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6801A - 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6801A
CN112706801A CN202110116189.0A CN202110116189A CN112706801A CN 112706801 A CN112706801 A CN 112706801A CN 202110116189 A CN202110116189 A CN 202110116189A CN 112706801 A CN112706801 A CN 112706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standby
network information
train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61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6801B (zh
Inventor
陈柯
周魏
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angfeng Aviat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angfeng Avia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angfeng Aviat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angfeng Avia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61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6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6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6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6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6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9On-board displa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18Communication with or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 B61L15/0027Radio-based, e.g. using GSM-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是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系统。其中的控制方法包括主控端接收列车网络信息;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的人机界面显示列车网络信息;将主控端的人机界面的画面制作为视频流;主控端向备用端发送视频流。仅在主控端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备用端并不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其主控驾驶舱内的主机和备用驾驶舱内的主机分别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的方式,明显的降低了列车的网络负载的压力,降低了列车网络系统的丢失数据的概率。

Description

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是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列车的概念包括了高速动车组列车、动车组列车、地铁列车、轻轨列车、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这些列车的一个特点是,在列车的两头分别设置有驾驶舱,当这些列车在行驶时,其中一个驾驶舱为主控驾驶舱,其中另一个驾驶舱为备用驾驶舱。
在上述列车中,具有两块HMI(人机接口)控制屏,两块控制屏分别设置在列车的两个驾驶舱内,在列车行驶时,列车司机在主控驾驶舱内操作其中一块控制屏,而位于备用驾驶舱内的控制屏依然能够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只是没有列车司机进行控制而已。在列车换向行驶,列车司机从原来的主控驾驶舱进入到原来的备用驾驶舱内,此时,原来的主控驾驶舱转变为新的备用驾驶舱,使得原来的主控驾驶舱内的控制屏不再有人操作,而原来的备用驾驶舱转变为新的主控驾驶舱,使得原来的备用驾驶舱内的控制屏被列车司机操作。
在现有技术的轨道交通列车中,两块HMI控制屏分别与两个主机连接,并且两个主机分别与列车的网络连通,两个主机同时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的轨道交通列车正在行驶时,主控驾驶舱内的主机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并将网络信息发送在主控驾驶舱内的HMI控制屏上,同时,备用驾驶舱内的主机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并将网络信息发送在备用驾驶舱内的HMI控制屏上。这种设置方式,增大了列车的网络负载的压力,进而列车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因为网络负载的压力而降低、且提高了能耗。
因此,如何减小列车的网络负载的压力,进而提高列车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能耗,成为现有技术的轨道交通列车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减小列车的网络负载的压力,进而提高列车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能耗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包括:
主控端接收列车网络信息;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的人机界面显示列车网络信息;
将主控端的人机界面的画面制作为视频流;
主控端向备用端发送视频流。
进一步的,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接收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
采用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控制主控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接收主控端发出的视频流,备用端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
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接收列车网络信息,并将列车网络信息显示在人机界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通过主控端的人机界面显示列车网络信息;
将主控端的人机界面的画面制作为视频流;
主控端向备用端发送视频流;
备用端将接收的视频流显示在备用端的人机界面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
采用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控制主控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
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的人机界面和备用端的人机界面分别显示列车网络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系统,包括列车网络、主控端和备用端;
所述主控端和所述备用端分别通过所述列车网络可通讯的连接,其中,所述主控端和所述备用端之间采用心跳机制作为第一预设条件;
所述主控端包括主控人机界面,其中,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人机界面用于显示列车网络信息,所述主控端用于将主控人机界面的画面转换为视频流、且并将视频流发送至备用端;
所述备用端包括备用人机界面,其中,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人机界面用于显示备用端接收的所述主控端发送的所述视频流。
进一步的,还包括输入装置;
所述输入装置和所述备用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备用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装置发出的控制信息,所述备用端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
所述主动端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触发对应的人机界面。
进一步的,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主控人机界面和所述备用人机界面分别用于显示所述列车网络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仅在主控端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备用端并不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其主控驾驶舱内的主机和备用驾驶舱内的主机分别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的方式,明显的降低了列车的网络负载的压力,降低了列车网络系统的丢失数据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系统的电性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提供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包括:
S1,主控端接收列车网络信息;
S2,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的人机界面显示列车网络信息;
S3,将主控端的人机界面的画面制作为视频流;
S4,主控端向备用端发送视频流。
其中,当轨道交通列车(以下简称列车)在行驶时,列车的主控驾驶舱内的主机为主控端,并且,主控端还连接有人机界面(以下简称为主屏),另外,列车的备用驾驶舱内的主机为备用端,并且,备用端还连接有人机界面(以下简称为备用屏)。
在列车行驶时,仅通过主控端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列车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TCMS数据或pi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等。而此时,备用端并不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
在主控驾驶舱内,主控端将列车的网络信息传输至主屏上,列车司机可以通过主屏阅读当前的列车的网络信息,并根据控制策略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采用键盘和数遍发送,也可以采用具有触摸功能的主屏发送。
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主控端可以将当前的主屏上显示的画面(画面中包括有列车的网络信息)制作为视频流,并利用主控端通过列车的网络系统向备用端发送。其中,将显示在主屏上的画面进行编码封装,并通过rstp、rtmp、udp组播等方式传输给备用端。编码封装包括:抓取主控端的显示缓存的数据,并对抓取的数据进行编码封装为视频流。与之对应的是,备用端接收到视频之后,可以对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视频流在备用屏上播放。
主控端和备用端分别连通于列车的网络系统,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通过列车的网络系统形成通讯连接,其中,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具有心跳信号,至少将心跳信号作为第一预设条件;前述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应当理解为:在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至少具有心跳信号的条件。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可接收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显示在备用屏上。也就是说,如果在列车的行驶过程中,除了主控驾驶舱内具有列车司机之外,在备用驾驶舱内,也可能具有司乘人员或监督人员等,司乘人员或监督人员可以通过连接于备用端的备用屏观看到主控端的主屏上显示的画面,其中,画面中具有列车的网络信息。
现有技术中的列车,其主控驾驶舱内的主机和备用驾驶舱内的主机分别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并且分别对网络信息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网络信息分别呈现在两个人机界面上;也就是说,包括TCMS数据或pi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在内的网络信息,既要从其信息的发射端向主控驾驶舱的主机发送信息,又要从其信息的发射端向备用驾驶舱的主机发送信息,不但主控驾驶舱的主机需要处理包括TCMS数据或pi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在内的网络信息,而且备用驾驶舱的主机同样需要处理包括TCMS数据或pi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在内的网络信息,从而增大了列车的网络负载的压力、列车网络系统丢失数据的概率更高。
而本实施例中,由于仅在主控端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备用端并不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也就是说,包括TCMS数据或pi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在内的网络信息,仅需要从其信息的发射端向主控端发送信息,并仅采用主控端处理包括TCMS数据或pi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在内的网络信息即可;而不需要从其信息的发射端向备用端发送信息,避免了备用端处理信息。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其主控驾驶舱内的主机和备用驾驶舱内的主机分别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的方式,明显的降低了列车的网络负载的压力,降低了列车网络系统的丢失数据的概率。
现有技术的列车,由于采用了‘其主控驾驶舱内的主机和备用驾驶舱内的主机分别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的方式,使得列车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并且两个主机同时接收网络信息的能耗比较高;也就是说,从其信息的发射端向主控驾驶舱的主机发送信息,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丢包的现象,并且,从其信息的发射端向备用驾驶舱的主机发送信息,在此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丢包的现象,从而使得列车的网络系统的丢包的概率比较高,影响到了列车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两个主机在同时接收网络信息、且同时处理网络信息的过程中,两个主机分别需要消耗电能,显然两个主机的能耗比较高。
而本实施例中,仅通过主控端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而备用端并不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从而明显的节省了‘从其信息的发射端向备用驾驶舱的主机发送信息’的过程,降低了丢包的概率,提高了列车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还有,仅通过主控端接收并处理网络信息,减少了备用端的用电量,从而降低了能耗。
进一步的,参见图2,还包括:
S5,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接收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
S6,采用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控制主控端。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应用场景中,如果连接于主控端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或具有触摸功能的主屏出现输入故障,造成无法向主控端输入指令的情况,那么,可以采用备用端来控制主控端。具体的,在备用端连接有上述的输入设备,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至少在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具有心跳信号的条件下),列车司机或其他人员可利用备用端的备用屏观察到主控端的主屏的视频,可利用备用端处的输入设备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依次通过备用端、列车的网络系统至主控端的方向发送至主控端,主控端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可根据控制指令的目的做出对应的处理;例如,如果控制指令的目的是切换画面,那么,当主控端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可做出切换主屏的画面的处理过程;又如:如果控制指令的目的是变更设置参数,那么,当主控端接收到该控制指令之后,可做出更改主屏的画面中的对应的参数的处理过程。
控制指令可以采用TCP、UDP或TRDP等协议,从备用端通过列车的网络系统发送至主控端。
主控端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应当注册相应的控制指令给主屏的界面程序触发,从而达到利用备用端的控制指令控制主控端的目的。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提供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包括:
S01,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接收主控端发出的视频流,备用端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
S02,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接收列车网络信息,并将列车网络信息显示在人机界面上。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应用场景中,如果仅在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采用心跳信号作为第一预设条件,那么,当失去心跳信号,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被视为断开。
如果备用端失去了心跳信号,但主控端并非出现故障,那么,备用端将从接收并显示主控端发出的视频流的状态,转变为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状态,此时,无论是主控端还是备用端,分别能够接收到列车的网络信息,且分别能够处理列车的网络信息。
或者,如果备用端失去了心跳信号,但主控端出现故障,那么,备用端将从接收并显示主控端发出的视频流的状态,转变为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状态,此时,备用端能够接收到列车的网络信息,且能够处理列车的网络信息。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在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的心跳信号消失的情况下,备用端自动恢复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从而不影响备用端对于列车的控制功能。
此外,当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的心跳信号恢复时,备用端可自动的从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状态转变为接收主控端的视频流的状态。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提供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通过主控端的人机界面显示列车网络信息;
S11,将主控端的人机界面的画面制作为视频流;
S12,主控端向备用端发送视频流;
S13,备用端将接收的视频流显示在备用端的人机界面上。
在列车行驶时,仅通过主控端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列车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TCMS数据或pi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等。而此时,备用端并不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
在主控驾驶舱内,主控端将列车的网络信息传输至主屏上,列车司机可以通过主屏阅读当前的列车的网络信息,并根据控制策略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采用键盘和数遍发送,也可以采用具有触摸功能的主屏发送。
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主控端可以将当前的主屏上显示的画面(画面中包括有列车的网络信息)制作为视频流,并利用主控端通过列车的网络系统向备用端发送。
主控端和备用端分别连通于列车的网络系统,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通过列车的网络系统形成通讯连接,其中,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具有心跳信号,至少将心跳信号作为第一预设条件;前述的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应当理解为:在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至少具有心跳信号的条件。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可接收到视频流,并将视频流显示在备用屏上。也就是说,如果在列车的行驶过程中,除了主控驾驶舱内具有列车司机之外,在备用驾驶舱内,也可能具有司乘人员或监督人员等,司乘人员或监督人员可以通过连接于备用端的备用屏观看到主控端的主屏上显示的画面,其中,画面中具有列车的网络信息。
进一步的,参见图5,还包括:
S14,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
S15,采用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控制主控端。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应用场景中,如果连接于主控端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或具有触摸功能的主屏出现输入故障,造成无法向主控端输入指令的情况,那么,可以采用备用端来控制主控端。具体的,在备用端连接有上述的输入设备,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至少在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具有心跳信号的条件下),列车司机或其他人员可利用备用端的备用屏观察到主控端的主屏的视频,可利用备用端处的输入设备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依次通过备用端、列车的网络系统至主控端的方向发送至主控端,主控端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可根据控制指令的目的做出对应的处理;例如,如果控制指令的目的是切换画面,那么,当主控端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可做出切换主屏的画面的处理过程;又如:如果控制指令的目的是变更设置参数,那么,当主控端接收到该控制指令之后,可做出更改主屏的画面中的对应的参数的处理过程。
控制指令可以采用TCP、UDP或TRDP等协议,从备用端通过列车的网络系统发送至主控端。
主控端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应当注册相应的控制指令给主屏的界面程序触发,从而达到利用备用端的控制指令控制主控端的目的。
进一步的,参见图6,还包括:
S16,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的人机界面和备用端的人机界面分别显示列车网络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应用场景中,如果仅在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采用心跳信号作为第一预设条件,那么,当失去心跳信号,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被视为断开。
如果备用端失去了心跳信号,但主控端并非出现故障,那么,备用端将从接收并显示主控端发出的视频流的状态,转变为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状态,此时,无论是主控端还是备用端,分别能够接收到列车的网络信息,且分别能够处理列车的网络信息。
或者,如果备用端失去了心跳信号,但主控端出现故障,那么,备用端将从接收并显示主控端发出的视频流的状态,转变为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状态,此时,备用端能够接收到列车的网络信息,且能够处理列车的网络信息。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在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的心跳信号消失的情况下,备用端自动恢复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从而不影响备用端对于列车的控制功能。
此外,当主控端和备用端之间的心跳信号恢复时,备用端可自动的从接收列车的网络信息状态转变为接收主控端的视频流的状态。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7,提供一种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系统,包括列车网络1、主控端2和备用端3;
所述主控端2和所述备用端3分别通过所述列车网络可通讯的连接,其中,所述主控端2和所述备用端3之间采用心跳信号作为第一预设条件;
所述主控端2包括主控人机界面4,其中,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人机界面4用于显示列车网络1的网络信息,所述主控端2用于将主控人机界面4的画面转换为视频流、且并将视频流发送至备用端3;
所述备用端3包括备用人机界面5,其中,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人机界面5用于显示备用端3接收的所述主控端2发送的所述视频流。
进一步的,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主控人机界面4和所述备用人机界面5分别用于显示所述列车网络1的网络信息。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主控端2和备用端3之间具有心跳信号的情况下,主控端2和备用端3形成通讯连接状态,此时,主控端2用于接收列车网络1的网络信息,并将网络信息显示在主控人机界面4上,同时,主控端2用于将显示在主控人机界面4上的画面转换为视频流,并将视频流向备用端3发送。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主控端2和备用端3之间具有心跳信号的情况下,主控端2和备用端3形成通讯连接状态,此时,备用端3并不接收列车网络1的网络信息,仅通过列车的网络系统接收主控端2发送的视频流,并将视频流显示在备用人机界面5上。
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主控端2和备用端3之间不具有心跳信号的情况下,主控端2和备用端3形成断开连接状态,此时,主控端2和备用端3分别用于接收列车网络1的网络信息;其中,主控端2将接收到的列车网络1的网络信息显示在主控人机界面4上,备用端3将接收到的列车网络1的网络信息显示在备用人机界面5上,从而使得主控端2和备用端3分别具有控制列车网络1的网络信息的功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输入装置6;
所述输入装置6和所述备用端3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备用端3用于接收所述输入装置6发出的控制信息,所述备用端3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3向主控端2发送控制信息;
所述主动端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备用端3发出的控制信息触发对应的人机界面。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应用场景中,如果连接于主控端2的输入装置6,例如键盘、鼠标或具有触摸功能的主屏出现输入故障,造成无法向主控端2输入指令的情况,那么,可以采用备用端3来控制主控端2。具体的,在备用端3连接有上述的输入装置6,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至少在主控端2和备用端3之间具有心跳信号的条件下),列车司机或其他人员可利用备用端3的备用人机界面5观察到主控端2发出的视频流,可利用备用端3处的输入装置6发出控制信息,控制信息依次通过备用端3、列车的网络系统至主控端2的方向发送至主控端2,主控端2接收到控制信息之后,可根据控制信息的目的做出对应的处理;例如,如果控制信息的目的是切换画面,那么,当主控端2接收到该控制信息后,可做出切换主屏的画面的处理过程;又如:如果控制信息的目的是变更设置参数,那么,当主控端2接收到该控制信息之后,可做出更改主屏的画面中的对应的参数的处理过程。
控制信息可以采用TCP、UDP或TRDP等协议,从备用端3通过列车的网络系统发送至主控端2。
主控端2在接收到控制信息之后,应当注册相应的控制信息给主屏的界面程序触发,从而达到利用备用端3的控制指令控制主控端2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端接收列车网络信息;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的人机界面显示列车网络信息;
将主控端的人机界面的画面制作为视频流;
主控端向备用端发送视频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接收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
采用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控制主控端。
3.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接收主控端发出的视频流,备用端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
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接收列车网络信息,并将列车网络信息显示在人机界面上。
4.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通过主控端的人机界面显示列车网络信息;
将主控端的人机界面的画面制作为视频流;
主控端向备用端发送视频流;
备用端将接收的视频流显示在备用端的人机界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
采用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控制主控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端的人机界面和备用端的人机界面分别显示列车网络信息。
7.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列车网络、主控端和备用端;
所述主控端和所述备用端分别通过所述列车网络可通讯的连接,其中,所述主控端和所述备用端之间采用心跳机制作为第一预设条件;
所述主控端包括主控人机界面,其中,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人机界面用于显示列车网络信息,所述主控端用于将主控人机界面的画面转换为视频流、且并将视频流发送至备用端;
所述备用端包括备用人机界面,其中,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人机界面用于显示备用端接收的所述主控端发送的所述视频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装置;
所述输入装置和所述备用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备用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装置发出的控制信息,所述备用端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备用端向主控端发送控制信息;
所述主动端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备用端发出的控制信息触发对应的人机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主控人机界面和所述备用人机界面分别用于显示所述列车网络信息。
CN202110116189.0A 2021-01-28 2021-01-28 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Active CN112706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6189.0A CN112706801B (zh) 2021-01-28 2021-01-28 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6189.0A CN112706801B (zh) 2021-01-28 2021-01-28 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6801A true CN112706801A (zh) 2021-04-27
CN112706801B CN112706801B (zh) 2023-07-11

Family

ID=75549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6189.0A Active CN112706801B (zh) 2021-01-28 2021-01-28 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680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29221U (zh) * 2011-12-21 2012-09-12 上海亨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口行车安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CN205670292U (zh) * 2016-05-10 2016-11-02 安徽大学 一种无线复制与扩展显示交互系统
CN107097809A (zh) * 2017-03-31 2017-08-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司机室监控的控制方法以及司机室监控的控制装置
CN107450875A (zh) * 2017-07-31 2017-12-08 北京雷石天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幕显示系统及多屏幕显示方法
CN109367578A (zh) * 2018-09-28 2019-02-2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itcs车载设备的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9649446A (zh) * 2018-12-21 2019-04-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多重冗余网络化的计算机联锁人机交互系统
CN109720379A (zh) * 2018-12-31 2019-05-07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列控系统和列控系统四模切换显示方法
CN110789569A (zh) * 2019-10-17 2020-02-14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列控dmi数据冗余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29221U (zh) * 2011-12-21 2012-09-12 上海亨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口行车安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CN205670292U (zh) * 2016-05-10 2016-11-02 安徽大学 一种无线复制与扩展显示交互系统
CN107097809A (zh) * 2017-03-31 2017-08-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司机室监控的控制方法以及司机室监控的控制装置
CN107450875A (zh) * 2017-07-31 2017-12-08 北京雷石天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幕显示系统及多屏幕显示方法
CN109367578A (zh) * 2018-09-28 2019-02-2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itcs车载设备的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9649446A (zh) * 2018-12-21 2019-04-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多重冗余网络化的计算机联锁人机交互系统
CN109720379A (zh) * 2018-12-31 2019-05-07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列控系统和列控系统四模切换显示方法
CN110789569A (zh) * 2019-10-17 2020-02-14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列控dmi数据冗余控制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6801B (zh)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2609A (zh) 一种司机室激活互锁电路、方法及列车
WO2021110012A1 (zh) 一种高速智能网络控制系统
CN106921834A (zh) Kvm光矩阵切换系统
CN106375841A (zh) 无线投屏数据处理、视频数据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79195B (zh) 一种远程控制器及远程控制系统
WO2022057697A1 (zh) 一种实现自动驾驶的机车制动系统及方法
WO2006082626A1 (ja) 映像情報配信表示システム
CN113359687A (zh) 一种网络通讯异常工况下的平行驾驶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185034A (zh) 一种具有多屏互动管理、网络通信和视频输出功能的装置
CN112706801B (zh) 列车网络信息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JP4259223B2 (ja) 映像情報配信表示システム
CN204104044U (zh)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高清监控系统
CN107046647B (zh) 一种多谱段遥感图像实时解压缩器的控制方法
CN102572409A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视频监控防止扇区切换过程视频中断的方法
CN1747549A (zh) 视频网络监视器
CN102717805B (zh) 一种列车视频监视系统及其监视程序运行检测方法
CN113076012A (zh) Km切换器控制方法
CN114020020A (zh) 一种无人机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和遥控器
CN220292094U (zh) 信号源的显控系统
CN201047970Y (zh) 一种金融型监控系统
CN201887561U (zh) 电网监控系统的安全通信系统
CN201904883U (zh) 具有监控功能的数字机顶盒
JPH07135651A (ja) 映像通信システム
CN202696800U (zh) 用于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中央控制主机
CN115766329B (zh) 基于网络消息总线实现跨设备状态同步控制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