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6740B -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6740B
CN112616740B CN202110024766.3A CN202110024766A CN112616740B CN 112616740 B CN112616740 B CN 112616740B CN 202110024766 A CN202110024766 A CN 202110024766A CN 112616740 B CN112616740 B CN 112616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layer
inhabitation
supporting
column
separatio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47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6740A (zh
Inventor
钟小龙
吴常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Yuzhijiang Bree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Yuzhijiang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Yuzhijiang Bree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Yuzhijiang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47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6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6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6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6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属于虾类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由支撑隔柱、多层栖息板组成的结构物,支撑隔柱与底层栖息板底座支撑整个结构物,支撑隔柱两边最好呈梯形、设有阶梯状,支撑隔柱另一面也可再与多个栖息板边均匀垂直相连接,在一个支撑隔柱两面形成双向对称的若干多个栖息板,还可连接饲料输送管道、增设微孔管道增氧设施,更好地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此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一可以有效解决领地、饵料、活动竞争引起格斗残杀,二可以有效解决蜕壳期间死亡严重问题,三可以有效提高养殖密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优质、高效、集约化澳洲淡水龙虾设施养殖装备及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以及湖泊、水库、江河等大水面养殖,其中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是最重要养殖模式,发展澳洲淡水龙虾池塘及工厂化养别产业,需要解决几个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互相残杀问题,澳洲水龙虾在领地、料以及活动过程中相互竞争残杀现象十分严重:二是蜕壳死亡间题,与其它虾类一样,澳洲淡水龙虾生命周期中需要完成数次説売,在此期间受干扰极容易造成死亡;三是养殖密度问题,洲淡水龙虾是底柄爬行动物两个大鳌又占很大空间,养殖密度是按面积计算、不是按水体计算。
澳洲淡水龙养殖,既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品种,又面临着相互残杀、蜕壳死亡、养殖密度低而需要占用很大养殖空间资源等突出向题,观世界各国,水资源及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大幅节约养殖用水,必将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最重要趋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包括支撑隔柱以及多层栖息板组成,可由钢筋混凝土浇制而成、塑料注塑而成或使用其它材料加工而成,结构形状可以是方形、长方形、梯形及其它形状,支撑隔柱下边与底层栖息板用于底座,支撑整个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多层栖息板与支撑隔柱单边均匀连接,鉴于澳洲淡水龙虾生物学特点尤其是两个大鳌,活动时占用空间较大,为便于出入隐蔽装置及在其中活动,栖息板另边悬空,支撑隔柱两边,设计成阶梯状,便于澳洲淡水龙虾攀爬至各层栖息板隐蔽,与人工鱼礁及其它栖息装置不同,支撑隔柱及多层栖息板不宜开设孔洞,以增加栖息位置的隐蔽性。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还包括:适当扩大立柱,使立柱成为长方体形、三角体形或正方体形,在支撑隔柱两侧、三侧或四侧均安装多层栖息板,构建成成双向、三向或四向的多层栖息隐蔽装置,采取这一措施:一是提升了养殖空间利用率,二是减少了单位装置建造成本,三是增加投放使用时稳定性。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扩大支撑隔柱厚度,使隔柱成为空心隔墙,隔墙底部封闭、上部开口,采取这-措施:一是增强了多层栖息隐蔽装置投放后使用稳定性;二拓宽了支撑隔墙等腰两边宽度,方便了澳洲淡水龙虾出入栖息板的攀爬,减少了在此区域内的争斗:三是可以在隔墙内充填泡沫塑料,种植水草,在养殖设施内形成绿岛,栽培水草,能为澳洲淡水龙虾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研究表明,水草在生长过程能大量吸收无机氨磷,降低水中的营养盐含量,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还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提高水体溶解氧,改善水体养殖环境,是良好的生物修复材料,此外,水草还能通过营养竞争和化感作用,抑制浮游箱物的生长,防治有害藻华爆发,采取这措施既可以优化养殖环境,又可以作为澳洲淡水龙虾恒料、降低养殖成本。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还包括:连接饲料输送管道,使多层栖息隐蔽装置,既为栖息隐蔽装置,又成为摄食平台,选用气力式饲料输送机,饲料输送软管由支撑隔柱上边进入,经支撑隔柱分送到各层栖息板,在每尼栖息板一侧的支撑隔柱中开设1-3个饵料输出口,饵料输出口安装自动开团的喂食装置(类似于奶瓶嘴,利用塑料、橡胶等材料制作成小鱼、小虾或昆虫等拟饵),当澳洲淡水龙虾闻到饲料气味,看到拟饵后,两个大鳌就会挤压喂食装置,饲料便会自动流出供摄食,当澳洲淡水龙虾停止摄食后,两个大鳌就不再挤压吸食装置,便会自动停止供食,每层栖息板,除连接支撑隔墙外,其余三边均设置挡块,减少在投喂过程中饲料散失。
作为优选,多层栖息隐蔽装置为梯形,适当拓宽支撑隔柱等腰两边宽度,方便澳洲淡水龙虾出入各层栖息板的攀爬,减少了在此区域内的争斗。
作为优选,多层栖息隐蔽装置规格设计,应依据养殖设施面积及澳洲淡水龙虾个体大小,以提供较佳的栖息空间、提升养殖成活率及养殖效果为目的,以梯形为例,通常情况下,上边长30-50cm、下边长60-80cm高度4060cm、宽度3050cm,适宜设置3-5层、每层高度10-20cm,挡块高度约0.5-1.0cm.
作为优选,自动气力投饲机,通过管道由气力输送到各个多层栖息养殖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集中投饲,起动电机带动罗茨风机工作,风机使管道中形成高速低乐空气瓶,通过气流驱动下沿着指定管道向各个多层栖息装置输送,在管道末端连接具有自动开闭的喂食装置,控制系统,对整个自动气力投饲机的供料、输送进行控制,根据需要实现启动和停止。
作为优选,多层栖息装置底部增设翼板利土工格栅,考虑到多层栖息装置,在欣质为软泥的泡塘养殖中使用,易产生沉降、倾斜或湾倒的影响,在底部培设了奥板和上工格棚装置,底部冀板和土工格播有效增加了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床部面积,可以有效减少沉降、倾斜及滑倒。
作为优选,多层栖息装置底部增设微孔管道增氧设施。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隔柱的侧面设有能够对结构物进行限位投放、且能够标记放置地的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通过底座固定固定安装在池塘底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支撑隔柱之间设有能够便于结构物下放至池塘内的限位导向装置,所述限位柱的中间设有可以标记结构物放置点的标记件。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隔柱侧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一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间通过支撑轴旋转安装有滚轮,所述支撑板的两边外侧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柱侧面的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的中间设有让位槽,有效的对结构物的在池塘内的投放进行稳定限位导向。
作为优选,所述标记件包括设置在限位柱中间的标记槽,所述标记槽底部设有标记块,所述标记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尾部贯穿限位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标记浮球,便于标记结构物在池塘内的具体位置。
目前,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刚开始推广应用,尚未有相关栖息隐蔽装置报道,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鉴于澳洲淡水龙虾特殊生物学特点,装置栖息处采用了开放式设计,便于澳洲淡水龙虾栖息活动;2、依托支撑隔墙栽培水草,在养殖设施中形成绿岛,既增加了养殖环境丰富度,又增强了栖息环境私密性,还可以作为饲料、降低养殖成本;3、附加投饵装置,使栖息隐蔽装置与投饵装置二合一,使操作使用更加方便;4、在装置底部增设翼板,有效防止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倾斜及滑倒问题,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联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绿岛功能结构物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底部翼板与土工格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物单体及其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物单体及其连接的限位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图中标记件处剖视图。
图中1-结构物;2-支撑隔柱;3-底座;4-栖息板;5-隔墙;6-翼板;7-土工格栅;8-辅助装置;9-限位柱;10-限位导向装置;11-标记件;12-固定板;13-支撑板;14-滚轮;15-导向块;16-导向槽17-让位槽;18-标记槽;19-标记块;20-连接绳;21-标记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由钢筋混凝土浇制而成,包括支撑隔柱2以及多层栖息板4组成,结构形状为梯形,支撑隔柱2下边与底层栖息板4用于底座3,支撑整个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多层栖息板4与支撑隔柱2单边均匀连接,另-边悬空,支撑隔柱2两边,设计成阶梯状,底部增设翼板6和土工格栅7,主尺度为:上边长40cm、下边长80cm、高度40cm、宽度40cm,设置4层、每层高度10cm。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技术领域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由钢筋混凝土浇制而成,包括支指似及双向多层栖息板4组成,结构形状为接形,支撑隔柱2下边与双向底层栖息板4用于底座3,支撑整个双向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多层栖息板4与支撑隔柱2单边均匀连接,另一边悬空,支撑隔柱2两文撑整什放阶梯状,底部增设翼板6和土工格栅7,主尺度为:上边长40cm下边长80cm高度40Cm宽度80cm设置4层、每层高度10cm。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技术领域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在图1所示基础上,扩大支撑隔柱2厚度,使隔柱成为空心隔墙,隔墙底部封闭、上部开口,主尺度为:上边长40cm下边长80cm、40m宽度55cm设置4层、每层高度10cm在隔墙内充填泡沫塑料,种植水葫芦、黑叶轮原、水花生等水草,在养殖设施内形成绿岛,以模拟生态环境、净化水质、隐蔽藏身、调节水温以及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同时,连接饲料输送管道,使多层栖息隐蔽装置,既为栖息隐蔽装置,又成为摄食平台。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技术领域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4:以20m*30m养殖池塘为例,投放图2所示的双向多层栖息隐蔽装置,设置10排、每排30个、计300个,按单向每层0.4m*0.6m计、双向四层面积共1.92m,共计增加栖息隐蔽面积576m,通过设置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一有效解决了领地、饵料、活动竞争引起残杀问题,二有效解决了蜕壳期间死亡严重问题,三有效提高了养殖密度,同时又增加了养殖过程人为可控性、有效延长了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期、增大了澳洲淡水龙虾的商品规格,与目前池塘养殖产量0.6-1.0公斤/m°相比,单位面积养殖产量至少提高了96%,即为1.18-1.96公斤/m、785.88-1305.36公斤/亩,按目前市场销售价120元/公斤左右的70%测算,即按84元/公斤测算,综合养殖成本约50元/公斤左右,每亩养殖产值66013.92-109650.24元、利税26719.92-45687.60元,应该讲,在发展澳洲淡水龙虾池塘养殖或工厂化养殖时,投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是今后一段时间可以大力推广应用的一个全新养殖模式,前景广阔。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技术领域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5:如图5-9所示,投放结构物1之前,先将限位柱9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池塘内,再将固定安装在支撑隔柱2侧面固定板12上支撑板13两侧导向块15沿着限位柱9侧面的导向槽16内进行投放,支撑板13中间的滚轮14在让位槽17内滚动下降,直至结构物1底部的土工格栅7达池塘底部,同时限位柱9中间的标记浮球21浮在池塘水体的表面,便于标记结构物的具体位置,遇到雨天时,池塘内的水体上涨,标记浮球21在浮力作用下上涨,同时带动连接绳20连接的标记块19在标记槽18内滑动上升,从而依旧能实现对结构物1的定位标记。
工作原理:-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充分利用澳洲淡水龙虾为底栖爬行动物、喜欢掘洞隐匿的生态习性,针对养殖过程中相互残杀、蜕壳死亡等突出问题,既考虑了增加栖息面积、设置隐匿环境、便于出入攀爬,又考虑了装置形状设计、结构受力、稳定性以及沉降,还考虑材料环保、耐久性、强度高、成本低等方面问题,在池塘养殖或工厂化养殖设施内设置了由支撑隔柱2、多层栖息板4组成的多层栖息隐蔽装置,还可以在多层栖息隐蔽装置上安装投饵系统、微孔管道增氧系统,营造出了适合澳洲淡水龙虾栖息、索饵、繁殖、生长、避敌、聚集的良好人工环境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包括由支撑隔柱(2)、多层栖息板(4)组成的结构物(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物(1)设置于养殖设施内;所述的支撑隔柱(2)下边与底层栖息板(4)形成底座(3),
所述的多层栖息板(4)一边均匀垂直与支撑隔柱(2)且与支撑隔柱(2)的一面相连接,另一边悬空;所述支撑隔柱(2)扩大厚度,使隔柱成为空心隔墙(5),空心隔墙(5)底部封闭、上部开口,所述隔墙(5)内充填泡沫塑料,种植水葫芦、黑叶轮藻、水花生水草,在池塘养殖或工厂化养殖设施内形成绿岛,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所述的支撑隔柱(2)内铺设饲料输送管道,使多层栖息隐蔽装置,既为栖息隐蔽装置,又成为摄食平台,每层栖息板(4)一侧的空心隔墙(5)壁中开设1-3个饵料输出口,饵料输出口安装自动开闭的喂食装置,所述喂食装置包括呈奶嘴状的开口橡胶管,每层栖息板(4),除连接空心隔墙(5)外,其余三边均设置挡块,减少在投喂过程中饲料散失,同时还可以依托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增设微孔管道增氧设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物(1)可由钢筋混凝土浇制、塑料注塑加工而成;所述结构物(1)上边长30-50cm、下边长60-80cm、高度40-60cm、宽度30-50cm;所述结构物(1)设置3-5层、每层高度10-20cm,挡块高度约0.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柱(2),在一面与多个栖息板均匀垂直相连接的基础上,在另一面再与多个栖息板(4)一边均匀垂直相连接,在一个支撑隔柱两面形成对称的若干个多个栖息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饵料输出口安装自动开闭的呈奶嘴状的开口橡胶管,利用塑料、橡胶材料制作成小鱼、小虾或昆虫拟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底部增设翼板(6)和土工格栅(7),所述土工格栅(7)与底座(3)固定连接、且所述土工格栅(7)呈回型,所述翼板(6)固定安装在土工格栅(7)的直角内壁侧,以减少沉降、倾斜及滑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柱(2)的侧面设有能够对结构物(1)进行限位投放、且能够标记放置地的辅助装置(8),所述辅助装置(8)包括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池塘底部的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与支撑隔柱(2)之间设有能够便于结构物(1)下放至池塘内的限位导向装置(10),所述限位柱(9)的中间设有可以标记结构物放置点的标记件(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装置(10)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隔柱(2)侧面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两侧设有一对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中间通过支撑轴旋转安装有滚轮(14),所述支撑板(13)的两边外侧固定安装有导向块(15),所述导向块(15)滑动安装在限位柱(9)侧面的导向槽(16)内,所述导向槽(16)的中间设有让位槽(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件(11)包括设置在限位柱(9)中间的标记槽(18),所述标记槽(18)底部设有标记块(19),所述标记块(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0),所述连接绳(20)的尾部贯穿限位柱(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标记浮球(21)。
CN202110024766.3A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Active CN112616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4766.3A CN112616740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4766.3A CN112616740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6740A CN112616740A (zh) 2021-04-09
CN112616740B true CN112616740B (zh) 2022-12-20

Family

ID=75294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4766.3A Active CN112616740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6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3934A (zh) * 2022-10-17 2022-12-0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提高淡水虾虾苗培育成活率的遮蔽网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51755U (zh) * 2017-04-28 2018-01-09 青岛越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孔洞式鱼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84485U (zh) * 2014-06-12 2014-10-22 福建省宁德市川晖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巢
CN206851753U (zh) * 2017-04-28 2018-01-09 青岛越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迷宫形人工鱼礁
KR101934447B1 (ko) * 2018-02-13 2019-01-02 동양종합건설주식회사 새우용 인공어초
CN208300715U (zh) * 2018-06-05 2019-01-01 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 多层平台式多功能礁
CN209120988U (zh) * 2018-12-07 2019-07-19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生态重塑的漂浮性黏性鱼卵产孵平台
CN211532367U (zh) * 2019-08-27 2020-09-22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鱼礁投放自动解脱钩挂
CN211832413U (zh) * 2020-01-10 2020-11-03 广西润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养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51755U (zh) * 2017-04-28 2018-01-09 青岛越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孔洞式鱼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6740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5310B (zh) 一种光唇鱼仿生态工厂规模化繁育驯养方法
CN112042570B (zh) 一种池塘温棚高效加州鲈水花苗种培育驯化方法
CN106172101B (zh) 一种月鳢仿生态繁殖与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CN106070029B (zh) 一种白鹅高效生态养殖系统
CN111758632B (zh) 一种稻田小龙虾早秋繁育苗的方法
CN106804496A (zh) 罗氏沼虾高密度分层式集约化养殖方法
CN110859146A (zh) 一种小龙虾的育苗方法
CN112616740B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层栖息隐蔽装置
CN207341005U (zh) 黄鳝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和幼苗养殖一体化装置
CN103688882A (zh) 高密度螃蟹养殖方法
CN101884310B (zh) 一种以生态调控促使池养美洲鲥自然产卵的方法
CN216088323U (zh) 一种加州鲈鱼的温室养殖系统
CN110622897A (zh) 一种室内生态养殖架及室内养殖小龙虾方法
CN107173298B (zh) 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
CN213784892U (zh) 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
CN110810290A (zh) 一种小龙虾的繁殖技术
CN111316944B (zh)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CN209300013U (zh) 一种防天敌的青蛙复合养殖池
CN104221994A (zh) 中华鳖的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CN210352744U (zh) 一种光药结合法诱导龟足稚体工厂化人工育苗培育池
CN105494204B (zh) 一种美洲鲥鱼的室内养殖方法
CN107410106B (zh) 一种黄鳝繁殖管、黄鳝繁殖装置及黄鳝繁殖方法
CN112655620A (zh) 一种稻虾种养方法
CN105660474A (zh) 一种鳖、茭白综合生态种养方法
CN105613352A (zh) 一种黄鳝受精卵人工孵化与鳝种无土培育的装置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1

Address after: No. 63, Dingyao Road, Yangmei Village, Honglai Town, Nan'an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000

Applicant after: Quanzhou Yuzhijiang Bree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101 Jianlu village, Datang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ong Xiaolong

Applicant before: Wu Changwe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