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1398A -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1398A
CN112701398A CN202110153027.4A CN202110153027A CN112701398A CN 112701398 A CN112701398 A CN 112701398A CN 202110153027 A CN202110153027 A CN 202110153027A CN 112701398 A CN112701398 A CN 112701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od
plate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30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广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1530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13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1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3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降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电池散热均匀,不需要消耗新能源汽车能耗,节能环保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包括有:壳体,其一侧中部安装有安装架;固定板,其连接在壳体上靠近安装架的一侧;出风机构,其安装在壳体内下部;导风机构,其连接在固定板上;送风组件,其连接在导风机构与出风机构之间。本发明通过出风机构、导风机构、送风组件和驱动机构能够实现对电池包进行降温,而且在行驶过程中利用进风筒收集空气进行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降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978613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电池架主体和连接电池架主体内顶壁到内底壁的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横梁,且所述支撑横梁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柱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池架主体右侧内壁,所述支撑横梁上放置有多块电池,所述电池上下两个表面均固定粘贴有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远离电池的表面贴附盘绕有水冷管,所述电池架主体左侧固定设置有水冷箱,所述水冷箱上内壁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冷箱右侧外表面后上方设有出水口。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水泵抽取水冷箱的液体对电池进行散热的方式会出现散热不均匀的现象,而且设置水泵和小电机都需要消耗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能量,导致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对电池散热均匀,不需要消耗新能源汽车能耗,节能环保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对新能源电池的散热装置散热不均匀,而且散热时需要消耗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能量,导致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大打折扣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电池散热均匀,不需要消耗新能源汽车能耗,节能环保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包括有:壳体,其一侧中部安装有安装架;固定板,其连接在壳体上靠近安装架的一侧;出风机构,其安装在壳体内下部;导风机构,其连接在固定板上;送风组件,其连接在导风机构与出风机构之间;驱动机构,其安装在安装架与壳体之间,驱动机构与导风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出风机构包括有:第一导杆,其连接在壳体内底部;滑板,其滑动式地连接在第一导杆上;集风管,其连接在滑板的底部;出风管,其至少设有两根,出风管连接在滑板上,出风管的底部与集风管相连接。
优选地,导风机构包括有:第二导杆,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固定板的一侧;复位弹簧,其连接在第二导杆与固定板之间;进风筒,其连接在第二导杆的底部;滤尘网板,其连接在进风筒上;接触杆,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固定板的另一侧,接触杆与进风筒相连接。
优选地,送风组件包括有:第一软管,其连接在集风管上;第一连接管,其连接在第一软管的尾端,第一连接管连接在壳体上;第二软管,其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的尾端;第二连接管,其连接在第二软管的尾端与进风筒之间。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其安装在安装架上;连接杆,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壳体外侧,连接杆的一端与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第一楔形块,其连接在连接杆的另一端,第一楔形块与接触杆接触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块,其连接在壳体的下部一侧;绕线盘,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固定块上;第一传动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壳体的上部;皮带传动组,其连接在绕线盘与第一传动杆的端之间;连接板,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壳体上;内菱形套,其转动式地连接在连接板上;菱形杆,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内菱形套内;第一冠齿轮传动组,其连接在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菱形杆端部之间;第二传动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进风筒与连接板之间;扇叶,其连接在第二传动杆的端部,扇叶位于进风筒内;第二冠齿轮传动组,其连接在第二传动杆的与内菱形套底端之间;弹性件,其连接在滑板与壳体之间;拉绳,其绕接在绕线盘上,拉绳的尾端连接在滑板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抗震机构,抗震机构包括有:压缩弹簧,其连接在壳体内底部;滑动板,其连接在压缩弹簧顶部;减震海绵,其连接在滑动板的顶部;第二楔形块,其连接在连接杆上;接触板,其连接在滑动板上,接触板穿出壳体外侧,接触板与第二楔形块接触配合。
优选地,滑动板上均匀间隔地开有散热槽,出风管对准散热槽。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出风机构、导风机构、送风组件和驱动机构能够实现对电池包进行降温,而且在行驶过程中利用进风筒收集空气进行降温,不需要耗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能量,节约能耗。
2.通过传动机构可实现出风管移动式对电池包进行降温,提高了降温的效果。
3.通过抗震机构能够对电池包起到减震的作用,降低电池包的震动频率,能有效地保护电池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安装架,3-固定板,4-出风机构,41-第一导杆,42-滑板,43-集风管,44-出风管,5-导风机构,51-第二导杆,52-复位弹簧,53-进风筒,54-滤尘网板,55-接触杆,6-送风组件,61-第一软管,62-第一连接管,63-第二软管,64-第二连接管,7-驱动机构,71-气缸,72-连接杆,73-第一楔形块,8-传动机构,81-固定块,82-绕线盘,83-皮带传动组,84-第一传动杆,85-第一冠齿轮传动组,86-菱形杆,87-连接板,88-内菱形套,89-第二冠齿轮传动组,810-第二传动杆,811-扇叶,812-弹性件,813-拉绳,9-抗震机构,91-滑动板,92-减震海绵,93-压缩弹簧,94-第二楔形块,95-接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壳体1、安装架2、固定板3、出风机构4、导风机构5、送风组件6和驱动机构7,壳体1的前侧中部安装有安装架2,壳体1的前侧左部连接有固定板3,壳体1内下部安装有出风机构4,固定板3上安装有导风机构5,导风机构5与出风机构4之间连接有送风组件6,安装架2与壳体1之间安装有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与导风机构5传动连接。
出风机构4包括有第一导杆41、滑板42、集风管43和出风管44,壳体1内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导杆41,两侧的第一导杆41之间滑动式地连接有滑板42,滑板42的底部连接有集风管43,滑板42上均匀间隔地嵌入式连接有出风管44,出风管44的底部与集风管43相连接。
导风机构5包括有第二导杆51、复位弹簧52、进风筒53、滤尘网板54和接触杆55,固定板3左侧滑动式地连接有第二导杆51,第二导杆51顶部与固定板3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52,第二导杆51的底部连接有进风筒53,进风筒53的右端连接有滤尘网板54,固定板3右侧滑动式地连接有接触杆55,接触杆55下端与进风筒53的顶部相连接。
送风组件6包括有第一软管61、第一连接管62、第二软管63和第二连接管64,集风管43上连接有第一软管61,第一软管61的尾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2,第一连接管62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第一连接管62的尾端连接有第二软管63,第二软管63的尾端与进风筒53的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4。
驱动机构7包括有气缸71、连接杆72和第一楔形块73,安装架2上安装有气缸71,壳体1前侧滑动式地连接有连接杆72,连接杆72的一端与气缸71的伸缩杆相连接,连接杆72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一楔形块73,第一楔形块73与接触杆55顶部接触配合。
将壳体1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的车架上,将电池包放置在壳体1内上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容易发热,当需要对电池包进行降温时,启动气缸71伸长带动连接杆72向右移动,第一楔形块73随之向右移动推动接触杆55向下移动,进风筒53随之向下移动至低于壳体1底部,复位弹簧52压缩,在新能源汽车行驶时,进风筒53向下移动后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64、第二软管63、第一连接管62和第一软管61进入集风管43内,空气再通过出风管44吹出对壳体1内的电池包进行降温,滤尘网板54能够避免杂物进入进风筒53内导致堵塞管道。当不需要对电池包进行散热时,启动气缸71缩短带动连接杆72和第一楔形块73复位,在复位弹簧52的作用下带动进风筒53向上复位,进风筒53向上复位后,外界的空气无法进入进风筒53内,如此人们只需控制气缸71伸长即可对电池包进行降温,而且在行驶过程中利用进风筒53收集空气进行降温,不需要耗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能量,节约能耗。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有传动机构8,传动机构8包括有固定块81、绕线盘82、皮带传动组83、第一传动杆84、第一冠齿轮传动组85、菱形杆86、连接板87、内菱形套88、第二冠齿轮传动组89、第二传动杆810、扇叶811、弹性件812和拉绳813,壳体1的下部左侧连接有固定块81,固定块81上安装有绕线盘82,壳体1的左侧上部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一传动杆84,第一传动杆84的后端与绕线盘82之间连接有皮带传动组83,壳体1的前侧左端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板87,连接板87上转动式地连接有内菱形套88,进风筒53与连接板87之间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传动杆810,第二传动杆810的右端连接有扇叶811,扇叶811位于进风筒53内,第二传动杆810的左端与内菱形套88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冠齿轮传动组89,内菱形套88内滑动式地连接有菱形杆86,菱形杆86与壳体1转动式连接,菱形杆86顶部与第一传动杆84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冠齿轮传动组85,绕线盘82上绕有拉绳813,拉绳813的尾端连接在滑板42上,滑板42与壳体1左侧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812,弹性件812套设在第一导杆41上。
当新能源汽车高速行驶时,启动气缸71伸长带动进风筒53下降收集空气,空气带动扇叶811转动,扇叶811转动通过第二冠齿轮传动组89带动内菱形套88转动,内菱形套88转动带动菱形杆86转动,菱形杆86转动通过第一冠齿轮传动组85带动第一传动杆84转动,在皮带传动组83的作用下带动绕线盘82转动将拉绳813进行收卷,拉绳813收卷时拉动滑板42向左移动,出风管44随之向左移动,弹性件812压缩,如此即可实现出风管44移动式对电池包进行降温,扩大了降温的范围,提高了降温的效果,当气缸71缩短带动进风筒53向上复位时,扇叶811不会转动,在弹性件812的作用下带动滑板42复位,绕线盘82放出拉绳813,如此即可使出风管44复位,以备下次使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有抗震机构9,抗震机构9包括有滑动板91、减震海绵92、压缩弹簧93、第二楔形块94和接触板95,壳体1内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压缩弹簧93,两侧的压缩弹簧93顶部之间连接有滑动板91,滑动板91上均匀间隔地开有散热槽,出风管44对准散热槽,滑动板91与壳体1滑动配合,滑动板91的顶部连接有减震海绵92,连接杆72的右端底部连接有第二楔形块94,滑动板91的前端右侧连接有接触板95,接触板95穿出壳体1外侧,接触板95与第二楔形块94接触配合。
起初,压缩弹簧93处于压缩状态,减震海绵92与电池包底部紧密接触,通过压缩弹簧93和减震海绵92可对电池包起到减震的作用,降低电池包的震动频率,能有效地保护电池包,当气缸71伸长带动进风筒53向下对电池包进行降温时,出风管44吹出的风能够通过滑动板91上的散热槽吹向电池包,在第二楔形块94的作用下带动接触板95向下移动,接触板95向下移动带动滑动板91向下移动,压缩弹簧93继续压缩,如此可使减震海绵92不与电池包底部接触,保证电池包的降温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1),其一侧中部安装有安装架(2);
固定板(3),其连接在壳体(1)上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
出风机构(4),其安装在壳体(1)内下部;
导风机构(5),其连接在固定板(3)上;
送风组件(6),其连接在导风机构(5)与出风机构(4)之间;
驱动机构(7),其安装在安装架(2)与壳体(1)之间,驱动机构(7)与导风机构(5)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机构(4)包括有:
第一导杆(41),其连接在壳体(1)内底部;
滑板(42),其滑动式地连接在第一导杆(41)上;
集风管(43),其连接在滑板(42)的底部;
出风管(44),其至少设有两根,出风管(44)连接在滑板(42)上,出风管(44)的底部与集风管(4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导风机构(5)包括有:
第二导杆(51),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固定板(3)的一侧;
复位弹簧(52),其连接在第二导杆(51)与固定板(3)之间;
进风筒(53),其连接在第二导杆(51)的底部;
滤尘网板(54),其连接在进风筒(53)上;
接触杆(55),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固定板(3)的另一侧,接触杆(55)与进风筒(5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送风组件(6)包括有:第一软管(61),其连接在集风管(43)上;
第一连接管(62),其连接在第一软管(61)的尾端,第一连接管(62)连接在壳体(1)上;
第二软管(63),其连接在第一连接管(62)的尾端;
第二连接管(64),其连接在第二软管(63)的尾端与进风筒(5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7)包括有:
气缸(71),其安装在安装架(2)上;
连接杆(72),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壳体(1)外侧,连接杆(72)的一端与气缸(71)的伸缩杆相连接;
第一楔形块(73),其连接在连接杆(72)的另一端,第一楔形块(73)与接触杆(55)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传动机构(8),传动机构(8)包括有:
固定块(81),其连接在壳体(1)的下部一侧;
绕线盘(82),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固定块(81)上;
第一传动杆(84),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壳体(1)的上部;
皮带传动组(83),其连接在绕线盘(82)与第一传动杆(84)的端之间;
连接板(87),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壳体(1)上;
内菱形套(88),其转动式地连接在连接板(87)上;
菱形杆(86),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内菱形套(88)内;
第一冠齿轮传动组(85),其连接在第一传动杆(84)的另一端与菱形杆(86)端部之间;
第二传动杆(810),其转动式地连接在进风筒(53)与连接板(87)之间;
扇叶(811),其连接在第二传动杆(810)的端部,扇叶(811)位于进风筒(53)内;
第二冠齿轮传动组(89),其连接在第二传动杆(810)的与内菱形套(88)底端之间;
弹性件(812),其连接在滑板(42)与壳体(1)之间;
拉绳(813),其绕接在绕线盘(82)上,拉绳(813)的尾端连接在滑板(4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抗震机构(9),抗震机构(9)包括有:
压缩弹簧(93),其连接在壳体(1)内底部;
滑动板(91),其连接在压缩弹簧(93)顶部;
减震海绵(92),其连接在滑动板(91)的顶部;
第二楔形块(94),其连接在连接杆(72)上;
接触板(95),其连接在滑动板(91)上,接触板(95)穿出壳体(1)外侧,接触板(95)与第二楔形块(94)接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91)上均匀间隔地开有散热槽,出风管(44)对准散热槽。
CN202110153027.4A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Pending CN1127013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3027.4A CN112701398A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3027.4A CN112701398A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398A true CN112701398A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16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3027.4A Pending CN112701398A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13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330A (zh) * 2021-04-25 2021-07-23 江西威尔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用于照明的节能智能线路板
CN113775693A (zh) * 2021-08-20 2021-12-10 江西华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减震功能的汽车减震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330A (zh) * 2021-04-25 2021-07-23 江西威尔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用于照明的节能智能线路板
CN113154330B (zh) * 2021-04-25 2023-03-24 江西威尔高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用于照明的节能智能线路板
CN113775693A (zh) * 2021-08-20 2021-12-10 江西华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减震功能的汽车减震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01398A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抗震降温装置
CN21012017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高性能防护设备
CN21778925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密集型母线槽
CN218093645U (zh) 一种除尘式散热风扇组
CN213044044U (zh) 电动汽车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CN11581117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行车动能转换电能装置
CN214698394U (zh) 一种消防排烟风机
CN112911412A (zh) 一种5g通信用基站装置
CN111864576A (zh)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施工的水冷风冷一体式散热型配电柜
CN21987385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CN220750386U (zh) 一种除湿机安装架
CN111706425A (zh) 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
CN211100819U (zh) 一种钢丝拉拔牵引装置
CN215421113U (zh) 一种车载通信装置
CN219352211U (zh) 一种用于静电消除棒的高压电源
CN213022476U (zh) 一种适用于房屋检测的混凝土抽芯机
CN220015943U (zh) 一种双螺杆空气压缩机
CN211019798U (zh) 一种电动车三轮车控制器的通风散热装置
CN219513449U (zh) 一种3d金属打印零件抛光装置
CN212337427U (zh) 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
CN220285936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便携式空压机
CN213670997U (zh) 一种空冷岛自动清洗设备的上下移动机构
CN220750499U (zh) 一种风冷设备的高效排风组件
CN216554090U (zh) 一种用于汽车散热的导风罩
CN214255996U (zh) 一种防尘式节能新风机用电机外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