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1684B - 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1684B
CN112701684B CN202011554264.3A CN202011554264A CN112701684B CN 112701684 B CN112701684 B CN 112701684B CN 202011554264 A CN202011554264 A CN 202011554264A CN 112701684 B CN112701684 B CN 1127016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circuit
circuit current
load
pro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42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1684A (zh
Inventor
蒋童
涂婧怡
李欣然
芦纯静
禹海峰
章德
李梦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15542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1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1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1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包括构建各类电压等级配电网的仿真计算网络;确定配电网中实际供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并给定各负荷的马达比例;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并测量短路点在各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将实际负荷等效为直接连接于故障母线上的集中负荷并设定初始等效马达比例;进行相同故障状态下的暂态稳定仿真并测量短路点在各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对短路点在各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大小进行判定,根据判定结果调整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得到最终的确定值。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所述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短路电流计算中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的优化,而且精确性高、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和工业中心的负荷与负荷密度不断增长,电网规模持续扩大,负荷持续加重。
电力系统实现高度互联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和供电可靠性,但也使得短路电流问题愈发凸显。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容量不断增加,交直流混联线路不断增多,变电站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电气距离显著减小,不同电压等级电网形成高低压电磁环网运行,以上各种情况均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水平大幅度增加。短路电流的逐年增长,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导致电网运行控制难度增大。
此外,在短路电流计算中,负荷模型的选取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建立准确的负荷模型一直以来就是电力系统分析控制领域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若选择负荷模型时与现实情况偏差多大,则可能使得短路计算的结果过于保守或过于乐观,从而造成电网运行经济性较差或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性高、可靠性好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了所述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包含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的仿真计算网络;
S2.在步骤S1构建的仿真计算网络中,确定配电网中实际供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并给定各负荷的马达比例;
S3.采用暂态稳定计算程序,进行故障母线处三相短路的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并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
S4.将配电网中实际供电负荷等效为直接连接于故障母线上的集中负荷,并设定集中负荷的初始等效马达比例,构成等效仿真计算网络;
S5.对步骤S4得到的等效仿真计算网络,进行与步骤S3相同的故障状态下的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并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
S6.对步骤S3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和步骤S5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进行大小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不断调整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从而得到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
步骤S3所述的暂态稳定计算程序,具体为PSASP暂态稳定计算程序。
步骤S3所述的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具体为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从而绘制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
步骤S5所述的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具体为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从而绘制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
步骤S6所述的对步骤S3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和步骤S5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进行大小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不断调整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从而得到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得到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
得到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对两条曲线进行判定:
若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重合,则此时所对应的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为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
若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不重合,则不断调整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直至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重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了所述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该短路电流计算方法采用所述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确定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并在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采用所确定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进行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能够实现对短路电流计算中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的优化,且该马达负荷比例可进一步提高电网仿真计算中综合负荷模型参数的精确度,具有良好的工程价值,而且精确性高、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的实施例的电网简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包含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的仿真计算网络;
S2.在步骤S1构建的仿真计算网络中,确定配电网中实际供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并给定各负荷的马达比例;
S3.采用暂态稳定计算程序(比如PSASP暂态稳定计算程序),进行故障母线处三相短路的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并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
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可以将测量得到的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绘制成为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
S4.将配电网中实际供电负荷等效为直接连接于故障母线上的集中负荷,并设定集中负荷的初始等效马达比例,构成等效仿真计算网络;
S5.对步骤S4得到的等效仿真计算网络,进行与步骤S3相同的故障状态下的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并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
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可以将测量得到的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绘制成为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
S6.对步骤S3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和步骤S5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进行大小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不断调整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从而得到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得到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
得到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对两条曲线进行判定:
若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重合,则此时所对应的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为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
若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不重合,则不断调整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直至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重合。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仿真计算网络简化示意图,该仿真简化网络为含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的3机6节点系统简化示意图。
构建3机6节点系统,三相短路点设置在1#母线,1#母线为电网主负荷中心,3#母线为次负荷中心。4#母线机组为送端同步发电机电源,设为PQ节点(按照给定P、Q出力发电);5#母线机组为次负荷中心同步发电机电源,设置为PV节点;6#母线机组为主负荷中心同步发电机电源,设置为平衡机。同步发电机采用5阶模型(考虑转子机械动态以及励磁绕组和交、直轴阻尼绕组暂态)。母线1处负荷水平占系统总负荷的60%,母线2处负荷水平占系统总负荷的10%,母线3处负荷水平占系统总负荷的30%。负荷均采用感应电动机(3阶模型)并联恒阻抗模型;同步发电机和感应电动机参数均采用计算程序默认参数。
在3机6节点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含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的仿真计算网络,主要包含10kV和0.4kV,为了配电网有足够的供电能力,该3机6节点系统在实际仿真时,110kV变电站设置9回线路,10kV变电站设置15回线路。简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
确定配网中实际供电负荷的分布情况。配网中实际供电负荷的分布主要考虑以下4种情况——
情况1:所有负荷都集中于配变低压0.4kV母线;
情况2:配变10kV母线、0.4kV母线负荷各占50%;
情况3:马达负荷集中于配变10kV母线,0.4kV母线上均为静态负荷;
情况4:所有负荷都集中于10kV线路末端。
给定配网中各实际供电负荷的马达比例。给定配网中各实际供电负荷的马达比例为Pactual
采用PSASP暂态稳定计算程序,进行母线1处三相短路的暂态稳定仿真计算,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短路电流,并绘制短路电流-时间曲线一,具体为:
采用PSASP-TS(电力系统综合分析软件包-暂态稳定计算程序)为计算工具进行暂态稳定仿真计算。
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由4部分组成,分别为支路2-1、支路3-1、支路6-1以及配网中实际供电负荷反馈电流组成。即,
Itotal=I2-1+I3-1+I6-1+Iload.distribution
结合上一步,即可绘制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
将配电网中的实际供电负荷等效为直接连接于故障母线上的集中负荷,集中负荷应是配网实际供电负荷的集合等效。
设置集中负荷的初始等效马达比例为Pinitial,此时构成只有主网的3机6节点系统网络。
采用PSASP-TS(电力系统综合分析软件包-暂态稳定计算程序)为计算工具进行暂态稳定仿真计算。
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由4部分组成,分别为支路2-1、支路3-1、支路6-1以及母线1处集中负荷反馈电流组成。即,
Itotal=I2-1+I3-1+I6-1+Iload.concentration
结合上一步,即可绘制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
按照含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时与仅含主网时故障母线处总短路电流相等的思路,不断调整集中负荷的马达比例,直至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完全重合,从而确定母线1处集中综合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Pequal

Claims (6)

1.一种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包含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的仿真计算网络;
S2.在步骤S1构建的仿真计算网络中,确定配电网中实际供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并给定各负荷的马达比例;
S3.采用暂态稳定计算程序,进行故障母线处三相短路的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并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
S4.将配电网中实际供电负荷等效为直接连接于故障母线上的集中负荷,并设定集中负荷的初始等效马达比例,构成等效仿真计算网络;
S5.对步骤S4得到的等效仿真计算网络,进行与步骤S3相同的故障状态下的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并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
S6.对步骤S3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和步骤S5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进行大小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不断调整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从而得到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暂态稳定计算程序,具体为PSASP暂态稳定计算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具体为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从而绘制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的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具体为测量短路后暂态过程中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从而绘制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所述的对步骤S3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和步骤S5得到的短路点在各个时间点的总短路电流进行大小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不断调整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从而得到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得到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
得到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对两条曲线进行判定:
若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重合,则此时所对应的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为最终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值;
若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不重合,则不断调整集中负荷的等效马达比例,直至第一短路电流-时间曲线和第二短路电流-时间曲线重合。
6.一种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确定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并在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采用所确定的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进行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
CN202011554264.3A 2020-12-24 2020-12-24 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Active CN112701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4264.3A CN112701684B (zh) 2020-12-24 2020-12-24 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4264.3A CN112701684B (zh) 2020-12-24 2020-12-24 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684A CN112701684A (zh) 2021-04-23
CN112701684B true CN112701684B (zh) 2021-09-28

Family

ID=7551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4264.3A Active CN112701684B (zh) 2020-12-24 2020-12-24 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16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4377B2 (ja) * 1996-12-25 2002-04-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負荷短絡故障の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と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789598B (zh) * 2010-03-05 2012-05-30 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负荷的建模方法
CN104537575A (zh) * 2014-12-22 2015-04-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
CN106326509B (zh) * 2015-06-29 2019-08-06 田宇 一种电路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07482637B (zh) * 2017-08-03 2022-06-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计及有源设备差异直流短路比的确定方法及其系统
CN110048409B (zh) * 2019-04-19 2021-01-29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基于负荷启动暂态特性的电力负荷结构识别方法
CN111523245B (zh) * 2020-04-30 2023-08-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高压配网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684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7936B (zh) 协调控制方法
CN102403716A (zh) 一种多馈入交直流电网动态等值的方法
CN108414831A (zh) 研究高渗透率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05429131B (zh) 一种考虑负荷频率特性的负荷模型构建方法
CN115622053B (zh) 一种用于考虑分布式电源的自动负荷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3915853B (zh) 双馈型风电场无功容量的获取方法
CN105224812B (zh) 一种负荷模型中的静态负荷频率因子聚合方法
CN115733133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的负荷模型的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06655195B (zh) 一种主动式配电网高频谐波潮流的计算方法
CN103997035A (zh) 电力变压器及线路经济运行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659934B (zh) 基于短路电流裕度的新能源并网规划优选方法
CN111740427B (zh) 一种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2701684B (zh) 变电站等效马达负荷比例确定方法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CN116187082A (zh) 风电场单机等值建模方法
CN103036235B (zh) 基于etap的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方法
CN106981880B (zh) 一种配电系统中公共耦合点处不平衡责任的定量计算方法
Zhang et al.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 Research on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Grid with Large-Scale New Energy
CN111211581B (zh) 一种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接纳容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069702B (zh) 基于站内拓扑用于在线安全分析的大型风电场等值方法
CN110661260A (zh) 基于四绕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等效模型的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CN113595070B (zh) 基于电网正常运行时潮流计算的短路转移阻抗计算方法
CN113054655B (zh) 一种高比例直流高比例新能源的受端电网强度评估方法
Zhu et al. An engineering applicable dynamic equivalent method for large-scale AC system connected to VSC-HVDC
CN111092447B (zh) 系统小干扰稳定边界下最优储能并网点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2564159B (zh) 基于节点残压法的高压直流输电送端电网等值方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