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2711A - 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2711A
CN112702711A CN201911013198.6A CN201911013198A CN112702711A CN 112702711 A CN112702711 A CN 112702711A CN 201911013198 A CN201911013198 A CN 201911013198A CN 112702711 A CN112702711 A CN 112702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ayer
wireless connection
sci
connection contex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31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2711B (zh
Inventor
王彦
周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131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2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2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2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2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2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在相应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信令;监听以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并在相应PSSCH资源位置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根据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将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无线连接上下文;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无线连接上下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两个车联网终端建立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减少终端的无线链路管理和信道测量工作,提高整个车联网系统的通讯效率。

Description

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于LTE的车联网系统中,支持车联网终端使用PC5接口侧链路(Sidelink)进行数据传输。在基于LTE的PC5侧链路上,仅支持广播(broadcast)的通信方式,即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其它终端都可以尝试接收。一种典型的方式是,发送终端在PC5 Sidelink上的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信道先发送SCI(Sidelink ControlInformation,侧链路控制信息),其中包含传输数据的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调度信息,即信道的时频域资源位置及其它控制信息,然后在调度的PSSCH位置传输车联网应用数据包。系统中所有接收终端(无论这些终端是否对正在传输的车联网应用感兴趣)都监听该SCI,从中获取PSSCH调度信息,并基于该信息在指定的PSSCH位置接收数据。在数据包中包含了目标层二标识(destination Layer-2 ID),终端在解码数据包后,检查其中的destination Layer-2 ID与自身车联网应用对应的层二标识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数据递交给上层车联网应用层进行处理,否则,将该数据包丢弃。
目标层二标识(Destination Layer-2 ID)不是UE特定的,它与车联网业务有关,因此支持某个业务的多个UE可能具有相同的destination Layer-2 ID。由于一个车联网终端可支持多种不同的车联网业务,每个业务可能对应不同的destination Layer-2 ID,因此,一个UE可能具有多个Layer-2 ID。
现有基于LTE的车联网系统中仅支持广播通信方式,当一个终端发送数据,区域内的所有终端都要接收,因为每个终端的物理层并不知道哪些数据包需要接收,哪些不需要,只有在解码数据包后得到目标层二标识才能判断该数据包是否是自己感兴趣而需要接收的,这就导致每个终端解码的大部分数据包是不感兴趣、无意义的。针对这个缺陷,目前正在研究的基于5G NR的车联网系统,除了广播通信方式,还能够支持单播通信和组播通信,减少终端不必要的数据接收。
基于5G NR的车联网系统支持单播通信,每个单播链路由两个终端的Layer-2 ID来标识,但是,由于一个终端可能具有多个Layer-2 ID,因此两个终端之间可存在多条单播链路,需进行管理和维护,这增加了终端的无线链路管理和信道测量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ID;在相应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监听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ID,并在相应PSSCH资源位置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PSCCH信道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ID,并在相应PSSCH位置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及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通过PSCCH信道发送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在相应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监听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资源位置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映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建立单元,用于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通过PSCCH信道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位置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及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PSCCH信道发送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映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建立单元,用于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通过发送端与接收端交互彼此的Layer-1 ID和Layer-2 ID,并基于所述两个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两个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使两个终端间对应不同车联网业务的多个单播链路均关联到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能够实现两个车联网终端建立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从而可以减少终端的无线链路管理和信道测量工作,同时,终端仅接收解码发送给自身的数据包,无需解码发送给其它终端的数据包,从而提高了整个车联网系统的通讯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根据所述SCI的调度信息在相应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发送端的车联网终端,在车联网层的信令连接过程中,发送终端与一个或多个接收终端交互。以下以UE1作为发送端进行说明。
具体地,UE1从上层获得某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UE1首先根据配置信息确定与车联网单播业务对应的自身的Layer-2 ID以及目标Layer-2 ID。
然后,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其中包含UE1的Layer-1 ID,然后UE1基于SCI的资源调度,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单播信令消息,在承载消息的MAC数据包的MAC子头中携带自己的Layer-2 ID以及目标Layer-2 ID。
进一步地,上层的车联网单播业务可能指定了特定的目标终端,也可能没有指定特定的目标终端。当指定了特定的目标终端时,目标Layer-2 ID为该目标终端的Layer-2ID,当没有指定特定的目标终端时,目标Layer-2 ID为缺省的目标Layer-2 ID。
进一步地,周围处于车联网通讯范围内的所有UE都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基于SCI的调度信息,在相应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数据包,从中获得目标Layer-2 ID及UE1的Layer-2 ID,可能有多个对端UE都对该目标Layer-2 ID对应的车联网业务感兴趣。
S12、监听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资源位置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具体地,UE1在发送信令消息后监听以自己Layer-1 ID加扰的SCI,并在SCI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对端UE返回的响应消息,从消息数据包的MAC子头中获得自身Layer-2ID和对端Layer-2 ID,依据两个终端的目标层二标识Layer-2 ID完成对应车联网业务的信令连接。
S13、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具体地,在进行信令连接的同时,基于自己Layer-1 ID和对端UE的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自己的层二标识Layer-2 ID及对端UE层二标识Layer-2 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S14、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具体地,UE 1分别与对端UE通过RRC信令建立无线连接的SRB(Signalling RadioBearer,信令无线承载)和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需要说明的是,对端UE可能有多个,UE1分别与对端UE建立多个无线连接。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数据分别在新建的无线连接上传输,发送端UE通过使用对端UE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来调度PC5侧链路上的单播数据传输,仅有对端UE会接收该数据,其它UE不会接收解码该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通过发送端与接收端交互彼此的Layer-1 ID和Layer-2 ID,并基于所述两个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两个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使两个终端间对应不同车联网业务的多个单播链路均关联到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能够实现两个车联网终端建立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从而可以减少终端的无线链路管理和信道测量工作,同时,终端仅接收解码发送给自身的数据包,无需解码发送给其它终端的数据包,从而提高了整个车联网系统的通讯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单播业务对应的第一终端的Layer-2ID和目标Layer-2 ID。
具体地,UE1从上层获得某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UE1首先根据配置信息确定与车联网单播业务对应的自身的Layer-2 ID以及接收终端的Layer-2 ID。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单播业务对应的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包括:
若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未指定特定目标终端,则所述目标Layer-2 ID为缺省目标Layer-2 ID;
若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指定特定目标终端,则所述目标Layer-2 ID为所述特定目标终端的Layer-2 ID。
具体地,如果该配置信息中没有指定特定的目标终端,则UE1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应用层标识确定该单播业务对应的缺省目标层二标识(default destination Layer-2ID),并根据配置信息选择与车联网单播业务对应的自身Layer-2 ID。如果该配置信息指定了目标终端的层二标识(destination Layer-2 ID),则UE1选择与车联网单播业务对应的自身的Layer-2 ID。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获取第二终端的Layer-1 ID;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
若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若不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具体地,UE1在发送信令消息后监听到以自己Layer-1 ID加扰的SCI之后,首先从SCI中获取对端UE的Layer-1 ID,判断本地是否存在与对端的Layer-1 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然后做相应处理。
进一步地,UE1从SCI中获取对端UE的Layer-1 ID,但在本地没有找到与该标识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基于自己和对端UE的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同时将响应消息数据包的MAC子头中包含的自己及对端UE的Layer-2 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进一步地,UE1获得对端UE的Layer-1 ID,检查本地找到了与对端UE的Layer-1 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将响应消息数据包的MAC子头中包含的自己及对端UE的Layer-2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通过PSCCH信道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位置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及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接收端的车联网终端,在车联网层的信令连接过程中,发送终端与一个或多个接收终端交互。以下以UE1作为发送端,UE2作为接收端进行说明。
具体地,周围处于车联网通讯范围内的所有UE都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基于SCI的调度信息,在相应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数据包,从中获得目标Layer-2 ID及UE1的Layer-2 ID,可能有多个对端UE(包括UE2)都对该目标Layer-2 ID对应的车联网业务感兴趣。
进一步地,若上层的车联网单播业务指定了特定的目标终端,则只有与目标Layer-2 ID匹配的终端做进一步处理。若上层的车联网单播业务没有指定特定的目标终端,则所有感兴趣的终端均进行处理。
S22、通过PSCCH信道发送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具体地,接收端UE2将接收的车联网信令消息递交给车联网应用层处理并生成响应消息,发送使用UE1的Layer-1 ID加扰的SCI,然后在SCI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发送车联网响应信令消息,消息数据包的MAC子头中包含UE1的Layer-2 ID作为目标层二标识,UE2自己的Layer-2 ID作为源层二标识。
S23、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具体地,接收端UE2基于自己的Layer-1 ID和UE1的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同时将自己和UE1的Layer-2 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S24、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具体地,接收端UE2与UE1通过RRC信令建立无线连接的SRB和DRB,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进一步地,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数据通过新建的无线连接传输,发送端UE1通过使用对端UE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来调度PC5侧链路上的单播数据传输,仅有对端UE2会接收该数据,其它UE不会接收解码该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通过发送端与接收端交互彼此的Layer-1 ID和Layer-2 ID,并基于所述两个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两个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使两个终端间对应不同车联网业务的多个单播链路均关联到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能够实现两个车联网终端建立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从而可以减少终端的无线链路管理和信道测量工作,同时,终端仅接收解码发送给自身的数据包,无需解码发送给其它终端的数据包,从而提高了整个车联网系统的通讯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S2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车联网信令中获取目标Layer-2 ID;
判断所述目标Layer-2 ID是否与自身匹配;
若所述目标Layer-2 ID为缺省目标Layer-2 ID或者所述目标Layer-2 ID与自身匹配,则通过PSCCH信道发送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所述响应消息。
具体地,上层的车联网单播业务可能指定了特定的目标终端,也可能没有指定特定的目标终端。当指定了特定的目标终端时,目标Layer-2 ID为该目标终端的Layer-2 ID,当没有指定特定的目标终端时,目标Layer-2 ID为缺省的目标Layer-2 ID。
进一步地,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并在其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数据包,从中获得目标Layer-2 ID,判断目标Layer-2 ID是否与自身相匹配。
当目标Layer-2 ID为缺省或者与自身相匹配时,则向UE1发送UE1的Layer-1 ID加扰的SCI,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响应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S2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公共SL-RNTI加扰的SCI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
若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若不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具体地,UE2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从中获得UE1的Layer-1 ID,检查本地维护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判断是否存在与UE1的Layer-1 ID对应的连接上下文,然后做相应处理。
进一步地,接收终端UE2从SCI中获取UE1的Layer-1 ID,但在本地没有找到与该标识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基于自己和UE1的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同时将自己及UE1的Layer-2 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进一步地,接收终端UE2获得UE1的Layer-1 ID,检查本地找到了与UE1的Layer-1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将自己Layer-2 ID和UE1的Layer-2 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UE1发起针对某个单播业务的信令连接,但它尚未与此业务有关的那些UE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的场景。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UE1从上层获得某车联网单播业务的应用层标识,并根据业务配置信息确定该单播业务对应的缺省目标层二标识(default destination Layer-2 ID),并选择自身对应该单播业务的Layer-2 ID,UE1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Sidelink-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侧链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SCI,其中包含UE1的source Layer-1 ID,然后UE1基于SCI的资源调度,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信令“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消息,在消息MAC数据包的MAC子头中包含自己的Layer-2 ID(作为源层二标识)以及default destination Layer-2 ID;
步骤2、周围处于车联网通讯范围内的所有UE都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基于SCI的调度信息,在相应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数据包,从中获得目标层二标识及UE1的层二标识,可能有多个UE(本例中为UE3和UE4)都对该目标层二标识对应的车联网业务感兴趣;
步骤3、UE3和UE4将收到的数据包中的“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信令消息递交给车联网应用层进行处理并生成响应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然后分别发送使用UE1的Layer-1 ID加扰的SCI,其中包含自身的Layer-1 ID,并在SCI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发送响应消息,在响应消息MAC数据包的MAC子头中包含UE1的Layer-2 ID作为目标层二标识,及该UE(UE3/UE4)自己分配的对应当前车联网业务的Layer-2 ID作为源层二标识;
步骤4、UE3和UE4分别基于自己和UE1的Layer-1 ID建立与UE1的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自己的层二标识和UE1的层二标识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与此同时,UE1在发送信令消息后监听以自己Layer-1 ID加扰的SCI,并在SCI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对端UE返回的响应消息,从消息数据包的MAC子头中获得目标层二标识和对端UE层二标识,依据目标层二标识完成对应车联网业务的信令连接;同时,基于自己和对端UE的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自己的层二标识及对端UE层二标识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步骤5、UE 1分别与对端UE(UE3/UE4)通过RRC信令建立无线连接的SRB(Signalling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和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步骤6、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数据分别在两条新建无线连接上传输,发送端UE1通过使用对端UE3/UE4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来调度PC5侧链路上的单播数据传输,仅有UE3/UE4会接收该数据,其它UE不会接收解码该数据。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UE1发起到特定目标UE(UE2)的单播业务信令连接,但它尚未与目标UE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的场景。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UE1从上层获得某车联网单播业务指定的目标UE的层二标识(destinationLayer-2 ID),并选择自身对应单播业务的source Layer-2 ID,UE1在本地没有找到与目标层二标识关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则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其中包含UE1的source Layer-1 ID,然后UE1基于SCI的资源调度,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单播信令“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消息,在消息MAC数据包的MAC子头中携带自己的Layer-2 ID作为源层二标识以及UE2的Layer-2 ID作为目标层二标识;
步骤2、周围处于车联网通讯范围内的所有UE都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并在其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数据包,从中获得目标层二标识及UE1的层二标识,以及UE1发送的车联网业务信令消息,但只有UE2与消息数据包MAC子头中的目标Layer-2 ID匹配;
步骤3、UE2将接收的车联网信令消息递交给车联网应用层处理并生成响应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发送使用UE1的Layer-1 ID加扰的SCI,然后在SCI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发送生成的车联网响应信令消息,消息数据包的MAC子头中包含UE1的Layer-2 ID作为目标层二标识,自己的Layer-2 ID作为源层二标识;
步骤4、UE2检查本地维护的无线连接上下文,没有找到与UE1的Layer-1 ID对应的连接上下文,则UE2基于自己和UE1的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同时将自己和UE1的Layer-2 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与此同时,UE1在发送信令消息后监听以自己Layer-1 ID加扰的SCI,然后在SCI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UE2返回的信令消息,递交给车联网应用层处理;UE1从SCI中获取UE2的Layer-1 ID,但在本地没有找到与该标识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基于自己和UE2的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同时将响应消息数据包MAC子头中包含的自己及UE2的Layer-2 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步骤5、UE 1与UE2通过RRC信令建立无线连接的SRB和DRB,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步骤6、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数据通过新建的无线连接传输,发送端UE1通过使用UE2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来调度PC5侧链路上的单播数据传输,仅有UE2会接收该数据,其它UE不会接收解码该数据。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UE1与UE2之间已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UE1车联网应用层针对另一种车联网业务发起单播信令连接的场景。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UE1从上层获得目标UE的层二标识(destination Layer-2 ID),并选择自身对应单播业务的源层二标识(source Layer-2 ID),UE1在本地没有找到与目标层二标识关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则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其中包含UE1的source Layer-1 ID,然后UE1基于SCI的资源调度,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单播信令消息,在消息数据包的MAC子头中携带自己的Layer-2 ID以及目标UE的Layer-2 ID;
步骤2、周围处于车联网通讯范围内的所有UE都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并在相应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数据包,从中获得UE1发送的车联网单播信令消息,但只有UE2与消息数据包MAC子头中的目标Layer-2 ID匹配;
步骤3、UE2获得UE1的Layer-1 ID和Layer-2 ID,将车联网信令消息递交车联网应用层处理并生成响应消息,UE2发送使用UE1的Layer-1 ID加扰的SCI,然后在SCI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发送车联网响应信令消息,消息数据包MAC子头中包含UE1的Layer-2 ID作为目标层二标识,自己的Layer-2 ID作为源层二标识(即步骤1中的目标Layer-2 ID);
步骤4、UE2检查本地找到了与UE1的Layer-1 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则UE2将目标Layer-2 ID和UE1的Layer-2 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与此同时,UE1在发送信令消息后监听以自己Layer-1 ID加扰的SCI,然后在SCI调度的PSSCH资源位置接收UE2返回的信令消息,递交给车联网应用层处理;UE1从SCI中获取UE2的Layer-1 ID,在本地找到了与该标识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将响应消息数据包MAC子头中包含的自己及UE2的Layer-2 ID映射到该无线连接上下文;
步骤5、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数据可通过该点到点无线连接传输,发送端UE1通过使用对端UE2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来调度PC5侧链路上的单播数据传输,仅有UE2会接收该数据,其它UE不会接收解码该数据。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发送单元61、第一接收单元62、映射单元63和建立单元64,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61,用于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根据所述SCI的调度信息在相应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2,用于监听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资源位置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所述映射单元6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所述建立单元64,用于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通过发送端与接收端交互彼此的Layer-1 ID和Layer-2 ID,并基于所述两个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两个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使两个终端间对应不同车联网业务的多个单播链路均关联到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能够实现两个车联网终端建立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从而可以减少终端的无线链路管理和信道测量工作,同时,终端仅接收解码发送给自身的数据包,无需解码发送给其它终端的数据包,从而提高了整个车联网系统的通讯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单播业务对应的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未指定特定目标终端,则所述目标Layer-2 ID为缺省目标Layer-2 ID;
若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指定特定目标终端,则所述目标Layer-2 ID为所述特定目标终端的Layer-2 ID。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获取第二终端的Layer-1ID;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
处理单元,用于若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若不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71、第一发送单元72、映射单元73和建立单元74,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71,用于通过PSCCH信道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位置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及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72,用于通过PSCCH信道发送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所述映射单元7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所述建立单元74,用于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通过发送端与接收端交互彼此的Layer-1 ID和Layer-2 ID,并基于所述两个Layer-1 ID建立点到点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两个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使两个终端间对应不同车联网业务的多个单播链路均关联到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能够实现两个车联网终端建立唯一的点到点无线连接,从而可以减少终端的无线链路管理和信道测量工作,同时,终端仅接收解码发送给自身的数据包,无需解码发送给其它终端的数据包,从而提高了整个车联网系统的通讯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车联网信令中获取目标Layer-2 ID;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Layer-2 ID是否与自身匹配;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Layer-2 ID为缺省目标Layer-2 ID或者所述目标Layer-2 ID与自身匹配,则通过PSCCH信道发送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所述响应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公共SL-RNTI加扰的SCI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若不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存储器(memory)83和通信总线84,其中,处理器81,通信接口82,存储器83通过通信总线8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可以调用存储器8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在相应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监听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资源位置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单播业务对应的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单播业务对应的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包括:
若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未指定特定目标终端,则所述目标Layer-2 ID为缺省目标Layer-2 ID;
若所述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指定特定目标终端,则所述目标Layer-2 ID为所述特定目标终端的Layer-2 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监听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获取第二终端的Layer-1 ID;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
若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若不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5.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PSCCH信道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位置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及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通过PSCCH信道发送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PSCCH信道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并在相应PSSCH位置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车联网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车联网信令中获取目标Layer-2 ID;
判断所述目标Layer-2 ID是否与自身匹配;
若所述目标Layer-2 ID为缺省目标Layer-2 ID或者所述目标Layer-2 ID与自身匹配,则通过PSCCH信道发送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所述响应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PSCCH信道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并在相应PSSCH位置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车联网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公共SL-RNTI加扰的SCI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对应的无线连接上下文;
若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若不存在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则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8.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PSCCH信道发送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在相应PSSCH位置发送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监听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资源位置接收第二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映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所述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建立单元,用于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9.一种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通过PSCCH信道监听公共SL-RNTI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PSSCH位置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车联网信令,所述车联网信令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及目标Layer-2 ID,所述目标Layer-2 ID根据车联网单播业务的配置信息确定;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PSCCH信道发送以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加扰的SCI,所述SCI包括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并在相应的PSSCH位置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
映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1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1 ID建立无线连接上下文,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Layer-2 ID和第二终端的Layer-2 ID映射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
建立单元,用于通过RRC信令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并关联到所述无线连接上下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无线连接上进行单播业务数据传输。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或5-7任一项所述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步骤。
11.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或5-7任一项所述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的步骤。
CN201911013198.6A 2019-10-23 2019-10-23 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702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3198.6A CN112702711B (zh) 2019-10-23 2019-10-23 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3198.6A CN112702711B (zh) 2019-10-23 2019-10-23 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2711A true CN112702711A (zh) 2021-04-23
CN112702711B CN112702711B (zh) 2022-08-09

Family

ID=75505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3198.6A Active CN112702711B (zh) 2019-10-23 2019-10-23 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271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70722A1 (en) * 2015-08-25 2018-09-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8650657A (zh) * 2018-04-20 2018-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中的内容分发方法、内容更新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0234139A (zh) * 2016-08-09 2019-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V2x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35402A (zh) * 2017-01-31 2019-09-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反馈信道设计
CN110326353A (zh) * 2019-05-24 2019-10-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326321A (zh) * 2017-08-11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70722A1 (en) * 2015-08-25 2018-09-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234139A (zh) * 2016-08-09 2019-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V2x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35402A (zh) * 2017-01-31 2019-09-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反馈信道设计
CN110326321A (zh) * 2017-08-11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8650657A (zh) * 2018-04-20 2018-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中的内容分发方法、内容更新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0326353A (zh) * 2019-05-24 2019-10-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2711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30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on processing between a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RU274647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й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ью
CN111757513B (zh) 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7371193B (zh) 一种带宽受限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JP6505870B2 (ja) 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EP3451774B1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WO2007024065A1 (en) A method of providing a service on a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JP2014511168A (ja) 移動体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方法
CN106558210B (zh) 车联网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436115B (zh) 一种pdu会话激活方法、寻呼方法及其装置
WO2015062260A1 (zh) 设备到设备组播/广播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714329B (zh) 一种建立数据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76055A1 (zh) 车联网业务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036343A1 (zh) 一种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149958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Transmission Format/Retransmission Adapt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7113893B (zh)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及装置
WO2017124333A1 (zh) 车联网系统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8574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9076095B (zh) 用于数据分发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61772A (zh) 边链路传输中用户设备上下文的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1305581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核心网网元
CN105245695B (zh) 一种提高微信AirKiss兼容性的方法及系统
US1105774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ser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15109543A1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20274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