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4609B - 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4609B
CN112674609B CN201910995398.XA CN201910995398A CN112674609B CN 112674609 B CN112674609 B CN 112674609B CN 201910995398 A CN201910995398 A CN 201910995398A CN 112674609 B CN112674609 B CN 1126746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device
water tank
tank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53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4609A (zh
Inventor
胡承欢
王会会
曾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53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4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4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4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4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4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箱组件包括加热装置和缓冲水箱,加热装置通过管路与缓冲水箱连通,加热装置上设置有进水口,在进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箱组件,通过将加热装置与缓冲水箱通过管路连通,使得加热装置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不会随着热水流向出水嘴,而是沿着管路进入缓冲水箱中,进而能够避免高温水蒸气对使用者的烫伤;同时,由于在进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件,使得常温水从进水口进入到加热装置中时,常温水的水流不会直接竖直向上对冲已加热的热水,进而减少了常温水对已加热的热水的温度扰动,从而保证了热水的出水温度。

Description

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水对我们的生命有重要的作用,是生命的源泉,根据研究报告显示,饮用水中的污染杂质可大致分为病菌、重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长期饮用不干净的水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提高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多的净水设备应时而生。
其中净水设备的工作原理大致是:原水从自来水厂进行一般处理后通过外部排水管输送至原水箱,原水箱当中的原水在水泵作用下进入到滤芯进行过滤,过滤之后得到的净水进入净水箱,而浓缩水则进入到浓缩水箱当中。
在当前诸如净饮机的净水设备中,向加热装置中通入常温水进行加热的时候,常温水会对已加热的热水产生较大的温度扰动;此外,加热装置中的高温蒸汽会随着出水口路流向出水嘴,容易烫伤使用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水箱组件,能够减小常温水对已加热的热水的温度扰动;同时,还能够将高温的水蒸气导入缓冲水箱中,避免高温水蒸气从出水嘴排出烫伤使用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箱组件,包括加热装置和缓冲水箱,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缓冲水箱连通,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进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箱组件,通过将加热装置与缓冲水箱通过管路连通,使得加热装置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不会随着热水流向出水嘴,而是沿着管路进入缓冲水箱中,进而能够避免高温水蒸气对使用者的烫伤;同时,由于在进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件,使得常温水从进水口进入到加热装置中时,常温水的水流不会直接竖直向上对冲已加热的热水,进而减少了常温水对已加热的热水的温度扰动,从而保证了热水的出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底部,在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气口以及所述缓冲水箱连接。通过将进水口设置在加热装置的底部,并在加热装置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改进了现有技术中将进水口设置在加热装置侧部的方式,进而能够节省加热装置侧部的安装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感温件以及至少一个温控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件,至少一个所述感温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温控件分别与所述加热件通信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启停。通过感温件和/或温控件控制加热件的启停,能够实现对加热装置内部的温度的精准控制,进而保证了出水的温度更加精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上连接有支架组件,至少一个所述感温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温控件通过所述支架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上的支架本体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锁紧件配合以将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架本体上。通过将温度控制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架本体上,能够灵活地选择不同种类的温度控制组件以实现对加热装置内部不同温度参数的采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罐体、顶盖以及底座,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和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组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外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罐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盖上设置所述出气口和出水口,所述罐体的内部通过所述出水口与外部连通。通过在顶盖上设置出气口,能够保证罐体内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出气口顺利的排出罐体;通过在顶盖上设置出水口,能够保证进水管、出水口均设置在罐体的上下端,进而能够进一步地节省加热装置侧部的安装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被配置为与所述出气口连通。通过将进气口被配置为与出气口连通的方式,使得加热装置中产生的水蒸气能够被导入到缓冲水箱中,而不会通过出水嘴流出,避免了对使用者的烫伤。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箱体以及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置于所述箱体中。通过在净水设备中设置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水箱组件,能够保证使用者在使用该净水设备时,不会被加热装置中的高温水蒸气烫伤,进而保证了该净水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该净水设备所排出热水的出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平衡水箱,所述平衡水箱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排水口,其中一个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平衡水箱的底部高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底部。通过将平衡水箱的底部设置成高于加热装置的底部的形式,不需要在加热装置中额外设置检测设备,也不需要将加热装置拆除通过人为观察的方式查看加热装置中是否还有存水,仅仅利用平衡水箱与加热装置之间的液位差所产生的势能,就能够保证加热装置中始终有水。进而能够防止加热装置干烧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加热装置被烧坏,保证了净水设备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缓冲水箱的底面不低于所述平衡水箱的顶部所处的平面。通过将缓冲水箱的底面设置成不低于平衡水箱的顶部所处的平面的方式,使得缓冲水箱内的水蒸气不会对平衡水箱内的常温水产生温度干扰,避免了平衡水箱内的常温水的温度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缓冲水箱通过所述排气孔与外部连通。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排气孔,使得缓冲水箱内的经过自然降温后的水蒸气能够通过该排气孔排出到外部,进一步地避免了使用者被水蒸气烫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设备为净饮机、净水器、饮水机或纯水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箱组件通过将加热装置与缓冲水箱通过管路连通,使得加热装置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不会随着热水流向出水嘴,而是沿着管路进入缓冲水箱中,进而能够避免高温水蒸气对使用者的烫伤;同时,由于在进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件,使得常温水从进水口进入到加热装置中时,常温水的水流不会直接竖直向上对冲已加热的热水,进而减少了常温水对已加热的热水的温度扰动,从而保证了热水的出水温度。
进一步地,通过将进水口设置在加热装置的底部,并在加热装置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改进了现有技术中将进水口设置在加热装置侧部的方式,进而能够节省加热装置侧部的安装空间。此外,通过该进水口还能够实现将加热装置内部的热水排出的目的,即相当于仅需要在加热装置上设置三个开口即可,减少了在加热装置上的开口数量。
更进一步地,通过在顶盖上设置出气口,能够保证罐体内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出气口顺利的排出罐体;通过在顶盖上设置出水口,能够保证进水管、出水口均设置在罐体的上下端,进而能够进一步地节省加热装置侧部的安装空间。
再进一步地,通过将平衡水箱的底部设置成高于加热装置的底部的形式,不需要在加热装置中额外设置检测设备,也不需要将加热装置拆除通过人为观察的方式查看加热装置中是否还有存水,仅仅利用平衡水箱与加热装置之间的液位差所产生的势能,就能够保证加热装置中始终有水。进而能够防止加热装置干烧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加热装置被烧坏,保证了净水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示意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水箱与缓冲水箱的示意性视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设备的示意性视图。
附图标记:
101、出水口;102、进水口;103、挡水件;104、平衡水箱;106、感温件;108、温控件;109、加热件;110、加热装置;112、支架本体;114、固定件;116、锁紧件;118、缓冲水箱;122、进气口;126、排气管;128、出气口;130、罐体;132、顶盖;134、底座;135、底部支架;136、排水口;138、箱体;140、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箱组件,包括加热装置110和缓冲水箱118,加热装置110通过管路与缓冲水箱118连通,加热装置110上设置有进水口102,在进水口102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件10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箱组件,通过将加热装置110与缓冲水箱118通过管路连通,使得加热装置110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不会随着热水流向出水嘴,而是沿着管路进入缓冲水箱118中,进而能够避免高温水蒸气对使用者的烫伤;同时,由于在进水口102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件103,使得常温水从进水口102进入到加热装置110中时,常温水的水流不会直接竖直向上对冲已加热的热水,进而减少了常温水对已加热的热水的温度扰动,从而保证了热水的出水温度。
具体来说,加热装置110用以实现对常温水的加热,满足使用者对热水的使用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0可以是热罐、即热罐等能够实现加热的设备。
缓冲水箱118用以实现对加热装置110中的高温水蒸气进行收集的目的,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0是通过排气管126与缓冲水箱118相互连通的。这样一来,当加热装置110中产生高温水蒸气后,会流向缓冲水箱118,进而在缓冲水箱118内聚集,并在自然冷却的条件下实现冷凝或降温,再由缓冲水箱118收集冷凝水或者将降温后的水蒸气排出。由此便实现了防止高温水蒸气随着热水流出排水嘴对使用者造成烫伤等情况的发生。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水箱118的底部还设置有进气口122,进气口122被配置为与出气口128连通。通过将进气口122被配置为与出气口128连通的方式,使得加热装置110中产生的水蒸气能够被导入到缓冲水箱118中,而不会通过出水嘴流出,避免了对使用者的烫伤。
此外,无论加热装置110的进水口102设置在任何位置,在进水口102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挡水件103。这样一来,当向加热装置110中通入常温水时,通过挡水件103的阻挡,就避免了常温水的水流直接对冲已加热的热水,进而减少了常温水对已加热的热水的温度扰动,保证了热水的出水温度。本实施例中的挡水件103可以呈板状、块状、片状等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减缓常温水对已加热的热水的冲击即可。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进水口102设置在加热装置110的底部。本实施例中,将进水口102特别地设置在加热装置110的底部,能够实现常温水由下向上进入加热装置110的目的,这样设置有以下两方面优势:
一、通过将进水口102设置在加热装置110的底部,改进了现有技术中将进水口102设置在加热装置110侧部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节省加热装置110侧部的安装空间,能够实现水箱组件的小型化;
二、通过将进水口102设置在加热装置110的底部,使得常温水从加热装置110的底部流入,常温水在重力以及挡水板的共同作用下,并不会直接对冲已加热好的热水,进而保证了加热装置110内部的温度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保证了加热装置110内部的温度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加热装置110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28,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出气口128以及缓冲水箱118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保证了加热装置110上的各个开口是设置在加热装置110的轴向方向上,进而能够进一步地节省加热装置110侧部的安装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加热装置110上还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温度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感温件106以及至少一个温控件108。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加热装置110上设置温度控制组件的目的在于可以实时监控加热装置110内部水的温度等参数;加热装置110还包括加热件109,至少一个感温件106以及至少一个温控件108分别与加热件109通信连接并控制加热件109的启停。
通过感温件106和/或温控件108控制加热件109的启停,能够实现对加热装置110内部的温度的精准控制,进而保证了出水的温度更加精确。
具体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感温件106以及至少一个温控件108。感温件106可以是感温探头等元件,感温件106能够实现如下两个目的:
一、加热过程中,当水温达到100℃时,感温件106控制加热件109停止加热,使得加热装置110进入保温状态;
二、在保温过程中,例如当水温降低到75℃时,感温件106控制加热件109开启并对加热装置110中的水进行加热。
温控件108可以使用防干烧温控器,其能够实现的作用为:在加热过程中,如果感温件106实现,加热装置110内的水温持续上升,例如水温达到110℃后,防干烧温控器能够切断电路,加热件109断电停止加热,进而能够防止加热装置110内部的水全部蒸发后,对加热装置110的干烧。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件109可以是螺旋状的发热管等结构件。优选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一个感温件106和一个温控件1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装置110上连接有支架组件,至少一个感温件106以及至少一个温控件108通过支架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加热装置110上。
继续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感温件106以及温控件108是通过支架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加热装置110上的。通过感温件106以及温控件108与加热装置110的可拆卸地连接,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感温件106或者温控件108。
具体来说,支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加热装置110上的支架本体112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架本体112上的固定件114,固定件114与锁紧件116配合以将温度控制组件固定在支架本体112上。
支架本体112大致上为一个呈板状的结构件,支架本体11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加热装置110上。固定件114大致上为一个呈片状的结构件,固定件114可以扣合在支架本体112上并将感温件106以及温控件108夹紧在该扣合空间内。在支架本体112以及固定件114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锁紧件116可以是螺钉等元件,通过锁紧件116与固定件114的配合能够使得感温件106以及温控件108被夹紧在前述的扣合空间内。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2为分体式结构并用以分别固定感温件106以及温控件108。
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0包括罐体130、顶盖132以及底座134,顶盖132和底座134分别设置在罐体130顶部和底部。罐体130成圆筒状,在罐体130上方设置有顶盖132,在罐体130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34。通过顶盖132和底座134能够实现对罐体130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是设置在罐体130的外壁上;前述的加热件109是设置在底座134与罐体130之间。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110是采用底部加热的形式。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加热件109设置在其他位置。
此外,在加热装置110的底部还可以设置一个底部支架135,进而实现对整体加热装置110的支撑。
优选地,顶盖132上还设置有出水口101,罐体130的内部通过出水口101与外部连通。通过在顶盖132上设置出水口101,能够保证进水管、出水口101均设置在罐体130的上下端,进而能够进一步地节省加热装置110侧部的安装空间。
结合参考图3至图5,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箱体138以及如前任一项的水箱组件,水箱组件置于箱体138中。通过在净水设备中设置如前任一项的水箱组件,能够保证使用者在使用该净水设备时,不会被加热装置110中的高温水蒸气烫伤,进而保证了该净水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该净水设备所排出热水的出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箱体138内设置有平衡水箱104,平衡水箱10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排水口136,其中一个排水口136与加热装置110连通,平衡水箱104的底部高于加热装置110的底部。
通过将平衡水箱104的底部设置成高于加热装置110的底部的形式,不需要在加热装置110中额外设置检测设备,也不需要将加热装置110拆除通过人为观察的方式查看加热装置110中是否还有存水,仅仅利用平衡水箱104与加热装置110之间的液位差所产生的势能,就能够保证加热装置110中始终有水。进而能够防止加热装置110干烧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加热装置110被烧坏,保证了净水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来说,箱体138用以容纳平衡水箱104以及缓冲水箱118,其防止加热装置110干烧的原理如下:
通过将平衡水箱104的底部设置成高于加热装置110的底部的形式,由于平衡水箱104内的气压与加热装置110内的气压相等,则平衡水箱104内流向加热装置110的常温水会在自身重力势能的作用下始终流向加热装置110。这样就保证了只要平衡水箱104内存有常温水,那么至少部分常温水就会流向加热装置110。即便使用者从加热装置110内接取热水,平衡水箱104内的常温水仍然能够向加热装置110内补水,进而起到了防止加热装置110干烧的作用。
当然,也可将平衡水箱104的底部设置成高于加热装置110的顶部的方式来实现上述功能。
优选地,在箱体138内部,缓冲水箱118的底面不低于平衡水箱104的顶部所处的平面。
通过将缓冲水箱118的底面设置成不低于平衡水箱104的顶部所处的平面的方式,使得流入到缓冲水箱118内的高温水蒸气不会对平衡水箱104内的常温水的温度产生干扰,避免了该净水设备内部的各个水箱之间的蹿温。
进一步地,箱体138上设置有排气孔140,缓冲水箱118通过排气孔140与外部连通。通过在箱体138上设置排气孔140,使得缓冲水箱118内的经过自然降温后的水蒸气能够通过该排气孔140排出到外部,进一步地避免了使用者被水蒸气烫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是净饮机、净水器、饮水机或纯水机中的一种。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2)

1.一种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平衡水箱和缓冲水箱,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缓冲水箱连通,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进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件;所述缓冲水箱的底面不低于所述平衡水箱的顶部所处的平面,以避免所述缓冲水箱内的高温水蒸气对所述平衡水箱内的温度产生干扰;所述平衡水箱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排水口,其中一个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平衡水箱的底部高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底部,以利用所述平衡水箱与所述加热装置的液位差防止所述加热装置干烧;
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底部,在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气口以及所述缓冲水箱连接;
所述缓冲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被配置为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感温件以及至少一个温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件,至少一个所述感温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温控件分别与所述加热件通信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启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上连接有支架组件,至少一个所述感温件以及至少一个所述温控件通过所述支架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上的支架本体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锁紧件配合以将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罐体、顶盖以及底座,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和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罐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罐体的内部通过所述出水口与外部连通。
10.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置于所述箱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缓冲水箱通过所述排气孔与外部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设备为净饮机、净水器、饮水机或纯水机。
CN201910995398.XA 2019-10-18 2019-10-18 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Active CN112674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5398.XA CN112674609B (zh) 2019-10-18 2019-10-18 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5398.XA CN112674609B (zh) 2019-10-18 2019-10-18 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4609A CN112674609A (zh) 2021-04-20
CN112674609B true CN112674609B (zh) 2023-04-21

Family

ID=75445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5398.XA Active CN112674609B (zh) 2019-10-18 2019-10-18 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460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54051A (en) * 1984-07-23 1989-05-16 Melvin F. Roberts Beverage making device
CN2360809Y (zh) * 1999-02-11 2000-01-26 美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新型冷胆
CN101532680A (zh) * 2009-04-22 2009-09-16 张正军 一种超级节能蒸、炒、烧水一体化机组
CN103954041A (zh) * 2014-05-20 2014-07-30 广东威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
CN205102407U (zh) * 2015-10-09 2016-03-23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热水器的导流组件和具有其的电热水器
CN106108664A (zh) * 2016-08-25 2016-11-16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水箱及使用该集成式水箱的管道式饮水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54051A (en) * 1984-07-23 1989-05-16 Melvin F. Roberts Beverage making device
CN2360809Y (zh) * 1999-02-11 2000-01-26 美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新型冷胆
CN101532680A (zh) * 2009-04-22 2009-09-16 张正军 一种超级节能蒸、炒、烧水一体化机组
CN103954041A (zh) * 2014-05-20 2014-07-30 广东威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水器的挡水罩结构
CN205102407U (zh) * 2015-10-09 2016-03-23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热水器的导流组件和具有其的电热水器
CN106108664A (zh) * 2016-08-25 2016-11-16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水箱及使用该集成式水箱的管道式饮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4609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0488B2 (en) High efficiency atmospheric steamer
EP1218293B1 (en) On premis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EP1228003B1 (en) On premis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water release and method
EP303602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gassing
FI108879B (fi) Ohjausjärjestelmä kiehuvan veden jakelulaitetta varten
US20180216849A1 (en) Condensate neutralizer device
CN112674609B (zh) 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JP3831732B2 (ja) 加湿器
CN209770083U (zh) 石墨烯速热即用开水机
CN111348792B (zh) 一种蒸馏净水机
CN219423787U (zh) 一种润滑油循环除水过滤设备
CN111675411A (zh) 一种基于膜蒸馏技术的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RU2378582C1 (ru) Водогрейный котел
CN205941029U (zh) 炒锅式油烟一体发生装置
KR100719772B1 (ko) 자연대류방식의 수냉식 직화구이기
EP3409342A2 (en) Cyclone for air cleaning and filtering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112675600B (zh) 水箱组件及净水设备
KR101730251B1 (ko) 휴대용 정수기
CN109975042A (zh) 一种净水器全功能自动测试机
JPH1043748A (ja) 飲料水製造装置
CN208988533U (zh) 一种净水机的加热储水组合式水箱
CN214891918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补水箱
JP2014042767A (ja) 蒸気滅菌器
CN207404911U (zh) 一种水温可调式三出水净水器分机
CN209065982U (zh) 一种带有保温盖的镀锌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