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7326A - 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7326A
CN112637326A CN202011517054.7A CN202011517054A CN112637326A CN 112637326 A CN112637326 A CN 112637326A CN 202011517054 A CN202011517054 A CN 202011517054A CN 112637326 A CN112637326 A CN 112637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read
old
write data
data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70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7326B (zh
Inventor
肖数斌
袁火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acific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acific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acific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acific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70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73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7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7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先继续使用旧服务器接收读写请求以为用户提供业务办理,并将同样的读写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以对新服务器进行初步验证和调整;再使用新服务器接收读写请求以为用户提供业务办理,并将同样的读写请求转发给旧服务器,以对新服务器进行再次验证和调整;在确认新服务器可以完全替代旧服务器后,屏蔽所述旧服务器,控制所述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该系统包括全局流量控制模块、业务控制处理模块、请求转发模块、校验模块和屏蔽模块,从而通过各模块协调作用来实现旧服务器的升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旧服务器升级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始终处于不断革新的过程,这虽然带来许多便利性,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影响。例如,一些老旧系统在历经无数人的维护、升级和改造后,系统变得越来越臃肿,容易出现卡顿、崩溃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容易存在各种隐患。但是,许多相关的业务又必须依赖这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在解决系统老旧问题的同时对线上已有业务产生最小的影响成为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一个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在遇到系统服务器卡顿或奔溃的情况时,对系统进行调试与维护。采用这种解决方法固然没有错,但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系统的运行依旧不稳定,卡顿或奔溃的问题容易反复;同时,采用这种方法在过程中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资源。
另一个惯用的方法是直接重构系统,但是,在新旧系统迁移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业务和应用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综上可知,现有的解决方案往往存在问题解决不彻底或影响现有业务及关联应用的缺陷。因此,当前迫切地需求一种成本低廉的、能彻底解决系统服务器老旧问题且不对现有业务及相关应用造成影响的方法,以解决旧服务器升级领域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存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显著降低了旧服务器升级所需的人力和时间资源的投入成本,彻底解决了系统服务器的老旧问题,并且不会影响到线上已有业务和相关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包括:对旧服务器采取流量控制策略,使旧服务器接收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并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以使所述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一异步读写操作;其中,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对所述旧服务器和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执行第一数据校验,并根据第一数据校验结果,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当所述新服务器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使所述新服务器接收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并将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从而使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二异步读写操作;其中,所述新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对所述旧服务器和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执行第二数据校验,并根据第二数据校验结果,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当所述新服务器满足第二预设要求时,屏蔽所述旧服务器,控制所述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旧服务器采取流量控制策略,使旧服务器接收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具体为:采用流量控制策略对访问旧服务器的用户进行访问限流,当不被访问限流的用户向旧服务器发出读写数据请求时,根据预设的业务限流方案对针对不同的业务的所述读写数据请求进行业务限流,从而使得旧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或使得新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具体为:根据预设的协议转换算法,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转换,并根据当前的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新服务器;所述将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具体为:根据预设的协议转换算法,将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进行转换,并根据当前的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切换指令时,主动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并切换转发配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二数据校验结果,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具体为:若所述第二数据校验结果为数据不一致,则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并切换转发配置,从而由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三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并根据所述旧服务器上的数据,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与所述第三读写数据请求相关的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由旧服务器对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或第三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时,仅向用户开放旧服务器;当由新服务器对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时,仅向用户开放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全局流量控制模块、业务控制处理模块、请求转发模块、校验模块以及屏蔽模块;其中,所述全局流量控制模块用于对旧服务器采取流量控制策略;所述业务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旧服务器,或用于将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新服务器;所述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以使所述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一异步读写操作,或用于在新服务器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从而使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二异步读写操作;所述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旧服务器和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执行第一数据校验或第二数据校验;所述屏蔽模块用于在新服务器满足第二预设要求时屏蔽旧服务器,并控制所述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旧服务器,或用于将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新服务器,具体为:根据预设的业务限流方案,对针对不同业务的所述读写数据请求进行业务限流,从而使得旧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或使得新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转发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切换指令时,主动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并切换转发配置。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转发模块还包括协议转换单元,所述协议转换单元用于当旧服务器数据与新服务器数据的协议不同时,将第一读写请求数据或第二读写请求数据在不同协议之间相互转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和系统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资源,通过在新服务器和旧服务器之间对读写数据请求执行转发、数据一致性校验和调整等操作,并对新服务器能够完全取代旧服务器进行了反向验证,使得新服务器能够完全行使旧服务器的功能,从而在显著降低人力和时间的资源的投入成本的前提下彻底解决了旧服务器的老旧问题。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还能根据第一数据校验结果或第二数据校验结果切换转发配置,使得新服务器和旧服务器能够随时来回切换,从而保证了升级过程中现有业务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还能将数据在不同协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从而使得许多老旧过时的服务也可以进行升级,增强了该方法应用对象的包容性。
附图说明
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旧服务器采取流量控制策略,使旧服务器接收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并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以使所述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一异步读写操作。
在第一阶段中,依然由旧服务器来直接接收第一读写数据请求,为避免干扰,仅向用户开放旧服务器以继续为用户办理现有业务。在此基础上,为了防止旧服务器因访问量超负荷而崩溃或宕机,通过对旧服务器采取流量控制策略来限制访问旧服务器的用户数量。旧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后,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该第一读写数据请求除了会发给旧服务器外,还会进入消息队列中。随后,根据转发配置,将消息队列中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至新服务器。为避免对旧服务器上的线上业务造成干扰,新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后执行第一异步读写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不被访问限流的用户发出的读写数据请求后,还根据预设的业务限流方案对针对不同的业务的所述读写数据请求进行业务限流,从而使得旧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具体为:根据预设的协议转换算法,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转换,并根据当前的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新服务器;所述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具体为:根据预设的协议转换算法,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转换,并根据当前的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兼容老旧过时的服务器,可以预设协议转换算法以将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在不同协议之间转换,从而顺利将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至新服务器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流量控制策略可以是全局限流策略、全局异常熔断策略以及黑白名单控制策略。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的服务器升级需要定制限流、熔断以及白名单等业务限流方案。
S2:对所述旧服务器和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执行第一数据校验,并根据第一数据校验结果,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
为了确保在面对同样的数据读写请求时,新服务器与旧服务器进行的响应与反馈完全一致,则必须确保新服务器的数据与旧服务器上的数据完全一致。为此,需对新服务器上的数据与旧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校验,从而通过新服务器上的数据与旧服务器上的数据的一致性来初步验证新服务器做出的响应与反馈的准确性。当校验结果显示新服务器与旧服务器上的数据不一致时,根据旧服务器上的数据来对新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调整。
S3:当所述新服务器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使所述新服务器接收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并将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从而使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二异步读写操作。
当新服务器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则认为旧服务器的升级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需对新服务器与旧服务器进行切换,即,不再由旧服务器直接接收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而是由新服务器来直接接收第二读写数据请求。为了避免干扰,仅向用户开放新服务器来为用户办理现有业务。新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在此基础上,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还进入消息队列中,并根据转发配置被转发至旧服务器。接收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后,旧服务器对该第二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二异步读写操作,从而避免对新服务器上的业务造成干扰或影响。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切换指令时,同样认为旧服务器的升级可以进入第二阶段,从而在第二阶段中主动切换新服务器与旧服务器,并切换转发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读写数据请求后,通过根据预设的业务限流方案对针对不同业务的所述读写数据请求进行业务限流,从而使得新服务器仅接收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兼容老旧过时的服务器,可以预设协议转换算法以将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在不同协议之间转换,从而顺利将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至旧服务器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的服务器升级需要定制限流、熔断以及白名单等业务限流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要求可以是第一校验结果显示新旧服务器上的数据一致的次数达到预设数值。
S4:对所述旧服务器和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执行第二数据校验,并根据第二数据校验结果,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
要最大程度地确保新服务器可以行使与旧服务器完全同样的功能,就必须在新服务器可以对用户发出的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的基础上,对新旧服务器分别做出的响应和反馈进行一致性验证,以确保新服务器对用户发出的读写数据请求进行的反馈和响应不出错。
因此,在将响应和反馈用户发出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的操作切换到新服务器上执行并将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至旧服务器上后,还需对新服务器上的数据和旧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第二数据校验。当第二校验结果显示新服务器与旧服务器上的数据不一致时,则表示新服务器进行的响应与反馈出错,此时需根据旧服务器上的数据来对新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校验结果显示新服务器与旧服务器上的数据不一致时,还需将响应和反馈用户发出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的操作切换回旧服务器上执行并切换转发配置,将第三读写数据请求转发至新服务器上,以保证正在进行的现有业务不受影响。
S5:当所述新服务器满足第二预设要求时,屏蔽所述旧服务器,控制所述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
当所述新服务器满足第二预设要求时,可进入该方法的第三阶段。其中,第二预设要求可以是,例如,第二校验结果显示新服务器与旧服务器上的数据一致。此时,可屏蔽所述旧服务器,控制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释放旧服务器资源,从而完成升级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要求可以是第二校验结果显示新旧服务器上的数据一致的次数达到预设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屏蔽指令时,同样可以进入第三阶段,从而屏蔽所述旧服务器,控制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释放旧服务器资源,完成升级过程。
在上述方法中,新服务器和旧服务器仅有一个服务器向用户开放。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旧服务器接收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或第三读写数据请求时,仅向用户开放旧服务器;当新服务器接收第二读写数据请求时,仅向用户开放新服务器。
在上述旧服务器升级方法的描述说明的基础上,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以用于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具体的,在第一阶段中,仅向用户开放旧服务器以进行现有业务的办理,对旧服务器进行全局流量控制以进行访问限制,并对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针对不同业务的读写请求进行业务限流,对于受到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读写数据请求以及不受访问限制的客户发出的受到业务限流的读写数据请求进行统一处理。该统一处理方案可以是执行限流、熔断或黑名单等策略。随后,使旧服务器接收不受业务限流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并使该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入消息队列中。读取消息队列中的第一读写请求数据以及转发配置中心的转发配置,根据新旧服务器的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对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协议转换,如果判断认为需要协议转换,则将读写数据请求在不同协议之间进行转换,并根据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发送至新服务器;如果判断认为不需要协议转换,则根据转发配置直接将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发送至新服务器。然后,对新旧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校验。
在第二阶段中,对新旧服务器进行切换,仅向用户开放新服务器以进行现有业务的办理,从而使得新服务器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受业务限流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并使该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进入消息队列中。读取消息队列中的第二读写请求数据以及转发配置中心的转发配置,根据新旧服务器的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对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协议转换,如果判断认为需要协议转换,则将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在不同协议之间进行转换,并根据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发送至旧服务器;如果判断认为不需要协议转换,则根据转发配置直接将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发送至旧服务器。然后,对新旧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校验。在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数据一致性校验以对新服务器的准确性进行确认后,即可完成旧服务器的升级。
除上述方法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系统1,图3该系统1包括:全局流量控制模块11、业务控制处理模块12、请求转发模块13、校验模块14以及屏蔽模块15。
全局流量控制模块11用于对旧服务器采取流量控制策略,从而控制访问旧服务器的流量。流量控制策略可以是,例如,全局限流策略、全局异常熔断策略以及黑白名单控制策略。
业务控制处理模块12用于将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旧服务器,或用于将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新服务器。具体的,根据预设的业务限流方案,对针对不同的业务的所述读写数据请求进行业务限流,从而使得旧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或使得新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
请求转发模块13用于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以使所述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一异步读写操作,或用于在新服务器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从而使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二异步读写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转发模块13还包括协议转换单元131,该协议转换单元131用于当旧服务器数据与新服务器数据的协议不同时,将第一读写请求数据或第二读写请求数据在不同协议之间相互转换。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转发模块13可用于根据预设的协议转换算法,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转换,并根据当前的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新服务器;或者可用于根据预设的协议转换算法,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转换,并根据当前的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请求转发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切换指令时,主动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并切换转发配置。
校验模块14用于对所述旧服务器和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执行第一数据校验或第二数据校验。该第一数据校验或第二数据校验包括数据一致性校验,用于对比新服务器上的数据和旧服务器上的数据是否一致,从而判断新服务器对于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或第二读写数据请求所做出的响应和反馈是否准确。
屏蔽模块15用于在新服务器满足第二预设要求时屏蔽旧服务器,并控制所述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在一个实施例中,屏蔽模块15还用于在接收到屏蔽指令时屏蔽旧服务器,并控制所述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相比现有技术具有许多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
1.通过直接升级服务器的方式对旧服务器进行升级,不仅彻底解决系统服务器老旧问题,还显著降低了人力和时间资源成本;
2.通过仅向用户开放其中一组服务器并可随时切换向用户开放的服务器这一限制,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升级过程中对现有业务可能存在的干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旧服务器采取流量控制策略,使旧服务器接收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并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以使所述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一异步读写操作;其中,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
对所述旧服务器和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执行第一数据校验,并根据第一数据校验结果,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
当所述新服务器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使所述新服务器接收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并将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从而使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二异步读写操作;其中,所述新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
对所述旧服务器和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执行第二数据校验,并根据第二数据校验结果,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
当所述新服务器满足第二预设要求时,屏蔽所述旧服务器,控制所述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旧服务器采取流量控制策略,使旧服务器接收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具体为:
采用流量控制策略对访问旧服务器的用户进行访问限流,当不被访问限流的用户向旧服务器发出读写数据请求时,根据预设的业务限流方案对针对不同业务的所述读写数据请求进行业务限流,从而使得旧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或使得新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具体为:
根据预设的协议转换算法,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进行转换,并根据当前的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新服务器;
所述将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具体为:
根据预设的协议转换算法,将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进行转换,并根据当前的转发配置将转换后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切换指令时,主动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并切换转发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数据校验结果,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具体为:
若所述第二数据校验结果为数据不一致,则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并切换转发配置,从而由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三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并根据所述旧服务器上的数据,调整所述新服务器上与所述第三读写数据请求相关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由旧服务器对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或第三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时,仅向用户开放旧服务器;当由新服务器对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进行响应和反馈时,仅向用户开放新服务器。
7.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全局流量控制模块、业务控制处理模块、请求转发模块、校验模块以及屏蔽模块;其中,
所述全局流量控制模块用于对旧服务器采取流量控制策略;
所述业务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旧服务器,或用于将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新服务器;
所述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新服务器,以使所述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一异步读写操作,或用于在新服务器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旧服务器,从而使所述旧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读写数据请求执行第二异步读写操作;
所述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旧服务器和所述新服务器上的数据执行第一数据校验或第二数据校验;
所述屏蔽模块用于在新服务器满足第二预设要求时屏蔽旧服务器,并控制所述新服务器完成所有的数据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旧服务器,或用于将第二读写数据请求发送给新服务器,具体为:
根据预设的业务限流方案,对针对不同业务的所述读写数据请求进行业务限流,从而使得旧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一读写数据请求,或使得新服务器仅接收不受访问限制的用户发出的不被业务限流的第二读写数据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转发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切换指令时,主动切换所述新服务器与所述旧服务器,并切换转发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转发模块还包括协议转换单元,所述协议转换单元用于当旧服务器数据与新服务器数据的协议不同时,将第一读写请求数据或第二读写请求数据在不同协议之间相互转换。
CN202011517054.7A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637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7054.7A CN112637326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7054.7A CN112637326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326A true CN112637326A (zh) 2021-04-09
CN112637326B CN112637326B (zh) 2023-08-22

Family

ID=7532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7054.7A Active CN112637326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732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2858A (zh) * 2021-04-23 2021-07-23 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系统、设备、方法以及物联网系统
CN113253986A (zh) * 2021-05-31 2021-08-13 猫岐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新旧业务系统混合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4422457A (zh) * 2021-12-16 2022-04-29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消息队列实现的灰度发布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7009112A (zh) * 2023-08-31 2023-11-07 深圳市小赢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0389A (zh) * 1998-03-12 2001-06-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消息转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7229566A (zh) * 2017-06-07 2017-10-03 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soa服务转换语言保持功能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71712A (zh) * 2019-08-12 2019-11-19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跨系统服务的切换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929135A (zh) * 2019-11-15 2020-03-27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查询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0389A (zh) * 1998-03-12 2001-06-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消息转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7229566A (zh) * 2017-06-07 2017-10-03 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soa服务转换语言保持功能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71712A (zh) * 2019-08-12 2019-11-19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跨系统服务的切换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929135A (zh) * 2019-11-15 2020-03-27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查询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2858A (zh) * 2021-04-23 2021-07-23 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系统、设备、方法以及物联网系统
CN113253986A (zh) * 2021-05-31 2021-08-13 猫岐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新旧业务系统混合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4422457A (zh) * 2021-12-16 2022-04-29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消息队列实现的灰度发布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7009112A (zh) * 2023-08-31 2023-11-07 深圳市小赢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326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7326A (zh) 一种基于网关的旧服务器升级方法及系统
US20240129266A1 (en) Message history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US1149484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N109787830A (zh) 灰度发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4538574A (ja) 文書バージョン管理が可能な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文書バージョン管理方法
WO2020233081A1 (zh) 客户端插件化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09013B (zh) 业务清单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48670A (zh)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连接管理
CN105743934A (zh) 一种http访问可用性的优化方法和移动智能终端
CN112416863A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缓存服务器
CN110838987B (zh) 队列限流方法、存储介质
US7864779B2 (en) Internet servic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03141002A (ja) Url長変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2053240A (zh) 在区块链上实现预言机功能的一种方法
CN115237639B (zh) 一种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的单片机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
US20120166529A1 (en) Modifying service provider context information to facilitate locating interceptor context information
CN101471955A (zh) 一种双控制器网络储存环境下的设备数据写入方法
JP2009509229A (ja) 文脈認識が強化されたメッセージ変換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5544548A (zh) 互联网金融风控进件系统接口字段校验与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744521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认证管理方法
CN115134320B (zh) 一种基于消息分发确定时序的交易系统
CN111124962B (zh) 一种基于服务器pch和bmc的tf卡槽复用方法及系统
CN113162781B (zh) 业务恢复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234665B (zh) 跳转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5808053A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文字输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