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5012B - 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5012B
CN112675012B CN202011538123.2A CN202011538123A CN112675012B CN 112675012 B CN112675012 B CN 112675012B CN 202011538123 A CN202011538123 A CN 202011538123A CN 112675012 B CN112675012 B CN 112675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pulse
vibration
value
massa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81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5012A (zh
Inventor
莫小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iante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mm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mm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mm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81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5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5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5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5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5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上述的按摩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按摩状态请求信号;根据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将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根据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通过对按摩状态请求信号的采集,得到与预设振脉值比较的按摩振脉值,按摩振脉值的大小决定了按摩振脉差分量的数值大小,从而便于根据按摩振脉差分量的大小对按摩方式进行多种方式的调整,即根据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之间的比较结果,实现对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的切换,使得在不同的按摩状态请求下,将按摩器的按摩操作调整对应的振脉按摩操作,便于对不同的按摩方式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装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携式智能设备正在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可穿戴式的运动手表,背部矫正衣等。在自身具有智能运行的情况下,还具有体积小的特点,从而便于穿戴于身上,进而便于使用以及携带。其中,具有按摩功能的穿戴式装备,也逐渐成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主流发展方向,其具有对人体按摩功效,使得此类穿戴式设备具有理疗的功能,常见的具有理疗功能的穿戴设备包括振动式以及电流刺激式,具有振动理疗功能的穿戴设备,通过振动器的振动方式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挤压,从而实现对人体的按摩理疗,而电流刺激式的穿戴设备通过释放电流脉冲,对人体的穴位处的表面进行刺激。
然而,传统的穿戴式设备无论是振动还是电流刺激,都是采用单一的按摩方式进行按摩,例如,振动式穿戴设备只对振动幅度进行调整,或者电流刺激式穿戴设备只对电流值进行调整,使得传统的穿戴式设备的按摩方式单一,无法对不同的按摩要求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对按摩方式切换的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按摩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按摩状态请求信号;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以使穿戴式按摩装置的按摩器执行对应的振脉按摩操作,其中,所述振脉按摩操作包括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包括:获取输入状态调节信号;对所述输入状态调节信号进行状态调节分类操作,得到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包括: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标识地址;根据所述按摩标识地址寻址对应的按摩振脉单元,以得到所述按摩振脉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包括: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振脉值;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获得振动按摩反馈量;所述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包括: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按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按摩,包括: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输出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振脉值,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时,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振脉值;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获得脉冲按摩反馈量;所述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包括: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脉冲电流按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脉冲电流按摩,包括: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脉冲按摩输出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振脉值,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获得振脉按摩反馈量;所述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包括: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脉冲按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脉冲按摩,包括: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获取振动等级以及脉冲电流等级;根据所述振动等级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输出频率,以及根据所述脉冲电流等级调整所述按摩器的脉冲按摩输出电流。
一种穿戴式按摩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控制主板、按摩器以及按摩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按摩状态请求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出端与所述按摩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用于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所述按摩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按摩器连接,所述按摩器用于调整所述按摩器执行的振脉按摩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对按摩状态请求信号的采集,得到与预设振脉值比较的按摩振脉值,按摩振脉值的大小决定了按摩振脉差分量的数值大小,从而便于根据按摩振脉差分量的大小对按摩方式进行多种方式的调整,即根据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之间的比较结果,实现对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的切换,使得在不同的按摩状态请求下,将按摩器的按摩操作调整对应的振脉按摩操作,便于对不同的按摩方式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按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穿戴式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穿戴式按摩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穿戴式按摩装置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控制方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按摩状态请求信号;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以使穿戴式按摩装置的按摩器执行对应的振脉按摩操作,其中,所述振脉按摩操作包括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对按摩状态请求信号的采集,得到与预设振脉值比较的按摩振脉值,按摩振脉值的大小决定了按摩振脉差分量的数值大小,从而便于根据按摩振脉差分量的大小对按摩方式进行多种方式的调整,即根据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之间的比较结果,实现对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的切换,使得在不同的按摩状态请求下,将按摩器的按摩操作调整对应的振脉按摩操作,便于对不同的按摩方式进行切换。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按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S100:获取按摩状态请求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为对按摩方式所需要的状态进行信号采集,获取的按摩状态请求信号用于对按摩器的按摩状态或者应用环境进行限定,其中,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中不仅包含有对所需要的按摩方式的参数,还包括对当前所需要的按摩使用环境的参数,使得对按摩方式以及按摩应用场景进行限定,例如,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包括有振动按摩方式以及按摩温度的参数,便于在按摩器执行振动按摩时,按摩器当前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按摩温度,实现加热振动按摩。
S200: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中包含有按摩状态对应的各种状态参数,对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进行状态参数的解析,使得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中对应的按摩方式以及其他按摩应用环境转换为对应的参数,便于根据对应的状态参数获取对应的数值,从而便于后续对其中的按摩状态进行调整,例如,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所述按摩振脉值,所述按摩振脉值对应于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中的各按摩方式的数值,即不同的按摩方式对应有不同的按摩振脉值,通过对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的解析处理后,得到需要进行的按摩方式对应的数值,便于后续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进行按摩方式的调整,从而便于对不同的按摩方式的改变,避免了按摩方式单一的情况。
S300: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振脉值是对不同的按摩方式的区分数值,即所述预设振脉值用于将不同的按摩方式对应的振脉值进行划分,例如,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小于所述预设振脉值时,进行振动按摩,以通过机械振动方式对被穿戴体的特定穴位进行挤压,而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大于预设振脉值时,进行脉冲刺激按摩,以通过电流脉冲的方式对被穿戴体的特定穴位进行电流刺激。其中,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即为对所述预设振脉值的大小数值的确定,使得在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为不同情况时,按摩器对应执行不同的按摩操作,从而使得所述按摩器执行的按摩操作的种类发生变化,避免了按摩方式单一的情况。例如,所述被穿戴体为人体或人体模型。
S400: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以使穿戴式按摩装置的按摩器执行对应的振脉按摩操作,其中,所述振脉按摩操作包括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的大小决定了按摩方式,在通过对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的大小的确定后,便于调整所述按摩器的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按摩器发出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按摩方式,以便于根据接收到的不同的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调整所需要的按摩操作,从而使得在不同的按摩状态请求信号下,按摩器执行不同的振脉按摩操作,进而使得输出的按摩方式便于调整,增加了按摩方式的种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包括:获取输入状态调节信号;对所述输入状态调节信号进行状态调节分类操作,得到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状态调节信号包括多种状态调节信号,每一种状态调节信号对应于一种按摩状态的相关运行状态参数,例如,所述输入状态调节信号包括振动按摩的振动幅度、振动频率以及振动强度;又如,所述输入状态调节信号包括脉冲按摩的脉冲电流、脉冲电压以及脉冲采集频率;又如,所述输入状态调节信号包括脉冲按摩时被穿戴体表面的静电电流;又如,所述输入状态调节信号包括按摩时按摩器的倾斜角度。根据上述状态调节信号的属性,对多个状态调节信号进行分类,即相同按摩方式对应的状态调节参数归为同一类,便于在执行对应的按摩操作时做出调整,以使所述按摩器执行的按摩操作准确,即在执行振动按摩时,有关振动按摩操作的状态信号作为参考信号,使得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方式施加在被穿戴体上的振动挤压力适当。对于脉冲按摩操作,根据有关脉冲按摩操作的状态信号进行脉冲电流的输出,使得所述按摩器的脉冲按摩方式施加在被穿戴体上的脉冲电流刺激力适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包括: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标识地址;根据所述按摩标识地址寻址对应的按摩振脉单元,以得到所述按摩振脉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摩状态请求信号为一个寻址信号,所述摩状态请求信号用于获取对应的按摩状态的地址,即所述按摩标识地址,每一个所述按摩标识地址对应于一个按摩振脉单元,而每一个所述按摩振脉单元内存储有对应的按摩状态参数,即所述按摩振脉值。其中,所述按摩标识地址寻址以及所述按摩振脉单元存储于按摩器的内部存储器内,即所述按摩器内的存储器内存储有对应的按摩状态参数,而且,所述按摩器的存储器内存储的每一种按摩操作的各种状态进行设置,例如,振动按摩操作有多种不同的振动频率;又如,脉冲按摩操作有多种不同的脉冲电流值。通过采用寻址信号的寻址方式获取对应的按摩方式,减少了发送按摩请求端的信号输出数据量,使得外部发送按摩请求的数据简单,降低了对于按摩器的按摩方式的操作难度,即操作人员只需发送一个按摩方式以及按摩输出强度的信号即可,所述穿戴式按摩装置自动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使得最终输出的按摩操作为对应的按摩方式,以满足对不同按摩方式的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包括: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振脉值;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获得振动按摩反馈量;所述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包括: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按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为区分振动按摩和振动脉冲按摩的振脉值,所述振动按摩对应的振脉值与所述振动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不同,且所述振动按摩对应的振脉值与所述振动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的区分值即为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即所述振动按摩对应的振脉值区间与所述振动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区间为两个不同区间,也即所述振动按摩对应的振脉值区间与所述振动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区间的交集为空集。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振脉值,是用于检测当前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便于确定当前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按摩方式。其中,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获得振动按摩反馈量,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为当前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之间的差值,即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是在当前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振脉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时对应的差值。而且,当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越接近时,即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越小时,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的振动越激烈,即此时按摩器的振动幅度以及频率越大,也即此时按摩器对于被穿戴体的振动按摩挤压力度越大,便于根据实际需求对应调整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之间的差值,以调整按摩器的振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按摩,包括: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输出频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越小,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输出频率越大,使得所述按摩器对于被穿戴体的挤压频率提高,从而使得在单位时间内所述按摩器对被穿戴体的振动挤压次数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振脉值,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时,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振脉值;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获得脉冲按摩反馈量;所述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包括: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脉冲电流按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为区分脉冲按摩和振动脉冲按摩的振脉值,所述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与所述振动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不同,且所述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与所述振动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的区分值即为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即所述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区间与所述振动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区间为两个不同区间,也即所述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区间与所述振动脉冲按摩对应的振脉值区间的交集为空集。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振脉值,是用于检测当前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便于确定当前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按摩方式。其中,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获得脉冲按摩反馈量,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为当前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振脉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之间的差值,即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是在当前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振脉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时对应的差值。而且,当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越接近时,即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越小时,所述按摩器的脉冲按摩的脉冲刺激越激烈,此时按摩器的脉冲电流越大。例如,所述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脉冲电流按摩,包括: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脉冲按摩输出电流。通过对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的大小的确定,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越小,所述按摩器上的脉冲电流越大,使得所述按摩器的脉冲电流对被穿戴体的刺激越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振脉值,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获得振脉按摩反馈量;所述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包括: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脉冲按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振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表明了所述按摩振脉值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之间,即表明了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按摩操作位于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之间,也即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对应的按摩操作同时有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这样,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脉冲按摩,使得在此时需要执行的按摩方式为振动按摩和脉冲按摩,即此时所述按摩器同时进行振动按摩以及脉冲按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脉冲按摩,包括: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获取振动等级以及脉冲电流等级;根据所述振动等级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输出频率,以及根据所述脉冲电流等级调整所述按摩器的脉冲按摩输出电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形成有振动按摩反馈量,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形成有脉冲按摩反馈量,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反映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之间的差距,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反映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之间的差距,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与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的大小增减幅度相反,即当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增大时,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减小,此时振动按摩的挤压强度减弱,脉冲按摩的电流刺激强度增强,反之亦然。这样,当所述按摩振脉值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以及所述按第二预设振脉值之间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所在位置,调整振动按摩以及脉冲按摩的强度,实现振动按摩方式以及脉冲按摩方式的双结合使用。
可以理解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者的身体姿态的变化,所述按摩器的重心发生变化,例如,所述按摩器内的陀螺仪发生偏转,使得所述按摩器的重心发生倾斜,而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挤压方向始终与被穿戴体保持垂直。当使用者处于站立状态时,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地面,而在使用者处于卧躺状态时,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地面,使得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伸缩力度减小或者增大,即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伸缩力度有变化,从而影响使用者受到的按摩挤压强度,尤其是在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朝向地面伸缩时,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伸缩力度还包括其自身的重力,容易使得被穿戴体受到的振动挤压力过大,导致被穿戴体受伤。
为了便于调整振动按摩操作时的挤压力度,在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按摩,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按摩器的陀螺倾斜角;
将所述陀螺倾斜角与预设倾斜角进行比较,得到陀螺倾斜补偿角;
根据所述陀螺倾斜补偿角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伸缩力度,以使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伸缩力度与所述按摩器在所述预设倾斜角时的伸缩力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倾斜角为所述按摩器的陀螺仪保持水平时对应的倾斜角,即所述预设倾斜角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方向与地面保持平行,也即此时使用者站立佩戴穿戴式按摩装置,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伸缩力度中不包含有自身的重力,使得在所述预设倾斜角时,作用与被穿戴体身上的挤压力度为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提供的伸缩力度。而当使用者的身体姿态发生变化时,所述按摩器的陀螺倾斜角发生变化,即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方向与地面之间形成有夹角。其中,假设所述预设倾斜角为基准零度,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方向与地面之间形成所述陀螺倾斜角,将所述陀螺倾斜角与所述预设倾斜角进行比较,便于确定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方向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即所述陀螺倾斜补偿角,所述陀螺倾斜补偿角表示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发生偏转的方向角度。当所述陀螺倾斜补偿角的倾斜角为180 度至360度之间时,所述按摩器的重力方向与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按摩器的自身重力施加在使用者身上,根据所述陀螺倾斜补偿角的大小,减小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力度;而当所述陀螺倾斜补偿角的倾斜角为0度至180度之间时,所述按摩器的重力方向与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按摩器的重力方向远离使用者,根据所述陀螺倾斜补偿角的大小,增大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力度。这样,在所述按摩器的自身重力方向朝向使用者时,减小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力度,而在所述按摩器的自身重力方向远离使用者时,增大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力度,使得使用者受到的振动挤压力与在站立时受到的振动挤压力相同,从而使得所述按摩器的振动触头的振动力度在使用者的各种姿态下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在进行脉冲电流按摩时,所述按摩器通过释放脉冲静电以刺激被穿戴体上的穴位,而被穿戴体本身就是一个较好的导电体,被穿戴体肌肤表面的细胞之间的信号传输是通过电信号传输的,即被穿戴体肌肤表面存在较多的生物电流,而且,肌肤表面的生物电流是变化的,例如,使用者在亢奋的情况下,身体表面的生物电流增大。在所述按摩器释放脉冲电流后,如果不对其电流大小进行控制,依旧输出相同的脉冲电流,容易导致身体的刺痛感增大,即所述按摩器释放的脉冲电流与被穿戴体表面增大的生物电流共同刺激肌肤,使得被穿戴体表面流经的电流过大。
为了便于调整脉冲电流按摩过程中所述按摩器的脉冲电流,所述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脉冲电流按摩,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外部肌表生物电流;
将所述外部肌表生物电流与预设电流进行比较,得到肌表电流反馈量;
根据所述肌表电流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脉冲电流,以使所述按摩器的脉冲电流与所述外部肌表生物电流的总和保持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肌表生物电流为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生物电流,即所述外部肌表生物电流为使用者的肌肤表面流经的电流,在进行脉冲电流按摩时,所述按摩器向使用者的肌肤表面输出脉冲电流,使得使用者的肌肤表面流经的电流为所述按摩器释放的脉冲电流以及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生物电流的总和。将所述外部肌表生物电流与预设电流进行比较,是对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生物电流的变化情况的确定,所述预设电流为使用者在正常情况下的肌肤表面的生物电流,所述预设电流作为基准电流,便于对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生物电流的增减情况进行量化,即获取所述肌表电流反馈量。通过对所述肌表电流反馈量的大小判断,确定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生物电流是否有变化的情况,而在所述外部肌表生物电流增大的情况下,所述肌表电流反馈量大于零,即所述外部肌表生物电流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此时通过减小所述按摩器的脉冲电流,使得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总电流下降,从而使得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总电流与在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生物电流为所述预设电流时的总电流相同,从而使得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总电流在各个时刻保持一致,降低了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总电流过大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肌肤表面的刺痛感过大的几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式按摩装置,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按摩控制方法实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按摩装置具有用于实现所述按摩控制方法各步骤对应的功能模块。所述穿戴式按摩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控制主板、按摩器以及按摩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按摩状态请求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出端与所述按摩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用于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所述按摩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按摩器连接,所述按摩器用于调整所述按摩器执行的振脉按摩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穿戴式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穿戴式按摩装置10包括按摩穿戴组件100、控制主板200 以及按摩件300。按摩穿戴组件100包括套置环绕件110以及两个承托罩120。套置环绕件110分别与两个承托罩120连接,套置环绕件110用于与被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套接。两个承托罩120之间相互连接,两个承托罩120分别用于罩设于被穿戴体的第二延伸部上。控制主板200与套置环绕件110连接,控制主板200用于接收按摩状态请求信号,以使按摩件300进行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按摩件300包括按摩振动电机310以及按摩脉冲极片320。按摩振动电机310以及按摩脉冲极片320均与承托罩120连接。按摩振动电机310的输入端与控制主板20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按摩振动电机310 用于对被穿戴体进行振动挤压。按摩脉冲极片320与控制主板2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按摩脉冲极片320用于与被穿戴体接触,并对被穿戴体释放脉冲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承托罩120上设置按摩振动电机310以及按摩脉冲极片320,按摩振动电机310以及按摩脉冲极片320均与被穿戴体接触,按摩振动电机310为被穿戴体提供振动按摩强度,按摩脉冲极片320为被穿戴体提供电流脉冲按摩强度,使得被穿戴体受到的按摩强度中增加有电流脉冲刺激产生的按摩强度,提高了被穿戴体受到的按摩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主板通过套置环绕件内的金属导线分别与按摩振动电机以及按摩脉冲极片电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主板200位于两个所述承托罩120之间,即所述控制主板200分别与两个所述承托罩120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套置环绕件110包括套置环绕带112以及连接部114,套置环绕带112具有弧形环绕结构,套置环绕带112用于套设于被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上,套置环绕带112通过连接部114与承托罩1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套置环绕带112为环状线带,套置环绕带112用于挂置于被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上,而且,套置环绕带112环绕于被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上,使得套置环绕带112稳定套设于被穿戴体上。而连接部114将套置环绕带112 与承托罩120连接,即套置环绕带112通过连接部114连接于承托罩120上,使得承托罩120稳定设置于被穿戴体上。这样,在承托罩120罩设被穿戴体的第二延伸部上的情况下,套置环绕带112环绕在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上,而套置环绕带112又通过连接部114与承托罩120连接,使得套置环绕带112与承托罩120共同套置于被穿戴体上,从而使得套置环绕带112与承托罩120稳定设置于被穿戴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连接部114开设有卡接槽1142,承托罩 120的部分卡设于卡接槽1142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14用于将承托罩120 与套置环绕带112连接,卡接槽1142开设于连接部114上,卡接槽1142用于收容承托罩120的部分,即承托罩120的部分收容于卡接槽1142内,使得承托罩 120与连接部114卡接,从而使得承托罩120稳定设置于连接部114上,进而使得承托罩120稳定连接于套置环绕带112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承托罩120包括罩体122以及连接环 124,罩体122与连接环124连接,罩体122用于罩设于被穿戴体的第二延伸部上,连接环124套设于连接部114上。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22与被穿戴体接触,罩体122与被穿戴体连接,而罩体122通过连接环124与连接部114连接,使得罩体122通过连接部114与连接环124之间的连接关系固定在套置环绕带 112上。连接环124与连接部114套接,即连接部114穿设于连接环124的内侧,并与连接环124抵接,在连接环124的侧壁挤压下,连接环124卡设于连接部 114上,使得连接部114与连接环124稳定连接,提高了罩体122与套置环绕带 1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部114包括连接子部1144以及导向引脚1146,连接子部1144 与套置环绕带112连接,连接子部1144还与导向引脚1146连接,导向引脚1146 穿设于连接环124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子部1144连接于套置环绕带112,连接子部1144作为套置环绕带112的连接延伸部分,连接子部1144还与导向引脚1146连接,导向引脚1146类似于一根导向杆,导向引脚1146的部分收容于连接环124内,使得导向引脚1146卡设于连接环124内。而导向引脚1146在穿入连接环124内时,导向引脚1146的移动方向与连接子部1144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导向引脚1146带动连接子部1144移动,从而带动套置环绕带112扣设在连接环124上,便于将套置环绕带112准确固定在连接环124上,提高了套置环绕带112与承托罩120之间的对准精度。
更进一步地,连接部还包括磁吸层,磁吸层包裹设置于导向引脚上,磁吸层用于与连接环磁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为磁性金属环,磁吸层的材质为磁性材料,具有磁吸力,磁吸层与导向引脚连接,即磁吸层附着于导向引脚上,在导向引脚靠近连接环时,磁吸层与连接环之间产生磁性力,使得导向引脚快速靠近连接环,便于将导向引脚快速安装于连接环上。而且,由于磁吸层与连接环磁性连接,在导向引脚固定于连接环内时,导向引脚与连接环之间通过磁力连接,提高了导向引脚与连接环之间的连接力,从而提高了导向引脚与连接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套置环绕件110还包括固定销116,连接环124开设有固定通孔1242,固定销116穿设于固定通孔1242内,固定销 116与导向引脚114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销116穿过固定通孔1242,并与导向引脚1146接触,即固定销116横穿连接环124上开设的固定通孔1242,固定销116的一端抵持于导向引脚1146,使得固定销116与导向引脚1146抵接,从而使得固定销116将导向引脚1146固定在连接环124内,即连接环124的内侧与固定销116共同夹持导向引脚1146,提高了导向引脚1146在连接环124内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导向引脚1146与连接环124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地,导向引脚1146开设有定位槽1148,固定销116的部分卡设于定位槽1148内。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1148与固定销116相对应,在固定销116 设置于固定通孔1242时,固定销116位于连接环124内的端部收容于定位槽1148 内,即固定销116通过穿设于固定通孔1242以及定位槽1148内,使得固定销 116与连接环124以及导向引脚1146卡接,从而使得固定销116与导向引脚1146 稳定连接,便于固定销116将连接环124与导向引脚1146的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导向引脚1146穿设于连接环124内的位置的定位,定位槽1148 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槽1148均匀分布于导向引脚1146上,例如,多个定位槽1148的分布方向平行于导向引脚1146,即多个定位槽1148的分布方向与导向引脚1146的中轴线平行,便于根据需要对应调整固定销116与导向引脚 1146的连接位置,到达调整导向引脚1146伸入连接环124内的位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式按摩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穿戴式按摩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穿戴式按摩装置包括按摩穿戴组件、控制主板以及按摩件。按摩穿戴组件包括套置环绕件以及两个承托罩。套置环绕件分别与两个承托罩连接,套置环绕件用于与被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套接。两个承托罩之间相互连接,两个承托罩分别用于罩设于被穿戴体的第二延伸部上。控制主板与套置环绕件连接,控制主板用于接收按摩状态请求信号,以使按摩件进行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按摩件包括按摩振动电机以及按摩脉冲极片。按摩振动电机以及按摩脉冲极片均与承托罩连接。按摩振动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主板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按摩振动电机用于对被穿戴体进行振动挤压。按摩脉冲极片与控制主板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按摩脉冲极片用于与被穿戴体接触,并对被穿戴体释放脉冲电流。通过在承托罩上设置按摩振动电机以及按摩脉冲极片,按摩振动电机以及按摩脉冲极片均与被穿戴体接触,按摩振动电机为被穿戴体提供振动按摩强度,按摩脉冲极片为被穿戴体提供电流脉冲按摩强度,使得被穿戴体受到的按摩强度中增加有电流脉冲刺激产生的按摩强度,提高了被穿戴体受到的按摩强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滑动卡接结构,滑动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底座以及滑动卡接组件。卡接底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卡接槽以及导向槽。导向槽的口径在远离卡接槽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滑动卡接组件包括滑动底座、卡接柱、弹性件以及两个导向杆。滑动底座与卡接底座滑动连接。两个导向杆均与卡接柱活动连接。弹性件分别与两个导向杆连接。卡接柱与滑动底座连接,卡接柱滑动于卡接槽以及导向槽内,卡接柱的直径与卡接槽的直径相等。两个导向杆的部分均收容于导向槽内。每一导向杆分别与导向槽的一侧壁抵接,且导向杆与导向槽的侧壁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向杆沿着导向槽的侧壁滑动,卡接柱在导向杆的导向移动下,沿着平行导向槽的侧壁的方向移动,使得滑动底座在卡接底座上移动时,卡接柱通过导向槽进入卡接槽,便于卡接柱准确卡入卡接槽内,提高了滑动卡接组件与卡接底座之间的固定安装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而且,两个导向杆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导向槽的开口角度,便于在导向杆进入导向槽后,导向槽的侧壁挤压导向杆,使得弹性件被压缩,从而使得导向杆受到向外的弹力。这样,在弹性件以及导向槽的侧壁的夹持下,导向杆稳定设置于导向槽内。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卡接结构用于连接控制主板与承托罩,即控制主板通过所述滑动卡接结构与承托罩连接,也即控制主板与两个所述滑动卡接结构的滑动卡接组件连接,每一所述滑动卡接结构的卡接底座与一承托罩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动卡接结构还包括隔挡块,隔挡块位于导向槽内,隔挡块与卡接底座连接,隔挡块还用于抵持于导向杆。在本实施例中,隔挡块设置于导向槽内,而导向槽的口径在远离卡接槽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便于导向杆沿着导向槽的侧壁移动,从而便于卡接柱导入卡接槽内。隔挡块位于导向杆的移动路径上,在卡接柱滑动至卡接槽内时,卡接柱卡设于卡接柱内,隔挡块与卡接柱共同夹持导向杆,使得导向杆抵持于隔挡块上,便于导向杆稳定设置于卡接柱与隔挡块之间,从而使得导向杆被隔挡块阻隔在导向槽内,提高了导向杆在导向槽内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隔挡块具有倾斜滑面,倾斜滑面朝向卡接槽倾斜,倾斜滑面用于导向杆滑动导入导向槽。在本实施例中,隔挡块将导向杆稳定限制与导向槽内,使得导向杆以及卡接柱稳定设置于导向槽内,即卡接槽的侧壁以及隔挡块将卡接柱以及导向杆共同夹持。而在导向杆的移动过程中,导向杆在受到隔挡块的挤压之后,导向杆挤压弹性件,使得弹性件的长度减小,从而使得两个导向杆之间的间距减小,便于导向杆越过隔挡块,从而便于将导向杆卡设在隔挡块与卡接柱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整两个导向杆之间的间距,两个导向杆均与卡接柱滑动连接,即导向杆在卡接柱的表面上滑动,使得两个导向杆之间的间距可调。在其他实施例中,倾斜滑面具有弧面结构,倾斜滑面用于导向杆在隔挡块上滑动,在倾斜滑面的弧形表面下,导向杆在隔挡块上滑动顺滑度提高,便于导向杆平滑导入导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动卡接结构还包括弹性推出件,弹性推出件设置于卡接槽内,弹性推出件与卡接槽的侧壁连接,弹性推出件与卡接柱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推出件自身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在卡接柱卡入卡接槽内时,卡接柱嵌入卡接槽,卡接柱与卡接槽的侧壁抵接,弹性推出件与卡接柱抵接,卡接柱挤压弹性推出件,使得弹性推出件发生形变而产生推动弹力,弹性推出件产生的推动弹力的方向与卡接柱导入卡接槽的方向相反。这样,在弹性推出件的弹力以及隔挡块的抵持力作用下,导向杆以及卡接柱受到两个相反的作用力,使得导向杆以及卡接柱稳定卡设于卡接底座上,进一步提高了导向杆以及卡接柱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卡接柱开设有凹槽,弹性推出件的部分卡设于凹槽内。在本实施例中,凹槽的开口朝向弹性推出件,即凹槽与弹性推出件对应,当卡接柱卡设于卡接槽内时,弹性推出件正对凹槽,便于弹性推出件卡设于凹槽内,使得弹性推出件的部分收容于凹槽内,提高了弹性推出件与卡接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卡接底座与卡接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卡接底座与滑动卡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动卡接组件还包括两个挤压杆,每一挤压杆与一导向杆连接,两个挤压杆用于挤压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挤压杆的部分凸出于滑动底座的边缘,即挤压杆在滑动底座上的投影为部分投影,也即挤压杆在卡接底座上的投影与滑动底座在卡接底座上的投影部分重叠,使得挤压杆远离导向杆的一端凸出于滑动底座,从而使得挤压杆的一端部位于滑动底座外。这样,在需要将滑动卡接组件从卡接底座上拆卸时,通过挤压两个挤压杆,使得两个挤压杆相向运动,从而使得弹性件被压缩,进而使得两个导向杆之间的间距减小,便于将导向杆从导向槽内取出,从而便于将卡接柱从卡接槽内取出,进而便于滑动卡接组件与卡接底座之间的拆卸。在另一实施例中,挤压杆远离导向杆的一端具有圆弧表面,挤压杆远离导向杆的一端用于与使用者的指端接触,圆弧表面的设计使得挤压杆远离导向杆的一端的平滑度提高,便于对挤压杆的挤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动卡接结构还包括磁性件,磁性件位于导向槽内,磁性件与卡接底座连接,磁性件用于与导向杆磁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件分别与卡接底座以及隔挡块连接,导向杆为易磁化材料制成,例如,导向杆为铁杆,导向杆与磁性件之间产生磁吸力。当导向杆在隔挡块上滑动时,磁性件产生的磁吸力将导向杆固定于隔挡块上,便于将导向杆快速吸附在隔挡块上,从而便于将卡接柱定位在导向槽内,进而便于将卡接柱顺利导入卡接槽内,提高了滑动卡接组件与卡接底座之间的定位精度,便于快速且准确地将滑动卡接组件固定在卡接底座上。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式按摩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滑动卡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穿戴式按摩装置的被穿戴体为人体。滑动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底座以及滑动卡接组件。卡接底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卡接槽以及导向槽。导向槽的口径在远离卡接槽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滑动卡接组件包括滑动底座、卡接柱、弹性件以及两个导向杆。滑动底座与卡接底座滑动连接。两个导向杆均与卡接柱活动连接。弹性件分别与两个导向杆连接。卡接柱与滑动底座连接,卡接柱滑动于卡接槽以及导向槽内,卡接柱的直径与卡接槽的直径相等。两个导向杆的部分均收容于导向槽内。每一导向杆分别与导向槽的一侧壁抵接,且导向杆与导向槽的侧壁滑动连接。两个导向杆沿着导向槽的侧壁滑动,卡接柱在导向杆的导向移动下,沿着平行导向槽的侧壁的方向移动,使得滑动底座在卡接底座上移动时,卡接柱通过导向槽进入卡接槽,便于卡接柱准确卡入卡接槽内,提高了滑动卡接组件与卡接底座之间的固定安装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的走线连接结构,穿戴式设备的走线连接结构包括主控电路板以及穿戴组件。穿戴组件包括穿戴罩体、穿戴连接带以及走线连接件。穿戴罩体与穿戴连接带连接,穿戴罩体用于罩设被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穿戴连接带用于套设于被穿戴体的第二延伸部,穿戴连接带还通过走线连接件与主控电路板连接。走线连接件包括走线柔板以及至少一个针织导电走线。走线柔板分别与穿戴连接带以及主控电路板连接,走线柔板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每一第一通孔内穿设有一针织导电走线。每一针织导电走线与主控电路板的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针织导电走线用于与穿戴罩体内的按摩器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针织走线中的至少一个替换为针织导电走线,一方面,针织导电走线作为针织线提高走线柔板的柔韧性,另一方面,针织导电走线将主控电路板与穿戴罩体内的按摩器电导通,便于主控电路板对按摩器的按摩方式的控制,使得在穿戴式设备的走线连接结构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主控电路板对按摩器的控制,提高了穿戴式设备的穿戴轻巧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内收容有针织导电走线,即针织导电走线的走线路径与第一通孔的延伸路径相对应,针织导电走线作为主控电路板与穿戴罩体内的按摩器的连接导线,针织导电走线用于将主控电路板的控制信号传输至穿戴罩体内的按摩器。为了避免对不同的按摩器的错乱控制,相邻的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设置,使得任意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保持平行,从而使得位于第一通孔的针织导电走线保持平行,进而使得各针织导电走线之间互相处于隔离的状态,减少了各针织导电走线之间的短接几率,便于主控电路板的控制信号准确传输至对应的按摩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的间距相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与针织导电走线的中轴线重合,相邻的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的间距相等,使得相邻的两个针织导电走线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走线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针织导电走线。这样,在多个针织导电走线均匀分布的情况下,针织导电走线将走线柔板均分为多个区域,便于提高走线柔板的柔韧均匀性,即走线柔板的每一个位置的柔韧性相同,使得走线柔板的形状保持一致,减少了走线柔板形变弯曲度过大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针织导电走线包括第一导电走线以及第二导电走线,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均穿设于第一通孔内,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连接,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之间形成有走线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在连接处形成有走线夹角,即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为相互倾斜设置,也即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为不平行设置,使得针织导电走线为折线结构,从而使得针织导电走线在走线柔板上走线轨迹为折线,进而使得针织导电走线与走线柔板的接触面积增大,即针织导电走线与走线柔板的连接面积增大,提高了针织导电走线与走线柔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针织导电走线与走线柔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走线柔板的柔韧性。在另一实施例中,走线夹角为°~°。走线夹角作为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在连接处的弯折角度,走线夹角体现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的弯折程度,即走线夹角越小,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之间的弯折程度越大,使得第一导电走线与第二导电走线之间的相互靠近程度越大,从而使得第一导电走线远离连接处的端部与第二导电走线远离连接处的端部之间的间距越小,进而使得针织导电走线在走线柔板上的长度越长,进一步增大了针织导电走线与走线柔板的连接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针织导电走线与走线柔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针织导电走线与走线柔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走线夹角为°。在确保走线柔板的机械强度的情况下,提高走线柔板的整体柔韧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穿戴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针织绝缘走线,走线柔板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针织绝缘走线穿设于第二通孔内,且针织绝缘走线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开设于走线柔板内,第二通孔用于收容针织绝缘走线,第二通孔的延伸路径即为针织绝缘走线在走线柔板上的走线路径。而针织绝缘走线为绝缘材料制成,例如,针织绝缘走线为尼龙针织线,针织绝缘走线的绝缘特性,使得针织绝缘走线与针织导电走线之间的电短路情况减少。针织绝缘走线穿设于第二通孔内,即针织绝缘走线在沿平行于走线柔板的方向上横穿走线柔板,针织绝缘走线与针织导电走线共同为走线柔板提供柔韧性,进一步提高了走线柔板的形变恢复能力。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与一第一通孔连通,且至少一个针织绝缘走线与一针织导电走线交叉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即第一通孔在走线柔板上的延伸路径与第二通孔在走线柔板上的延伸路径有交叉的情况,而第一通孔内设置有针织导电走线,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针织绝缘走线,使得交叉设置的两个通孔内的针织绝缘走线与针织导电走线相互交叉,从而使得针织绝缘走线将针织导电走线固定在走线柔板内,提高了针织导电走线在走线柔板上的稳定性。而且,针织绝缘走线同样被针织导电走线固定在走线柔板内,提高了针织绝缘走线在走线柔板上的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针织绝缘走线以及针织导电走线的布线,针织绝缘走线的中轴线与针织导电走线的中轴线平行设置。通过同一布线方式将针织绝缘走线以及针织导电走线穿设于走线柔板内,即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的开口方向相同,通过相同的开孔方式形成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从而便于一次性将多个针织绝缘走线以及多个针织导电走线固定在走线柔板内,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走线连接结构还用于两个穿戴罩体之间的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走线连接结构还用于控制主板与穿戴罩体之间的走线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走线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穿戴式设备的走线连接结构包括主控电路板以及穿戴组件。穿戴组件包括穿戴罩体、穿戴连接带以及走线连接件。穿戴罩体与穿戴连接带连接,穿戴罩体用于罩设被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穿戴连接带用于套设于被穿戴体的第二延伸部,穿戴连接带还通过走线连接件与主控电路板连接。走线连接件包括走线柔板以及至少一个针织导电走线。走线柔板分别与穿戴连接带以及主控电路板连接,走线柔板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每一第一通孔内穿设有一针织导电走线。每一针织导电走线与主控电路板的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针织导电走线用于与穿戴罩体内的按摩器电连接。通过将针织走线中的至少一个替换为针织导电走线,一方面,针织导电走线作为针织线提高走线柔板的柔韧性,另一方面,针织导电走线将主控电路板与穿戴罩体内的按摩器电导通,便于主控电路板对按摩器的按摩方式的控制,使得在穿戴式设备的走线连接结构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主控电路板对按摩器的控制,提高了穿戴式设备的穿戴轻巧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按摩设备的背带走线结构,背带走线结构包括导电线以及走线板。导电线用于分别与穿戴按摩设备的主控板以及按摩器连接。走线板开设有走线通孔。导电线穿设于走线通孔内。走线板还开设有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均远离走线通孔设置,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均用于穿设针线。请一并参阅图,第一针线孔与第二针线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应有针线轨迹。导电线在走线通孔内对应有走线轨迹。针线轨迹与走线轨迹交叉设置,且针线轨迹与走线轨迹形成有至少一个交叉点。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线在走线通孔内的布线位置为走线轨迹,穿过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后形成针线轨迹上对应有针线,针线轨迹与走线轨迹交叉形成有交叉点,使得导电线与针线有交叉,即导电线与针线有接触点,从而使得针线将导电线压覆在走线板上,便于提高导电线在走线板上的稳定性。而且,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远离走线通孔,避免了针线在穿过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时将导电线刺破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分别位于走线轨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走线通孔的数量为一个,即走线轨迹的数量为一个,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经过针线穿过之后,在第一针线孔与第二针线孔之间形成有针线,此针线的分布位置对应为针线轨迹。由于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分别位于走线轨迹的两侧,使得针线轨迹的两端分别位于走线轨迹的两侧,从而使得针线轨迹横跨走线轨迹,进而使得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横跨走线通孔,便于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挤压走线通孔内的导电线,从而便于将导电线固定在走线通孔内,提高了导电线在走线板上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走线轨迹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走线轨迹形成有走线区,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以走线区为中轴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走线通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走线通孔内设置有一导电线,形成多个走线轨迹,多个走线轨迹共同形成走线区。其中,多个走线轨迹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针线孔位于走线区的一侧,第二针线孔位于走线区的另一侧,使得针线轨迹横跨走线区,从而使得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与各导电线形成交叉点,便于将各导电线稳定固定在走线板上,从而便于对多个导电线同时进行固定,提高了对各导电线的安装固定效率。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的数量为多个,例如,每一走线轨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针线孔以及一第二针线孔,即每一走线轨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针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走线轨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轨迹以及第二轨迹,第一轨迹凸出于第二轨迹,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均位于第一轨迹凸出于第二轨迹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走线轨迹为具有凸出部分的轨迹,即走线轨迹为非直线轨迹,其中,第一轨迹为凸出部分对应的轨迹,第一轨迹凸出于第二轨迹,第一轨迹相对于直线型的第二轨迹为凸出轨迹。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位于第二轨迹的同一侧,而且,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所在侧与第一轨迹凸出于第二轨迹的一侧相同,即第一针线孔、第二针线孔以及第一轨迹位于第二轨迹的同一侧。这样,在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之间形成的针线轨迹与第一轨迹位于第二轨迹的同一侧,使得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与第一轨迹对应的导电线形成有交叉点,从而使得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将导电线的部分按压在走线板上,便于将导电线固定在走线板上,提高了导电线在走线板上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走线轨迹的数量为多个,各走线轨迹的第一轨迹均与走线轨迹形成有交叉点。当走线轨迹为多个时,每一走线通孔内设置有一导电线,各走线通孔均在走线板上形成具有凸出部分的走线轨迹,而且,各走线通孔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使得各走线通孔对应过的第一轨迹朝向同一方向凸出,便于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形成的针线轨迹与各走线通孔对应的走线轨迹中的第一轨迹形成交叉点,从而便于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将各走线通孔内的导电线固定在走线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针线孔与走线通孔之间的间距与第二针线孔与走线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用于针线穿过,以在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之间形成针线,第一针线孔与走线通孔对应有一部分针线,第二针线孔与走线通孔之间对应有另一部分针线,而且,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位于走线板的表面,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横跨走线通孔内的导电线,使得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挤压导电线,便于将导电线固定在走线通孔内。而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对导电线所产生的挤压力受到针线孔与走线通孔之间的距离影响,第一针线孔与走线通孔之间的间距与第二针线孔与走线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走线通孔内的导电线受到的挤压力均匀,便于将导电线稳定固定于走线通孔内,从而便于将导电线稳定固定于走线板上,提高了导电线在走线板上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针线轨迹与走线轨迹之间形成有倾斜夹角,倾斜夹角为~°。在本实施例中,倾斜夹角为非直角,使得针线轨迹与走线轨迹之间的交叉点的数量增多,从而使得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与走线轨迹对应的导电线之间的接触长度增长,进而使得针线轨迹对应的针线与走线轨迹对应的导电线之间的挤压接触点增多,增大了导电线受到针线的挤压力,便于将导电线稳定固定于走线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倾斜夹角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带走线结构还包括柔性凸起,柔性凸起设置于走线通孔内,柔性凸起与走线通孔的内壁连接,柔性凸起与导电线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凸起自身具有弹性,在受到外界挤压时发生形变,且产生一定的弹力。当导电线穿设于走线通孔内时,导电线挤压柔性凸起,柔性凸起形变所产生的弹力做用于导电线上,使得导电线被柔性凸起以及走线通孔的内壁夹持,从而使得导电线稳定设置于走线通孔内,进一步提高了导电线在走线板上的固定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带走线结构还用于控制主板与承托罩之间的走线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按摩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背带走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穿戴按摩设备的背带走线结构包括导电线以及走线板。导电线用于分别与穿戴按摩设备的主控板以及按摩器连接。走线板开设有走线通孔。导电线穿设于走线通孔内。走线板还开设有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均远离走线通孔设置,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均用于穿设针线,第一针线孔与第二针线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应有针线轨迹。导电线在走线通孔内对应有走线轨迹。针线轨迹与走线轨迹交叉设置,且针线轨迹与走线轨迹形成有至少一个交叉点。导电线在走线通孔内的布线位置为走线轨迹,穿过第一针线孔以及第二针线孔后形成针线轨迹上对应有针线,针线轨迹与走线轨迹交叉形成有交叉点,使得导电线与针线有交叉,即导电线与针线有接触点,从而使得针线将导电线压覆在走线板上,便于提高导电线在走线板上的稳定性。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被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为人体或人体模型的胸腔部,被穿戴体的第一延伸部为人体或人体模型的手臂。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按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按摩状态请求信号;
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
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
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以使穿戴式按摩装置的按摩器执行对应的振脉按摩操作,其中,所述振脉按摩操作包括振动按摩操作以及脉冲按摩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包括:
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振脉值;
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获得振动按摩反馈量,其中,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形成有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反映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之间的差距;
所述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按摩,以使当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越接近时,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的振动越激烈;
所述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振脉值,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时,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振脉值;
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获得脉冲按摩反馈量,其中,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形成有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反映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之间的差距;
所述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脉冲电流按摩,其中,当所述按摩振脉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越接近时,所述按摩器的脉冲按摩的脉冲刺激越激烈;
所述检测所述按摩振脉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振脉值,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按摩振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时,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值、所述第一预设振脉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振脉值获得振脉按摩反馈量;
所述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脉冲按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按摩状态请求信号,包括:
获取输入状态调节信号;
对所述输入状态调节信号进行状态调节分类操作,得到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包括:
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标识地址;
根据所述按摩标识地址寻址对应的按摩振脉单元,以得到所述按摩振脉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按摩,包括:
根据所述振动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输出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脉冲电流按摩,包括:
根据所述脉冲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脉冲按摩输出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按摩方式为振动脉冲按摩,包括:
根据所述振脉按摩反馈量获取振动等级以及脉冲电流等级;
根据所述振动等级调整所述按摩器的振动按摩输出频率,以及根据所述脉冲电流等级调整所述按摩器的脉冲按摩输出电流。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控制方法的穿戴式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器、控制主板、按摩器以及按摩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按摩状态请求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出端与所述按摩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用于根据所述按摩状态请求信号获取按摩振脉值;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将所述按摩振脉值与预设振脉值进行比较,得到按摩振脉差分量;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根据所述按摩振脉差分量调整按摩器的按摩方式;所述按摩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按摩器连接,所述按摩器用于调整所述按摩器执行的振脉按摩操作。
CN202011538123.2A 2020-12-23 2020-12-23 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Active CN112675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8123.2A CN112675012B (zh) 2020-12-23 2020-12-23 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8123.2A CN112675012B (zh) 2020-12-23 2020-12-23 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5012A CN112675012A (zh) 2021-04-20
CN112675012B true CN112675012B (zh) 2022-08-19

Family

ID=7545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8123.2A Active CN112675012B (zh) 2020-12-23 2020-12-23 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501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5551A (en) * 1977-11-11 1979-11-27 Electromed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massage device
US4887603A (en) * 1985-07-22 1989-12-19 Empi, Inc. Medical stimulator with stimulation signal characteristics modulated as a function of stimulation signal frequency
CN111973873A (zh) * 2020-07-14 2020-11-24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仪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0391B (zh) * 2009-08-28 2013-09-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人体健康调节装置
US9549393B2 (en) * 2014-08-27 2017-01-17 Tractouch Mobile Partners, Llc Mobile vibratory alert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gging alert transmissions and reception of acknowledgmen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5551A (en) * 1977-11-11 1979-11-27 Electromed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massage device
US4887603A (en) * 1985-07-22 1989-12-19 Empi, Inc. Medical stimulator with stimulation signal characteristics modulated as a function of stimulation signal frequency
CN111973873A (zh) * 2020-07-14 2020-11-24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仪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5012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95244B2 (ja) 振戦を治療するための抹消神経刺激用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5739896B2 (ja) 電気的筋肉刺激
US9558399B1 (en) Feedback device to improve arm swing
US7952483B2 (en) Human movement measurement system
CN100536763C (zh) 心率监测装置
US581703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evice based on spatial discrimination of skeletal myopotentials
JP5928817B2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EP3735171A1 (en)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RU274917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электростимуляции мышц
US20080058893A1 (en) Deep Brain Stimulation System
JP2002191580A (ja) 体動検出装置
HK1074760A1 (en) A heart rate detector
CN112675012B (zh) 按摩控制方法以及穿戴式按摩装置
US20210135416A1 (en) Bonding device, bonding structure for wearable device and node device for forming sensing point on signal connecting line thereof
KR20190031979A (ko) 방향성 자극을 인가하는 웨어러블 타입의 근육 자극 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WO2014147263A1 (es) Dispositivo para la evaluación, prevención y tratamiento del dolor lumbar basado en reeducación postural
KR20190007598A (ko) 전기 자극을 통한 손 떨림 개선훈련용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손 떨림 개선훈련 시스템
KR20210025844A (ko) 손 재활 운동장치
CN206120312U (zh) 一种人体生物电监测服装
KR102482763B1 (ko) 전기활성반응 슈트 및 전기활성반응 슈트를 이용하여 근력 지원하는 기능성 전기자극반응 방법
JP2018102413A (ja) 脳波計
KR102345636B1 (ko) 모터 자동제어시스템을 적용한 가변압박슬리브 및 그 가변압박슬리브의 제어방법
GB2537580A (en) A force measurement mechanism
KR102196871B1 (ko) 저주파 자극 마스크용 저주파 자극도자
JPWO2018220729A1 (ja) 生体用電極の接続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516008 Building A, Xinle Industrial City, Ma'an Town,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Tiante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57 building a, Xinle industrial city, Ma'an Town,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mm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