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6502A - 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6502A
CN112686502A CN202011492184.XA CN202011492184A CN112686502A CN 112686502 A CN112686502 A CN 112686502A CN 202011492184 A CN202011492184 A CN 202011492184A CN 112686502 A CN112686502 A CN 112686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shadow
calc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al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21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波
李国耀
孙萍萍
李捐
陈富平
程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4921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6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6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6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本申请中的方法包括,获取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基本参数;基于预设规则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预设的输出模板选择并输出计算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数据及结果数据,以生成选型方案书。本申请基于获取到的项目基本信息,自动生成选型方案书,无需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实现了操作人员零技术门槛进行光伏发电系统选型设计,操作便捷、快速,适用于各种水平的工作人员,有利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有效推广。

Description

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光伏发电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如光伏空调中涉及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实施中,系统选型都需要专业设计人员根据销售人员或甲方提供的项目信息通过建模分析、借助相关软件单独计算发电量、排间距等,然后将各种信息整合成一份选型方案书,这种选型方法得到的方案设计受人员技术水平限制,同时耗时长、易出错,不利于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有效推广。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有助于减少对专业设计人员的依赖,便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有效推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基本参数;
基于预设规则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预设的输出模板选择并输出计算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数据及结果数据,以生成选型方案书。
可选地,所述基本参数包括安装场地参数、光伏组件及负载参数;
当安装场地为屋顶时,所述基于预设规则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包括:
基于安装场地参数中的屋面偏移角度、屋顶女儿墙类型及尺寸数据计算阴影面积,并将安装场地参数中的屋顶面积与所述阴影面积的差值确定为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
基于所述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和组件及负载参数进行接入光伏总串数计算,以得到项目的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
基于所述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进行电气计算,确定光伏电缆、交直流电缆的规格、以及确定汇流箱、交直流配电柜的规格和数量。
可选地,所述计算阴影面积包括根据以下表达式计算女儿墙阴影面积:
D1=|H1 tan θz cos γs|,D2=|H2 tan θz sin γs|,D3=|H3 tan θz sin γs|
ST1=D1*L1+D2*L2+D3*L3-D1*D2-D1*D3
其中,
H1表示东面女儿墙高度,H2表示南面女儿墙高度,H3表示西面女儿墙高度,L1表示东面女儿墙长度,L2表示南面女儿墙长度,L3表示西面女儿墙长度,
θz表示根据真太阳时确定的太阳天顶角,γs表示经由屋面偏移角度修正的方位角,
D1表示女儿墙南面阴影,D2表示女儿墙东面阴影,D3表示女儿墙西面阴影,ST1表示女儿墙阴影面积。
可选地,基于以下规则,根据真太阳时确定太阳天顶角:
当屋面为正南正北或南偏东时,
计算女儿墙南面阴影和女儿墙东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一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
计算女儿墙西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二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
当屋面为南偏西时,
计算女儿墙南面阴影和女儿墙西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三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
计算女儿墙东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四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
可选地,所述进行接入光伏总串数计算,具体包括:
确认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将所述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与确认的占用面积相除并向小取整,以得到光伏面板总块数;
根据组件及负载参数中的光伏组件开路电压Voc、光伏组件开路电压温度系数kv、光伏组件工作电压Vpm、光伏组件工作电压温度系数kv、光伏组件的工作电压温度系数kv’、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低温t、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高温t’、换流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dcmax、换流器MPPT电压最大值Umpptmin,基于以下表达式进行计算取整、以计算每串光伏板的块数N,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031
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串光伏板的块数和光伏面板总块数计算可以铺设多少串,并根据计算结果和组件及负载参数中的机组数量、每台机组最大接入串数计算确认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
可选地,所述确认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具体包括:
当屋顶类型为斜屋面时,确定安装方式为直接敷设,将单块光伏面板面积乘以预设倍数作为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
当屋顶类型为平屋面时,确定安装方式为倾斜安装,基于选定的排布方式、以预设计算公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并根据计算结果和单块光伏面板尺寸计算确认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
可选地,所述排布方式包括单排竖向排布、单排横向排布、双排竖向排布和双排横向排布;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单排竖向排布时,基于以下表达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041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单排横向排布时,基于以下表达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042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双排竖向排布时,基于以下表达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043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双排横向时排布,基于以下表达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044
其中,W表示单块光伏面板的宽,L表示单块光伏面板的长,β表示安装倾角,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045
表示当地纬度。
可选地,在基于所述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进行电气计算的过程中,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和预设的汇流箱进出规格计算确认汇流箱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基本参数还包括电价参数和单瓦投资参数;所述基于预设规则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还包括:
基于所述电价参数和单瓦投资参数,以及组件及负载参数中的单块组件峰值功率和组件块数进行经济效益计算分析、环境效益计算分析。
第二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选型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基本参数;
计算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规则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预设的输出模板选择并输出计算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数据及结果数据,以生成选型方案书。
第三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上述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光伏发电系统选型的技术方案,基于获取到的项目基本信息,自动生成选型方案书,无需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实现了操作人员零技术门槛进行光伏发电系统选型设计,操作便捷、快速,特别是对于销售人员,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发电量计算、方案书输出,减少销售人员对技术人员的依赖和沟通,大大缩短项目的响应时间,适用于各种水平的工作人员,有利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有效推广。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或现有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表达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的计算流程示意说明图;
图2a为图2所示计算流程中每块光伏板占用面积计算部分的计算流程示意说明图;
图2b为图2所示计算流程中阴影计算部分的计算流程示意说明图;
图2c为图2所示计算流程中电气计算部分的计算流程示意说明图;
图2d为图2所示计算流程中经济、环境效益分析部分的计算流程示意说明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选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相关技术中,光伏系统选型都需要专业设计人员根据销售人员或甲方提供的项目信息通过建模分析、借助相关软件单独计算发电量、排间距情况等,然后将各种信息整合成一份选型方案书,这种选型方法得到的方案设计受人员技术水平限制,同时耗时长、易出错,不利于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有效推广。
针对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有助于减少对专业设计人员的依赖,便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有效推广。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出的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基本参数;
步骤S120,基于预设规则根据获取到的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预设的输出模板选择并输出计算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数据及结果数据,以生成选型方案书。
本申请中光伏发电系统选型的技术方案,基于获取到的项目基本信息,自动生成选型方案书,无需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实现了操作人员零技术门槛进行光伏发电系统选型设计,有利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有效推广。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以另一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图2、图2a-图2d所示为该实施例中计算流程示意说明图。
在该实施例中,在获取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基本参数的步骤中,获取的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基本参数包括安装场地参数、光伏组件及负载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基本参数可由使用者直接录入或选择来实现获取,如图2中,光伏组件及负载参数中的“机组数量”就为直接输入而获取的,安装场地参数中的“屋顶类型”则为通过选择而获取;
基本参数也可根据使用者录入的信息从内置数据库或第三方软件中查询调用以间接获取,如图2中使用者录入组件型号,通过查询内置数据库即可自动获取到光伏组件及负载参数中“光伏板尺寸”、“光伏板功率”等参数,如图2中使用者输入地点信息,进而可基于该信息通过查询PVSYST等软件来间接获取到安装场地参数中的“最佳安装倾角”等参数。
一般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从安装实施场地特征上可分为屋顶类和其他类。本申请的该实施例中,光伏发电系统为光伏空调中涉及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场地为屋顶、属于屋顶类,涉及的负载为空调机组。
屋顶类的光伏发电系统,在选型方案制定过程中涉及到阴影分析计算,现有技术中阴影计算基本都是通过SketchUp、PVSYST或者其他软件进行建模分析来进行的,具体来说这里的建模分析就是输入屋顶女儿墙的高度、长度,生成屋顶的三维模型,并模拟出模型在虚拟日光源下的阴影情况,再基于软件测量工具测量阴影的尺寸,以分析确认具体哪些地方有阴影而不能铺设光伏板,从而确认光伏面板的可安装面积。
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根据安装场地参数基于预设的公式直接进行阴影分析计算,进而得到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并基于此进行相关系统选型所需其他计算分析。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申请该实施例中,基于预设规则根据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具体包括:
A、基于安装场地参数中的屋面偏移角度、屋顶女儿墙类型及尺寸数据计算阴影面积,并将安装场地参数中的屋顶面积与阴影面积的差值确定为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
B、基于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和组件及负载参数进行接入光伏总串数计算,以得到项目的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
C、基于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进行电气计算,确定光伏电缆、交直流电缆的规格、以及确定汇流箱、交直流配电柜的规格和数量。
具体的,
A中计算分析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主要涉及阴影计算。在安装场地为屋顶的应用场景下,阴影的产生主要由屋顶上的女儿墙(或者称为女儿墙)及其他障碍物产生。这里着重针对女儿墙所产生的阴影的分析计算过程进行介绍。
如图2b所示,女儿墙的阴影计算需要建筑方位(屋面偏移角度参数),女儿墙东、南、西高度、长度数据等(屋顶女儿墙类型及尺寸数据参数),根据以下表达式(1)、(2)进行女儿墙阴影面积计算:
D1=|H1 tan θz cos γs|,D2=|H2 tan θz sin γs|,D3=|H3 tan θz sin γs| (1)
ST1=D1*L1+D2*L2+D3*L3-D1*D2-D1*D3 (2)
上述表达式(1)、(2)中,H1表示东面女儿墙高度,H2表示南面女儿墙高度,H3表示西面女儿墙高度,L1表示东面女儿墙长度,L2表示南面女儿墙长度,L3表示西面女儿墙长度,θz表示根据真太阳时确定的太阳天顶角,γs表示经由屋面偏移角度修正的方位角,D1表示女儿墙南面阴影,D2表示女儿墙东面阴影,D3表示女儿墙西面阴影,ST1表示女儿墙阴影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屋面偏移角度(这里用γ1表示)表征了屋面的方位朝向,在应用上述表达式(1)的过程中,方位角γs的修正方式具体为:
当屋面为正南正北时,γ1为零,方位角γs无需修正;
当屋面为南偏东时,表达式(1)中各方向阴影计算式变形为,
D1=|H1 tan θz cos(|γs|-|γ1|)|,
D2=|H2 tan θz sin(|γs|-|γ1|)|,
D3=|H3 tan θz sin(|γs|+|γ1|)|;
当屋面为南偏西时,表达式(1)中各方向阴影计算式变形为,
D1=|H1 tan θz cos(|γs|-|γ1|)|,
D2=|H2 tan θz sin(|γs|+|γ1|)|,
D3=|H3 tan θz sin(|γs|-|γ1|)|。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太阳天顶角的计算可根据安装场地的地理位置通过现有公式进行推算,公式中涉及真太阳时的取值。在本申请该实施例中,基于以下规则,根据真太阳时计算确定太阳天顶角:
当屋面为正南正北或南偏东时,计算女儿墙南面阴影和女儿墙东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一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计算女儿墙西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二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为9,第二预设值为15;
当屋面为南偏西时,计算女儿墙南面阴影和女儿墙西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三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计算女儿墙东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四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值为15,第四预设值为9。
如图2b中所示,屋顶类型的应用场景下还可能涉及其他障碍物产生阴影的计算,其计算方法与女儿墙类似,本申请这里就不进行详述了。
在计算得到阴影面积之后,将安装场地参数中的屋顶面积与阴影面积的相减,将得到的差值确定为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图2中所示)。
B中要计算分析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关键点是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的计算确定。
本实施例中根据屋顶类型及选定的排布方式来计算确定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具体的,如图2所示,屋顶类型包括平屋面和斜屋面;
当屋顶类型为斜屋面时,确定安装方式为直接敷设,将单块光伏面板面积(基于图2中④光伏板尺寸得到)乘以预设倍数作为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举例而言,预设倍数为1.25;
而当屋顶类型为平屋面时,确定安装方式为倾斜安装,基于选定的排布方式、以预设计算公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并根据计算结果和单块光伏面板尺寸计算确认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
一般的,如图2a所示,排布方式包括单排竖向排布、单排横向排布、双排竖向排布和双排横向排布,这四种排布方式所对应的排间距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别如下: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单排竖向排布时,基于以下表达式(3a)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091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单排横向排布时,基于以下表达式(3b)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101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双排竖向排布时,基于以下表达式(3c)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102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双排横向时排布,基于以下表达式(3d)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103
上述表达式(3a)至(3d)中,W表示单块光伏面板的宽,L表示单块光伏面板的长,β表示安装倾角,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104
表示当地纬度。
B中确认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后,将A中得到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与确认的占用面积相除并向小取整,就可得到光伏面板总块数。
而计算分析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还需计算分析每串光伏板的块数,如图2所示,本申请基于以下表达式(4)计算取整、以计算得到每串光伏板的块数N,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105
上述表达式(4)中,参与计算的参数都属于组件及负载参数,具体的,Voc表示光伏组件开路电压、kv表示光伏组件开路电压温度系数、Vpm表示光伏组件工作电压、kv表示光伏组件工作电压温度系数、kv’表示光伏组件的工作电压温度系数、t表示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低温、t’表示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高温、Vdc max表示换流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Umppt min表示换流器MPPT电压最大值。
在得到光伏面板总块数和每串光伏板的块数N后,将两者相除并向小取整,即可得到可以铺设多少串。
进而在B中根据该计算结果和组件及负载参数中的机组数量、每台机组最大接入串数计算确认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具体的,将机组数量与每台机组最大接入串数相乘,将得到的结果与可以铺设多少串进行比较,取较小值作为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
C中基于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进行电气计算,确定光伏电缆、交直流电缆的规格、以及确定汇流箱、交直流配电柜的规格和数量。
其中的电气计算过程中,包括根据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和预设的汇流箱进出规格计算确认汇流箱的数量。具体的,将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除以单个汇流箱的进路数量并向大取整,以得到汇流箱台数。举例而言,预设的汇流箱为18进1出。
且容易理解的,与现有技术类似,C中的电气计算,电缆规格可基于汇流箱的短路电流、机组数量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冗余系数等进行测算,对比电缆载流量表进行确定。举例而言,如图2c所示,通过汇流箱的短路电流Isc*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1.2测算直流配电柜至机组侧直流电缆的载流量,对比电缆载流量表确定该电缆规格。而配电柜的规格台数测算方法也可见于现有技术中,这里就不进行详述了。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基本参数还包括电价参数和单瓦投资参数;基于预设规则根据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中还包括:
基于电价参数和单瓦投资参数,以及组件及负载参数中的单块组件峰值功率和组件块数进行经济效益计算分析、环境效益计算分析。具体分析计算规则,如以下表1、表2及图2d所示:
表1、经济效益分析计算规则表
项目 计算方式
光伏装机容量(kW) 单块组件峰值功率×组件块数
光伏总投资(万元)(光伏+施工) =装机容量×单瓦投资
前5年年均发电量(万kW·h) 见下文<u>发电量计算</u>
前5年年均节约电费(万元) =前5年年均发电量×电费
静态投资回收期(年) =光伏总投资/前5年年均节约电费
15年节约电费(万元) =15年总发电量×电费
30年生命周期内节约电费(万元) =30年总发电量×电费
发电量计算,这里的发电量计算属于估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方法1,系统年发电量=系统装机容量*峰值日照小时数(年平均峰值日照小时数)*系统效率(可取0.8)*365;
方法2,系统年发电量=1月天数(31天)*峰值日照小时数(每天峰值日照小时数)*系统效率(可取0.8)+2月天数(28或29天)*峰值日照小时数(每天峰值日照小时数)*系统效率(可取0.8)+……+12月天数(31天)*峰值日照小时数(每天峰值日照小时数)*系统效率(可取0.8)。
表2、环境效益分析计算规则表
Figure BDA0002841018840000121
为便于理解该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再结合图2、图2a-图2d,对根据预设的输出模板选择并输出计算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数据及结果数据,以生成选型方案书进行一下说明。
图2、图2a-图2d所示的图例中,①对应最佳安装倾角,②对应当地纬度,③对应当地最高、最低气温,④对应光伏板尺寸,⑤对应光伏板功率,⑥对应光伏板短路电流,⑦对应光伏板衰减系数,⑧对应机组数量,⑨对应电费、单瓦投资;图例中“XXX”表示输入量,“XXX”表示输出量。
本申请中根据预设的输出模板选择并输出计算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数据及结果数据,以生成选型方案书,即该实施例中图2、图2a-图2d中“XXX”对应的数据内容会被选择输出,来生成选型方案书的相关内容,显然图2、图2a-图2d中“XXX”的内容包括计算分析过程中的参与数据,以及结果数据。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选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光伏发电系统选型装置300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基本参数;
计算生成模块302,用于基于预设规则根据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预设的输出模板选择并输出计算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数据及结果数据,以生成选型方案书。
关于上述相关实施例中的光伏发电系统选型装置300,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400包括:
存储器401,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402,用于执行存储器401中的可执行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400,其处理器402执行存储器401中的程序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基本参数;
基于预设规则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预设的输出模板选择并输出计算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数据及结果数据,以生成选型方案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参数包括安装场地参数、光伏组件及负载参数;
当安装场地为屋顶时,所述基于预设规则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包括:
基于安装场地参数中的屋面偏移角度、屋顶女儿墙类型及尺寸数据计算阴影面积,并将安装场地参数中的屋顶面积与所述阴影面积的差值确定为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
基于所述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和组件及负载参数进行接入光伏总串数计算,以得到项目的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
基于所述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进行电气计算,确定光伏电缆、交直流电缆的规格、以及确定汇流箱、交直流配电柜的规格和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阴影面积包括根据以下表达式计算女儿墙阴影面积:
D1=|H1tanθzcosγs|,D2=|H2tanθzsinγs|,D3=|H3tanθzsinγs|
ST1=D1*L1+D2*L2+D3*L3-D1*D2-D1*D3
其中,
H1表示东面女儿墙高度,H2表示南面女儿墙高度,H3表示西面女儿墙高度,L1表示东面女儿墙长度,L2表示南面女儿墙长度,L3表示西面女儿墙长度,
θz表示根据真太阳时确定的太阳天顶角,γs表示经由屋面偏移角度修正的方位角,
D1表示女儿墙南面阴影,D2表示女儿墙东面阴影,D3表示女儿墙西面阴影,ST1表示女儿墙阴影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以下规则,根据真太阳时确定太阳天顶角:
当屋面为正南正北或南偏东时,
计算女儿墙南面阴影和女儿墙东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一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
计算女儿墙西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二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
当屋面为南偏西时,
计算女儿墙南面阴影和女儿墙西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三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
计算女儿墙东面阴影的表达式中,以真太阳时为第四预设值确定太阳天顶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接入光伏总串数计算,具体包括:
确认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将所述光伏面板可安装面积与确认的占用面积相除并向小取整,以得到光伏面板总块数;
根据组件及负载参数中的光伏组件开路电压Voc、光伏组件开路电压温度系数kv、光伏组件工作电压Vpm、光伏组件工作电压温度系数kv、光伏组件的工作电压温度系数k’v、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低温t、光伏组件工作条件下的极限高温t’、换流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dcmax、换流器MPPT电压最大值Umpptmin,基于以下表达式进行计算取整、以计算每串光伏板的块数N,
Figure FDA0002841018830000021
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串光伏板的块数和光伏面板总块数计算可以铺设多少串,并根据计算结果和组件及负载参数中的机组数量、每台机组最大接入串数计算确认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具体包括:
当屋顶类型为斜屋面时,确定安装方式为直接敷设,将单块光伏面板面积乘以预设倍数作为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
当屋顶类型为平屋面时,确定安装方式为倾斜安装,基于选定的排布方式、以预设计算公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并根据计算结果和单块光伏面板尺寸计算确认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布方式包括单排竖向排布、单排横向排布、双排竖向排布和双排横向排布;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单排竖向排布时,基于以下表达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FDA0002841018830000031
Sm=D*W;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单排横向排布时,基于以下表达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FDA0002841018830000032
Sm=D*L;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双排竖向排布时,基于以下表达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FDA0002841018830000033
Sm=D*W/2;
当选定排布方式为双排横向时排布,基于以下表达式计算光伏组件排间距D和每块光伏面板的占用面积Sm
Figure FDA0002841018830000034
Sm=D*L/2;
其中,W表示单块光伏面板的宽,L表示单块光伏面板的长,β表示安装倾角,
Figure FDA0002841018830000041
表示当地纬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进行电气计算的过程中,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接入光伏总串数和预设的汇流箱进出规格计算确认汇流箱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参数还包括电价参数和单瓦投资参数;所述基于预设规则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还包括:
基于所述电价参数和单瓦投资参数,以及组件及负载参数中的单块组件峰值功率和组件块数进行经济效益计算分析、环境效益计算分析。
10.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选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光伏发电系统项目的基本参数;
计算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规则根据所述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预设的输出模板选择并输出计算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数据及结果数据,以生成选型方案书。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92184.XA 2020-12-17 2020-12-17 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686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2184.XA CN112686502A (zh) 2020-12-17 2020-12-17 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2184.XA CN112686502A (zh) 2020-12-17 2020-12-17 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6502A true CN112686502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48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2184.XA Pending CN112686502A (zh) 2020-12-17 2020-12-17 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650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6604A (ja) * 2010-03-31 2011-10-27 Ihi Scube:Kk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発電量予測方法及び装置
CN105653601A (zh) * 2015-12-21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选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25787A (zh) * 2017-08-11 2017-12-0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燃煤电厂灰场的光伏发电装置布置及方法
CN107909511A (zh) * 2017-11-20 2018-04-13 泗县汉能诚信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方案生成方法
CN109375650A (zh) * 2018-10-12 2019-02-22 远景能源(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不同屋面情况障碍物阴影遮挡计算方法
CN110851945A (zh) * 2019-08-08 2020-02-28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阵列排布方法及光伏阵列排布方案自动生成系统
CN111783298A (zh) * 2020-07-01 2020-10-16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伏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6604A (ja) * 2010-03-31 2011-10-27 Ihi Scube:Kk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発電量予測方法及び装置
CN105653601A (zh) * 2015-12-21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选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25787A (zh) * 2017-08-11 2017-12-0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燃煤电厂灰场的光伏发电装置布置及方法
CN107909511A (zh) * 2017-11-20 2018-04-13 泗县汉能诚信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方案生成方法
CN109375650A (zh) * 2018-10-12 2019-02-22 远景能源(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不同屋面情况障碍物阴影遮挡计算方法
CN110851945A (zh) * 2019-08-08 2020-02-28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阵列排布方法及光伏阵列排布方案自动生成系统
CN111783298A (zh) * 2020-07-01 2020-10-16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伏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over-Silva et al. Optimal sizing and placement of distribution grid connected battery systems through an SOCP optimal power flow algorithm
Sharma et 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dependenc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ilt orientation for 100kWp grid tied solar PV system at Jaipur
Barua et al. Rooftop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design and assessment for the academic campus using PVsyst software
CN107947192A (zh) 一种下垂控制型孤岛微电网的无功优化配置方法
Aghenta et al. Design and dynamic modelling of a hybrid power system for a house in Nigeria
CN110233592B (zh) 实现发电与用电匹配的光伏幕墙的设计方法
Yang et al. Design and return on investment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s
Gagliano et al. GIS-based decision support for solar photovoltaic planning in urban environment
Iskandar et al. Design of Solar Power Plant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Laboratory
Kessler Comparing energy payback and simple payback period for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s
Jouttijärvi et al. A comprehensive methodological workflow to maximize solar energy in low-voltage grids: A case study of vertical bifacial panels in Nordic conditions
Simón Martín et al. Real energy payback time and carbon footprint of a GCPVS
CN112686502A (zh) 光伏发电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hekired et al. Energy yield evaluation of a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 using a novel agrophotovoltaics design
Milićević et al. Possibility of solar potential utilization in Republic of Serbia: Practical example
Iskandar et al. Optimal Design of Rooftop PV Systems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Laboratory
Hohne et al. Mode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ual-Axis PV Tracking System: A Case of South Africa
Uddin et al. Modeling of campus microgrid for off-grid application
Erasmus et al. Smart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Noor et al. Design of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oftware for sizing of Grid Connected Photovoltaic (GCPV) system
Babić et al. Analysis of impact of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systems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losses
Buiatti et al. Performance and feasibility of ongrid PV systems applied to telecommunications sites in Brazil
CN115291538B (zh) 一种光伏储能电站数字仿真方法及系统
Grossman et al. Solar photovoltaic design tool for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From blueprints to arrays
Seguí et al. Modelling Future Prosumer Nodes and their Impact on Network Planning–a Case Stu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