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3844B -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3844B
CN112663844B CN202110091036.5A CN202110091036A CN112663844B CN 112663844 B CN112663844 B CN 112663844B CN 202110091036 A CN202110091036 A CN 202110091036A CN 112663844 B CN112663844 B CN 1126638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lock
spring
end position
wir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10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3844A (zh
Inventor
肖荣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ang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ang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ang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ang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10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38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3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3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3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3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底板、竖直杆、角块、横杆和固定架,所述底板上端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竖直杆,所述底板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底板上端左侧位置设置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上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吊框,所述水平板上端两侧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半圆环,所述固定架下端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本发明安装时按压限位块,使得挤压杆挤压圆台块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三弹簧被拉伸,之后将竖直杆和水平杆插入空心块内部位置,当限位块与限位槽对齐后,第三弹簧带动圆台块复位向左侧移动,挤压挤压杆使得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部位置,并且第四弹簧被拉伸,从而完成固定,无需利用螺丝进行固定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外墙框架式支撑体系也是幕墙体系的一种),而幕墙在施工时需要利用施工支架进行支撑然后进行施工工作。
现有的幕墙施工支架在使用时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的幕墙施工支架在使用时仅仅具有支撑功能,在幕墙安装时需要使用者利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运工作,而对于较高幕墙使用工作来说大型机械是必须使用的,对于层数较低的建筑使用时成本较高,同时无法发挥大型机械优势,一般通过人工进行吊运,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2、现有的幕墙施工支架在使用时底板位置一般通过固定杆直接垂直深入土层位置对整个上端部件进行支撑工作,垂直深入时嵌入地面下端面积较小,通过固定杆与土层之间摩擦力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差;
3、现有的幕墙施工支架在使用时部件与角块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螺杆进行,在长时间的施工过程中,固定第一螺杆极易被锈蚀,导致后续拆除连接部件时十分不便,所以急需要一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包括底板、竖直杆、角块、横杆和固定架,所述底板上端位置垂直焊接固定设置有竖直杆,所述底板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底板上端左侧位置安置设置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吊框,所述水平板上端两侧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一半圆环,所述固定架下端位置垂直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围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外侧端位置环绕焊接固定设置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外侧端位置环绕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外侧下端位置绕接固定设置在第一半圆环外侧端位置,所述吊框前端左侧位置通过铰链活动安装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右侧端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吊框内部下端位置垂直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位置一体成型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侧端位置环绕焊接固定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二转轴外侧端位置环绕焊接固定设置有缠绕轮,所述钢丝绳内侧下端位置缠绕固定设置在缠绕轮外侧,所述第二转轴外侧端位置环绕焊接固定设置有棘轮,所述挡板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下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槽体,所述弹性板下端位置一体成型设置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中心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围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外侧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棘齿,所述棘齿左侧与槽体内侧壁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弹簧,在使用时施工人员与材料安置在吊框内部位置后,施工人员身体腾空向下拉动钢丝绳,从而使得钢丝绳放松,此时扭簧复位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缠绕轮与棘轮转动,缠绕轮转动时将钢丝绳缠绕在缠绕轮外侧位置,并且棘轮转动时会挤压棘齿,使得棘齿挤压第二弹簧,并且移动至槽体内部,方便棘轮的转动,钢丝绳被收卷后吊框高度被提升,然后松开钢丝绳,此时棘齿防止棘轮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吊框处于固定状态,从而如此反复即可抬升材料与施工人员,并且在提升过程中利用施工人员本身重力进行做功操作,大大节约了操作体力,并且无需使用大型机械即可完成搬运工作,材料安装完成后,使用者通过穿孔上抬弹性板,使得棘齿脱离棘轮,从而使得设备下落,从而使得钢丝绳被拉出复位,使用者通过钢丝绳即可控制下落速度,并且在钢丝绳复位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得扭簧被扭紧,所述角块四侧位置均焊接固定设置有空心块,所述空心块内部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横杆左侧端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围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二螺杆左侧端位置通过螺纹套接设置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端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位置活动卡接设置有L型杆,L型杆沿着滑槽左右滑动,所述L型杆左侧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圆台块,所述圆台块左侧端与水平杆内部左侧端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水平杆左端上下两侧位置均活动穿插设置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内侧端位置紧贴在圆台块外侧,所述挤压杆外侧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契合,所述限位块下端与水平杆外侧端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环绕设置在挤压杆外侧端位置,安装时按压限位块,使得挤压杆挤压圆台块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三弹簧被拉伸,之后将竖直杆和水平杆插入空心块内部位置,当限位块与限位槽对齐后,第三弹簧带动圆台块复位向左侧移动,挤压挤压杆使得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部位置,并且第四弹簧被拉伸,从而完成固定,无需利用螺丝进行固定工作,并且在横杆安装时先安装水平杆一侧,然后转动第二螺杆,使得横杆向右侧移动,直到卡接在相邻空心块内部位置被固定,防止横杆安装不便。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延伸杆、活动杆、操作块、第一弹簧和竖直槽,所述吊框内部位置垂直开设有竖直槽,所述门板上端右侧位置水平焊接固定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中心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沿着延伸杆上下滑动,所述活动杆下端位置与竖直槽契合,所述活动杆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外侧端位置环绕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操作块下端与延伸杆上端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环绕设置在活动杆外侧端位置,在使用时施工人员将材料安置在吊框内部,然后通过门板关闭吊框前端位置,并且在关闭前通过操作块向上拉动活动杆,使得第一弹簧被拉伸,门板处于关闭状态后,松开操作块,第一弹簧带动活动杆复位使得活动杆向下卡接在竖直槽内部位置,从而固定门板位置,方便吊框的封闭使用,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安置槽、敲击块、螺孔、第一螺杆、转块、倾斜孔、加固杆、第二半圆环、连接绳、空腔、活动块和尖端,所述底板上端位置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中心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位置一体成型设置有尖端,所述固定杆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敲击块,所述敲击块活动安置设置在安置槽内部位置,所述固定杆中心位置垂直开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杆内部下端位置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位置活动卡接设置有活动块,活动块沿着空腔上下滑动,所述活动块上端中心位置垂直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端位置通过螺纹穿入螺孔内部位置,所述第一螺杆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转块,转块便于使用者转动第一螺杆,所述固定杆两侧端位置开设有倾斜孔,所述倾斜孔内部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下端与活动块上端两侧位置均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二半圆环,同一垂直面内所述第二半圆环之间位置绕接固定设置有连接绳,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固定杆穿过底板,然后通过敲击块敲击固定杆,使得固定杆通过尖端深入土层位置,之后使用者通过螺丝刀穿入螺孔内部位置,之后通过转块转动第一螺杆,使得第一螺杆通过转动沿着螺孔向上移动,带动活动块沿着空腔向上移动,使得活动块挤压加固杆向上移动,使得加固杆移动至倾斜孔外侧端位置,并且深入土层,从而使得加固杆形成倒刺结构,提高整个装置固定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扭簧为蚊香状,并且扭簧外侧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前端位置。
优选的,所述棘齿右侧端位置紧贴在凸出块左侧。
优选的,所述弹性板前端右侧位置开设有穿孔。
优选的,所述圆台块外侧为光滑面。
优选的,所述横杆右侧、竖直杆上下两侧均与水平杆左侧结构相同。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时按压限位块,使得挤压杆挤压圆台块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三弹簧被拉伸,之后将竖直杆和水平杆插入空心块内部位置,当限位块与限位槽对齐后,第三弹簧带动圆台块复位向左侧移动,挤压挤压杆使得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部位置,并且第四弹簧被拉伸,从而完成固定,无需利用螺丝进行固定工作,并且在横杆安装时先安装水平杆一侧,然后转动第二螺杆,使得横杆向右侧移动,直到卡接在相邻空心块内部位置被固定,防止横杆安装不便;
第二步: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固定杆穿过底板,然后通过敲击块敲击固定杆,使得固定杆通过尖端深入土层位置,之后使用者通过螺丝刀穿入螺孔内部位置,之后通过转块转动第一螺杆,使得第一螺杆通过转动沿着螺孔向上移动,带动活动块沿着空腔向上移动,使得活动块挤压加固杆向上移动,使得加固杆移动至倾斜孔外侧端位置,并且深入土层,从而使得加固杆形成倒刺结构,提高整个装置固定稳定性;
第三步:在使用时施工人员将材料安置在吊框内部,然后通过门板关闭吊框前端位置,并且在关闭前通过操作块向上拉动活动杆,使得第一弹簧被拉伸,门板处于关闭状态后,松开操作块,第一弹簧带动活动杆复位使得活动杆向下卡接在竖直槽内部位置,从而固定门板位置,方便吊框的封闭使用,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
第四步:在使用时施工人员与材料安置在吊框内部位置后,施工人员身体腾空向下拉动钢丝绳,从而使得钢丝绳放松,此时扭簧复位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缠绕轮与棘轮转动,缠绕轮转动时将钢丝绳缠绕在缠绕轮外侧位置,并且棘轮转动时会挤压棘齿,使得棘齿挤压第二弹簧,并且移动至槽体内部,方便棘轮的转动,钢丝绳被收卷后吊框高度被提升,然后松开钢丝绳,此时棘齿防止棘轮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吊框处于固定状态,从而如此反复即可抬升材料与施工人员,并且在提升过程中利用施工人员本身重力进行做功操作,大大节约了操作体力,并且无需使用大型机械即可完成搬运工作,材料安装完成后,使用者通过穿孔上抬弹性板,使得棘齿脱离棘轮,从而使得设备下落,从而使得钢丝绳被拉出复位,使用者通过钢丝绳即可控制下落速度,并且在钢丝绳复位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得扭簧被扭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安装时按压限位块,使得挤压杆挤压圆台块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三弹簧被拉伸,之后将竖直杆和水平杆插入空心块内部位置,当限位块与限位槽对齐后,第三弹簧带动圆台块复位向左侧移动,挤压挤压杆使得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部位置,并且第四弹簧被拉伸,从而完成固定,无需利用螺丝进行固定工作;
2、本发明使用者将固定杆穿过底板,然后通过敲击块敲击固定杆,使得固定杆通过尖端深入土层位置,之后使用者通过螺丝刀穿入螺孔内部位置,之后通过转块转动第一螺杆,使得第一螺杆通过转动沿着螺孔向上移动,带动活动块沿着空腔向上移动,使得活动块挤压加固杆向上移动,使得加固杆移动至倾斜孔外侧端位置,并且深入土层,从而使得加固杆形成倒刺结构,提高整个装置固定稳定性;
3、本发明使用时施工人员与材料安置在吊框内部位置后,施工人员身体腾空向下拉动钢丝绳,从而使得钢丝绳放松,此时扭簧复位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缠绕轮与棘轮转动,缠绕轮转动时将钢丝绳缠绕在缠绕轮外侧位置,并且棘轮转动时会挤压棘齿,使得棘齿挤压第二弹簧,并且移动至槽体内部,方便棘轮的转动,钢丝绳被收卷后吊框高度被提升,然后松开钢丝绳,此时棘齿防止棘轮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吊框处于固定状态,从而如此反复即可抬升材料与施工人员,并且在提升过程中利用施工人员本身重力进行做功操作,大大节约了操作体力,并且无需使用大型机械即可完成搬运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中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中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中挡板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1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中角块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A2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中滑槽开设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竖直杆;3、角块;4、横杆;5、固定架;6、第一支撑杆;7、定滑轮;8、钢丝绳;9、空心块;10、吊框;11、门板;12、固定杆;13、安置槽;14、敲击块;15、螺孔;16、第一螺杆;17、转块;18、空腔;19、活动块;20、倾斜孔;21、加固杆;22、第二半圆环;23、连接绳;24、延伸杆;25、操作块;26、第一弹簧;27、活动杆;28、竖直槽;29、第二支撑杆;30、挡板;31、弹性板;32、穿孔;33、第二转轴;34、扭簧;35、缠绕轮;36、棘轮;37、棘齿;38、凸出块;39、槽体;40、第二弹簧;41、第二螺杆;42、水平杆;43、滑槽;44、L型杆;45、圆台块;46、第三弹簧;47、挤压杆;48、限位槽;49、限位块;50、第四弹簧;51、尖端;52、第三转轴;53、锁紧机构;54、第一转轴;55、第一半圆环;56、水平板;57、固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包括底板1、竖直杆2、角块3、横杆4和固定架5,所述底板1上端位置垂直焊接固定设置有竖直杆2,所述底板1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机构57,所述底板1上端左侧位置安置设置有水平板56,所述水平板56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吊框10,所述水平板56上端两侧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一半圆环55,所述固定架5下端位置垂直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6下端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一转轴54,第一转轴54围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54外侧端位置环绕焊接固定设置有定滑轮7,所述定滑轮7外侧端位置环绕设置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外侧下端位置绕接固定设置在第一半圆环55外侧端位置,所述吊框10前端左侧位置通过铰链活动安装设置有门板11,所述门板11右侧端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53,所述吊框10内部下端位置垂直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29,所述第二支撑杆29上端位置一体成型设置有挡板30,所述第二支撑杆29上端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二转轴33,所述第二转轴33外侧端位置环绕焊接固定设置有扭簧34,所述扭簧34为蚊香状,并且扭簧34外侧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29前端位置,所述第二转轴33外侧端位置环绕焊接固定设置有缠绕轮35,所述钢丝绳8内侧下端位置缠绕固定设置在缠绕轮35外侧,所述第二转轴33外侧端位置环绕焊接固定设置有棘轮36,所述挡板30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弹性板31,所述弹性板31下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槽体39,所述弹性板31下端位置一体成型设置有凸出块38,所述凸出块38中心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三转轴52,第三转轴52围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52外侧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棘齿37,所述棘齿37右侧端位置紧贴在凸出块38左侧,所述棘齿37左侧与槽体39内侧壁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弹簧40,所述弹性板31前端右侧位置开设有穿孔32,在使用时施工人员与材料安置在吊框10内部位置后,施工人员身体腾空向下拉动钢丝绳8,从而使得钢丝绳8放松,此时扭簧34复位带动第二转轴33转动,从而使得缠绕轮35与棘轮36转动,缠绕轮35转动时将钢丝绳8缠绕在缠绕轮35外侧位置,并且棘轮36转动时会挤压棘齿37,使得棘齿37挤压第二弹簧40,并且移动至槽体39内部,方便棘轮36的转动,钢丝绳8被收卷后吊框10高度被提升,然后松开钢丝绳8,此时棘齿37防止棘轮36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吊框10处于固定状态,从而如此反复即可抬升材料与施工人员,并且在提升过程中利用施工人员本身重力进行做功操作,大大节约了操作体力,并且无需使用大型机械即可完成搬运工作,材料安装完成后,使用者通过穿孔32上抬弹性板31,使得棘齿37脱离棘轮36,从而使得设备下落,从而使得钢丝绳8被拉出复位,使用者通过钢丝绳8即可控制下落速度,并且在钢丝绳8复位时带动第二转轴33转动使得扭簧34被扭紧,所述角块3四侧位置均焊接固定设置有空心块9,所述空心块9内部位置开设有限位槽48,所述横杆4左侧端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二螺杆41,第二螺杆41围绕自身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二螺杆41左侧端位置通过螺纹套接设置有水平杆42,所述水平杆42上端位置开设有滑槽43,所述滑槽43内部位置活动卡接设置有L型杆44,L型杆44沿着滑槽43左右滑动,所述L型杆44左侧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圆台块45,所述圆台块45外侧为光滑面,所述圆台块45左侧端与水平杆42内部左侧端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三弹簧46,所述水平杆42左端上下两侧位置均活动穿插设置有挤压杆47,所述挤压杆47内侧端位置紧贴在圆台块45外侧,所述挤压杆47外侧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限位块49,所述限位块49与限位槽48契合,所述限位块49下端与水平杆42外侧端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四弹簧50,所述第四弹簧50环绕设置在挤压杆47外侧端位置,所述横杆4右侧、竖直杆2上下两侧均与水平杆42左侧结构相同,安装时按压限位块49,使得挤压杆47挤压圆台块45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三弹簧46被拉伸,之后将竖直杆2和水平杆42插入空心块9内部位置,当限位块49与限位槽48对齐后,第三弹簧46带动圆台块45复位向左侧移动,挤压挤压杆47使得限位块49卡接在限位槽48内部位置,并且第四弹簧50被拉伸,从而完成固定,无需利用螺丝进行固定工作,并且在横杆4安装时先安装水平杆42一侧,然后转动第二螺杆41,使得横杆4向右侧移动,直到卡接在相邻空心块9内部位置被固定,防止横杆4安装不便。
所述锁紧机构53包括延伸杆24、活动杆27、操作块25、第一弹簧26和竖直槽28,所述吊框10内部位置垂直开设有竖直槽28,所述门板11上端右侧位置水平焊接固定设置有延伸杆24,所述延伸杆24中心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活动杆27,活动杆27沿着延伸杆24上下滑动,所述活动杆27下端位置与竖直槽28契合,所述活动杆27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操作块25,所述操作块25外侧端位置环绕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操作块25下端与延伸杆24上端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环绕设置在活动杆27外侧端位置,在使用时施工人员将材料安置在吊框10内部,然后通过门板11关闭吊框10前端位置,并且在关闭前通过操作块25向上拉动活动杆27,使得第一弹簧26被拉伸,门板11处于关闭状态后,松开操作块25,第一弹簧26带动活动杆27复位使得活动杆27向下卡接在竖直槽28内部位置,从而固定门板11位置,方便吊框10的封闭使用,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
所述固定机构57包括固定杆12、安置槽13、敲击块14、螺孔15、第一螺杆16、转块17、倾斜孔20、加固杆21、第二半圆环22、连接绳23、空腔18、活动块19和尖端51,所述底板1上端位置开设有安置槽13,所述安置槽13中心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下端位置一体成型设置有尖端51,所述固定杆12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敲击块14,所述敲击块14活动安置设置在安置槽13内部位置,所述固定杆12中心位置垂直开设有螺孔15,所述固定杆12内部下端位置开设有空腔18,所述空腔18内部位置活动卡接设置有活动块19,活动块19沿着空腔18上下滑动,所述活动块19上端中心位置垂直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一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6上端位置通过螺纹穿入螺孔15内部位置,所述第一螺杆16上端位置焊接固定设置有转块17,转块17便于使用者转动第一螺杆16,所述固定杆12两侧端位置开设有倾斜孔20,所述倾斜孔20内部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加固杆21,所述加固杆21下端与活动块19上端两侧位置均焊接固定设置有第二半圆环22,同一垂直面内所述第二半圆环22之间位置绕接固定设置有连接绳23,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固定杆12穿过底板1,然后通过敲击块14敲击固定杆12,使得固定杆12通过尖端51深入土层位置,之后使用者通过螺丝刀穿入螺孔15内部位置,之后通过转块17转动第一螺杆16,使得第一螺杆16通过转动沿着螺孔15向上移动,带动活动块19沿着空腔18向上移动,使得活动块19挤压加固杆21向上移动,使得加固杆21移动至倾斜孔20外侧端位置,并且深入土层,从而使得加固杆21形成倒刺结构,提高整个装置固定稳定性。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时按压限位块49,使得挤压杆47挤压圆台块45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三弹簧46被拉伸,之后将竖直杆2和水平杆42插入空心块9内部位置,当限位块49与限位槽48对齐后,第三弹簧46带动圆台块45复位向左侧移动,挤压挤压杆47使得限位块49卡接在限位槽48内部位置,并且第四弹簧50被拉伸,从而完成固定,无需利用螺丝进行固定工作,并且在横杆4安装时先安装水平杆42一侧,然后转动第二螺杆41,使得横杆4向右侧移动,直到卡接在相邻空心块9内部位置被固定,防止横杆4安装不便;
第二步: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固定杆12穿过底板1,然后通过敲击块14敲击固定杆12,使得固定杆12通过尖端51深入土层位置,之后使用者通过螺丝刀穿入螺孔15内部位置,之后通过转块17转动第一螺杆16,使得第一螺杆16通过转动沿着螺孔15向上移动,带动活动块19沿着空腔18向上移动,使得活动块19挤压加固杆21向上移动,使得加固杆21移动至倾斜孔20外侧端位置,并且深入土层,从而使得加固杆21形成倒刺结构,提高整个装置固定稳定性;
第三步:在使用时施工人员将材料安置在吊框10内部,然后通过门板11关闭吊框10前端位置,并且在关闭前通过操作块25向上拉动活动杆27,使得第一弹簧26被拉伸,门板11处于关闭状态后,松开操作块25,第一弹簧26带动活动杆27复位使得活动杆27向下卡接在竖直槽28内部位置,从而固定门板11位置,方便吊框10的封闭使用,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
第四步:在使用时施工人员与材料安置在吊框10内部位置后,施工人员身体腾空向下拉动钢丝绳8,从而使得钢丝绳8放松,此时扭簧34复位带动第二转轴33转动,从而使得缠绕轮35与棘轮36转动,缠绕轮35转动时将钢丝绳8缠绕在缠绕轮35外侧位置,并且棘轮36转动时会挤压棘齿37,使得棘齿37挤压第二弹簧40,并且移动至槽体39内部,方便棘轮36的转动,钢丝绳8被收卷后吊框10高度被提升,然后松开钢丝绳8,此时棘齿37防止棘轮36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吊框10处于固定状态,从而如此反复即可抬升材料与施工人员,并且在提升过程中利用施工人员本身重力进行做功操作,大大节约了操作体力,并且无需使用大型机械即可完成搬运工作,材料安装完成后,使用者通过穿孔32上抬弹性板31,使得棘齿37脱离棘轮36,从而使得设备下落,从而使得钢丝绳8被拉出复位,使用者通过钢丝绳8即可控制下落速度,并且在钢丝绳8复位时带动第二转轴33转动使得扭簧34被扭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包括底板(1)、竖直杆(2)、角块(3)、横杆(4)和固定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竖直杆(2),所述底板(1)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机构(57),所述底板(1)上端左侧位置设置有水平板(56),所述水平板(56)上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吊框(10),所述水平板(56)上端两侧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半圆环(55),所述固定架(5)下端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6)下端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一转轴(54),所述第一转轴(54)外侧端位置环绕固定设置有定滑轮(7),所述定滑轮(7)外侧端位置环绕设置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外侧下端位置绕接固定设置在第一半圆环(55)外侧端位置,所述吊框(10)前端左侧位置活动安装设置有门板(11),所述门板(11)右侧端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53),所述吊框(10)内部下端位置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29),所述第二支撑杆(29)上端位置设置有挡板(30),所述第二支撑杆(29)上端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二转轴(33),所述第二转轴(33)外侧端位置环绕固定设置有扭簧(34),所述第二转轴(33)外侧端位置环绕固定设置有缠绕轮(35),所述钢丝绳(8)内侧下端位置缠绕固定设置在缠绕轮(35)外侧,所述第二转轴(33)外侧端位置环绕固定设置有棘轮(36),所述挡板(30)上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弹性板(31),所述弹性板(31)下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槽体(39),所述弹性板(31)下端位置设置有凸出块(38),所述凸出块(38)中心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三转轴(52),所述第三转轴(52)外侧端位置固定设置有棘齿(37),所述棘齿(37)左侧与槽体(39)内侧壁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弹簧(40),所述角块(3)四侧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空心块(9),所述空心块(9)内部位置开设有限位槽(48),所述横杆(4)左侧端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二螺杆(41),所述第二螺杆(41)左侧端位置套接设置有水平杆(42),所述水平杆(42)上端位置开设有滑槽(43),所述滑槽(43)内部位置活动卡接设置有L型杆(44),所述L型杆(44)左侧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圆台块(45),所述圆台块(45)左侧端与水平杆(42)内部左侧端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三弹簧(46),所述水平杆(42)左端上下两侧位置均活动穿插设置有挤压杆(47),所述挤压杆(47)内侧端位置紧贴在圆台块(45)外侧,所述挤压杆(47)外侧端位置固定设置有限位块(49),所述限位块(49)与限位槽(48)契合,所述限位块(49)下端与水平杆(42)外侧端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四弹簧(50),所述第四弹簧(50)环绕设置在挤压杆(47)外侧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53)包括延伸杆(24)、活动杆(27)、操作块(25)、第一弹簧(26)和竖直槽(28),所述吊框(10)内部位置垂直开设有竖直槽(28),所述门板(11)上端右侧位置水平固定设置有延伸杆(24),所述延伸杆(24)中心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活动杆(27),所述活动杆(27)下端位置与竖直槽(28)契合,所述活动杆(27)上端位置固定设置有操作块(25),所述操作块(25)外侧端位置环绕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操作块(25)下端与延伸杆(24)上端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环绕设置在活动杆(27)外侧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7)包括固定杆(12)、安置槽(13)、敲击块(14)、螺孔(15)、第一螺杆(16)、转块(17)、倾斜孔(20)、加固杆(21)、第二半圆环(22)、连接绳(23)、空腔(18)、活动块(19)和尖端(51),所述底板(1)上端位置开设有安置槽(13),所述安置槽(13)中心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下端位置设置有尖端(51),所述固定杆(12)上端位置固定设置有敲击块(14),所述敲击块(14)活动设置在安置槽(13)内部位置,所述固定杆(12)中心位置垂直开设有螺孔(15),所述固定杆(12)内部下端位置开设有空腔(18),所述空腔(18)内部位置活动卡接设置有活动块(19),所述活动块(19)上端中心位置垂直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一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6)上端位置穿入螺孔(15)内部位置,所述第一螺杆(16)上端位置固定设置有转块(17),所述固定杆(12)两侧端位置开设有倾斜孔(20),所述倾斜孔(20)内部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加固杆(21),所述加固杆(21)下端与活动块(19)上端两侧位置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半圆环(22),同一垂直面内所述第二半圆环(22)之间位置绕接固定设置有连接绳(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34)为蚊香状,并且扭簧(34)外侧端位置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29)前端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37)右侧端位置紧贴在凸出块(38)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31)前端右侧位置开设有穿孔(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块(45)外侧为光滑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右侧、竖直杆(2)上下两侧均与水平杆(42)左侧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时按压限位块(49),使得挤压杆(47)挤压圆台块(45)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三弹簧(46)被拉伸,之后将竖直杆(2)和水平杆(42)插入空心块(9)内部位置,当限位块(49)与限位槽(48)对齐后,第三弹簧(46)带动圆台块(45)复位向左侧移动,挤压挤压杆(47)使得限位块(49)卡接在限位槽(48)内部位置,并且第四弹簧(50)被拉伸,从而完成固定,无需利用螺丝进行固定工作,并且在横杆(4)安装时先安装水平杆(42)一侧,然后转动第二螺杆(41),使得横杆(4)向右侧移动,直到卡接在相邻空心块(9)内部位置被固定,防止横杆(4)安装不便;
第二步: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固定杆(12)穿过底板(1),然后通过敲击块(14)敲击固定杆(12),使得固定杆(12)通过尖端(51)深入土层位置,之后使用者通过螺丝刀穿入螺孔(15)内部位置,之后通过转块(17)转动第一螺杆(16),使得第一螺杆(16)通过转动沿着螺孔(15)向上移动,带动活动块(19)沿着空腔(18)向上移动,使得活动块(19)挤压加固杆(21)向上移动,使得加固杆(21)移动至倾斜孔(20)外侧端位置,并且深入土层,从而使得加固杆(21)形成倒刺结构,提高整个装置固定稳定性;
第三步:在使用时施工人员将材料安置在吊框(10)内部,然后通过门板(11)关闭吊框(10)前端位置,并且在关闭前通过操作块(25)向上拉动活动杆(27),使得第一弹簧(26)被拉伸,门板(11)处于关闭状态后,松开操作块(25),第一弹簧(26)带动活动杆(27)复位使得活动杆(27)向下卡接在竖直槽(28)内部位置,从而固定门板(11)位置,方便吊框(10)的封闭使用,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
第四步:在使用时施工人员与材料安置在吊框(10)内部位置后,施工人员身体腾空向下拉动钢丝绳(8),从而使得钢丝绳(8)放松,此时扭簧(34)复位带动第二转轴(33)转动,从而使得缠绕轮(35)与棘轮(36)转动,缠绕轮(35)转动时将钢丝绳(8)缠绕在缠绕轮(35)外侧位置,并且棘轮(36)转动时会挤压棘齿(37),使得棘齿(37)挤压第二弹簧(40),并且移动至槽体(39)内部,方便棘轮(36)的转动,钢丝绳(8)被收卷后吊框(10)高度被提升,然后松开钢丝绳(8),此时棘齿(37)防止棘轮(36)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吊框(10)处于固定状态,从而如此反复即可抬升材料与施工人员,并且在提升过程中利用施工人员本身重力进行做功操作,大大节约了操作体力,并且无需使用大型机械即可完成搬运工作,材料安装完成后,使用者通过穿孔(32)上抬弹性板(31),使得棘齿(37)脱离棘轮(36),从而使得设备下落,从而使得钢丝绳(8)被拉出复位,使用者通过钢丝绳(8)即可控制下落速度,并且在钢丝绳(8)复位时带动第二转轴(33)转动使得扭簧(34)被扭紧。
CN202110091036.5A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663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1036.5A CN112663844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1036.5A CN112663844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3844A CN112663844A (zh) 2021-04-16
CN112663844B true CN112663844B (zh) 2022-03-29

Family

ID=7541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1036.5A Active CN112663844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38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8582B (zh) * 2008-07-25 2011-05-11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跨度大幅面吊顶移动吊篮式施工方法
CA2838259C (en) * 2013-12-30 2020-08-18 International Chimney Corporation Scaffold system
CN108952184B (zh) * 2018-07-16 2020-08-14 江苏华欣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饰石材人造板幕墙安装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3844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73023U (zh) 一种底部挂网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112663844B (zh)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幕墙施工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15055083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建筑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CN213062880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207375669U (zh) 电缆隧道内立柱式电缆电动提升支架
CN219175934U (zh) 一种外立面粉刷安全防护装置
CN208005573U (zh) 一种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安装工具
CN109052205B (zh) 一种重物提升时稳定的高空吊物装置
CN204661109U (zh) 两层单柱升降工作平台
CN207419795U (zh) 明框玻璃幕墙
CN220868756U (zh) 一种外墙涂料施工平台
CN215749025U (zh) 一种建筑物钢构件加工用辅助装置
CN21380652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外爬架拆除设备
CN204661110U (zh) 两级两层单柱升降工作平台
CN206737394U (zh) 一种跨墙式建筑吊篮固定装置
CN220432201U (zh) 一种提升机
CN203487764U (zh) 双提升防坠脚手架
CN219509112U (zh) 一种施工用脚手架
CN210105347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高层隔板安装设备
CN215580265U (zh) 一种建筑临电电线支撑装置
CN21962073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升降装置
CN220177278U (zh) 应用于建筑爬架防护网喷漆加工的悬挂装置
CN216810846U (zh) 一种低成本建筑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CN215666753U (zh) 一种建筑住宅施工用起吊装置
CN214783134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遮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1

Address after: Room a505-22, 5th floor, supporting service building, No. 8, Kesheng Road, Guangzhou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633 Beitai Road,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Chang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300 room 37-05, Mofang community, Tongzhou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ao Rongj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