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2045B - 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2045B
CN112672045B CN202011502698.9A CN202011502698A CN112672045B CN 112672045 B CN112672045 B CN 112672045B CN 202011502698 A CN202011502698 A CN 202011502698A CN 112672045 B CN112672045 B CN 112672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focusing
parameter
characteristic
shoot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26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2045A (zh
Inventor
焦涛
白恒恒
赵安跃
詹高旗
杨正婷
龙国炜
王震
王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26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20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2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2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图像采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前述方法包括:获取表征主摄像头对焦特征的对焦特征参数,以及表征电子设备摆放姿态的姿态特征参数;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置信参数用于表征拍摄场景为微距场景的可能性;在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情况下,设置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微距拍摄模式为采用微距摄像头拍摄的模式。在判断是否为微距模式时,考虑电子设备摆放姿态和微距拍摄场景之间的关系,使得微距拍摄场景的判定条件增加,能够更为准确的预测用户是否意在开启微距拍摄模式。

Description

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图像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应用需求、克服电子设备厚度不足造成的变焦范围限制,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配置有多个焦距变化范围不同的后置摄像头,其中包括后主摄摄像头、后广角摄像头、后景深摄像头、后微距摄像头;实际应用中,根据拍摄场景和拍摄效果需求启动对应的后置摄像头工作。
为了根据使用场景特性自动地切换摄像头(也就是自动地切换拍摄模式),满足相应场景下拍摄需求,现有的处理方法是:通过获取相机参数或者对已经拍摄的图像进行预处理,确定对焦距离;基于对焦距离和预先设定的对焦距离阈值确定是否只有微距镜头才能清晰地对焦至拍摄物体;若是,则自动地切换至微距拍摄模式,采用微距摄像头进行拍摄。
但是,实际应用中,用户可能需要采用主摄摄像头或者广角摄像头进行拍摄,以实现特定虚化效果的拍摄图像;而此时,根据对焦距离特征自动切换至微距拍摄模式可能并不适合拍摄场景和拍摄需求,也就是现有技术中对是否为适用微距拍摄模式的场景判断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摄像头和微距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表征所述主摄像头对焦特征的对焦特征参数,以及表征所述电子设备摆放姿态的姿态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所述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
根据所述对焦特征权重和所述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所述置信参数用于表征拍摄场景为微距场景的可能性;
在所述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所述微距拍摄模式为采用所述微距摄像头拍摄的模式。
可选地,所述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主摄像头的自动曝光参数;
根据所述自动曝光参数确定曝光特征权重;
根据所述对焦特征权重和所述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和所述曝光特征权重,计算所述置信参数。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安装在与所述主摄像头不同侧面的光强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光强传感器输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参数确定环境光强度权重;
根据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和所述曝光特征权重,计算所述置信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计算所述置信参数。
可选地,根据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计算所述置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之和,作为所述置信参数;或者,
将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之积,作为所述置信参数;或者,
将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中的至少两个权重相加求和得到中间参数,将所述中间参数与其他权重之积,作为所述置信参数;所述其他权重为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中没有用于计算所述中间参数的权重。
可选地,所述对焦特征参数为所述主摄像头的自动调节焦距;
根据所述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包括:
比较所述自动调节焦距与所述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确定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所述对焦特征权重;所述比较结果和所述对焦特征权重的对应关系预先设定。
可选地,所述对焦特征参数为所述主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测量距离;
根据所述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包括:
比较所述测量距离和所述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距离,确定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所述对焦特征权重;所述比较结果和所述对焦特征权重的对应关系预先设定。
可选地,所述主摄像头为双摄主摄像头,所述测量距离为处理所述双摄主摄像头拍摄图像确定的景深距离;和/或,
所述测量距离为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测距传感器测量得到的距离。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模式的设置装置,用于控制包括主摄像头和微距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表征所述主摄像头对焦特征的对焦特征参数,以及表征所述电子设备摆放姿态的姿态特征参数;
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所述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
置信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焦特征权重和所述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所述置信参数用于表征拍摄场景为微距场景的可能性;
模式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所述微距拍摄模式为采用所述微距摄像头拍摄的模式。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前任一项所述拍摄模式方法的步骤。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任一项所述拍摄模式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在判断是否为微距模式时,考虑电子设备摆放姿态和微距拍摄场景之间的关系,使得微距拍摄场景的判定条件增加,能够更为准确的预测用户是否意在开启微距拍摄模式。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对焦特征权重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对焦特征权重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其中:01-主摄像头,02-微距摄像头,11-参数获取单元,12-权重确定单元,13-置信参数计算单元,14-模式设置单元;21-处理器,22-存储器,23-通信接口,24-系统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机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摄像头,其中一个摄像头为主摄像头01,另一摄像头为微距摄像头0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方法可以用于控制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实现电子设备中摄像头拍摄模式的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安防摄像头、可穿戴设备等具有部署主摄像头01和微距摄像头02的设备。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的主摄像头01可以为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等。在一些具体应用中,主摄像头01可以为双摄主摄像头01。
应当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方法可以部署在安装前述主摄像头01和微距摄像头02的电子设备上,也可以是安装在独立于电子设备的其他计算机设备上。在拍摄模式调整方法部署在其他计算机设备的基础上,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电子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获取和拍摄模式调整指令的下发。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4。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电子设备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方法做介绍。
S101:获取对焦特征参数和姿态特征参数。
对焦特征参数是表征主摄像头对焦特征的参数,其体现了摄像头的光传感器是否形成清晰图像的状态;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具体应用中,对焦特征参数可以是主摄像头的实际调整的焦距状态参数,也可以是拍摄场景中物体距离主摄像头之间拍摄距离等参数。后文中,再对各种可能的对焦特征参数做具体地介绍。
姿态特征参数是表征电子设备摆放姿态的参数、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安装有惯性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可以是采用MEMS技术制造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电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实际应用中,惯性传感器输出信号随着电子设备的姿态变化而变化,惯性传感器输出信号与电子设备的摆放姿态具有对应关系。根据惯性传感器输出信号可以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特征参数。
S102: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对焦特征参数和对焦特征权重的对应关系,以及姿态特征参数和姿态特征权重的对应关系预先地确定,并存储在电子设备中。
步骤S102中,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即是根据对焦特征参数查找存储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焦特征权重;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即是根据姿态特征参数查找存储的对应关系,确定姿态特征权重。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各种对焦特征参数和各种姿态特征参数对应的特征权重可以由用户根据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预先地设定;或者根据电子设备中部件的结构特性设定,或者可以根据海量用户使用习惯数据进行统计确定。
在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拍摄图像,并选择拍摄模式进行分析时发现,用户在使用微距模式拍摄图像时电子设备多处在某一特定的姿态特征模式。通过对用户行为分析发现,用户采用微距拍摄模式多为拍摄花朵、蜜蜂等小尺寸场景,此时用户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多为相对于竖直放置稍微倾斜的姿态,并且这种姿态具有典型性。
也就是说,用户在拍摄微距场景时,其电子设备呈现的姿态特征和微距场景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关系;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电子设备的姿态特征参数作为确定其拍摄场景为微距场景的一个判断参量,和主摄像头的对焦特征参数配合而确定是否切换至微距拍摄模式。
例如,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假设在微距拍摄时,电子设备多设置在相对竖直方向偏角为10-30度的范围内,此时可以将10-30度的姿态特征参数对应的姿态特征权重设置为10,而将其他姿态特征参数对应的姿态特征权重设置为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分别设置各个姿态特征参数对应的姿态特征权重。
S103: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置信参数用于表征拍摄场景为微距场景的可能性程度的参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具体应用中,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可以有如下方法:(1)计算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之和,作为置信参数;(2)计算对焦特征参数和姿态特征权重之积,作为置信参数。
S104:在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情况下,设置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
微距拍摄模式为采用微距摄像头拍摄场景中图像的模式。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判断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则根据前期大数据,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手动选择的拍摄模式大概率为微距拍摄模式,因此将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设置为微距拍摄模式。
根据前述步骤S101-S104的分析,结合对现有技术中确定微距拍摄模式场景的方法做比较,可以得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在判断是否为微距模式时,考虑电子设备摆放姿态和微距拍摄场景之间的关系,使得微距拍摄场景的判定条件增加,也使得微距拍摄场景的判定更为准确。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能够更为准确的预测用户是否意在开启微距拍摄模式。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对焦特征权重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一个具体应用中,对焦特征参数可以为主摄像头的自动调节焦距。如图3所示,在此情况下,步骤S102中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可以包括步骤S1021-S1022。
S1021:比较自动调节焦距与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确定比较结果。
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是根据主摄像头结构确定的,能够采用主摄像头对焦而形成清晰图像的最小焦距。如果自动调节焦距小于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也就不可能在主摄像头的成像器件上形成清晰地图像。
比较自动调节焦距与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目的是确定当前场景采用的自动调节焦距是否已经超出了主摄像头的对消对焦焦距,即超出了主摄像头的对焦焦距范围。
S1022:根据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各种比较结果与对焦特征权重之间的对应关系预先设定。
例如:自动调节焦距小于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这一结果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为80,自动调节焦距大于或等于主摄像头最小对焦焦距这一结果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为0。假设步骤S1021确定自动调节焦距小于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则对焦特征权重为80。
假设前文步骤S102中,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的姿态特征权重为10,步骤S103中采用了将姿态特征权重和对焦特征权重相加的方法确定置信参数,则此时置信参数为10+80=90。
如果步骤S104中设置的置信区间为>85,则可以确定90>85成立,此时步骤S104中设置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自动调节焦距可以是采用反差检测对焦方法(Continuous AutomaticFocus,CAF)和相位检测对焦方法(Phase Detection AutomaticFocus,PDAF)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的焦距。
相位检测对焦方法在主摄像头中设置线性传感器和分离镜头;在对焦时,分离镜头会把光线分为两束,这两速光线经分离镜头后会重新投射到线性传感器上,如果焦点是对准,那两束光线会聚集到线性传感器表平面,线性传感器的感光二极管受到的光强最强,以此确定自动调节焦距。如果无法达到对焦,则相位检测对焦方法确定最优的焦距。
反差式自动对焦通过对对焦镜片往复移动并获取对应的图像,并对主摄像头生成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检测到最佳的反差时停止移动镜片而确定此时的焦距。如果无法达到对焦,则反差式自动对焦方法确定最优焦距。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对焦特征权重的流程图。在另一个具体应用中,对焦特征参数可以为主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测量距离。而只有在前述的测量距离大于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距离时,才能使得主摄像头对焦。如图4所示,对应的,步骤S102中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可以包括步骤S1023-S1024。
S1023:比较测量距离和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距离,确定比较结果。
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距离是根据主摄像头结构确定的,能够采用主摄像头对焦而形成清晰图像时,拍摄对象到主摄像头调焦透镜的最小距离。
比较测量距离与最小对焦距离,目的是确定测量距离是否小于最小对焦距离。如果测量距离小于最小对焦距离时,则主摄像头无法对焦而形成清晰图像,需要切换摄像头。
S1024:根据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各种比较结果与对焦特征权重之间的对应关系预先设定。
例如:测量距离小于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距离这一结果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为80,测量距离大于或等于主摄像头最小对焦距离这一结果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为0。假设步骤S1022确定测量距离小于最小对焦距离,则对焦特征权重为80。
假设前文步骤S102中,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的姿态特征权重为10,步骤S103中采用了将姿态特征权重和对焦特征权重相加的方法确定置信参数,则此时置信参数为10+80=90。
如果步骤S104中设置的置信区间为>85,则可以确定90>85成立,此时步骤S104中设置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主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测量距离可能采用下述两种方法得到:(1)在主摄像头为双摄主摄像头的情况下,测量距离可以为双摄主摄像头拍摄图像确定的景深距离;(2)在电子设备中安装测距传感器的情况下,测量距离可以是通过测距传感器测量得到的主摄像头区域到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测距传感器可以是红外光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中,步骤S101中,除了获取对焦特征参数和姿态特征参数外,还可以获取主摄像头的自动曝光参数。
步骤S102除了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外,还可以包括:根据自动曝光参数确定曝光特征权重。
对应的步骤S103中,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具体包括:根据对焦特性权重、姿态特征权重和曝光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
实际在微距拍摄场景中可能有如下情况:因为电子设备距离拍摄对象很近,使得照射到拍摄对象上的光强度减小,此时根据自动曝光原理,此时可能需要增加曝光时间和曝光增益(也就是ISO值)的方法提高拍摄图片的亮度。
也就是说,在微距场景下采用主摄像头时,主摄像头的自动曝光参数和在常规场景下的自动曝光参数并不相同。基于前述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自动曝光参数的,确定曝光特征权重,继而确定置信参数。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光强传感器,光强传感器设置在于主摄像头不同的侧面上。例如,光强传感器设置在电子设备中与设置主摄像头相对的表面上。
此时,步骤S101中还可以包括获取环境光强度参数。环境光强度参数是光强传感器检测环境光强度而生成的参数,其表征了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度特性。
对应的,步骤S102除了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以及根据自动曝光参数确定曝光特征权重外,还可以包括根据环境光强度确定环境光强度权重。
此时,步骤S103具体为: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姿态特征权重、曝光特征权重和环境光强度权重,计算置信参数。
根据成像原理,影响自动曝光参数的因素除了包括电子设备距离拍摄对象的距离外,还包括环境光强度。如果环境光强度越强,则可能通过反射和折射照射到拍摄对象及其周围的光线强度越高,使得相应的自动曝光参数也就变化。
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应用中,根据对焦参数权重、姿态特征权重、曝光特征权重和环境光强度权重,计算置信参数,可以是将前述各个权重相加求和,将求和值作为置信参数;也可以将前述各个权重相乘求积,将求积值作为置信参数;也可以将前述各个权重的至少两个相加求和计算得到中间参数,再使用中间参数和其他的权重求积,采用求积值作为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引入环境光强度参数对应的环境光强度权重计算置信参数,而考虑环境光的影响,使得微距拍摄模式判定更为准确。
除了提供前述的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外,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拍摄模式的设置装置。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装置用于控制包括主摄像头和微距摄像头的电子设备拍摄模式。
如图5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设置装置包括参数获取单元11、权重确定单元12、置信参数计算单元13和模式设置单元14。
参数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表征主摄像头对焦特征的对焦特征参数,以及表征电子设备摆放姿态的姿态特征参数。
权重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
置信参数计算单元13用于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
置信参数是用于表征拍摄场景为微距场景的可能性程度的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应用中,置信参数计算单元13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可以有如下方法:(1)计算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之和,作为置信参数;(2)计算对焦特征参数和姿态特征权重之积,作为置信参数。
模式设置单元14用于在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情况下,设置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
微距拍摄模式为采用微距摄像头拍摄的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判断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则根据前期对各种置信区间内的手动拍摄选择模式的分析确定此时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因此将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设置为微距拍摄模式。
结合对现有技术中确定微距拍摄模式场景的方法做比较,可以得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的设置装置,在判断是否为微距模式时,考虑电子设备摆放姿态和微距拍摄场景之间的关系,使得微距拍摄场景的判定条件增加,也使得微距拍摄场景的判定更为准确。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能够更为准确的预测用户是否意在开启微距拍摄模式。
关于拍摄模式的设置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拍摄模式设置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拍摄模式的设置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24连接的处理器21、存储器22和通信接口23。
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2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存储器22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22。
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22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非易失性存储器22可包括只读存储器22(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22等。易失性存储器22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22(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22。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2(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2(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23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21执行时以实现如下步骤。
S201:获取对焦特征参数和姿态特征参数。
S202: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
S203: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
S204:在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情况下,设置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是还可以实现步骤S2021-S2022。
S2021:比较自动调节焦距与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确定比较结果。
S2022:根据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步骤S2023-S2024。
S2023:比较测量距离和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距离,确定比较结果。
S2024:根据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处理器执行步骤S201时,还可以获取环境光强度参数和曝光特征参数,对应的,步骤S202还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确定环境光强度权重,根据曝光特征参数计算曝光特征权重,步骤S203则具体为: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姿态特征权重、曝光特征权重和环境光强度权重,计算置信参数。
在处理器31执行前述方法时,在考虑电子设备摆放姿态和微距拍摄场景之间的关系,使得微距拍摄场景的判定条件增加,也使得微距拍摄场景的判定更为准确。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能够更为准确的预测用户是否意在开启微距拍摄模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执行步骤S301-S303。
S301:获取对焦特征参数和姿态特征参数。
S302:根据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
S303: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和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
S304:在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情况下,设置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步骤S302可以被细化为步骤S3021-S3022。
S3021:比较自动调节焦距与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确定比较结果。
S3022:根据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步骤S302可以被细化为步骤S3023-S3024
S3023:比较测量距离和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距离,确定比较结果。
S3024:根据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对焦特征权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步骤S301时,还可以获取环境光强度参数和曝光特征参数,对应的,步骤S302还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确定环境光强度权重,根据曝光特征参数计算曝光特征权重,步骤S303则具体为:根据对焦特征权重、姿态特征权重、曝光特征权重和环境光强度权重,计算置信参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更为准确的预测用户是否意在开启微距拍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摄像头和微距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表征所述主摄像头对焦特征的对焦特征参数,以及表征所述电子设备摆放姿态的姿态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所述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
根据所述对焦特征权重和所述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包括:计算所述对焦特征权重和所述姿态权重之和,作为所述置信参数;或计算所述对焦特征参数和所述姿态特征权重之积,作为所述置信参数;所述置信参数用于表征拍摄场景为微距场景的可能性;
在所述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所述微距拍摄模式为采用所述微距摄像头拍摄的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主摄像头的自动曝光参数;
根据所述自动曝光参数确定曝光特征权重;
根据所述对焦特征权重和所述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对焦特征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和所述曝光特征权重,计算所述置信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安装在与所述主摄像头不同侧面的光强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光强传感器输出的环境光强度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参数确定环境光强度权重;
根据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和所述曝光特征权重,计算所述置信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计算所述置信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计算所述置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之和,作为所述置信参数;或者,
将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之积,作为所述置信参数;或者,
将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中的至少两个权重相加求和得到中间参数,将所述中间参数与其他权重之积,作为所述置信参数;所述其他权重为所述对焦特性权重、所述姿态特征权重、所述曝光特征权重和所述环境光强度权重中没有用于计算所述中间参数的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特征参数为所述主摄像头的自动调节焦距;
根据所述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包括:
比较所述自动调节焦距与所述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焦距,确定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所述对焦特征权重;所述比较结果和所述对焦特征权重的对应关系预先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特征参数为所述主摄像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测量距离;根据所述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包括:
比较所述测量距离和所述主摄像头的最小对焦距离,确定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选择对应的所述对焦特征权重;所述比较结果和所述对焦特征权重的对应关系预先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摄像头为双摄主摄像头,所述测量距离为处理所述双摄主摄像头拍摄图像确定的景深距离;和/或,
所述测量距离为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测距传感器测量得到的距离。
8.一种拍摄模式的设置装置,用于控制包括主摄像头和微距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表征所述主摄像头对焦特征的对焦特征参数,以及表征所述电子设备摆放姿态的姿态特征参数;
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焦特征参数确定对焦特征权重,以及根据所述姿态特征参数确定姿态特征权重;
置信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焦特征权重和所述姿态特征权重,计算置信参数;所述置信参数用于表征拍摄场景为微距场景的可能性;
模式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置信参数位于置信区间内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所述微距拍摄模式为采用所述微距摄像头拍摄的模式;
其中所述置信参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对焦特征参数和所述姿态特征权重之和,作为所述置信参数;
或,计算所述对焦特征参数和所述姿态特征权重之积,作为所述置信参数。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02698.9A 2020-12-17 2020-12-17 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672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2698.9A CN112672045B (zh) 2020-12-17 2020-12-17 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2698.9A CN112672045B (zh) 2020-12-17 2020-12-17 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045A CN112672045A (zh) 2021-04-16
CN112672045B true CN112672045B (zh) 2022-06-03

Family

ID=75406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2698.9A Active CN112672045B (zh) 2020-12-17 2020-12-17 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20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1935A (zh) * 2022-05-25 2023-12-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838A (zh) * 2013-04-10 2013-07-31 福州林景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理场景中移动监控目标的实时空间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8941C (zh) * 2004-03-12 2007-09-19 宇东电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同步自动对焦功能的图像拾取装置
JP4943769B2 (ja) * 2006-08-15 2012-05-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合焦位置探索方法
JP5786847B2 (ja) * 2012-12-19 2015-09-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841323A (zh) * 2014-02-20 2014-06-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配置拍摄参数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580181A (zh) * 2017-08-28 2018-01-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48306B (zh) * 2018-06-25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55891A (zh) * 2020-03-17 2020-06-30 香港光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ToF的微距对焦方法、微距拍摄方法及其拍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838A (zh) * 2013-04-10 2013-07-31 福州林景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理场景中移动监控目标的实时空间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045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11418B2 (ja) 焦点合わせの方法、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826013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ackground blurring when capturing an image using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JP609122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
US20160248985A1 (en) Device with an adaptive camera array
CN110072078B (zh) 监控摄像机、监控摄像机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632536B (zh)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JP693136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CN104601876B (zh) 路人侦测方法与装置
CN108933911B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22412B (zh) 曝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00335A (zh) 基于双摄像头的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8463B (zh) 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53835B (zh) 聚焦状态的判断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683693A (zh) 一种自动聚焦的方法
CN112291473B (zh) 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72045B (zh) 拍摄模式的设置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EP223083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tion compensation
CN110677580B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753178A (zh) 一种曝光时间调整方法及装置、摄像机
JP664571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484129B2 (ja) 撮像装置
CN111435971B (zh) 一种图像采集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5191074A (ja) 撮像装置
CN104683694A (zh) 一种终端
CN112702516B (zh) 调焦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