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6844A - 一种杀菌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6844A
CN112616844A CN202011362825.XA CN202011362825A CN112616844A CN 112616844 A CN112616844 A CN 112616844A CN 202011362825 A CN202011362825 A CN 202011362825A CN 112616844 A CN112616844 A CN 112616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cide
pyrimethanil
benzovindiflupyr
mass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28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6844B (zh
Inventor
杨婷
梅松
杨春苹
汪月英
乔丽萍
俞忠强
吴鸿洲
吴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ll Done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ll Do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ll Don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ll Do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28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68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6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6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6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6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61,2-Diazoles; Hydrogenated 1,2-d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41,3-Diazines; Hydrogenated 1,3-diaz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剂,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剂的有效成分为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所述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为1:(1~20)。苯并烯氟菌唑作用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蛋白复合体Ⅱ,导致三羧酸循环障碍,阻碍其能量代谢,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导致其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嘧霉胺的杀菌作用机理独特,通过抑制病菌侵染酶的分泌从而阻止病菌侵染,并杀死病菌,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同时具有内吸和熏蒸作用。本发明将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调节为1:(1~2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还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性,增效减施的作用,降低防治防治作物病害用药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杀菌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菌剂。
背景技术
锈病为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锈病分布广且危害性大,多见于禾谷类作物、豆科植物和梨等。不少作物的锈病是世界性的,有些有大区流行的特点,产量损失常以万吨计。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灰霉病能危害寄主的叶、茎、花及果实。叶部受害后,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随即变成灰霉病褐色或黑褐色软腐。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长期以来,农作物锈病和灰霉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三唑酮、戊唑醇、己唑醇、嘧菌酯、氟环唑、粉唑醇、苯醚甲环唑、腐霉利、嘧霉胺、啶酰菌胺等化学农药。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抗性增加,即使加大用药量也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对于农业上产生抗性的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发与现有农药无交互抗性的新品种。但在现阶段,要研究开发出一种高效、低毒、低污染的新农药不仅成本高、时间长、而且难度很大。因此,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具有增效作用的不同成分进行合理复配,以达到对农作物病害进行综合防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剂,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剂能够高效防治灰霉病和锈病。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的有效成分为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所述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为1:(1~20)。
优选地,所述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为1:(1.25~15)。
优选地,所述杀菌剂还包括辅料。
优选地,所述有效成分的质量为杀菌剂质量的20~75%。
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固体剂型或液体剂型;当所述杀菌剂为固体剂型时,所述辅料包括固体载体和助剂;所述固体载体的质量占所述杀菌剂质量的1~80%。
优选地,所述固体载体为高岭土、滑石、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气相白炭黑和硅酸盐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当所述杀菌剂为液体剂型时,所述辅料包括溶剂和助剂;所述溶剂的质量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5~80%。
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水和/或有机试剂;所述有机试剂为芳烃类溶剂、氯代芳烃类溶剂、烷烃类化合物、醇类溶剂、酮类溶剂、胺类溶剂、醚类溶剂和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表面活性剂、生物活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抗冻剂、pH调节剂和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3~15%,所述生物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1~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的有效成分为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所述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为1:(1~20)。苯并烯氟菌唑作用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蛋白复合体Ⅱ,即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或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uccinate ubiquinone reductase,SQR),导致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障碍,阻碍其能量代谢,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导致其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苯并烯氟菌唑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能够紧密结合植物的蜡质层,缓慢渗透到植物组织中,通过干扰真菌细胞的正常呼吸过程来作用于靶标病原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可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嘧霉胺的杀菌作用机理独特,通过抑制病菌侵染酶的分泌从而阻止病菌侵染,并杀死病菌,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同时具有内吸和熏蒸作用。本发明将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调节为1:(1~2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还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性,增效减施的作用,降低防治防治作物病害用药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的有效成分为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所述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为1:(1~20)。
在本发明中,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用原料均优选为市售产品。
在本发明中,所述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优选为1:(1.25~15),进一步优选为1:(1.5~12),更优选为1:(1.5~5),具体优选为1:1.5、1:4、1:1.67、1:2.5、1:2.3、1:5、1:3、1:1.25、1:12、1:3.5、1:1、1:15或1:8。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效成分的质量优选为杀菌剂质量的20~75%,具体优选为30%、25%、20%、40%、35%、36%、50%、65%、42%、64%或72%。
在本发明中,所述杀菌剂优选包括辅料;所述杀菌剂优选为固体剂型或液体剂型。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杀菌剂优选为固体剂型时,所述辅料优选包括固体载体和助剂;所述固体载体的质量优选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1~80%,进一步优选为1~25%;具体优选为1%、2.5%、10%、25%;所述固体载体优选为高岭土、滑石、膨润土、玉米淀粉、凹凸棒土、白炭黑、气相白炭黑和硅酸盐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为白炭黑、气相白炭黑、玉米淀粉或高岭土。
在本发明中,所述助剂优选包括表面活性剂、生物活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抗冻剂、pH调节剂和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醚硫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二苯乙烯苯酚多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山梨醇酯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APG)、有机硅聚氧乙烯醚、牛脂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硫酸酯盐、磺酸盐类、葡萄糖、琥珀酸酯磺酸盐、聚羧酸盐、磷酸酯盐、非离子氟表面活性剂、改性端烯烃磺酸盐、改性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酯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特种乳化剂混合物、含聚氧乙烯醚基团的硫酸盐木质素磺酸钠、非离子EO/PO嵌段共聚物和经修饰的羧酸盐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优选为非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204 DX-3071SF、聚羧酸盐SP2750、聚酯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特种乳化剂混合物G103、改性端烯烃磺酸盐Tamol89064、聚醚硫酸盐SK-10LX、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盐PSR19-PW、葡萄糖。在本发明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优选为杀菌剂质量的3~15%,具体优选为3%、13%、13.8%、14%或13.5%。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活性剂优选包括天然槐糖脂、鼠李糖脂、海藻糖脂、脂肽、脂肪酸、磷脂和生物基聚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优选为天然槐糖脂或生物基聚甘油酯SP133。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活性剂的质量优选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1~15%,具体优选为1%或2%。
在本发明中,所述增稠剂优选包括羧甲基醇、聚乙烯醇、硅酸镁铝、聚乙酸乙烯酯、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酚醛树脂、虫胶、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和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硅酸镁铝或黄原胶。在本发明中,所述增稠剂的质量优选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0.1~1.0%,具体优选为0.1%或1.0%。
在本发明中,所述消泡剂优选包括硅酮类消泡剂、C8~10脂肪醇类消泡剂、磷酸酯类消泡剂、C10~20饱和脂肪酸类消泡剂、酰胺类消泡剂和有机改性硅聚醚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硅酮类消泡剂优选为改性聚氧硅烷;所述C8~10脂肪醇类消泡剂优选为高级脂肪醇聚醚;所述磷酸酯类消泡剂优选为磷酸三丁酯;所述C10~20饱和脂肪酸类消泡剂优选为癸酸;具体优选为有机改性硅聚醚SAG1572或磷酸酯类PEAS-03。在本发明中,所述消泡剂的质量优选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0.1~5%,具体优选为0.5%或4%。
在本发明中,所述抗冻剂优选包括乙二醇和/或丙三醇,进一步优选为乙二醇。在本发明中,所述抗冻剂的质量优选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3~8%,进一步优选为5%。
本发明对所述pH调节剂的种类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pH调节剂即可,如草酸、柠檬酸、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所述pH调节剂的质量优选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0.1~1%。
在本发明中,所述防腐剂优选包括苯甲酸钠和/或2,6二叔丁基对甲酚。在本发明中所述防腐剂的质量优选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0.1~0.5%。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杀菌剂优选为液体剂型时,所述辅料优选包括溶剂和助剂;所述溶剂的质量优选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5~80%。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优选为水和/或有机试剂。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试剂优选为芳烃类溶剂、氯代芳烃类溶剂、烷烃类化合物、醇类溶剂、酮类溶剂、胺类溶剂、脂肪酸酯、醚类溶剂和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为油酸甲酯。
在本发明中,所述助剂优选包括表面活性剂、生物活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抗冻剂、pH调节剂和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生物活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抗冻剂、pH调节剂和防腐剂的具体种类及含量与上述技术所述的固体剂型杀菌剂的技术方案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对所述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常用的混合物制备方法即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剂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3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悬浮剂(1:1.5)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12%、嘧霉胺18%、天然槐糖脂1%,磷酸酯类PEAS-03 4%,非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204 DX-3071SF 3%,黄原胶0.1%,白炭黑1%,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操作时将各原料加入调制釜中,再加入增稠剂,用水补足量,3000r/min剪切15min,1500r/min砂磨90min,搅拌消泡,即得3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悬浮剂。
实施例2
25%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悬浮剂(1:4)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5%、嘧霉胺20%、天然槐糖脂1%,磷酸酯类PEAS-03 4%,非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204 DX-3071SF 3%,黄原胶0.1%,白炭黑1%,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操作时将各原料加入调制釜中,再加入增稠剂,用水补足量,3000r/min剪切15min,1500r/min砂磨90min,搅拌消泡,即得25%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悬浮剂。
实施例3
2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悬浮剂(1:4)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4%、嘧霉胺16%、天然槐糖脂1%,磷酸酯类PEAS-03 4%,非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204 DX-3071SF 3%,黄原胶0.1%,白炭黑1%,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操作时将各原料加入调制釜中,再加入增稠剂,用水补足量,3000r/min剪切15min,1500r/min砂磨90min,搅拌消泡,即得2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悬浮剂。
实施例4
4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悬浮剂(1:1.67)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15%、嘧霉胺25%、天然槐糖脂1%,磷酸酯类PEAS-03 4%,非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204 DX-3071SF 3%,黄原胶0.1%,白炭黑1%,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操作时将各原料加入调制釜中,再加入增稠剂,用水补足量,3000r/min剪切15min,1500r/min砂磨90min,搅拌消泡,即得4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悬浮剂。
实施例5
35%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2.5)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10%、嘧霉胺25%、聚羧酸盐SP2750 1%、聚酯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特种乳化剂混合物G10312%、白炭黑2.5%、生物基聚甘油酯SP133 2%,油酸甲酯余量补足。操作时时将油酸甲酯泵入洁净的剪切釜中,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分散乳化剂,溶解完全,将原药加入剪切釜中,3000r/min剪切15min,1500r/min砂磨90min,搅拌消泡,即得35%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6
2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2..3)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6%、嘧霉胺14%、聚羧酸盐SP27501%、聚酯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特种乳化剂混合物G10312%、白炭黑2.5%、生物基聚甘油酯SP1331%,油酸甲酯余量补足。操作时时将油酸甲酯泵入洁净的剪切釜中,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分散乳化剂,溶解完全,将原药加入剪切釜中3000r/min剪切15min,1500r/min砂磨90min,搅拌消泡,即得2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7
36%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6%、嘧霉胺30%、聚羧酸盐SP2750 1%、聚酯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特种乳化剂混合物G103 12%、白炭黑2.5%、生物基聚甘油酯SP1332%,油酸甲酯余量补足。操作时时将油酸甲酯泵入洁净的剪切釜中,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分散乳化剂,溶解完全,将原药加入剪切釜中,3000r/min剪切15min,1500r/min砂磨90min,搅拌消泡,即得36%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8
3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5%、嘧霉胺25%、聚羧酸盐SP2750 1%、聚酯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特种乳化剂混合物G10312%、白炭黑2.5%、生物基聚甘油酯SP1332%,油酸甲酯余量补足。操作时时将油酸甲酯泵入洁净的剪切釜中,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分散乳化剂,溶解完全,将原药加入剪切釜中,3000r/min剪切15min,1500r/min砂磨90min,搅拌消泡,即得3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9
4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水分散粒剂0.8mm(1:3)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10%、嘧霉胺30%、改性端烯烃磺酸盐Tamol89064 4.8%、聚羧酸盐SP2750 4%、聚醚硫酸盐SK-10LX 3%、气相白炭黑10%、葡萄糖2%、有机改性硅聚醚SAG1572 0.5%、玉米淀粉补足。操作时将原药与各助剂填料混合好后经流化床气流粉碎设备粉碎,将粉碎后的中间体放入制粒设备,按设备操作要求制成粒子,粒度范围控制在0.8mm以下,干燥后筛分即得4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0
5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1.25)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8%、嘧霉胺42%、改性端烯烃磺酸盐Tamol89064 5%、聚羧酸盐SP27504%、聚醚硫酸盐SK-10LX 3%、气相白炭黑10%、葡萄糖2%、有机改性硅聚醚SAG1572 0.5%、玉米淀粉补足。操作时将原药与各助剂填料混合好后经流化床气流粉碎设备粉碎,将粉碎后的中间体放入制粒设备,按设备操作要求制成粒子,粒度范围控制在0.8mm以下,干燥后筛分即得5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1
65%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12)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5%、嘧霉胺60%、改性端烯烃磺酸盐Tamol89064 5%、聚羧酸盐SP2750 4%、聚醚硫酸盐SK-10LX 3%、气相白炭黑10%、葡萄糖2%、有机改性硅聚醚SAG1572 0.5%、玉米淀粉补足。操作时将原药与各助剂填料混合好后经流化床气流粉碎设备粉碎,将粉碎后的中间体放入制粒设备,按设备操作要求制成粒子,粒度范围控制在0.8mm以下,干燥后筛分即得65%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2
35%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3.5)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8%、嘧霉胺27%、改性端烯烃磺酸盐Tamol89064 4.5%、聚羧酸盐SP2750 4%、聚醚硫酸盐SK-10LX 3%、气相白炭黑10%、葡萄糖2%、有机改性硅聚醚SAG1572 0.5%、玉米淀粉补足。操作时将原药与各助剂填料混合好后经流化床气流粉碎设备粉碎,将粉碎后的中间体放入制粒设备,按设备操作要求制成粒子,粒度范围控制在0.8mm以下,干燥后筛分即得35%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3
5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1)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25%、嘧霉胺25%、十二烷基硫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3.5%、烷基萘磺酸盐PSR19-PW 7%、白炭黑25%、硅酸镁铝1%、高岭土余量补足。操作时将原药与各助剂填料混合好后经流化床气流粉碎设备按3000转/分进行粉碎,混匀后,即得50%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4
42%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2.5)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12%、嘧霉胺30%、十二烷基硫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3.5%、烷基萘磺酸盐PSR19-PW 7%、白炭黑25%、硅酸镁铝1%、高岭土余量补足。操作时将原药与各助剂填料混合好后经流化床气流粉碎设备按3000转/分进行粉碎,混匀后,即得42%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5
64%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15)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4%、嘧霉胺60%、十二烷基硫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3.5%、烷基萘磺酸盐PSR19-PW 7%、白炭黑25%、硅酸镁铝1%、高岭土余量补足。操作时将原药与各助剂填料混合好后经流化床气流粉碎设备按3000转/分进行粉碎,混匀后,即得64%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6
72%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8)
各原料质量分数比如下:苯并烯氟菌唑8%、嘧霉胺64%、十二烷基硫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3.5%、烷基萘磺酸盐PSR19-PW 7%、白炭黑25%、硅酸镁铝1%、高岭土余量补足。操作时将原药与各助剂填料混合好后经流化床气流粉碎设备按3000转/分进行粉碎,混匀后,即得72%苯并烯氟菌唑-嘧霉胺可湿性粉剂。
比较例1
防治小麦锈病试验
样品A 30%苯并烯氟菌酯·嘧霉胺悬浮剂(实施例1);
对照1:15%苯并烯氟菌唑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对照2:40%嘧霉胺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供试作物:小麦;靶标对象:小麦锈病;地点:安徽省蚌埠市;小区安排:每个小区面积60平方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6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施药时期:小麦抽穗期,扬花期;施药时间和次数方法:2017年4月20日,2017年4月28日,施药2次;调查方法:第2次施药后10天每小区按照五点调查法每点调查20株小麦,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091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092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及对照1和对照2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093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101
从表1可以看出:样品A三个供试浓度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7.31~92.29%,于对照药剂相比,亩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均高于对照药剂。
比较例2
防治小麦锈病试验
样品A:20%苯并烯氟菌酯-嘧霉胺悬浮剂(实施例3);
对照1:15%苯并烯氟菌唑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对照2:40%嘧霉胺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供试作物:小麦;靶标对象:小麦锈病;地点: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小区安排:每个小区面积60平方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6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施药时期:小麦抽穗期,扬花期;施药时间和次数方法:2017年4月25日,2017年4月31日,施药2次;调查方法:第2次施药后10天每小区按照五点调查法每点调查20株小麦,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按照公式I和公式II进行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3及对照1和对照2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102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111
从表2可以看出:样品A三个供试浓度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7.06~92.77%,于对照药剂相比,亩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均高于对照药剂。
比较例3
防治小麦锈病试验
样品A:35%苯并烯氟菌酯-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5);
对照1:15%苯并烯氟菌唑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对照2:40%嘧霉胺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供试作物:小麦;靶标对象:小麦锈病;地点: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小区安排:每个小区面积60平方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6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施药时期:小麦抽穗期,扬花期;施药时间和次数方法:2017年4月28日,2017年5月5日,施药2次;调查方法:第2次施药后10天每小区按照五点调查法每点调查20株小麦,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按照公式I和公式II进行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5及对照1和对照2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121
从表3可以看出:样品A三个供试浓度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6.67~92.14%,于对照药剂相比,亩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均高于对照药剂。
比较例4
防治番茄灰霉病试验
样品A:40%苯并烯氟菌酯-嘧霉胺水分散粒剂(实施例9);
对照1:15%苯并烯氟菌唑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对照2:40%嘧霉胺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供试作物:番茄;靶标对象:灰霉病;地点: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小区安排: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6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施药时期:豇豆锈病初发期;施药时间和次数方法:2018年12月25日,2019年1月5日,施药2次;调查方法:第2次施药后7天每小区按照五点调查法每点调查10片叶片,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按照公式I和公式II进行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9及对照1和对照2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131
从表4可以看出:样品A三个供试浓度对番茄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5.78~91.78%,于对照药剂相比,亩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均高于对照药剂。
比较例5
防治草莓灰霉病试验
样品A:30%苯并烯氟菌酯-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8);
对照1:15%苯并烯氟菌唑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对照2:40%嘧霉胺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供试作物:草莓;靶标对象:灰霉病;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小区安排: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6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施药时期:豇豆锈病初发期;施药时间和次数方法:2019年3月29日,201年4月8日,施药2次;调查方法:第2次施药后7天每小区按照五点调查法每点调查10片叶片,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按照公式I和公式II进行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8及对照1和对照2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141
从表5可以看出:样品A三个供试浓度对草莓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5.87~91.73%,于对照药剂相比,亩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均高于对照药剂。
比较例6
防治豇豆锈病试验
样品A:20%苯并烯氟菌酯-嘧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6);
对照1:15%苯并烯氟菌唑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对照2:40%嘧霉胺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供试作物:豇豆;靶标对象:豇豆锈病锈病;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小区安排: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6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施药时期:豇豆锈病初发期;施药时间和次数方法:2017年3月20日,2017年3月27日,施药2次;调查方法:第2次施药后7天每小区按照五点调查法每点调查10片叶片,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按照公式I和公式II进行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6及对照1和对照2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
Figure BDA0002804494470000151
从表6可以看出:样品A三个供试浓度对豇豆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6.19~93.54%,于对照药剂相比,亩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均高于对照药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的有效成分为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所述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为1:(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烯氟菌唑和嘧霉胺的质量比为1:(1.2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还包括辅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的质量为杀菌剂质量的20~7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固体剂型或液体剂型;当所述杀菌剂为固体剂型时,所述辅料包括固体载体和助剂;所述固体载体的质量占所述杀菌剂质量的1~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载体为高岭土、滑石、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气相白炭黑和硅酸盐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杀菌剂为液体剂型时,所述辅料包括溶剂和助剂;所述溶剂的质量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5~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和/或有机试剂;所述有机试剂为芳烃类溶剂、氯代芳烃类溶剂、烷烃类化合物、醇类溶剂、酮类溶剂、胺类溶剂、醚类溶剂和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要求5或7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表面活性剂、生物活性剂、增稠剂、消泡剂、抗冻剂、pH调节剂和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3~15%,所述生物活性剂的质量为所述杀菌剂质量的1~15%。
CN202011362825.XA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杀菌剂 Active CN112616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2825.XA CN112616844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杀菌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2825.XA CN112616844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杀菌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6844A true CN112616844A (zh) 2021-04-09
CN112616844B CN112616844B (zh) 2021-10-15

Family

ID=7530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2825.XA Active CN112616844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杀菌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68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835A (zh) * 2021-08-27 2021-11-23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5089A (zh) * 2011-04-22 2014-03-12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硫代)羧酰胺衍生物和杀真菌化合物的活性化合物复配物
CN109042676A (zh) * 2018-08-15 2018-12-21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的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5089A (zh) * 2011-04-22 2014-03-12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硫代)羧酰胺衍生物和杀真菌化合物的活性化合物复配物
CN109042676A (zh) * 2018-08-15 2018-12-21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的杀菌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巍阁等: ""靶向琥珀酸脱氢酶的酰胺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农药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835A (zh) * 2021-08-27 2021-11-23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6844B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5777B (zh) 一种含乙嘧酚和甲基硫菌灵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019545B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994082B (zh) 一种防治果蔬炭疽病的复配杀菌剂
CN105494387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4322558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616844B (zh) 一种杀菌剂
CN101263821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KR101464335B1 (ko) 식물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식물 병원균 방제용 조성물
CN100360020C (zh) 氟硅唑与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6458B (zh)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47439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DK200600155U3 (da) Naturligt middel baseret på saponinholdige planter som bukkehorn, te og rosmarin til anvendelse i planteproduktionen
CN101366378A (zh) 杀菌组合物
CN114617127A (zh)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710534B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CN109430264B (zh) 一种含萜烯醇、几丁聚糖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10532B (zh)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苯醚双唑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CN105432639A (zh) 一种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11567535A (zh) 一种含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杀菌混合物及其应用
KR100706297B1 (ko) 만수국 또는 표고버섯을 포함하는 식물 흰가루병 방제제
CN110710536B (zh)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CN107711868A (zh) 一种含咪酰胺和生物抗菌物质hsaf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136089A (zh) 一种含大黄素甲醚的农药组合物
CN106259390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KR100795554B1 (ko) 과실류의 열과 방지 및 병 방제용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