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9812B -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9812B
CN112689812B CN201880097583.0A CN201880097583A CN112689812B CN 112689812 B CN112689812 B CN 112689812B CN 201880097583 A CN201880097583 A CN 201880097583A CN 112689812 B CN112689812 B CN 112689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ime
terminal
moment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75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9812A (zh
Inventor
杜帅乐
潘光胜
刘鹏举
张广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89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9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基于无线信号的手势识别的识别效率和适用性。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终端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位置不同,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是在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获取第二天线的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是在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获取的,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普及程度越来越广泛,用户与电子设备的交互方式也从利用遥控器、鼠标、键盘等外设进行的简单交互方式,发展到了利用语音交互、体感交互、眼动交互和手势交互等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其中,手势交互方式由于比较自然方便,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具有很大的需求。
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手势会导致无线信号发生反射、衍射、以及多径等,因此可以基于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变化来识别不同的手势类型,以实现手势交互。目前,基于无线信号的手势识别主要是通过单天线采集天线信号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各种手势模型,之后在进行手势识别时从采集到天线信号数据中提取出与人体运动速度相关的特征,通过训练得到的手势模型识别出手势。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当无线信号的来波方向与天线的角度不同时,同一手势产生的波形波动会有所不同,从而提取出的与人体运动速度相关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进而会造成手势识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基于无线信号的手势识别的识别效率和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终端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位置不同,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是在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获取第二天线的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是在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即确定目标手势经过或靠近不同天线的顺序,确定目标手势的运动轨迹,从而识别出目标手势。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终端无需对天线的天线参数进行复杂的模式识别等处理,仅根据不同天线的天线参数发生波动的时刻和天线的位置即可识别目标手势,从而提高了手势识别的效率,也降低该终端的功耗;此外,该方法不受无线信号的来波方向的影响,因此也提高了手势识别的适用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位于终端屏幕的不同侧,比如,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终端屏幕所在平面内投影的水平位置不同、或者垂直不同、或者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均不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合理的设置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位置,使得该终端能够利用较少的天线识别出更多的手势。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是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即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开始的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即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开始的时刻。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距离用户手越近的天线的天线参数越早产生波动,距离用户手越远的天线的天线参数越晚产生波动,上述根据波动开始的时刻能够简单有效地确定用户手经过不同天线的先后顺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是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即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最大的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即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最大的时刻。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距离用户手越近的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越大,距离用户手越远的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越小,上述波动最大的时刻能够简单有效地确定用户手经过不同天线的先后顺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是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即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结束的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即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结束的时刻。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距离用户手越近的天线的天线参数越早产生波动,距离用户手越远的天线的天线参数越晚产生波动,上述根据波动结束的时刻能够简单有效地确定用户手经过不同天线的先后顺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幅度、CSI的相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噪比SNR、信道质量指示CQI、分组接收率PRR、分组丢失率PLR、信号干扰比SI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者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能够提高该终端根据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识别目标手势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阻抗特性、方向图、相关性系统、或者通道校准值。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能够提高该终端根据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识别目标手势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位置不同,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是在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是在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位于终端屏幕的不同侧,比如,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终端屏幕所在平面内投影的水平位置不同、或者垂直不同、或者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均不同。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是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是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是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幅度、CSI的相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噪比SNR、信道质量指示CQI、分组接收率PRR、分组丢失率PLR、信号干扰比SI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者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阻抗特性、方向图、相关性系统、或者通道校准值。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位置不同;其中,该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是在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获取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是在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屏幕的不同侧,比如,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终端屏幕所在平面内投影的水平位置不同、或者垂直不同、或者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均不同。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是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是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是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第二时刻是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幅度、CSI的相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噪比SNR、信道质量指示CQI、分组接收率PRR、分组丢失率PLR、信号干扰比SI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者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阻抗特性、方向图、相关性系统、或者通道校准值。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具有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天线的终端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具有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天线的终端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的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悬浮手势的界面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悬浮手势解锁的界面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悬浮手势接听电话的界面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悬浮手势切换歌曲的界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至少两个天线的分布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至少两个天线的分布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参数的波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至少两个天线的分布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至少两个天线的分布示意图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势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至少两个天线的分布示意图五;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手势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和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配置有至少两个天线的终端中,且至少两个天线的位置不同,本申请可用于提高基于无线信号的手势识别的识别效率和适用性。基于无线信号的手势识别的基本原理在于:在用户作出目标手势之前,当终端的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相对比较平稳,比如仅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当终端附近存在运动的物体(比如用户作出目标手势)时,物体不同的姿态、速度和角度等会导致空间中无线信号的反射、折射、衍射的不同,进而影响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发生变化,比如在手靠近终端的天线时会造成无线信号的遮挡或反射,从而导致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质量变差,当手不断运动时,会导致无线信号的质量出现较大范围内的不规则波动等。这里的无线信号可以通过无线信道信息来反映。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势识别方法,通过在至少两个天线的无线信道信息出现波动时,获取至少两个天线的无线信道信息波动的时刻,基于不同天线的无线信道信息波动的时刻的先后顺序、以及至少两个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的运动轨迹,进而识别出该目标手势。
另外,由于物体的运动,还会导致天线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比如当手靠近终端时会导致天线周围的阻抗特性改变,当手不断运动时,会导致天线的阻抗特性出现不规则波动等,从而导致测量得到天线状态也会出现不规则波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势识别方法,通过在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状态信息出现波动时,获取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状态信息波动的时刻,基于不同天线的天线状态信息波动的时刻的先后顺序、以及至少两个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的运动轨迹,进而识别出该目标手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波动可以是指天线参数在一个基准值(比如,该基准值可以表示天线参数在未受到目标手势影响时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上下有规则或者无规则的跳变。相比于目标手势引起的天线参数的波动,该终端中器件的热噪声引起的天线参数的波动仅是一个很小范围内的无规则波动。对于该很小范围内的波动,该终端可能由于检测精确度不足而无法检测到;或者,当该终端检测到一个很小范围内的波动时,该终端不响应该波动或认为未出现波动,从而该终端不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天线参数出现波动可以是指由目标手势引起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即天线参数在一个较大范围内的波动,比如,当波动值大于一个预设阈值时即认为所述天线参数出现波动。另外,评估“波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方差、标准差、极值、导数、变化率、绝对误差、概率分布、异常检测等,以及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训练得到的用于识别“波动”的训练模型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终端可以为配置有至少两个天线的各种设备。例如,该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照相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车载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蜂窝电话、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将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如图1所示,以该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手机包括:RF电路101、存储器102、处理器103、传感器组件104、多媒体组件105、电源组件106以及输入\输出接口107。
下面结合图1对该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03处理,以及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01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个天线、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数据、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该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图像数据、电话本等。此外,该手机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03是该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数据,执行该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该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地,处理器103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比如,处理器103可集成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和基带处理器(modem),手机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可以在AP上运行处理,通信功能可以在基带处理器上处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3中。
传感器组件10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该手机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其中,传感器组件104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组件103可以检测到该手机的加速/减速、方位、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或该手机的温度变化等。此外,传感器组件10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
多媒体组件105在该手机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该屏幕可以为触摸面板,且当该屏幕为触摸面板时,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此外,多媒体组件105还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比如,多媒体组件105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该手机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电源组件106用于为该手机的各个组件提供电源,电源组件1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该手机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输入\输出接口107为处理器103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比如,外围接口模块可以键盘、鼠标等。
尽管未示出,该手机还可以包括音频组件和通信模块等,比如音频组件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等,通信模块可以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模块或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两个天线可以包括上述射频电路对应的天线、WiFi模块对应的天线、蓝牙模块对应的天线、NFC模块对应的天线等。此外,至少两个天线可以是分别独立设置的,也可以是集成设置的(比如,蜂窝天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天线的具体形态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适用于该终端的各种应用场景中,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识别出的目标手势的作用与用户直接在触摸屏上作出的手势或者通过其他输入设备输入的手势命令等的作用可以有相同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作出的目标手势可以是在该终端附近(比如,距离该终端的屏幕上方3-5cm的范围等)作出的悬浮手势;或者是用户使用手直接在触摸屏上作出的手势,比如,当该终端的触摸屏损坏时,该终端可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识别出用户直接在触摸屏作出的手势;或者是用户戴着防护套具等直接在触摸屏上作出的手势,比如,当用户带有手套时,用户无需摘卸可直接在触摸屏上作出的手势,该终端可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识别出用户作出的手势。
其中,用户在使用悬浮手势时,用户可以在该终端的设置选项中进行配置。比如,如图1A中的(a)所示,该终端的设置选项中有“悬浮手势”,用户在选择“悬浮手势”的选项之后,显示如图1A中的(b)所示的界面,其中“开启”选项用于开启悬浮手势,“关闭”选项用于关闭悬浮手势,则当用户选择“开启”选项后,该终端即可识别用户作出的悬浮手势,并根据具体的悬浮手势执行对应的指令。示例性的,如图1B所示,当该终端处于锁屏状态(如图1B中的(a))时,用户可在该终端的屏幕上方作出向右滑动的悬浮手势(如图1B中的(b)所示),则该终端可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识别出的向右滑动的手势,进而为用户解锁显示该终端的主界面(如图1B中的(c)所示)。或者,如图1C所示,当该终端处于来电状态(如图1C中的(a)所示)时,用户可在该终端的屏幕上方作出向右滑动的悬浮手势(如图1C中的(b)所示),则该终端可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识别出的向右滑动的手势,进而为用户接通电话并显示通话界面(如图1C中的(c)所示),当然用户也可在该终端的屏幕上方作出向左滑动的悬浮手势以挂断电话。或者,如图1D所示,当用户使用该终端听音乐(如图1D中的(a)所示)时,用户可在该终端的屏幕上方作出向左滑动的悬浮手势(如图1D中的(b)所示),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识别出的向左滑动可用于播放上一首歌曲,进而该终端为用户切换至上一首歌曲进行播放(如图1D中的(c)所示),当然用户也可在该终端的屏幕上方作出向右滑动的悬浮手势以切换至下一首歌曲,或者在该终端的屏幕上方作出向上滑动的悬浮手势以增大音量,或者在该终端的屏幕上方作出向下滑动的悬浮手势以减小音量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画图示意。类似的,当用户使用该终端的通讯录时,用户可作出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的手势等,该终端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识别出目标手势为向上滑动时可用于为用户显示上一页通讯录,若识别出目标手势为向下滑动时可用于为用户显示下一页通讯录;或者,当用户使用该终端翻看相册时,用户可作出向左滑动或向右滑动的手势等,该终端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识别出目标手势为向右滑动时可用于为用户显示下一张图片,若识别出目标手势为向左滑动时可用于为用户显示上一张图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在上述图1所示的终端中实现。参见图2,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201:该终端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是在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以及获取第二天线的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是在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
其中,该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至少两个天线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每个天线都可用于接收无线信号,下面以至少两个天线为例进行说明。至少两个天线的位置不同可以是指至少两个天线在该终端上的位置不同;可选的,至少两个天线中存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不在该终端屏幕的同一侧。比如,将至少两个天线投影在该终端的屏幕所在的平面时,至少两个天线在该平面内的投影位置不同,若该平面通过二维空间(x轴和y轴)表示,则至少两个天线在该平面内的投影对应在x轴上的值不同、或者在y轴上的值不同、或者在x轴上的值和y轴上的值均不同。
示例性的,以图3和图4所示的至少两个天线为例对至少两个天线的数量和每个天线的位置进行举例说明,图3和图4中以该终端屏幕所在的平面为投影面、水平方向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为例,T表示该终端的顶部,B表示该终端的底部,L表示该终端的左侧,R表示该终端的右侧。图3中的(a)~(c)所示,以至少两个天线包括两个天线(天线1和天线2)为例,当天线1和天线2分别设置于终端的左侧和右侧、且天线1和天线2的投影对应在y轴上的值相同时如图3中的(a)所示,当天线1和天线2的投影对应在y轴上的值不同时如图3中的(b)或者(c)所示。图4中以至少两个天线包括三个天线(天线1、天线2和天线3)为例,当天线1和天线2分别设置于终端的左侧和右侧、且天线1和天线2的投影对应在y轴上的值不同,天线3设置于终端的底部(即在x轴的值和y轴上的值与天线1和天线2均不同)时如图4中的(a)或(b)所示。
另外,该天线参数可以为无线信道信息中的参数和/或者天线状态信息参数。无线信道信息用于反映无线信号的状态,可以根据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计算出来;天线状态信息用于反映天线的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天线的工作状态测量得到的。对于无线信道信息,在用户作出目标手势之前,该终端的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可能相对比较平稳,比如仅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从而基于该无线信号计算得到的无线信道信息也相对稳定;当用户在该终端的附近作出目标手势时,该终端的至少两个天线会受到该手势的影响,即至少两个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会产生波动,比如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波动,从而根据波动后的无线信号计算得到的无线信道信息也会产生波动。同理,对于天线状态信息,在用户作出目标手势之前,该终端测量得到的天线的工作状态也相对稳定;当用户在该终端的附近作出目标手势时,天线的工作状态会受到手的影响而产生波动,比如天线的阻抗特性等会受到手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进而测量得到的阻抗特性会产生波动。
具体的,当用户在该终端的附近作出目标手势(该目标手势可以是悬浮手势或者是直接作用在触摸屏上的手势)时,该终端的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参数会受到该手势的影响,即至少两个天线的无线信道信息或者天线状态信息会产生波动,从而该终端可以获取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参数波动的时刻。
可选的,该终端可以检测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参数,当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参数产生波动时,该终端获取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参数对应的时间信息序列(即不同时刻对应的天线参数),并所述时间信息序列中提取出每个天线的天线参数波动的时刻。可选的,该时刻可以是波动开始时的时刻,即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比如,该时刻的天线参数值与前面一个或者多个时刻的天线参数值之差均小于预设阈值,与后面一个或者多个时刻的天线参数值之差均大于预设阈值);或者是波动结束时的时刻,即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预设阈值的时刻(比如,该时刻的天线参数值与后面一个或者多个时刻的天线参数值之差均小于预设阈值)、或者波动最大的时刻,即天线参数的波动最大的时刻(比如,该时刻的天线参数值与前面一个或者多个时刻的天线参数值之差最大,与后一个或者多个时刻的天线参数值之差也最大)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信道信息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参数来反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从无线信道信息包括的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获取上述波动的时刻: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CSI)的幅度、CSI的相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分组接收率(Packet Reception Rate,PRR)、分组丢失率(Packet Loss Rate,PLR)、信号干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Ratio,SI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或者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类似的,天线状态信息也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参数来反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从天线状态信息包括的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获取上述波动的时刻:阻抗特性、方向图、相关性系统、或者通道校准值。
示例性的,以至少两个天线包括天线1和天线2、且天线1和天线2的位置如图3中的(b)所示为例。当该无线信道信息包括CSI或者RSSI、且用户作出某一手势时,终端获取到天线1和天线2的CSI波动的时间信息序列如图5中的(a)所示,获取到的天线1和天线2的RSSI波动的时间信息序列如图5中的(b)所示,图5中以ANT1表示天线1,ANT2表示天线2。
对于图5中的(a),若以CSI(是一种系数)的值变化大于阈值20确定为其出现波动,则ANT1的CSI大约在0.72s时的值(略低于200)与前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小于20、且与后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大于20(即波动开始的时刻为0.72s),在0.72s至1.25s之间持续上下波动,且在1.05s时的值(约为210)与前一时刻和后一时刻的值之差最大(即波动最大的时刻为1.05s),在1.25s时的值(约为220)与后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小于20(即波动结束的时刻为1.25s)。ANT2的CSI大约在0.64s时的值(略大于100)与前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大于20、且与后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大于20(即开始波动的时刻为0.64s),在0.64s至1.25s之间持续上下波动,且在0.95s时的值(约为230)与前一时刻和后一时刻的值之差最大(即波动最大时刻为0.95s),在1.25s时的值(约为150)与后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小于20(即波动结束的时刻为1.25s)。因此,根据上述图5中的(a)所示,可知ANT1波动开始的时刻0.72s晚于ANT2波动开始的时刻0.64s;ANT1波动最大的时刻1.05s晚于ANT2波动最大的时刻0.95s。
对于图5中的(b),若以RSSI的幅值变化大于阈值2dB确定为其出现波动,则ANT1的RSSI大约在1.04s时的幅值(约为-33dB)与前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小于2dB、且与后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大于2dB(即开始波动的时刻为1.04s),在1.04s至1.20s之间持续上下波动,且在1.12s时的幅值(约为-37dB)与前一时刻和后一时刻的幅值之差最大(即波动最大时刻为1.12s),在1.20s时的幅值(约为-39dB)与后面几个时刻的幅值之差均小于2dB(即波动结束的时刻为1.20s)。ANT2的RSSI大约在0.72时的幅值(约为-36dB)与前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小于2dB、且与后面几个时刻的值之差均大于2dB(即波动开始的时刻为0.72s),在0.72s至1.12s之间持续上下波动,且在1.08s时的幅值(约为-36dB)与前一时刻和后一时刻的幅值之差最大(即波动最大的时刻为1.08s),在1.12s时的幅值(约为-38dB)与后面几个时刻的幅值之差均小于2dB(即波动结束的时刻为1.12s)。因此,根据上述图5中的(b)所示,可知ANT1波动开始的时刻1.04s晚于ANT2波动开始的时刻0.72s;ANT1波动最大的时刻1.12s晚于ANT2波动最大的时刻1.08s;ANT1波动结束的时刻1.20s晚于ANT2波动结束的时刻1.12s。
进一步地,该终端在获取上述无线信道信息或者无线信道信息波动的时刻之前,该终端还可以对其波形进行一些预处理,比如,数据转换和降噪等。该数据转换可以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例如原始的CSI信息是一个复数,将其转换为幅度或相位信息等;降噪的方法可以包括滑窗平均、滤波、小波分解降噪、多维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进而减小噪声的影响,使得该终端能够更容易检测波动。
S202: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
由于目标手势滑动过程中,手距离某一天线越近时,则对该天线的天线参数影响越大,手距离某一天线越远时,则对该天线的天线参数影响越小,因此根据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参数波动的时刻的先后顺序,可以确定受到目标手势的影响的至少两个天线的先后顺序,从而再根据至少两个天线的位置可以确定目标手势的滑动轨迹,进而确定目标手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能够识别的手势的种类与至少两个天线的数量和位置有关,下面分别对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天线包括天线1和天线2,且天线1和天线2分别位于该终端的左侧和右侧。若天线1和天线2等高,比如上述图3中的(a)所示的天线1和天线2,则能够识别的手势可以包括:向左滑动、向右滑动;若天线1和天线2不等高,比如上述图3中的(b)或者(c)所示的天线1和天线2,则能够识别的手势可以包括:向左滑动和向右滑动;或者在天线1和天线2的距离相对较远时,比如,天线1靠近该终端的顶部,天线2靠近该终端的底部,则能够识别手势可以包括:向下滑动和向上滑动。比如,在上述图5所述的示例中,天线1和天线2的位置如图3中的(b)所示,图5所示的天线1和天线2的天线参数波动的时刻的先后顺序是天线2先波动、天线1后波动,若定义该方法能够识别的手势包括向左滑动和向右滑动,则可以确定目标手势的滑动方向是从左至右,从而确定该目标手势为向左滑动;若定义该方法能够识别的手势包括向下滑动和向上滑动,则可以确定目标手势的滑动方向是从下至上,从而确定该目标手势为向上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天线包括天线1和天线2,且天线1和天线2分别位于该终端的顶部和底部。若天线1和天线2等高,比如图6中的(a)所示的天线1和天线2,则该方法能够识别的手势可以包括:向下滑动和向上滑动;若天线1和天线2不等高,比如图6中的(b)或者(c)所示的天线1和天线2,则该方法能够识别的手势也可以包括:向下滑动和向上滑动;或者,在天线1和天线2的距离相对较远时,比如,天线1靠近该终端的右侧,天线2靠近该终端的左侧,则该方法能够识别的手势可以包括:向左滑动和向右滑动。
可选的,如图7所示,当至少两个天线包括天线1和天线2时,天线1和天线2也可以分别位于该终端的左侧和底部、左侧和顶部、右侧和顶部、或者右侧和底部。通过合理地设置图7所示的天线1和天线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使该方法能够识别的手势包括:向左滑动和向右滑动,或者包括向下滑动和向上滑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定义能够识别的手势包括向左滑动和向右滑动,则可以将类似于从左至右的其他手势也确定为向右滑动,比如,如图8中的(a)所示的从左下至右上滑动、从左上至右下滑动、从左至右弧形滑动、从左至右波浪形滑动、从左至右锯齿形滑动、先向上后向右滑动、或者先向下后向右滑动等;将类似于从右至左的其他手势也确定为向左滑动,比如,如图8中的(b)所示的从右上至左下滑动、从右下至左上滑动、从右至左弧形滑动、从右至左波浪形滑动、从右至左锯齿形滑动、先向上后向左滑动、或者先向下后向左滑动等。同理,若定义能够识别的手势包括向下滑动和向上滑动,则可以将类似于从上至下的其他手势也确定为向下滑动,降类似于从下至上的其他手势也确定为向上滑动,具体的其他手势与上述类似于从左至右的其他手势、或者类似于从右至左的其他手势相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天线包括天线1、天线2和天线3,且天线1、天线2和天线3可以分别设置在该终端的不同侧。比如,如上述图4中的(a)或(b)所示,天线1设置在该终端的右侧、天线2设置在该终端的左侧,天线3设置在该终端的底部,则该方法能够识别的手势可以包括:向左滑动、向右滑动、向下滑动和向上滑动。示例性的,以图4中(a)所示的天线位置为例,假设获取到的天线1至天线3的天线参数对应的波动时刻分别为t1、t2和t3,则当t1、t2和t3的先后顺序为t2-t3-t1时可以确定目标手势为向右滑动,当t1、t2和t3的先后顺序为t1-t3-t2时可以确定目标手势为向左滑动,当t1、t2和t3的先后顺序为t1-t2-t3时可以确定目标手势为向下滑动,当t1、t2和t3的先后顺序为t3-t2-t1时可以确定目标手势为向上滑动。
可选的,如图9中的(a)至(c)所示,当至少两个天线包括天线1、天线2和天线3时,天线1、天线2和天线3也可以分别位于该终端的顶部、左侧和底部,或者位于右侧、顶部和底部,或者位于左侧、顶部和右侧。当天线1、天线2和天线3的位置如图9所示时,则该方法能够识别手势可以包括:向左滑动、向右滑动、向下滑动和向上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至少两个天线包括的天线数量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且天线的位置均不同时,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识别目标手势:该终端获取不同天线在不同时刻时的天线参数对应的波动强度曲线;对于同一时刻波动强度最大的天线,该终端可以确定目标手势此刻最靠近该天线;根据每个天线的天线参数对应的波动强度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目标手势与该天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比如,当一个天线的天线参数对应的波动强度在某一时间段内不断变大时,可以表明目标手势在该时间段内逐渐靠近该天线,当一个天线的天线参数对应的波动强度在某一时间段内不断减小时,可以表明目标手势在该时间段内逐渐远离该天线);根据不同时刻对应的波动强度最大的天线的位置,以及目标手势与每个天线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相对运动方向,确定目标手势的滑动轨迹,进而确定目标手势。
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能够识别的手势可以包括多种,比如非组合滑动和组合滑动等。非组合滑动可以包括:向左滑动、向右滑动、向下滑动、向上滑动、从左下至右上滑动、从左上至右下滑动、从右上至左下滑动、以及从右下至左上滑动等。组合滑动可以包括:先向上后向右滑动、先向下后向右滑动、先向上后向左滑动、先向下后向左滑动、先向左后向上滑动、先向右后向上滑动、先向左后向下滑动、先向右后向下滑动、S型滑动、O型滑动等。
示例性的,至少两个天线包括4个天线(即天线1至天线4),4个天线的位置如图10中的(a)所示,即天线1和天线2位于该终端的左侧,且天线1靠近顶部、天线2靠近底部,天线3和天线4位于该终端的右侧,且天线3靠近底部、天线4靠近底部。比如,当目标手势为从左下至右上滑动(即如图10中的(b)所示)时,该终端可以获取到天线2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强度在最开始是最大的,在之后一段时间内逐渐减小,从而可以确定目标手势从天线2的位置开始滑动,并逐渐远离天线2;其次,天线1和天线3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强度逐渐变大一段时间之后又逐渐变小,从而可以确定目标手势距离天线1和天线3的位置是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从而可以确定目标手势由天线2的位置向天线1和天线3的中间位置靠近之后并逐渐远离;最后,该终端获取到天线4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强度逐渐增大,且最后达到最大,从而该终端可以确定目标手势最后停在天线4的位置,从而根据该滑动轨迹可以确定目标手势为从左下至右上滑动。再比如,当目标手势为先向下后向右滑动(即如图10中的(c)所示)时,该终端可以获取到天线1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强度在最开始是最大的,在之后一段时间内逐渐减小,从而可以确定目标手势从天线1的位置开始滑动,并逐渐远离天线1;其次,天线2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强度逐渐变大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之后又逐渐变小,从而可以确定目标手势逐渐靠近天线2,之后又逐渐远离天线2,从而可以确定目标手势由天线1的位置向天线的2的位置滑动,之后又远离天线2;最后,该终端获取到天线3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强度逐渐增大,且最后达到最大,从而该终端可以确定目标手势最后停在天线3的位置,即目标手势远离天线2并向天线3滑动,从而根据该滑动轨迹可以确定目标手势为先向下后向右滑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能够根据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参数波动的时刻的先后顺序,确定目标手势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每个天线的先后顺序,进而再结合至少两个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的运动轨迹,从而识别出目标手势;或者,结合至少两个天线的天线参数波动的时刻的先后顺序和每个天线的天线参数对应的波动趋势,确定目标手势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每个天线的先后顺序,最后再结合至少两个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的运动轨迹,从而识别出目标手势。因此,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进行复杂的模式识别,从而提高了手势识别的效率,也降低该终端的功耗;此外,该方法不受无线信号的来波方向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势识别的适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终端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如图11所示,该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1101、获取单元1102和确定单元1103,至少两个天线1101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其中,至少两个天线1101用于接收无线信号;获取单元1102用于支持该终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确定单元1103用于支持该终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当然,上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单元模块,例如,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该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并且,上述功能单元的具体所能够实现的功能也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例所述的方法步骤对应的功能,上述终端的其他单元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其所对应方法步骤的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获取单元1102和确定单元1103可以为图1所示的终端中的处理器103,存储单元可以为图1所示的终端中的存储器102,至少两个天线1101可以集成在上述图1所示的终端中的RF电路101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03可用于该终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1-S2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该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RF电路101可用于支持该终端接收无线信号。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终端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终端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位置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在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
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在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获取的,所述第二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
其中,获取第一时刻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时间信息序列,并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序列中获取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序列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不同时刻对应的天线参数;
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时刻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时间信息序列,并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序列中获取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序列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不同时刻对应的天线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屏幕的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幅度、CSI的相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噪比SNR、信道质量指示CQI、分组接收率PRR、分组丢失率PLR、信号干扰比SI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者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参数还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阻抗特性、方向图、相关性系统、或者通道校准值。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位置不同,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在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在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获取的,所述第二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时刻;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时间信息序列,并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序列中获取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序列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不同时刻对应的天线参数;
所述获取单元还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时间信息序列,并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序列中获取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序列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不同时刻对应的天线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屏幕的不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首次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最大的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末次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时刻。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幅度、CSI的相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噪比SNR、信道质量指示CQI、分组接收率PRR、分组丢失率PLR、信号干扰比SI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者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参数还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阻抗特性、方向图、相关性系统、或者通道校准值。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位置不同;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在所述第一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的;
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是在所述第二天线的天线参数的波动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获取的,所述第二时刻晚于所述第一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位置,确定目标手势;
其中,获取第一时刻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时间信息序列,并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序列中获取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序列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不同时刻对应的天线参数;
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时刻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时间信息序列,并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序列中获取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序列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不同时刻对应的天线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屏幕的不同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幅度、CSI的相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噪比SNR、信道质量指示CQI、分组接收率PRR、分组丢失率PLR、信号干扰比SIR、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者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参数还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阻抗特性、方向图、相关性系统、或者通道校准值。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具有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天线的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提供的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
CN201880097583.0A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689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4391 WO2020093278A1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9812A CN112689812A (zh) 2021-04-20
CN112689812B true CN112689812B (zh) 2023-04-11

Family

ID=7061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7583.0A Active CN112689812B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9812B (zh)
WO (1) WO20200932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507A (zh) * 2020-07-06 2022-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手势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2540717B (zh) * 2020-12-11 2022-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65550B (zh) * 2021-01-20 2024-05-07 济南杰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信道状态信息的目标行为分割方法
US11914093B2 (en) * 2021-12-07 2024-02-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F antenna scanning for human movement classific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06235A (ko) * 2013-07-08 2015-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결합된 ui 구성 요소를 제공하는 휴대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7308A1 (en) * 2010-12-22 2012-06-28 Intel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gesture recognition for operation of mobile devices
US9971414B2 (en) * 2013-04-01 2018-05-1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rough Its Center For Commercializa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gestures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s
US9804712B2 (en) * 2013-08-23 2017-10-31 Blackberry Limited Contact-free interaction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793059A (zh) * 2014-02-14 2014-05-1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时域多普勒手势恢复识别方法
WO2015200710A2 (en) * 2014-06-25 2015-12-3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gestures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and/or reflections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the detecting device
CN105260010A (zh) * 2014-07-17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手势轨迹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615244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深圳大学 手势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US10338686B2 (en) * 2016-03-31 2019-07-02 Disney Enterprises, Inc. Control system using aesthetically guided gesture recognition
CN108387940B (zh) * 2018-01-24 2019-10-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Wi-Fi无线感知的室内移动物体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06235A (ko) * 2013-07-08 2015-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결합된 ui 구성 요소를 제공하는 휴대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3278A1 (zh) 2020-05-14
CN112689812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9812B (zh)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KR20180047649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60001228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60019145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6012760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4375811A (zh) 一种音效处理方法和装置
KR20160000345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9088973B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KR20170046338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60031334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540659B (zh) 降低tdd噪声影响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35822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60148401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4521015B (zh) 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170058173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5120512B (zh) 一种信号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KR2016008964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60035908A (ko)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KR20150082842A (ko) 이동 단말기의 통신 장치
KR20170074445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160080538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60085640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발열 제어방법
CN114826296B (zh) 电子设备、控制通信性能的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
KR101575053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1181599B (zh) 用于小区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