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1291A - 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91291A CN112691291A CN202011439094.4A CN202011439094A CN112691291A CN 112691291 A CN112691291 A CN 112691291A CN 202011439094 A CN202011439094 A CN 202011439094A CN 112691291 A CN112691291 A CN 1126912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imulation
- module
- twenty
- resistor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936 stim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83 nerve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2201 Columbiform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包括手持控制端和安装于动物身上的刺激端,所述刺激端包括六面体设计的壳体、设在壳体底端的刺激端连接头和分别设在壳体表面上的刺激控制模块、刺激端供电模块、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所述刺激控制模块、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与刺激端供电模块相连;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还连接刺激控制模块;所述刺激生成模块通过连接接口与安装在动物体上的刺激电极相连。采用六面立体结构,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电子元器件分散布置在六面体的不同面上,不仅极大地减小了刺激生产端的体积,而且降低了总体的重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机器人及神经科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
背景技术
动物机器人,是将神经刺激信号施加到动物大脑特定的神经靶点,以达到调控其行为或增强其能力的目的,使其变成“机器人式”动物。这种半生物、半机器的“机器人式”动物不仅具有动物出色的环境适应性,而且还可以像机器一样,按人类的期望和要求进行分析、完成人类交给的任务。目前,动物机器人种类繁多,比如鸽子机器人、大鼠机器人、壁虎机器人等等。无论是哪种动物作为载体,其中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用于产生神经刺激信号的神经刺激器。
神经刺激器一般由控制端和刺激生成端两部分组成。控制端由操控人操作,用于设定神经刺激信号的参数,对于大小没有要求,目前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实现;刺激生成端置于动物身上,比如头部或背部,用于产生特定波形的刺激信号。刺激生成端需要动物背负,由于被控对象体积一般都很小,背负能力有限,因此对器件的大小和重量都有较高要求。因此,如何在保持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器件的体积和重量是神经刺激器最大的难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采用六面立体结构,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电子元器件分散布置在六面体的不同面上,不仅极大地减小了刺激生产端的体积,而且降低了总体的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包括手持控制端和安装于动物身上的刺激端,所述刺激端包括六面体设计的壳体、设在壳体底端的刺激端连接头和分别设在壳体表面上的刺激控制模块、刺激端供电模块、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所述刺激控制模块、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与刺激端供电模块相连;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还连接刺激控制模块;所述刺激生成模块通过连接接口与安装在动物体上的刺激电极相连;
所述刺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通讯模块接收端的电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对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发出电信号进行输出控制;
所述刺激端供电模块:用于对刺激端的各个模块提供电能;
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端:用于通过无线信号完成刺激端与手持控制端的信号传输;
所述刺激生成模块:用于产生恒流双向脉冲电刺激信号;
所述状态显示模块:通过信号指示灯对刺激端电路运行状态进行显示;
所述手持控制端包括主控模块、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通讯模块发射端,主控模块、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均与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相连,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
所述主控模块:接收通讯模块发射端、参数设置模块的电信号,设定恒流双向脉冲刺激信号的幅值、频率、占空比、刺激时长,并发出控制信号,将设置的参数通过通讯模块发射端打包发送,由参数显示模块进行参数显示;
所述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用于对手持控制端的各个模块提供电能;
所述参数显示模块:用于手持控制端各个模块的参数信息显示;
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对恒流双向脉冲刺激信号的幅值、频率、占空比、刺激时长进行设置;
所述通讯模块发射端:用于对主控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打包发送。
进一步的,所述刺激端供电模块的供电电池设置在六面体设计的壳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刺激端的各个模块构成刺激端总电路,刺激端总电路包括第一通讯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升压电路、第一单片机、指示灯电路和两个刺激电路;所述第一通讯电路、第一单片机、指示灯电路、刺激电路均与第一供电电路的3.3V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连接第一外部电源的第六稳压器,第六稳压器输出3.3V输出端;升压电路包括第七稳压器和第四十三三极管,第四十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3.3V输出端和第三十电阻的一端,基极通过第三十一电阻分别连接在第三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单片机上,集电极分别连接第十七电容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七稳压器的第五脚和第二电感的一端,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稳压器的第四脚,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七稳压器的第一脚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15V输出端,第七稳压器的第三脚分别连接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第十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三十五电阻的一端,第三十三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十四电阻分别连接15V输出端、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第七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通讯电路的第一通讯芯片连接在第一单片机和3.3V输出端。
进一步的,两个刺激电路分别为第一通道刺激电路和第二通道刺激电路,第一通道刺激电路包括第二十九三极管,连接第一单片机的第二十九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九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接地,集电极经多个组合设置的MOS管连接在脉冲刺激接口对应的管脚上;
第二通道刺激电路包括第四十二三极管,连接第一单片机的第四十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十八电阻的一端,第二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十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九电阻接地,集电极经多个组合设置的MOS管连接在脉冲刺激接口对应的管脚上;
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二十四MOS管,第二十四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上,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十一电阻连接在3.3V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端各个模块构成手持端总电路,手持端总电路包括按键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第二通讯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第四稳压器,第二外部电源通过自锁开关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第四稳压器的第三脚、第十五电阻的一端相连,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第四稳压器的第三脚通过第七电容连接第四稳压器的第一脚后接地,第四稳压器的第二脚分别连接第四脚、第八电容一端、3.3V电源输出端和第九电容的一端,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连接3.3V电源输出端的第二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对应连接有第一晶振、第二通讯电路的第二通信芯片和第一按键;所述按键电路包括矩阵按键,矩阵按键的控制引脚对应连接在第二单片机上。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刺激端由电池和安装在的六面体形状壳体上的各电气元器件组成的刺激端总电路,电池嵌于六面体壳体的内部,极大地减小了刺激生产端的体积,而且降低了总体的重量。
2. 本发明刺激端包括刺激控制模块、刺激端供电模块、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手持控制端包括主控模块、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通讯模块发射端,通过手持端发出控制信号后由两个通讯模块之间进行信号的传输,控制刺激端进行电刺激信号的产生,通过各个模块之间的配合可使刺激生成更加稳定,可有效提高神经刺激器安装在动物体后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刺激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手持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刺激端各模块的结构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手持端各模块的结构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单片机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通道刺激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通道刺激电路的电路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单片机的电路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通讯电路的电路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矩阵按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包括手持控制端和安装于动物身上的刺激端,刺激端包括六面体设计的壳体1、设在壳体1底端的连接接口2和分别设在壳体1表面上的刺激控制模块、刺激端供电模块、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其中六面体设计的壳体1可以为印刷电路板拼接而成,印刷电路板可以为刚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或软硬结合板,其采用六面立体结构,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电子元器件分散布置在六面体的不同面上,不仅极大地减小了刺激生产端的体积,而且降低了总体的重量。刺激控制模块、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与刺激端供电模块相连;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还连接刺激控制模块;刺激生成模块通过连接接口2与安装在动物体上的刺激电极相连;
刺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通讯模块接收端的电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对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发出电信号进行输出控制;
刺激端供电模块对刺激端的各个模块提供电能,刺激端供电模块的供电电池设置在六面体设计的壳体1内部。
通讯模块接收端用于通过无线信号完成刺激端与手持控制端的信号传输;
刺激生成模块用于产生恒流双向脉冲电刺激信号;
状态显示模块通过信号指示灯对刺激端电路运行状态进行显示;
手持控制端包括主控模块、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通讯模块发射端,主控模块、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均与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相连,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
主控模块接收通讯模块发射端、参数设置模块的电信号,设定恒流双向脉冲刺激信号的幅值、频率、占空比、刺激时长等参数,并发出控制信号,将设置的参数通过通讯模块发射端打包发送,由参数显示模块进行参数显示;参数设置可以利用按键的形式可以对每个刺激参数进行单独设置。
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用于对手持控制端的各个模块提供电能。
参数显示模块用于手持控制端各个模块的参数信息显示,包括安装在手持控制端上、与手持端总电路相连的显示器3。
参数设置模块包括设在手持控制端上、与手持端总电路的按键电路对应相连的按钮4,用于对恒流双向脉冲刺激信号的幅值、频率、占空比、刺激时长进行设置。
通讯模块发射端:用于对主控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打包发送。
刺激端的各个模块构成刺激端总电路,刺激端总电路包括第一通讯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升压电路、第一单片机U1、指示灯电路和两个刺激电路;第一通讯电路、第一单片机U1(型号可以采用C8051F410-GQR_C15808)、指示灯电路、刺激电路均与第一电源电路的3.3V输出端相连。
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第六稳压器U6(型号可以为ME6209A33PG),第六稳压器U6的第一脚接地,第二脚连接第一外部电源正极端P13,第三脚连接3.3V输出端连接第十五电容C15(型号参数可选用4.7uF (475) 20% 10V)的一端,第一外部电源的负极端P14连接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后接地;其中,第一外部电源可以采用3.7-4.2V的锂电池。升压电路包括第七稳压器U7(型号可为LM27313XMF/NOPB)和第四十三三极管Q43(型号可选用S9012_C111633),第四十三三极管Q43的发射极连接3.3V输出端和第三十电阻R30(型号参数可选用5.1KΩ)的一端,基极通过第三十一电阻R31(型号参数可选用5.1KΩ)分别连接第三十电阻R30的另一端和第一单片机U1的第二十五脚,集电极分别连接第十七电容C17(型号参数可选用2.2uF)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型号参数可选用51KΩ)的一端、第七稳压器U7的第五脚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稳压器U7的第四脚,第二电感(型号参数可选用L2.8uH_330mA)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七稳压器U7的第一脚和第二二极管D2(型号参数可选用D2MBR0520_C475717)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15V输出端,第七稳压器U7的第三脚分别连接第三十三电阻R33(型号参数可选用51KΩ)的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和第三十五电阻R35(型号参数可选用13.3KΩ)的一端,第三十三电阻R33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十四电阻R34(型号参数可选用100KΩ)分别连接15V输出端、第十四电容C14(型号参数可选用330p)的另一端和第十六电容C16(型号参数可选用4.7uF_(25V))的一端,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第七稳压器U7的接地端接地。
第一通讯电路包括第一通讯芯片M3,第一通讯芯片M3的第一、二十五、二十七脚均接地,第二脚接3.3V输出端,第二十、二十一脚分别对应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二十一、二十二脚,第一单片机U1的第一脚接3.3V输出端,第六脚接地,第七脚连接并联设置的第十二电容C12和第十三电容C13后接地,第八脚连接3.3V输出端;上述元件型号参数为:M3:Z151PA-P / Z151PA-T,C12::0.1Uf,C13:4.7Uf。
两个刺激电路分别为第一通道刺激电路和第二通道刺激电路,第一通道刺激电路包括第二十九三极管Q29,第二十九三极管Q29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七脚、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九三极管Q29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接地,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二十五MOS管Q25的源极、第二十六MOS管Q26的源极、第二十七MOS管Q27的源极、第二十八MOS管Q28的源极;第二十五MOS管Q25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脚,漏极连接第十六MOS管Q16的漏极和脉冲刺激接口P12的第七脚;其中脉冲刺激接口P12与连接接口2相连。第十六MOS管Q16的源极连接分别连接15V输出端和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十六MOS管Q16的栅极分别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和第二十MOS管Q20的漏极;第二十MOS管Q20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九脚;第二十六MOS管Q26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九脚,漏极连接第十七MOS管Q17的漏极和脉冲刺激接口P12的第五脚;第十七MOS管Q17的源极连接分别连接15V输出端和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十七MOS管Q17的栅极分别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一MOS管Q21的漏极;第二十一MOS管Q21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脚;第二十七MOS管Q27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二脚,漏极连接第十八MOS管Q18的漏极和脉冲刺激接口P12的第三脚;第十八MOS管Q18的源极连接分别连接15V输出端和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第十八MOS管Q18的栅极分别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二MOS管Q22的漏极;第二十二MOS管Q22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一脚;第二十八MOS管Q28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一脚,漏极连接第十九MOS管Q19的漏极和脉冲刺激接口P12的第一脚;第十九MOS管Q19的源极连接分别连接15V输出端和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十九MOS管Q19的栅极分别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三MOS管Q23的漏极;第二十三MOS管Q23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二脚;上述元器件采用的具体型号可为:R22--1KΩ,R23--500Ω,R17/R18/R19/R20均为10KΩ,Q16-Q19为BSS84,Q20-Q23和Q25-Q28均为2N7002,Q29为S9013。
第二通道刺激电路包括第四十二三极管Q42,第四十二三极管Q42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八脚、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第四十二三极管Q42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29接地,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三十八MOS管Q38的源极、第三十九MOS管Q39的源极、第四十MOS管Q40的源极、第四十一MOS管Q41的源极;第三十八MOS管Q38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四脚,漏极连接第三十MOS管Q30的漏极和脉冲刺激接口P12的第八脚;第三十MOS管Q30的源极连接分别连接15V输出端和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第三十MOS管Q30的栅极分别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第三十四MOS管Q34的漏极;第三十四MOS管Q34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三脚;第三十九MOS管Q39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三脚,漏极连接第三十一MOS管Q31的漏极和脉冲刺激接口P12的第六脚;第三十一MOS管Q31的源极连接分别连接15V输出端和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第三十一MOS管Q31的栅极分别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和第三十五MOS管R35的漏极;第三十五MOS管R35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四脚;第四十MOS管Q40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六脚,漏极连接第三十二MOS管Q32的漏极和脉冲刺激接口P12的第四脚;第三十二MOS管Q32的源极连接分别连接15V输出端和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三十二MOS管Q32的栅极分别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第三十六MOS管Q36的漏极;第三十六MOS管Q36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五脚;第四十一MOS管Q41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五脚,漏极连接第三十三MOS管Q33的漏极和脉冲刺激接口P12的第二脚;第三十三MOS管Q33的源极连接分别连接15V输出端和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第三十三MOS管Q33的栅极分别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和第三十七MOS管Q37的漏极;第三十七MOS管Q37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十六脚;上述元器件采用的具体型号可为:R28--1KΩ,R29--500Ω,R24/R25/R26/R27均为10KΩ,Q30-Q34和Q38-Q41均为2N7002,Q42--S9013。
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二十四MOS管Q24(型号2N7002),第二十四MOS管Q24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U1的第二十七脚,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1KΩ)连接在3.3V输出端;
手持端各个模块构成手持端总电路,手持端总电路包括按键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第二通讯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第四稳压器U4(型号AMS117),第二外部电源通过自锁开关K1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第四稳压器U4的第三脚、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接地;第四稳压器U4的第三脚通过第七电容C7(型号参数22P)连接第四稳压器U4的第一脚后接地,第四稳压器U4的第二脚分别连接第四脚、第八电容C8(型号参数22P)一端、3.3V电源输出端和第九电容C9(型号参数22P)的一端,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第二单片机U2可选用的型号为STC89C52,第二单片机U2的第四脚分别连接第一按键开关的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 (型号参数10UF)的负极、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一按键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一电容C21的正极相连后连接3.3V电源输出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单片机U2的第五脚和第七脚分别与连接口J1的第三脚和第二脚相连,连接口J1的第一脚连接3.3V电源输出端,第四脚接地;其中连接口J1为下载端口和串口屏接口。第二单片机U2的第十四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X1(型号为XTAL111.0592M)的一端、第十电容C10(型号参数22P)的一端,第十五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X1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11(型号参数22P)的一端,第十电容C10和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第二单片机U2的第十六脚相连后接地。
第二通讯电路包括第二通信芯片M2(型号选用Z151PA-P / Z151PA-T),第二通讯芯片M2的第一、二十五、二十七脚均接地,第二十四脚通过第十一按键开关接地,第二十、二十一脚分别连接第二单片机U2的第四十二、四十三脚,第十五脚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通过第十六电阻R16(可选1K)连接3.3V电源输出端;按键电路包括设有16个按键的矩阵按键,矩阵按键的控制引脚分别连接在第二单片机U2的第十八至二十五引脚上。
Claims (7)
1.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包括手持控制端和安装于动物身上的刺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端包括六面体设计的壳体、设在壳体底端的连接接口和分别设在壳体表面上的刺激控制模块、刺激端供电模块、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所述刺激控制模块、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与刺激端供电模块相连;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端、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还连接刺激控制模块;所述刺激生成模块通过连接接口与安装在动物体上的刺激电极相连;
所述刺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通讯模块接收端的电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对刺激生成模块、状态显示模块发出电信号进行输出控制;
所述刺激端供电模块:用于对刺激端的各个模块提供电能;
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端:用于通过无线信号完成刺激端与手持控制端的信号传输;
所述刺激生成模块:用于产生恒流双向脉冲电刺激信号;
所述状态显示模块:通过信号指示灯对刺激端电路运行状态进行显示;
所述手持控制端包括主控模块、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通讯模块发射端,主控模块、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均与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相连,参数显示模块、参数设置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
所述主控模块:接收通讯模块发射端、参数设置模块的电信号,设定恒流双向脉冲刺激信号的幅值、频率、占空比、刺激时长,并发出控制信号,将设置的参数通过通讯模块发射端打包发送,由参数显示模块进行参数显示;
所述手持控制端供电模块:用于对手持控制端的各个模块提供电能;
所述参数显示模块:用于手持控制端各个模块的参数信息显示;
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对恒流双向脉冲刺激信号的幅值、频率、占空比、刺激时长进行设置;
所述通讯模块发射端:用于对主控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打包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端供电模块的供电电池设置在六面体设计的壳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端的各个模块构成刺激端总电路,刺激端总电路包括第一通讯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升压电路、第一单片机、指示灯电路和两个刺激电路;所述第一通讯电路、第一单片机、指示灯电路、刺激电路均与第一供电电路的3.3V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连接第一外部电源的第六稳压器,第六稳压器输出3.3V输出端;升压电路包括第七稳压器和第四十三三极管,第四十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3.3V输出端和第三十电阻的一端,基极通过第三十一电阻分别连接在第三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单片机上,集电极分别连接第十七电容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七稳压器的第五脚和第二电感的一端,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稳压器的第四脚,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七稳压器的第一脚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15V输出端,第七稳压器的第三脚分别连接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第十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三十五电阻的一端,第三十三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十四电阻分别连接15V输出端、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第七稳压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通讯电路的第一通讯芯片连接在第一单片机和3.3V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刺激电路分别为第一通道刺激电路和第二通道刺激电路,第一通道刺激电路包括第二十九三极管,连接第一单片机的第二十九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九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接地,集电极经多个组合设置的MOS管连接在脉冲刺激接口对应的管脚上;
第二通道刺激电路包括第四十二三极管,连接第一单片机的第四十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十八电阻的一端,第二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十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十九电阻接地,集电极经多个另外组合设置的MOS管连接在脉冲刺激接口对应的管脚上;
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二十四MOS管,第二十四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单片机上,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十一电阻连接在3.3V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各个模块构成手持端总电路,手持端总电路包括按键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第二通讯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第四稳压器,第二外部电源通过自锁开关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第四稳压器的第三脚、第十五电阻的一端相连,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第四稳压器的第三脚通过第七电容连接第四稳压器的第一脚后接地,第四稳压器的第二脚分别连接第四脚、第八电容一端、3.3V电源输出端和第九电容的一端,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连接3.3V电源输出端的第二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对应连接有第一晶振、第二通讯电路的第二通信芯片和第一按键;所述按键电路包括矩阵按键,矩阵按键的控制引脚对应连接在第二单片机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39094.4A CN112691291B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39094.4A CN112691291B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91291A true CN112691291A (zh) | 2021-04-23 |
CN112691291B CN112691291B (zh) | 2023-11-17 |
Family
ID=7550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39094.4A Active CN112691291B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91291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4059961A1 (de) * | 2004-12-13 | 2006-08-10 |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 Testkäfig und Untersuchungsvorrichtung zur Untersuchung des Verhaltens von Kleinsäugetieren |
US20100217350A1 (en) * | 2009-02-23 | 2010-08-26 |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Wireless Electrical Stimulating Device for Living Body |
RU167065U1 (ru) * | 2016-04-04 | 2016-12-20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Амур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Медицин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краниальной стимуляции головного мозга постоянным током |
CN106861043A (zh) * | 2017-04-17 | 2017-06-20 | 郑州大学 | 动物群体协同行为的便携式神经调控系统 |
CN207008070U (zh) * | 2017-08-09 | 2018-02-13 | 重庆市皓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结构的姿态传感器 |
CN108029581A (zh) * | 2017-11-23 | 2018-05-15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于大鼠听觉分辨行为的自动训练系统 |
CN208754188U (zh) * | 2018-09-25 | 2019-04-16 | 武汉易德龙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恒流恒压输出的升压转换电路 |
CN211432912U (zh) * | 2019-08-22 | 2020-09-08 | 中山市福瑞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身高体脂秤 |
CN111870812A (zh) * | 2020-08-24 | 2020-11-03 | 大悦创新(苏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刺激输出电路 |
-
2020
- 2020-12-10 CN CN202011439094.4A patent/CN1126912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4059961A1 (de) * | 2004-12-13 | 2006-08-10 |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 Testkäfig und Untersuchungsvorrichtung zur Untersuchung des Verhaltens von Kleinsäugetieren |
US20100217350A1 (en) * | 2009-02-23 | 2010-08-26 |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Wireless Electrical Stimulating Device for Living Body |
RU167065U1 (ru) * | 2016-04-04 | 2016-12-20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Амур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Медицин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краниальной стимуляции головного мозга постоянным током |
CN106861043A (zh) * | 2017-04-17 | 2017-06-20 | 郑州大学 | 动物群体协同行为的便携式神经调控系统 |
CN207008070U (zh) * | 2017-08-09 | 2018-02-13 | 重庆市皓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结构的姿态传感器 |
CN108029581A (zh) * | 2017-11-23 | 2018-05-15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于大鼠听觉分辨行为的自动训练系统 |
CN208754188U (zh) * | 2018-09-25 | 2019-04-16 | 武汉易德龙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恒流恒压输出的升压转换电路 |
CN211432912U (zh) * | 2019-08-22 | 2020-09-08 | 中山市福瑞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身高体脂秤 |
CN111870812A (zh) * | 2020-08-24 | 2020-11-03 | 大悦创新(苏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刺激输出电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卢俊杉: "鸽子穿戴式神经信号检测与刺激闭环调控系统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vol. 2012, no. 12, pages 2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91291B (zh) | 2023-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91291B (zh) | 一种手持式微型神经刺激器 | |
CN104778887A (zh) | 一种模块化单片机综合开发实验箱及其应用 | |
CN109033010A (zh) | 一种基于Arduino的无线下载开发板及无线下载方法 | |
CN217588941U (zh) | 一种led阵列的显示装置及电子显示屏 | |
CN110320487B (zh) | 一种4~20mA标定器 | |
CN106781814A (zh) | 一种插装式实训开发装置 | |
CN111813026A (zh) | 一种ros机器人驱动板 | |
CN212412803U (zh) | 显示模组及使用可充电电池供电的装置 | |
CN217388300U (zh) | 一种物联网太阳能控制器 | |
CN219107095U (zh) | 一种电子延期模块测试电路 | |
CN105513470A (zh) | 一种多功能单片机学习板 | |
CN213475423U (zh) |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系统 | |
RU2008102709A (ru) | Способ имитаци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ракеты с аппаратурой носите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 |
CN215814162U (zh) | 一种嵌入式系统板 | |
CN219958353U (zh) | 一种无线控制装置 | |
CN216751267U (zh) | 适于gps接收机的便携式供电装置 | |
CN204990921U (zh) | 一种数字电路综合实训板 | |
CN220556686U (zh) |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显示装置 | |
CN213643090U (zh) | 多功能充放电游戏控制器 | |
CN218679025U (zh) | 一种数显表电路和脉冲开关量变换电路 | |
CN209821638U (zh) | 一种手持式美容仪电源管理芯片 | |
CN221768012U (zh) | 一种控制电路 | |
CN217880149U (zh) | 一种迷你型程序下载器 | |
CN102750897B (zh) | 一种简易led显示模块测试电路 | |
CN220190494U (zh) | 一种充电模块以及充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