传配置文件416。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CQI)评估/传输块427负责发送在接收器420(图4A中的客户端设备)中获得的信道质量信息。控制器428可以对应于例如图3的控制器303。
图4B示出了适用于NR上行链路的框图450。在此,发送器410对应于客户端设备(以及图1B的发送网络设备110),而接收器420对应于网络节点设备(以及图1A的接收网络设备100)。数据链路框图中所示的包括TB生成器411、LDPC编码器412、循环缓冲区/速率匹配413、调制器414、解调器421、解速率匹配/软合并422和LDCP解码器/CRC校验423的不同块具有与图4A相同的功能和输入/输出,因此在此不再详细描述。Rx到Tx控制链路中存在的块(包括可选的生成主动NACK反馈426和NACK生成器425)的功能与图4A相似,因此此处不再详细重复描述。类似地,调度器415、控制器428、重传配置文件416、429、CQI评估/传输427、软缓冲区424和信道430与其在图4A中的对应物对应。
图2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DL数据传输中的方法210A和210B的信令图。方法210A涉及发送端功能,并且方法210B涉及接收端功能。在该示例中,发送网络设备包括网络节点设备,而接收网络设备包括客户端设备。
在操作211A处,从发送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于后续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传输。在操作211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DCI传输。DCI传输例如格式为1-0,1-1。
在操作212A处,从发送网络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在本文中也被称为初始数据传输)。在操作212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HARQ传输。接收网络设备检测所接收的HARQ传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
在操作213B处,接收网络设备发送重传请求,该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指示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可以对应于检测到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来确定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
重传指示可以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例如,每个码字一位)。这里,重传指示还可以包括对动态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即,指示重传的发送网络设备的循环缓冲区中的起始位置)的指示。重传指示还可以包括对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的指示。在操作213A处,在发送网络设备处接收重传请求。基于接收到的重传指示,发送网络设备确定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
在可选操作214A处,发送网络设备发送短DCI,该短DCI可选地具有用于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或者没有资源分配指示。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删除的资源分配。在可选操作214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短DCI。针对所请求的重传相应地调整资源分配。
在操作215A处,从发送网络设备重传所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即,数据)的至少一个段。在操作215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数据重传。
方法210A可以由发送网络设备110执行。方法210A的另外的特征直接由发送网络设备110的功能产生。方法210A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方法210B可以由接收网络设备100执行。方法210B的另外的特征直接由接收网络设备100的功能产生。方法210B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
图2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DL数据传输中的方法220A和220B的另一信令图。方法220A涉及发送端功能,并且方法220B涉及接收端功能。在该示例中,发送网络设备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并且接收网络设备包括客户端设备。
在操作221A处,从发送网络设备传输包括用于后续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传输。在操作221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DCI传输。DCI传输例如格式为1-0,1-1。
在操作222A处,从发送网络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在本文中也被称为初始数据传输)。在操作222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HARQ传输。接收网络设备检测所接收的HARQ传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
在操作223B处,接收网络设备发送重传请求,该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指示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可以对应于检测到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来确定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
重传指示可以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例如,每个码字一位)。在操作223A处,在发送网络设备处接收重传请求。基于接收到的重传指示,发送网络设备确定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在此,发送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与每个重传时机相关联的预定起始位置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此外,发送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与发送网络设备和接收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这样的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
在可选操作224A处,发送网络设备发送短DCI,该短DCI可选地具有用于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或者不具有资源分配指示。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删除的资源分配。在可选操作224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短DCI。针对所请求的重传相应地调整资源分配。
在操作225A处,从发送网络设备重传所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即,数据)的至少一个段。在操作225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数据重传。
方法220A可以由发送网络设备110执行。方法220A的另外的特征直接由发送网络设备110的功能产生。方法220A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方法220B可以由接收网络设备100执行。方法220B的另外的特征直接由接收网络设备100的功能产生。方法220B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
图2C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方法230A和230B的信令图。
图2C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UL数据传输中的方法230A和230B的另一信令图。方法230A涉及发送端功能,并且方法230B涉及接收端功能。在该示例中,发送网络设备包括客户端设备,而接收网络设备包括网络节点设备。
在操作231B处,从网络节点设备(这里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于后续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传输。在操作231A处,在客户端设备(这里是发送网络设备)处接收DCI传输。DCI传输例如格式为0-0,0-1。
在操作232A处,从发送网络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在本文中也被称为初始数据传输)。在操作232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HARQ传输。接收网络设备检测所接收的HARQ传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
在操作233B处,接收网络设备发送重传请求,该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重传指示。指示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可以对应于检测到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来确定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
重传指示可以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例如,每个码字一位)。在操作233A处,在发送网络设备处接收重传请求。基于接收到的重传指示,发送网络设备确定存储在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要重传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在此,发送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与每个重传时机相关联的预定起始位置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起始位置。此外,发送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与发送网络设备和接收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确定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段的长度。这样的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
在可选操作234B处,网络节点设备(这里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短DCI,该短DCI可选地具有用于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或者没有资源分配指示。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删除的资源分配。在可选操作234A处,在客户端设备(这里是发送网络设备)处接收短DCI。针对所请求的重传相应地调整资源分配。
在操作235A处,从发送网络设备重传所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即,数据)的至少一个段。在操作235B处,在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数据重传。
方法230A可以由发送网络设备110执行。方法230A的另外的特征直接由发送网络设备110的功能产生。方法230A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方法230B可以由接收网络设备100执行。方法230B的另外的特征直接由接收网络设备100的功能产生。方法230B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
下面的表1针对相同的传输总数,就反馈位的数量比较了上面的不同示例: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61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71
表1:每个码字发生NACK时所需的反馈位数
在下文中,参考图7A至图7D讨论模拟结果的示例。
已经通过链路级模拟评估了本文各个示例的性能。对于最多两次/四次传输,绘制了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上获得的SE与所接收的SNR的关系。
在此,SE被定义为: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72
其中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73
是每条消息的平均编码位数,m是调制阶数,k=P0R0是消息中的信息位数。
即,对于每个SNR,SE被计算为信息位的总数除以用于传输的已使用资源的总数。可以将用于传输的已使用资源总数计算为所传输编码位的总数除以调制阶数。
非均匀RP:
类型式(7)的非均匀RP在优化之后被选择为r=[0.5803,1.2086,1.2086]。初始传输的编码位数(P0)是基于表2所示的目标BLER=10-5的URLLC的15级CQI表来选择的。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74
Figure BDA0002980649940000281
表2:目标BLER为10-5的CQI表。
图7A(针对优化的重传配置文件,SE与SNR的关系)示出了与表2中所有15个MCS对应的结果。对于初始传输,考虑了50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的资源分配,并且基于3GPP NR规范得出诸如LDPC码基矩阵(base matrix,BM)、调制和码率之类的模拟参数。如图所示,在图7A的图710中绘制了与使用以上示例根据重传配置文件确定的RP对应的SE性能。为了比较,在图7A的图710中还绘制了使用均匀重传配置文件r=[1,1,1]的基线NR的SE性能。
可以看出,对于整个MCS表使用唯一的RP,获得了NR上最高达0.8dB(对于SE为2.7)的SNR增益,而不会使SE的反馈信令量增加超过1bit/s/Hz。
在使用重传配置文件来缩短DCI的大小的情况下,如果客户端设备在两个DCI上都执行盲解码,则还获得与用于调度PUSCH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DCI长度的减小有关的增益。
表3示出了可以在图7A的曲线上读取到的SNR增益:
SE 增益[dB]
4 0.7
3.5 0.8
2.8 1
2 0.5
1.5 0.7
1 0.7
0.5 0.7
表3:来自图7A的SNR增益
在SNR轴上方的其他区域中,性能至少与NR一样好。
与NR和现有技术(均匀RP)相比,易出错模式相关示例:
图7B的图720(在与NR相比的易出错模式的情况下SE与SNR的关系)示出了具有均匀的重传配置文件并且不超过两次传输的NR的性能评估结果。如果需要,可以在NR上半静态地配置最大传输数。图7B将具有最大两次传输的NR与上面已经使用与最小汉明权重LDPC码字对应的易出错模式评估的易出错模式相关示例进行比较。为了建立公共错误模式表,执行启发式搜索。
在这种情况下,所选择的调制为BPSK。对于NR LDPC基矩阵BM1,初始码率为R0=0.5,提升因子为Z=4。P0的值=176。
对于易出错模式相关示例,公共错误模式表包含汉明权重在范围11-13和范围11-16内的轻码字(light code word)。在第一种情况(汉明权重范围11-13)下,反馈信令大小为9位,在第二种情况下需要13位。
从图7B可以看出,对于汉明权重范围11-16的情况,在NR上存在最高达0.3dB的增益。
与NR和现有技术相比的主动反馈和RP相关示例(非均匀重传配置文件):
在此,将具有最高达四次传输的非均匀重传配置文件r=[0.6818,1.591,1.591]的情况与具有提升因子Z=4的NR LDPC BM1的情况进行比较。如式(7)所述选择重传配置文件。对于BPSK,初始传输码率为R0=0.5和P0=176。对于主动反馈示例的情况下,步长为nstep=1,导致9位的信令大小,而NR具有最多达8位的信令。对于NR,使用均匀的重传配置文件r=[1,1,1]。从图7C的图730可以看出,以上主动反馈和RP相关示例示出对于大于0.5的SE在NR上的增益,其中根据主动反馈相关示例的解决方案的性能略好于RP相关示例。
在图7D的图740中(与NR相比,重传的平均次数),比较了平均传输次数。要注意的是,在比较具有不同RP的方案时,对传输的(总或平均)数量进行计数不是公正或公平的评估。取而代之的是,公平的度量标准不仅要考虑平均传输次数,还要考虑随着重传的变化而变化的码字的平均大小。为此,可以使用传输大小对传输计数进行归一化,以便能够比较不同的方案。
从图7D中可以看出,在与初始传输和第一次重传对应的-2-4dB之间的区域(其中,对于主动反馈和与RP相关示例存在SE增益的)中,NR具有最大的平均传输次数。对于最低SNR,主动反馈相关示例具有最小平均重传次数。
基于这些结果,可以强调具有重传配置文件和主动反馈二者的技术优势:可以看到,对于存在重传配置文件和主动反馈二者的主动反馈相关示例,存在更高的频谱效率(图7C)。还可以看到,当仅使用重传配置文件(图7D,与RP相关的示例)并且SNR低于-2dB时,传输的次数较少。
在本文中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组件例如软件组件执行。根据实施方式,接收网络设备100和/或网络节点设备110包括通过以下程序代码配置的处理器:在被执行时程序代码执行所描述的操作和功能的实施方式。替选地或另外地,在本文中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更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但不作限制,可以使用的说明性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程序专用集成电路(ASIC)、程序专用标准产品(Program-specific Standard Product,ASSP)、片上系统式系统(System-on-a-chip,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Logic Device,CPLD)和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
在不会丢失所寻求的效果的情况下,在本文中给出的任何范围或设备值可以扩展或改变。另外,除非明确禁止,否则任何实施方式可以与另一实施方式组合。
虽然已以对结构特征和/或动作特定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应当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不必受限于以上所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确切地说,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而公开的,并且其他等同特征和动作旨在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应当理解,上述益处和优点可以涉及一个实施方式,或者可以涉及多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不限于解决任何或所有所述问题的实施方式或具有任何或所有所述益处和优点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理解,对“一个”项的提及可以涉及这些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项。
在本文中描述的方法的步骤可以以任何合适的顺序进行,或者在适当的情况下同时进行。另外,在不脱离在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从任何方法中删除各个块。在不会丢失所寻求的效果的情况下,上述任何实施方式的各方面可以与所描述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的各方面组合以形成另外的实施方式。
术语“包括”在本文中用于表示包括所标识的方法、块或元件,但是这样的块或元件不包括排他列表,并且方法或装置可以包含附加的块或元件。
应当理解,以上描述仅作为示例给出,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以上说明书、示例和数据提供了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和使用的完整描述。尽管上面已经以一定程度的特殊性或者参考一个或更多个单独的实施方式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多种改变。

Claims (22)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收发器(101)和处理器(102),其中:
所述收发器(101)被配置成:
从发送网络设备(110)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其中所述HARQ传输包括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第一段,并且
所述处理器(102)被配置成:
检测所接收的HARQ传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
发送重传请求,所述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110)的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第二段的重传指示,其中所述重传指示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和对动态确定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以及
基于使存储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100)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解码位的段的总可靠性最小化来执行对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起始位置的动态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其中,所述收发器(101)还被配置成接收包括用于所述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其中,所述处理器(102)还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来确定要重传并且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中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其中,所述重传指示还包括对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长度的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其中,所述收发器(101)还被配置成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接收所述HARQ重传,所述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其中,所述处理器(102)还被配置成基于所述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和第一次HARQ传输时机的长度来确定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段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其中,所述重传配置文件中的至少一个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提供针对比第一次HARQ传输段短的重传段的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其中,所述收发器(101)还被配置成接收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所述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移除的资源分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100),其中,所述接收网络设备(100)包括客户端设备和网络节点设备之一,并且相应地,所述发送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网络节点设备和所述客户端设备之一。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210B,220B,230B),包括:
在用于无线通信的接收网络设备处接收(212B,222B,232B)来自发送网络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其中所述HARQ传输包括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第一段;
由所述接收网络设备检测所接收的HARQ传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残差;
由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基于使存储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解码位的段的总可靠性最小化来执行对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起始位置的动态确定;以及
由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213B,223B,233B)重传请求,所述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重传指示,其中所述重传指示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和对动态确定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配置成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包括收发器(111)和处理器(112),其中:
所述收发器(111)被配置成:
向接收网络设备(100)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其中所述HARQ传输包括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110)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第一段;以及
接收重传请求,所述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110)的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第二段的重传指示,其中所述重传指示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和对动态确定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并且其中所述接收网络设备(110)通过以下方式来确定所述起始位置:基于使存储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100)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解码位的段的总可靠性最小化来执行对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起始位置的动态确定,并且
所述处理器(112)被配置成:
基于所接收的重传指示来确定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110)的所述缓冲区中的要重传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并且
所述收发器(111)还被配置成:
将所确定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重传给所述接收网络设备(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其中,所述重传指示还包括对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长度的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其中,所述处理器(112)还被配置成基于与每个重传时机相关联的预定起始位置来确定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起始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其中,所述处理器(112)还被配置成基于预定重传配置文件来确定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长度,所述重传配置文件包括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其中,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段长度基于所述预定重传配置文件和第一次HARQ传输时机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其中,所述重传配置文件中的至少一个重传时机特定段长度指示符提供针对比第一次HARQ传输段短的重传段的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其中,所述收发器(111)还被配置成发送用于所请求的重传的差异资源分配指示,所述差异资源分配指示仅指示相对于初始接收的HARQ传输要添加或移除的资源分配,并且所述处理器(112)还被配置成针对所请求的重传相应地调整资源分配。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其中,所述收发器(111)还被配置成接收被调整到所述重传配置文件中的最大值的资源分配。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110),其中,所述发送网络设备(110)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和客户端设备之一,并且相应地,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包括所述客户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节点设备之一。
2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210A,220A,230A),包括:
从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网络设备向接收网络设备发送(212A,222A,232A)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其中所述HARQ传输包括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前向纠错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第一段;
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处接收(213A,223A,233A)重传请求,所述重传请求包括针对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的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第二段的重传指示,其中所述重传指示包括否定确认NACK信号和对动态确定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起始位置的指示,并且其中所述接收网络设备通过以下方式来确定所述起始位置:基于使存储在所述接收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连续FEC解码位的段的总可靠性最小化来执行对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的起始位置的动态确定;
由所述发送网络设备基于所接收的重传指示来确定存储在所述发送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的要重传的所述连续FEC编码位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段;以及
从所述发送网络设备向所述接收网络设备重传(215A,225A,235A)所确定的连续FEC编码位的至少一个第二段。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配置成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97742.7A 2018-09-28 2018-09-28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选择性重传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Active CN1127150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8/076399 WO2020064116A1 (en) 2018-09-28 2018-09-28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daptively selective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5012A CN112715012A (zh) 2021-04-27
CN112715012B true CN112715012B (zh) 2022-06-14

Family

ID=63720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7742.7A Active CN112715012B (zh) 2018-09-28 2018-09-28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选择性重传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3594B2 (zh)
EP (1) EP3797483A1 (zh)
CN (1) CN112715012B (zh)
WO (1) WO20200641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54681B2 (en) * 2019-09-30 2024-04-09 Southeast University Blockchain-enhanced open internet of things access architectu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0598A1 (en) * 2014-10-13 2016-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rq feedback reporting based on mirrored information copied from resource-assignment message
US9444585B2 (en) * 2012-02-25 2016-09-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with feedback dependent bit selection
WO2018144560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Idac Holdings, Inc. Code block segmentation depending on ldpc base matrix sel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34561A (ko) * 2013-05-14 2014-11-24 주식회사 팬택 차동자원할당 정보를 포함하는 제어채널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0797833B2 (en) * 2017-10-04 2020-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retransmission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44585B2 (en) * 2012-02-25 2016-09-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with feedback dependent bit selection
WO2016060598A1 (en) * 2014-10-13 2016-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rq feedback reporting based on mirrored information copied from resource-assignment message
WO2018144560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Idac Holdings, Inc. Code block segmentation depending on ldpc base matrix sel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35785A1 (en) 2021-05-06
EP3797483A1 (en) 2021-03-31
CN112715012A (zh) 2021-04-27
US11973594B2 (en) 2024-04-30
WO2020064116A1 (en)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4664B2 (en) Facilitating an enhanced two-stag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86571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with feedback dependent bit selection
JP5929989B2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US67008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ed memory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10516505B2 (en) Baseband processors, base station, us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US8780694B2 (en) Hybrid ARQ with variable retransmission energy
WO2010115295A1 (zh) 请求重传方法、重传方法及其设备
CN112715012B (zh)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选择性重传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13169824B (zh) 一种数据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05223620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2042137B (zh) 用于处置无线电信道上的传输的方法和传送节点
CN111917510B (zh) 数据处理、指示数据处理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3011705A1 (en) Client device and network access node for transport block based channel reporting
JP2022154662A (ja) 拡張された確認応答を用いる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4327460A1 (en) Virtualized radio access point, vrap,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2022154664A (ja) 拡張された確認応答を用いる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6388937A (zh) 一种基于Raptor码的上行滑动窗HARQ方法
Kalyan Chase Combining HARQ Process in LTE
US20120033750A1 (en) Transport block siz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