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8424A - 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8424A
CN112708424A CN202011641984.3A CN202011641984A CN112708424A CN 112708424 A CN112708424 A CN 112708424A CN 202011641984 A CN202011641984 A CN 202011641984A CN 112708424 A CN112708424 A CN 112708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soil conditioner
portions
saline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19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勇
陈彬
穆光远
阚学飞
胡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Guizhou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19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84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8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8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11/00Other 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1/00Agricultural u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9/00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pH regul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其中,按照质量份数计,该土壤改良剂的组分包括:500份~1000份活性钙、30份~100份松土剂、200份~500份黄腐酸、100份~300份氨基酸和2份~10份中微量元素源。该土壤改良剂采用特定的物料配比,各组分搭配分协同增效,从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生存能力两方面同时作用,用量少,见效快,可以有效的提高盐碱地作物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产量,从而促进盐碱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指土地受到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盐类物质逐渐渗透到土壤中去,从而使土壤的含盐和含碱量升高,从而形成无法继续被使用的土地。盐碱地土壤本身所含盐分过高,导致植物细胞很难吸收到土壤中的无机营养物质和水分,致使植物因自身缺少无机营养物质和水而死亡,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使盐碱地生态继续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添加盐碱地改良剂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措施,然而传统的盐碱地改良剂一般只注重降低土壤pH值和盐分,无法进一步改善盐碱地的其他理化性质,以提高植物在盐碱地的抗逆性,从而提高植物在盐碱地的生存能力,进而改善盐碱地的生态,使其进入良性循环。传统的盐碱地改良剂治标不治本,需要不断地对盐碱地进行施用才能缓解土地的盐碱化,改良周期长,导致土壤改良的成本高,大大限制了盐碱地改良剂的应用。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土壤改良剂,在改善土壤盐碱化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生态,以使其能提供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该土壤改良剂除了降低土壤pH和盐含量外,能同时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能,使改良效果更持久,更稳定,从而能提供更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剂,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的组分包括:500份~1000份活性钙、30份~100份松土剂、200份~500份黄腐酸、100份~300份氨基酸和2份~10份中微量元素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的组分包括:500份~800份活性钙、50份~70份松土剂、300份~400份黄腐酸、150份~250份氨基酸和4份~6份中微量元素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微量元素源选自质量比为(15~30):(5:15):(1~5):(1~5):(0~10)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和硫酸铝的混合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松土剂选自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盐和海藻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黄腐酸为生化黄腐酸,所述黄腐酸的pH值为3~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氨基酸的pH值为3~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改良剂的pH值为5~7.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钙选自牡蛎壳钙、磷石膏和脱硫石膏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牡蛎壳钙的细度为100目~300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土壤改良剂施撒至土壤中;
所述土壤改良剂为如上所述的土壤改良剂,且所述土壤改良剂的用量为每亩10kg~20kg。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中,采用特定的物料配比,各组分搭配分协同增效。一方面,土壤改良剂中的黄腐酸、氨基酸均为酸性物质,可以有效的中和土壤中的OH-离子,降低土壤的pH;活性钙具有天然的微孔结构,且含钙量和天然有机聚合物含量较高,和松土剂及土壤中的腐殖质共同作用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能包容更多胶体,并与中微量元素源含有的中微量元素一起对盐碱地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从而降低土壤含盐量和钠离子浓度;同时,特定配比的活性钙、松土剂与土壤中的腐殖质结合形成的土壤团粒结构,具备供气供水、储气保水的能力,可以有效改善由盐碱引发的不良土壤环境,使植物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下生存,同时氨基酸等活性物质能有效促进根圈木霉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起到抑制线虫、青草枯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作物自身来说,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中的活性钙中及黄腐酸均具有促生抗逆的功效,可刺激作物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时清除体内有害物质,促使作物在生态环境相对不好的盐碱地中生长更好;同时氨基酸可以与各营养元素有效的络合,直接被作物吸收,使作物在不良环境下也能很好的吸收养分,保证营养供给,促进作物自身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综上,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通过特定的各组分协同增效,从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生存能力两方面同时作用,用量少,见效快,一般中等盐碱程度田块每亩施用10kg~20kg土壤改良剂,施用一次当季即可以有效的提高作物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产量,从而促进盐碱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盐碱化的问题。且,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不会出现吸潮、结块等影响改良剂外观及使用性能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相关组分的含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中所述的重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
传统的盐碱改良剂一直采用通过减轻土壤的pH、含盐量以缓解土壤盐碱化的固有技术思路,然而,传统的盐碱改良剂仅仅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减轻土壤的pH、含盐量,需要通过长时间不断施用,才能使土壤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改良周期长,成本高。
基于此,本发明的技术人员打破固有技术思路的禁锢,通过从改善土壤环境与提高作物在不良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两方面着手,通过大量的创造性探索及实验后,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在改善土壤环境的同时,提高作物在不良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当季即可以有效的提高作物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产量。而作物的生长又会反哺土壤环境,从而促进盐碱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剂,按照质量份数计,该土壤改良剂的组分包括:500份~1000份活性钙、30份~100份松土剂、200份~500份黄腐酸、100份~300份氨基酸和2份~10份中微量元素源。
一方面,上述土壤改良剂中的黄腐酸、氨基酸均为酸性物质,可以有效的中和土壤中的OH-离子,降低土壤的pH,活性钙具有天然的微孔结构,且含钙量和天然有机聚合物含量较高,和松土剂及土壤中的腐殖质共同作用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能包容更多胶体,并与中微量元素一起对盐碱地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从而降低土壤含盐量和钠离子浓度;同时,特定配比的活性钙、松土剂与土壤中的腐殖质结合形成的土壤团粒结构,具备供气供水、储气保水的能力,可以有效改善由盐碱引发的不良土壤环境,使植物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下生存,同时氨基酸等活性物质能有效促进根圈木霉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起到抑制线虫、青草枯的作用。
另一方面,上述土壤改良剂中的活性钙中及黄腐酸均具有促生抗逆的功效,可刺激作物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时清除体内有害物质,促使作物在生态环境相对不好的盐碱地中生长更好;同时氨基酸可以与各营养元素有效的络合,直接被作物吸收,使作物在不良环境下也能很好的吸收养分,保证营养供给,促进作物自身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综上,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通过特定的各组分协同增效,从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生存能力两方面同时作用,用量少,见效快,一般中等盐碱程度田块每亩施用10kg~20kg土壤改良剂,施用一次当季即可以有效的提高作物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产量,从而促进盐碱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盐碱化的问题。且,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不会出现吸潮、结块等影响改良剂外观及使用性能的现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活性钙的质量份数为500份~800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活性钙选自牡蛎壳钙、磷石膏和脱硫石膏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上述活性生物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进一步地,上述产牡蛎壳钙的制备工艺如下:
生物质燃料在沸腾炉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在抽气机作用下进入烘干炉下端,烘干炉下端烟气进口温度为900℃,上端出气温度为100℃,牡蛎壳料以流量速度为8吨/h从入料口投入,先在烘干炉上端部预热,并蒸发部分水份,烘干炉以转速7.5转/分钟转动,牡蛎壳料在螺旋形输送板带动下向烘干炉下部运送,水份逐渐蒸干,牡蛎壳料传送到烘干炉下端时,温度升高,牡蛎壳料中的部分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整个烘焙时间为在40分钟,最后从烘干炉下端出料口排出得到牡蛎壳粉。进一步地,牡蛎壳钙的细度为100目~300目。
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后的牡蛎壳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且含钙量和天然有机聚合物含量较高,能和松土剂及土壤中的腐殖质共同作用形成更多的土壤团粒结构,能包容更多胶体,在降低土壤含盐量和钠离子浓度的同时,还具备供气供水、储气保水的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由盐碱引发的不良土壤环境,使植物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下生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松土剂的质量份数为50份~70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选自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盐和海藻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特定配比的松土剂与活性钙及土壤中的腐殖质共同作用形成更多的土壤团粒结构,能包容更多胶体,在降低土壤含盐量和钠离子浓度的同时,还具备供气供水、储气保水的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由盐碱引发的不良土壤环境,使植物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下生存。
优选的,上述松土剂选自聚丙烯酰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黄腐酸的质量份数为300份~400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黄腐酸为生化黄腐酸,进一步地,黄腐酸的pH值为3~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氨基酸的质量份数为150份~250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氨基酸为动物蛋白质经硫酸分解或经酶解得到的氨基酸。
进一步地,上述氨基酸的pH值为3~5;更进一步地,上述氨基酸的细度为100目~200目。
上述黄腐酸、氨基酸均为酸性物质,可以有效的中和土壤中的OH-离子,降低土壤的pH。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土壤改良剂的pH值为5~7.5。
通过调节各特定组分的配比,使土壤改良剂的pH值保持在5~7.5,从而更有效的中和土壤中的OH-离子,降低土壤的pH。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中微量元素源的质量份数为4份~6份。
需要说明的是,中微量元素源中的中微量元素为植物生长过程所需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中量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钙、镁和硫等,微量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硼、锰、铁、锌、铜和铝等。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中微量元素源元素选自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和硫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中微量元素源选自质量比为(15~30):(5:15):(1~5):(1~5):(0~10)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和硫酸铝的混合物。
可理解,当硫酸铝的质量比为0时,则中微量元素源选自质量比为(15~30):(5:15):(1~5):(1~5)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和硫酸锰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特定配比的中微量元素源提供的中微量元素,能促进作物在不良环境下也能很好的吸收养分;同时氨基酸可以与各营养元素有效的络合,直接被作物吸收,使作物在不良环境下也能很好的吸收养分,保证营养供给,促进作物自身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优选地,按照质量份数计,上述土壤改良剂的组分包括:500份~800份活性钙、50份~70份松土剂、300份~400份黄腐酸、150份~250份氨基酸和4份~6份中微量元素源。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
步骤S10、按照上述的土壤改良剂的组分配比,将活性钙、黄腐酸、氨基酸、松土剂和中微量元素混合,得到土壤改良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的混合步骤中,依次将活性生物钙、黄腐酸、氨基酸、松土生物酵素和中微量元素加入搅拌装置进行混和。
可理解,上述混合步骤可在本领域中任何可将物质混合的装置中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搅拌机、高混机等。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混合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活性生物钙、黄腐酸和氨基酸进行干燥的步骤;进一步地,干燥步骤在40℃~50℃下进行,直至物料的含水量低于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中,还包括将混合完毕后的物料进行冷却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
步骤S20、将土壤改良剂施洒至土壤中;
上述土壤改良剂为如上所述的土壤改良剂,且土壤改良剂的用量为每亩10kg~20kg。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土壤为盐碱地。
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通过特定的各组分协同增效,从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生存能力两方面同时作用,用量少,见效快,当季即可以有效的提高作物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产量,从而促进盐碱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土壤为中等盐碱程度的盐碱地,进一步地,盐碱地的含盐量为0.2wt%~0.4wt%。
可理解,上述土壤改良剂的施用可以在种植作物前或种植作物后,也可以与种植作物同时进行,没有特别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1)提供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包括:聚丙烯酰胺30份,30目牡蛎壳钙1000份,100目pH=3黄腐酸200份,200目pH=5氨基酸300份,中微量营养元素源10份。其中,牡蛎壳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中微量营养元素源为质量比为30:15:1:1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和硫酸锰的混合物。
2)将盐碱地进行深耕、晒垡、平整。然后对盐碱地进行灌水;然后均匀施撒一层步骤1)提供土壤改良剂,最后在盐碱地表面20cm左右等距种植菜心,且施用常规18-8-18复合肥,30kg/亩。
其中,盐碱地的总的含盐量为0.321wt%,pH值为8.2,交换性钠离子的浓度为1.02cmol/kg,交换性钙离子的浓度的一半为2.11cmol/kg。
3)同时以不施土壤改良剂,将盐碱地进行深耕、晒垡、平整后,直接在盐碱地表面等距种植菜心,种植菜心的方式与步骤2)相同。
4)2月后,收割菜心,然后再一次测量土壤的总的含盐量、pH值、交换性钠离子的浓度和交换性钙离子的浓度,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在菜心的生长过程中,记录菜心出苗和幼苗生长状况,及幼苗的地上鲜重和根部鲜重,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幼苗的地上鲜重为:1m2盐碱地中所有幼苗的地上鲜重之和与幼苗总数之比,单位为g/株;幼苗的根部鲜重为1m2盐碱地中所有幼苗的根部鲜重之和与幼苗总数之比,单位为g/株。
5)进一步测定幼苗的抗氧化酶情况,包括幼苗叶片POD活性(单位为u*min-1*g-11),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单位为μmol/g)。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6)测定最终收割的菜心的产量(kg/亩),和可溶性糖含量(wt%),其中菜心的产量为一亩盐碱地的菜心的重量。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2
1)提供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包括:聚丙烯酰胺100份,100目牡蛎壳钙500份,200目pH=5黄腐酸300份,100目pH=3氨基酸100份,中微量营养元素源2份。其中,牡蛎壳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中微量营养元素源为质量比为15:5:5:5:10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和硫酸铝的混合物。
2)将盐碱地进行深耕、晒垡、平整。然后对盐碱地进行灌水;然后均匀施洒一层步骤1)提供土壤改良剂,最后在盐碱地表面等距种植菜心。
3)2月后,收割菜心,然后再一次测量土壤的总的含盐量、pH值、交换性钠离子的浓度和交换性钙离子的浓度,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在菜心的生长过程中,记录菜心出苗和幼苗生长状况,及幼苗的地上鲜重和根部鲜重,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幼苗的地上鲜重为:1m2盐碱地中所有幼苗的地上鲜重之和与幼苗总数之比,单位为g/株;幼苗的根部鲜重为1m2盐碱地中所有幼苗的根部鲜重之和与幼苗总数之比,单位为g/株。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4)进一步测定幼苗的抗氧化酶情况,包括幼苗叶片POD活性(单位为u*min-1*g-1),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单位为μmol/g)。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5)测定最终收割的菜心的产量(kg/亩),和可溶性糖含量(wt%)。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3
1)提供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包括:聚丙烯酰胺50份,50目牡蛎壳800份,150目pH=4黄腐酸400份,150目pH=4氨基酸200份,中微量营养元素源5份。其中,牡蛎壳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中微量营养元素源为质量比为20:10:2:3:5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和硫酸铝的混合物。
其余步骤与条件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1)提供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包括:海藻酸钠50份,50目牡蛎壳800份,150目pH=4黄腐酸400份,150目pH=4氨基酸200份,中微量营养元素源5份。其中,牡蛎壳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中微量营养元素源为质量比为20:10:2:3:5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和硫酸铝的混合物。
其余步骤与条件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
1)提供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包括:聚丙烯酰胺100份,100目牡蛎壳500份,200目pH=3黄腐酸300份,100目pH=2氨基酸100份,中微量营养元素源2份。其中,牡蛎壳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中微量营养元素源为质量比为15:5:5:5:10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和硫酸铝的混合物。
其余步骤与条件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6
1)提供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包括:聚丙烯酰胺30份,30目牡蛎壳1000份,100目pH=3黄腐酸200份,200目pH=5氨基酸300份,中微量营养元素源10份。其中,牡蛎壳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中微量营养元素源为质量比为33:15:1:1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和硫酸锰的混合物。
其余步骤与条件同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1
1)提供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包括:聚丙烯酰胺25份,30目牡蛎壳1000份,100目pH=3黄腐酸200份,200目pH=5氨基酸300份,中微量营养元素源15份。其中,牡蛎壳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中微量营养元素源为质量比为30:15:1:1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和硫酸锰的混合物。
其余步骤与条件同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2
1)提供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包括:聚丙烯酰胺30份,30目牡蛎壳1000份,100目pH=3黄腐酸500份,中微量营养元素源10份。其中,牡蛎壳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中微量营养元素源为质量比为30:15:1:1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和硫酸锰的混合物。
其余步骤与条件同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3
1)提供土壤改良剂,其组分包括:聚丙烯酰胺30份,30目牡蛎壳1000份,100目pH=3氨基酸500份,中微量营养元素源10份。其中,牡蛎壳钙为经分段加热、低温煅烧制得的牡蛎壳钙。中微量营养元素源为质量比为33:15:1:1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和硫酸锰的混合物。
其余步骤与条件同实施例2相同。
Figure BDA0002880121860000111
其中,施加土壤改良剂后,盐碱地的总含盐量降价,且盐碱地中交换性钙离子增加,交换性钠离子降低,降低了盐碱地的钠碱化度,从而改善盐碱地土壤性质。
表2
Figure BDA0002880121860000112
Figure BDA0002880121860000121
由表2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促进作物出苗和幼苗生长效果显著。
表3
Figure BDA0002880121860000122
由表3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进行改良,能提高作物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幼苗叶片MDA丙二醛的含量,说明作物的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低,细胞膜受到的伤害低,抗逆抗逆水平高。
其中,幼苗叶片POD活性的测试参照标准《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高俊凤,2006版,幼苗叶片MDA含量的测试参照标准《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高俊凤,2006版。
表4
试验组别 产量(kg/亩) 可溶性糖含量(wt%)
不施改良剂 578.36 14.38
对比例1 626.35 14.86
对比例2 631.27 14.96
对比例3 625.31 15.02
实施例1 938.28 17.71
实施例2 899.67 15.64
实施例3 878.26 16.41
实施例4 732.46 15.48
实施例5 754.24 15.62
实施例6 708.96 15.16
由表4的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改良盐碱地后,能显著提高了菜心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的组分包括:500份~1000份活性钙、30份~100份松土剂、200份~500份黄腐酸、100份~300份氨基酸和2份~10份中微量元素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的组分包括:500份~800份活性钙、50份~70份松土剂、300份~400份黄腐酸、150份~250份氨基酸和4份~6份中微量元素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微量元素源选自质量比为(15~30):(5:15):(1~5):(1~5):(0~10)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和硫酸铝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剂选自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盐和海藻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腐酸为生化黄腐酸,所述黄腐酸的pH值为3~5。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的pH值为3~5。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的pH值为5~7.5。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钙选自牡蛎壳钙、磷石膏和脱硫石膏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壳钙的细度为100目~300目。
10.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土壤改良剂施撒至土壤中;
所述土壤改良剂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且所述土壤改良剂的用量为每亩10kg~20kg。
CN202011641984.3A 2020-12-31 2020-12-31 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Pending CN1127084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1984.3A CN112708424A (zh) 2020-12-31 2020-12-31 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1984.3A CN112708424A (zh) 2020-12-31 2020-12-31 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8424A true CN112708424A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4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1984.3A Pending CN112708424A (zh) 2020-12-31 2020-12-31 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84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9070A (zh) * 2021-12-08 2022-02-0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碱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00422A1 (de) * 2003-07-25 2005-01-26 Georg Dipl. Ing. Dr. Husz Filterkörper in Form eines als Filter wirkenden Bodenprofils zur Reinigung kontaminierter Oberflächenwässer
CN106242883A (zh) * 2016-07-15 2016-12-21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种植棉花的盐碱地修复剂及修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00422A1 (de) * 2003-07-25 2005-01-26 Georg Dipl. Ing. Dr. Husz Filterkörper in Form eines als Filter wirkenden Bodenprofils zur Reinigung kontaminierter Oberflächenwässer
CN106242883A (zh) * 2016-07-15 2016-12-21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种植棉花的盐碱地修复剂及修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农业土壤概论》编委会: "《中国农业土壤概论》", 28 February 1982, 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9070A (zh) * 2021-12-08 2022-02-0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碱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67335B (zh) 生物炭基滨海盐碱地改良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49538B (zh) 一种年青煤降解液的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CN106083447B (zh) 一种抗旱缓释型盐碱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980906B (zh) 一种生物强化碳调节剂及利用其降低次生盐渍化土壤可溶性盐含量的方法
CN104086317B (zh) 一种葡萄有机生态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0274A (zh) 平衡缓释型化肥
CN108558546A (zh) 一种具有改良土壤盐碱作用的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5959A (zh) 一种用于化肥的水溶性高分子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13158B (zh) 缓释保水剂肥料组合物
CN106278705A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10470A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6395A (zh) 一种用于花卉栽培微生物降解的树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06386A (zh) 一种玉米秸秆制备盐碱土改良剂及制备方法
CN103896652A (zh) 一种蔬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8798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CN104909959B (zh) 一种土壤调理剂
CN104926561B (zh) 一种用于土壤改造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7425B (zh) 一种生态缓释尿素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在农业或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CN115746864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用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121A (zh) 一种多功能土壤调理型保护地经济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00411A (zh) 一种适用于盐碱土的高效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424A (zh) 土壤改良剂及土壤改良方法
CN104446983B (zh) 一种内陆盐碱地甜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93292B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及其应用
CN106565362A (zh) 一种盐碱地甜菜专用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3

Address after: 558000 Weng'an Industrial Park, Qiannan 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IZHOU BATIA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0 / F and 31 / F, United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Xuefu Road, high tech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1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BATIAN ECOTYPIC ENGINEER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