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9022A - 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9022A
CN112689022A CN202011640966.3A CN202011640966A CN112689022A CN 112689022 A CN112689022 A CN 112689022A CN 202011640966 A CN202011640966 A CN 202011640966A CN 112689022 A CN112689022 A CN 112689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rrupted
sent
storage area
send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09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9022B (zh
Inventor
唐捷
刘伟
王庆春
刘景龙
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ly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ly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ly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ly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09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9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9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9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自动续传系统,包括:提供至少一个数据请求端,及一数据发送端,数据发送端根据至少一个数据请求端的请求向对应的数据请求端发送与请求对应的数据类型的数据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面对被多种被打断的数据类型无需重新加载,通过续传能够保证其传输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于物联网设备在传输一种数据类型时,会被多种功能类型的数据所打断,或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遇到网络故障,进而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应用于物联网系统,包括:提供至少一个数据请求端,及一数据发送端,所述数据发送端根据至少一个所述数据请求端的请求向对应的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与所述请求对应的数据类型的数据,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数据发送端判断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所述数据类型与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是否一致,如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S2、所述数据发送端继续发送一预定单位的当前的数据;
步骤S3、所述数据发送端判断当前发送的数据是否发送完毕,如否则返回步骤S1;
步骤S4、所述数据发送端检查是否存在被打断的数据,如是则判断所述被打断的数据是否完成续传,如未完成续传则返回所述步骤S1,如已完成续传则清楚已完成续传的所述被打断数据的记录并结束。
步骤S5、将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记录为被打断的数据,将所述待发送数据作为当前的数据,并返回所述步骤S2。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所述数据发送端判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是否符合发送协议要求,如不符合则抛弃所述待发送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预定单位为帧。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于一第一存储区域中查找被标识为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如没有则结束;
步骤S42、检查当前的所述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对应的传送标志是否为已完成,如否则将检查找到的所述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复制至一第二存储区域,并返回步骤S1;
步骤S43、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清除当前的所述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并判断是否还有所述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如有则返回所述步骤S42,如没有则结束。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将正在传送的当前的数据对应的信息作为被打断的数据,由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移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
步骤S52、对所述被打断的数据未发送的部分进行标记;
步骤S53、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作为当前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为缓存备份区。
优选的,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为主缓存区。
优选的,所述步骤S51中,所述当前的数据对应的信息包括当前的数据的储存地址及长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52中,对所述被打断的数据未发送的部分进行标记的方法为记录被打断时需要发送的所述数据储存地址的偏移值。
还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应用如权利要求上述任一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面对被多种被打断的数据类型无需重新加载,通过续传能够保证其传输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数据自动续传方法的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数据自动续传方法的实施例中步骤S4的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数据自动续传方法的实施例中步骤S5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数据自动续传系统,应用于物联网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提供至少一个数据请求端,及一数据发送端,数据发送端根据至少一个数据请求端的请求向对应的数据请求端发送与请求对应的数据类型的数据,如图1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数据发送端判断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与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是否一致,如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S2、数据发送端继续发送一预定单位的当前的数据;
步骤S3、数据发送端判断当前发送的数据是否发送完毕,如否则返回步骤S1;
步骤S4、数据发送端检查是否存在被打断的数据,如是则判断被打断的数据是否完成续传,如未完成续传则返回步骤S1,如已完成续传则清楚已完成续传的被打断数据的记录并结束。
步骤S5、将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记录为被打断的数据,将待发送数据作为当前的数据,并返回步骤S2。
现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在本发明中,设有至少一数据请求端和至少一数据发送端,通过数据请求端向数据发送端发出与请求端对应的数据类型的数据,接收到数据请求的数据发送端会迅速作出响应,从而进行相应数据类型的传输,在数据传输前,待发送的数据被以一预定单位划分成多个连续的部分,数据发送端依次对每个部分进行处理,判断待发送的数据与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对应的类型是否一致,如一致,则表示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是待发送的数据的一部分,则继续以预定单位发送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每次发完一个预定单位数据发送端判断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发送完毕,如没有发送完毕则继续下一部分的发送,重新回到数据类型的判断步骤,以形成循环控制。如待发送的数据与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对应的类型不一致,意味着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将被打断,数据发送端将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记录为被打断的数据,然后开始处理待发送的数据。当一种类型的数据发送完毕后,数据发送端将会检查是否有被打断的数据记录,并且逐条的判断这些被打断的数据是否已经发送完毕,如未发送完毕则将未发送完毕的被打断的数据记录作为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并重新回到数据类型的判断步骤,开始循环控制发送该条被打断的数据,当被打断的数据已发送完毕,数据发送端将清除其对应的记录,并转向下一条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进行处理,直到所有的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均处理完毕。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循环控制,将被打断的数据和待发送的数据分开处理,在保证所有数据均能完整发送的基础上,可快速响应当前新的数据请求,提高了系统的相应速度及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数据发送端判断待发送的数据是否符合发送协议要求,如不符合则抛弃待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数据发送前,需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检测,丢弃不符合传输协议的数据类型,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2中,预定单位为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一种类型数据需分为多帧数据依次完成从数据发送端至数据请求端的传输。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4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于一第一存储区域中查找被标识为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如没有则结束;
步骤S42、检查当前的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对应的传送标志是否为已完成,如否则将检查找到的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复制至一第二存储区域,并返回步骤S1;
步骤S43、于第一存储区域中清除当前的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并判断是否还有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如有则返回步骤S42,如没有则结束。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被打断的数据类型会保存至第一存储区域中,待当前数据类型完成传输后,进而将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复制至一第二存储区域,进行被打断的数据类型的传输,完成传输后需清除第一存储区域中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5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将正在传送的当前的数据对应的信息作为被打断的数据,由第二存储区域中移动至第一存储区域中;
步骤S52、对被打断的数据未发送的部分进行标记;
步骤S53、将待发送的数据作为当前的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被打断的数据未完成传输的部分进行标记,从而能够保证被打断的数据开始续传时可从未完成传输的部分开始续传,从而防止数据的重复发送。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区域为缓存备份区。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存储区域为主缓存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区域及第二存储区域皆用以保存被打断的数据,以保证被打断的数据进行续传任务。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51中,当前的数据对应的信息包括当前的数据的储存地址及长度。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52中,对被打断的数据未发送的部分进行标记的方法为记录被打断时需要发送的数据储存地址的偏移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记录被打断时需要发送的所述数据储存地址的偏移值能够在被打断的数据恢复续传时,以判断被打断的数据未完成传输的部分,从而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该物联网系统应用上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面对被多种被打断的数据类型无需重新加载,通过续传能够保证其传输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续传方法,应用于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提供至少一个数据请求端,及一数据发送端,所述数据发送端根据至少一个所述数据请求端的请求向对应的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与所述请求对应的数据类型的数据,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数据发送端判断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所述数据类型与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是否一致,如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S2、所述数据发送端继续发送一预定单位的当前的数据;
步骤S3、所述数据发送端判断当前发送的数据是否发送完毕,如否则返回步骤S1;
步骤S4、所述数据发送端检查是否存在被打断的数据,如是则判断所述被打断的数据是否完成续传,如未完成续传则返回所述步骤S1,如已完成续传则清楚已完成续传的所述被打断数据的记录并结束。
步骤S5、将当前正在发送的数据记录为被打断的数据,将所述待发送数据作为当前的数据,并返回所述步骤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所述数据发送端判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是否符合发送协议要求,如不符合则抛弃所述待发送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预定单位为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于一第一存储区域中查找被标识为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如没有则结束;
步骤S42、检查当前的所述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对应的传送标志是否为已完成,如否则将检查找到的所述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复制至一第二存储区域,并返回步骤S1;
步骤S43、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清除当前的所述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并判断是否还有所述被打断的数据的记录,如有则返回所述步骤S42,如没有则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将正在传送的当前的数据对应的信息作为被打断的数据,由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移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
步骤S52、对所述被打断的数据未发送的部分进行标记;
步骤S53、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作为当前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为缓存备份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为主缓存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1中,所述当前的数据对应的信息包括当前的数据的储存地址及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2中,对所述被打断的数据未发送的部分进行标记的方法为记录被打断时需要发送的所述数据储存地址的偏移值。
10.一种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CN202011640966.3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Active CN112689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966.3A CN112689022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966.3A CN112689022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9022A true CN112689022A (zh) 2021-04-20
CN112689022B CN112689022B (zh) 2023-01-06

Family

ID=7545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0966.3A Active CN112689022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9022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3455A1 (en) * 2002-06-14 2003-12-18 Mike Leber Distributed file sharing system
CN1859123A (zh) * 2006-03-17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内容续传方法及系统
CN101159896A (zh) * 2007-09-19 2008-04-09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移动终端数据包下载方法
CN102495906A (zh) * 2011-12-23 2012-06-13 天津神舟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断点续传的增量式数据迁移方法
CN103577281A (zh) * 2012-07-30 2014-02-12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恢复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25161A (zh) * 2014-08-14 2014-10-2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区分数据优先级的多播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245612A (zh) * 2015-10-27 2016-01-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文件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245568A (zh) * 2015-08-28 2016-01-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
CN106603206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浙江中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处理和传输方法
US20170149697A1 (en) * 2015-11-20 2017-05-25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6937313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和收发系统
CN10751723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401012A (zh) * 2018-01-31 2018-08-14 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断点续传方法
CN109639745A (zh) * 2019-02-27 2019-04-16 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断点续传的无人车航线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N111600945A (zh) * 2020-05-13 2020-08-28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块传输的ftp服务器断点下载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3455A1 (en) * 2002-06-14 2003-12-18 Mike Leber Distributed file sharing system
CN1859123A (zh) * 2006-03-17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内容续传方法及系统
CN101159896A (zh) * 2007-09-19 2008-04-09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移动终端数据包下载方法
CN102495906A (zh) * 2011-12-23 2012-06-13 天津神舟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断点续传的增量式数据迁移方法
CN103577281A (zh) * 2012-07-30 2014-02-12 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恢复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25161A (zh) * 2014-08-14 2014-10-2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区分数据优先级的多播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245568A (zh) * 2015-08-28 2016-01-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
CN106603206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浙江中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处理和传输方法
CN105245612A (zh) * 2015-10-27 2016-01-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文件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170149697A1 (en) * 2015-11-20 2017-05-25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6937313A (zh) * 2015-12-29 2017-07-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和收发系统
CN10751723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401012A (zh) * 2018-01-31 2018-08-14 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断点续传方法
CN109639745A (zh) * 2019-02-27 2019-04-16 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断点续传的无人车航线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N111600945A (zh) * 2020-05-13 2020-08-28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块传输的ftp服务器断点下载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成宾: "《基于MQ的文件分片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9022B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5975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mobile content centric network
CN104092717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消息目的端设备
US7436796B2 (en) Mobile-unit-dedicated data delivery assistance method
EP0217351A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WO1991014230A1 (en) Message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6534243A (zh) 基于http协议的缓存、请求、响应方法及相应装置
US11032584B2 (en) Picture storage method, apparatus and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CN107707619B (zh) 分布式存储方法及装置
US20200107211A1 (en) Measurement report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WO2022001750A1 (zh) 数据同步处理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53132A (zh) 基于虚拟化管理平台的文件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368703B (zh) 数据包重传方法、数据包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2689022B (zh) 一种数据自动续传方法
CN115065694B (zh) 一种云存储数据中转上传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JP2001211145A (ja) 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方法
EP408443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RU240093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ей для услуги сети подвижной связи
KR20080067044A (ko)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통신 시스템
CN112995260A (zh) 一种会话消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165289A1 (zh) 板间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JP4098434B2 (ja) 同報伝送方式
CN116996450B (zh) 一种管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028387A (zh) 数据处理方法、从站、主站以及存储介质
US20060045006A1 (en) Node presence confir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718418A (zh) 一种传输链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ng Jie

Inventor after: Liu Wei

Inventor after: Wang Qingchun

Inventor after: Liu Jinglong

Inventor after: Chang Liang

Inventor after: Xiao Xiao

Inventor after: Wang Jing

Inventor before: Tang Jie

Inventor before: Liu 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Qingchun

Inventor before: Liu Jinglong

Inventor before: Chang L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