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3810A - 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3810A
CN112693810A CN202011549972.8A CN202011549972A CN112693810A CN 112693810 A CN112693810 A CN 112693810A CN 202011549972 A CN202011549972 A CN 202011549972A CN 112693810 A CN112693810 A CN 112693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onveying belt
information
conveyor bel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99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3810B (zh
Inventor
杜建海
余丹
兰雨晴
杨文昭
王丹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biao Hu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biao Hu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biao Hu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biao Hu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99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3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3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3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3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3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3Deblurring; Sharpe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06T7/246Analysis of motion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e.g. the tracking of corners or seg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66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loa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其通过对输送带在运转过程拍摄得到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得到输送带在运送传输过程中的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的位置变动信息,继而确定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这样能够根据该运转卡顿状态对输送带的运动状态进行调整,其能够对输送带的运转卡顿状态进行全面的和无接触的检测,从而有效地避免输送带发生卡顿停止的情况以及提高输送带运转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Description

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监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采用输送带作为流水生产线的物品输送工具,通过输送带能够按照预定路径将物品输送到相应的位置区域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而输送带是通过相应的驱动设备来驱动运转的,当驱动设备与输送带之间的传动不顺畅或者输送带自身存在结构缺陷时,会导致输送带在传输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卡顿,从而影响输送带的正常运转。现有技术只是通过在输送带的局部区域设置相应的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输送带的卡顿状态,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对输送带的局部区域进行检测,其并不能对输送带的全局区域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卡顿状态检测,同时也不能针对输送带的实际卡段状态调整输送带的运动状态,从而大大地降低输送带运转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其通过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该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并对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并从经过该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该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该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该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再根据该位置变动信息,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并根据该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状态;可见,该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通过对输送带在运转过程拍摄得到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得到输送带在运送传输过程中的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的位置变动信息,继而确定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这样能够根据该运转卡顿状态对输送带的运动状态进行调整,其能够对输送带的运转卡顿状态进行全面的和无接触的检测,从而有效地避免输送带发生卡顿停止的情况以及提高输送带运转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本发明提供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并对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
步骤S2,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所述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
步骤S3,根据所述位置变动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并对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101,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双目拍摄,以此获得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并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的实际影像刷新频率;
步骤S102,将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与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所述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则将所述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作为目标影像,否则,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重新进行双目拍摄,直到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所述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为止;
步骤S103,对所述目标影像进行图像背景噪声降噪滤波处理,从而实现所述图像预处理;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所述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201,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依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
步骤S202,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图像像素锐化处理和图像像素灰度化转换处理,并根据所述图像帧的像素灰度值分布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对应图像帧中的标志物位置信息;
步骤S203,根据若干所述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确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03中,根据若干所述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确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具体包括:
第一、利用下面公式(1),根据所述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的标志物位置信息得到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031
在上述公式(1)中,θ表示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Hi表示第i帧图像帧中标志物在图像中的高度,Hi+1表示第i+1帧图像帧中标志物在图像中的高度,H表示所述标志物的实际高度值,R表示所述拍摄装置的焦距,(xi,yi)表示第i帧图像帧中标志物的位置坐标,(xi+1,yi+1)表示第i+1帧图像帧中标志物的位置坐标;
第二、利用下面公式(2),根据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的标志物位置信息得到以及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得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041
在上述公式(2)中,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042
表示第i帧与第i+1帧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幅度值,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043
表示第i帧与第i+1帧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幅度值;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位置变动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
步骤S301,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以及所述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
步骤S302,根据所述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01中,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以及所述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具体包括:
利用下面公式(3),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第二位置变动信息得到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044
在上述公式(3)中,η表示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当η值越大表示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的程度越大,T表示相邻的图像帧之间的时间间隔,n表示所述图像帧的总数,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051
表示将i的值从1取值到n-1代入到括号内的公式得到括号内的最大值。
本发明提供输送带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输送带拍摄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图像提取与识别模块、输送带运转卡顿状态确定模块和运动传输状态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输送带拍摄模块用于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
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
所述图像提取与识别模块用于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所述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
所述输送带运转卡顿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变动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
所述运动传输状态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所述输送带拍摄模块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具体包括:
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双目拍摄,以此获得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
以及,
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对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的实际影像刷新频率;
并将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与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所述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则将所述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作为目标影像,否则,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重新进行双目拍摄,直到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所述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为止;
再对所述目标影像进行图像背景噪声降噪滤波处理,从而实现所述图像预处理;
进一步,所述图像提取与识别模块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所述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具体包括: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依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
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图像像素锐化处理和图像像素灰度化转换处理,并根据所述图像帧的像素灰度值分布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对应图像帧中的标志物位置信息;
再根据若干所述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确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
进一步,所述输送带运转卡顿状态确定模块根据所述位置变动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以及所述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
以及,
所述运动传输状态调整模块根据所述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通过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该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并对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并从经过该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该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该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该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再根据该位置变动信息,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并根据该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状态;可见,该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通过对输送带在运转过程拍摄得到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得到输送带在运送传输过程中的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的位置变动信息,继而确定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这样能够根据该运转卡顿状态对输送带的运动状态进行调整,其能够对输送带的运转卡顿状态进行全面的和无接触的检测,从而有效地避免输送带发生卡顿停止的情况以及提高输送带运转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输送带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该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并对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
步骤S2,从经过该图像预处理后的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该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该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该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
步骤S3,根据该位置变动信息,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并根据该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通过对输送带在运转过程拍摄得到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得到输送带在运送传输过程中的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的位置变动信息,继而确定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这样能够根据该运转卡顿状态对输送带的运动状态进行调整,其能够对输送带的运转卡顿状态进行全面的和无接触的检测,从而有效地避免输送带发生卡顿停止的情况以及提高输送带运转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该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并对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101,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双目拍摄,以此获得该输送带的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并确定该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的实际影像刷新频率;
步骤S102,将该实际影像刷新频率与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进行比对,若该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该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则将该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作为目标影像,否则,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重新进行双目拍摄,直到该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该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为止;
步骤S103,对该目标影像进行图像背景噪声降噪滤波处理,从而实现该图像预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双目拍摄而得到相应的双目影像,这样能够对输送带的全局区域进行有效的和全面的拍摄,而有别于只能在输送带的局部区域设置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局部检测情况,这样能够提高对输送带进行检测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够降低对输送带进行运转状态检测的成本。
优选地,在该步骤S2中,从经过该图像预处理后的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该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该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该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201,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从经过该图像预处理后的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依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
步骤S202,对若干该图像帧进行图像像素锐化处理和图像像素灰度化转换处理,并根据该图像帧的像素灰度值分布信息,确定该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对应图像帧中的标志物位置信息;
步骤S203,根据若干该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确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该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该传输方向且平行于该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当输送带在传输运转过程中发生卡顿状态时,该图像帧中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会发生变化,通过根据该图像帧的像素灰度值分布信息能够快速地确定该标志物在该图像帧中的位置信息,继而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该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该传输方向且平行于该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这样能够全面地和准确地确定输送带的卡顿情况。
优选地,在该步骤S203中,根据若干该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确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该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该传输方向且平行于该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具体包括:
第一、利用下面公式(1),根据该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的标志物位置信息得到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该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101
在上述公式(1)中,θ表示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该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Hi表示第i帧图像帧中标志物在图像中的高度,Hi+1表示第i+1帧图像帧中标志物在图像中的高度,H表示该标志物的实际高度值,R表示该拍摄装置的焦距,(xi,yi)表示第i帧图像帧中标志物的位置坐标,(xi+1,yi+1)表示第i+1帧图像帧中标志物的位置坐标;
第二、利用下面公式(2),根据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的标志物位置信息得到以及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该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得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垂直于该传输方向且平行于该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102
在上述公式(2)中,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103
表示第i帧与第i+1帧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幅度值,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104
表示第i帧与第i+1帧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垂直于该传输方向且平行于该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幅度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公式(1)根据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的标志物位置信息得到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从而可以利用偏角将位置变动信息分解到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以及垂直于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然后利用公式(2)根据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的标志物位置信息得到以及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得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垂直于传输方向且平行于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从而将两个位置的变动信息准确的分离出来,方便后续的计算以及分析。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根据该位置变动信息,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并根据该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
步骤S301,根据该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以及该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
步骤S302,根据该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越大、以及该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越大,表明该输送带的卡顿持续时长越大以及卡顿发生频率越高,通过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能够有效地避免输送带发生卡顿停止的情况以及提高输送带运转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301中,根据该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以及该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具体包括:
利用下面公式(3),根据该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第二位置变动信息得到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121
在上述公式(3)中,η表示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当η值越大表示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的程度越大,T表示相邻的图像帧之间的时间间隔,n表示该图像帧的总数,
Figure BDA0002857433020000122
表示将i的值从1取值到n-1代入到括号内的公式得到括号内的最大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公式(3)根据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第二位置变动信息得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从而根据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来判断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并且通过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来调节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使得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越大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应减小,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越小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应增大,保证输送带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将卡顿减小到最小,保证装置的可靠性。
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输送带运动控制系统包括输送带拍摄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图像提取与识别模块、输送带运转卡顿状态确定模块和运动传输状态调整模块;其中,
该输送带拍摄模块用于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该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
该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
该图像提取与识别模块用于从经过该图像预处理后的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该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该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该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
该输送带运转卡顿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位置变动信息,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
该运动传输状态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该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输送带运动控制系统通过对输送带在运转过程拍摄得到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得到输送带在运送传输过程中的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的位置变动信息,继而确定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这样能够根据该运转卡顿状态对输送带的运动状态进行调整,其能够对输送带的运转卡顿状态进行全面的和无接触的检测,从而有效地避免输送带发生卡顿停止的情况以及提高输送带运转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优选地,该输送带拍摄模块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该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具体包括:
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双目拍摄,以此获得该输送带的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
以及,
该图像预处理模块对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具体包括:
确定该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的实际影像刷新频率;
并将该实际影像刷新频率与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进行比对,若该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该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则将该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作为目标影像,否则,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重新进行双目拍摄,直到该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该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为止;
再对该目标影像进行图像背景噪声降噪滤波处理,从而实现该图像预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双目拍摄而得到相应的双目影像,这样能够对输送带的全局区域进行有效的和全面的拍摄,而有别于只能在输送带的局部区域设置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局部检测情况,这样能够提高对输送带进行检测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够降低对输送带进行运转状态检测的成本。
优选地,该图像提取与识别模块从经过该图像预处理后的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该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该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该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具体包括: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从经过该图像预处理后的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依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
并对若干该图像帧进行图像像素锐化处理和图像像素灰度化转换处理,并根据该图像帧的像素灰度值分布信息,确定该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对应图像帧中的标志物位置信息;
再根据若干该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确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该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该传输方向且平行于该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当输送带在传输运转过程中发生卡顿状态时,该图像帧中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会发生变化,通过根据该图像帧的像素灰度值分布信息能够快速地确定该标志物在该图像帧中的位置信息,继而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该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该传输方向且平行于该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这样能够全面地和准确地确定输送带的卡顿情况。
优选地,该输送带运转卡顿状态确定模块根据该位置变动信息,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该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以及该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
以及,
该运动传输状态调整模块根据该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该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越大、以及该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越大,表明该输送带的卡顿持续时长越大以及卡顿发生频率越高,通过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能够有效地避免输送带发生卡顿停止的情况以及提高输送带运转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该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通过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该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并对该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并从经过该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该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该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该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再根据该位置变动信息,确定该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并根据该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该输送带的运动状态;可见,该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通过对输送带在运转过程拍摄得到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得到输送带在运送传输过程中的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的位置变动信息,继而确定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这样能够根据该运转卡顿状态对输送带的运动状态进行调整,其能够对输送带的运转卡顿状态进行全面的和无接触的检测,从而有效地避免输送带发生卡顿停止的情况以及提高输送带运转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并对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
步骤S2,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所述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
步骤S3,根据所述位置变动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并对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101,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双目拍摄,以此获得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并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的实际影像刷新频率;
步骤S102,将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与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所述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则将所述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作为目标影像,否则,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重新进行双目拍摄,直到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所述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为止;
步骤S103,对所述目标影像进行图像背景噪声降噪滤波处理,从而实现所述图像预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所述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201,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依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
步骤S202,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图像像素锐化处理和图像像素灰度化转换处理,并根据所述图像帧的像素灰度值分布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对应图像帧中的标志物位置信息;
步骤S203,根据若干所述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确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03中,根据若干所述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确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具体包括:
第一、利用下面公式(1),根据所述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的标志物位置信息得到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
Figure FDA0002857433010000021
在上述公式(1)中,θ表示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Hi表示第i帧图像帧中标志物在图像中的高度,Hi+1表示第i+1帧图像帧中标志物在图像中的高度,H表示所述标志物的实际高度值,R表示所述拍摄装置的焦距,(xi,yi)表示第i帧图像帧中标志物的位置坐标,(xi+1,yi+1)表示第i+1帧图像帧中标志物的位置坐标;
第二、利用下面公式(2),根据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的标志物位置信息得到以及相邻的图像帧中标志物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的偏角得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
Figure FDA0002857433010000031
在上述公式(2)中,
Figure FDA0002857433010000032
表示第i帧与第i+1帧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幅度值,
Figure FDA0002857433010000033
表示第i帧与第i+1帧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幅度值。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位置变动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
步骤S301,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以及所述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
步骤S302,根据所述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01中,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以及所述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具体包括:利用下面公式(3),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第二位置变动信息得到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
Figure FDA0002857433010000041
在上述公式(3)中,η表示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当η值越大表示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的程度越大,T表示相邻的图像帧之间的时间间隔,n表示所述图像帧的总数,
Figure FDA0002857433010000042
表示将i的值从1取值到n-1代入到括号内的公式得到括号内的最大值。
7.输送带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输送带拍摄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图像提取与识别模块、输送带运转卡顿状态确定模块和运动传输状态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输送带拍摄模块用于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
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
所述图像提取与识别模块用于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所述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
所述输送带运转卡顿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变动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
所述运动传输状态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带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带拍摄模块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拍摄,以此获得关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运转移动影像具体包括:
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进行双目拍摄,以此获得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
以及,
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对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的实际影像刷新频率;
并将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与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所述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则将所述输送带表面运转移动双目影像作为目标影像,否则,对处于运转状态的输送带重新进行双目拍摄,直到所述实际影像刷新频率阈值小于所述预设影像刷新频率阈值为止;
再对所述目标影像进行图像背景噪声降噪滤波处理,从而实现所述图像预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带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提取与识别模块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识别处理,以此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若干所述图像帧之间的位置变动信息具体包括: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从经过所述图像预处理后的所述表面运转移动影像依序提取得到若干图像帧;
并对若干所述图像帧进行图像像素锐化处理和图像像素灰度化转换处理,并根据所述图像帧的像素灰度值分布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表面预先设置的标志物在对应图像帧中的标志物位置信息;
再根据若干所述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确定任意相邻的图像帧对应的标志物位置信息之间的在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变动信息以及在垂直于所述传输方向且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的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变动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带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带运转卡顿状态确定模块根据所述位置变动信息,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变动信息对应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以及所述第二位置变动信息的位置变动幅度和/或位置变动频率,确定所述输送带的实际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
以及,
所述运动传输状态调整模块根据所述实际运转卡顿状态信息,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运转卡顿状态程度值,调整所述输送带的运动传输速度和/或运动传输加速度。
CN202011549972.8A 2020-12-24 2020-12-24 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693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9972.8A CN112693810B (zh) 2020-12-24 2020-12-24 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9972.8A CN112693810B (zh) 2020-12-24 2020-12-24 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3810A true CN112693810A (zh) 2021-04-23
CN112693810B CN112693810B (zh) 2022-06-28

Family

ID=75509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9972.8A Active CN112693810B (zh) 2020-12-24 2020-12-24 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381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5723A (zh) * 2011-05-16 2011-12-14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输送带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2602681A (zh) * 2012-01-13 2012-07-25 天津工业大学 基于机器视觉的输送带跑偏故障在线检测方法
WO2013187063A1 (ja) * 2012-06-14 2013-12-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ベルトコンベヤ装置
CN103600976A (zh) * 2013-09-18 2014-02-26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设备及其皮带打滑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828517A (zh) * 2015-05-05 2015-08-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视觉的皮带跑偏检测方法
WO2018231189A1 (en) * 2017-06-12 2018-12-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veyor belt slippage
CN109572251A (zh) * 2018-12-21 2019-04-05 昆山森特斯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打印方法、打印控制装置、打印设备及介质
CN110422586A (zh) * 2019-07-30 2019-11-08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运输机工作状态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53984A (zh) * 2019-11-22 2020-04-03 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带偏移度判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5723A (zh) * 2011-05-16 2011-12-14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输送带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2602681A (zh) * 2012-01-13 2012-07-25 天津工业大学 基于机器视觉的输送带跑偏故障在线检测方法
WO2013187063A1 (ja) * 2012-06-14 2013-12-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ベルトコンベヤ装置
CN104334479A (zh) * 2012-06-14 2015-02-0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带式输送机装置
CN103600976A (zh) * 2013-09-18 2014-02-26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设备及其皮带打滑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828517A (zh) * 2015-05-05 2015-08-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视觉的皮带跑偏检测方法
WO2018231189A1 (en) * 2017-06-12 2018-12-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veyor belt slippage
CN109572251A (zh) * 2018-12-21 2019-04-05 昆山森特斯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打印方法、打印控制装置、打印设备及介质
CN110422586A (zh) * 2019-07-30 2019-11-08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运输机工作状态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53984A (zh) * 2019-11-22 2020-04-03 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带偏移度判定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婷婷等: "基于图像测速的烧结皮带机故障诊断方法", 《烧结球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3810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0850B (zh) 人脸检测跟踪方法及装置、机器人头部转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658136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传送带缺陷检测方法
CN111661590B (zh) 矿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撕裂损伤检测方法
US20190185295A1 (en) User detection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N105044122A (zh) 一种基于半监督学习模型的铜件表面缺陷视觉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637058A (zh) 一种基于图像信息的客流量识别统计方法
CN112318485B (zh) 物体分选系统及其图像处理方法、装置
CN110992305A (zh) 基于深度学习和多目标跟踪技术的包裹计数方法及系统
CN116402863B (zh) 一种建筑施工监控数据智能分析及预警系统
CN103357672A (zh) 一种带钢边界在线检测方法
CN110015553A (zh) 基于视频分析的运输皮带系统异物检测保护方法
CN107220969A (zh) 产品灯位的测试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1507261A (zh) 一种基于视觉目标定位的工序操作质量监控方法
CN112270658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钢丝绳检测方法
CN111191535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检测模型构建方法及行人检测方法
Pham et al. A YOLO-based real-time packaging defect detection system
CN113297885A (zh)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皮带机表面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693810B (zh) 输送带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564601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果实识别跟踪方法和系统
CN112124900B (zh) 一种井下皮带偏移的视觉检测方法
CN116051563B (zh) 一种检测gob表面封胶工艺灯板表面平整度的检测装置
CN112598720A (zh) 基于双目拍摄的输送带磨损状态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2777263B (zh) 基于图像拍摄的输送带传输稳定性检测方法和系统
JP2013132682A (ja) 通板異常検出装置
CN111325073B (zh) 基于运动信息聚类的监控视频异常行为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