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1231A - 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1231A
CN112671231A CN202011481641.5A CN202011481641A CN112671231A CN 112671231 A CN112671231 A CN 112671231A CN 202011481641 A CN202011481641 A CN 202011481641A CN 112671231 A CN112671231 A CN 112671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ircuit
output
power supply
switch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16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16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1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1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1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属于供电电路领域。该电压调节方法包括:获取电子设备的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以及获取线性稳压电路的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根据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其中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和负载状态由同一个引脚提供,减少引脚浪费,减小信号传递控制的复杂度。进而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温度调整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实现瞬态响应和电压转换效率的优化。

Description

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供电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池供电场景下的线性稳压电路(例如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regulator,LDO))的效率最优化,采用自适应饱和电压的效率最优化供电方案在低输出电压、大输出电流场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线性稳压电路的饱和电压自适应,需要采集线性稳压电路的电流、温度以及负载状态信息,进而根据电流、温度以及负载状态信息将线性稳压电路的前端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置为与饱和电压相关的不同电压值。在此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需要采集线性稳压电路的电流、温度以及负载状态信息,所以需要线性稳压电路输出三根信号线至控制电路,这样会导致线性稳压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裸片(die)以及封装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线性稳压电路通过三根信号线分别传输电流、温度以及负载状态信息而导致线性稳压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裸片以及封装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以及获取电子设备的线性稳压电路的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
根据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
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其中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调节电路,该电路包括:
线性稳压电路,线性稳压电路包括:
第一输出引脚;
温度检测电路,与第一输出引脚连接,用于检测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
负载检测电路,与第一输出引脚连接,用于检测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
开关电源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
调节电路,用于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
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并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控制调节电路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其中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的电压调节电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以及负载状态均由同一个引脚提供,实现高效的温度和负载阶跃信号的传递,减少引脚浪费,减小信号传递控制的复杂度。进一步地,根据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和负载状态,自适应地调整前端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实现瞬态响应和电压转换效率的优化,在电子设备中能够改善瞬态响应表现,提升整体的供电效率和续航效果,降低功率损耗和温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压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压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压调节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压调节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调节方法,如图1所示,该电压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102,获取电子设备的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以及获取电子设备的线性稳压电路的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
步骤104,根据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
步骤106,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其中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和线性稳压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与线性稳压电路连接,开关电源电路和线性稳压电路组成供电网络,首先利用开关电源电路实现比较大的压降,然后使用线性稳压电路实现干净的输出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时获取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进而自适应地调整前端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实现瞬态响应和电压转换效率的优化,在电子设备中能够改善瞬态响应表现,提升整体的供电效率和续航效果,降低功率损耗和温升。
具体地,一方面,因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在忽略轻微的偏置损耗条件下,两者完全相等,而前一级的开关电源电路大多具备有OCP,即具备过流检测能力,所以可用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来表征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流。线性稳压电路只需要提供温度以及负载状态信号即可,无需占用线性稳压电路的引脚资源传输输出电流。
另一方面,线性稳压电路提供的温度以及负载状态均由同一个引脚进行传输。基于温度信号是一个连续信号,负载阶跃信号本身是一个非连续的瞬发信号,因此可基于同一个信号线在稳态时传递温度信号,当发生负载阶跃事件传递负载阶跃信号,实现高效的温度和负载阶跃信号的传递,减少引脚浪费,减小信号传递控制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负载包括传感器、摄像头、闪光灯、按键、扬声器等装置。线性稳压电路可为LDO,开关电源电路可包括buck电路、boost电路、buck-boost电路、charge pump电路、flyback电路等开关电源。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包括:在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状态为变化状态;在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并根据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其中,第二电压阈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也即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为一个下降沿电压,此时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远远小于正常传输温度信号时的电压,则确定发生负载阶跃事件;在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阶跃事件结束,第一输出引脚传输的是温度信号,可根据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温度。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自适应饱和电压供电系统中,简化系统架构,用一个引脚实现了两个关键信号的传递,减少引脚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与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容的电流变化率相关,具体地,在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容的电流变化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出现负载阶跃事件,也即线性稳压电路产生负载变化,此时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会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在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容的电流变化率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阶跃事件已经结束,进入到稳态,此时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会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第一输出引脚输出的是温度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包括:根据输出电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确定饱和电压;在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将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调节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饱和电压之和。
在该实施例中,负载状态包括变化状态和稳定状态。在确定负载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表明电子设备的负载未发生阶跃事件,或阶跃事件已结束、已经进入稳定状态,此时将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置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饱和电压之和,即Vout1=Vout2+Vdropout,其中,Vout1表示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Vout2表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Vdropout表示饱和电压,饱和电压是指为了确保线性稳压电路内部的调整管能够稳定地工作在恒流区实现闭环的稳态控制所需的最小VDS电压(即漏极源极电压),在LDO电路中即最小输入输出压差要求。
在确定负载为变化状态的情况下,表明电子设备的负载发生阶跃事件,此时将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置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2倍的最大饱和电压之和,即Vout1=Vout2+2×Vmaxdropout,其中,Vout1表示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Vout2表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Vmaxdropout表示最大饱和电压,而最大饱和电压与线性稳压电路的性能、型号等参数相关,不同性能或型号的线性稳压电路对应有其最大饱和电压,可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取与线性稳压电路的性能或型号对应的最大饱和电压。
相关技术中,仅基于满载饱和电压要求输出电压大于Vout2+Vdropout,或者仅考虑最优化瞬态响应要求输出电压大于Vout2+2×Vmaxdropout,一方面会导致线性稳压电路的效率降低,功耗以热能散发在电子设备内部造成温升,另一方面为了照顾过渡瞬态的性能,而大大的浪费稳态的效率,影响电池供电场合的使用时长。而本申请通过上述方式,在负载处于不同状态的情况下,为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置不同的电压值。具体地,在负载发生阶跃事件时,令Vout1=Vout2+2×Vmaxdropout,从而提高电路的瞬态响应能力;在负载处于稳态时,令Vout1=Vout2+Vdropout,从而避免影响电压转换效率,延长电池供电时长。
实际应用中线性稳压电路的饱和电压需求与负载相关,不同负载下的饱和电压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具体地,饱和电压与负载大小、负载电流和温度密切相关。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饱和电压的确定方式进行了限定,具体地,可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取与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对应的饱和电压。通过该方式,能够获取精准的饱和电压的电压值,进而确保对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置的准确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电压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202,电子设备开启后,默认进入瞬态响应机制;
步骤204,线性稳压电路使能,输出电压以及输出温度信号;
步骤206,根据温度信号以及电流信号查表确定饱和电压,进而进入稳态响应机制;
步骤208,判断是否发生负载阶跃事件,若是则进入步骤210,若否则返回步骤206;
步骤210,进入瞬态响应机制;
步骤212,判断负载阶跃事件是否结束,若是则返回步骤206,若否则返回步骤210。
在该实施例中,默认进入瞬态响应机制,以满足线性稳压电路的启动需求,线性稳压电路使能后,输出电压并建立温度信号。进一步地,先进入稳态响应机制,即令Vout1=Vout2+Vdropout,进而判断是否发生负载阶跃事件,如果发生则进入瞬态响应机制,即令Vout1=Vout2+2×Vmaxdropout。在确定负载阶跃事件结束后继续进入稳态响应机制。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瞬态响应和电压转换效率的优化。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包括: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反馈信息,以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其中,开关电源电路的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反馈电阻比例、反馈参考电压,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的输入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对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的调节方式进行了限定。具体地,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通过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反馈信息,从而实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动态调节。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模拟控制信号或数字控制信号改变开关电源电路的反馈电阻比例、反馈环参考电压、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比较器输入的斜坡信号等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例如应用动态电压调整(Dynamic Voltage Scaling,DVS)技术,在需要的时候改变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对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精确及快速地调节,从而在改善瞬态响应表现的同时,提升整体的供电效率和续航效果。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调节电路,下面通过图3和图4对该电压调节电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该电压调节电路包括:
线性稳压电路302,线性稳压电路302包括:
第一输出引脚3022;
温度检测电路3024,与第一输出引脚3022连接,用于检测线性稳压电路302的温度;
负载检测电路3026,与第一输出引脚3022连接,用于检测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负载状态;
开关电源电路304,开关电源电路304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3042,用于检测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流;
调节电路3044,用于调节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
控制电路306,用于根据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302的温度,并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控制调节电路3044调节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其中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为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入电压。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开关电源电路304和线性稳压电路302,开关电源电路304与线性稳压电路302连接,开关电源电路304和线性稳压电路302组成供电网络,首先利用开关电源电路304实现比较大的压降,然后使用线性稳压电路302实现干净的输出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时获取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302的温度,进而自适应地调整前端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实现瞬态响应和电压转换效率的优化,在电子设备中能够改善瞬态响应表现,提升整体的供电效率和续航效果,降低功率损耗和温升。
具体地,一方面,因为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在忽略轻微的偏置损耗条件下,两者完全相等,而前一级的开关电源电路304大多具备有OCP,即具备过流检测能力,所以可用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流来表征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流。线性稳压电路302只需要提供温度以及负载状态信号即可,无需占用线性稳压电路302的引脚资源传输输出电流。
另一方面,如果线性稳压电路302通过两个引脚来分别传递温度信号和负载状态信号,会造成芯片引脚资源的浪费,对应的控制电路306也需要占用两个引脚资源、需要两个独立的信号处理单元,导致线性稳压电路302和控制电路306的die以及封装成本增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线性稳压电路302提供的温度以及负载状态均由同一个引脚(即第一输出引脚3022)进行传输。基于温度信号是一个连续信号,负载阶跃信号本身是一个非连续的瞬发信号,因此可基于同一个信号线在稳态时传递温度信号,当发生负载阶跃事件传递负载阶跃信号,实现高效的温度和负载阶跃信号的传递,减少引脚浪费,减小信号传递控制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负载包括传感器、摄像头、闪光灯、按键、扬声器等装置。线性稳压电路302可为LDO,开关电源电路304可包括buck电路、boost电路、buck-boost电路、charge pump电路、flyback电路等开关电源。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电压调节电路还包括:
开关电路308,开关电路308的第一端连接负载检测电路3026,开关电路308的第二端与第一输出引脚3022、温度检测电路3024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电路308的第三端与温度检测电路3024的第二端、地端GND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发生负载阶跃事件,则负载检测电路3026向开关电路308输入阶跃信号。在无阶跃信号时,第一输出引脚3022输出温度检测电路3024(例如可以为温度检测二极管)检测的温度信号。
具体地,当发生阶跃时,阶跃信号输出高,开关电路308拉低,第一输出引脚3022被拉低,输出信号为远小于正常温度信号电平的低电平,控制电路306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判定有负载阶跃事件发生,进入负载阶跃事件处理机制。当阶跃完成后,阶跃信号输出低,开关电路308拉高,第一输出引脚3022输出正常温度信号。控制电路306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判定负载阶跃事件结束,标志阶跃负载事件完成,进入正常的稳态处理机制。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利用一个引脚传递温度信号和负载阶跃信号,减少引脚浪费,减小信号传递控制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06,具体用于:在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状态为变化状态;在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并根据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其中,第二电压阈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也即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为一个下降沿电压,此时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远远小于正常传输温度信号时的电压,则确定发生负载阶跃事件;在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阶跃事件结束,第一输出引脚3022传输的是温度信号,可根据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确定温度。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自适应饱和电压供电系统中,简化系统架构,用一个引脚实现了两个关键信号的传递,减少引脚浪费。且对于两个不同信号识别,在原有温度信号量化电路的基础上即可识别是否有负载阶跃事件,识别方式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与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出电容的电流变化率相关,具体地,在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出电容的电流变化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出现负载阶跃事件,也即线性稳压电路产生负载变化,此时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会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在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出电容的电流变化率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阶跃事件已经结束,进入到稳态,此时第一输出引脚3022的电压会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第一输出引脚3022输出的是温度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06,具体用于:根据输出电流和线性稳压电路302的温度,确定饱和电压;在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将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调节为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出电压与饱和电压之和。
在该实施例中,负载状态包括变化状态和稳定状态。在确定负载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表明电子设备的负载未发生阶跃事件,或阶跃事件已结束、已经进入稳定状态,此时将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设置为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出电压与饱和电压之和,即Vout1=Vout2+Vdropout,其中,Vout1表示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Vout2表示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出电压,Vdropout表示饱和电压,饱和电压是指为了确保线性稳压电路302内部的调整管能够稳定地工作在恒流区实现闭环的稳态控制所需的最小VDS电压(即漏极源极电压),在LDO电路中即最小输入输出压差要求。
在确定负载为变化状态的情况下,表明电子设备的负载发生阶跃事件,此时将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设置为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出电压与2倍的最大饱和电压之和,即Vout1=Vout2+2×Vmaxdropout,其中,Vout1表示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Vout2表示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出电压,Vmaxdropout表示最大饱和电压,而最大饱和电压与线性稳压电路302的性能、型号等参数相关,不同性能或型号的线性稳压电路对应有其最大饱和电压,可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取与线性稳压电路302的性能或型号对应的最大饱和电压。
相关技术中,仅基于满载饱和电压要求输出电压大于Vout2+Vdropout,或者仅考虑最优化瞬态响应要求输出电压大于Vout2+2×Vmaxdropout,一方面会导致线性稳压电路的效率降低,功耗以热能散发在电子设备内部造成温升,另一方面为了照顾过渡瞬态的性能,而大大的浪费稳态的效率,影响电池供电场合的使用时长。而本申请通过上述方式,在负载处于不同状态的情况下,为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置不同的电压值。具体地,在负载发生阶跃事件时,令Vout1=Vout2+2×Vmaxdropout,从而提高电路的瞬态响应能力;在负载处于稳态时,令Vout1=Vout2+Vdropout,从而避免影响电压转换效率,延长电池供电时长。
实际应用中线性稳压电路302的饱和电压需求与负载相关,不同负载下的饱和电压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具体地,饱和电压与负载大小、负载电流和温度密切相关。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饱和电压的确定方式进行了限定,具体地,可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取与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流和线性稳压电路302的温度对应的饱和电压。通过该方式,能够获取精准的饱和电压的电压值,进而确保对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设置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06,具体用于: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302的温度,控制调节电路3044调节开关电源电路304的反馈信息,以调节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
在该实施例中,对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的调节方式进行了限定。具体地,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302的温度,通过调节开关电源电路304的反馈信息,从而实现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的动态调节。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模拟控制信号或数字控制信号改变开关电源电路304的反馈电阻比例、反馈环参考电压、PWM比较器输入的斜坡信号等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例如应用DVS技术,在需要的时候改变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对开关电源电路304的输出电压的精确及快速地调节,从而在改善瞬态响应表现的同时,提升整体的供电效率和续航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电路3044的反馈信息采样点与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入电容相邻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调节电路3044带有远端电压补偿技术,即调节电路3044的反馈信息采样点靠近线性稳压电路302的输入电容,因此可以自动补偿走线的损耗。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20,存储器518,存储在存储器518上并可在处理器52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520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压调节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5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5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502、网络模块504、音频输出单元506、输入单元508、传感器510、显示单元512、用户输入单元514、接口单元516、存储器518、以及处理器52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2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5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520,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以及获取线性稳压电路的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根据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其中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
进一步地,处理器520,具体用于:在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状态为变化状态;在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并根据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其中,第二电压阈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
进一步地,处理器520,具体用于:根据输出电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确定饱和电压;在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将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调节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饱和电压之和。
进一步地,处理器520,具体用于:根据输出电流、负载状态和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反馈信息,以调节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其中,开关电源电路的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反馈电阻比例、反馈参考电压,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的输入信号。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502可用于收发信息或收发通话过程中的信号,具体的,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或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射频单元502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网络模块504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506可以将射频单元502或网络模块504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518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506还可以提供与电子设备5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506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508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508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5082和麦克风5084,图形处理器5082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512上,或者存储在存储器518(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502或网络模块504发送。麦克风5084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50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电子设备5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510,比如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
显示单元512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512可包括显示面板512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122。
用户输入单元51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514包括触控面板5142以及其他输入设备5144。触控面板5142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控面板5142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520,接收处理器52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其他输入设备514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5142可覆盖在显示面板5122上,当触控面板5142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2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2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5122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触控面板5142与显示面板5122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也可以集成为一个部件。
接口单元516为外部装置与电子设备5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516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电子设备5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电子设备5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518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518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移动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518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520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18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18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5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500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5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52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压调节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电压调节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压调节电路,且能达到电压调节电路的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以及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线性稳压电路的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
根据所述输出电流、所述负载状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其中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为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包括:
在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负载状态为变化状态;
在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
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电流、所述负载状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确定饱和电压;
在所述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调节为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所述饱和电压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电流、所述负载状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输出电流、所述负载状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调节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反馈信息,以调节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
其中,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反馈电阻比例、反馈参考电压,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的输入信号。
5.一种电压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性稳压电路,所述线性稳压电路包括:
第一输出引脚;
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一输出引脚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
负载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一输出引脚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
开关电源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
调节电路,用于调节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
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负载状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并根据所述输出电流、所述负载状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控制所述调节电路调节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其中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为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载检测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出引脚、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地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负载状态为变化状态;
在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电压确定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
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确定饱和电压;
在所述负载状态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调节为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所述饱和电压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输出电流、所述负载状态和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温度,控制所述调节电路调节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反馈信息,以调节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电路的反馈信息采样点与所述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容相邻设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调节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调节方法的步骤。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调节电路。
CN202011481641.5A 2020-12-16 2020-12-16 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671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1641.5A CN112671231A (zh) 2020-12-16 2020-12-16 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1641.5A CN112671231A (zh) 2020-12-16 2020-12-16 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1231A true CN112671231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04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1641.5A Pending CN112671231A (zh) 2020-12-16 2020-12-16 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123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13509A (ja) * 2006-10-31 2008-05-15 Densei Lambda Kk 過電流保護回路
US20140021930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tage reg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132108A (zh) * 2016-12-01 2018-06-08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温度检测方法
CN110673682A (zh) * 2019-11-13 2020-01-10 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04115A (zh) * 2020-06-04 2020-07-10 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保护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13509A (ja) * 2006-10-31 2008-05-15 Densei Lambda Kk 過電流保護回路
US20140021930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tage reg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132108A (zh) * 2016-12-01 2018-06-08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温度检测方法
CN110673682A (zh) * 2019-11-13 2020-01-10 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04115A (zh) * 2020-06-04 2020-07-10 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保护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8705B2 (en) Switched mode voltage converter with low-current mode and methods of performing voltage conversion with low-current mode
EP3439138B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wireless charging
CN108200473B (zh) Cpu功率控制方法、智能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CN103430439B (zh) Dc-dc转换器
US2009013485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working frequency of voltage regulator down circuit (vrd) by detecting current
KR20140089787A (ko)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 및 비교기를 이용한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의 제로 커런트 감지 방법
WO2016029751A1 (zh) 一种控制网络接入设备发射功率的装置及其方法
US20210050784A1 (en) Fast mode transitions in a power converter
CN106469932B (zh) 充电器输出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JP4662964B2 (ja) パルス周波数変調回路、同回路を用いた電源供給装置及び電源安定化方法
US20220085619A1 (en) Charg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887900A (zh) 功率传输电路及功率传输方法
CN112803523A (zh) 一种充电功率调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88558B (zh) 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33852A (zh) 一种存储系统的供电架构及其备电控制方法
US11251624B2 (en) Energy efficiency control method,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TW201013357A (en) Power regulators, electroni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verting input voltage to output voltage
US9369036B2 (en) Power bootstrapping for lowering quiescent current
CN112671231A (zh) 电压调节方法、电压调节电路、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85447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3872746A (zh) 电源电路及电源管理方法
CN115509338A (zh) 服务器掉电维持时间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20106A (zh) 省电控制方法和省电控制装置
CN112637740A (zh) 信号调制方法、功放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02091B (zh) 一种调整终端电源能效的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