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4232A - 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4232A
CN112714232A CN202011638029.4A CN202011638029A CN112714232A CN 112714232 A CN112714232 A CN 112714232A CN 202011638029 A CN202011638029 A CN 202011638029A CN 112714232 A CN112714232 A CN 112714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inger vein
image data
vein image
f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80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4232B (zh
Inventor
吴冠天
匡霁玮
张松
龚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0116380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4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4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4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4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67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processing of the image
    • H04N1/32272Encryption or ciph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用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生物识别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指静脉是静脉的一种,指静脉图像是指利用近红外线穿透手指后所得的静脉纹路影像,且指静脉识别过程一般是通过如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头等设备获取手指静脉的图像数据,并将手指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前端设备中,而后会由前端设备将图像数据传输至后端识别设备。而随着指静脉识别技术使用日益广泛,数据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要点,尤其在指静脉数据传输阶段,需要尤其关注数据传输的安全。
目前,加密传输的方式被广泛应用来保证指静脉数据传输安全。即前端设备在采集到指静脉图像数据后,会对其进行加密后进行传输至识别设备。
然而,现有的指静脉数据传输方式存在一个关于传输效率的问题,即加解密传输会增加指静脉识别耗时,虽然能够保证指静脉数据的安全性,但却无法满足指静脉数据传输及识别的效率要求,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包括:
对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以得到对应的灰度图数据;
分别获取所述灰度图数据中各个像素的灰度值;
基于各个所述像素的灰度值确定所述灰度图数据的灰度平均阈值;
自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提取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以形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其他所述像素组成对应的环境区域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自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提取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以形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其他所述像素组成对应的环境区域数据,包括:
对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将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分别设为第一标识,并将灰度值小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分别设为第二标识;
将各个所述第一标识所在像素组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各个所述第二标识所在像素组成环境区域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包括:
应用预设的边缘增强算子对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边缘计算,以基于对应的边缘计算结果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划分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包括:
应用预设的编码规则,分别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数据转码;
若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均数据转码成功,则应用预设的加密规则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进一步地,在所述分别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数据转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数据转码失败,则输出用于表示数据转码失败的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包括:
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用于进行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服务器,以使该服务器对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以得到所述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根据该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得到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以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划分模块,用于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数据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方法通过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通过仅对静脉图像数据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即通过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得到特征区域,传输加密时仅针对特征区域进行加密处理,对冗余数据信息采取不加密方式,以提高特征加密效率;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式中因加密而导致的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且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加密传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能够在保证指静脉图像数据的识别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中步骤100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中步骤114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包含有步骤100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中步骤200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第四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应用实例中的前端与后端的交互逻辑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应用实例中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应用实例中的指静脉特征信息加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应用实例中的指静脉特征信息解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应用实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传统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可用于金融技术领域,也可用于除生物识别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申请公开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为了解决现有的指静脉图像识别方式无法同时保证指静脉数据的安全性及指静脉数据传输及识别的效率要求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分别提供一种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通过仅对静脉图像数据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即通过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得到特征区域,传输加密时仅针对特征区域进行加密处理,对冗余数据信息采取不加密方式,以提高特征加密效率;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式中因加密而导致的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且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加密传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能够在保证指静脉图像数据的识别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可靠性。
具体通过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应用实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同时保证指静脉数据的安全性并提高指静脉数据传输及识别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1,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100: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在步骤100中,前端设备在线采集静脉图像数据,并将当前即将处理的静脉图像数据确定为当前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所述前段设备自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其中,所述前端设备是指具备指静脉采集功能的集成客户端设备,或者是与具备指静脉采集功能的采集设备通信连接的客户端设备,采集设备可以选取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头等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是指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指静脉所在区域的数据,所述环境区域数据是指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除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之外的其他信息区域数据。
步骤200: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在步骤200中,所述前端设备应用预设的加密规则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具体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明文转变为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密文,而解密则是通过解密算法和解密密钥将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密文恢复为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明文。
其中,预设的加密规则具体可以采用对称加密技术或非对称加密技术设置,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除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另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它比DES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么高。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 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 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
步骤300: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
在步骤300中,所述前端设备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打包输出,所述前端设备可以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组成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该服务器可以应用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等方式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并输出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指静脉识别结果。
在步骤300的另一种应用方式中,所述前端设备也可以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另一个客户端设备中,以使该客户端设备对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组成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该客户端设备可以应用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等方式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并输出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指静脉识别结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通过仅对静脉图像数据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即通过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得到特征区域,传输加密时仅针对特征区域进行加密处理,对冗余数据信息采取不加密方式,以提高特征加密效率;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式中因加密而导致的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且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加密传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能够在保证指静脉图像数据的识别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可靠性。
为了提高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处理效率及可靠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100可以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111:对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以得到对应的灰度图数据。
步骤112:分别获取所述灰度图数据中各个像素的灰度值。
步骤113:基于各个所述像素的灰度值确定所述灰度图数据的灰度平均阈值。
步骤114:自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提取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以形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其他所述像素组成对应的环境区域数据。
具体来说,利用指静脉的颜色与周围区域颜色的误差,从而来得到具体的指静脉区域。首先将全图灰度化后,选取图像的中心区域,该步骤是为了去除区域外侧少部分没有手指的区域,避免在接下来的处理之中造成影响。接下来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区分开,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凸显出来,从而实现了指静脉特征区域的定位以及提取,便可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处理效率及可靠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为了提高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识别效率及有效性,参见图3,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114可以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1141:对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将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分别设为第一标识,并将灰度值小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分别设为第二标识。
步骤1142:将各个所述第一标识所在像素组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各个所述第二标识所在像素组成环境区域数据。
具体来说,可以将选取区域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求出全图的灰度平均值,随后将图像二值化,即图像中灰度值比平均灰度值高的像素则设为1,而图像中灰度值比平均灰度值低的像素设为0。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区分开,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凸显出来,从而实现了指静脉特征区域的定位以及提取,便可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识别效率及有效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为了提高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智能化程度、效率及有效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100还可以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121:应用预设的边缘增强算子对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边缘计算,以基于对应的边缘计算结果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划分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智能化程度、效率及有效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及有效性。
为了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200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210:应用预设的编码规则,分别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数据转码。
步骤220:若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均数据转码成功,则应用预设的加密规则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具体来说,对传入的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分别进行base64转码,但只对指静脉特征信息所对应的base64编码进行加密操作,因此需要加密的base64编码长度大大减小,加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从而起到了提升指静脉图片传输加密效率的作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加密有效性及效率,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及有效性。
为了在编码失败后,及时且有效地输出用于表示数据转码失败的消息,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210之后还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400:若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数据转码失败,则输出用于表示数据转码失败的消息。
具体来说,判断对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base64编码加密操作是否成功,如果判断对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base64编码加密操作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在编码失败后,及时且有效地输出用于表示数据转码失败的消息,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过程的处理智能化程度,并能够有效提高技术人员处理编码失败数据的及时性及可靠性。
为了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准确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300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310: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用于进行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服务器,以使该服务器对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以得到所述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根据该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得到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以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处理。
具体来说,服务器将传输到本地的编码中的加密后的静脉特征区域数据base64编码进行解码操作,得到未加密的静脉特征区域数据base64编码;判断对加密的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base64编码的解密是否完成;如果对加密的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base64编码的解密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将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用于进行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服务器,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准确性。
从软件层面来说,为了同时保证指静脉数据的安全性并提高指静脉数据传输及识别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执行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中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8,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数据划分模块10,用于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在数据划分模块10中,前端设备在线采集静脉图像数据,并将当前即将处理的静脉图像数据确定为当前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所述前段设备自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其中,所述前端设备是指具备指静脉采集功能的集成客户端设备,或者是与具备指静脉采集功能的采集设备通信连接的客户端设备,采集设备可以选取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头等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是指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指静脉所在区域的数据,所述环境区域数据是指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除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之外的其他信息区域数据。
数据加密模块20,用于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在数据加密模块20中,所述前端设备应用预设的加密规则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具体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明文转变为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密文,而解密则是通过解密算法和解密密钥将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密文恢复为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明文。
其中,预设的加密规则具体可以采用对称加密技术或非对称加密技术设置,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除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另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它比DES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么高。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 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 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
数据输出模块30,用于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
在数据输出模块30中,所述前端设备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打包输出,所述前端设备可以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组成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该服务器可以应用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等方式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并输出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指静脉识别结果。
在数据输出模块30的另一种应用方式中,所述前端设备也可以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另一个客户端设备中,以使该客户端设备对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组成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该客户端设备可以应用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等方式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并输出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指静脉识别结果。
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实施例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通过仅对静脉图像数据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即通过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得到特征区域,传输加密时仅针对特征区域进行加密处理,对冗余数据信息采取不加密方式,以提高特征加密效率;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式中因加密而导致的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且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加密传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能够在保证指静脉图像数据的识别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可靠性。
为了提高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处理效率及可靠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数据划分模块10具体用于执行下述内容:
步骤111:对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以得到对应的灰度图数据。
步骤112:分别获取所述灰度图数据中各个像素的灰度值。
步骤113:基于各个所述像素的灰度值确定所述灰度图数据的灰度平均阈值。
步骤114:自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提取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以形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其他所述像素组成对应的环境区域数据。
具体来说,利用指静脉的颜色与周围区域颜色的误差,从而来得到具体的指静脉区域。首先将全图灰度化后,选取图像的中心区域,该步骤是为了去除区域外侧少部分没有手指的区域,避免在接下来的处理之中造成影响。接下来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区分开,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凸显出来,从而实现了指静脉特征区域的定位以及提取,便可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处理效率及可靠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为了提高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识别效率及有效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数据划分模块10在执行步骤114时可以具体执行下述内容:
步骤1141:对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将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分别设为第一标识,并将灰度值小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分别设为第二标识。
步骤1142:将各个所述第一标识所在像素组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各个所述第二标识所在像素组成环境区域数据。
具体来说,可以将选取区域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求出全图的灰度平均值,随后将图像二值化,即图像中灰度值比平均灰度值高的像素则设为1,而图像中灰度值比平均灰度值低的像素设为0。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区分开,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凸显出来,从而实现了指静脉特征区域的定位以及提取,便可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识别效率及有效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
为了提高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智能化程度、效率及有效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数据划分模块10还用于执行下述内容:
步骤121:应用预设的边缘增强算子对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边缘计算,以基于对应的边缘计算结果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划分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的智能化程度、效率及有效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及有效性。
为了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数据加密模块20具体用于执行下述内容:
步骤210:应用预设的编码规则,分别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数据转码。
步骤220:若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均数据转码成功,则应用预设的加密规则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具体来说,对传入的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分别进行base64转码,但只对指静脉特征信息所对应的base64编码进行加密操作,因此需要加密的base64编码长度大大减小,加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从而起到了提升指静脉图片传输加密效率的作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加密有效性及效率,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及有效性。
为了在编码失败后,及时且有效地输出用于表示数据转码失败的消息,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还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失败告知模块,用于执行步骤400:若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数据转码失败,则输出用于表示数据转码失败的消息。
具体来说,判断对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base64编码加密操作是否成功,如果判断对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base64编码加密操作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在编码失败后,及时且有效地输出用于表示数据转码失败的消息,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过程的处理智能化程度,并能够有效提高技术人员处理编码失败数据的及时性及可靠性。
为了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准确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的数据输出模块30具体用于执行下述内容:
步骤310: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用于进行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服务器,以使该服务器对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以得到所述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根据该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得到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以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处理。
具体来说,服务器将传输到本地的编码中的加密后的静脉特征区域数据base64编码进行解码操作,得到未加密的静脉特征区域数据base64编码;判断对加密的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base64编码的解密是否完成;如果对加密的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base64编码的解密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通过将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用于进行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服务器,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准确性。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前端的设备(如设有指静脉采集功能的客户端设备)和后端的设备(如服务器或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客户端设备)实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应用实例,在传输加密的过程中增加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通过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得到特征区域,传输加密时仅针对特征区域进行加密处理,对冗余数据信息采取不加密方式,以提高特征加密效率。该申请应用实例有效地减少因为加密而导致的耗时增加,相较于现有模式,加密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加密的安全性依然能够得到保障。
参见图9,用于实现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模块包含有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1、指静脉特征加密模块2和指静脉特征解密模块3,其中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1主要负责将传入的指静脉信息进行分类,分为指静脉特征信息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指静脉特征加密模块2再对筛选出来的指静脉特征信息区域内的信息进行加密,待加密完成后再同其他信息区域中未加密的信息一同传输到后端。后端接收到加密的特征信息和其他信息后,通过指静脉特征解密模块3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连同未加密信息一起进行接下来的处理步骤。其中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1和指静脉特征解密模块3集成在前端,指静脉特征解密模块3集成在后端。
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方法在前端获取指静脉图片以后,对整张图片进行base64转码后加密,加密后将图片传输至后端进行解密,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处理步骤。相比传统的传输加密方法,这种提升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效率的方法主要就是增加了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
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主要完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工作,负责将图片中的特征点识别出后抽取出来,使之区分为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前端获取指静脉图片以后,将图片传入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进行检测,通过算法,可以将指静脉的特征点提取出来,剩余部分则属于无用信息。将两种信息传出此模块后,进入指静脉特征加密模块,分别进行base64转码,并对指静脉特征信息进行加密,无用信息则待指静脉特征信息加密完成之后,一并传输至后端进行后端的处理。
以上步骤的核心就是指静脉特征信息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边缘增强算子对指静脉识别图片进行处理,突出图中的边缘,通过调节阈值的方法,得到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之间的界线,从而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区分开来。随后将图像二值化,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凸显出来,从而实现了指静脉特征区域的定位以及提取,便可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或者,还可以利用指静脉的颜色与周围区域颜色的误差,从而来得到具体的指静脉区域。首先将全图灰度化后,选取图像的中心区域,该步骤是为了去除区域外侧少部分没有手指的区域,避免在接下来的处理之中造成影响。接下来将选取区域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进行平均值计算,求出全图的灰度平均值,随后将图像二值化,即图像中灰度值比平均灰度值高的像素则设为1,而图像中灰度值比平均灰度值低的像素设为0。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区分开,将指静脉特征区域凸显出来,从而实现了指静脉特征区域的定位以及提取,便可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指静脉特征加密模块的作用和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没有区别,都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base64转码,并且对得到的base64编码通过某种加密规则进行加密,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改进后的指静脉特征加密模块会对两种区分开的信息分别进行base64转码,但只对指静脉特征信息所对应的base64编码进行加密操作,因此需要加密的base64编码长度大大减小,加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从而起到了提升指静脉图片传输加密效率的作用。
而后端的指静脉特征解密模块也和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的解密方式没有区别,对传入的加密编码进行解密,并且将base64编码进行解码后连同未加密信息进行接下来的处理步骤。由于加密编码比原有的加密编码要短,所以解密所需要的时间也相应变短,从而也起到了提升指静脉图片传输加密效率的作用。
参见图10,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1通过算法对完整的指静脉特征图片进行区分,区分为特征点区域以及非特征点区域,分别输出给下一模块进行各自不同的操作。
参见图11,指静脉特征信息加密模块2对传入的指静脉特征信息和其他信息先分别进行base64编码转换,然后再进行区分处理,即对指静脉特征信息的base64编码进行加密,最终输出加密后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以及未加密的其他信息base64编码。
参见图12,指静脉特征信息解密模块3对传入的加密后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和未加密的其他信息base64编码进行区分处理,对加密后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进行解密后,和其他信息base64编码一并进行base64解码,然后进行后续的操作。
参见图13,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的方法包括指静脉识别图片加密模块和指静脉识别图片解密模块,前者在前端,而后者是后端的一部分。将图13和图9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传统方法的步骤反而更少,但是由于对全部图片信息进行加密,因此指静脉特征信息的加密、解密过程以及前后端之间传输加密后的指静脉识别图片所需要的耗时都将会大大增加。因此,虽然步骤减少了,然而实际的耗时反而增加了,效率降低了。这也就是本申请应用实例需要提出一种提升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效率的方法来对此流程进行改进的原因。
参见图14,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应用实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01:前端获取指静脉识别图片后开始本申请应用实例一种提升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效率的方法的流程。
步骤S102:图片传入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模块进行检测,利用算法对图片进行检测来区分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
步骤S103:判断是否成功进行了检测和区分。
步骤S104:如果检测发现没有能够成功提取识别图片的特征点,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105:本申请应用实例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106:如果检测成功发现特征点,则将图片区分为特征信息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类进行接下来各自不同的处理步骤。
步骤S107:对特征信息区域的指静脉特征信息和其他信息区域的其他信息分别进行base64转码,得到两组不同的base64编码。
步骤S108:判断base64转码是否成功。
步骤S109:如果判断base64转码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110:本申请应用实例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111:对指静脉特征信息的base64编码进行加密操作,得到加密过后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
步骤S112:判断对指静脉特征信息的base64编码加密操作是否成功。
步骤S113:如果判断对指静脉特征信息的base64编码加密操作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114:本申请应用实例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115:将未加密的其他信息base64编码和加密过后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一起传输到后端进行后端的操作。
步骤S116:判断后端是否成功接收前端发送的信息。
步骤S117:如果后端未能接收到前端发送的信息,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118:本申请应用实例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119:将传输到后端的编码中的加密后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进行解码操作,得到未加密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
步骤S120:判断对加密的指静脉特征信息的base64编码的解密是否完成。
步骤S121:如果对加密的指静脉特征信息的base64编码的解密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122:本申请应用实例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123:将解密后未加密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和其他信息的base64编码进行解码,解码后恢复为图片。
步骤S124:判断对未加密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和其他信息的base64编码进行解码是否成功。
步骤S125:如果对未加密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和其他信息的base64编码进行解码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126:本申请应用实例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127:将指静脉特征信息和其他信息传输给后端其他部件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本申请应用实例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相较于图14,参见图15所示的传统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01:前端获取指静脉识别图片后开始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的方法的流程。
步骤S202:对指静脉识别图片进行base64转码,得到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
步骤S203:判断对指静脉识别图片进行base64转码是否成功。
步骤S204:如果对指静脉识别图片进行base64转码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205: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的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206:对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进行加密操作,得到加密后的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
步骤S207:判断对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加密操作是否成功。
步骤S208:如果判断对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加密操作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209: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的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210:将加密后的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传输到后端。
步骤S211:判断后端是否成功接收前端发送的信息。
步骤S212:如果后端未能接收到前端发送的信息,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213: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的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214:后端接收到加密后的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后,对其进行解密操作,得到未加密的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
步骤S215:判断对加密的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的解密是否完成。
步骤S216:如果对加密的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的解密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217: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的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218:对未加密的指静脉识别图片的base64编码进行解码操作,得到指静脉识别图片。
步骤S219:判断对未加密的指静脉识别图片base64编码进行的解码是否成功。
步骤S220:如果对未加密的指静脉特征信息base64编码进行的解码失败,则报告错误信息。
步骤S221: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的方法的流程结束。
步骤S222:将指静脉识别图片传给后端其他组件来进行接下来的操作,传统的指静脉识别图片传输加密的方法的流程结束。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应用实例提供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指静脉图片的传输效率,通过区分指静脉特征区域和其他信息区域的方式,有选择地加密指静脉特征信息,使得所需加密的部分相比传统传输加密方法有所减少,从而降低指静脉识别图片的加密、解密操作和前后端之间传输的时间,最终提高效率。
从硬件层面来说,为了同时保证指静脉数据的安全性并提高指静脉数据传输及识别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所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600的系统构成的示意框图。如图16所示,该电子设备96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9100和存储器9140;存储器914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值得注意的是,该图16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来补充或代替该结构,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他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功能可以被集成到中央处理器中。其中,中央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控制:
步骤100: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在步骤100中,前端设备在线采集静脉图像数据,并将当前即将处理的静脉图像数据确定为当前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所述前段设备自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其中,所述前端设备是指具备指静脉采集功能的集成客户端设备,或者是与具备指静脉采集功能的采集设备通信连接的客户端设备,采集设备可以选取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头等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是指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指静脉所在区域的数据,所述环境区域数据是指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除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之外的其他信息区域数据。
步骤200: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在步骤200中,所述前端设备应用预设的加密规则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具体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明文转变为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密文,而解密则是通过解密算法和解密密钥将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密文恢复为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明文。
其中,预设的加密规则具体可以采用对称加密技术或非对称加密技术设置,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除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另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它比DES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么高。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 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 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
步骤300: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
在步骤300中,所述前端设备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打包输出,所述前端设备可以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组成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该服务器可以应用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等方式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并输出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指静脉识别结果。
在步骤300的另一种应用方式中,所述前端设备也可以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另一个客户端设备中,以使该客户端设备对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组成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该客户端设备可以应用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等方式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并输出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指静脉识别结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仅对静脉图像数据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即通过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得到特征区域,传输加密时仅针对特征区域进行加密处理,对冗余数据信息采取不加密方式,以提高特征加密效率;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式中因加密而导致的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且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加密传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能够在保证指静脉图像数据的识别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可靠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与中央处理器9100分开配置,例如可以将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配置为与中央处理器9100连接的芯片,通过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来实现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功能。
如图16所示,该电子设备96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9110、输入单元9120、音频处理器9130、显示器9160、电源9170。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设备96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16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电子设备9600还可以包括图16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如图16所示,中央处理器9100有时也称为控制器或操作控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或逻辑装置,该中央处理器9100接收输入并控制电子设备9600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其中,存储器9140,例如可以是缓存器、闪存、硬驱、可移动介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它合适装置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可储存上述与失败有关的信息,此外还可存储执行有关信息的程序。并且中央处理器9100可执行该存储器9140存储的该程序,以实现信息存储或处理等。
输入单元9120向中央处理器9100提供输入。该输入单元9120例如为按键或触摸输入装置。电源9170用于向电子设备9600提供电力。显示器9160用于进行图像和文字等显示对象的显示。该显示器例如可为LCD显示器,但并不限于此。
该存储器9140可以是固态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IM卡等。还可以是这样的存储器,其即使在断电时也保存信息,可被选择性地擦除且设有更多数据,该存储器的示例有时被称为EPROM等。存储器9140还可以是某种其它类型的装置。存储器9140包括缓冲存储器9141(有时被称为缓冲器)。存储器9140可以包括应用/功能存储部9142,该应用/功能存储部914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功能程序或用于通过中央处理器9100执行电子设备9600的操作的流程。
存储器9140还可以包括数据存储部9143,该数据存储部9143用于存储数据,例如联系人、数字数据、图片、声音和/或任何其他由电子设备使用的数据。存储器9140的驱动程序存储部9144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用于通信功能和/或用于执行电子设备的其他功能(如消息传送应用、通讯录应用等)的各种驱动程序。
通信模块9110即为经由天线9111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发送机/接收机9110。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9110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以提供输入信号和接收输出信号,这可以和常规移动通信终端的情况相同。
基于不同的通信技术,在同一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多个通信模块9110,如蜂窝网络模块、蓝牙模块和/或无线局域网模块等。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9110还经由音频处理器9130耦合到扬声器9131和麦克风9132,以经由扬声器9131提供音频输出,并接收来自麦克风9132的音频输入,从而实现通常的电信功能。音频处理器913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缓冲器、解码器、放大器等。另外,音频处理器9130还耦合到中央处理器9100,从而使得可以通过麦克风9132能够在本机上录音,且使得可以通过扬声器9131来播放本机上存储的声音。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100: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在步骤100中,前端设备在线采集静脉图像数据,并将当前即将处理的静脉图像数据确定为当前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所述前段设备自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其中,所述前端设备是指具备指静脉采集功能的集成客户端设备,或者是与具备指静脉采集功能的采集设备通信连接的客户端设备,采集设备可以选取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头等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是指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指静脉所在区域的数据,所述环境区域数据是指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除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之外的其他信息区域数据。
步骤200: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在步骤200中,所述前端设备应用预设的加密规则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具体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明文转变为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密文,而解密则是通过解密算法和解密密钥将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密文恢复为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的明文。
其中,预设的加密规则具体可以采用对称加密技术或非对称加密技术设置,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除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另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它比DES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么高。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 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 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
步骤300: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
在步骤300中,所述前端设备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打包输出,所述前端设备可以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组成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该服务器可以应用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等方式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并输出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指静脉识别结果。
在步骤300的另一种应用方式中,所述前端设备也可以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另一个客户端设备中,以使该客户端设备对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组成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而后该客户端设备可以应用预设的机器学习模型等方式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并输出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指静脉识别结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仅对静脉图像数据的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即通过指静脉特征区域检测得到特征区域,传输加密时仅针对特征区域进行加密处理,对冗余数据信息采取不加密方式,以提高特征加密效率;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式中因加密而导致的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且能够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的加密传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能够在保证指静脉图像数据的识别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效率及可靠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包括:
对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以得到对应的灰度图数据;
分别获取所述灰度图数据中各个像素的灰度值;
基于各个所述像素的灰度值确定所述灰度图数据的灰度平均阈值;
自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提取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以形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其他所述像素组成对应的环境区域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提取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以形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的其他所述像素组成对应的环境区域数据,包括:
对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将灰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分别设为第一标识,并将灰度值小于所述灰度平均阈值的各个所述像素分别设为第二标识;
将各个所述第一标识所在像素组成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将各个所述第二标识所在像素组成环境区域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包括:
应用预设的边缘增强算子对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边缘计算,以基于对应的边缘计算结果将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划分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包括:
应用预设的编码规则,分别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数据转码;
若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均数据转码成功,则应用预设的加密规则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别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进行数据转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数据转码失败,则输出用于表示数据转码失败的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包括:
将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发送至用于进行指静脉图像数据识别的服务器,以使该服务器对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进行解密以得到所述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并根据该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得到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以对该目标静脉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处理。
8.一种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划分模块,用于自采集的目标静脉图像数据中划分出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和环境区域数据;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对所述指静脉特征区域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对应的加密指静脉数据;
数据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加密指静脉数据和所述环境区域数据以获取所述目标静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识别结果。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1638029.4A 2020-12-31 2020-12-31 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714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8029.4A CN112714232B (zh) 2020-12-31 2020-12-31 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8029.4A CN112714232B (zh) 2020-12-31 2020-12-31 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232A true CN112714232A (zh) 2021-04-27
CN112714232B CN112714232B (zh) 2023-04-07

Family

ID=7554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8029.4A Active CN112714232B (zh) 2020-12-31 2020-12-31 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423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77054A (ja) * 2008-05-15 2009-11-26 Hitachi Maxell Ltd 指静脈認証装置及び指静脈認証方法
CN106778520A (zh) * 2016-11-25 2017-05-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手指静脉模糊保险箱加密方法
CN107862282A (zh) * 2017-11-07 2018-03-30 深圳市金城保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指静脉识别与安全认证方法及其终端及系统
CN108280448A (zh) * 2017-12-29 2018-07-13 北京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静脉按压图的判别方法及装置、指静脉识别方法
CN109738072A (zh) * 2019-01-07 2019-05-10 山东大学 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成像仪的十字盲元检测及校正装置和方法
CN109784141A (zh) * 2018-11-27 2019-05-2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手指静脉识别加密系统
CN110569815A (zh) * 2019-09-12 2019-12-13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改进灰度不均匀矫正的指静脉图像特征提取算法
WO2020077626A1 (zh) * 2018-10-19 2020-04-23 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 一种指静脉信息识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77054A (ja) * 2008-05-15 2009-11-26 Hitachi Maxell Ltd 指静脈認証装置及び指静脈認証方法
CN106778520A (zh) * 2016-11-25 2017-05-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手指静脉模糊保险箱加密方法
CN107862282A (zh) * 2017-11-07 2018-03-30 深圳市金城保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指静脉识别与安全认证方法及其终端及系统
CN108280448A (zh) * 2017-12-29 2018-07-13 北京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静脉按压图的判别方法及装置、指静脉识别方法
WO2020077626A1 (zh) * 2018-10-19 2020-04-23 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 一种指静脉信息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784141A (zh) * 2018-11-27 2019-05-2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手指静脉识别加密系统
CN109738072A (zh) * 2019-01-07 2019-05-10 山东大学 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成像仪的十字盲元检测及校正装置和方法
CN110569815A (zh) * 2019-09-12 2019-12-13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改进灰度不均匀矫正的指静脉图像特征提取算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4232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0479B2 (ja) 偽造防止方法
CN104660589B (zh) 一种对信息进行加密控制、解析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US20220360443A1 (en) Data security processing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CN112802138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553499B (zh) 一种图像加密、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445792B (zh) 验证码生成方法和验证码登录系统
US10833762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931145A (zh) 人脸加密方法、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28568A (zh) 活体视频图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59000A (zh)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14232B (zh) 指静脉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581091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038217B1 (ko) 경량암호 알고리즘 기반의 스마트 기기 내의 개인정보 및 콘텐츠 암복호화를 통한 정보 보안 시스템, 이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06454770B (zh) 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US20080260215A1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13672954A (zh) 特征提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71563A (zh) 口令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1039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732137A (zh) 一种基于Android的多模式AES加密QR码的识别方法
US20240104197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protecting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JP2013222368A (ja) 光学的情報読取装置および光学的情報読取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5396222B (zh) 设备指令执行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2747B (zh) 人脸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776813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96563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解密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