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0337A -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 - Google Patents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0337A
CN112640337A CN201980044388.6A CN201980044388A CN112640337A CN 112640337 A CN112640337 A CN 112640337A CN 201980044388 A CN201980044388 A CN 201980044388A CN 112640337 A CN112640337 A CN 112640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s
uplink control
physical uplink
repe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43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轶
W.陈
W.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640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03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一般而言涉及无线通信。在一些方面,基站可以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在一些方面,用户设备可以接收配置消息。在一些方面,用户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配置消息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在一些方面,基站可以接收所述多个重复。提供了许多其它方面。

Description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
依据35 U.S.C.第119条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7月3日提交的标题为“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693,803号和于2019年6月28日提交的标题为“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第16/457,473号的优先权,这些申请通过引用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而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涉及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的技术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各种电信服务,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收发和广播。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技术。此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和长期演进(LTE)。LTE/LTE-Advanced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颁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的集合。
无线通信网络可以包括可以支持用于多个用户设备(UE)的通信的多个基站(BS)。用户设备(UE)可以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基站(BS)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是指从BS到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后向链路)是指从UE到BS的通信链路。如将在本文中更详细描述的,BS可以被称为节点B、gNB、接入点(AP)、无线电头、传输接收点(TRP)、新无线电(NR)BS、5G节点B等。
以上的多址技术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用,以提供使不同的用户设备能够在市政、国家、区域和甚至全球级别进行通信的通用协议。也可以被称为5G的新无线电(NR)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颁布的LTE移动标准的增强的集合。NR被设计为通过以下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互联网接入:提高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并且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带有循环前缀(CP)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CP-OFDM)、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CP-OFDM和/或SC-FDM(例如,也称为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与其它开放标准更好地集成,以及支持波束赋形、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和载波聚合。但是,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加,存在对LTE和NR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的需求。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它多址技术和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发明内容
在一些方面,一种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可以包括: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接收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该方法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配置消息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在一些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可操作地耦合到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接收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配置消息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在一些方面,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指令。当由用户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一个或多个指令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接收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当由用户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一个或多个指令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配置消息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在一些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可以包括:用于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接收配置消息的部件,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配置消息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的部件。
在一些方面,一种由基站(BS)执行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可以包括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该方法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配置消息而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在一些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可操作地耦合到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配置消息而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在一些方面,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指令。当由基站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一个或多个指令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当由基站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一个或多个指令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配置消息而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在一些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可以包括:用于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的部件,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配置消息而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的部件。
各方面一般而言包括如本文中基本上参考附图和说明书描述并由其示出的方法、设备、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用户设备、基站、无线通信设备和/或处理系统。
前面已经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特征和技术优点,以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以下详细描述。下文将描述附加特征和优点。所公开的概念和具体示例可以容易地被用作修改或设计用于实现本公开的相同目的的其它结构的基础。这样的等效构造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当结合附图考虑时,将从以下描述中更好地理解本文公开的概念的特点、其组织和操作方法,以及相关联的优点。提供每个附图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不是作为权利要求的限制的定义。
附图说明
因此,可以详细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可以通过参考各方面来进行上面简要概述的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在附图中示出。但是,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仅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方面,并且因此不应当被认为是对其范围的限制,因为该描述可以允许其它等效的方面。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识别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是概念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的基站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概念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帧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概念性地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具有常规循环前缀的示例时隙格式的框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的示例的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例如由用户设备执行的示例过程的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例如由基站执行的示例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些通信系统中,诸如NR或5G,用户设备(UE)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频率将信息传输到基站(BS)。例如,在跳频通信系统中,UE可以使用第一频率位置的资源来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第一部分,可以转移到第二频率位置,并且可以使用第二频率位置的资源来传输PUCCH的第二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时隙期间,UE可以传输PUCCH的第一重复的部分,这可以被称为PUCCH的第一重复,并且可以在第二时隙中传输同一PUCCH的第二重复,这可以被称为PUCCH的第二重复。但是,对于低时延通信,诸如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URLLC),在一些情况下,多个时隙中的重复的传输可能无法满足URLLC的可靠性或时延要求等。
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使得能够在单个时隙中进行PUCCH重复。例如,UE可以在单个时隙中向BS传输PUCCH的第一重复(例如,第一重复)和PUCCH的第二重复(例如,第二重复),从而满足URLLC的可靠性要求。而且,在一些方面,UE可以在单个时隙中执行多个跳频(例如,经由多于两个频率来传输PUCCH的重复),从而增加频率分集,这可以导致PUCCH可靠性增加,从而使UE能够满足URLLC的可靠性要求。以这种方式,UE和BS可以启用用于跳频通信系统的URLLC服务。而且,相对于其它技术,本文描述的各方面可以提高相同时隙重复的性能。例如,通过使用灵活的重复配置(例如,而不是固定的重复),UE可以提高可靠性和时延性能。而且,通过将公共母码用于不同的重复,UE可以在BS处启用软组合,这可以提高性能。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但是,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贯穿本公开呈现的任何特定结构或功能。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方面以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范围。至少部分地基于本文的教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的是,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本文公开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无论是独立于本公开的任何其它方面还是与本公开的任何其它方面组合地实施。例如,可以使用本文阐述的任何数量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可以使用本文阐述的任何数量的方面来实践方法。此外,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作为本文阐述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补充或以外的其它结构、功能或结构和功能来实践的这种装置或方法。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可以由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来实施。
现在将参考各种装置和技术来呈现电信系统的几个方面。这些装置和技术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行描述,并在附图中通过各种方框、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统称为“要素”)进行图示。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这些要素。将这些要素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本文中可以使用通常与3G和/或4G无线技术相关联的术语来描述各方面,但是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应用于其它基于世代的通信系统中,诸如5G和以后,包括NR技术。
图1是图示其中可以实践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网络100的图。网络100可以是LTE网络或其它无线网络,诸如5G或NR网络。无线网络100可以包括多个BS 110(示为BS 110a、BS110b、BS 110c和BS 110d)和其它网络实体。BS是与用户设备(UE)通信的实体,并且也可以被称为基站、NR BS、节点B、gNB、5G节点B(NB)、接入点、传输接收点(TRP)等。每个基站可以提供针对特定地理区域的通信覆盖。在3GPP中,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术语“小区”可以指BS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于这个覆盖区域的BS子系统。
BS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另一种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可以覆盖相对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几千米)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订阅的UE进行无限制的接入。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订阅的UE进行无限制的接入。毫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可以允许与毫微微小区具有关联的UE(例如,闭合订户组(CSG)中的UE)的受限接入。用于宏小区的BS可以被称为宏BS。用于微微小区的BS可以被称为微微BS。用于毫微微小区的BS可以被称为毫微微BS或家庭BS。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BS 110a可以是用于宏小区102a的宏BS,BS 110b可以是用于微微小区102b的微微BS,并且BS 110c可以是用于毫微微小区102c的毫微微BS。BS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小区。术语“eNB”、“基站”、“NR BS”、“gNB”、“TRP”、“AP”、“节点B”、“5G NB”和“小区”在本文中可以互换使用。
在一些示例中,小区可以不一定是固定的,并且小区的地理区域可以根据移动BS的位置而移动。在一些示例中,BS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和/或使用任何合适的传输网络等)彼此互连和/或连接到接入网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它BS或网络节点(未示出)。
无线网络100还可以包括中继站。中继站是可以接收来自上游站(例如,BS或UE)的数据的传输并将数据的传输发送到下游站(例如,UE或BS)的实体。中继站也可以是可以为其它UE中继传输的UE。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中继站110d可以与宏BS 110a和UE 120d通信,以便促进BS 110a和UE120d之间的通信。中继站也可以被称为中继BS、中继基站、中继器等。
无线网络100可以是异构网络,其包括不同类型的BS,例如,宏BS、微微BS、毫微微BS、中继BS等。这些不同类型的BS可以具有不同的发射功率电平、不同的覆盖区域,以及对无线网络100中的干扰的不同影响。例如,宏BS可以具有高发射功率电平(例如,5至40瓦),而微微BS、毫微微BS和中继BS可以具有较低的发射功率电平(例如,0.1至2瓦)。
网络控制器130可以耦合到BS的集合并且可以为这些BS提供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与BS通信。BS还可以例如经由无线或有线回程直接或间接地彼此通信。
UE 120(例如,120a、120b、120c)可以分散在整个无线网络100中,并且每个UE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UE也可以被称为接入终端、终端、移动站、订户单元、站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例如,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平板电脑、相机、游戏设备、上网本、智能本、超级本、医疗设备或装备、生物特征传感器/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珠宝(例如,智能戒指、智能手环))、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广播)、车辆组件或传感器、智能仪表/传感器、工业制造装备、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
一些UE 120可能与可靠性要求相关联,例如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URLLC)服务的可靠性要求。UE 120a可以与宏BS 110a通信以接收配置消息,以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重复的传输。例如,UE 120a可以被配置为在单个时隙中传输多个PUCCH重复,传输跨越时隙边界从第一时隙延伸到第二时隙的PUCCH重复、在不同的频带上调频以传输PUCCH重复,等等。以这种方式,UE 120a可以增加关于PUCCH重复传输的灵活性,从而增加可靠性以满足例如URLLC的可靠性要求。
一些UE可以被认为是机器类型通信(MTC)或演进的或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eMTC)UE。MTC和eMTC UE包括例如机器人、无人机、远程设备、传感器、仪表、监视器、位置标签等,它们可以与基站、另一个设备(例如,远程设备)或某个其它实体通信。无线节点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例如为网络或向网络(例如,诸如互联网或蜂窝网络之类的广域网)提供连接。一些UE可以被认为是物联网(IoT)设备,和/或可以被实现为NB-IoT(窄带物联网)设备。一些UE可以被认为是客户驻地装备(CPE)。UE 120可以被包括在容纳UE 120的组件(诸如处理器组件、存储器组件等)的壳体内部。
一般而言,可以在给定的地理区域中部署任意数量的无线网络。每个无线网络可以支持特定的RAT,并且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进行操作。RAT也可以被称为无线电技术、空中接口等。频率也可以被称为载波、频率信道等。每个频率可以在给定的地理区域中支持单个RAT,以避免不同RAT的无线网络之间的干扰。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部署NR或5G RAT网络。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调度对空中接口的访问,其中调度实体(例如,基站)分配资源以用于在调度实体的服务区域或小区内的一些或所有设备和装备之间进行通信。在本公开内,如下面进一步讨论的,调度实体可以负责调度、指派、重新配置和释放用于一个或多个从属实体的资源。即,对于被调度的通信,从属实体利用由调度实体分配的资源。
基站不是唯一可以用于调度实体的实体。即,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用作调度实体,为一个或多个从属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其它UE)调度资源。在这个示例中,UE用于调度实体,并且其它UE利用由UE调度的资源进行无线通信。UE可以在对等(P2P)网络和/或网状网络中用作调度实体。在网状网络示例中,除了与调度实体通信之外,UE还可以可选地彼此直接通信。
因此,在具有对时频资源的调度的访问并且具有蜂窝配置、P2P配置和网状配置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实体和一个或多个从属实体可以利用调度的资源进行通信。
在一些方面,两个或更多个UE 120(例如,被示为UE 120a和UE 120e)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侧链路信道直接通信(例如,不使用基站110作为彼此通信的媒介)。例如,UE 120可以使用对等(P2P)通信、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车辆到一切(V2X)协议(例如,其可以包括车辆到车辆(V2V)协议、车辆到基础设施(V2I)协议等)网状网络等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UE 120可以执行调度操作、资源选择操作和/或本文其它地方被描述为由基站110执行的其它操作。
如上面所指示的,图1仅作为示例提供。其它示例可以与关于图1所描述的不同。
图2示出了基站110和UE 120的设计200的框图,其可以是图1中的基站之一和UE之一。基站110可以配备有T个天线234a至234t,并且UE 120可以配备有R个天线252a至252r,其中一般T≥1并且R≥1。
在基站110处,传输处理器220可以从数据源212接收一个或多个UE的数据,至少部分地基于从UE接收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为每个UE选择一个或多个调制和译码方案(MCS),至少部分地基于为UE选择的MCS来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每个UE的数据,并且为所有UE提供数据码元。传输处理器220还可以处理系统信息(例如,用于半静态资源分区信息(SRPI)等)和控制信息(例如,CQI请求、授权、高层信令等),并提供开销码元和控制码元。传输处理器220还可以为参考信号(例如,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CRS))和同步信号(例如,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生成参考码元。传输(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230可以对数据码元、控制码元、开销码元和/或参考码元(如果适用)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译码),并且可以将T个输出码元流提供给T个调制器(MOD)232a至232t。每个调制器232可以处理相应的输出码元流(例如,用于OFDM等)以获得输出样本流。每个调制器232还可以处理(例如,转换成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输出样本流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232a至2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分别经由T个天线234a至234t被发送。如本文更详细描述的,基站110的传输链(例如,控制器/处理器240、传输过程220、TX MIMO处理器230、调制器232、天线234等)可以传输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URLLC服务的PUCCH重复。根据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用位置编码来生成同步信号以传达附加信息。
在UE 120处,天线252a至252r可以从基站110和/或其它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可以分别将接收到的信号提供给解调器(DEMOD)254a至254r。例如,UE 120的接收链(例如,天线252、解调器254、MIMO检测器256、接收处理器258、控制器/处理器280)可以从BS110接收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为URLLC服务配置PUCCH重复。每个解调器254可以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接收到的信号以获得输入样本。每个解调器254还可以处理输入样本(例如,用于OFDM等)以获得接收到的码元。MIMO检测器256可以从所有R个解调器254a至254r获得接收到的码元,对接收到的码元执行MIMO检测(如果适用),并提供检测到的码元。接收处理器258可以处理(例如,解调和解码)检测到的码元,将用于UE 120的解码的数据提供给数据接收器(sink)260,并且将解码的控制信息和系统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280。信道处理器可以确定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等。在一些方面,UE 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包括在壳体内。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20处,传输处理器264可以接收并处理来自数据源26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的控制信息(例如,用于包括RSRP、RSSI、RSRQ、CQI等的报告)280。传输处理器264还可以生成用于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参考码元。在这种情况下,UE 120的传输链(例如,控制器/处理器280、传输处理器264、TX MIMO处理器266、调制器254、天线252等)可以在单个时隙中传输PUCCH的多个重复、可以传输跨越时隙边界的PUCCH的重复、可以启用跳频以使用不同的频带来传输PUCCH的重复,等等。来自传输处理器264的码元可以由TX MIMO处理器266进行预译码(如果适用)、由调制器254a至254r进一步处理(例如,用于DFT-s-OFDM、CP-OFDM等),并传输到基站110。
在基站110处,来自UE 120和其它UE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由天线234接收、由解调器232处理、由MIMO检测器236检测(如果适用),并由接收处理器2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由UE120发送的解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接收处理器238可以将解码的数据提供给数据接收器239,并将解码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240。例如,基站110的接收链(例如,控制器/处理器240、接收处理器238、MIMO检测器236、解调器232、天线234等)可以接收多个PUCCH重复,如本文所述。基站11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244,并且经由通信单元244与网络控制器130通信。网络控制器13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294、控制器/处理器290和存储器292。
基站110的控制器/处理器240、UE 120的控制器/处理器280和/或图2的(一个或多个)任何其它组件可以执行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技术,如本文其它地方更详细描述的。例如,基站110的控制器/处理器240、UE 120的控制器/处理器280和/或图2的(一个或多个)任何其它组件可以执行或指导例如图6的过程600、图7的过程700和/或如本文所述的其它过程的操作。存储器242和282可以分别存储用于基站110和UE12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246可以调度UE以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
当由控制器/处理器280和/或UE 120处的其它处理器和模块执行时,存储的程序代码可以使UE 120执行关于图6的过程600和/或如本文所述的其它过程所描述的操作。当由控制器/处理器240和/或基站110处的其它处理器和模块执行时,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可以使基站110执行关于图7的过程700和/或如本文所述的其它过程所描述的操作。调度器246可以调度UE以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包括用于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接收配置消息的部件,该配置消息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配置消息等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的部件。在一些方面,此类部件可以包括结合图2描述的UE 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如上所述,UE 120的接收链可以提供用于接收配置消息的部件,并且如上所述,UE 120的传输链可以提供用于传输多个重复的部件。
在一些方面,基站110可以包括用于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的部件,该配置消息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配置消息等而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的部件。在一些方面,此类部件可以包括结合图2描述的基站11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如上所述,基站110的传输链可以提供用于传输配置消息的部件,并且如上所述,基站110的接收链可以提供用于接收多个重复的部件。
虽然图2中的方框被示为不同的组件,但是以上关于方框描述的功能可以以单个硬件、软件或组合组件或以组件的各种组合来实现。例如,关于传输处理器264、接收处理器258和/或TX MIMO处理器266描述的功能可以由控制器/处理器280或在控制器/处理器280的控制下执行。
如上面所指示的,图2仅作为示例提供。其它示例可以与关于图2所描述的不同。
图3示出了用于电信系统(例如,NR)中的频分双工(FDD)的示例帧结构300。可以将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每一个的传输时间线分区为无线电帧(有时称为帧)的单位。每个无线电帧可以具有预定的持续时间(例如,10毫秒(ms)),并且可以被分区为Z(Z≥1)个子帧(例如,索引为0到Z-1)的集合。每个子帧可以具有预定的持续时间(例如,1ms)并且可以包括时隙的集合(例如,图3中示出每个子帧2m个时隙,其中m是用于传输的数字学,诸如0、1、2、3、4等)。每个时隙可以包括L个码元周期的集合。例如,每个时隙可以包括十四个码元周期(例如,如图3中所示)、七个码元周期或其它数量的码元周期。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在单个时隙期间传输PUCCH的多个重复。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传输跨越时隙边界的PUCCH的重复(例如,从第一时隙到第二时隙)。在子帧包括两个时隙的情况下(例如,当m=1时),子帧可以包括2L个码元周期,其中每个子帧中的2L个码元周期可以被指派0至2L-1的索引。在一些方面,用于FDD的调度单元可以基于帧、基于子帧、基于时隙、基于码元等。
虽然本文结合帧、子帧、时隙等描述了一些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可以等同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无线通信结构,其在5G NR中可以使用除“帧”、“子帧”、“时隙”等以外的术语来指称。在一些方面,无线通信结构可以指代由无线通信标准和/或协议定义的周期性时间界定的通信单元。此外,或者可替代地,可以使用与图3中所示的无线通信结构不同的无线通信结构的配置。
如上面所指示的,提供图3作为示例。其它示例可以与关于图3所描述的不同。
图4示出了具有常规循环前缀的示例时隙格式410。可用的时频资源可以被分区成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可以在一个时隙中覆盖子载波的集合(例如,12个子载波)并且可以包括多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可以在一个码元周期中(例如,在时间上)覆盖一个子载波并且可以被用于发送一个调制码元,该调制码元可以是实数或复数值。
在某些电信系统(例如,NR)中,隔行扫描(interlace)结构可以被用于FDD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每一个。例如,可以定义索引为0至Q-1的Q个隔行扫描,其中Q可以等于4、6、8、10或其它某个值。每个隔行扫描可以包括被Q帧间隔开的时隙。特别地,隔行扫描q可以包括时隙q、q+Q、q+2Q等,其中q∈{0,…,Q-1}。
UE可以位于多个BS的覆盖内。可以选择这些BS之一来服务于UE。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诸如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质量、路径损耗等的各种标准来选择服务BS。可以通过信噪干扰比(SNIR)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某个其它度量来量化接收信号质量。UE可以在主导干扰场景中操作,在该场景中,UE可以观察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干扰BS的高干扰。
虽然本文描述的示例的各方面可以与NR或5G技术相关联,但是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适用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新无线电(NR)可以指被配置为根据新的空中接口(例如,除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空中接口以外)或固定传输层(例如,除互联网协议(IP)以外)操作的无线电。在各方面中,NR可以在上行链路上利用具有CP的OFDM(在本文中称为循环前缀OFDM或CP-OFDM)和/或SC-FDM,可以在下行链路上利用CP-OFDM并且包括对使用时分双工(TDD)的半双工操作的支持。在各方面中,NR可以例如在上行链路上上利用具有CP的OFDM(在本文中称为CP-OFDM)和/或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可以在下行链路上利用CP-OFDM并且包括对使用TDD的半双工操作的支持。NR可以包括针对宽带宽(例如,80兆赫兹(MHz)及更高)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服务、针对高载波频率(例如,60千兆赫兹(GHz))的毫米波(mmW)、针对非向后兼容MTC技术的大规模MTC(mMTC),和/或针对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URLLC)服务的任务关键。
在一些方面,可以支持100MHz的单个分量载波带宽。NR资源块可以在0.1ms的持续时间内跨越12个子载波,子载波带宽为60或120赫兹(kHz)。每个无线电帧可以包括40个时隙并且可以具有10ms的长度。因此,每个时隙的长度可以为0.25ms。每个时隙可以指示用于数据传输的链路方向(例如,DL或UL)并且可以动态地切换每个时隙的链路方向。每个时隙可以包括DL/UL数据以及DL/UL控制数据。
可以支持波束赋形并且可以动态配置波束方向。还可以支持具有预译码的MIMO传输。DL中的MIMO配置可以支持多达8个发射天线,多层DL传输多达8个流并且每个UE多达2个流。可以支持每个UE具有多达2个流的多层传输。用多达8个服务小区可以支持多个小区的聚合。可替代地,除了基于OFDM的接口以外,NR可以支持不同的空中接口。NR网络可以包括诸如中央单元或分布式单元之类的实体。
如上面所指示的,提供图4作为示例。其它示例可以与关于图4所描述的不同。
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的示例500的图。如图5中所示,示例500可以包括BS 110和UE 120。
如图5中进一步所示,并且通过附图标记510,BS 110可以传输并且UE120可以接收用于URLLC PUCCH传输的配置消息。例如,BS 110可以确定UE 120将在单个时隙中传输PUCCH传输的多个重复以满足URLLC可靠性要求。
如图5中进一步所示,并且通过附图标记520-1至520-N(N>1),UE 120可以在单个时隙中传输PUCCH的多个重复,并且BS 110可以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PUCCH的多个重复。例如,UE 120可以在第一时隙中传输PUCCH的重复的第一传输(Tx-1),在第一时隙中传输PUCCH的重复的第二传输(Tx-2),…,并且在第一时隙中传输PUCCH的重复的第n传输,等等。在一些方面,BS 110可以在单个时隙中接收PUCCH的每个重复。在一些方面,BS 110可以在第一时隙中接收第一重复并且在第二时隙中接收第二重复。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从BS 110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而传输PUCCH的多个重复。
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传输跨越时隙边界(例如,从第一时隙到第二时隙)的PUCCH的重复。例如,UE 120可以部分地在第一时隙中并且部分地在第二时隙中传输PUCCH的重复的第三传输(Tx-3)。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频率资源来传输PUCCH的多个重复。例如,UE 120可以使用与第一频率位置相关联的第一资源来传输第一重复,使用与第二频率位置相关联的第二资源来传输第二重复,使用与第三频率位置相关联的第三资源来传输第三重复,等等。以这种方式,UE 120增加了频率分集,从而提高了PUCCH的可靠性。
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在单个时隙中执行多个跳频,以传输PUCCH的多个重复。例如,UE 120可以在第一时隙中传输第一重复(示为TX-1),从第一频率位置转移到第二频率位置,传输第二重复(示为TX-2),从第二频率位置转移到第三频率位置,并传输第三重复的一部分(示为TX-3)。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针对PUCCH的每个重复使用不同的资源分配。例如,UE120可以使用第一数量的码元和/或资源块来传输第一重复,并且可以使用第二数量的码元和/或资源块来传输第二重复。在一些方面,第一数量可以与第二数量相同或不同。以这种方式,UE 120可以进一步增加关于传输PUCCH的重复的灵活性,从而增加PUCCH的可靠性。
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使用不同的PUCCH格式来对多个重复进行编码。例如,UE120可以将第一重复作为第一类型的PUCCH(例如,短PUCCH或PUCCH格式类型0)传输,以相对于其它类型的PUCCH格式减少时延,并且可以将第二重复作为第二类型的PUCCH(例如,长PUCCH或PUCCH格式类型1)传输,以相对于其它类型的PUCCH格式增加可靠性,从而满足与URLLC服务相关联的与时延和/或可靠性相关的要求。
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对重复的集合的不同实例使用不同的PUCCH有效载荷编码。例如,UE 120可以使用第一码率和/或第一冗余版本标识符(RVID)对第一重复的有效载荷进行编码,并且可以使用第二码率和/或第二RVID对第二重复的有效载荷进行编码(例如,与第一有效载荷相同的有效载荷的重复)。虽然本文根据(例如,PUCCH传输的)重复描述了一些方面。但是重复可以与不同的配置相关联,诸如不同的编码、不同的频率等,并且可以包括具有重复正在重复的传输的公共有效载荷。另外,在随后重复传输的情况下,单个传输(例如,顺序地第一传输)可以被称为重复。
在一些通信系统中,诸如NR,母极化码的长度可以等于2的幂(例如,32、64、128等)。UE可以首先至少部分地基于有效载荷尺寸以及调度的PUCCH资源中的资源元素的数量来确定母极化码的长度。然后,UE可以使用母极化码将有效载荷编码为译码的位流。最后,UE可以通过使用速率匹配技术(例如,重复过程、截短过程、打孔过程等)来获得期望长度的译码的位。但是,这个过程可能导致UE使用具有不同长度的母极化码并且针对PUCCH传输的不同重复使用不同的速率匹配技术,这会阻止接收方(例如,BS)软组合不同的PUCCH重复。因此,在一些方面,如上所述,UE 120可以将公共母极化码用于多个重复。例如,当有效载荷尺寸大于或等于12位并且UE 120使用极化码进行编码时,UE 120可以使用公共母极化码、公共速率匹配过程(例如,重复过程、截短过程、打孔过程等)对不同的PUCCH重复进行编码,以实现不同PUCCH重复的软组合。
在一些方面,速率匹配过程可以跨不同重复是公共的,并且UE 120可以针对每个重复使用不同的速率匹配行为(以及相同的速率匹配过程)。例如,UE 120可以例如对每个重复使用打孔,但是可以将来自母极化码的第一数量的位打孔成第一重复,并且可以将来自母极性的相同位的第二数量的位打孔成第二重复。类似地,UE 120可以针对每个重复使用截短,但是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来截短。作为打孔的示例,第一重复可以包括一定数量的被打孔的极性编码的位,并且第二重复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被打孔的极性编码的位(例如,由于将不同数量的资源块指派给每个重复)。此外,或者可替代地,UE 120可以将公共PUCCH有效载荷编码用于不同的重复。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联合编码单个时隙的每个PUCCH重复。例如,对于两个重复的集合(每个重复具有一个资源块、12个音调和12个码元(例如,144个资源元素),UE120可以使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联合编码总共288个资源元素。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每个资源元素2个编码的位,UE 120可以使用公共译码率和公共RVID跨两个PUCCH重复联合编码总共576个位,并且可以传输联合编码的576个位。
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结合PUCCH使用解调参考信号(DMRS)。例如,UE 120可以使用DMRS,并且可以针对PUCCH的每个重复执行DMRS序列跳变(例如,用于每个重复的不同DMRS序列)。以这种方式,UE 120可以减少小区间干扰以改善网络性能。此外,或者可替代地,UE 120可以针对PUCCH的每个重复执行DMRS位置跳变(例如,用于每个重复的不同DMRS位置)。以这种方式,UE 120可以使小区间干扰随机化以改善网络性能。此外,或者可替代地,UE 120可以针对PUCCH的每个重复执行DMRS模式跳变(例如,用于每个重复的不同DMRS模式、DMRS配置、DMRS密度等)。以这种方式,UE 120可以改善DMRS的灵活性,从而改善可靠性以改善网络性能。
如上面所指示的,提供图5作为示例。其它示例可以与关于图5所描述的不同。
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例如由UE执行的示例过程600的图。示例过程600是其中UE(例如,UE 120)执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的示例。
如图6中所示,在一些方面,过程600可以包括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接收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框610)。例如,UE(例如,使用天线252、DEMOD254、MIMO检测器256、接收处理器258、控制器/处理器280等)可以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接收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如上所述。
如图6中所示,在一些方面,过程600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配置消息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方框620)。例如,UE(例如,使用控制器/处理器280、发送处理器264、TX MIMO处理器266、MOD 254、天线252等)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配置消息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如上所述。
过程600可以包括附加方面,诸如以下所述的任何单个方面或方面的任何组合和/或结合本文其它各处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它过程。
在第一方面,UE被配置为部分地在所述单个时隙期间并且部分地在另一个时隙期间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另一个重复。
在第二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方面相结合,UE被配置为使用第一频率进行跳频以传输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并且使用第二频率进行跳频以传输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
在第三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UE被配置为执行多个跳频以传输多个重复。
在第四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与第一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相关联,并且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与不同于第一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的第二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相关联。
在第五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与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相关联,并且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相关联。
在第六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长物理上行链路控制通道格式。
在第七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类型0,并且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类型1。
在第八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七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使用第一码率或第一冗余版本标识符对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的第一有效载荷进行编码,并且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的第二有效载荷与不同于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或不同于第一冗余版本标识符的第二冗余版本标识符相关联。
在第九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八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第一有效载荷和第二有效载荷是相同的有效载荷。
在第十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九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使用公共母极化码或公共速率匹配过程对与多个重复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重复相关联的两个或更多个有效载荷进行编码。
在第十一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十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UE被配置为针对多个重复使用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序列。
在第十二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UE被配置为针对多个重复使用多个解调参考信号位置。
在第十三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十二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UE被配置为针对多个重复使用多个以下至少一种:解调参考信号模式、解调参考信号配置或解调参考信号密度。
在第十四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使用公共码率和公共冗余版本标识符对单个时隙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进行联合编码。
虽然图6示出了过程600的示例方框,但是在一些方面,过程600可以包括比图6所描绘的方框更多的方框、更少的方框、不同的方框或不同地布置的方框。此外,或者可替代地,可以并行执行过程600的两个或更多个方框。
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例如由BS执行的示例过程700的图。示例过程700是其中BS(例如,BS 110)启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的示例。
如图7中所示,在一些方面,过程700可以包括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框710)。例如,BS(例如,使用控制器/处理器240、发送处理器220、TX MIMO处理器230、MOD232、天线234等)可以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如上所述。
如图7中所示,在一些方面,过程700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配置消息而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方框720)。例如,BS(例如,使用天线234、DEMOD 232、MIMO检测器236、接收处理器238、控制器/处理器240等)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配置消息而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如上所述。
过程700可以包括附加方面,诸如以下所述的任何单个方面或方面的任何组合和/或结合本文其它各处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它过程。
在第一方面,BS被配置为接收多个重复中的至少一个重复,该重复部分地在所述单个时隙期间传输并且部分地在另一个时隙期间传输。
在第二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方面结合,BS被配置为使用第一频率进行跳频以接收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并且使用第二频率进行跳频以接收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
在第三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和第二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BS被配置为执行多个跳频以接收多个重复。
在第四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与第一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相关联,并且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与不同于第一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的第二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相关联。
在第五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与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相关联,并且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相关联。
在第六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长物理上行链路控制通道格式。
在第七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类型0,并且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类型1。
在第八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七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使用第一码率或第一冗余版本标识符对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的第一有效载荷进行编码,并且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的第二有效载荷与不同于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或不同于第一冗余版本标识符的第二冗余版本标识符相关联。
在第九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八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第一有效载荷和第二有效载荷是相同的有效载荷。
在第十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九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使用公共母极化码或公共速率匹配过程对与多个重复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重复相关联的两个或更多个有效载荷进行编码。
在第十一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十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BS被配置为针对多个重复使用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序列。
在第十二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BS被配置为针对多个重复使用多个解调参考信号位置。
在第十三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十二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BS被配置为针对多个重复使用多个以下至少一种:解调参考信号模式、解调参考信号配置或解调参考信号密度。
在第十四方面,单独地或与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相结合,使用公共码率和公共冗余版本标识符对单个时隙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进行联合编码。
虽然图7示出了过程700的示例方框,但是在一些方面,过程700可以包括比图7所描绘的方框更多的方框、更少的方框、不同的方框或不同地布置的方框。此外,或者可替代地,可以并行执行过程700的两个或更多个方框。
前述公开提供了说明和描述,但并不旨在穷举或将各方面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可以根据以上公开进行修改和变化,或者可以从各方面的实践中获取修改和变化。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旨在被广义地解释为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如本文所使用的,处理器以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如本文所使用的,取决于上下文,满足阈值可以指大于阈值、大于或等于阈值、小于阈值、小于或等于阈值、等于阈值、不等于阈值,等等。
显然,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可以以不同形式的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用于实现这些系统和/或方法的实际的专用控制硬件或软件代码并不限制这些方面。因此,本文不参考具体软件代码来描述系统和/或方法的操作和行为-应理解的是,可以将软件和硬件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本文的描述来实现系统和/或方法。
即使在权利要求中叙述了特征的特定组合和/或在说明书中公开了特征的特定组合,这些组合也不旨在限制各个方面的公开。实际上,这些特征中许多可以以权利要求书中未具体叙述和/或说明书中未具体公开的方式组合。虽然下面列出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可以仅直接依赖于一个权利要求,但是各个方面的公开包括与权利要求集中的每个其它权利要求相结合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提及项目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那些项目的任意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覆盖a、b、c、a-b、a-c、b-c和a-b-c,以及与多个相同元素的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a、b和c的任何其它排序)。
除非明确地那样描述,否则本文中使用的任何要素、动作或指令都不应当被解释为关键或必要的。而且,如本文所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互换使用。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集合”和“组”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例如,相关的项目、不相关的项目、相关的和不相关的项目的组合等),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互换使用。在仅意图一个项目的情况下,使用术语“仅一项”或类似的语言。而且,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等旨在是开放式术语。另外,短语“基于”旨在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

Claims (30)

1.一种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接收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
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所述配置消息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UE被配置为部分地在所述单个时隙期间并且部分地在另一个时隙期间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另一个重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UE被配置为使用第一频率进行跳频以传输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并且使用第二频率进行跳频以传输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UE被配置为执行多个跳频以传输所述多个重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与第一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相关联,并且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的第二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相关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与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相关联,并且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相关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长物理上行链路控制通道格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类型0,并且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类型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第一码率或第一冗余版本标识符对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的第一有效载荷进行编码,并且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的第二有效载荷与不同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或不同于所述第一冗余版本标识符的第二冗余版本标识符相关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二有效载荷是相同的有效载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公共母极化码或公共速率匹配过程对与所述多个重复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重复相关联的两个或更多个有效载荷进行编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UE被配置为针对所述多个重复使用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序列。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UE被配置为针对所述多个重复使用多个解调参考信号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UE被配置为针对所述多个重复使用多个以下至少一种:解调参考信号模式、解调参考信号配置或解调参考信号密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公共码率和公共冗余版本标识符对单个时隙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所述多个重复进行联合编码。
16.一种由基站(BS)执行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
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所述配置消息而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BS被配置为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个重复,该至少一个重复部分地在所述单个时隙期间传输并且部分地在另一个时隙期间传输。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BS被配置为使用第一频率进行跳频以接收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并且使用第二频率进行跳频以接收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BS被配置为执行多个跳频以接收所述多个重复。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与第一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相关联,并且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的第二数量的码元或资源块相关联。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与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相关联,并且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相关联。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且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长物理上行链路控制通道格式。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类型0,并且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类型1。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第一码率或第一冗余版本标识符对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一重复的第一有效载荷进行编码,并且所述多个重复中的第二重复的第二有效载荷与不同于所述第一码率的第二码率或不同于所述第一冗余版本标识符的第二冗余版本标识符相关联。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有效载荷和所述第二有效载荷是相同的有效载荷。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公共母极化码或公共速率匹配过程对与所述多个重复中的两个或更多个重复相关联的两个或更多个有效载荷进行编码。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BS被配置为针对所述多个重复使用多个解调参考信号序列。
2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BS被配置为针对所述多个重复使用多个解调参考信号位置。
2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UE),包括: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接收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
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所述配置消息而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3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BS),包括: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结合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来传输配置消息,以配置用于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服务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并且
至少部分地基于传输所述配置消息而接收在单个时隙中传输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多个重复。
CN201980044388.6A 2018-07-03 2019-07-01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 Pending CN1126403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93803P 2018-07-03 2018-07-03
US62/693,803 2018-07-03
US16/457,473 US11510184B2 (en) 2018-07-03 2019-06-28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US16/457,473 2019-06-28
PCT/US2019/040159 WO2020010006A1 (en) 2018-07-03 2019-07-01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0337A true CN112640337A (zh) 2021-04-09

Family

ID=6743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4388.6A Pending CN112640337A (zh) 2018-07-03 2019-07-01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重复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0184B2 (zh)
EP (2) EP4254849A3 (zh)
CN (1) CN112640337A (zh)
WO (1) WO20200100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277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共pucch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1707B (zh) * 2018-11-09 2022-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152848A4 (en) * 2020-05-15 2024-04-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800456B2 (en) * 2020-09-28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determin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s
EP4208950A4 (en) * 2020-10-02 2023-09-27 Apple Inc. REPEATING A PUCCH TO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OF A PUCCH
US20220224475A1 (en) * 2021-01-14 2022-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undling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s
US20220247528A1 (en) * 2021-02-01 2022-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enhancements and bundling on physical channels
US11502721B2 (en) * 2021-03-25 2022-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technique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963A (zh) * 2010-11-02 2016-08-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45305A (zh) * 2017-09-28 2019-06-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调整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4533B2 (ja) * 2007-06-19 2012-09-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ファレンス信号系列の割当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432234B2 (en) * 2016-07-19 2019-10-01 Mediatek Inc. Low complexity rate matching for polar codes
US10708938B2 (en) * 2016-10-31 2020-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L control channels with dynamic structures
EP4007204A1 (en) * 2016-11-04 2022-06-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US10595336B2 (en) * 2016-11-15 2020-03-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0425205B2 (en) * 2016-12-22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low latency wireless transmissions
US20190356449A1 (en) * 2016-12-27 2019-11-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WI780133B (zh) * 2017-03-23 2022-10-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WO2019005920A1 (en) * 2017-06-27 2019-01-03 Gang Xiong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ROCESS FOR SHARED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WITHOUT AUTHORIZATION (PUSCH)
PT3666001T (pt) * 2017-08-10 2022-11-08 Sharp Kk Procedimentos, estações base e equipamentos de utilizador para transmissão de ligação ascendente sem concessão
AU2018313837B2 (en) * 2017-08-10 2023-08-10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ultiple slot lo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US10716133B2 (en) * 2017-09-08 2020-07-14 Apple Inc. Enhancement of performance of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JP7079583B2 (ja) * 2017-09-15 2022-06-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1831436B2 (en) * 2017-09-28 2023-11-2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HARQ feedback for grant-free transmission
JPWO2019098059A1 (ja) * 2017-11-15 2020-10-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ノード
US10616888B2 (en) * 2017-11-16 2020-04-0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ultiple slot lo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US10873966B2 (en) * 2018-01-02 2020-1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66223B2 (en) * 2018-01-22 2021-03-30 Apple Inc. Handling overlapping of PUCCH and PUSCH for new radio systems
US11706766B2 (en) * 2018-02-15 2023-07-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UCCH collision handling for multi-slot long PUCCH in 5G NR
US11497004B2 (en) * 2018-02-15 2022-11-08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708866B2 (en) * 2018-04-05 2020-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219364A (zh) * 2018-04-05 2021-01-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RU2754583C1 (ru) * 2018-04-23 2021-09-03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Выделение временной области для повторений
CN110474747B (zh) * 2018-05-11 202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及终端
US10701679B2 (en) * 2018-07-05 2020-06-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data channel reliability using multiple transmit receive points
US11139930B2 (en) * 2018-08-10 2021-10-05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petition
US20200145143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RQ Procedure And PUCCH Resource Selec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963A (zh) * 2010-11-02 2016-08-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45305A (zh) * 2017-09-28 2019-06-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调整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INA TELECOM: "On NR PUCCH demodulation requirements",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AH-1807 R4-1808609, pages 2 *
ETRI: "Remaining issues for UCI repeti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BIS R1-1804493 *
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 (MODERATOR): "Release 16 NR URLLC Enhancements: Company positions on technical proposals", 3GPP TSG-RAN#80 RP-180974, pages 6 *
NTT DOCOMO, INC.: "UCI enhancements for URLLC",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5 R1-1813325, pages 4 - 5 *
NTT DOCOMO, INC.: "WI Summary of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3GPP TSG RAN MEETING #80 RP-18146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277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共pucch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10006A1 (en) 2020-01-09
US11510184B2 (en) 2022-11-22
EP3818649B1 (en) 2023-12-27
EP4254849A2 (en) 2023-10-04
EP3818649A1 (en) 2021-05-12
US20200015222A1 (en) 2020-01-09
EP4254849A3 (en) 2023-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7084B2 (e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rt hopping for grant-fre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communication
US11510184B2 (e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US11438854B2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configuration
CN111357224B (zh) 码块群重传
CN114616857A (zh) 指示交叉链路干扰测量的用户设备能力
CN111316579B (zh) 用于移除关于具有前导零的控制信息的大小的歧义性的技术和设备
US11457462B2 (en) Multi-transmit receive point mode mixing
US20190261325A1 (en)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bundle size selection
CN111386672B (zh)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装备以及网络实体
CN111919482A (zh) 带宽部分切换下的无线电链路管理
US11057051B2 (en) Fractally enhanced kernel polar coding
CN114946127A (zh) 虚拟带宽部分内的跳频
CN112204912B (zh) 针对多播/广播传输的组csi反馈
CN111727572B (zh) 使用多个扩频序列集合配置noma通信
CN112335189A (zh) 码本适配
CN111937321A (zh)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波束扫描
CN113016214A (zh) 无线网络中的中继器发现
US20230209544A1 (en) Multiple link communication constraint
CN111279639B (zh) 用于nr的隐式上行链路控制信息beta值确定的方法和装置
US11265130B2 (en) Techniques for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channel configuration
CN114097288A (zh) 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带宽部分配置
CN112703694A (zh) 用于基于分集增强的非相干联合发送的链路质量反馈
CN111903067B (zh) 新无线电中的混合闭环和开环多输入多输出方案
CN114556857A (zh) 避免与参考信号的冲突
CN113728679A (zh) 用于蜂窝广播服务的小区获取子帧增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