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7077B - 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7077B
CN112637077B CN202011578011.XA CN202011578011A CN112637077B CN 112637077 B CN112637077 B CN 112637077B CN 202011578011 A CN202011578011 A CN 202011578011A CN 112637077 B CN112637077 B CN 112637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route
target
strategy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80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7077A (zh
Inventor
王俊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80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7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7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7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7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89Techniques to speed-up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路由设备上的路由。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路由的自动更新,在减少人工配置工作量同时避免路由频繁收敛,提高网络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Description

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在流量调度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改变网络流量所经过途径,对网络系统中的路由进行动态配置以灵活控制流量调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路由的动态配置,通常将路由协议与健康检查结果相关联,当相关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时,将路由协议邻居断开,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路由协议邻居学习到的路由较多,当路由协议邻居断开时,会出现路由大量震荡的情况,路由表需要重新建立、发送、学习直至稳定,以使路由域中所有路由器对当前的网络结构和路由转发达成一致。若网络设备运行状态变化频繁,则路由需要频繁收敛,路由设备容易受到错误路由信息的干扰形成路由环路,造成网络瘫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路由动态配置方法、装置,用以实现路由的自动更新,减少人工配置路由的工作量。
具体的,本申请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应用于路由管理设备,所述路由管理设备用于对路由设备进行管理,且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包括:
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
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路由设备上的路由。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路由动态配置装置,应用于路由管理设备,所述路由管理设备用于对路由设备进行管理,且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路由设备上的路由。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由以上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获取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相关联的路由策略,根据获取到的路由策略更新路由,可以实现当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状态不同时自动更新路由设备上的路由,在减少人工配置工作量同时避免路由频繁收敛,提高网络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路由动态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清洗的路由动态配置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流量清洗的路由动态配置方法的多方交互流程图;
图4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负载均衡的路由动态配置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负载均衡的路由动态配置方法的多方交互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路由动态配置电子设备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路由动态配置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路由动态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路由管理设备,所述路由管理设备用于对路由设备进行管理,且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路由管理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监测报文,以对所述第一网路设备进行健康检查;根据所述第一网路设备对所述监测报文的响应情况,确定第一网络设备的健康检查结果。其中,路由管理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监测报文,可以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发送,也可以在获取到特定指令后发送,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其中,所述第一网路设备对所述监测报文的响应情况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路由管理设备发送的监测报文后会向路由管理设备返回回复报文,路由管理设备根据是否能在预设时长内收到回复报文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若路由管理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针对所述监测报文的回复报文,则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状态正常;若路由管理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针对所述监测报文的回复报文,则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状态故障。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监测报文并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监测报文的响应情况确定第一网络设备的健康检查结果,使得路由管理设备可以及时获取到第一网络设备的健康检查结果,方便对后续根据健康检查结果更新路由配置,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步骤104: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
在一实施例中,路由策略通过改变路由属性和可达性来改变网络流量所经过的路径,使用不同的匹配条件和匹配模式实现路由过滤和路由属性设置,通过if-match子句定义路由策略中节点的匹配规则,过滤满足的特定属性的路由信息,并通过apply子句指定路由策略动作,对满足由if-match子句指定的过滤条件的路由执行属性配置动作,修改该路由的某些路由属性。举例而言,路由策略if-match子句被配置为“if match acl 2000”apply子句被配置为“apply backup-nexthop 192.168.20.2”即该路由策略匹配路由信息目的IP地址及其对应的反掩码的基本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编号为2000的路由,并将该路由下一跳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20.2。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内容只是对路由策略进行的简单举例,本申请对此不进行任何限制。其中,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路由策略与第一网络设备正常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与第一网络设备故障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正常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故障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区别于所述第一路由策略的第二路由策略。其中,第一路由策略可以设置为匹配路由设备上的路由并修改该路由的路由属性将其优先级设置为相对较高的优先级,第二路由策略可以设置为匹配路由设备上的路由并修改该路由属性将其优先级设置为相对较低的优先级。通过对正常状态与故障状态分别设置有不同的路由策略,使得在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状态不同时对应有更丰富的不同路由配置,可以更为灵活的使用和适应网络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正常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故障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空。其中,第一路由策略可以设置为匹配路由设备上的路由,并将匹配到的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中的下一跳设置为路由管理设备。通过只设置针对正常状态的路由策略,可以减少预先对路由策略的人工设置,简化预设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步骤106: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路由设备上的路由。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与所述目标路由策略相匹配的目标路由;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所述路由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路由的目标网段、掩码、下一跳、度量值、信息标记、团体属性、优先级。
在一实施例中,预先配置有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正常状态相对应的第一路由策略和与第一网络设备故障状态相对应的第二路由策略,所述第一路由策略被设置为匹配路由设备上的路由并修改被匹配路由的路由属性将其优先级设置为相对较高的优先级,所述第二路由策略被设置为匹配路由设备上的路由并修改被匹配路由的路由属性将其优先级设置为相对较低的优先级。当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时,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策略匹配路由管理设备与路由设备之间的路由,并将该路由的优先级设置为相对更高的优先级;当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二路由策略时,根据第二路由策略匹配路由管理设备与路由设备之间的路由,并将该路由的优先级设置为相对更低的优先级。通过关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状态的路由策略动态调整路由的优先级,将运行状态正常的网络设备为相对较高的优先级,使得流量在传输过程中可以优先调度给运行状态正常的网络设备,实现流量的灵活配给。
在一实施例中,预先配置有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正常状态相对应的第一路由策略,所述第一路由策略被配置为匹配路由设备上的路由,将该路由的路由属性中的下一跳设置为路由管理设备。当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时,根据所述第一路由策略匹配路由设备上的路由,并将该路由的下一跳设置为路由管理设备;当目标路由策略为空时,第一路由策略失效,断开路由设备与路由管理设备之间的路由。通过关联第一网络设备运行状态的路由策略动态调整路由的下一跳地址,可以灵活管理路由设备是否向路由管理设备发布路由,提高路由的配置效率,可以更为灵活的控制流量调度,减少不必要的网络资源浪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路由管理设备为流量清洗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流量检测平台,所述路由设备为汇聚路由器。流量清洗设备根据流量检测平台的运行状态管理汇聚路由器上的路由,其中,流量检测平台通过流量采样日志或者流量镜像的方式,分析业务流量中是否存在异常流量,流量清洗设备可以对流量中的异常流量进行过滤,实现流量清洗的效果。当流量检测平台检测到存在异常流量时通知流量清洗设备,牵引流经汇聚路由器上的流量进行流量清洗。因此,流量清洗设备需要根据流量检测平台的运行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发布路由牵引流量以进行流量清洗。应当理解的是,在该网络场景下,可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内容,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路由管理设备为负载均衡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连接至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多台服务器中的任意服务器,所述路由设备为路由器。其中,负载均衡设备对流量进行负载分担,在流量调度过程中需要将流量发送给运行状态正常的服务器,避免将流量发送给运行状态故障的服务器。因此,负载均衡设备需要获取各个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动态更新路由器上的路由。应当理解的是,在该网络场景下,可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内容,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由以上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将路由策略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关联,通过与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路由策略实现路由的动态配置,可以在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只更新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不会影响其他路由配置,同时能够提高路由配置效率,减少人工配置的工作量,提高配置的准确性。
图2所示,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清洗路由配置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流量清洗路由配置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21、流量清洗设备22、汇聚路由器23a、出口路由器23b、流量检测平台24和服务器25,由流量清洗设备22实现流经客户端21与服务器25之间流量的清洗,由流量检测平台24对流经客户端21与服务器25之间的流量进行分析,确认是否存在异常流量,由汇聚路由器23a和出口路由器23b实现客户端21与服务器25之间的流量调度。客户端21向服务器25发送流量,流量检测平台24对流量进行检测,当发现有异常流量时通知流量清洗设备22对流量进行牵引,流量清洗设备22获取流量检测平台24的运行状态,根据获取到的当前运行状态更新汇聚路由器23a与流量清洗设备22之间的路由,从而实现路由的动态配置。
而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路由策略与流量检测平台24的运行状态相关联,可以实现对汇聚路由设备23a与流量清洗设备22之间路由的动态配置,下面结合图3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3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流量清洗的路由动态配置方法的多方交互流程图。如图3所示,客户端21、流量清洗设备22、汇聚路由器23a、出口路由器23b、流量检测平台24和服务器25之间的交互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流量清洗设备22向流量检测平台24发送监测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人工预先配置有监测报文内容和监测报文的发送周期,并预先将流量检测平台24设置为监测目标,流量清洗设备22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流量检测平台24发送监测报文。
步骤302,流量清洗设备22根据流量检测平台24对所述监测报文的响应情况,确定流量检测平台24的健康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流量检测平台24在接收到监测报文后向流量清洗设备22返回回复报文,若流量清洗设备22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针对监测报文的回复报文,则流量检测平台24运行状态为正常;若流量清洗设备22未能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针对监测报文的回复报文,则流量检测平台24运行状态为故障。
步骤303,流量清洗设备22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流量检测平台24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
预先建立有路由策略与流量检测平台24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关系。举例而言,预先配置有与流量检测平台24运行状态正常相对应的第一路由策略,所述第一路由策略的匹配条件被配置为“if match acl 2000”指定动作被配置为“apply backup-nexthop192.168.20.2”。
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的流量检测平台24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确定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当获取到的流量检测平台24的运行状态为故障时,确定目标路由策略为空。
步骤304,流量清洗设备22确定与所述目标路由策略相匹配的目标路由。
在本实施例中,当运行状态正常时,根据第一路由策略中的if-match语句匹配汇聚路由器23a上路由信息目的IP地址及其对应的反掩码的基本ACL编号为2000的路由作为目标路由。
步骤305,流量清洗设备22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
在本实施例中,当流量检测平台运行状态正常时,根据第一路由策略中的apply子句,设置匹配到的汇聚路由器23a上的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将该路由的下一跳设置为IP地址为192.168.20.2的流量清洗设备22。当流量检测平台状态故障时,第一路由策略失效,撤销该路由,断开流量清洗设备22与汇聚路由器23a之间的目标路由。
图4所示,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负载均衡的路由动态配置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负载均衡的路由动态配置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41、负载均衡设备42、路由器43和服务器集群44,由负载均衡设备42将来自客户端41的流量调度给服务器集群44中运行状态正常的服务器,实现客户端41与服务器集群44之间的流量调度。其中,服务器集群44包含多台服务器,譬如图4所示的服务器44a、服务器44b和服务器44c等,当然本申请并不限制服务器集群44所含服务器的数量。路由器43实现负载均衡设备与服务器44之间的流量调度,负载均衡设备42获取服务器集群44中各台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根据各台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更新路由器43上的路由,使路由器43上与运行状态故障的服务器相对应的路由断开,从而实现了路由的动态配置。
而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路由策略与服务器集群44中各台服务器的运行状态相关联,可以实现对路由器43上路由的动态配置,下面结合图5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5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负载均衡的路由动态配置方法的多方交互流程图。如图5所示,客户端41、负载均衡设备42、路由器43和服务器集群44中任一服务器44a之间的交互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负载均衡设备42向服务器集群44中任一服务器44a发送监测报文。
负载均衡设备42对客户端41发送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将流量发送给服务器集群44中不同的服务器。在负载均衡技术中需要将流量发送给运行状态正常的服务器,避免将流量发送给运行状态故障的服务器。因此负载均衡设备22需要实时获取各个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动态更新路由器43上的路由配置,方便将客户端41发送的流量调度给运行状态正常的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人工预先配置有监测报文内容和监测报文的发送周期,并预先将服务器44a设置为监测目标,负载均衡设备42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向服务器44a发送监测报文。
步骤502,负载均衡设备42根据服务器44a对所述监测报文的响应情况,确定服务器44a的健康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44a在接收到监测报文后向负载均衡设备42返回回复报文,若负载均衡设备42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针对监测报文的回复报文,则服务器44a运行状态为正常;若负载均衡设备42未能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针对监测报文的回复报文,则服务器44a运行状态为故障。
步骤503,负载均衡设备42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服务器44a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
预先建立有路由策略与服务器44a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关系。举例而言,预先配置有与运行状态正常相对应的第一路由策略和与运行状态故障相对应的第二路由策略,所述第一路由策略的匹配条件被配置为“if match acl 2000”指定动作被配置为“applypreference 1”,所述第二路由策略的匹配条件被配置为“if match acl 2000”指定动作被配置为“apply preference 100”。
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的服务器44a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确定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当获取到的服务器44a的运行状态为故障时,确定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二路由策略。
步骤504,负载均衡设备42确定与所述目标路由策略相匹配的目标路由。
在本实施例中,当运行状态正常时,根据第一路由策略中的if-match语句匹配路由器43上路由信息目的IP地址及其对应的反掩码的基本ACL编号为2000的路由作为目标路由;当运行状态故障时,根据第二路由策略中的if-match语句匹配路由器43上路由信息目的IP地址及其对应的反掩码的基本ACL编号为2000的路由作为目标路由。
步骤505,负载均衡设备42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
在本实施例中,当流量检测平台运行状态正常时,根据第一路由策略中的apply语句设置匹配到的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将该路由的优先级设置为较高的1;当流量检测平台状态故障时,根据第二路由策略中的apply语句设置匹配到的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将该路由的优先级设置为较低的100。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一种装置的实施例。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路由动态配置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02、内部总线604、网络接口606、内存6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6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6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6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6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解决路由动态配置问题的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路由动态配置装置的框图。参照图7,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702、确定单元704和更新单元706,其中:
获取单元702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确定单元704被配置为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
更新单元706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路由设备上的路由。
可选的,所述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监测报文,以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健康检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监测报文的响应情况,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健康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路由,包括:确定与所述目标路由策略相匹配的目标路由;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
可选的,所述路由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路由的目标网段、掩码、下一跳、度量值、信息标记、团体属性、优先级。
可选的,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正常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故障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区别于所述第一路由策略的第二路由策略;或者,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正常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故障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空。
可选的,所述路由管理设备为流量清洗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流量检测平台,所述路由设备为汇聚路由器。
可选的,所述路由管理设备为负载均衡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连接至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多台服务器中的任意服务器,所述路由设备为路由器。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路由动态配置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比如该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路由设备上的路由。
其中,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路由管理设备,所述路由管理设备用于对路由设备进行管理,且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
确定与所述目标路由策略相匹配的目标路由;
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监测报文,以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健康检查;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监测报文的响应情况,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健康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路由的目标网段、掩码、下一跳、度量值、信息标记、团体属性、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正常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故障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区别于所述第一路由策略的第二路由策略;或者,
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正常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第一路由策略;当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为故障时,所述目标路由策略为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管理设备为流量清洗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流量检测平台,所述路由设备为汇聚路由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管理设备为负载均衡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连接至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多台服务器中的任意服务器,所述路由设备为路由器。
7.一种路由动态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路由管理设备,所述路由管理设备用于对路由设备进行管理,且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路由策略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路由策略;
更新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路由策略相匹配的目标路由,并根据所述目标路由策略更新所述目标路由的路由属性。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78011.XA 2020-12-28 2020-12-28 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637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011.XA CN112637077B (zh) 2020-12-28 2020-12-28 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011.XA CN112637077B (zh) 2020-12-28 2020-12-28 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077A CN112637077A (zh) 2021-04-09
CN112637077B true CN112637077B (zh) 2023-02-28

Family

ID=75326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8011.XA Active CN112637077B (zh) 2020-12-28 2020-12-28 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7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5213B (zh) * 2021-06-10 2022-11-18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路由表项的配置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15378798B (zh) * 2022-08-22 2024-02-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感知的多集群网关协同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3952A (zh) * 2004-11-10 2006-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或网络故障时高优先级报文的带宽保证方法
CN101056270B (zh) * 2007-05-18 2010-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收敛的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0531102C (zh) * 2007-11-02 2009-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表调整方法、路由查询方法和装置及路由表存储装置
US9843496B2 (en) * 2013-01-21 2017-12-12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and network topology management method
US10103995B1 (en) * 2015-04-01 2018-10-1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policy-based routing
CN105959129B (zh) * 2016-02-15 2019-09-17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测网络故障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76B (zh) * 2017-01-24 2020-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转发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35928B (zh) * 2018-06-21 2022-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120897A (zh) * 2019-04-22 2019-08-13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链路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7077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2088B2 (en) Tactical traffic engineering based on segment routing policies
US10666563B2 (en) Buffer-less virtual routing
US7765283B2 (en) Network provisioning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US10182105B2 (en) Policy based framework fo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device having multiple packet-processing nodes
US20020141378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acilitating deployment, support and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routing policies
CN112637077B (zh) 路由动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0530669B2 (en) Network service aware router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10764120B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high resilient active recovery for BGP route reflectors
US77929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izing network resources
CN105637806A (zh) 网络拓扑确定方法和装置、集中式网络状态信息存储设备
JP4169710B2 (ja) Bgp経路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1865787B (zh) 一种流量的统计方法、一种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70141950A1 (en) Rescheduling a service on a node
US8964596B1 (en) Network service aware router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Wang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ntrollers and switches in SDN
US20010047411A1 (en) Server
CN105634765A (zh) 控制器替换方法及装置
CN114448868A (zh) 一种基于分段路由策略的路径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Akashi et al. Multiagent-based cooperative inter-as diagnosis in encore
GB2578453A (e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Ruelas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neural switch using OpenFlow as load balancing method in data center
WO2023188186A1 (ja) 通信経路決定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経路決定方法
CN114531393A (zh) 分段路由策略下发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JP2017158103A (ja)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