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7737A - 扩眼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扩眼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7737A
CN112627737A CN202011374928.8A CN202011374928A CN112627737A CN 112627737 A CN112627737 A CN 112627737A CN 202011374928 A CN202011374928 A CN 202011374928A CN 112627737 A CN112627737 A CN 112627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ming
blade
axis
tool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49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延军
马军
田永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ong Tong Ao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dong Tong Ao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ong Tong Ao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dong Tong Ao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49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7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7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7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0/00Drill bits
    • E21B10/26Drill bits with leading portion, i.e. drill bits with a pilot cutter; Drill bits for enlarging the borehole, e.g. ream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0/00Drill bits
    • E21B10/42Rotary drag type drill bits with teeth, blades or like cutting elements, e.g. fork-type bits, fish tail bits
    • E21B10/43Rotary drag type drill bits with teeth, blades or like cutting elements, e.g. fork-type bits, fish tail b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eeth or other cut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扩眼工具,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其中,扩眼工具,包括:承载体;多个第一扩眼刀翼,沿承载体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承载体周向侧面,承载体与第一扩眼刀翼用于绕承载体的第一轴线旋转;第一扩眼刀翼背离承载体的一侧为第一扩眼侧面,多个第一扩眼刀翼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扩眼侧面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第一扩眼刀翼的第一扩眼侧面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扩眼工具在第一平面内的截面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扩眼侧面与第一轴线之间距离最大的第一扩眼刀翼设置于第一端或第二端,第一平面垂直于第一轴线。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对井眼进行扩孔,对井壁修整。

Description

扩眼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眼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一些老油区和主力油区相继进入中后期阶段,侧钻井技术对开发中后期阶段的油气田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侧钻井的井眼小,导致井内复杂多、事故频发,因此,如何增大侧钻井的井眼直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眼工具,以对井眼进行扩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扩眼工具,包括:承载体;多个第一扩眼刀翼,沿所述承载体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承载体周向侧面,所述承载体与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用于绕所述承载体的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扩眼刀翼背离所述承载体的一侧为第一扩眼侧面,多个所述第一扩眼刀翼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扩眼工具在第一平面内的截面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所述第一扩眼刀翼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且经过所述第一扩眼刀翼。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平面内,多个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承载体的周向方向逐渐增大。
具体地,所述扩眼工具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截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第一方向逐渐增大,位于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
具体地,所述第一扩眼刀翼沿螺旋线延伸。
具体地,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大。
具体地,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第一切削侧面形成有切削齿,所述第一切削侧面设置于扩孔侧面与所述承载体的周向侧面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上设置有保径齿。
具体地,还包括:多个第二扩眼刀翼,所述第二扩眼刀翼与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结构相同,且与所述第一扩眼刀翼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体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二方向由所述第一扩眼刀翼指向所述第二扩眼刀翼。
具体地,所述承载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扩孔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扩眼刀翼设置于所述扩孔段;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用于其他任一所述扩眼工具的承载体的第二连接段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段内形成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段用于安装于其他任一所述承载体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所述安装孔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扩眼工具,由于多个第一扩眼刀翼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扩眼侧面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第一扩眼刀翼的第一扩眼侧面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且第一扩眼侧面与第一轴线之间距离最大的第一扩眼刀翼设置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个,因此能够使得扩眼工具形成偏心结构,当扩眼工具进入井眼内时,通过旋转扩眼工具能够对井眼进行扩孔。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眼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眼工具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眼工具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眼工具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承载体1,第一连接段11,扩孔段12,第二连接段13,安装孔131,第一端14,第二端15;
第一扩眼刀翼2,第一扩眼侧面21,切削齿22,保径齿23,第一刀翼24,第二刀翼25,第三刀翼26;
第二扩眼刀翼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扩眼工具,如图1至图4所示,该扩眼工具包括:承载体1;多个第一扩眼刀翼2,沿所述承载体1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承载体1周向侧面,所述承载体1与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用于绕所述承载体1的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背离所述承载体1的一侧为第一扩眼侧面21,多个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扩眼工具在第一平面内的截面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4和第二端15,所述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设置于所述第一端14或所述第二端15,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且经过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
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承载体1设置有第一扩眼刀翼2的部分呈圆柱状,此时,承载体1在第一平面内的截面的外轮廓呈圆形,而第一轴线为经过圆柱形的承载体1圆心的轴线,第一平面可以为经过第一扩眼刀翼2的圆柱形的承载体1的任一横截面。其中多个第一扩眼刀翼2可以沿承载体1的周向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于周向侧面。而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背离承载体1,且至少一个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其他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其中,设定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距离最大的第一扩眼刀翼2为第一刀翼24,第一刀翼2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扩眼工具在第一平面内的截面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4和第二端15,而第一刀翼24仅设置于第一端14或第二端15中的一个,以第一刀翼24设置于第一端14为例,第一端14的第一扩眼刀翼2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端15的第一扩眼刀翼2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扩眼工具形成偏心结构。在打井的过程中,扩眼工具可以欠尺寸通过井眼,扩眼工具在井眼内旋转前进,此时,扩眼工具绕第一轴线自转,在扩眼工具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刀翼24不断的与井壁相接触,继而能够扩大井眼,对井壁进行修整,进而使得井眼完孔尺寸大于扩眼工具的通过尺寸,实现井眼的微扩孔。具体地,可以预定井眼的直径为118mm,而完井的直径能够大于118mm,通过使用本申请中所提供的扩眼工具,完井直径可以达到122mm,进而使得起下钻顺利,下套管顺利。此外,由于地层蠕变会导致井眼缩径,即会使得井眼的直径缩小至小于118mm,在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起下钻之前需要预先通井,使得井眼的直径恢复至118mm,而本实施例中的扩眼工具所形成的井眼尺寸大于118mm,其已经防止井眼的缩径,此时,减少通井次数,免除单独的通井作业;对正常钻井作业影响很小,因此,本申请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省去多余的通井作业,减小起下钻的时间。此外,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也需要经常对井眼进行通井作业,而完井尺寸略大于预定尺寸,能够少通井次数,甚至可以免除单独的通井作业。此外,针对于在塑性蠕动盐膏层中钻井的情况,由于盐膏层的蠕动性较大,因此形成于盐膏层内的井眼的缩径量较大,不需倒划眼复杂作业,本实施例在完井尺寸已经预留缩径量的情况下,无需频繁通井。除此之外,由于完井尺寸大于预定尺寸,因此增大了环控间隙,提高了固井质量。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平面内,多个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承载体1的周向方向逐渐增大。
其中,第一扩眼刀翼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刀翼24、第二刀翼25和第三刀翼26,在第三方向上,第三刀翼26、第二刀翼25和第一刀翼24依次设置,如图3所示,箭头C所指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图3为扩眼工具在第一平面内的截面视图,第三刀翼26、第二刀翼25、第一刀翼24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着第三方向逐渐增大。在第一平面内,每个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沿第三方向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此时,在承载体1为圆柱型的情况下,每个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沿第三方向与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者,还可以使得在第一平面内每个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此时,在承载体1为圆柱型的情况下,每个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承载体1的圆周侧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3所示,界限L将扩孔工具在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划分成第一端14和第二端15,而第一刀翼24设置于第一端14。
具体地,所述扩眼工具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截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第一方向逐渐增大,位于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
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可以对称设置,可以设置四个第一扩眼刀翼2,两个第一刀翼24和两个第二刀翼25,其中,两个第一刀翼24相邻设置,而两个第二刀翼25相邻设置,第一刀翼24a和第二刀翼25a相邻,且设置于第一区域,第一刀翼24a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刀翼25a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刀翼24b与第二刀翼25b设置于第二区域,第一刀翼24b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刀翼25b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其中,可以使得在第一平面内,第一刀翼24的第一扩眼侧面21各处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二刀翼25的第一扩眼侧面21各处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第一刀翼24a、第二刀翼25a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均沿第一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刀翼24b、第二刀翼25b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均沿第一方向反方向逐渐增大。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刀翼24设置于第一端14和第二端15中的一个,而两个第二刀翼25设置于第一端14和第二端15中的另一个。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沿螺旋线延伸。
其中,第一扩眼刀翼2沿螺旋线设置能够便于第一扩眼刀翼2旋转前进。
具体地,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大,如图1和图2所示,箭头B所指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大,能够进一步方便扩眼工具进入井眼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之间的距离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大,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一端延伸至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而另一端通过衔接面连接于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其中衔接面与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0°,而第一扩眼侧面21与周向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5°。对于水平井、大斜度定向井等,容易出现岩屑堆积的情况,而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眼工具,当扩眼工具进入到井眼内时,第一扩眼刀翼2能够搅动井眼内累积的岩屑,进而能够避免岩屑沉积形成岩屑床。衔接面与第一扩眼侧面21之间的连接处为扩眼处,其中,在第一扩眼侧面21上,扩眼处距离第一轴线的距离最大,且每个第一扩眼刀翼2的扩眼处位于同一第一平面内,其中,每个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扩眼侧面21与承载体1的第一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5°,且由于第一刀翼24的扩孔处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大,因此如图4所示,第一刀翼24的第一扩孔侧面沿第一轴线的长度最大,而第三刀翼26的第一扩孔侧面沿第一轴线的长度最小,其中,图4为扩孔段12的侧面展开图。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的第一切削侧面形成有切削齿22,所述第一切削侧面设置于扩孔侧面与所述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之间。
其中,在扩眼工具旋转的过程中,切削齿22能够与井壁接触,进一步对井眼进行扩孔,对井壁进行修整。切削齿可以呈圆形,其中,切削齿22可以为PDC切削齿22。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扩眼侧面21上设置有保径齿23。
其中,保径齿23略凸出于第一扩眼侧面21,当第一扩眼刀翼2的进刀深度过大时,会对第一扩眼侧面21造成磨损,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保径齿23,会优先对保径齿23进行磨损,因此,保径齿23能够起到保护第一扩眼刀翼2不被磨损的作用。此外,在进行正划眼和倒划眼时,保径齿23先于PDC切削齿22与低层接触,进而能够避免PDC切削齿22免受冲击破坏。此外,在正划眼过程中,扩眼工具的前进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反向,对应的倒划眼的过程中扩眼工具的退出方向与第二方向同向,因此在正划眼的过程中,第一扩眼工具能够便于扩孔工具进入井眼内,且第一扩眼刀翼2上的PDC切削齿22能够起到扩孔、修整井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在倒划眼的过程中,扩眼工具由井眼内退出的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反向,因此在倒划眼的过程中,第一扩眼刀翼2能够便于扩眼工具退出,PDC切削齿22能够对井壁进行修整并扩孔。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扩眼工具还包括:多个第二扩眼刀翼3,所述第二扩眼刀翼3与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的结构相同,且与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二方向由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指向所述第二扩眼刀翼3。
其中,第一扩眼刀翼2和第二扩眼刀翼3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于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其中,多个第一扩眼刀翼2设置于承载体1的第一功能区,多个第二扩眼刀翼3设置于承载体1的第二功能区,第一功能区和第二功能区均位于扩眼段,第一功能区与第二功能区之间形成有预设距离。此外,多个第一扩眼刀翼2与多个第二扩眼刀翼3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二者之间的对称平面为位于第一扩眼刀翼2与第二扩眼刀翼3之间承载体1的横截面。第二扩眼刀翼3背离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的一侧为第二扩眼侧面,多个第二扩眼刀翼3能够形成偏心结构,具体地,多个第二扩眼刀翼3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扩眼侧面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第二扩眼刀翼3的第二扩眼侧面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扩眼刀翼3中与第一轴线距离最大的刀翼为第四刀翼,由于第一扩眼刀翼2与第二扩眼刀翼3对称设置,因此第四刀翼与第一刀翼24共同设置于第一端14或第二端15。第二扩眼刀翼3沿螺旋设置,由于与第一扩眼刀翼2对称设置,因此第一扩眼刀翼2的螺旋方向与第二扩眼刀翼3的螺旋方向相反,此外,第二扩眼刀翼3的第二扩眼侧面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着第二方向反方向逐渐增大,第二方向由第一扩眼刀翼2指向第二扩眼刀翼3。除此之外,第二扩眼刀翼3的第二切削侧面上形成切削齿22,第二切削侧面设置于第二扩眼侧面与承载体1的周向侧面之间,且第二扩眼侧面上形成有保径齿23。具体地,在正划眼的过程中,扩眼工具旋转进入,设定扩眼工具的前进行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此时,第一扩眼刀翼2与第二扩眼刀翼3能够起到扩孔的作用,同时,设置于第一扩眼刀翼2上的切削齿22能够对井壁进行修整并扩孔,且第一扩眼刀翼2能够对沉积的岩屑进行搅动,避免沉积的岩屑阻碍扩眼工具进入。对应的,在倒划眼过程中,扩眼工具的退出方向与第二方向同向,此时,第一扩眼刀翼2与第二扩眼刀翼3同样能够起到扩孔的作用,同时,设置于第二扩眼刀翼3上的切削齿22能够对井壁进行修整,且第二扩眼刀翼3能够对沉积岩屑进行搅动,避免沉积的岩屑阻碍扩眼工具退出井眼。在上述正划眼和倒划眼的过程中,PDC切削齿均能够对井壁进行修整并扩孔,有效的减少或消除微型狗腿,并且均能够对岩屑进行搅动,不仅能够提高清洁效果,还能够避免岩屑床的形成,并且由于在退出过程中能够对岩屑进行搅动,进而能够避免因岩屑堆积导致钻具返出不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眼工具适用于所有直井、定向井以及侧钻井的作业需求,且能够配合旋转导向工具使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承载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1、扩孔段12和第二连接段13,所述第一扩眼刀翼2设置于所述扩孔段1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11用于其他任一所述扩眼工具的承载体1的第二连接段13相连接。
其中,多个扩眼工具能够依次串接,第一连接段11能够与其他扩眼工具的第二连接段13相向连接,其中,第一扩眼刀翼2和第二扩眼刀翼3均设置于扩孔段12。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段11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段13内形成有安装孔131,且所述安装孔131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段11用于安装于其他任一所述承载体1的所述第二连接段13的所述安装孔131内。
其中,第一连接段11与第二连接段13内的安装孔131相匹配,第一连接段11能够螺纹连接于其他扩眼工具的安装孔131内。其中,第一连接段11、扩孔段12和第二连接段12均为圆柱型,且同心设置,而安装孔131与第二连接段13同心设置。其中,第一连接段11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的区域为螺纹段,螺纹段沿着第二连接段13指向第一连接段11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对应的,安装孔131沿着第二连接段13指向第一连接段11的方向内径逐渐减小。除此之外,安装孔131以及第一连接段11均可以用于连接导向器,对应的导向器上设置有与其匹配的连接结构。
除此之外,本申请所提供的扩眼工具采用优质合金钢40CrNiMo锻造毛坯,并作细化晶粒退火处理,晶粒度不低于7.5级,承载体的硬度HB285~341。且原材料的硫、磷含量不大于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体;
多个第一扩眼刀翼,沿所述承载体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承载体周向侧面,所述承载体与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用于绕所述承载体的第一轴线旋转;
所述第一扩眼刀翼背离所述承载体的一侧为第一扩眼侧面,多个所述第一扩眼刀翼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
所述扩眼工具在第一平面内的截面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所述第一扩眼刀翼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且经过所述第一扩眼刀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平面内,多个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承载体的周向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眼工具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截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第一方向逐渐增大,位于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眼刀翼沿螺旋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第一扩眼侧面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第一切削侧面形成有切削齿,所述第一切削侧面设置于扩孔侧面与所述承载体的周向侧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眼侧面上设置有保径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第二扩眼刀翼,所述第二扩眼刀翼与所述第一扩眼刀翼的结构相同,且与所述第一扩眼刀翼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体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二方向由所述第一扩眼刀翼指向所述第二扩眼刀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扩孔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扩眼刀翼设置于所述扩孔段;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用于其他任一所述扩眼工具的承载体的第二连接段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眼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段内形成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段用于安装于其他任一所述承载体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所述安装孔内。
CN202011374928.8A 2020-11-30 2020-11-30 扩眼工具 Pending CN112627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4928.8A CN112627737A (zh) 2020-11-30 2020-11-30 扩眼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4928.8A CN112627737A (zh) 2020-11-30 2020-11-30 扩眼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7737A true CN112627737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06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4928.8A Pending CN112627737A (zh) 2020-11-30 2020-11-30 扩眼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7737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3392A (en) * 1926-05-27 1926-12-30 John Adolph Zublin Improvements in rotary bits for well boring
CN201292768Y (zh) * 2008-10-30 2009-08-19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侧钻水平井井眼扩大器
CN104053850A (zh) * 2011-12-27 2014-09-17 国民油井Dht有限公司 孔底切削工具
CN204200083U (zh) * 2014-09-27 2015-03-1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钻柱式随钻微扩眼工具
CN104747085A (zh) * 2013-12-26 2015-07-01 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扩眼器及其扩眼方法
CN107217991A (zh) * 2017-07-17 2017-09-29 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井扩眼方法及pdc水力扩眼器
CN206860100U (zh) * 2017-06-20 2018-01-09 大庆实展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段螺旋式双向随钻扩划眼工具
CN107780836A (zh) * 2017-10-26 2018-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扩眼器
CN207847534U (zh) * 2018-02-08 2018-09-11 成都百施特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井下划眼的划眼器
CN209115042U (zh) * 2018-12-10 2019-07-16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扩眼防卡工具
CN209145524U (zh) * 2018-11-09 2019-07-2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用微扩眼清砂工具
CN209556930U (zh) * 2019-01-11 2019-10-29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井壁修整工具
CN210768604U (zh) * 2019-11-04 2020-06-16 赵建新 一种天然气钻探用随钻扩眼用刀翼结构
CN211230253U (zh) * 2019-12-25 2020-08-11 长江大学 一种锥型齿防泥包钻头
CN213234946U (zh) * 2020-08-28 2021-05-1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随钻微扩眼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3392A (en) * 1926-05-27 1926-12-30 John Adolph Zublin Improvements in rotary bits for well boring
CN201292768Y (zh) * 2008-10-30 2009-08-19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侧钻水平井井眼扩大器
CN104053850A (zh) * 2011-12-27 2014-09-17 国民油井Dht有限公司 孔底切削工具
CN104747085A (zh) * 2013-12-26 2015-07-01 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扩眼器及其扩眼方法
CN204200083U (zh) * 2014-09-27 2015-03-1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钻柱式随钻微扩眼工具
CN206860100U (zh) * 2017-06-20 2018-01-09 大庆实展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段螺旋式双向随钻扩划眼工具
CN107217991A (zh) * 2017-07-17 2017-09-29 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井扩眼方法及pdc水力扩眼器
CN107780836A (zh) * 2017-10-26 2018-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扩眼器
CN207847534U (zh) * 2018-02-08 2018-09-11 成都百施特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井下划眼的划眼器
CN209145524U (zh) * 2018-11-09 2019-07-2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用微扩眼清砂工具
CN209115042U (zh) * 2018-12-10 2019-07-16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扩眼防卡工具
CN209556930U (zh) * 2019-01-11 2019-10-29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井壁修整工具
CN210768604U (zh) * 2019-11-04 2020-06-16 赵建新 一种天然气钻探用随钻扩眼用刀翼结构
CN211230253U (zh) * 2019-12-25 2020-08-11 长江大学 一种锥型齿防泥包钻头
CN213234946U (zh) * 2020-08-28 2021-05-1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随钻微扩眼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和鹏飞: "井眼质量改善工艺及偏心扩眼器的应用",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60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ming well bore surfaces nearer the center of drift
US6206116B1 (en) Rotary cone drill bit with machined cutting structure
US10352101B2 (en) Composite drill bit
CN105507817B (zh) 具有防钻头循旧槽结构的混合式钻头
US4187922A (en) Varied pitch rotary rock bit
EP0265445B1 (en) Combined hole making and threading tool
BRPI0613966A2 (pt) broca helicoidal
CN102242754A (zh) 攻丝混凝土螺钉
CN205895148U (zh) 滚动保径pdc钻头
JP2020146831A (ja) 穴あけ工具および穴あけ方法
US4854399A (en) Tubular element for use in a rotary drilling assembly
US200300894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lling a window in a well casing or liner
CN104440006B (zh) 制造回转式工具的方法以及回转式工具
US4202419A (en) Roller cutter with major and minor insert rows
WO2004029402A1 (en) Combined reamer and drill bit stabiliser
CN116988739B (zh) 一种高密度纵向布齿pdc钻头
CA2568508C (en) Arrangement of roller cone inserts
CN112627737A (zh) 扩眼工具
US443373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when changing the direction of a well bore
US10245657B2 (en) Twist drill and production method
US4924953A (en) Rock drill
US4393949A (en) Rock boring apparatus
US20170175448A1 (en) Reaming tool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reaming tool in a wellbore
CN112127799A (zh) 一种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JPH03184721A (ja) ねじ切りフラ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