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1079A -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1079A
CN112711079A CN202110101907.7A CN202110101907A CN112711079A CN 112711079 A CN112711079 A CN 112711079A CN 202110101907 A CN202110101907 A CN 202110101907A CN 112711079 A CN112711079 A CN 112711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horizon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module
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19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晓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da Network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da Network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da Network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da Network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19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1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1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10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7322 priority patent/WO2022160538A1/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通过对地震层位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可以得出原始层位信息。在该原始层位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地平滑、相减处理即可得出断层构造引起的反射波时间变化,从而可以确定断层构造带所在的异常,并实现断层交线生成。该方法避免了大量的地震属性体计算,主要是根据地震层位反射波的层位信息来确定断层展布格局,因而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降低了人工解释的工作量。此外,由于不需要计算大量的地震属性体,因而可以降低对计算机或处理器的性能要求。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确定断层展布格局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和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断层展布格局,并且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实际应用中。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属于地震断层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资料解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了解地壳结构的最重要信息之一,而层位和断层则是地震资料解释的核心部分。
反射波的传播在地壳介质的分界面处,即层位,在地震图像上主要以连续线性分布,一般位于振幅最大处,会产生速度和方向的变化,这些都是信号的奇异性,判断出奇异性的大小和位置就可以对异常现象做出解释,所以分界面的确定对勘探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利用勘探技术,通过收集地震波沿地壳不同年代的岩石传播、折射和反射得到的信号进行物理解释,可预测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储层位置。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位移的地质现象,它对各种与断层有关的构造形成和油气运移与聚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油田、煤气勘探后期或开发阶段,解释和弄清断层的分布对落实可采储量、产能建设、油藏管理和油藏挖潜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地震图像中的层位和断层识别对于研究地球层位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石油、煤气等能源勘探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通过对地震层位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可以得出原始层位信息。在该原始层位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地平滑、相减处理即可得出断层构造引起的反射波时间变化,从而可以确定断层构造带所在的异常,并实现断层交线生成。该方法避免了大量的地震属性体计算,主要是根据地震层位反射波的层位信息来确定断层展布格局,因而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降低了人工解释的工作量。此外,由于不需要计算大量的地震属性体,因而可以降低对计算机或处理器的性能要求。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确定断层展布格局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和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断层展布格局,并且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实际应用中。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断层识别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经地震层位反射回的反射波,并将反射回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将反射回的反射波进行三维层位自动追踪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具体的获取原始层位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发射的电磁波经地震层位的反射,反射回地面,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回的反射波;
步骤二: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采用互相关法对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
步骤三:图像处理模块确定地震层位在基准地震道上的位置,并将该地震层位标记为基准层位;
步骤四:图像处理模块确定一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
步骤五:按照设定的时窗以及采样移动间隔在地震剖面上进行移动,并同时判断时窗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次数是否已达到最大移动次数;
当判断为未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则返回步骤五进行继续移动,直到达到最大移动次数为止;
当判断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确定基准层位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量,以确定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
步骤六:判断是否已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当判断为确定出时,则得出所述原始层位信息;
若判断为未确定出时,则更换地震剖面,并复位时窗,之后返回步骤五继续进行,直到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地震剖面上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为止。
优选的,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后,图像处理模块将原始层位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层位信息;基于原始层位信息与平滑层位信息之间的差,得出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确定所述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的各个波峰极值点和各个波谷极值点,并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将断层交线发送至模型建立模块。
优选的,所述模型建立模块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断层交线以及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原始层位信息后,建立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断层识别模块从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中获取地震层位以及断层信息。
优选的,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的过程为采取最小二乘平滑法对所述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获得所述平滑层位信息。
优选的,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的方法为采取最小二乘拟合法或蚁群算法。
优选的,图像处理模块确定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其中,相关系数表示为在时窗未移动时地震剖面上被包括在时窗内的波形与在时窗移动之后地震剖面上被包括在该时窗内的波形之间的相关性。
优选的,所述最大移动次数是基于设定的最大倾角时差和采样移动间隔来确定的。
优选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发射的电磁波经地震层位的反射,反射回地面,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回的反射波;
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采用互相关法对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
图像处理模块确定地震层位在基准地震道上的位置,并将该地震层位标记为基准层位;
图像处理模块确定一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
按照设定的时窗以及采样移动间隔在地震剖面上进行移动,并同时判断时窗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次数是否已达到最大移动次数;
当判断为未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则返回步骤五进行继续移动,直到达到最大移动次数为止;
当判断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确定基准层位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量,以确定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
判断是否已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当判断为确定出时,则得出所述原始层位信息;
若判断为未确定出时,则更换地震剖面,并复位时窗,之后返回步骤五继续进行,直到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地震剖面上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为止;
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后,图像处理模块将原始层位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层位信息;基于原始层位信息与平滑层位信息之间的差,得出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确定所述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的各个波峰极值点和各个波谷极值点,并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将断层交线发送至模型建立模块;
模型建立模块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断层交线以及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原始层位信息后,建立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断层识别模块从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中获取地震层位以及断层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地震层位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可以得出原始层位信息。在该原始层位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地平滑、相减处理即可得出断层构造引起的反射波时间变化,从而可以确定断层构造带所在的异常,并实现断层交线生成。该方法避免了大量的地震属性体计算,主要是根据地震层位反射波的层位信息来确定断层展布格局,因而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降低了人工解释的工作量。此外,由于不需要计算大量的地震属性体,因而可以降低对计算机或处理器的性能要求。
2、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确定断层展布格局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和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断层展布格局,并且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实际应用中。
3、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后,图像处理模块将原始层位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层位信息;基于原始层位信息与平滑层位信息之间的差,得出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确定所述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的各个波峰极值点和各个波谷极值点,并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将断层交线发送至模型建立模块。所述模型建立模块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断层交线以及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原始层位信息后,建立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断层识别模块从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中获取地震层位以及断层信息。
4、本发明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将反射回的反射波进行三维层位自动追踪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具体的获取原始层位信息的方式为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发射的电磁波经地震层位的反射,反射回地面,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回的反射波;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采用互相关法对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图像处理模块确定地震层位在基准地震道上的位置,并将该地震层位标记为基准层位;图像处理模块确定一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按照设定的时窗以及采样移动间隔在地震剖面上进行移动,并同时判断时窗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次数是否已达到最大移动次数;当判断为未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则返回步骤五进行继续移动,直到达到最大移动次数为止;当判断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确定基准层位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量,以确定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判断是否已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当判断为确定出时,则得出所述原始层位信息;若判断为未确定出时,则更换地震剖面,并复位时窗,之后返回步骤五继续进行,直到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地震剖面上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为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断层识别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经地震层位反射回的反射波,并将反射回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将反射回的反射波进行三维层位自动追踪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具体的获取原始层位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发射的电磁波经地震层位的反射,反射回地面,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回的反射波;
步骤二: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采用互相关法对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
其中,互相关法采用互相关函数,互相关函数是信号分析里的概念,表示的是两个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程度,即描述信号x(t),y(t)在任意两个不同时刻t1,t2的取值之间的相关程度。描述两个不同的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时,这两个信号可以是随机信号,也可以是确知信号;
步骤三:图像处理模块确定地震层位在基准地震道上的位置,并将该地震层位标记为基准层位;
步骤四:图像处理模块确定一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
步骤五:按照设定的时窗以及采样移动间隔在地震剖面上进行移动,并同时判断时窗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次数是否已达到最大移动次数;
当判断为未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则返回步骤五进行继续移动,直到达到最大移动次数为止;
当判断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确定基准层位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量,以确定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
步骤六:判断是否已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当判断为确定出时,则得出所述原始层位信息;
若判断为未确定出时,则更换地震剖面,并复位时窗,之后返回步骤五继续进行,直到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地震剖面上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为止。
其中,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后,图像处理模块将原始层位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层位信息;基于原始层位信息与平滑层位信息之间的差,得出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确定所述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的各个波峰极值点和各个波谷极值点,并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将断层交线发送至模型建立模块。
其中,所述模型建立模块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断层交线以及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原始层位信息后,建立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断层识别模块从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中获取地震层位以及断层信息。
其中,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的过程为采取最小二乘平滑法对所述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获得所述平滑层位信息。
其中,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的方法为采取最小二乘拟合法或蚁群算法。
其中,蚁群算法是一种用来寻找优化路径的概率型算法。它由Marco Dorigo于1992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其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路径的行为。这种算法具有分布计算、信息正反馈和启发式搜索的特征,本质上是进化算法中的一种启发式全局优化算法。
其中,图像处理模块确定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其中,相关系数表示为在时窗未移动时地震剖面上被包括在时窗内的波形与在时窗移动之后地震剖面上被包括在该时窗内的波形之间的相关性。
其中,所述最大移动次数是基于设定的最大倾角时差和采样移动间隔来确定的。
其中,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发射的电磁波经地震层位的反射,反射回地面,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回的反射波;
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采用互相关法对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
图像处理模块确定地震层位在基准地震道上的位置,并将该地震层位标记为基准层位;
图像处理模块确定一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
按照设定的时窗以及采样移动间隔在地震剖面上进行移动,并同时判断时窗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次数是否已达到最大移动次数;
当判断为未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则返回步骤五进行继续移动,直到达到最大移动次数为止;
当判断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确定基准层位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量,以确定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
判断是否已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当判断为确定出时,则得出所述原始层位信息;
若判断为未确定出时,则更换地震剖面,并复位时窗,之后返回步骤五继续进行,直到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地震剖面上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为止;
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后,图像处理模块将原始层位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层位信息;基于原始层位信息与平滑层位信息之间的差,得出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确定所述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的各个波峰极值点和各个波谷极值点,并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将断层交线发送至模型建立模块;
模型建立模块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断层交线以及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原始层位信息后,建立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断层识别模块从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中获取地震层位以及断层信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发射的电磁波经地震层位的反射,反射回地面,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回的反射波;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采用互相关法对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图像处理模块确定地震层位在基准地震道上的位置,并将该地震层位标记为基准层位;图像处理模块确定一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
按照设定的时窗以及采样移动间隔在地震剖面上进行移动,并同时判断时窗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次数是否已达到最大移动次数;当判断为未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则返回步骤五进行继续移动,直到达到最大移动次数为止;当判断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确定基准层位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量,以确定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
判断是否已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当判断为确定出时,则得出所述原始层位信息;若判断为未确定出时,则更换地震剖面,并复位时窗,之后返回步骤五继续进行,直到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地震剖面上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为止;
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后,图像处理模块将原始层位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层位信息;基于原始层位信息与平滑层位信息之间的差,得出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确定所述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的各个波峰极值点和各个波谷极值点,并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将断层交线发送至模型建立模块;
模型建立模块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断层交线以及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原始层位信息后,建立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断层识别模块从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中获取地震层位以及断层信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断层识别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经地震层位反射回的反射波,并将反射回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将反射回的反射波进行三维层位自动追踪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具体的获取原始层位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发射的电磁波经地震层位的反射,反射回地面,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回的反射波;
步骤二: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采用互相关法对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
步骤三:图像处理模块确定地震层位在基准地震道上的位置,并将地震层位标记为基准层位;
步骤四:图像处理模块确定一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
步骤五:按照设定的时窗以及采样移动间隔在地震剖面上进行移动,并同时判断时窗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次数是否已达到最大移动次数;
当判断为未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则返回步骤五进行继续移动,直到达到最大移动次数为止;
当判断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确定基准层位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量,以确定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
步骤六:判断是否已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当判断为确定出时,则得出所述原始层位信息;
若判断为未确定出时,则更换地震剖面,并复位时窗,之后返回步骤五继续进行,直到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地震剖面上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后,图像处理模块将原始层位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层位信息;基于原始层位信息与平滑层位信息之间的差,得出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确定所述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的各个波峰极值点和各个波谷极值点,并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将断层交线发送至模型建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建立模块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断层交线以及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原始层位信息后,建立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断层识别模块从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中获取地震层位以及断层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的过程为采取最小二乘平滑法对所述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获得平滑层位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的方法为采取最小二乘拟合法或蚁群算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图像处理模块确定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其中,相关系数表示为在时窗未移动时地震剖面上被包括在时窗内的波形与在时窗移动之后地震剖面上被包括在该时窗内的波形之间的相关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移动次数是基于设定的最大倾角时差和采样移动间隔来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向地震剖面发射电磁波,发射的电磁波经地震层位的反射,反射回地面,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反射回的反射波;
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的反射波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采用互相关法对反射波进行全三维层位自动追踪;
图像处理模块确定地震层位在基准地震道上的位置,并将该地震层位标记为基准层位;
图像处理模块确定一时窗,同时设定采样移动间隔,并确定对应的相关系数;
按照设定的时窗以及采样移动间隔在地震剖面上进行移动,并同时判断时窗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次数是否已达到最大移动次数;
当判断为未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则返回步骤五进行继续移动,直到达到最大移动次数为止;
当判断达到最大移动次数时,确定基准层位在地震剖面上的移动量,以确定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
判断是否已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在地震剖面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当判断为确定出时,则得出所述原始层位信息;
若判断为未确定出时,则更换地震剖面,并复位时窗,之后返回步骤五继续进行,直到确定出地震层位反射波地震剖面上的所有地震道上的位置为止;
获取原始层位信息后,图像处理模块将原始层位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模型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层位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层位信息;基于原始层位信息与平滑层位信息之间的差,得出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确定所述反射波时间差信息的各个波峰极值点和各个波谷极值点,并对各个波峰极值点进行拟合以及对所述各个波谷极值点进行拟合,得出断层交线,将断层交线发送至模型建立模块;
模型建立模块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断层交线以及图像处理模块发送的原始层位信息后,建立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断层识别模块从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模型中获取地震层位以及断层信息。
CN202110101907.7A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Withdrawn CN112711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1907.7A CN112711079A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PCT/CN2021/097322 WO2022160538A1 (zh) 2021-01-26 2021-05-31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1907.7A CN112711079A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1079A true CN112711079A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49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1907.7A Withdrawn CN112711079A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1079A (zh)
WO (1) WO20221605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538A1 (zh) * 2021-01-26 2022-08-04 浪达网络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93073B (zh) * 2023-02-14 2023-04-1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基于断层图像的能源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7348080A (zh) * 2023-10-27 2024-01-0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构造正演模拟判断逆冲断层发育程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986B (zh) * 2011-06-01 2013-09-1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含逆断层的复杂地质构造的全三维联动地震解释方法
US9182511B2 (en) * 2012-11-04 2015-11-10 Drilling Inf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bly extracting consistent horizons from seismic images
MX2015014050A (es) * 2013-05-15 2016-06-07 Landmark Graphics Corp Trazas sismicas estratigraficas para interpretar fallas geologicas.
CN105022092B (zh) * 2014-09-15 2017-11-2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用于确定断层展布格局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和设备
CN104570096B (zh) * 2015-01-22 2017-09-15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花岗岩潜山顶面断层解释方法
AU2017360491A1 (en) * 2016-11-18 2019-03-28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Multi-Z horizon auto-tracking
CN112068199B (zh) * 2020-09-07 2021-04-09 北京中恒利华石油技术研究所 一种平面剖面快速断层解释方法
CN112711079A (zh) * 2021-01-26 2021-04-27 浪达网络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538A1 (zh) * 2021-01-26 2022-08-04 浪达网络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0538A1 (zh)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1079A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三维地震层位和断层识别系统
CN109709603B (zh) 地震层位识别与追踪方法、系统
US4969130A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changes in fluid content of a petroleum reservoir
AU2020101809A4 (en) A simulation system for depositional sequenc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US6928367B2 (en) Reservoir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RU2594377C1 (ru) Стратиграфия сейсмических трасс для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и геологических разломов
CN101937099B (zh) 用于三维表面相关的多次波消除的动态孔径确定的方法
CN1682234A (zh) 地下界面照明分析,一种射线追踪和波动方程混合的方法
NO334218B1 (no) Behandling av målinger på lydbølgeformer for å bestemme langsomheten
CA3001119A1 (en) Modelling complex geological sequences using geologic rules and paleographic maps
US20050041526A1 (en) Real-time velocity and pore-pressure prediction ahead of drill bit
US6980482B2 (en) Seismic survey system
MX2010006060A (es) Estimacion de parametros elasticos sub-superficiales.
CN111650643B (zh) 地震断层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集提取方法和系统
CN110727030B (zh) 一种基于子波多极值特征联合分析的储层预测方法
CN114820969B (zh) 一种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CN109932749B (zh) 一种井震标定方法、装置
CN115453627A (zh) 一种无需模式识别的小生境粒子群面波反演方法
CN114791635B (zh) 一种地下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和方法
US6775620B1 (en) Method of locating a surface in a three dimensional volume of seismic data
CN112394393B (zh) 一种crp道集数据体重构的方法
CN117706625A (zh) 一种基于das的煤层压裂微震监测方法
CN114722852A (zh) 基于cnn的剥蚀点识别方法
CN116840786A (zh) 一种面向长基线水下定位系统的声线修正方法
Gai et al. Research on Seismic Exploration Velocity Modeling Based on Deep Lear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