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4506B - 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4506B
CN112684506B CN202110120785.6A CN202110120785A CN112684506B CN 112684506 B CN112684506 B CN 112684506B CN 202110120785 A CN202110120785 A CN 202110120785A CN 112684506 B CN112684506 B CN 1126845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petrophysical
modeling
area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07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4506A (zh
Inventor
田立新
朱焱辉
刘军
何敏
梁卫
朱焕
孟昶
周世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filed Critical CNOOC Deepwater Develop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07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4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4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4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4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4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执行本技术方案,可以达到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快节奏的需求,并兼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工业界中,通常是基于已知的地层速度模型,然后通过波动方程、褶积或者射线理论,得到叠前或者叠后的地震剖面,来完成实现二维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但是,上述方式操作繁琐,工作效率较低,且由于无法对地震响应特征的正演进行分类描述,导致无法准确快速地实现油气勘探。无法直接获得不同岩石类型、不同流体类型及饱和度情况下的叠前叠后地震响应特征,无法直观判断和预测现有地震资料与储层物性和含流体类型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以达到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快节奏的需求,并兼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装置,包括:
建模确定模块,用于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
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特征确定模块,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对已钻井区域上进行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井上岩石物理正演,分析找到最适合目标钻井区域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优化了岩石物理正演的步骤,再通过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和找到的最适合目标钻井区域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地震响应特征,通过直接使用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作为输入提高了岩石物理正演的效率,通过使用最适合目标钻井区域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提高了地震响应特征的准确性,能够达到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快节奏的需求,并兼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上述发明内容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对比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软件界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井上岩石物理正演曲线对比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岩石参数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含流体性标准正演结果对比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适用于海上石油勘探正演分析验证的情况,该方法可由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可集成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
在石油开采地质勘探领域中,经常需要对通过反演得到的储层预测数据进行正演验证,如何选择合适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以及如何更方便、快捷地使用储层预测数据进行正演,是满足油气勘探快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点。
其中,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系统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目标勘探区域内的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可以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目标钻井区域可以是已经进行储层预测的待钻井区域,与已钻井区域处于同一勘探区域内。如图2所示,通过井上的勘探资料和数据代入已知的多个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确定目标勘探区域内最优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井上的勘探资料可以包括岩石的体积模量、剪切模量、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等,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可以是H-S界限建模方法、voigt模型、Reuss界限、自相容理论、K-理论和微分等效理论等。已钻井区域与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在同一勘探区域内,岩石的物理属性、地质等都具有相似的特征,依据井上的岩石物理正演可以找出在勘探区域内精度最高、最匹配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S120、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其中,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系统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可以与本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选方案结合。其中,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包括:依据预设的储层与流体预测方法对目标钻井区域的储层结构和流体性质进行预测分析,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其中,所述三维岩石参数包括泥质含量、孔隙度以及含水饱和度。
其中,依据预设的储层与流体预测方法对目标钻井区域的储层结构和流体性质进行预测分析,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预设的储层预测方法可以是神经网络建模的方法或线性拟合的方法。目标钻井区域的储层结构可以指的是岩石结构固态、气态或液态,流体性质可以是流体的含水饱和度。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可以包括泥质含量、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可以从物理性质上体现岩石的各层属性和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可以得到一个三维的数据体,具有信息量丰富、地震剖面分辨率高的特点。
S130、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其中,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系统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目标地震响应特征可以是目标区域的正演地震波形,可以包括泥质含量曲线、孔隙度曲线、含水饱和度曲线、横波阻抗曲线和纵波阻抗曲线。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可以与本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选方案结合。其中,基于所述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可包括步骤A1-A2:
步骤A1、依据所述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确定目标钻井区域在不同岩石参数下的地球物理属性体。
步骤A2、依据目标钻井区域在不同岩石参数下的地球物理属性体,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叠前与叠后地震响应特征;其中所述不同岩石参数包括流体、孔隙度以及泥质含量。
其中,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系统依据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确定目标钻井区域在不同岩石参数下的地球物理属性体。地球物理属性体可以是在不同流体、不同孔隙度和不同泥质含量的情况下的岩石地球物理属性三维数据体。依据目标钻井区域在不同岩石参数下的地球物理属性体,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叠前与叠后地震响应特征。如图3地震响应特征分析软件界面图所示,输入三维演示参数数据,泥质含量体、孔隙度体、含水饱和度体,由于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角度是有一定范围的,并不是固定角度,因此最大传播角度可以设置为45度,最小传播角度可以设置为0度,角度增量可以设置为为5度,能够得到九条叠前的地震响应特征曲线,将九条叠前的地震响应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就可以得到一条叠后曲线,进而对叠前和叠后的曲线进行特征分析可以得到叠前和叠后的地震响应特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已钻井区域上进行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井上岩石物理正演,分析找到最适合目标钻井区域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优化了岩石物理正演的步骤,再通过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和找到的最适合目标钻井区域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地震响应特征,通过直接使用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作为输入提高了岩石物理正演的效率,通过使用最适合目标钻井区域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提高了地震响应特征的准确性,能够达到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快节奏的需求,并兼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前述实施例进行进一步优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各个可选方案结合。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410、基于已钻井区域的测井资料数据,使用不同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得到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
其中,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系统基于已钻井区域的测井资料数据,测井资料数据可以包括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密度和伽马波等,使用不同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得到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可以与本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选方案结合。其中,在基于已钻井区域的测井资料数据,使用不同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之前,还包括:分析检验所述已钻井区域下测井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和地震资料数据的保幅性。
其中,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系统对已钻井区域下测井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和地震资料数据的保幅性进行分析检验,可靠性可以是保证测井资料准确无误,保幅性可以是保证地震资料数据中地震波形的幅度等参数与记录相符。
S420、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已钻井区域的地震资料数据中包括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
其中,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系统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钻井区域的地震资料数据中包括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可以与本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选方案结合。其中,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已钻井区域的地震资料数据中包括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可包括步骤B1-B2:
步骤B1、将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所述已钻井区域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进行相似度对比,确定与所述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相似度最高的正演地震波形,并作为目标正演地震波形。
步骤B2、将所述目标正演地震波形所对应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作为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
其中,将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所述已钻井区域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进行相似度对比,将相似度最高的正演地震波形作为目标正演地震波形,将目标正演地震波形所对应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作为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
如图5所示,井上岩石物理正演曲线对比,powerlog可以指的是实测地震波形信息,分别从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剪切模量、体积模量和纵、横波速度比(Vp/Vs)五个维度对比正演地震波形和实测地震波形,最优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相似度对比结果如图5所示。
S430、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S440、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其中,如图6所示,输入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剖面图可以在岩石深度和时间上展示泥质含量、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如图7所示,通过对地层含油,地层含气和地层含水的岩石剖面模型建立标准正演结果,根据不同流体的标准正演结果与原始实测地震数据剖面进行对比,可以更直观和更快速地判断当前地层是否含油、含气和含水。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基于已钻井区域的测井资料数据,使用不同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得到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已钻井区域的地震资料数据中包括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达到了对储层和流体的更直观和快速的预测,降低了储层和流体预测结果的多解性,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实施例三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适用于海上石油勘探正演分析验证的情况,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装置,包括:
建模确定模块810,用于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
数据确定模块820,用于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特征确定模块830,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建模确定模块810,用于:
基于已钻井区域的测井资料数据,使用不同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得到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
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已钻井区域的地震资料数据中包括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建模确定模块810,还用于:
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已钻井区域的地震资料数据中包括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包括:
将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所述已钻井区域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进行相似度对比,确定与所述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相似度最高的正演地震波形,并作为目标正演地震波形;
将所述目标正演地震波形所对应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作为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建模确定模块810,还用于:
在基于已钻井区域的测井资料数据,使用不同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之前,还包括:
分析检验所述已钻井区域下测井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和地震资料数据的保幅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数据确定模块820包括储层预测单元,用于:
依据预设的储层与流体预测方法对目标钻井区域的储层结构和流体性质进行预测分析,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其中,所述三维岩石参数包括泥质含量、孔隙度以及含水饱和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特征确定模块830,用于:
依据所述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确定目标钻井区域在不同岩石参数下的地球物理属性体;
依据目标钻井区域在不同岩石参数下的地球物理属性体,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叠前与叠后地震响应特征;
其中所述不同岩石参数包括流体、孔隙度以及泥质含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装置可执行上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具备执行该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详细过程参见前述实施例中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的相关操作。
实施例四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装置。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900,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20;存储装置91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2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2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920还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的技术方案。
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9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20、存储装置910、输入装置930和输出装置940;电子设备中处理器9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920为例;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920、存储装置910、输入装置930和输出装置9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950连接为例。
存储装置91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单元,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
存储装置91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9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91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2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语音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940可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达到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快节奏的需求,并兼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可选的,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无线电频率(Radio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所述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包括:
基于已钻井区域的测井资料数据,使用不同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得到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
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已钻井区域的地震资料数据中包括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已钻井区域的地震资料数据中包括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包括:
将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所述已钻井区域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进行相似度对比,确定与所述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相似度最高的正演地震波形,并作为目标正演地震波形;
将所述目标正演地震波形所对应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作为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已钻井区域的测井资料数据,使用不同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之前,还包括:
分析检验所述已钻井区域下测井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和地震资料数据的保幅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包括:
依据预设的储层与流体预测方法对目标钻井区域的储层结构和流体性质进行预测分析,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其中,三维岩石参数包括泥质含量、孔隙度以及含水饱和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包括:
依据所述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确定目标钻井区域在不同岩石参数下的地球物理属性体;
依据目标钻井区域在不同岩石参数下的地球物理属性体,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叠前与叠后地震响应特征;
其中所述不同岩石参数包括流体、孔隙度以及泥质含量。
6.一种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建模确定模块,用于通过在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所述已钻井区域与所述目标钻井区域位于同一勘探区域;
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特征确定模块,基于所述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通过所述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在目标钻井区域进行岩石物理正演,得到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地震响应特征;
所述建模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已钻井区域的测井资料数据,使用不同的岩石物理建模方式对已钻井区域进行井上岩石物理正演,得到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
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建模方式下的正演地震波形信息与已钻井区域的地震资料数据中包括的实测地震波形信息,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岩石物理建模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确定模块包括:
储层预测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储层与流体预测方法对目标钻井区域的储层结构和流体性质进行预测分析,确定目标钻井区域的目标三维储层和流体参数数据体;
其中,三维岩石参数包括泥质含量、孔隙度以及含水饱和度。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
CN202110120785.6A 2021-01-28 2021-01-28 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2684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0785.6A CN112684506B (zh) 2021-01-28 2021-01-28 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0785.6A CN112684506B (zh) 2021-01-28 2021-01-28 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4506A CN112684506A (zh) 2021-04-20
CN112684506B true CN112684506B (zh) 2024-01-12

Family

ID=7545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0785.6A Active CN112684506B (zh) 2021-01-28 2021-01-28 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450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636A (zh) * 2017-03-23 2017-06-16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碳酸盐岩储层露头的原型地质模型地震正演方法
CN109100796A (zh) * 2018-06-13 2018-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100802A (zh) * 2018-07-09 2018-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538075A (zh) * 2020-05-11 2020-08-14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干热岩勘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47688A (zh) * 2020-08-11 2020-12-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层油气识别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42508B2 (en) * 2010-10-29 2017-01-10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odel based inversion of seismic response for determining formation properti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636A (zh) * 2017-03-23 2017-06-16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碳酸盐岩储层露头的原型地质模型地震正演方法
CN109100796A (zh) * 2018-06-13 2018-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100802A (zh) * 2018-07-09 2018-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538075A (zh) * 2020-05-11 2020-08-14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干热岩勘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47688A (zh) * 2020-08-11 2020-12-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层油气识别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岩性油气藏地质地震特征研究;杨丽;《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第10期);正文的第4页第5段至第5页第7段、第24页第2段至第25页第6段、第38页第1-3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4506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251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sonic slowness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US201403793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on of Upscaled Mechanical Stratigraphy From Petrophysical Measurements
CN107450108B (zh) 甜点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2882100B (zh) 一种储层参数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807410A (zh) 储层地球物理敏感参数优选方法及系统
US2023000311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ecting and predicting sonic well logs using physics-constrained machine learning
CN112147688B (zh) 一种储层油气识别方法和装置
US10527745B2 (en) Processing of geological data
CN107656315B (zh) 储层流体因子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812716B (zh) 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叠前定量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52535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automate formation top selection using well logs
CN112684506B (zh) 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Tariq An intelligent functional network approach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model to predict sonic waves travel time for carbonate rocks
CN114509812B (zh) 一种碎屑岩储层甜点区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Qobi et al. Permeability determination from Stoneley waves in the Ara group carbonates, Oman
CN113327070B (zh) 智能勘查煤系气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39809A (zh) 一种基于属性融合原理的优势储层确定方法及系统
US10371619B2 (en) Porosimetry transition region adjustment
Al-Ameri et al. Investigating geomechanical considerations on suitable layer selection for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placement in tight reservoirs
CN111025393B (zh) 针对含薄煤层地层的储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208861B (zh) 一种构造软煤发育区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80443B (zh) 页岩气二维地震甜点区优选方法及装置
CN114254505A (zh) 渗透率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00018A (zh) 一种地震属性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5903026B (zh) 复合砂体构型解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