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5937A -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5937A
CN112635937A CN202011321112.9A CN202011321112A CN112635937A CN 112635937 A CN112635937 A CN 112635937A CN 202011321112 A CN202011321112 A CN 202011321112A CN 112635937 A CN112635937 A CN 112635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modulation
feed hole
hole
feed
modul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11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虎
蔡辉
周骑
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11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59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5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59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02Dielectric waveguid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7Hollow waveguid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13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01P1/2138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ing hollow waveguide filter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公共抽头腔,公共抽头腔的一个面上开设有调频结构,调频结构为槽形,调频结构中部设置有凸起,公共抽头腔的与调频结构相对的面上开设有馈电孔,馈电孔的竖向投影落在凸起的竖向投影范围内,馈电孔为盲孔,馈电孔的开口周侧设置有馈电环,公共抽头腔、调频结构和馈电孔表面均覆盖有导电层,馈电环区域不覆盖导电层。本发明通过将现有调频盲孔改为槽形,并在调频结构中设置凸起,从而馈电孔可以伸入调频结构中。通过改变馈电孔深度或馈电孔与调频盲孔之间的间距,可以实现对输入输出耦合大小的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大带宽应用、强耦合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滤波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 双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陶瓷介质滤波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成为5G滤波器的主流选择之 一。目前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工作带宽在150MHz~250MH左右,与此相对 应的输入输出结构为耦合盲孔。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抽头腔104上的耦合 盲孔101和调频盲孔102之间形成电场耦合(容性耦合),耦合盲孔101开 口周围的馈电环103用于输入输出信号。当调频盲孔102不变时,耦合盲孔 101越浅,耦合盲孔101和调频盲孔102之间的间隙越大,电场耦合越弱, 反之越强。在某些需要大带宽应用的场合,例如介质双工器等,工作带宽可 高达400~800MHz,需要更强的输入输出耦合,采用图1所示方案,会导 致耦合盲孔和调谐盲孔之间间隙过小,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工作带宽、能够实现更强的输入输 出耦合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上述输入输出结构的介质双工器。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 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 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 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 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公共抽头 腔,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一个面上开设有调频结构,所述调频结构为槽形,所 述调频结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与所述调频结构相对的面上 开设有馈电孔,所述馈电孔的竖向投影落在所述凸起的竖向投影范围内,所 述馈电孔为盲孔,所述馈电孔的开口周侧设置有馈电环,所述公共抽头腔、 调频结构和馈电孔表面均覆盖有导电层,所述馈电环区域不覆盖导电层。
在一实施例中,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的所述调频结构为环形槽,所述 凸起为圆柱形,所述调频结构与所述凸起同轴。
在一实施例中,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的所述馈电孔与所述凸起同轴。
在一实施例中,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的所述公共抽头腔为圆柱或多棱 柱。
在一实施例中,该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的所述导电层为银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介质双工器,包括介质基体,所 述介质基体上开设有频率孔、RX接收端口、TX发射端口、ANT端口和耦合 隔槽,所述ANT端口采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 构。
在一实施例中,该介质双工器的所述介质基体表面、频率孔内表面、耦 合隔槽侧面均覆盖有导电层。
在一实施例中,该介质双工器的工作频段为1805MHz~1880MHz或2110MHz~2170MHz。
在一实施例中,该介质双工器的所述ANT端口覆盖1805~2170MHz频 段,所述ANT端口的工作带宽为365MHz。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现有调频盲孔改为槽形,并在调频 结构中设置凸起,从而馈电孔可以伸入调频结构中。通过改变馈电孔深度或 馈电孔与调频盲孔之间的间距,都可以实现对输入输出耦合大小的调节,从 而能够适用于大带宽应用、强耦合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 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 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是现有技术中介质滤波器输入输出的耦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介质双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耦合盲孔;102-调频盲孔;103-馈电环;104-抽头腔; 201-公共抽头腔;202-调频结构;203-凸起;204-馈电孔;205-馈电环; 301-介质双工器;302-RX接收端口;303-TX发射端口;304-ANT端口; 305-公共抽头腔;306-调频结构;307-耦合隔槽;308-频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 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包括公共 抽头腔201,公共抽头腔201可以由陶瓷等介质材料构成,可以为圆柱体或 正方体等多棱柱体。公共抽头腔20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调频结构202,调频 结构202可以为圆形槽、方形槽等槽形,调频结构202中部设置有凸起 203,同样,凸起203也可以为圆柱或多棱柱。公共抽头腔201的下表面上 开设有馈电孔204,馈电孔204的竖向投影落在凸起203的竖向投影范围 内,从而馈电孔204深度较深时,能够伸入凸起203内,不会与调频结构 202连通。馈电孔204为盲孔,馈电孔204的开口周侧设置有馈电环205, 公共抽头腔201、调频结构202和馈电孔204表面均覆盖有银等材料的金属 导电层,馈电环205区域不覆盖导电层,裸露出公共抽头腔201的介质材 料,通过该馈电环205即可输入或输出电磁波信号。
上述结构能够通过改变馈电孔204的深度或者馈电孔204与调频结构 202之间的间距来调节输入输出耦合大小。馈电孔204深度越深,耦合越 强,反之越弱;馈电孔204与调频结构202之间的间距越小,耦合越强,反 之越弱。馈电孔204与调频结构202之间的间距,既可以通过改变馈电孔 204的位置,也可以改变馈电孔204的半径来调节,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 能够产生更强的输入输出耦合。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调频结构202为环形槽,凸起203为圆柱形,调频 结构202与凸起203同轴。这种结构加工开槽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馈电孔204与凸起203同轴设置,此时,馈电孔204侧壁上 的各个点到调频结构202内侧壁的距离相同,馈电孔204与调频结构202之 间的距离只与馈电孔204的半径有关,从而较容易控制、调节。
如图3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介质双工器301,包括介 质基体,介质基体上开设有频率孔308、RX接收端口302、TX发射端口 303、ANT端口304,还开设有贯穿介质基体的耦合隔槽307。其中ANT端 口304采用了上述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ANT端口304周围形成虚拟的公共 抽头腔305,公共抽头腔305上表面设置有调频结构306。介质基体表面、 频率孔308内表面、耦合隔槽307侧面均覆盖有导电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该介质双工器301的工作频段 可以达到1805MHz~1880MHz或2110MHz~2170MHz。ANT端口 304覆盖1805~2170MHz频段,ANT端口304的工作带宽为365MHz。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 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 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 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 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 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 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 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共抽头腔,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一个面上开设有调频结构,所述调频结构为槽形,所述调频结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公共抽头腔的与所述调频结构相对的面上开设有馈电孔,所述馈电孔的竖向投影落在所述凸起的竖向投影范围内,所述馈电孔为盲孔,所述馈电孔的开口周侧设置有馈电环,所述公共抽头腔、调频结构和馈电孔表面均覆盖有导电层,所述馈电环区域不覆盖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频结构为环形槽,所述凸起为圆柱形,所述调频结构与所述凸起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孔与所述凸起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抽头腔为圆柱或多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银层。
6.一种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体,所述介质基体上开设有频率孔、RX接收端口、TX发射端口、ANT端口和耦合隔槽,所述ANT端口采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体表面、频率孔内表面和耦合隔槽侧面均覆盖有导电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双工器的工作频段为1805MHz~1880MHz或2110MHz~2170MHz。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NT端口覆盖1805~2170MHz频段,所述ANT端口的工作带宽为365MHz。
CN202011321112.9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Pending CN1126359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1112.9A CN112635937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1112.9A CN112635937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5937A true CN112635937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03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1112.9A Pending CN112635937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59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656A (zh) * 2022-01-03 2022-04-05 南通大学 一种频率和带宽独立可控的双通带介质波导滤波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2520A (zh) * 2019-06-19 2019-08-09 广东国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端口耦合结构
CN110797621A (zh) * 2019-11-12 2020-02-14 深圳市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 介质波导双工器公共端口的结构
KR20200062005A (ko) * 2018-11-26 2020-06-03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세라믹 웨이브가이드 필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20135478A1 (zh) * 2018-12-26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双工器
CN111370816A (zh) * 2019-12-23 2020-07-0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介质滤波器
CN213905559U (zh) * 2020-11-23 2021-08-06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62005A (ko) * 2018-11-26 2020-06-03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세라믹 웨이브가이드 필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20135478A1 (zh) * 2018-12-26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双工器
CN110112520A (zh) * 2019-06-19 2019-08-09 广东国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端口耦合结构
CN110797621A (zh) * 2019-11-12 2020-02-14 深圳市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 介质波导双工器公共端口的结构
CN111370816A (zh) * 2019-12-23 2020-07-0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介质滤波器
CN213905559U (zh) * 2020-11-23 2021-08-06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656A (zh) * 2022-01-03 2022-04-05 南通大学 一种频率和带宽独立可控的双通带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14284656B (zh) * 2022-01-03 2022-12-23 南通大学 一种频率和带宽独立可控的双通带介质波导滤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5755B (zh)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10783668B (zh)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
CN110265753B (zh)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WO2011126950A1 (en) Reduced size cavity filters for pico base stations
CN213905559U (zh)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CN210074109U (zh) 负耦合结构和介质滤波器
CN112635937A (zh) 一种滤波器输入输出结构及介质双工器
US11145945B2 (en) Dielectric filter
CN111834715A (zh) 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介质滤波器及通信基站
CN111403863A (zh)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
CN111403865A (zh)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抑制远端谐波的设计方法
CN110797621A (zh) 介质波导双工器公共端口的结构
CN110277612A (zh) 一种具有对称交叉耦合零点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N2901597Y (zh) 一种陶瓷介质滤波器
CN209843916U (zh)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US10454148B2 (en) Compact band pass filter
CN211879573U (zh) 通信装置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KR102237980B1 (ko) 전달영점을 가지는 마이크로파 필터
CN212257635U (zh) 设有屏蔽孔的介质滤波器耦合转换结构及通信设备
CN111682291B (zh) 一种介质滤波器耦合转换结构及通信设备
CN111384551B (zh) 一种介质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11403864A (zh)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
CN113228408B (zh) 一种介质双工器
CN210182542U (zh) 介质滤波器、信号收发装置及基站
CN213401457U (zh) 一种介质滤波器强耦合输入输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