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4870B - 照明灯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4870B
CN112664870B CN202011582436.8A CN202011582436A CN112664870B CN 112664870 B CN112664870 B CN 112664870B CN 202011582436 A CN202011582436 A CN 202011582436A CN 112664870 B CN112664870 B CN 112664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mp
shell
lamp body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24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4870A (zh
Inventor
张清泉
李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24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4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4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4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4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4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灯具。所述照明灯具包括光电模组、灯壳以及电源;所述灯壳包括外壳、一对滑动支撑架以及一对侧盖;所述滑动支撑架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外壳两端,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撑架两侧,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光电模组安装于所述灯壳内并被构造为能够在所述灯壳内转动和移动;所述灯壳的下侧设有出光面,所述光电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出光面向下传输。本发明通过调整所述照明灯具中所述光电模组的相对位置和角度来改变光线的空间分布,以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

Description

照明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墙壁等安装基础上的照明灯具,所述照明灯具可用于洗墙灯、黑板灯、教室灯以及招牌灯等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的灯具等电气设备都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现在越来越重视教育照明的健康舒适性,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教育照明的相关标准,对黑板的照度平均值、照度均匀性、黑板灯安装位置等都有明确且严格的规定。
但是,常规的黑板灯在实际布灯时,灯具经常会受到教室内固定物品位置的限制,比如风扇、投影设备、消防设施、教室装修风格或教室空间结构限制等等而导致无法按照最优的安装位置布灯,并且会有一定的安装公差,导致实际效果比预想要差,致使教室照明效果达不到照明标准的要求。并且教室内安装的灯具的配光位置均不可调节,导致教室照明灯具只能通过开关的方式控制光线强弱,然而此种方式会导致部分区域光线强,部分区域光线弱,导致教室的不同区域的照度平均值、照度均匀性很不好。对于目前尺寸形状多样性的黑板,一成不变的灯具也无法将所有的黑板照明的特异化需求做到最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通过调整所述照明灯具中所述光电模组的相对位置和角度来改变光线的空间分布,以解决室内安装的灯具在安装后出光位置不可移动以及由于安装误差而造成实际照度及均匀度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其能够安装于安装基础,所述照明灯具包括所述的光电模组、灯壳以及电源;所述灯壳包括外壳、一对滑动支撑架以及一对侧盖;所述滑动支撑架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外壳两端,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撑架两侧,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光电模组安装于所述灯壳内并被构造为能够在所述灯壳内转动和移动;所述灯壳的下侧设有出光面,所述光电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出光面向下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设有一外底板,从所述外底板的两端向其一侧延伸出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所述外底板、所述第一外侧板和所述第二外侧板共同定义第一安装腔,所述光电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外壳在所述外底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还设有一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用于连接所述安装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板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二外侧板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或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并且包括至少一条电源线;所述外底板顶部对应所述电源的位置设有接线口,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接线口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安装基础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撑架的侧壁还设有至少一槽口,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槽口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光电模组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撑架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灯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以及与所述滑槽配合设置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安装有弹性定位珠;所述滑槽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着所述灯体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定位孔;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灯体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滑槽内滑移,通过所述弹性定位珠与所述定位孔的配合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一对侧盖板,所述侧盖板的一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光电模组的所述灯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板与所述滑块的连接处设置有隔垫元件,使所述隔垫元件两侧的所述侧盖板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相对于所述滑块转动,从而使所述光电模组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相对于所述滑动支撑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隔垫元件为垫圈,所述垫圈的材料包括聚甲醛树脂以及聚酰胺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模组被构造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着所述滑槽移动的最长距离为100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挤压铝型材。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模组包括灯体、光源组件以及控光元件;所述灯体包括底板和所述底板两端向所述底板同一侧延伸出的第一挡光板以及第二挡光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挡光板以及所述第二挡光板共同定义一收容空间,所述控光元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光源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控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一挡光板的末端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光板的末端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内壁在所述灯体的高度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外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内壁在所述灯体的高度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外壁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板以及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沿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光源板的一安装侧面上,所述光源板的安装侧面向所述灯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出一对第一卡接部,以卡接所述多个光源以及所述控光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具为教室灯。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照明灯具等设备上设置上述光电模组,将所述光电模组与所述滑动支撑架上的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实现了所述光电模组在所述照明灯具内的移动;并且所述光电模组的所述滑块与侧盖板之间还配置有所述隔垫元件,从而达到所述侧盖板及所述滑块之间能够呈一定角度倾斜,并维持稳定,并且所述侧盖板及所述滑块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二螺钉来进行调节。通过调整所述照明灯具中所述光电模组的相对位置和角度来改变光线的空间分布,从而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电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的一部分,以显示光电模组的端部结构;
图2为图1的光电模组组装后沿A1-A1’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光元件的截面轮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照明灯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的一部分,以显示照明灯具的端部结构;
图5为图4中照明灯具的外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的一部分,以显示外壳的端部结构;
图6为图4中照明灯具的一对滑动支撑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4的照明灯具组装后沿A2-A2’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4的照明灯具组装后沿A3-A3’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至图12为图4的照明灯具组装后沿A4-A4’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照明灯具应用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照明灯具安装位置及最终的光学效果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照明灯具10; 安装基础20; 可视物30;
光电模组100; 灯体110; 底板111;
斜面1111; 第一挡光板112; 第一空腔1121;
第二挡光板113; 第二空腔1131; 收容空间114;
第一安装槽115,115’; 第二安装槽116,116’;
连接柱117,117’; 光源组件120; 光源板121;
第一卡接部1211; 光源122; 控光元件130;
第一安装部131; 第二安装部132; 外侧面133;
内腔顶面134; 灯壳200; 外壳210;
外底板211; 接线口2111; 第一外侧板212;
第一收容腔2121; 第二外侧板213; 第二收容腔2131;
第一安装腔214; 第二安装腔215; 滑动支撑架220;
第一螺钉221; 滑槽222; 定位孔2221;
滑块223; 沉孔2231; 槽口224;
弹性定位珠2232; 侧盖230; 电源300;
电源线310; 侧盖板400; 第二螺钉410;
第三螺钉420; 隔垫元件500; 第一方向X;
第二方向Y; 第三方向Z。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在说明书全文中,当“第一”、“第二”等措辞可用于描述各种部件时,这些部件不必限于以上措辞。以上措辞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部件区分开。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模组100,其能够安装于灯壳200内,所述光电模组100被构造为能够在所述灯壳200内转动和移动,所述光电模组100包括灯体110、光源组件120以及控光元件130。所述灯体110设有一底板111,从所述底板111两侧垂直地延伸出第一挡光板112和第二挡光板113,所述第一挡光板112设有第一空腔1121,所述第二挡光板113设有第二空腔1131。所述底板111和所述第一挡光板112以及所述第二挡光板113共同定义一收容空间114,所述控光元件13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4内,所述光源组件12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4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底板111和所述控光元件130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挡光板112内壁靠近所述底板111处设有突起,所述突起和所述底板111的内壁共同形成一第一安装槽115;所述底板111内壁邻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位置突伸出一弯折的突起,所述弯折的突起与所述底板111的内壁共同形成另一第一安装槽115’,所述光源组件120可通过所述一对第一安装槽115,115’将其组装于所述灯体110内。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中段设有一对突起,所述一对突起共同形成一第二安装槽116;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中段同样设有一对突起,所述一对突起共同形成另一第二安装槽116’,所述控光元件130可通过所述一对第二安装槽116,116’将其组装于所述灯体110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110的所述底板111的两侧设置成斜面1111,由于空间限制,所述灯体110与所述灯壳200所设置的相对距离并不大,所述斜面1111的设置可以保证所述光电模组100相对于所述灯壳200转动时在相对距离并不大的空间内具有更加大的旋转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影响所述光电模组100内其他部件的安装空间的情况下,所述斜面1111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即所述灯体的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越大越好,优选地,所述斜面1111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的倾斜角度不低于1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即所述灯体的高度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外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倾斜设置。所述光源组件120出光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挡光板112以及所述第二挡光板113所形成的出光通路的倾斜角度相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对所述光源122发出的光进行扩散,另一方面可以将更多地光反射至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45°。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6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外壁倾斜的具体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倾斜的具体倾斜角度需满足本实施例的要求,即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例如:当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为15°时,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为30°;当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为30°时,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为45°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120包括光源板121以及多个光源122,所述多个光源122沿第三方向Z轴方向即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光源板121的一安装侧面上,所述光源板121的安装侧面向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延伸出一对第一卡接部1211,以卡接所述多个光源122及所述控光元件130,所述多个光源122相间隔地排布在所述一对第一卡接部1211之间。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光元件130呈纵长形,其截面呈现大致为梯形结构,其梯形结构的上底在所述控光元件13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下底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控光元件130的梯形的上底的一侧面的两端部,即其宽度方向上设有一对第一安装部131,其梯形的下底的一侧面的两端部设有一对第二安装部132,所述第一安装部131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16,116’内,所述第二安装部132与所述光源板121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211卡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光板112沿着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光板113沿着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高度为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所述光源组件120与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末端A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高度为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所述光源组件120与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末端B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高度,可以将更多的光反射至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外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倾斜设置,以使得末端A和末端B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一对第二安装槽116,116’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将所述光源组件120发出的光进行扩散。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光元件130为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的表面设置有拉伸式微结构,用于混光混色,使所述光源组件120所发出的光线更为柔和与均匀。优选地,所述控光元件130为偏光透镜,以将所述光源122发出的光导向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一侧,可以进一步将所述光源122发出的光导向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一侧,提高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一侧的照明效果。具体地,所述拉伸式微结构至少设置于所述光学透镜的梯形的两斜边即两外侧面133以及梯形下底的内腔顶面134,但不仅限与此,其他表面也同样可以设置所述拉伸式微结构。优选地,所述拉伸式微结构为多个长条状的小凹槽。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镜的材料包括聚碳酸酯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110为挤压铝型材,使其加工制作及安装均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并且还轻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所述光电模组100的组装过程中,先将所述多个光源122安装于所述光源板121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211内,形成所述光源组件120;将所述光源组件120沿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115,115’,将所述控光元件130的所述第一安装部131沿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116,116’,并将所述第二安装部132与所述光源板121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211卡接固定,以完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光电模组100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115,115’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16,116’的位置可根据所述光源组件120与所述控光元件130来定制。例如:不同的所述光源组件120与所述控光元件130之间所能产生的光亮不同,可调节所述光源组件120与所述控光元件130之间的距离,以使光照条件达到最优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22发出的光射向所述控光元件130,所述控光元件130将所述光源122发出的光导向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一侧,提高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2的一侧的照明效果;所述控光元件130的表面还设置有拉伸式微结构,用于混光混色,使所述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线更为柔和与均匀;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高度,可以防止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一侧的人员的视线被所述光源直射。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内壁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外壁倾斜的倾斜角度,一方面可以对所述光源122发出的光进行扩散,另一方面可以将更多的光反射至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一侧,进一步提高了照明效果。
需要解释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的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两两互相垂直,换句话说: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垂直,本文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10,其能够安装于安装基础20,所述照明灯具10为教室灯,包括如图1所示的光电模组100、灯壳200以及电源300。所述灯壳200包括外壳210、一对滑动支撑架220以及一对侧盖230(图中仅显示了照明灯具10的一端,另一端为对称结构)。所述滑动支撑架220沿着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外壳210的两端,并通过第一螺钉221与所述外壳210固定连接,所述侧盖230沿着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撑架220两侧,并且与所述外壳210固定连接;所述灯壳200的下侧设有出光面,所述光电模组100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出光面向下传输。优选地,所述侧盖230直接与所述外壳210卡扣连接,所述侧盖230可以对所述外壳210内所述滑动支撑架220进行遮蔽,以保证所述照明灯具10的外观完整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10设有一外底板211,从所述外底板211的两端向其一侧垂直地延伸出第一外侧板212和第二外侧板213,所述外底板211、所述第一外侧板212和所述第二外侧板213共同定义第一安装腔214,所述光电模组10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214内;所述外壳210在所述外底板211远离所述第一安装腔214的一侧还设有一第二安装腔215,所述第二安装腔215用于连接所述安装基础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安装腔215与所述安装基础20的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具体地可以是任意常规的连接方式,例如:通过连杆连接,本发明不做限定。所述第一外侧板212设有第一收容腔2121,所述第二外侧板213设有第二收容腔2131,所述电源300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2121或所述第二收容腔2131内,并且包括至少一条电源线310;所述外底板211顶部对应所述电源300的位置设有接线口2111,所述电源线310通过所述接线口2111分别与所述电源300和所述安装基础20实现电连接。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支撑架220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滑槽222以及与所述滑槽222配合设置的滑块223,所述滑块223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在所述滑槽222内滑移,所述滑块223上设置有沉孔2231,所述沉孔2231内安装有弹性定位珠2232;所述滑槽222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着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排列的定位孔2221,所述若干个定位孔222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再赘述;通过所述弹性定位珠2232与所述定位孔2221的配合连接,使所述滑块223在所述滑槽222上移动一定位置后可以相对所述滑槽222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222表面还刻有刻度,以清晰的反应出所述滑块223在所述滑槽222上的移动距离。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支撑架220的侧壁还设具有至少一槽口224,所述电源线310通过所述槽口224分别与所述电源300和所述光电模组100实现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电源线310实现了所述光电模组100、所述电源300以及所述安装基础20的电回路,以实现所述照明灯具10的正常发光。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8,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具10还包括一对侧盖板400,所述侧盖板400的一侧通过第二螺钉410与所述滑块223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400的另一侧通过第三螺钉420与所述光电模组100的所述灯体110固定连接。具体地,请参阅图2,所述灯体110的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底部向所述第一空腔1121内凸伸有一连接柱117,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外壁向所述第二空腔1131内凸伸有另一连接柱117’,所述连接柱117,117’内配置有螺纹孔,所述侧盖板400通过所述第三螺钉420分别与连接柱117,117’的螺纹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光电模组100与所述滑块223间接连接固定,通过所述滑块223带动所述光电模组100在所述滑槽222内沿着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移动。所述侧盖板400与所述滑块223的连接处设置有隔垫元件500,所述隔垫元件500,优选地,所述隔垫元件500为垫圈,所述垫圈的材料包括聚甲醛树脂以及聚酰胺纤维等自润滑材质。通过能够自润滑的所述隔垫元件500的设置,使所述隔垫元件500两侧的所述侧盖板400与所述滑块223之间相对转动,即所述光电模组100相对与所述滑动支撑架220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隔垫元件500可以定期更换,以保证所述隔垫元件500与所述侧盖板400及所述滑块22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所述侧盖板400与所述滑块223之间能够呈一定角度倾斜,并维持稳定。其中,所述侧盖板400与所述滑块223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二螺钉410来进行调节。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222表面还刻有角度,以清晰的反应出所述光电模组100与所述滑动支撑架220之间的转动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1121以及所述第二空腔1131一方面可以用于连接所述侧盖板400,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用于传递所述光源组件120在工作条件下所发出的热量,以改善所述光源组件120周围的环境温度,延长所述光源组件12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10为挤压铝型材,使其加工制作及安装均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并且还轻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本实施例所述照明灯具10的组装过程中,先将所述侧盖板400一侧通过所述第三螺钉420与所述光电模组100的一端固定连接,并将所述侧盖板400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螺钉410与所述滑块223及所述隔垫元件500固定连接,重复上述操作将所述光电模组10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400、所述隔垫元件500及所述滑块223;再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螺钉221将一所述滑动支撑架220与所述外壳210的一侧安装固定,并将安装有所述侧盖板、所述隔垫元件500及所述滑块223的所述光电模组的所述滑块223固定于所述滑动支撑架220的所述滑槽222内;然后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螺钉221将一所述滑动支撑架220与所述外壳210的另一侧安装固定,使安装有所述侧盖板、所述隔垫元件500及所述滑块223的所述光电模组的另一端的所述滑块223固定于所述滑动支撑架220的所述滑槽222内;最后将一对所述侧盖230连接与所述外壳210两侧即可。
请参阅图9至图12,如图9所示为所述光电模组100在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沿着所述滑槽222移动至最左端的位置;如图10所示为所述光电模组100在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沿着所述滑槽222移动至最右端的位置;如图11所示为所述光电模组100相对于所述滑槽222顺时针旋转后的位置;如图12所示为所述光电模组100相对于所述滑槽222逆时针旋转后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模组100被构造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沿着所述滑槽222移动的最长距离为100mm,例如:10mm、20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等。所述光电模组100被构造为沿着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滑槽222转动的最大角度为30°,例如:5°、10°、15°、20°、25°等。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光电模组100被构造为沿着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滑槽222转动可以是顺时针转动,也可以是逆时针转动,即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滑槽222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的最大角度均为30°。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光板112的末端A与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末端B之间的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Y的夹角α小于50°,以使靠近所述第一挡光板112一侧的人员在所述夹角α角度以外不会直视所述光源组件120所发出的光线,更好的保护人眼,其中,所述可视物30包括黑板、壁画、墙面、招牌等需要人长时间观望的物体,并不以此为限。
需要解释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所述第一螺钉221、所述第二螺钉410以及所述第三螺钉420均为常规结构的标准螺钉,在具体选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本发明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10的安装位置及最终的光学效果如图14所示,安装人员可参考图14对本发明所述的照明灯具10进行安装,但并不以此为限。不同地安装角度所得到的光照均匀度以及照度均不同,具体地可在完成安装后调节所述光电模组100,以达到最优的照明方案。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照明灯具10等设备上设置上述光电模组100,将所述光电模组100与所述滑动支撑架220上的所述滑块223固定连接,实现了所述光电模组100在所述照明灯具10内的移动;并且所述光电模组100的所述滑块223与侧盖板400之间还配置有所述隔垫元件500,从而达到所述侧盖板400及所述滑块223之间能够呈一定角度倾斜,并维持稳定,并且所述侧盖板400及所述滑块223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二螺钉410来进行调节。通过调整所述照明灯具10中所述光电模组100的相对位置和角度来改变光线的空间分布,从而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的目的。
所述第一挡光板112在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高度,可以将更多地光反射至靠近所述第二挡光板113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挡光板112以及所述第二挡光板113的内壁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朝向外壁倾斜设置,以对所述光源组件120发出的光进行扩散。并且所述光电模组100的所述控光元件130的表面还设置有拉伸式微结构,用于混光混色,使所述光源组件120所发出的光线更为柔和与均匀,进一步提高了照明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电模组100及照明灯具10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照明灯具,其能够安装于安装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具包括光电模组、灯壳以及电源;所述灯壳包括外壳、一对滑动支撑架以及一对侧盖;所述光电模组包括灯体,所述滑动支撑架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外壳两端,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支撑架两侧,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光电模组安装于所述灯壳内并被构造为能够在所述灯壳内转动和移动;所述灯壳的下侧设有出光面,所述光电模组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出光面向下传输;
所述滑动支撑架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灯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以及与所述滑槽配合设置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安装有弹性定位珠;所述滑槽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着所述灯体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定位孔;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灯体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滑槽内滑移,通过所述弹性定位珠与所述定位孔的配合连接固定;
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一对侧盖板,所述侧盖板的一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侧盖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光电模组的所述灯体固定连接;
所述侧盖板与所述滑块的连接处设置有隔垫元件,使所述隔垫元件两侧的所述侧盖板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相对于所述滑块转动,从而使所述光电模组沿着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相对于所述滑动支撑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一外底板,从所述外底板的两端向其一侧延伸出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所述外底板、所述第一外侧板和所述第二外侧板共同定义第一安装腔,所述光电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外壳在所述外底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还设有一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用于连接所述安装基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板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二外侧板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或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并且包括至少一条电源线;所述外底板顶部对应所述电源的位置设有接线口,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接线口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安装基础实现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撑架的侧壁还设有至少一槽口,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槽口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光电模组实现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元件为垫圈,所述垫圈的材料包括聚甲醛树脂以及聚酰胺纤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模组被构造为能够在第一方向上沿着所述滑槽移动的最长距离为1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挤压铝型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模组包括灯体、光源组件以及控光元件;所述灯体包括底板和所述底板两端向所述底板同一侧延伸出的第一挡光板以及第二挡光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挡光板以及所述第二挡光板共同定义一收容空间,所述控光元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光源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控光元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板的末端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光板的末端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内壁在所述灯体的高度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外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内壁在所述灯体的高度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外壁倾斜设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板以及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沿所述灯体的纵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光源板的一安装侧面上,所述光源板的安装侧面向所述灯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出一对第一卡接部,以卡接所述多个光源以及所述控光元件。
CN202011582436.8A 2020-12-28 2020-12-28 照明灯具 Active CN112664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2436.8A CN112664870B (zh) 2020-12-28 2020-12-28 照明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2436.8A CN112664870B (zh) 2020-12-28 2020-12-28 照明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4870A CN112664870A (zh) 2021-04-16
CN112664870B true CN112664870B (zh) 2022-10-04

Family

ID=7541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2436.8A Active CN112664870B (zh) 2020-12-28 2020-12-28 照明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487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9347B2 (ja) * 2001-03-28 2010-08-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N209213617U (zh) * 2019-01-08 2019-08-06 江苏天白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可调角度黑板灯
CN110762426A (zh) * 2019-10-17 2020-02-07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黑板灯
CN111023054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装置及电气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4870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6552A (zh) 一种透镜装置及led灯具
US10539737B2 (en) Lighting fixture with end plate slots and elongated heat sinks for retaining an edge-lit optical device
CN213333926U (zh) 光学器件及照明灯具
CN105180092A (zh) 透镜及光源模组
CN213333928U (zh) 照明灯具
CN213207543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112664870B (zh) 照明灯具
CN210687843U (zh) 一种灯具
CN214038014U (zh) 教室灯
CN213777608U (zh) 光电模组及照明灯具
US10948159B2 (en) Lens,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KR101918488B1 (ko) 엘이디 렌즈 모듈
CN112682722A (zh) 光电模组及照明灯具
CN205037252U (zh) 透镜及光源模组
CN210687896U (zh) 配光组件及照明灯具
CN211575006U (zh) 一种车用照明装置及车
KR101601801B1 (ko) 아크형 광확산 구조의 led 조명등
CN109373238B (zh) 一种窄光束led投光灯
CN209801372U (zh) 一种单灯珠照明透镜
CN107504453B (zh) 一种滤光镜片、具有该滤光镜片的led灯及照明系统
KR101258627B1 (ko) 직관형 led 램프용 매입개방 조명기구
CN210219637U (zh) 透镜及黑板灯
CN106895326B (zh) 一种透镜及应用该透镜的照明装置
PH12018000309A1 (en) Led lighting device
CN217235499U (zh) 一种控光元件及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