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2863B - 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2863B
CN112632863B CN202011438389.XA CN202011438389A CN112632863B CN 112632863 B CN112632863 B CN 112632863B CN 202011438389 A CN202011438389 A CN 202011438389A CN 112632863 B CN112632863 B CN 112632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port
output port
characteristic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83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2863A (zh
Inventor
吴跃
樊长锁
赵忠
程俊东
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oomlion Pil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oomlion Pil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oomlion Pil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83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2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2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2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2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2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8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luid dynamics, e.g. using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该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先导压力下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根据所述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建立所述多路阀的所述各开口的开口特性;根据所述多路阀的所述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建立多路阀仿真模型。在本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本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中,只需在建造多路阀模型前在台架上进行测试即可完成所需数据的采集,简单、工作量较小,模型建造过程仅需要将所测数据导入,模型建造简单,且模型基于真实的多路阀试验数据,多路阀仿真模型准确,后续应用计算简单快捷、节约计算资源,可提高研发效率。

Description

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程机械的精准化、平稳化、快速化和绿色化的推进,依靠负载压力进行流量调节的负载敏感液压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负载敏感阀作为负载敏感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机械的性能。随着对液压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液压元件的研发难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于是在研发过程中采用实时仿真成为节约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及成功率的一项重要手段。负载敏感多路阀由于结构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需要与主机系统匹配等特点,特别需要在研发中进行仿真测试。
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中,包括:对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基本组件单独建立仿真模型,然后将各组件的仿真模型进行组合叠加,从而得到整体的模型。然而,这种方法中,建造过程复杂,建造所需参数过多,工作量大,建造前需要进行阀芯、油道等的详细尺寸测量,且由于多路阀内部铸造油道不规则,仿真计算不准确,且这种基于元件库建立的仿真模型复杂,后续应用计算耗费资源。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造过程简单、工作量较小、前期准备工作简单,且仿真模型准确、节约计算资源、提高研发效率的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先导压力下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根据所述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建立所述多路阀的所述各开口的开口特性;根据所述多路阀的所述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建立多路阀仿真模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不同先导压力下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多路阀设置在台架或工程机械整机上,获取一种工况下的不同先导压力下的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压力和流量;
根据多路阀的先导压力和各开口的压力、流量获得各开口的开口面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的阀芯包括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进油口、反馈口、回油口,所述第一输出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用于与执行元件连接,给所述执行元件供油和回油;
所述获取不同先导压力下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一种工况下的不同先导压力下的多路阀的所述第一输出口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所述第二输出口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所述进油口的油源压力和油源流量、所述反馈口的反馈压力和反馈流量、所述回油口的回油压力和回油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多路阀的所述先导压力、所述第一输出口的所述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所述第二输出口的所述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所述进油口的所述油源压力和油源流量、所述反馈口的所述反馈压力和反馈油量、所述回油口的所述回油压力和回油油量计算所述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出口、所述进油口、所述反馈口、所述回油口与所述第一输出口之间、所述回油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之间的开口面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特性为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压力与开口面积关系特性,所述关系特性包括PA关系特性、PB关系特性、PN关系特性、NT关系特性、AT关系特性和BT关系特性,其中,所述PA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一输出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PB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PN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反馈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NT关系特性为反馈压力与所述反馈口和所述回油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回油口和所述第一输出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BT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回油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PA关系特性、所述PB关系特性、所述PN关系特性、所述NT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和所述BT关系特性分别为PA数表、PB数表、PN数表、NT数表、AT数表和BT数表;或者,所述PA关系特性、所述PB关系特性、所述PN关系特性、所述NT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和所述BT关系特性分别为PA曲线、PB曲线、PN曲线、NT曲线、AT曲线和BT曲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提供多路阀基础模型,所述多路阀基础模型包括阀芯、进油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反馈口和回油口,将所述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导入所述多路阀基础模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的后端用于与执行元件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还用于接收先导压力和所述PA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二输出口的前端用于与所述执行元件的第二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二输出口用于接收所述BT关系特性和所述PB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反馈口用于接收所述PN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回油口用于接收所述NT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出口和所述反馈口的前端均连接于油源,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回油口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反馈口的后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和辅助阀模型组合形成系统模型。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提供多路阀基础模型,所述多路阀基础模型包括阀芯、进油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反馈口和回油口,所述多路阀基础模型用于接收进油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反馈口和回油口的开口特性;所述进油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反馈口和回油口的开口特性包括PA关系特性、PB关系特性、PN关系特性、NT关系特性、AT关系特性和BT关系特性,其中,所述PA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一输出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PB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PN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反馈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NT关系特性为反馈压力与所述反馈口和所述回油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回油口和所述第一输出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BT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回油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
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的后端用于与执行元件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还用于接收先导压力和所述PA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二输出口的前端用于与所述执行元件的第二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二输出口用于接收所述BT关系特性和所述PB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反馈口用于接收所述PN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回油口用于接收所述NT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出口和所述反馈口的前端均连接于油源,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回油口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反馈口的后端。
在本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本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中,只需在建造多路阀模型前在台架上进行测试即可完成所需数据的采集,简单、工作量较小,模型建造过程仅需要将所测数据导入,模型建造简单,且模型基于真实的多路阀试验数据,多路阀仿真模型准确,后续应用计算简单快捷、节约计算资源,可提高研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11中在台架上测量流量、压力等参数的系统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的建造的一种多路阀仿真模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不同先导压力下多路阀的阀芯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具体地,多路阀的阀芯包括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进油口P、反馈口N、回油口T,第一输出口A和第二输出口B用于与执行元件连接,给执行元件供油和回油。
在步骤S11中,具体包括:
S112,将多路阀设置在台架或工程机械整机上,获取一种工况下的不同先导压力下的多路阀的第一输出口A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第二输出口B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进油口P的油源压力和油源流量、反馈口N的反馈压力和反馈流量、回油口T的回油压力和回油流量数据,即获得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压力和流量。不同的先导压力下,各开口的压力和流量的数据不同,因此可获得不同先导压力下的多组数据。具体地,测试时,通常将多路阀设置在台架或工程机械整机上,并在空载动作下进行测试。在测试得到的数据中,还可进行分析筛选,去掉无用的数据,例如死区数据。
请参图2,将多路阀设置于台架上时,通过台架向多路阀输入不同的先导压力,并通过台阶测量不同先导压力下的各开口的压力和流量。台架上设有输入装置11、流量计13、压力计15和采集装置17,输入装置11连接于多路阀的控制端,各开口的输出端均设有流量计13和压力计15,各开口的输入端设有压力计15,采集装置17连接于各流量计13和各压力计15以获取相应的压力、流量值,即上述第一输出口A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第二输出口B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进油口P的油源压力和油源流量、反馈口N的反馈压力和反馈油量、回油口T的回油压力和回油油量。
S114,根据多路阀的先导压力和各开口的压力、流量获得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具体 地,根据多路阀的先导压力、第一输出口A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第二输出口B的工作压力 和工作流量、进油口P的油源压力和油源流量、反馈口N的反馈压力和反馈油量、回油口T的 回油压力和回油油量计算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进油口P、反馈口N、回油口T与第一输 出口A之间、回油口T与第二输出口B之间的开口面积。具体地,计算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 口B、进油口P、反馈口N、回油口T的开口面积时,在获取了各开口的压力和流量的情况下,根 据公式
Figure 677314DEST_PATH_IMAGE001
即可得出,其中k为系数(k的值和开口结构形式和油温等相关,通常可 通过实验测得),Q为流量,A为开口面积,ΔP为各开口的前端和后端的压差,例如,对于第一 输出口A而言,其前端和后端的压差为进油口P的油源压力和第一输出口A的工作压力之差。
S13,根据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建立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具体地,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可为各开口的压力和开口面积关系。具体地,可建立压力和各开口的开口面积数表。数表具体包括PA数表、PB数表、PN数表、NT数表、AT数表和BT数表。PA数表的第一列可为先导压力,第二列可为第一输出口A的开口面积,即进油口P和第一输出口A之间的开口面积,PB数表的第一列可为先导压力,第二列可为第二输出口B的开口面积,即进油口P和第二输出口B之间的开口面积,PN数表的第一列可为先导压力,第二列可为反馈口N的开口面积,即进油口P和反馈口N之间的开口面积,NT数表的第一列可为反馈口N的反馈压力,第二列可为反馈口N和回油口T之间的开口面积,AT数表的第一列可为先导压力,第二列可为回油口T和第一输出口A之间的开口面积,BT数表的第一列可为先导压力,第二列可为回油口T和第二输出口B之间的开口面积。可以理解,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特性也可为多路阀的各开口的特性曲线,即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可表达为数表形式,也可表达为特性曲线形式等其他关系特性表现形式,一般地,系统计算调用数表,提供给用户用特性曲线。对应于PA数表、PB数表、PN数表、NT数表、AT数表和BT数表,各开口特性曲线包括PA曲线、PB曲线、PN曲线、NT曲线、AT曲线和BT曲线。可以理解,对于不同的多路阀而言,其各开口的开口特性不同。
具体地,在建立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特性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的筛选、拟合等。
S15,根据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建立多路阀仿真模型。在步骤S15中,具体包括:提供多路阀基础模型,多路阀基础模型包括阀芯、进油口P、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反馈口N和回油口T,将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导入多路阀基础模型。基于建立多路阀仿真模型,可仿真模拟各种不同工况下多路阀的运行情况,判断出是否存在风险等各种情况。
具体地,请参图3,多路阀基础模型的第一输出口A的后端(即出口端)用于与执行元件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一输出口A还用于接收先导压力和PA数表、AT数表,第二输出口B的前端(即进口端)用于与执行元件的第二油口连接,第二输出口B用于接收BT数表和PB数表,反馈口N用于接收PN数表,回油口T用于接收NT数表,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和反馈口N的前端(即进口端)均连接于油源,回油口T的前端(即进口端)连接于反馈口N的后端(即出口端)。多路阀基础模型还包括连接于油源的第一溢流口H。多路阀基础模型还可包括分别连接于第一输出口A和第二输出口B的两个第二溢流口G。本实施例中,多路阀基础模型包括两个第一输出口A、两个第二输出口B、两个反馈口N、两个回油口T,以形成阀内合流。当然,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反馈口N、回油口T均可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根据需要设置即可。
S17,将多路阀仿真模型和辅助阀模型组合形成系统模型,这样即可进行系统模型的模拟仿真,模拟实际液压系统的工作。具体地,辅助阀模型包括溢流模型、节流模型、单向模型,以分别对应溢流阀、节流阀、单向阀的功能。
通过本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只需在建造多路阀模型前在台架上进行测试即可完成所需数据的采集,简单、工作量较小,模型建造过程仅需要将所测数据导入,模型建造简单,且模型基于真实的多路阀试验数据,多路阀仿真模型准确,后续应用计算简单快捷、节约计算资源,可提高研发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提供多路阀基础模型,多路阀基础模型包括阀芯、进油口P、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反馈口N和回油口T,多路阀基础模型用于接收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基于建立多路阀仿真模型,可仿真模拟各种不同工况下多路阀的运行情况,判断出是否存在风险等各种情况。
具体地,多路阀基础模型的第一输出口A的后端(即出口端)用于与执行元件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一输出口A还用于接收先导压力和PA数表、AT数表,第二输出口B的前端(即进口端)用于与执行元件的第二油口连接,第二输出口B用于接收BT数表和PB数表,反馈口N用于接收PN数表,回油口T用于接收NT数表,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和反馈口N的前端(即进口端)均连接于油源,回油口T的前端(即进口端)连接于反馈口N的后端(即出口端)。多路阀基础模型还包括连接于油源的第一溢流口H。多路阀基础模型还可包括分别连接于第一输出口A和第二输出口B的两个第二溢流口G。本实施例中,多路阀基础模型包括两个第一输出口A、两个第二输出口B、两个反馈口N、两个回油口T,以形成阀内合流。当然,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反馈口N、回油口T均可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根据需要设置即可。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设置在”或“位于”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重量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重量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元件的序列形容词“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并不意味着这样描述的元件必须依照给定的顺序,或者时间、空间、等级或其它的限制。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不同先导压力下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
根据所述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建立所述多路阀的所述各开口的开口特性;
根据所述多路阀的所述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建立多路阀仿真模型;
所述获取不同先导压力下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多路阀设置在台架或工程机械整机上,获取一种工况下的不同先导压力下的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压力和流量;
根据多路阀的先导压力和各开口的压力、流量获得各开口的开口面积;
所述多路阀的阀芯包括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进油口(P)、反馈口(N)、回油口(T),所述第一输出口(A)和所述第二输出口(B)用于与执行元件连接,给所述执行元件供油和回油;
所述获取不同先导压力下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面积、压力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一种工况下的不同先导压力下的多路阀的所述第一输出口(A)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所述第二输出口(B)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所述进油口(P)的油源压力和油源流量、所述反馈口(N)的反馈压力和反馈流量、所述回油口(T)的回油压力和回油流量数据;根据所述多路阀的所述先导压力、所述第一输出口(A)的所述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所述第二输出口(B)的所述工作压力和工作流量、所述进油口(P)的所述油源压力和油源流量、所述反馈口(N)的所述反馈压力和反馈流量、所述回油口(T)的所述回油压力和回油流量计算所述第一输出口(A)、所述第二输出口(B)、所述进油口(P)、所述反馈口(N)、所述回油口(T)与所述第一输出口(A)之间、所述回油口(T)与所述第二输出口(B)之间的开口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开口特性为多路阀的各开口的压力与开口面积关系特性,所述关系特性包括PA关系特性、PB关系特性、PN关系特性、NT关系特性、AT关系特性和BT关系特性,其中,所述PA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P)和所述第一输出口(A)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PB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P)和所述第二输出口(B)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PN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P)和所述反馈口(N)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NT关系特性为反馈压力与所述反馈口(N)和所述回油口(T)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一输出口(A)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BT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二输出口(B)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A关系特性、所述PB关系特性、所述PN关系特性、所述NT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和所述BT关系特性分别为PA数表、PB数表、PN数表、NT数表、AT数表和BT数表;或者,所述PA关系特性、所述PB关系特性、所述PN关系特性、所述NT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和所述BT关系特性分别为PA曲线、PB曲线、PN曲线、NT曲线、AT曲线和BT曲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多路阀基础模型,所述多路阀基础模型包括阀芯、进油口(P)、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反馈口(N)和回油口(T),将所述各开口的开口特性导入所述多路阀基础模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A)的后端用于与执行元件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A)还用于接收先导压力和所述PA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二输出口(B)的前端用于与所述执行元件的第二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二输出口(B)用于接收所述BT关系特性和所述PB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反馈口(N)用于接收所述PN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回油口(T)用于接收所述NT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A)、所述第二输出口(B)和所述反馈口(N)的前端均连接于油源,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回油口(T)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反馈口(N)的后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和辅助阀模型组合形成系统模型。
7.一种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多路阀基础模型,所述多路阀基础模型包括阀芯、进油口(P)、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反馈口(N)和回油口(T),所述多路阀基础模型用于接收进油口(P)、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反馈口(N)和回油口(T)的开口特性;所述进油口(P)、第一输出口(A)、第二输出口(B)、反馈口(N)和回油口(T)的开口特性包括PA关系特性、PB关系特性、PN关系特性、NT关系特性、AT关系特性和BT关系特性,其中,所述PA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P)和所述第一输出口(A)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PB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P)和所述第二输出口(B)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PN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进油口(P)和所述反馈口(N)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NT关系特性为反馈压力与所述反馈口(N)和所述回油口(T)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一输出口(A)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所述BT关系特性为先导压力与所述回油口(T)和所述第二输出口(B)之间的开口面积的关系特性;
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A)的后端用于与执行元件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A)还用于接收先导压力和所述PA关系特性、所述AT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二输出口(B)的前端用于与所述执行元件的第二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二输出口(B)用于接收所述BT关系特性和所述PB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反馈口(N)用于接收所述PN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回油口(T)用于接收所述NT关系特性,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第一输出口(A)、所述第二输出口(B)和所述反馈口(N)的前端均连接于油源,所述多路阀仿真模型的所述回油口(T)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反馈口(N)的后端。
CN202011438389.XA 2020-12-10 2020-12-10 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Active CN112632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8389.XA CN112632863B (zh) 2020-12-10 2020-12-10 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8389.XA CN112632863B (zh) 2020-12-10 2020-12-10 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2863A CN112632863A (zh) 2021-04-09
CN112632863B true CN112632863B (zh) 2022-11-25

Family

ID=75310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8389.XA Active CN112632863B (zh) 2020-12-10 2020-12-10 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28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0728A (zh) * 2022-04-13 2022-07-29 山重建机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阀数字孪生模型及其建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901A (zh) * 2011-12-23 2012-07-04 李明 基于Modelica语言的泵车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
CN110826159A (zh) * 2019-11-13 2020-02-2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Fluent的多路阀仿真分析和结构优化方法
CN111637106A (zh) * 2020-05-15 2020-09-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降低多路阀稳态液动力的环形凸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423B (zh) * 2014-04-25 2016-01-06 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
CN104265365B (zh) * 2014-10-14 2016-11-0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溃砂模拟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207333355U (zh) * 2017-08-25 2018-05-08 济宁山重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阀开口特性测试装置
CN108021737B (zh) * 2017-11-10 2021-08-10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液压阀件仿真建模方法
CN108319752B (zh) * 2017-12-25 2021-09-17 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湿式双离合器及液压控制系统的物理仿真试验方法
CN111191351B (zh) * 2019-12-18 2023-04-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种液压阀简化实时模型快速构建的方法
CN111503091A (zh) * 2020-05-22 2020-08-07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液压多路阀用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901A (zh) * 2011-12-23 2012-07-04 李明 基于Modelica语言的泵车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
CN110826159A (zh) * 2019-11-13 2020-02-2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Fluent的多路阀仿真分析和结构优化方法
CN111637106A (zh) * 2020-05-15 2020-09-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降低多路阀稳态液动力的环形凸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2863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2863B (zh) 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及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方法
CN109783970B (zh) 一种面向电子产品可靠性仿真分析的热分析方法
CN105975692B (zh) 基于模型的挤压式双组元液体动力系统动态分析方法
CN106650125A (zh) 一种离心压气机叶轮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6368814B (zh) 内燃机气缸盖内最高温度的实时监测方法
CN109654009A (zh) 一种液压泵马达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Frosina et al. Effects of PCFV and Pre-Compression Groove on the Flow Ripple Reduction in Axial Piston Pumps
CN108021737A (zh) 一种液压阀件仿真建模方法
Tian et al. Analysis of power distribution in the hydraulic remote system of agricultural tractors through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s
CN111709142A (zh) 燃料电池整堆流体仿真模型的简化方法
CN111680370B (zh) 液压阀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
Chen et 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clutch engagement test of HMCVT in the high-power tractor
CN102540901A (zh) 基于Modelica语言的泵车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阀仿真建模方法
Jenkins et al. Investigation of instability of a pressure compensated vane pump
CN107830011B (zh) 基于挖掘机整机进行阀口开口面积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39612B (zh) 一种液压挖掘机燃油消耗测试系统及方法
Corvaglia et 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ling of a load sensing proportional valve
Voicu et al. Experimental Plotting of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Rotary Hydraulic Pumps
CN207881888U (zh) 基于液压系统的压力仪表测试台
CN112231826A (zh) 一种基于gt-suit的一维燃油车整车热管理仿真分析方法
CN107862169A (zh) 基于气固热耦合的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振动计算方法
CN116070534B (zh) 锂电池储能系统中液冷板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194456B (zh) 一种负荷传感泵的测试阀组
CN108730267A (zh) 一种开式泵控非对称缸系统位置灵敏度分析方法
CN111191351A (zh) 一种液压阀简化实时模型快速构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