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2298A -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2298A
CN112642298A CN202011407427.5A CN202011407427A CN112642298A CN 112642298 A CN112642298 A CN 112642298A CN 202011407427 A CN202011407427 A CN 202011407427A CN 112642298 A CN112642298 A CN 112642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box
osmosis membrane
membrane element
mod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74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晓丹
周华
魏俊
张希建
陈亮
韩万玉
陶如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074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22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2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22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81After-treatment of organic or inorganic membranes
    • B01D67/0088Phys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e.g. swelling, coating or impreg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025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2Membrane cleaning or sterilisation ; Membrane regen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10Testing of membranes or membrane apparatus;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preparation
    • B01D2323/02Hydrophiliz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preparation
    • B01D2323/42Details of membrane preparation apparatu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元件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以盐酸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为改性剂,采用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通过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的方式,在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形成共沉积层,对待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改性后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具有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层,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和亲核性,能有效改善反渗透膜元件的产水量、抗污染性和耐氯性。

Description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元件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工程中,反渗透膜元件购置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0%,反渗透膜元件脱盐过程消耗的能量约占工程总能耗的70%。提高反渗透膜脱盐率,产水量,抗污染性和耐氯性对于降低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工程设备投资、产水能耗和产水成本具有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大量的科学研究通过表面涂覆法、化学沉积法、二次界面聚合法、表面接枝法等方法对反渗透膜的表面进行改性,提高反渗透膜的脱盐性能、抗污染性和耐氯性。其中表面涂覆法或化学沉积法是将改性剂涂覆或沉积在反渗透膜的表面,是工程实践中较易实现的表面改性方法。
然而,目前尚没有公开的适用于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的方法或装置相关的专利。已公开的基于多巴胺表面沉积的反渗透膜改性方法(具有聚多巴胺涂层的改进的膜,ZL201280023166.4)采用氧气或空气中的氧气,诱导多巴胺发生氧化、自聚合反应,从而沉积在反渗透膜的表面。该反渗透膜改性方法,在改性液中鼓入氧气或空气,会残留或吸附在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在高压下对反渗透膜元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是种适用于反渗透膜片,而不适用于反渗透膜元件的改性方法。
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沉积改性的方法及其装置,实现反渗透膜元件脱盐率,产水量,抗污染性和耐氯性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由盐酸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组成。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中:盐酸多巴胺为0.1~5.0g/L,聚乙烯亚胺与盐酸多巴胺同浓度,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摩尔浓度为5~50mmol/L。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盐酸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溶解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以形成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并用盐酸或者氢氧化钠调节缓冲溶液的pH至7.5~9.5,将待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装填入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反渗透压力容器内;将改性剂加入至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改性剂箱内,打开改性剂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开启低压泵,运行10~120min,停止低压泵,并关闭改性剂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
(2)将纯水加入至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冲洗水箱内,打开冲洗水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开启低压泵,运行20~60min,停止低压泵,并关闭冲洗水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
(3)配置标准盐溶液,并调节溶液温度为25℃,pH为8,将该标准盐溶液加入至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测试液箱内,打开测试液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逐步开启低压泵、高压泵,并将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压力和反渗透膜元件回收率调节至适用于上述反渗透膜元件的特定值,运行20~60min,记录仪表数据,计算已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与脱盐率,停泵,关闭测试液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
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所述改性剂箱内用于容纳改性反渗透膜元件表面的改性剂,所述冲洗水箱内用于容纳冲洗水,所述测试液箱内用于容纳标准盐溶液,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上均设有进水口、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出水口和排放口;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出水口之间形成并联并经管道与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内容纳待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出水口与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置低压泵、保安滤器和高压泵,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浓水出口、产水出口分别与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相连通;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和出水口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电动球阀,所述电动球阀均由电控柜控制。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所述改性剂箱内用于容纳改性反渗透膜元件表面的改性剂,所述冲洗水箱内用于容纳冲洗水,所述测试液箱内用于容纳标准盐溶液,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上均设有进水口、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出水口和排放口;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出水口之间形成并联并经管道与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内容纳待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出水口与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置低压泵、保安滤器和高压泵,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浓水出口、产水出口分别与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相连通;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和出水口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电动球阀,所述电动球阀均由电控柜控制。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排放口的管道上分别设有手动球阀,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产水排放管道上设有手动球阀,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浓水排放管道上设有手动球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安滤器和高压泵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电导仪、第一压力表和低压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泵与反渗透压力容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止回阀、手动球阀和第二压力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产水管道上依次设有高压开关、第二电导仪、第一流量计和手动球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浓水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调节阀、第三压力表、第二流量计和手动球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底部设有万向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在反渗透膜元件的表面共沉积,无需采用氧气或者空气中的氧气来诱导多巴胺发生氧化、自聚合反应而沉积在反渗透膜的表面,不会对反渗透膜元件造成任何损伤,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反渗透膜元件;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通过电控柜控制切换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出水口的管道上各自的电动球阀,分别实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表面冲洗和性能测试,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高效实用的效果,且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本发明所提供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所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具有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层,具有很强的亲水性,能有效地改善反渗透膜元件的产水量和抗污染性,此外,在反渗透膜元件表面上形成的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层具有很强的亲核性,能够作为游离氯氧化牺牲层,有效地改善反渗透膜元件的耐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正视图的上部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剂箱110、冲洗水箱120和测试液箱130,改性剂箱110内用于容纳改性反渗透膜元件表面的改性剂,冲洗水箱120内用于容纳冲洗水,测试液箱130内用于容纳标准盐溶液,改性剂箱110、冲洗水箱120和测试液箱130上均设有进水口、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出水口和排放口;改性剂箱110、冲洗水箱120和测试液箱130的出水口之间形成并联并经管道与反渗透压力容器140的入口相连通,反渗透压力容器140内容纳待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改性剂箱110、冲洗水箱120和测试液箱130的出水口与反渗透压力容器140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置低压泵151、保安滤器152和高压泵153,反渗透压力容器140的浓水出口、产水出口分别与改性剂箱110、冲洗水箱120和测试液箱130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相连通。
改性剂箱110、冲洗水箱120和测试液箱130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和出水口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电动球阀,电动球阀均由电控柜160控制。
改性剂箱110、冲洗水箱120和测试液箱130的排放口的管道上分别设有手动球阀,反渗透压力容器140的产水排放管道上设有手动球阀,反渗透压力容器140的浓水排放管道上设有手动球阀。
保安滤器和高压泵153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电导仪CI、压力表PI和压力开关PS,这里为低压开关。
高压泵153与反渗透压力容器140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止回阀153a、手动球阀和压力表PI。
反渗透压力容器140的产水管道上依次设有压力开关PS、电导仪CI、流量计FI和手动球阀。
反渗透压力容器140的浓水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调节阀、压力表PI、流量计FI和手动球阀。
在本实施例中: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设置在机架200上,机架200底部设有万向轮201。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改性:将2.0g/L盐酸多巴胺和2.0g/L聚乙烯亚胺溶解于50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以形成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并用盐酸或者氢氧化钠调节缓冲溶液的pH至8.5,将待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BW30-400装填入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反渗透压力容器内;将改性剂加入至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改性剂箱内,打开改性剂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开启低压泵,运行30min,停止低压泵,并关闭改性剂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
(2)冲洗:将纯水加入至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冲洗水箱内,打开冲洗水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开启低压泵,运行30min,停止低压泵,并关闭冲洗水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
(3)测试:配置2000ppm氯化钠溶液,并调节溶液温度为25℃,pH为8,将该标准盐溶液加入至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测试液箱内,打开测试液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逐步开启低压泵、高压泵,并将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压力调节至15.5bar,反渗透膜元件回收率调至15%,运行30min,记录仪表数据,计算已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与脱盐率,停泵,关闭测试液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
此外,也可以在反渗透膜元件改性前,先对未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进行测试,然后进行改性。通过对改性后的反渗透膜元件进行测试,以此在同一个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内能够实现反渗透膜元件改性前后性能的测试与对比。
测试结果表明,待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BW30-400经上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方法改性后,产水量由40m3/d提高到50m3/d,提高了25%,脱盐率由99.4%提高到99.5%,无显著变化。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由盐酸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中:盐酸多巴胺为0.1~5.0g/L,聚乙烯亚胺与盐酸多巴胺同浓度,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摩尔浓度为5~50mmol/L。
3.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盐酸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溶解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以形成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并用盐酸或者氢氧化钠调节缓冲溶液的pH至7.5~9.5,将待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装填入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反渗透压力容器内;将改性剂加入至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改性剂箱内,打开改性剂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开启低压泵,运行10~120min,停止低压泵,并关闭改性剂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
(2)将纯水加入至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冲洗水箱内,打开冲洗水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开启低压泵,运行20~60min,停止低压泵,并关闭冲洗水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
(3)配置标准盐溶液,并调节溶液温度为25℃,pH为8,将该标准盐溶液加入至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的测试液箱内,打开测试液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逐步开启低压泵、高压泵,并将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压力和反渗透膜元件回收率调节至适用于上述反渗透膜元件的特定值,运行20~60min,记录仪表数据,计算已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与脱盐率,停泵,关闭测试液箱上的所有电动球阀;
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所述改性剂箱内用于容纳改性反渗透膜元件表面的改性剂,所述冲洗水箱内用于容纳冲洗水,所述测试液箱内用于容纳标准盐溶液,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上均设有进水口、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出水口和排放口;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出水口之间形成并联并经管道与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内容纳待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出水口与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置低压泵、保安滤器和高压泵,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浓水出口、产水出口分别与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相连通;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和出水口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电动球阀,所述电动球阀均由电控柜控制。
4.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包括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所述改性剂箱内用于容纳改性反渗透膜元件表面的改性剂,所述冲洗水箱内用于容纳冲洗水,所述测试液箱内用于容纳标准盐溶液,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上均设有进水口、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出水口和排放口;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出水口之间形成并联并经管道与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内容纳待表面改性的反渗透膜元件;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出水口与反渗透压力容器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置低压泵、保安滤器和高压泵,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浓水出口、产水出口分别与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相连通;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浓水回流口、产水回流口和出水口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电动球阀,所述电动球阀均由电控柜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箱、冲洗水箱和测试液箱的排放口的管道上分别设有手动球阀,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产水排放管道上设有手动球阀,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浓水排放管道上设有手动球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安滤器和高压泵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电导仪、第一压力表和低压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泵与反渗透压力容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止回阀、手动球阀和第二压力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产水管道上依次设有高压开关、第二电导仪、第一流量计和手动球阀。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压力容器的浓水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调节阀、第三压力表、第二流量计和手动球阀。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底部设有万向轮。
CN202011407427.5A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6422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7427.5A CN112642298A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7427.5A CN112642298A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2298A true CN112642298A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5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7427.5A Pending CN112642298A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22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600A (zh) * 2021-11-17 2022-02-25 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柱式膜组件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9967A (ja) * 2007-04-12 2008-10-30 Japan Organo Co Ltd 分離膜の改質方法および装置、その方法により改質された分離膜、並びに分離膜の運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407077A (zh) * 2011-12-09 2012-04-11 佛山市新泰隆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再生方法及其装置
CN111013399A (zh) * 2019-12-25 2020-04-17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提取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腐殖酸的仿生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9967A (ja) * 2007-04-12 2008-10-30 Japan Organo Co Ltd 分離膜の改質方法および装置、その方法により改質された分離膜、並びに分離膜の運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407077A (zh) * 2011-12-09 2012-04-11 佛山市新泰隆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再生方法及其装置
CN111013399A (zh) * 2019-12-25 2020-04-17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提取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腐殖酸的仿生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苏婉等: "PDA与PEI共沉积和分步沉积方法对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膜科学与技术》 *
谷金钰等: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改性反渗透膜制备与表征", 《人民长江》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600A (zh) * 2021-11-17 2022-02-25 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柱式膜组件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4088600B (zh) * 2021-11-17 2022-07-12 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柱式膜组件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6866B (zh) 多功能纯水处理装置
CN203419806U (zh) 一种用以提供实验室用高纯水的水处理装置
CN202046957U (zh) 一种全自动高纯水生产系统
CN112642298A (zh)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共沉积改性剂、改性方法及装置
CN216837248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软化水设备
WO2014064754A1 (ja) ホウ素含有溶液の脱塩方法
CN208279441U (zh) 一种高盐废水脱盐处理装置
CN106587462A (zh) 一种用于纳滤膜中央净水系统的处理方法
EA039722B1 (ru)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интеза водных растворов окисляющих веществ
CN111646605A (zh) 一种二级反渗透和edi组合的除盐系统及水处理系统
CN208627025U (zh) 一种四甲基碳酸铵的提纯装置
CN214715737U (zh)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表面改性装置
CN206051733U (zh) 一种集成式造水机
CN204689791U (zh) 纯化水制备系统
CN210457815U (zh) 一种提高海水淡化及精盐制备效率的装置
CN204174025U (zh) 多功能纯水处理装置
CN205892955U (zh) 一种纳滤膜中央净水处理系统
CN105525306A (zh) 一种去除高浓度盐水中toc的系统及方法
CN220677404U (zh) 一种反渗透膜离线清洗设备
CN216737816U (zh) 一种中央纯水系统的反渗透结构
CN205313680U (zh) 一种去除高浓度盐水中toc的系统
CN208916983U (zh) 一种实验室分析用水环保制取设备
CN215208817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超纯水处理设备
CN114656059B (zh) 一种用于空调冷却水补充水的水处理方法
CN209259848U (zh) 一种大型锅炉环保化学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