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7879A - 氛围窗及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氛围窗及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7879A
CN112677879A CN202011513851.8A CN202011513851A CN112677879A CN 112677879 A CN112677879 A CN 112677879A CN 202011513851 A CN202011513851 A CN 202011513851A CN 112677879 A CN112677879 A CN 112677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tmosphere
light source
window
ambi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38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至东
方强
刘贤平
杨黎伟
曹礼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38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78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7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7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氛围窗及交通工具,氛围窗包括第一氛围组件、第二氛围组件和发光组件,第一氛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一侧面,第二氛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出光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间隔设置形成凹槽,发光组件完全容置于凹槽内部,发光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的光源,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分别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第一发光面出射的光线由第一侧面进入第一氛围组件传导后从第一出光面出射,第二发光面发射的光线由第二侧面进入第二氛围组件传导后从第二出光面出射。通过将发光组件完全容置于第一氛围组件和第二氛围组件之间的凹槽内,能够减薄氛围窗的厚度,使得产品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氛围窗及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氛围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氛围窗及包括该氛围窗的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氛围窗是一种集成有氛围灯的天窗、侧窗、前后窗等,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中,为了使车厢在夜晚时更加绚丽,烘托气氛,营造车内情调。氛围窗通过安装氛围灯来实现调节氛围的效果,目前的氛围窗产品中,灯源通常都安装在玻璃表面或侧面,与灯源相关联的电子部件需要的安装空间都比较大,从而导致整个氛围窗厚度不易减薄,产品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总成产品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氛围窗及交通工具,能够减小氛围窗的厚度,使得产品占用空间小。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氛围窗,所述氛围窗包括第一氛围组件,第二氛围组件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氛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出光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间隔设置形成凹槽,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完全容置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一发光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发光面出射的光线由所述第一侧面进入所述第一氛围组件进行传导并从所述第一出光面出射,所述第二发光面出射的光线由所述第二侧面进入所述第二氛围组件进行传导并从所述第二出光面出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具有所述第一发光面,所述第二光源具有所述第二发光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氛围窗还包括外透光件,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外透光件上,所述外透光件包括面对所述凹槽设置的内表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内表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凹槽。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包括第一透光件和第一光提取结构,所述第一透光件包括所述第一出光面和第一上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相背,所述第一光提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或所述第一上表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氛围组件包括第二透光件和第二光提取结构,所述第二透光件包括所述第二出光面和第二上表面,所述第二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相背,所述第二光提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和/或所述第二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光提取结构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光提取结构的形状不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氛围窗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之与所述外透光件相对的一侧的开口,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贴合以完全覆盖所述开口。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内表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密封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电路板独立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点亮或熄灭。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相背的控制面和支撑面,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外透光件的所述内表面或所述密封件固定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面上还设有第一遮光件,所述第一遮光件位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为透光材料,且所述密封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均匀地出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氛围窗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之间设有第二遮光件,所述第二遮光件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氛围窗还包括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所述第一导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光源之间,所述第二导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一导光体传导后射向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导光体传导后射向所述第二侧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氛围窗包括第一外透光件和第二外透光件,所述第一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二外透光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一氛围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氛围窗包括盖板和密封件,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二外透光件连接,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二外透光件之间的间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连接,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之间的间隔。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包括壳体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氛围窗,所述氛围窗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朝向所述壳体内部。
通过设置第一氛围组件和第二氛围组件之间形成凹槽,并将发光组件完全容置于凹槽内部的安装结构,减薄了氛围窗的厚度,使得产品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氛围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氛围窗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显示图案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显示图案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氛围窗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氛围窗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氛围窗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氛围窗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氛围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氛围窗,主要应用于汽车天窗或后侧窗,以调节车内气氛或用作装饰,也可应用于其他交通工具,如轮船,游艇,还可用于建筑物中,用于调节室内氛围。
该氛围窗包括第一氛围组件10、第二氛围组件20和发光组件30,第一氛围组件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出光面11和第一侧面12,第二氛围组件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出光面21和第二侧面22,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22相对间隔设置形成凹槽40,发光组件30设置于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22之间,且发光组件30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凹槽40的深度,以使发光组件30完全容置于凹槽40内部而不突出于第一出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21。
发光组件30包括光源,光源包括第一发光面311和第二发光面321,第一发光面311和第二发光面321可以位于同一光源的不同面上,也可以位于不同光源上。本实施例中,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第一光源31具有第一发光面311,第二光源32具有第二发光面322位于,第一发光面311与第一侧面12相对设置,第二发光面321与第二侧面22相对设置。第一光源31发射的光线从第一发光面311射向第一侧面12,由第一侧面12进入第一氛围组件10,在第一氛围组件10内经过多次反射并传导后,从第一出光面11出射,第二光源32发射的光线从第二发光面321射向第二侧面22,由第二侧面22进入第二氛围组件20,在第二氛围组件20内经过多次反射并传导后,从第二出光面21出射。
通过设置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之间形成凹槽40,且将发光组件30完全容置于凹槽40内部的安装结构,减薄了氛围窗的厚度,使得产品占用空间小。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氛围窗还包括外透光件50,外透光件50通常为具有较高强度的透明材质,如钢化玻璃,或者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乙烯(polyethylene,PE)等透明材料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的片材,可为单片材结构,也可为双片式复合片材结构,以提高安全性能。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均设置在外透光件50上。具体地,外透光件50包括面对凹槽40设置的内表面51,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与内表面51之间设有玻璃夹层,以将外透光件50与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进行粘接,玻璃夹层可以由任意能实现粘接目的且无色透明的材料制成,如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PVB)、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等,第一侧面12、内表面51和第二侧面22共同围合形成凹槽40,用于容纳发光组件30。通过将较高结构强度的外透光件50设置于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表面,可以保护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免受撞击、腐蚀等伤害,且使外透光件50和第一氛围组件10、第二氛围组件20围合形成凹槽40,给发光组件30提供了安装空间,以将发光组件30与交通工具外部隔离。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一氛围组件10包括第一透光件13和第一光提取结构61,第一透光件13的材质可参考外透光件50。第一透光件13包括第一出光面11和第一上表面14,第一上表面14和第一出光面11相背,第一光提取结构61由光提取材料制成,可以为具有散射、折射等功能的结构,也可以为光致发光结构,光致发光结构可通过吸收光子(或电磁波)后重新辐射出光子(或电磁波)。其中,当第一光提取结构61为具有散射、折射等功能的结构时,其用于对射入第一氛围组件10的光线进行反射或折射,以形成图案;当第一光提取结构61为光致发光结构时,第一光提取结构61受到光源照射后吸收能量并产生激发导致发光。第一光提取结构61可采用油墨印刷、丝网印刷、化学腐蚀、激光刻蚀和表面喷砂等技术设置在第一出光面11和第一上表面14,第一出光面11和第一上表面14的图案相配合以形成最终想要的图案效果。第一光提取结构61具有能够反射光线的特点,通过将第一光提取结构61设计成花鸟、卡通、人物或文字等图案,当光线到达第一上表面14上的第一光提取结构61时,部分光线被反射,另一部分光线进入第一透光件13并射向第一出光面11上的第一光提取结构61,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最终在出光面11上形成相应的花鸟、卡通、人物或文字等图案,达到调节氛围的效果。
可选地,第一光提取结构61设置在第一出光面11上,光线进入第一透光件13后在第一出光面11的第一光提取结构61上经过反射形成最终的图案。可选地,第一光提取结构61设置在第一上表面14上。
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通过在第一透光件13的第一上表面14上设置反射齿结构,通过改变反射齿的高度或深度可以获得不同的粗糙度,当反射齿具有较大粗糙度时,光线反射方式将更趋近于漫反射以使光线从第一出光面11出射时获得较宽的角分布;当反射齿具有较小粗糙度时,光线反射方式将更趋近于镜面反射以使光线从第一出光面11出射时获得宽度较小的角分布。当反射齿倾斜角度不同时,光线的入射角随之改变,被反射后的光线出射路径也不同。通过调整反射齿的倾向角度、粗糙度等,可以精准控制光路从第一出光面11的出射方向,从而获得更好的图案发光效果。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3,第二氛围组件20包括第二透光件23和第二光提取结构62,第二透光件23包括第二出光面21和第二上表面24,第二上表面24和第二出光面21相背,第二光提取结构62设置在第二出光面21和/或第二上表面2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透光件23与第一透光件13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二光提取结构62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光提取结构61的设置方式相同。如图3所示,第二光提取结构62的形状与第一光提取结构61的形状不同,其中,第一光提取结构61的形状为英文字母“O”,而第二光提取结构62的形状为英文字母“K”。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第一光提取结构61和第二光提取结构62的形状为几何图形、卡通、人物等任意不同形状的组合。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光提取结构61的形状与第二光提取结构62的形状相同,以形成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通过对第一光提取结构61和第二光提取结构62的形状分别设置,可以使氛围灯图案样式多样化,具有更好地调节氛围的效果。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氛围窗还包括密封件70,密封件70设置于凹槽40之与外透光件50相对的一侧的开口,密封件70与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贴合以完全覆盖开口。密封件70可以为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材料制成,如复合材料、钢化玻璃等,在实现密封作用的同时又能起到支撑或者防护的作用,也可为只具有密封功能的薄膜,从而减小厚度。如图1所示,密封件70与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之间可通过设置卡接结构进行连接固定。可选地,密封件70还可通过胶粘的方式与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连接,如图2所示,当密封件70完全设置于凹槽40内时,密封件70通过胶粘的方式分别与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22连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可减小氛围窗的整体厚度。可选地,密封件70还可设置于凹槽40外部,通过粘胶固定于第一出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21。通过在凹槽40开口处设置密封组件70,起到密封凹槽40,保护凹槽40内部的发光组件30的效果。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发光组件30还包括电路板33,当电路板33的数量为一个时,电路板33设置在第一侧面11、内表面51、第二侧面21和密封件70的任意一个面上。当电路板33的数量为多个时,路板33设置在第一侧面11、内表面51、第二侧面21和密封件70的多个面上。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均设置在电路板33上。
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5和图6,均为电路板33的数量为一个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当电路板33设置于密封件70上时,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分别设置在电路板33相背的两个表面上,且这两个表面分别与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22相对。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发光组件30的这种结构,还可以将电路板30设置于内表面51上(图中未示出);如图5所示为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均设置于电路板33的同一个表面上,电路板33设置于内表面51上。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相同结构的发光组件30,电路板33还可设置于密封件70上(图中未示出);如图6所示,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分别设置在电路板33相邻的两个表面上,此时电路板33固定于第一侧面12。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相同结构的发光组件30,还可将电路板33固定于第二侧面22上(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所示,当电路板33的数量为两个时,电路板33分别设置于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22上,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于其他多个面上,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将电路板33设置于第一侧面11、内表面51、第二侧面21和密封件70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面上,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调整电路板33的数量和安装位置,更好地实现将发光组件30完全容置于凹槽40内部的目的。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电路板33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331和第二表面332,第一表面331与第一侧面12相对设置,第一光源31设置于第一表面331,第二表面332与第二侧面22相对设置,第二光源32设置于第二表面332。电路板33独立控制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点亮或熄灭。具体地,当电路板33控制第一光源31点亮而第二光源32熄灭时,第一氛围组件10上有图案显示,而第二氛围组件20上没有图案显示。类似地,当电路板33控制第一光源31熄灭而第二光源32点亮时,第一氛围组件10上有图案显示,而第二氛围组件20上没有图案显示。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33还可以控制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交替点亮或熄灭,从而形成动态图案。通过使电路板33独立地控制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点亮或熄灭,可以获得更多的图案显示效果,丰富氛围调节功能。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电路板33包括相背的控制面333和支撑面334,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设置于控制面333。可选地,控制面333上设有控制线路,可以通过改变控制线路为导通或截止来控制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的点亮或熄灭。可选地,控制面333没有设置控制走线,第一电源31和第二电源32通过外接导线进行控制,控制面333起到固定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的作用。支撑面334用于与外透光件50的内表面51固定连接,以固定支撑电路板33和第一光源31、第二光源32。可选地,支撑面334还可与密封件70固定连接。支撑面334与内表面51或密封件70之间可采用胶粘的方式连接,也可采用设置卡接结构等方式连接固定。通过将电路板33相背的两个表面分别设置为控制面333和支撑面334,既能将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固定在电路板33上,甚至通过控制面333控制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的点亮或熄灭,又通过支撑面334达到了将发光组件30安装于凹槽40的内部的目的。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控制面334上还设有第一遮光件80,第一遮光件80位于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之间,用于隔离第一光源31的光线和第二光源32的光线。具体地,当第一光源31发光而第二光源32不发光时,为避免第二光源31的光线经过漫反射进入第二氛围组件20,从而导致无法独立控制第一氛围组件10单独显示图案的目的,在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之间设置第一遮光件80,可将第一光源31漫反射的光线反射回第一氛围组件10中,消除第一光源31的光线对第二氛围组件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遮光件80在第一光源31不发光,第二光源32发光或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同时发光时,能够起到相同的作用。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和图8,电路板33包括第一电路板335和第二电路板336,第一光源31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35,第二光源32设置在第二电路板336。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密封件70为透光材料,如玻璃、PMMA透光材料、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透光材料等,密封件70用于将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的光线均匀地出射,从而实现当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同时发光时,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上显示的图案在视觉上仍然处于同一个画面中,提升视觉感受。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8,氛围窗包括控制器90,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90电连接,控制器90设置于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22之间。可选地,控制器90设置于氛围窗外部,如设置于氛围窗与车身连接处,通过导线伸入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之间与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连接,以控制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的点亮或熄灭。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之间设有第二遮光件81,与第一遮光件80类似,第二遮光件81用于隔离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发出的光线。通过使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90连接的结构,可以省去电路板33,增大减小氛围窗厚度的可能性。特别地,当将控制器90设置于氛围窗外部时,发光组件30无需设置电路板,从而简化了发光组件30的结构,有利于减小氛围窗的体积。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氛围窗还包括第一导光体D1和第二导光体D2,第一导光体D1设置于第一侧面12和第一光源31之间,第二导光体D2设置于第二光源32和第二侧面22之间。第一导光体D1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折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激光雕刻、V型十字网格雕刻、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光源31发射出来的光在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体D1正面射出,并射向第一侧面12。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第一导光体D1均匀发光。类似地,第二光源32发射出来的光射到导光体D2内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第二导光体D2正面射出,并射向第二侧面22。通过设置第一导光体D1和第二导光体D2对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发射的光线进行传导,既能使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的光线更均匀地射入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同时还可减少光源数量,节省成本。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9,氛围窗包括第一外透光件501和第二外透光件502,第一透光件501和第二透光件502为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透明材质,其材料的选用可参考外透光件50。第一外透光件501和第二外透光件502间隔设置,且第一外透光件501和第一氛围组件10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第二外透光件502和第二氛围组件20同样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与外透光件50类似,第一透光件501和第二透光件502也可采用单片材结构或复合片材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透光件501和第二透光件502分别与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连接的结构,在整体上将氛围窗分为两个部分,从而更容易进行组装,降低产品总成布置的难度。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9,氛围窗包括盖板G和密封件70,盖板G与第一外透光件501和第二外透光件502连接,以完全覆盖第一外透光件501和第二外透光件502之间的间隔。具体地,盖板G由透明材料制成,如钢化玻璃、塑料等。盖板G可设置为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一外透光件501和第二外透光件502之间的结构,也设置为使盖板G与第一外透光件501和第二外透光件502的外表面连接的结构。密封件70与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连接,以完全覆盖第一氛围组件10和第二氛围组件20之间的间隔。通过设置盖板G和密封件70,且使盖板G和密封件70均由透明材料制成,既能起到将发光组件30与外界隔开的作用,又能不影响氛围调节的效果。
第二方面,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包括壳体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氛围窗,氛围窗安装在壳体上,第一出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21朝向壳体内部。该交通工具可以是客车、小汽车,也可以是轮船、游艇等,氛围窗可用于安装在交通工具顶部作为天窗,也可以作为侧窗安装在后侧或左右两侧。通过在交通工具中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氛围窗,由于氛围窗更加轻薄,使得交通工具整体上更加美观,且易于安装。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窗包括第一氛围组件、第二氛围组件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氛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出光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间隔设置形成凹槽,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完全容置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一发光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发光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发光面出射的光线由所述第一侧面进入所述第一氛围组件进行传导并从所述第一出光面出射,所述第二发光面出射的光线由所述第二侧面进入所述第二氛围组件进行传导并从所述第二出光面出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具有所述第一发光面,所述第二光源具有所述第二发光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窗还包括外透光件,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外透光件上,所述外透光件包括面对所述凹槽设置的内表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内表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包括第一透光件和第一光提取结构,所述第一透光件包括所述第一出光面和第一上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相背,所述第一光提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或所述第一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氛围组件包括第二透光件和第二光提取结构,所述第二透光件包括所述第二出光面和第二上表面,所述第二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相背,所述第二光提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和/或所述第二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光提取结构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光提取结构的形状不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窗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之与所述外透光件相对的一侧的开口,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贴合以完全覆盖所述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内表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密封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电路板独立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点亮或熄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相背的控制面和支撑面,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外透光件的所述内表面或所述密封件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上还设有第一遮光件,所述第一遮光件位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透光材料,且所述密封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均匀地出射。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窗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之间设有第二遮光件,所述第二遮光件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窗还包括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所述第一导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光源之间,所述第二导光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一导光体传导后射向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导光体传导后射向所述第二侧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窗包括第一外透光件和第二外透光件,所述第一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二外透光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一氛围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氛围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窗包括盖板和密封件,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二外透光件连接,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外透光件和所述第二外透光件之间的间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连接,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氛围组件和所述第二氛围组件之间的间隔。
17.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氛围窗,所述氛围窗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朝向所述壳体内部。
CN202011513851.8A 2020-12-18 2020-12-18 氛围窗及交通工具 Pending CN1126778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3851.8A CN112677879A (zh) 2020-12-18 2020-12-18 氛围窗及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3851.8A CN112677879A (zh) 2020-12-18 2020-12-18 氛围窗及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7879A true CN112677879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0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3851.8A Pending CN112677879A (zh) 2020-12-18 2020-12-18 氛围窗及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78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0087A (zh) * 2021-09-07 2022-01-25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光组件及车辆
CN114777044A (zh) * 2022-03-23 2022-07-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侧发光氛围灯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4318A1 (fr) * 2005-12-29 2007-07-05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Structure lumineuse comportant au moins une diode electroluminescente, sa fabrication et ses applications
US20100079980A1 (en) * 2008-10-01 2010-04-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00232138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Chung-Lin Tsai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Sectional Light Guiding Structure
CN102411164A (zh) * 2010-07-23 2012-04-11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具有导光装置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CN102411163A (zh) * 2010-07-23 2012-04-11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具有导光装置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CN104930396A (zh) * 2014-03-17 2015-09-23 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光式发光模组结构
CN107046805A (zh) * 2015-12-07 2017-08-15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具有集成的光传感器的车辆复合玻璃板
CN108278567A (zh) * 2018-03-13 2018-07-13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灯具的车用窗户
CN108387968A (zh) * 2018-03-23 2018-08-10 上海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110099793A (zh) * 2017-11-30 2019-08-06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具有集成的电附件的复合玻璃板
CN111928134A (zh) * 2020-07-27 2020-11-13 深圳市巧精灵照明有限公司 霓虹灯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4318A1 (fr) * 2005-12-29 2007-07-05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Structure lumineuse comportant au moins une diode electroluminescente, sa fabrication et ses applications
US20100079980A1 (en) * 2008-10-01 2010-04-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00232138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Chung-Lin Tsai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Sectional Light Guiding Structure
CN102411164A (zh) * 2010-07-23 2012-04-11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具有导光装置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CN102411163A (zh) * 2010-07-23 2012-04-11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具有导光装置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CN104930396A (zh) * 2014-03-17 2015-09-23 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光式发光模组结构
CN107046805A (zh) * 2015-12-07 2017-08-15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具有集成的光传感器的车辆复合玻璃板
CN110099793A (zh) * 2017-11-30 2019-08-06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具有集成的电附件的复合玻璃板
CN108278567A (zh) * 2018-03-13 2018-07-13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灯具的车用窗户
CN108387968A (zh) * 2018-03-23 2018-08-10 上海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111928134A (zh) * 2020-07-27 2020-11-13 深圳市巧精灵照明有限公司 霓虹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0087A (zh) * 2021-09-07 2022-01-25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光组件及车辆
CN113970087B (zh) * 2021-09-07 2024-02-13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光组件及车辆
CN114777044A (zh) * 2022-03-23 2022-07-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侧发光氛围灯
CN114777044B (zh) * 2022-03-23 2024-04-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侧发光氛围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24459B1 (ko) 입체조명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차량조명장치
CN112677879A (zh) 氛围窗及交通工具
JP2007522000A (ja) 導光組立体及び自動車ルーフ
KR20150008089A (ko) 디플렉터가 통합된 조명 창유리
KR960035391A (ko) 탑승물내 기기용 표시 패널
EP3978796B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US10272831B2 (en) Interior lighting assemblies and units that produce natural and courtesy light patterns
CN112622753A (zh) 车窗和汽车
US20080190071A1 (en) Translucent Wall Element and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n Element
EP1673645A1 (en) Daylight emitting panel
US20230070299A1 (en) Glass unit for an illuminated vehicle roof,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glass unit, and illuminated vehicle roof
CN215793096U (zh) 用于车辆的照明玻璃及车辆
CN214420324U (zh) 氛围窗和交通工具
CN112606759B (zh) 车窗和汽车
CN113272178A (zh) 车辆用镜装置以及能够照射光的镜显示设备
CN216034071U (zh) 发光玻璃窗单元及车辆
US11982830B2 (en) Glazing
US20230062976A1 (en) Glass unit for an illuminated vehicle roof,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glass unit, and illuminated vehicle roof
US20230324598A1 (en) Glazing
US20230324599A1 (en) Backlighting Device
CN216901265U (zh) 发光板及汽车
JP7115103B2 (ja) Etcアンテナ
CN215850676U (zh) 天窗用发光装置
CN219606854U (zh) 照明单元、玻璃组件及窗体总成
CN215929478U (zh) 一种发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