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6045A - 缆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缆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6045A
CN112636045A CN202011015622.3A CN202011015622A CN112636045A CN 112636045 A CN112636045 A CN 112636045A CN 202011015622 A CN202011015622 A CN 202011015622A CN 112636045 A CN112636045 A CN 112636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nector
lateral
row
electrical
milli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56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德尔·欧赫内·马瑟
查德瑞克·保罗·费思
乔纳森·E·巴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t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mt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tec Inc filed Critical Samtec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636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1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for shielded multiconductor cable
    • H01R13/65914Connection of shield to additional grounding conducto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缆线连接器。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电缆连接器具有附连到至少一根缆线的安装端,以及与互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端。连接器具有壳体,以及由壳体支承的多个电接触件。多个电接触件布置在至少第一行和第二行中。每行具有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的多个信号接触件对,以及设置在各信号接触件对之间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彼此间隔开0.68毫米±0.05毫米的距离,信号接触件对彼此间隔开2.90毫米±0.05毫米的距离,并且第一行和第二行彼此间隔开3.1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Description

缆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966,240和于2019年9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905,130的权益,这两篇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援引并入。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系统通常包括在一个或多个互连电路板上的电路和部件。电连接器系统中的电路板的示例可以包括子板、母板、后面板(backplane boards)、中面板(midplaneboards)等。电组件还可以包括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提供诸电部件之间的接口,并为电通信数据信号和/或电力提供导电路径,以使诸电部件相互处于电连通。
发明内容
在示例中,电缆连接器包括:安装端和对接端,安装端被配置成附连到至少一根缆线;对接端从安装端偏移并被配置成沿对接方向与互补对接电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由连接器壳体支承的多个电接触件。多个电接触件被布置在至少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第一行和第二行均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对以及多个接地接触件,多个信号接触件对沿垂直于对接方向的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多个接地接触件沿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从而使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被设置在相邻的信号接触件对之间。每个信号接触件对中的单个信号接触件沿侧向方向彼此间隔开0.68毫米±0.05毫米的距离,相邻的信号接触件对彼此间隔开2.90毫米±0.05毫米的距离,并且第一行和第二行沿垂直于对接方向和侧向方向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3.15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对说明性示例的以下描述。应当理解,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潜在示例不限于所描绘的示例。
图1示出根据一个示例的电缆连接器系统的分解透视图,该电缆连接器系统具有第一电缆连接器和第二电缆连接器;
图2示出具有四行电接触件的图1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3A示出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B示出其中采用替代示例的耦合机构的图1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耦合机构将至少一根电缆固定至连接器壳体;
图3C示出图3B的耦合机构的特写透视图,其中收缩包覆被移除;
图3D示出图3B的耦合机构的横截面剖视图,其中收缩包覆被移除;
图4A示出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对接接口的透视图;
图4B示出图4A的对接接口的一行电接触件的主视图;
图5A示出连接到缆线的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多行电接触件的的透视图,其中连接器的内壳本体被移除;
图5B示出根据另一示例的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多行电接触件的透视图,其中连接器的内壳本体被移除;
图5C示出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罩被移除以示出应力释放机构,该应力释放机构为在其内的缆线提供应力释放,其中仅示出一部分缆线;
图5D示出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俯视图,其中罩被移除以示出应力释放机构,该应力释放机构为在其内的缆线提供应力释放;
图6示出连接到缆线并且罩被移除的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一行电接触件的透视图;
图7示出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一行信号接触件的透视图;
图8A示出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一行电接触件的接地导体的透视图;
图8B示出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接地导体的一部分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接地导体上形成有插入体;
图9示出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保持体的透视图,该保持体被配置成将罩保持在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一行电接触件上;
图10示出具有两行电接触件的图1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1示出具有八行电接触件的图1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2示出具有四行电接触件的图1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3A示出图1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3B示出图1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对接端的平面图;
图14示出图1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对接接口的透视图;
图15示出连接到缆线并且连接器的内壳本体被移除的图1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多行电接触件的透视图;
图16示出连接到缆线并且罩被移除的图1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一行电接触件的透视图;
图17示出图1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一行信号接触件的透视图;
图18A示出图1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一行电接触件的接地导体的透视图;
图18B示出图1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接地导体的一部分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接地导体上形成有插入体;
图19示出图2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保持体的透视图,该保持体被配置成将罩保持在图12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一行电接触件上;
图20示出具有两行电接触件的图1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1示出具有八行电接触件的图1的第二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2示出图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另一示例的分解图,其中电缆连接器具有八行电接触件;
图23示出图22的第一电缆连接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中外壳体被移除;
图24示出图22的连接器的耦合机构的横截面透视图,该耦合机构将至少一根电缆固定到连接器壳体;
图25示出图24的耦合机构的侧视图;
图26示出根据一个示例的计算设备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图1的多个电缆连接器系统附连到该计算设备;以及
图27示出根据另一示例的计算设备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图1的多个电缆连接器系统附连到该计算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电缆连接器系统10包括电缆连接器100和互补电缆连接器200。为了便于讨论,电缆连接器100和电缆连接器200分别被称为第一电缆连接器和第二电缆连接器。然而,应当理解地是,电缆连接器100和电缆连接器200可以替代地简称为电缆连接器,或者分别称为公头电缆连接器和母头电缆连接器,或者分别称为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或者分别称为第二电缆连接器和第一电缆连接器。第一电缆连接器100和第二电缆连接器200被配置为相互对接,以使第一电缆连接器100和第二电缆连接器200相互处于电连通。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电缆连接器100可以具有扣件(clip)101,扣件101被配置为当第一电缆连接器100和第二电缆连接器200相互对接时将第一电缆连接器100固定地附连到第二电缆连接器200。扣件1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齿101a,诸如一对齿101a,每个齿被配置为接合第二电缆连接器200的对接接口的对应的凹部213c。应当理解地是,除扣件101之外的其他类型的紧固件也可以用于将第一电缆连接器100固定地附连到第二电缆连接器200。
第一电缆连接器100可以被配置为附连到至少一根第一缆线300的第一端,以使第一电缆连接器100与至少一根第一缆线300处于电连通。可以将第一电缆106的第二端配置为附连到互补电部件(未示出),互补电部件诸如是另一合适的电缆连接器。例如,该互补电部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缆线连接器,诸如于2019年10月8日提交的PCT申请号PCT/US2019/55139中所描述的CPI缆线连接器,该申请的教导在此援引并入,如同它们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该互补电部件也可以是由Samtec Inc.(申泰公司)制造的适合的连接器,诸如NOVARAY缆线连接器、ACCELERATE缆线连接器或是于2019年8月29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公开号2019/0267732中所描述的直连连接器,美国专利公开号2019/0267732的教导在此援引并入,如同它们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因此,至少一根第一电缆300可被配置成使第一电缆连接器100和互补电部件处于相互电连通。
第二电缆连接器200可以被配置为附连到至少一根第二缆线400的第一端,以使第二电缆连接器200与至少一根第二缆线400处于电连通。第二电缆400的第二端可以被配置为附连到第二互补电部件(例如,图27中所示),第二互补电部件诸如是另一合适的电缆连接器。例如,第二互补电部件可以是诸如CPI缆线连接器的任何合适的缆线连接器,例如是于2019年10月8日提交的PCT申请号PCT/US2019/55139中所描述的缆线连接器,第二互补电部件也可以是由Samtec Inc.制造的适合的连接器,诸如NOVARAY缆线连接器、ACCELERATE缆线连接器或是于2019年8月29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公开号2019/0267732中所描述的直连连接器。第二互补电部件可邻近ASIC或管芯封装基板设置。因此,至少一根第二电缆400可以被配置为使第二电缆连接器200和第二互补电部件处于相互电连通。因此,当第一电缆连接器100和第二电缆连接器200对接时,可以在第一互补电部件和第二互补电部件之间提供经过第一缆线连接器100和第二缆线连接器200的导电路径,诸如从第一互补电部件和第二互补电部件中至少一者到第一互补电子部件和第二互补电子部件中另一者的导电路径。
参照图2和图3A,第一电连接器100包括对接端102和安装端104,安装端104与对接端102间隔开。对接端102被配置为与第二电连接器200沿对接方向MA1对接。因此,第二电连接器200被配置为与对接端102沿对接方向MA2对接,对接方向MA2与对接方向MA1相反。为了便于讨论,将对接方向MA1和MA2分别称为第一对接方向和第二对接方向。然而,应当理解地是,对接方向MA1和对接方向MA2可以替代地简称为对接方向。安装端104被配置为安装到至少一根电缆300(图1中所示)上。对接端102可以与安装端104沿一轴线间隔开,该轴线沿第一对接方向MA1延伸,以使得第一电连接器100形成竖直连接器。在替代示例中,对接端102和安装端104可相互成角度地偏移,以使得第一电连接器100形成诸如直角连接器的角形连接器。
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侧向侧面106和第二侧向侧面108,第一侧向侧面106和第二侧向侧面108沿垂直于第一对接方向MA1的侧向方向A相互偏移。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横向端110和第二横向端112,第一横向端110和第二横向端112沿垂直于第一对接方向MA1和侧向方向A的横向方向T相互偏移。在一个示例中,电连接器100沿第一对接方向MA1从第一安装端104到第一对接端102可以是细长的。例如,电连接器100可以具有沿第一对接方向MA1的长度,该长度大于电连接器100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以及电连接器100沿横向方向T的尺寸。然而,应当理解地是,在替代示例中,电连接器100不必沿纵向方向L是细长的。
电连接器100包括连接器壳体114和由连接器壳体114支承的多个电接触件116。连接器壳体114可以由介电材料或电绝缘材料形成。连接器壳体114可具有外壳本体115。外壳本体115可界定在其内的腔室117。当至少一根缆线300附连到电接触件116时,腔室117可被配置成容纳至少一根缆线300的第一端。壳体114的外壳本体115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外壳本体115可具有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沿侧向方向A相互偏移,以界定在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之间的腔室117。外壳本体115可具有第一横向端壁115c和第二横向端壁115d,第一横向端壁115c和第二横向端壁115d沿横向方向T相互偏移,以界定在第一横向端壁115c和第二横向端壁115d之间的腔室117。
外壳本体115可具有第一本体部分115e和第二本体部分115f,第一本体部分115e和第二本体部分115f能够相互耦合,以界定在第一本体部分115e和第二本体部分115f之间的腔室117。第一本体部分115e和第二本体部分115f可分别包括第一横向端壁115c和第二横向端壁115d。例如,第一本体部分115e和第二本体部分115f之一可以被形成为第一本体部分115e和第二本体部分115f中另一者的盖。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一本体部分115e和第二本体部分115f可以被形成为蛤壳式(clamshell)壳体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在其他示例中,外壳本体115可以被界定为一体式本体部分,或者外壳本体115可以包括除第一可耦合本体115e和第二可耦合本体部分115f以外的其他部分。
与第一横向端壁115c和第二横向端壁115d相比,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可沿第一对接方向MA1进一步延伸。因此,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可以沿第一对接方向MA1伸出超过第一横向端壁115c和第二横向端壁115d。在一个示例中,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可以沿第一对接方向MA1至少伸出达到电接触件116或超过电接触件116。因此,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可以为电接触件116提供保护。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在对接端102处可以沿一平面基本上是平的,该平面沿第一对接方向MA1和横向方向T延伸。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可以具有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该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小于第一侧壁115a和第二侧壁115b沿横向方向T的尺寸。应当理解地是,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可具有另一适合的形状。
连接器壳体114可以包括内壳本体118,内壳本体118被配置为支承电接触件116的至少一部分,诸如支承电接触件116的安装端。内壳本体118可以被容纳在外本体部分115的腔室117内。或者,内壳本体115和外壳本体118可以相互集成,以使得连接器壳体114具有单个壳体本体。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可以沿第一对接方向MA1至少伸出达到内壳本体118或超过内壳本体118。
参考图4A,图4A示出了图1的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对接接口。壳体114被配置成支承电接触件116,以使得电接触件116被布置在至少一行中,该至少一行沿侧向方向A延伸。例如,该至少一行可包括沿横向方向T相互间隔开的多个行。例如,多行可以包括例如图4A中所示的四行。在替代示例中,多行可以包括例如图10中所示的两行、六行、例如图11中所示的八行或多于八行。每行中的电接触件116可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诸行可互相平行。每行均可以是电接触件116的线性阵列。每个线性阵列可以沿侧向方向A延伸或者可以沿另一合适的方向延伸。
每行电接触件116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120和多个接地接触件122。每行中的信号接触件120可以成对布置。每对信号接触件120可界定差分信号对。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120可以布置成边缘对边缘。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120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距离d1。距离d1可以从一对信号接触件中的一个信号接触件120的中心沿侧向方向A到该对信号接触件中另一信号接触件120的中心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1可以是0.68毫米±0.05毫米。附加地或替代地,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120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距离d11(在图4B中示出),其中距离d11是从该对中的一个信号接触件120的最内边缘至该对中另一信号接触件120的最内边缘测量的。在一各示例中,距离d11可以是0.38毫米±0.05毫米。
各信号接触件120的对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距离d2,距离d2大于距离d1。距离d2可以从一对信号接触件120中两个接触件之间的中点沿侧向方向A到相邻一对信号接触件120中两个接触件之间的中点来测量。例如,距离d2可以是2.90毫米±0.05毫米。
每行中的多个接地接触件122包括在信号接触件120的相邻的对之间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122。多个接地接触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每行接触件的最外端的最外接地接触件123,或者设置在每行接触件的最外端的一对最外接地接触件123。可以将各对信号接触件120设置在相邻的接地接触件122和接地接触件123之间。如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每行中的多个接地接触件122和接地接触件123可以通过接地板134相互连接(诸如图6和图8A中所示)。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122中的每个接地接触件122可以包括如所示的单个较宽的接地接触件或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的两个或更多个接地接触件。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122的每个接地接触件122可以与相邻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122间隔开距离d3。距离d3可以从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122的中心沿侧向方向A到相邻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122的中心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3可以是2.90毫米±0.05毫米。
一对信号接触件120可以与相邻的接地接触件122沿侧向方向A间隔开距离d12(如图4B所示)。距离d12可以从一对信号接触件120中一个信号接触件120的最内边缘沿侧向方向A到相邻的接地接触件的最内边缘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12可以为0.50毫米±0.05毫米。附加地或替代地,一对信号接触件120可以与相邻的接地接触件123沿侧向方向A间隔开距离d13(图4B中所示),其中距离d13是从该对信号接触件120中最邻近(即,最靠近接地接触件123)的信号接触件120的中心到相邻的接地接触件123的中心测量的。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12可以为0.78毫米±0.05毫米。
成行布置的电接触件116可以包括相互间隔开距离d4的第一行R1和第二行R2。距离d4可以从第一行R1的接地板134(如图6和图8A中所示)沿横向方向T到第二行R2的接地板134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4可以是3.15毫米±0.05毫米。换言之,第一行和第二行可以以3.15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间隔开。第一行R1和第二行R2可以在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中心线CL的相对侧等距间隔开。因此,在一个示例中,行R1和行R2可以各自与中心线CL间隔开1.575±0.05毫米的距离d10
成行布置的电接触件116可以包括沿横向方向T在中心线CL的第一侧上的行的第一集合。行的第一集合可以包括第一行R1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3,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3在中心线CL的第一侧上沿横向方向T与第一行R1向外间隔开。第一行R1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3可以相互间隔开距离d5。距离d5可以从第一集合中每行的接地板134沿横向方向T到第一集合中相邻行的接地板134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5可以是2.00毫米±0.05毫米。换言之,第一集合中诸行可以相互间隔开2.00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
类似地,成行布置的电接触件116可以包括沿横向方向T在中心线CL的第二侧上的行的第二集合。行的第二集合可以包括第二行R2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4,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4在中心线CL的第二侧上沿横向方向T与第二行R2向外间隔开。第二行R2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4可以相互间隔开距离d5。距离d5可以从第二集合中每行的接地板134(如图6和图8A中所示)沿横向方向T到第二集合中相邻行的接地板134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5可以是2.00毫米±0.05毫米。换言之,第二集合中诸行可以相互间隔开2.00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
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可以具有第一内表面115g和第二内表面115h,第一内表面115g和第二内表面115h面向内并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距离d6。内表面115g和内表面115h可以被配置为容纳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第一侧向侧壁218a的外表面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图14中所示)的外表面。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6可以是14.70毫米±0.05毫米。
内壳本体118可以具有第一侧向外表面118a和第二侧向外表面118b,第一侧向外表面118a和第二侧向外表面118b面向外并且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距离d7,其中距离d7小于距离d6。第一侧向外表面118a和第二侧向外表面118b被配置成被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第一侧向侧壁218a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图14中所示)的内表面所容纳。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7可以是12.70毫米±0.05毫米。
内壳本体118可以具有第一横向外表面118c和第二横向外表面118d,第一横向外表面118c和第二横向外表面118d面向外并且沿横向方向T相互间隔开距离d8。第一横向外表面118c和第二横向外表面118d被配置成被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第一横向端壁218c的内表面和第二横向端壁218d(图14中所示)的内表面所容纳。在一个示例中,当电连接器100如图10中所示具有两行电接触件116时,距离d8可以是5.85毫米±0.05毫米。在另一示例中,当电连接器100如图4A中所示具有四行电接触件116时,距离d8可以是9.85毫米±0.05毫米。在又一示例中,当电连接器100如图11所示具有八行电接触件116时,距离d8可以是17.85毫米±0.05毫米。
内壳本体118可间隔在第一侧壁115a和第二侧壁115b之间,以使得第一内表面115g与第一外表面118a间隔开并且第二内表面115h与第二外表面118b间隔开,从而在第一内表面115g与第一外表面118a之间界定第一间隙119,在第二内表面115h与第二外表面118b之间界定第二间隙119。当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200相互对接时,第一间隙119和第二间隙119可以被配置成分别容纳第二电连接器200的第一侧向侧壁218a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图14中所示)。第一间隙119和第二间隙119可各自具有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d9。在一个示例中,尺寸d9可以是1.00毫米±0.05毫米。
简要地参考图4B,内壳本体11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间隔壁121,间隔壁121对应于一行电接触件116。例如,内壳本体118可以包括用于每行电接触件116的间隔壁121。间隔壁121可具有沿横向方向T相互间隔开的第一横向端121a和第二横向端121b。间隔壁121可界定内壳本体118的第一侧向侧表面118a和第二侧向侧表面118b各自的至少一部分。间隔壁121可具有从第一侧向表面118a沿侧向方向A到第二侧向表面118b的宽度,以及从第一横向端121a沿横向方向T到第二横向端121b的高度。该宽度可以大于该高度。
间隔壁121可以界定多个凹部,多个凹部朝向第二横向端121b延伸到第一横向端121a中。多个凹部可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凹部125,每个信号接触件凹部125被配置为支承在其中的一对信号接触件120。多个凹部可包括多个接地接触件凹部127,每个接地接触件凹部127被配置为支承在其中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122。间隔壁121可界定多个分隔壁129,每个分隔壁129将信号接触件凹部125与接地接触件凹部127分开。每个信号接触件凹部125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d14。在一个示例中,尺寸d14可以是1.30毫米±0.05毫米。
每个接地接触件凹部127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d17。在一个示例中,尺寸d17可以是1.20毫米±0.05毫米。每个接地接触件凹部127可以沿侧向方向A与相邻的接地凹部127间隔开尺寸d16。尺寸d16可以从接地接触件凹部127的中心到相邻的接地接触件凹部127的中心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尺寸d16可以是2.90毫米±0.05毫米。每个分隔壁129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d18。在一个示例中,尺寸d18可为0.20毫米±0.05毫米。每个接地接触件凹部127可以由一对相邻的分隔壁129界定。每对相邻的分隔壁129可以具有尺寸d15,尺寸d15从该对分隔壁129中的一个分隔壁129的外表面沿侧向方向A到该对分隔壁129中的另一分隔壁129的外表面进行测量。在一个示例中,尺寸d15可以是1.6毫米±0.05毫米。每个分隔壁129可具有从对应的接地接触件凹部127的底部沿横向方向T到第一横向端121a的尺寸d19。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19可以是0.83毫米±0.05毫米。
参照图4A、图5A和图5B,电连接器100可以可选地包括本体126,本体126被调谐以吸收某频率或某频率范围的磁场。例如,本体126可具有被调谐为吸收基本上处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工作频率的磁场的材料特性。关于频率的词语“基本上”包括本文所述的频率连同在所述频率之上及之下5GHz以内的频率(+/-5GHz)。当然,应当理解地是,本体126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需要衰减其他频率。例如,本体126可以是宽带吸收器。本体126可以被调谐以衰减宽于1GHz、宽于10GHz、宽于20GHz、宽于30GHz、宽于40GHz、宽于50GHz、宽于60GHz、宽于70GHz、宽于80GHz、宽于90GHz或宽于100GHz频率的频带。
本体126可包括由导电材料或非导电材料形成的基板或板。基板或板可以充当屏蔽。本体126可包括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基板或板可以由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嵌入或以其他方式覆盖。可以将本体126与接地隔离,以使得本体126不与接地电耦合,其中本体126包括基板或板和/或损耗材料或超材料。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可以是吸收磁性的。在一个示例中,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可以是导电的。例如,损耗材料或超材料的电导率可以大于1西门子/米直至约6.1×107西门子/米。或者,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可以是不导电的。例如,损耗材料或超材料的电导率范围为1西门子/米直至1×10-17西门子/米。不受缚于理论的,可以相信地是,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可以相对于可比较的设计改善信号完整性,在可比较的设计中,基板或板或者未接地的基板或板没有被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嵌入或覆盖。本公开的连接器在没有本体126的情况下能够满足32吉比特/秒的PCIE Express Gen 5标准,或者当与本体126一起施行时可以与56吉比特/秒的NRZ或112吉比特/秒的PAM4兼容。不受缚于理论,可以相信地是,本体126可以在较高的频率下产生较低的串扰。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所示,内壳本体118可以界定开口118e,开口118e沿相反方向延伸到内壳本体118中,其中相反方向与第一对接方向MA1反向,开口118e被配置为容纳本体126。开口118e可以沿相反方向贯穿内壳本体118延伸。替代地或附加地,连接器壳体114可以包括本体126,连接器壳体114诸如是内壳本体118。具体而言,连接器壳体114可以包括由内壳本体118承载的本体126。具体而言,本体126可被嵌在内壳本体118中。替代地或附加地,本体126可被设置在连接器壳体114的外表面上。
本体126可被设置在第一行R1电接触件116和第二行R2电接触件116之间。本体126沿侧向方向A可以是细长的。因此,本体126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可以大于本体126沿横向方向T的尺寸。本体126可以沿中心线CL沿侧向方向A延伸。如图5A中所示,本体126可以具有沿横向方向A和对接方向MA1基本上平的本体。本体126沿对接方向MA1的尺寸可以大于本体126沿横向方向T的尺寸。本体126可具有大致矩形的前端或插入端126a。然而,应当理解地是,前端或插入端可以具有另一种适合的形状。例如,图5B示出了前端或插入端126a可以被倒角(chamfered)。将前端或插入端126a倒角可以使本体126更易于插入内壳本体118中。
现在参照图3A和图5A,将描述将至少一根缆线300固定到电连接器100的安装端104的方法的一个示例。至少一根缆线300可包括至少一个护套302以及被支承在护套302内的多根较小缆线304,护套302诸如是金属编织式护套。应注意地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内壳本体118和护鞘300之间的多根较小缆线304的部分被隐藏。在一个示例中,较小缆线304可以包括含两根电线的缆线,该缆线诸如是双轴缆线(也被称为双绞缆线)。在一个示例中,每根双轴缆线可以是28-30美国线规(AWG)的双绞缆线。较小缆线304可以从护套302的一端延伸出并且分成多行,每一行对应于一行电接触件116。如图6中所示,每根两线缆线304可以包括电耦合至一对信号接触件120的一对电线,以使得两线缆线304中的每一根电线电耦合到一对信号接触件120中的一个不同的信号接触件120。附加地或替代地,较小缆线304可以包括含单根电线的缆线,诸如同轴缆线。在一个示例中,同轴缆线可以是34AWG的同轴缆线。在此类示例中,每根单线缆线304可以电耦合到一个不同的信号接触件120。
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128,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128附连到对应行的较小缆线304。例如,第一电连接器100可以包括用于每行较小缆线304的应力释放件128,以便将一行缆线304支承在应力释放件128中。每个应力释放件128可以包覆模制到一行缆线304或以另一种合适的方式附连到一行缆线。应力释放件128可以与内壳本体118沿相反方向间隔开,相反方向与第一对接方向MA1反向。每个应力释放件128可被配置成容纳在外壳114的腔室117中,从而使得应力释放件128相对于沿对接方向MA1和相反方向的平移而言,固定地耦合至外壳114。因此,每个应力释放件128可以帮助释放应力,以使得施加到缆线300的拉力被传递到外壳114。这可以减小或限制施加到在较小缆线304与较小缆线304相应的信号接触件120之间的连接的力。每个应力释放件128也可以将一较小缆线304的集合布置成行。
简要地参考图5C和图5D,示出了将应力释放件128固定在外壳114的腔室117中的方法的一个示例。连接器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突起131,诸如多个突起131,至少一个突起131从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之一延伸到外壳114的腔室117中。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突起131可具有诸如三角形的尖头形状。当将应力释放件135设置在腔室117中时,每个突起131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128的一侧接合。连接器100可以包括楔形体135,楔形体135被配置为容纳在以下二者之间:(i)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中的另一者(即,在与至少一个突起131相对的一侧上)和(ii)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128的一侧。在一个示例中,楔形体135可以具有板状形状。可选地,楔形体135可包括多个突起137,多个突起137向内延伸以与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128一侧接合。当楔形体135插入在(i)第一侧向侧壁115a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中的另一者和(ii)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128之间的腔室117内时,楔形体135向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128施加偏压力,该偏压力按压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128抵靠至少一个突起131,以便将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128的位置固定在腔室117内。
参考图6和图7,每行电接触件116可包括引线框架138(或者称为插入组件)。每个引线框架138可以包括介电的或电绝缘的插入体140和由插入体140支承的一行信号接触件120。该行信号接触件120可以由本体140包覆模制。或者,该行信号接触件120可以插接(stitched)到插入体140中。每个信号接触件120可以由导电金属形成。
每个信号接触件120具有信号安装端120a和信号对接端120b,信号对接端120b与信号安装端120a相对。每根较小缆线304的电线304a可以被钎焊或以其他方式电耦合到每个信号安装端120a。每个信号接触件120具有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对的第一信号边缘120c和第二信号边缘120d。每个信号接触件120具有沿横向方向T彼此相对的第一信号宽边120e和第二信号宽边120f。接触件120可以具有沿侧向方向A跨宽边120e和宽边120f的宽度,沿横向方向T跨边缘120c与边缘120d的厚度,以及沿对接方向MA1的长度。宽度可以大于厚度。此外,长度可以大于宽度和厚度。因此,每个信号接触件120在从其信号安装端120a向其信号对接端120b延伸时可以是细长的。
每个信号接触件120的信号对接端120b可以包括接触梁120g。接触梁120g可以被构造为具有弯曲的柔性梁,弯曲诸如是弧形的。本文所述的弯曲结构是指可通过诸如折弯端部或通过冲压弯曲形状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制造工艺来制造的弯曲形状。接触梁120g可包括梁本体120h和从梁本体210h延伸的尖端120j。梁本体120h可以沿远离信号安装端120a的方向延伸,并且尖端120j可以从梁本体120h沿与梁本体120h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诸如沿与对接方向MA1和横向方向T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梁本体120h和尖端120j可以在弯头120k处相互邻接。
参考图6、图8A和图8B,每行信号接触件116可包括接地导体133,接地导体133包括接地板134以及多个接地接触件122和接地接触件123。接地板134和每个接地接触件122、接地接触件123可以由导电金属形成。每个接地板134具有接地安装端134a和接地对接端134b,接地对接端134b沿第一对接方向MA1与接地安装端134a相对。每个接地板134具有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对的第一接地边缘134c和第二接地边缘134d。每个接地板134具有沿横向方向T彼此相对的第一接地宽边134e和第二接地宽边134f。每个接地板134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跨宽边134e和宽边134f的的宽度,沿横向方向T跨边缘134c和边缘134d的厚度,以及沿对接方向MA1的长度。长度可以大于厚度。此外,宽度可以大于长度和厚度。因此,每个接地板134在从其第一接地边缘134c向其第二接地边缘134d延伸时可以是细长的。每个接地板134可以在沿侧向方向A和第一对接方向MA1延伸的平面内具有基本上平的形状。
每个接地接触件122和接地接触件123可以从接地板134的接地对接端134b沿对接方向MA1延伸。然而,应当理解地是,在替代示例中,每个接地接触件122和接地接触件123不需要从接地板134延伸,而是可以被界定在接地板134的表面上。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接地接触件122和接地接触件123可以与接地板134是整体的。每个接地接触件122和接地接触件123可以界定突片(tab)或接地接触梁。每个接地接触梁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弯曲的柔性梁,弯曲诸如是弧形的。本文所述的弯曲结构是指可通过诸如折弯端部或通过冲压弯曲形状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制造工艺来制造的弯曲形状。每个接地接触梁可包括梁本体122h、梁本体123h和从梁本体122h、123h延伸的尖端122j、尖端123j。梁本体122h、梁本体123h可以沿远离接地板134的方向延伸,并且尖端122j、尖端123j可以从梁本体122h、梁本体123h沿与梁本体122h、梁本体123h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诸如沿与对接方向MA1和横向方向T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梁本体122h和尖端122j可在弯头122k处相互邻接,梁本体123h和尖端123j可在弯头123k处相互邻接。
接地板134可以包括多个接合特征139,多个接合特征139被配置成接合缆线304。在一些示例中,接合特征139可以包括用于每根缆线304的一对突片,其中该对突片被容纳在缆线304的相对侧上。如图8A所示,一对接合特征139可界定具有凹部的托架(cradle),该凹部被配置成支承在其中的一根缆线304。在一些示例中,接地板134可包括加强肋141,加强肋141被配置成增强接地板134以便限制接地板134的弯曲,尽管本公开的示例不限于具有肋141。肋141沿侧向方向A可以是细长的。因此,肋141可以具有沿侧向方向A的长度,该长度大于肋141沿对接方向MA1的宽度。肋141可限制沿一轴线的弯曲,该轴线沿对接方向MA1延伸,该弯曲将导致第一接地边缘134c和第二接地边缘134d朝向彼此移动。肋141可以被冲压或以其他方式形成在接地板134中。如图8B中所示,肋141可以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沿横向方向T相互间隔开。第一侧可以界定凹部,该凹部可以将引线框架138的绝缘插入体140的一部分容纳于其中。肋141的第二侧可以界定突出部,突出部延伸到绝缘插入体140中。插入体和/或凹部可以帮助将接地板134保持在插入体140内。
简要地参考图4A,每行的电接触件116可以沿横向方向T与相邻行的对应的电接触件对准。例如,一行中的每对信号接触件120可以沿横向方向T与每个相邻行中的一对信号接触件120排成一线。因此,可以说信号接触件对被布置在信号接触件的列中。类似地,行中的每个接地接触件122可以沿横向方向T与每个相邻行中的接地接触件122、接地接触件123排成一线。因此,可以说接地接触件被布置在接地接触件的列中。因此,每行中的信号接触件120和接地接触件122相对于每个相邻行中的信号接触件120和接地接触件122不交错,而是与那些接触件对准。应当理解地是,在替代示例中,一行中的信号接触件120和接地接触件122可以相对于相邻行中的信号接触件120和接地接触件122交错。
每行中的电接触件116可以沿侧向方向A边缘对边缘地布置。设置在中心线CL的第一侧上的电接触件可以具有尖端120j、尖端122j、尖端123j,尖端120j、尖端122j、尖端123j沿第一方向远离中心线CL延伸或弯曲。设置在中心线CL的第二侧上的电接触件可具有尖端120j、尖端122j、尖端123j,尖端120j、尖端122j、尖端123j沿第二方向远离中心线CL延伸或弯曲,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在一些示例中,设置在中心线CL的第二侧上的电接触件可以与设置在中心线CL的第一侧上的电接触件呈镜像。
参考图5A、图6和图9,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用于每一行的罩132,罩132被配置成覆盖信号接触件120的信号安装端120a,并且具体而言,罩132被配置成覆盖信号安装端120a和较小缆线304的电线304a之间的连接。罩132可以由诸如塑料的非导电材料形成。第一电连接器100可包括用于每一行的保持体136,保持体136被配置为将罩132耦合到信号接触件120和接地导体133。保持体136可包括基部136a和多个臂136b,多个臂136b可从基部沿横向方向T延伸。多个臂136b可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136b,第一臂和第二臂136b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基部136a被配置为设置在接地导体133的第一侧(例如,134f)上,并且臂136b被配置成经接地导体133的相应孔143延伸,并与接地导体133的第二侧(例如,134e)上的罩132接合。臂136b可以界定扣件,扣件被配置为将罩132保持在信号安装端120和接地导体133上方。
第一电连接器100可以可选地包括用于每行的应力释放件130,应力释放件130附连到较小缆线304。每个应力释放件130可以包覆模制到一行缆线304,或以另一种适合的方式附连到一行缆线。应力释放件130可以被配置成固定到罩132。应力释放件130可以由电磁干扰吸收材料形成。应力释放件130可被配置成为较小缆线304提供应力释放,以防止缆线304与信号接触件120断开连接。
参考图3A,连接器壳体114可以包括耦合器142,耦合器142被配置为接合至少一根电缆300的耦合器306,以便将至少一根电缆300固定到连接器壳体114。例如,连接器壳体114的耦合器142可以界定内表面142a,内表面142a界定开口142b,开口142b被配置为容纳至少一根电缆300的耦合器306。在一个示例中,当内表面142a沿一与第一对接方向MA1相反并且远离对接端102的方向延伸时,内表面142a向内渐缩。耦合器306可以是缆线300的护套302的金属编织物的加宽部分。至少一根电缆300的耦合器306可包括外表面306a,外表面306a在其沿一与第一对接方向MA1相反并远离对接端102的方向延伸时渐缩。渐缩表面306a和渐缩表面142a可互相接合从而防止至少一根缆线300相对于连接器壳体114沿与第一对接方向MA1相反并远离对接端102的方向平移。电连接器100可以可选地包括套筒308,套筒308诸如是容纳在至少一根缆线300的护套上的绝缘护鞘。电连接器100可以包括收缩包覆(shrink wrap)310,收缩包覆310可以在至少一根缆线300和耦合器142之间的接口上方收缩,以便固定至少一根缆线300和耦合器142。耦合器142可包括接合特征142c,接合特征142c诸如是脊突,并且收缩包覆310可被配置成收缩至诸脊突之间的间隙内。
在图3B至图3D中,示出了用于将至少一根电缆300固定到连接器壳体114的耦合机构的另一示例。在该示例中,外壳115的安装端可以包括突缘(lip)115j。突缘115可围绕外壳115的至少一部分安装端乃至全部安装端延伸。突缘115j可具有后端,以及与该后端沿对接方向MA1间隔开的前端。电缆300的金属编织式护套302可沿对接方向MA1在突缘115j上方延伸,以使得金属编织式护套302与突缘115j的形状相一致。因此,包括突缘115j的外壳115的安装端可以被容纳在金属编织式护套302中。电连接器100可以包括板簧311,板簧311被容纳在金属编织式护套302和外壳115的安装端上方。金属编织护套302的一部分可以卡在板簧311和突缘115j的前端之间,以防止金属编织式护套302相对于外壳115沿与对接方向MA1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突缘115j可以用作干扰金属编织护套302和板簧311沿相反方向运动的止动件。可选地,电连接器100可以包括收缩包覆310,收缩包覆310可以在金属编织式护套302、板簧311和外壳115的安装端之间的接口的上方收缩。
现在参考图12、图13A和图13B,第二电连接器200包括在对接端202和安装端204,安装端204与对接端202间隔开。对接端202被配置为与第一电连接器100沿第二对接方向MA2对接,第二对接方向MA2与第一对接方向MA1相反。安装端204被配置为安装到至少一根电缆400上。对接端202可与安装端204沿一轴线间隔开,该轴线沿第二对接方向MA2延伸,以使得第二电连接器200形成竖直连接器。在替代示例中,对接端202和安装端204可相互成角度地偏移,以使得第二电连接器200形成诸如直角连接器的角形连接器。
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一侧向侧面206和第二侧向侧面208,第一侧向侧面206和第二侧向侧面208沿垂直于第二对接方向MA2的侧向方向A相互偏移。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一横向端210和第二横向端212,第一横向端210和第二横向端212沿垂直于第二对接方向MA2和侧向方向A的横向方向T相互偏移。在一个示例中,电连接器200沿第二对接方向MA2从第一安装端204到第一对接端202可以是细长的。例如,电连接器200沿第二对接方向MA2的长度可以大于电连接器200沿侧向方向A的宽度以及电连接器200沿横向方向T的高度。然而,应当理解地是,在替代示例中,电连接器200不必沿纵向方向L是细长的。
电连接器200包括连接器壳体214和由连接器壳体214支承的多个电接触件216。连接器壳体214可以具有外壳本体215。外壳本体215可以由介电材料或电绝缘材料或导电材料形成。外壳本体215可界定在其内的腔室217。当至少一根缆线400附连到电接触件216时,腔室217可被配置为容纳至少一根缆线400的第一端。壳体214的外壳本体215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外壳本体215在垂直于第二对接方向MA2的平面内可以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外壳本体215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壁,该至少一个壁界定腔室217。至少一个壁可以沿第二对接方向MA2延伸超过多个电接触件216,从而界定插座,该插座被配置为将第一电连接器100容纳于其中。例如,外壳本体215可具有第一侧向侧壁215a和第二侧向侧壁215b,第一侧向侧壁215a和第二侧向侧壁215b沿侧向方向A相互偏移,以界定在第一侧向侧壁215a和第二侧向侧壁215b之间的腔室217。外壳本体215可具有第一横向端壁215c和第二横向端壁215d,第一横向端壁215c和第二横向端壁215d沿横向方向T相互偏移,以便界定在第一横向端壁215c和第二横向端壁215d之间的腔室217。外壳本体215可以形成为一体件,或者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可相互耦合的本体部分,以便界定在各部分之间的腔室217。
第一侧向侧壁215a和第二侧向侧壁215b可以沿第二对接方向MA2伸出至少达到电接触件216或超过电接触件216。因此,第一侧向侧壁215a和第二侧向侧壁215b为电接触件216提供保护。类似地,第一横向端壁215c和第二横向端壁215d可以沿第二对接方向MA2伸出至少达到电接触件216或超过电接触件216。因此,第一横向端壁215c和第二横向端壁215d为电接触件216提供保护,并且腔室217被配置为将第一电连接器100的对接端102容纳于其中。
连接器壳体214可以具有壳体护套213,壳体护套213设置在外壳本体215内。壳体护套213可以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壳体护套213可界定在其内的腔室213a。壳体护套213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壳体护套213在垂直于第二对接方向MA2的平面内可以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壳体护套213可以包括接合特征213b,接合特征213b被配置为当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对接端202经对应的开口容纳在壁500中时,与支承结构对接,支承结构诸如是图1所示的计算系统的壁500。在一些示例中,接合特征213b可以是受弹簧力作用的扣件或突片,该受弹簧力作用的扣件或突片被配置成接合壁500的内侧以限制第二电连接器200从计算系统的壁500拉出。
连接器壳体214可以包括内壳本体218,内壳本体218被配置成支承电接触件216的至少一部分,诸如支承电接触件216的安装端。外壳本体215可以由介电材料或电绝缘材料形成。内壳本体218可以被容纳在壳体护套213的腔室213内,壳体护套213被容纳在外部本体部分215的腔室217内。或者,内壳本体218、壳体护套213和外壳本体215中一者或多者乃至全体可以相互集成。外壳本体215的侧向侧壁和壳体护套213可以沿第二对接方向MA2伸出至少达到内壳本体218或超过内壳本体218。
在一些示例中,外壳本体215和壳体护套213可以具有互补对接特征,互补对接特征被配置成相互接合,以使得壳体护套213可以仅在一个方向上容纳在外壳本体215中。例如,外壳本体215在垂直于对接方向MA2的平面内可以具有一横截面形状,并且仅当外壳本体215和壳体护套213相对于彼此在选择取向时,壳体护套213在该平面内可以具有一与外壳本体215的横截面形状互补的横截面形状。外壳本体215和壳体护套213中的一者可以包括突出部,并且外壳本体215和壳体护套213中的另一者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容纳该突出部的凹部。例如,图13A和图13B示出了具体示例,其中壳体护套213具有突出部209,突出部209从壳体护套213向外延伸,并且外壳本体215界定凹部211,凹部211从外壳本体215的腔室217向外延伸,其中凹部211被配置为容纳突出部209。
参考图14,示出了图1的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对接接口。壳体214被配置为支承电接触件216,以使得电接触件216被布置成沿侧向方向A延伸的至少一行。例如,至少一行可包括沿横向方向T相互间隔开的多行。多行可包括例如如图14中所示的四行。在替代示例中,多行可包括如图20中所示的两行、六行、如图21中所示的八行,或多于八行。每行中的电接触件216可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诸行可互相平行。每行可以是电接触件216的线性阵列。每个线性阵列可沿侧向方向A延伸或者可沿另一合适的方向延伸。
每行电接触件216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220。每行中的信号接触件220可成对布置。每对信号接触件220可界定差分信号对。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220可以布置成边缘对边缘。每对中的信号接触件220可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距离d20。距离d20可从一对信号接触件220中的一个信号接触件的中心沿侧向方向A到该对信号接触件220中的另一信号接触件的中心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20可以是0.68毫米±0.05毫米。各信号接触件220的对可以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距离d21,距离d21大于距离d20。距离d21可从一对信号接触件220的两个接触件之间的中点沿侧向方向A到相邻一对信号接触件220中的两个接触件之间的中点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21可以是2.90毫米±0.05毫米。
每行可以可选地包括多个接地接触件。每行中的多个接地接触件222可包括在信号接触件220的相邻对之间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222。多个接地接触件还可包括设置在每行接触件的最外端上的最外接地接触件223。可将各对信号接触件220设置在相邻的接地接触件222和接地接触件223之间。如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每行中的多个接地接触件222和接地接触件223可通过接地板234(图16和图18A中所示)相互连接。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222的每个接地接触件可包括如所示的单个较宽的接地接触件或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的两个或更多个接地接触件。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222的每个接地接触件可与相邻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222间隔开距离d22。距离d22可从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222的中心沿侧向方向A到相邻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222的中心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22可以是2.90毫米±0.05毫米。
成行布置的电接触件216可包括相互间隔开距离d23的第一行R1和第二行R2。距离d23可从第一行R1的接地板234(图16和18A中所示)沿横向方向T到第二行R2的接地板234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23可以是3.15毫米±0.05毫米。换言之,第一行和第二行可以间隔开3.15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第一行R1和第二行R2可在第二电连接器200的中心线CL的相对侧等距地间隔开。因此,在一个示例中,行R1和行R2可以各自与中心线CL间隔开1.575±0.05毫米的距离。
成行布置的电接触件216可包括沿横向方向T在中心线CL的第一侧上的行的第一集合。行的第一集合可包括第一行R1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3,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3在中心线CL的第一侧上沿横向方向T与第一行R1向外间隔开。第一行R1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3可相互间隔开距离d24。距离d24可从第一集合中每行的接地板234沿横向方向T到第一集合中相邻行的接地板234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24可以是2.00毫米±0.05毫米。换言之,第一集合中诸行可相互间隔开2.00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
类似地,成行布置的电接触件216可包括沿横向方向T在中心线CL的第二侧上的行的第二集合。行的第二集合可包括第二行R2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4,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4在中心线CL的第二侧上沿横向方向T与第二行R2向外间隔开。第二行R2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行R4可相互间隔开距离d24。距离d24可从第二集合中每行的接地板234(如图16和图18A中所示)沿横向方向T到第二集合中相邻行的接地板234来测量。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24可以是2.00毫米±0.05毫米。换言之,第二集合中诸行可相互间隔开2.00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
内壳本体218可具有第一侧向侧壁218a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第一侧向侧壁218a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第一侧向侧壁218a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可具有在对接端处的外表面,第一侧向侧壁218a的外表面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的外表面面向外且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距离d25。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25可以是14.70毫米±0.05毫米。第一侧向侧壁218a的外表面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的外表面被配置成被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第一侧向侧壁115a的内表面115g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的内表面115h所容纳(图4A中所示)。
第一侧向侧壁218a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可具有在对接端处的内表面,第一侧向侧壁218a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的内表面面向内且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距离d26,其中距离d26小于距离d25。第一侧向侧壁218a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的内表面被配置成容纳第一电连接器100的侧向外表面118a和侧向外表面118b(图4A中所示)。在一个示例中,距离d26可以是12.75毫米±0.05毫米。
内壳本体218可具有第一横向内表面218c和第二横向内表面218d,第一横向内表面218c和第二横向内表面218d面向内并且沿横向方向T相互间隔开距离d27。第一横向内表面218c和第二横向内表面218d被配置成容纳第一电连接器100的横向外表面118c和横向外表面118d(图4A中所示)。在一个示例中,当电连接器200具有如图20中所示的两行电接触件216时,距离d27可以是5.95毫米±0.05毫米。在另一示例中,当电连接器200具有如图14中所示的四行电接触件216时,距离d27可以是9.95毫米±0.05毫米。在又一示例中,当电连接器200具有如图21中所示的八行电接触件216时,距离d27可以是17.95毫米±0.05毫米。
当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200相互对接时,第一侧向侧壁218a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可被配置成分别容纳于第一电连接器100的第一间隙119和第二间隙119中(图4A中所示)。第一侧向侧壁218a和第二侧向侧壁218b可各自具有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d28。在一个示例中,尺寸d28可以是1.00毫米±0.05毫米。
电连接器200可以可选地包括本体226,本体226被调谐以吸收某频率或某频率范围的磁场。例如,本体226可具有被调谐为吸收基本上处于第二电连接器200的工作频率的磁场的材料特性。关于频率的词语“基本上”包括本文所述频率连同在所述频率之上及之下5GHz以内的频率(+/-5GHz)。当然,应当理解地是,本体226可被配置为根据需要衰减其他频率。例如,本体226可以是宽带吸收器。本体226可被调谐以衰减宽于1GHz、宽于10GHz、宽于20GHz、宽于30GHz、宽于40GHz、宽于50GHz,宽于60GHz、宽于70GHz、宽于80GHz、宽于90GHz或宽于100GHz的频率的频带。
本体226可包括由导电材料或非导电材料形成的基板或板。基板或板可充当屏蔽。本体可包括损耗材料或超材料(matamaterial)。基板或板可由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嵌入或以其他方式覆盖。可将本体226与接地隔离,以使得本体226不与接地电耦合,其中本体226包括基板或板和/或损耗材料或超材料。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可以是吸收磁性的。在一个示例中,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可以是导电的。例如,损耗材料或超材料的电导率可大于1西门子/米直至约6.1×107西门子/米。或者,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可以是不导电的。例如,损耗材料或超材料的电导率范围为1西门子/米直至1×10-17西门子/米。不受缚于理论的,可以相信地是,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可以相对于可比较的设计改善信号完整性,在可比较的设计中,基板或板或者未接地的基板或板没有被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嵌入或覆盖。本公开的连接器在没有本体126的情况下能够满足32吉比特/秒的PCIE Express Gen 5标准,或者当与本体126一起施行时可以与56吉比特/秒的NRZ或112吉比特/秒的PAM4兼容。不受缚于理论,可以相信地是,本体126可在较高的频率下产生较低的串扰。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所示,内壳本体218可界定开口218e,开口218e沿相反方向延伸到内壳本体218中,其中相反方向与第二对接方向MA2反向,开口218e被配置成容纳本体226。开口218e可沿相反方向贯穿内壳本体218延伸。替代地或附加地,诸如内壳本体218的连接器壳体214可包括本体226。具体而言,连接器壳体214可包括由内壳本体218承载的本体226。具体而言,本体226可被嵌入内壳本体218中。替代地或附加地,本体226可被设置在连接器壳体214的外表面上。
本体226可被设置在第一行R1电接触件216和第二行R2电接触件216之间。本体226沿侧向方向A可以是细长的。因此,本体226沿侧向方向A的尺寸可以大于本体226沿横向方向T的尺寸。本体226可沿中心线CL沿侧向方向A延伸。简要参考图15,本体226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和对接方向MA2基本上平的本体。本体226沿对接方向MA2的尺寸大于本体226沿横向方向T的尺寸。本体226可具有大致矩形的前端或插入端。然而,应当理解地是,前端或插入端可具有另一适合的形状。例如,本体226的前端或插入端可以采用与以上关于本体126的前端126a所讨论的方式类似的方式被倒角。将前端或插入端倒角可以使本体226更易于插入内壳本体218中。
现在转向图13A和图15,至少一根缆线400可包括多根缆线400。在一个示例中,缆线400可包括含两根电线的缆线,该缆线诸如是双轴缆线。在一个示例中,每根双轴缆线可以是30至34美国线规(AWG)的同轴缆线。缆线400可布置成多行,每行对应一行电接触件216。每根两线缆线400可包括电耦合至一对信号接触件220的一对电线,以使得缆线400中的每一根电线电耦合到一对信号接触件220中的一个不同的信号接触件220。附加地或替代地,缆线400可包括含单根电线的缆线,诸如同轴缆线。在一个示例中,每根同轴缆线可以是34AWG的同轴缆线。在此类示例中,每根单线缆线400可电耦合到一个不同的信号接触件220。
参照图16和图17,每行电接触件216可包括引线框架238(或者称为插入组件)。每个引线框架238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插入体240和由插入体240支承的一行信号接触件220。该行信号接触件220可由本体240包覆模制。或者,该行信号接触件220可插接到插入体240中。每个信号接触件220可由导电金属形成。
每个信号接触件220具有信号安装端220a和信号对接端220b,信号对接端220b与信号安装端220a相对。每根较小缆线400的电线400a可被钎焊或以其他方式电耦合到每个信号安装端220a。每个信号接触件220具有第一信号边缘220c和第二信号边缘220d,第一信号边缘220c和第二信号边缘220d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对。每个信号接触件220具有第一信号宽边220e和第二信号宽边220f,第一信号宽边220e和第二信号宽边220f沿横向方向T彼此相对。每个信号接触件220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跨宽边220e和宽边220f的宽度,沿横向方向T跨边缘220c和边缘220d的厚度,以及沿对接方向MA2的长度。宽度可大于厚度。此外,长度可大于宽度和厚度。因此,每个信号接触件220在从其信号安装端220a向其信号对接端220b延伸时可以是细长的。
每个信号接触件220的信号对接端220b可包括接触梁220g。接触梁220b可被构造为具有弯曲的柔性梁,弯曲诸如是弧形的。本文所述的弯曲结构是指可通过诸如折弯端部或通过冲压弯曲形状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制造工艺来制造的弯曲形状。接触梁220g可包括梁本体220h和从梁本体210h延伸的尖端220j。梁本体220h可以沿远离信号安装端220a的方向延伸,并且尖端220j可以从梁本体220h沿与梁本体220h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诸如沿与对接方向MA2和横向方向T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梁本体220h和尖端220j可以在弯头220k处相互邻接。
参照图16和图18A,每行信号接触件216可包括接地导体233,接地导体233包括接地板234以及多个接地接触件222和接地接触件223。接地板234以及每个接地接触件222、接地接触件223可由导电金属形成。每个接地板234具有接地安装端234a和接地对接端234b,接地对接端234b沿第二对接方向MA2与接地安装端234a相对。每个接地板234具有第一接地边缘234c和第二接地边缘234d,第一接地边缘234c和第二接地边缘234d沿侧向方向A彼此相对。每个接地板234具有沿横向方向T彼此相对的第一接地宽边234e和第二接地宽边234f。每个接地板234可具有沿侧向方向A跨宽边234e和宽边234f的宽度,沿横向方向T跨边缘234c和边缘234d的厚度,以及沿对接方向MA2的长度。长度可大于厚度。此外,宽度可大于长度和厚度。因此,每个接地板234在从其第一接地边缘234c向其第二接地边缘234d延伸时可以是细长的。每个接地板234可在沿侧向方向A和第二对接方向MA2延伸的平面内具有基本上平的形状。
每个接地接触件222和接地接触件223可从接地板234的接地对接端234b沿对接方向MA2延伸。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接地接触件222和接地接触件223可与接地板234是整体的。每个接地接触件222和接地接触件223可界定接地接触梁。每个接地接触梁可被构造成具有弯曲的柔性梁,弯曲诸如是弧形的。本文所述的弯曲结构是指可通过诸如折弯端部或通过冲压弯曲形状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制造工艺来制造的弯曲形状。每个接地接触梁可包括梁本体222h、梁本体223h和从梁本体222h、梁本体222j延伸的尖端222j、尖端223j。梁本体222h、梁本体223h可以沿远离接地板234的方向延伸,并且尖端222j、尖端223j可以从梁本体222h、梁本体223h沿与梁本体222h、梁本体223h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诸如沿从对接方向MA2和横向方向T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梁本体222h和尖端222j可在弯头222k处相互邻接,梁本体223h和尖端223j可在弯头223k处相互邻接。
接地板234可包括多个接合特征239,多个接合特征239被配置为接合缆线400。在一些示例中,接合特征239可包括用于每根缆线400的一对突片,其中该对突片被容纳在缆线400的相对侧上。如图18A中所示,一对接合特征239可界定具有凹部的托架,该凹部被配置成支承在其中的一根缆线400。在一些示例中,接地板234可包括加强肋241,加强肋241被配置成增强接地板234以便限制接地板234的弯曲,尽管本公开的示例不限于具有肋241。肋241沿侧向方向A可以是细长的。因此,肋241可以具有沿侧向方向A的长度,该长度可大于肋241沿对接方向MA2的宽度。肋241可限制沿一轴线的弯曲,该轴线沿对接方向MA2延伸,该弯曲将导致第一接地边缘234c和第二接地边缘234d朝向彼此移动。肋241可被冲压或以其他方式形成在接地板234中。如图18B中所示,肋241可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沿横向方向T相互间隔开。第一侧可以界定凹部,该凹部可以将引线框架238的绝缘插入体240的一部分容纳于其中。肋241的第二侧可界定突出部,该突出部延伸到绝缘插入体240中。插入件和/或凹部可帮助将接地板234保持在插入体240内。
简要地参考图14,每行的电接触件216可沿横向方向T与相邻行的对应的电接触件对准。例如,一行中的每对信号接触件220可以沿横向方向T在每个相邻行中的一对信号接触件对220排成一线。因此,可说成信号接触件对被布置在信号接触件的列中。类似地,行中的每个接地接触件222可以沿横向方向T与每个相邻行中的接地接触件222、接地接触件223排成一线。因此,可以说接地接触件布置在接地接触件的列中。因此,每行中的信号接触件220和接地接触件222相对于每相邻行中的信号接触件220和接地接触件222不交错,而是与那些接触件对准。应当理解地是,在替代示例中,一行中的信号接触件220和接地接触件222可以相对于相邻行中的信号接触件220和接地接触件222交错。
每行中的电接触件216可以沿侧向方向A边缘对边缘地布置。设置在中心线CL的第一侧上的电接触件可以具有尖端220j、尖端222j、尖端223j,尖端220j、尖端222j、尖端223j沿第一方向远离中心线CL延伸或弯曲。设置在中心线CL的第二侧上的电接触件可具有尖端220j、尖端222j、尖端223j,尖端220j、尖端222j、尖端223j沿第二方向远离中心线CL延伸或弯曲,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在一些示例中,设置在中心线CL的第二侧上的电接触件可以与设置在中心线CL的第一侧上的电接触件呈镜像。
参考图15、图16和图19,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用于每一行的罩232,罩232被配置成覆盖信号接触件220的信号安装端220a,并且具体而言,罩232被配置成覆盖信号安装端220a和缆线400的电线404a之间的连接。罩232可由诸如塑料的非导电材料形成。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包括用于每一行的保持体236,保持体236被配置为将罩232耦合到信号接触件220和接地导体233。保持体236可包括基部236a和多个臂236b,多个臂236b从基部沿横向方向T延伸。多个臂236b可包括第一臂236b和第二臂236b,第一臂236b和第二臂236b沿侧向方向A相互间隔开。基部236a被配置为设置在接地导体233的第一侧(例如234f)上,并且臂236b被配置成经接地导体233的对应孔243延伸,并与接地导体233的第二侧(例如,234e)上的罩232接合。臂236b可以界定扣件,扣件被配置为将罩232保持在信号安装端220和接地导体233上方。
第二电连接器200可以可选地包括用于每行的应力释放件230,应力释放件230固定到缆线400。应力释放件230可配置为固定到罩232。每个应力释放件230可以包覆模制到一行缆线400,或以另一种适合的方式附连到一行缆线。应力释放件230可以由电磁干扰吸收材料形成。应力释放件230可被配置成为缆线400提供应力释放,以防止缆线400与信号接触件220断开连接。
参考图22至图25,示出了用于将至少一根电缆300固定至连接器壳体114的耦合机构的另一示例。在该示例中,示出了八行电接触件116,并且因此示出了八行较小缆线304。然而,应当理解地是,该连接方法可用于任何合适数量的行,诸如两行、四行、六行等。在该示例中,外壳体115的安装端可包括凹部115k,凹部115k延伸到第一侧向侧壁115a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向侧壁115b的内表面中。凹部115k被配置成容纳至少一个应力释放件312的相对侧。每个应力释放件312可被附连到至少一行缆线304,诸如多行缆线304。在图23中,示出了两个应力释放件312,并且每个应力释放件312被固定到四行缆线304。应当理解地是,在替代示例中,连接器可具有单个应力释放件312或多于两个的应力释放件312。此外,每个应力释放件312可固定到任意合适数量行的缆线304。每个应力释放体312可被包覆模制(例如低压包覆模制)到至少一行缆线304或以另一种合适的方式附连到一行缆线。金属编织式护套302的一部分可设置在缆线304和应力释放件312之间。金属编织式护套302的终端可延伸出应力释放件312,并且可在应力释放件312上方折回。因此,应力释放件312可被夹在金属编织式护套302的诸部分之间。可将诸如铜带之类的胶带314缠绕在应力释放件312和金属编织式护套302的折回部分周围。胶带314、应力释放件312和金属编织式护套302的折回部分可界定应力释放特征,该应力释放特征被容纳于外壳115的凹部115k中。
图26和图27分别示出了耦合到计算设备的多个缆线连接器系统,每个缆线连接器系统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00和第二电连接器200,,计算设备诸如是服务器面板。如所示的,计算系统可具有壁500,壁500界定了经其穿过的多个孔。第二电连接器200可安装在计算设备内部,以使得电连接器200的对接端附连到计算系统的壁500并且在壁500中的孔处敞开。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计算系统以阵列的形式支承。该阵列可包括至少一行R的电连接器200和至少一列C的电连接器200。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连接器200可被计算系统以多行R和多列C的形式支承。
应当注意地是,附图中示出的示例的图示和说明仅出于示例性目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地是,本公开考虑了各种示例。此外,应当理解地是,以上结合上述示例描述的概念可单独采用,也可与上述任何其他示例结合使用。应当进一步理解地是,除非另外指出,否则以上关于一个示出的示例所描述的各种替代示例可应用于本文所述的所有示例。
在此使用的条件性语言,例如“能”、“可”、“可能”、“可以”、“例如”等,除非另外特别说明,或者在上下文使用中被另外理解,否则通常意在传达某些实施例包括但某些实施例不包括的某些特征、要素和/或步骤。因此,这样的条件性语言通常不旨在暗示特征、要素和/或步骤以任何方式为一个或多个示例所需,或者一个或多个示例必然包括这些特征、元件和/或步骤。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同义词,且以开放式方式被包含地使用,并且不排除附加的要素、特征、动作、操作等。
尽管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但是这些示例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并且不旨在限制本文公开的发明的范围。因此,以上描述中的任何内容都不旨在暗示任何特定的特征、特性、步骤、模块或块是必要的或必不可少的。实际上,本文描述的新颖的方法和系统可以以多种其他形式来体现;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形式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旨在覆盖将落入本文所公开的某些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这类形式或修改。
应当理解地是,本文中引用“一”或“一个”来描述诸如部件或步骤之类的特征并不排除附加特征或多个该特征。例如,引用具有或界定特征的“一个”特征的设备并不排除该设备具有或界定一个以上的特征,只要该设备具有或界定至少一个特征即可。类似地,在本文中对多个特征的“一个”的引用并不妨碍本发明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直至所有特征。例如,对具有或界定“X和Y中之一”的设备的引用并不排除该设备兼具X和Y。

Claims (69)

1.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端以及对接端,所述安装端被配置成附连到至少一根缆线,所述对接端从所述安装端偏移并且被配置成沿对接方向与互补对接电连接器对接;
连接器壳体;以及
由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承的多个电接触件,所述多个电接触件布置在至少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第一行和第二行均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对以及多个接地接触件,所述多个信号接触件对沿垂直于所述对接方向的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所述多个接地接触件沿所述侧向方向相互间隔开,使得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被设置在相邻的信号接触件对之间,其中:
每个信号接触件对中的单个信号接触件沿所述侧向方向彼此间隔开0.68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相邻的信号接触件对彼此间隔开2.90毫米±0.05毫米的距离;以及
第一行和第二行沿垂直于所述对接方向和所述侧向方向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3.15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接触件包括在所述电缆连接器的中心线的第一侧上的行的第一集合,所述第一集合包括所述第一行和沿所述横向方向从所述第一行向外间隔开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行,其中所述第一行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行相互间隔开2.00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接触件包括在所述电缆连接器的中心线的第二侧上的行的第二集合,所述第二集合包括所述第二行和沿所述横向方向从所述第二行向外间隔开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行,其中所述第二行和所述第二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行相互间隔开2.00毫米±0.05毫米的行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与相邻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间隔开2.90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是公头连接器,并且所述对接端被配置成容纳在所述互补对接电连接器的对接端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
第一侧向侧壁和第二侧向侧壁,所述第一侧向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向侧壁沿所述侧向方向彼此偏移,以在所述第一侧向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向侧壁之间界定腔室;以及
第一横向端壁和第二横向端壁,所述第一横向端壁和所述第二横向端壁沿所述横向方向彼此偏移,以在所述第一横向端壁和所述第二横向端壁之间界定所述腔室,
其中所述第一侧向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向侧壁沿所述对接方向延伸超过所述第一横向端壁和所述第二横向端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向侧壁沿所述对接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多个电接触件。
8.根据权利要求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侧壁和第二侧向侧壁分别具有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表面面向内并且彼此间隔开14.70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内壳本体,所述内壳本体被配置成支承所述电接触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内壳本体具有第一侧向外表面和第二侧向外表面,所述第一侧向外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向外表面沿所述侧向方向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侧向外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向外表面面向外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互补对接电连接器的相应内表面容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外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向外表面彼此间隔开12.70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本体具有第一横向外表面和第二横向外表面,所述第一横向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外表面沿所述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横向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外表面面向外并且被配置成由互补对接连接器的相应内表面容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仅包括所述第一行和所述第二行,并且所述第一横向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外表面彼此间隔开5.8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仅具有四行,所述四行包括所述第一行和所述第二行,并且所述第一横向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外表面彼此间隔开9.8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仅具有八行,所述八行包括所述第一行和所述第二行,并且所述第一横向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外表面彼此间隔开17.8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本体在所述第一侧向侧壁和第二侧向侧壁之间间隔开,使得所述第一侧向侧壁的内表面从所述内壳本体的第一侧向外表面向外间隔开,从而界定在所述第一侧向侧壁的内表面和所述内壳本体的第一侧向外表面之间的第一间隙,并且所述第二侧向侧壁的内表面从所述内壳本体的第二侧向外表面向外间隔开,从而界定在所述第二侧向侧壁的内表面和所述内壳本体的第二侧向外表面之间的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被配置成容纳互补对接电连接器的第一侧向侧壁和第二侧向侧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各自沿所述侧向方向具有1.00毫米±0.05毫米的尺寸。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向外表面和第二侧向外表面以及第一横向外表面和第二横向外表面界定对接占用区,所述对接占用区被配置成容纳在互补对接电连接器的腔室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的本体,所述本体被配置成吸收磁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被调谐以吸收所述磁场的损耗材料或超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8和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界定开口,所述开口被配置成容纳所述本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沿所述侧向方向是细长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被调谐以衰减频带。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板或基板,所述板或基板是导电的或不导电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或基板被所述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嵌入或覆盖。
25.根据权利要求2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被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承,使得所述板或基板不电耦合至接地。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是母头连接器,并且所述对接端被配置成将所述互补对接电连接器的对接端容纳于其中。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4和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壁,所述至少一个壁界定在其中的腔室,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壁沿所述对接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多个电接触件,从而界定插座,所述插座被配置成将所述互补对接电连接器容纳于其中。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4、26和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内壳本体,所述内壳本体被配置成支承所述电接触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内壳本体具有沿所述侧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向侧壁和第二侧向侧壁,所述第一侧向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向侧壁具有面向外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被配置成由所述互补对接电连接器的相应内表面容纳。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侧壁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向侧壁的外表面彼此间隔开12.7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30.根据权利要求28和2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本体的所述第一侧向侧壁和第二侧向侧壁具有面向内的内表面。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本体的所述第一侧向侧壁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向侧壁的内表面彼此间隔开12.7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32.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本体具有面向内的第一横向内表面和第二横向内表面,所述第一横向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内表面沿所述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一横向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内表面被配置成被所述互补对接电连接器的横向外表面所容纳。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仅包括所述第一行和所述第二行,并且所述第一横向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内表面彼此间隔开5.9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仅具有四行,所述四行包括所述第一行和所述第二行,并且所述第一横向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内表面彼此间隔开9.9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仅具有八行,所述八行包括所述第一行和所述第二行,并且所述第一横向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横向内表面彼此间隔开17.9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36.根据权利要求32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向壁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向壁的内表面以及第一横向内表面和第二横向内表面界定所述电缆连接器的对接占用区,所述对接占用区被配置成将所述互补对接电连接器的对接端容纳于其中。
37.根据权利要求1至4和26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的本体,所述本体被配置成吸收磁场。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被调谐以吸收磁场的损耗材料或超材料。
39.根据权利要求37和3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界定开口,所述开口被配置成容纳所述本体。
40.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沿所述侧向方向是细长的。
41.根据权利要求37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被调谐以衰减频带。
42.根据权利要求38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板或基板,所述板或基板是导电的或不导电的。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或基板被所述损耗材料或超材料嵌入或覆盖。
44.根据权利要求42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被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承,使得所述板或基板不电耦合至接地。
45.根据权利要求28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本体包括至少一个间隔壁,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壁对应于一行电接触件。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壁具有沿所述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横向端和第二横向端。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壁具有沿所述侧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向侧表面和第二侧向侧表面,所述间隔壁具有沿所述侧向方向从所述第一侧向侧表面到所述第二侧向侧表面的宽度,和沿所述横向方向从所述第一横向端到所述第二横向端的高度,其中所述宽度大于所述高度。
48.根据权利要求46和4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界定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朝着所述第二横向端延伸到所述第一横向端中。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部包括多个信号接触件凹部,每个信号接触件凹部被配置成在其中支承一对信号接触件。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信号接触件凹部沿所述侧向方向A的尺寸为1.30毫米±0.05毫米。
51.根据权利要求48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部包括多个接地接触件凹部,每个接地接触件凹部被配置成在其中支承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接地接触件凹部沿所述侧向方向的尺寸为1.20毫米±0.05毫米。
53.根据权利要求51和5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接地接触件凹部与相邻的接地接触件凹部间隔开的尺寸为2.90毫米±0.05毫米。
54.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壁界定多个分隔壁,每个分隔壁将信号接触件凹部与接地接触件凹部分开。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分隔壁沿所述侧向方向的尺寸为0.20毫米±0.05毫米。
56.根据权利要求54和5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分隔壁沿所述横向方向从对应的接地接触件凹部的底部到所述第一横向端的尺寸为0.83毫米±0.05毫米。
57.根据权利要求54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接地接触件凹部由一对相邻的分隔壁界定,每对相邻的分隔壁沿所述侧向方向的尺寸为1.6毫米±0.05毫米。
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附连到多根缆线,所述多根缆线包括一根或多根缆线,每根缆线包括一对电线。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电线对中的电线电耦合到信号接触件对,使得电线对中的每根电线电耦合到所述信号接触件对中的不同的信号接触件。
60.根据权利要求58和5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根或多根缆线中的每根缆线都是28-30美国线规(AWG)的双绞缆线。
61.根据权利要求58和5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根或多根缆线中的每根缆线都是30-34美国线规(AWG)的双绞缆线。
62.根据权利要求1和58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附连到多根缆线,所述多根缆线包括一根或多根缆线,每根缆线具有单根电线。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单根电线的每根缆线,所述单根电线耦合到所述信号接触件中的不同的信号接触件。
64.根据权利要求62和6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单根电线的每根缆线是34AWG的同轴缆线。
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延伸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沿所述电缆连接器的中心线是细长的,所述电缆连接器的中心线沿所述侧向方向延伸。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行与所述中心线间隔开1.575毫米±0.05毫米的距离。
68.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行电接触件;
第二行电接触件;
位于所述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的不接地屏蔽。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行和第四行,其中所述不接地屏蔽位于以下两者之间:i)包括所述第一行和第三行的行的第一集合和ii)包括所述第二行和第四行的行的第二集合。
CN202011015622.3A 2019-09-24 2020-09-24 缆线连接器 Pending CN1126360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05130P 2019-09-24 2019-09-24
US62/905,130 2019-09-24
US202062966240P 2020-01-27 2020-01-27
US62/966,240 2020-0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6045A true CN112636045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16612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2500.2U Active CN216958571U (zh) 2019-09-24 2020-09-24 电缆连接器
CN202022124505.2U Active CN214280250U (zh) 2019-09-24 2020-09-24 电缆连接器
CN202011015622.3A Pending CN112636045A (zh) 2019-09-24 2020-09-24 缆线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2500.2U Active CN216958571U (zh) 2019-09-24 2020-09-24 电缆连接器
CN202022124505.2U Active CN214280250U (zh) 2019-09-24 2020-09-24 电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3) CN216958571U (zh)
TW (1) TW202118162A (zh)
WO (1) WO2021061895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34230B1 (ko) * 2002-03-26 2004-06-04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고속통신용 케이블 커넥터 어셈블리
US7892019B2 (en) * 2008-11-05 2011-02-22 Oracle America, Inc. SAS panel mount connector cable assembly with LEDs and a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EP3061161A4 (en) * 2013-10-25 2017-05-17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US10205286B2 (en) * 2016-10-19 2019-02-12 Amphenol Corporation Compliant shield for very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CN110741513B (zh) * 2017-06-13 2022-05-17 申泰公司 电连接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8571U (zh) 2022-07-12
WO2021061895A3 (en) 2021-04-29
CN214280250U (zh) 2021-09-24
TW202118162A (zh) 2021-05-01
WO2021061895A2 (en)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71501A1 (en) Connectors and contacts for a single twisted pair of conductors
US9881717B2 (en) Cable for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high speed signal
US11245210B2 (en) High speed connector system
US8246359B2 (en) Multi-pin connector for advanced signaling
US82980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hield and shield coupling
US7407413B2 (en) Broadside-to-edge-coupling connector system
EP1719210B1 (en) Connector apparatus
EP2339702B1 (en) Connector
US20190356086A1 (en)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a ground termination component with strain relief
US11894637B2 (en) Connectors and contacts for a single twisted pair of conductors
US8597060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oldering portions of contacts
US9634432B2 (en) High frequency connector with enhanced grounding for reduced crosstalk
CN109193203B (zh) 电连接器
US20140273651A1 (en) Coupling terminal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CN214280250U (zh) 电缆连接器
US7997928B2 (en) Multi-position coaxial connector system
US20230216254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11616327B2 (en) Contact assembly with ground structure
US2022002115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set
EP1410469B1 (en) Socket connector for receiving a plurality of termination sockets for coaxial cables
US20230077720A1 (en) Ground structure for a cable card assembly of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20439930U (zh) 具有特定分隔间距端子组的连接器
CN220400953U (zh) 同插接槽多端子组的连接器
CN109428234B (zh) 电连接器
US20230099327A1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