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5555A - 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5555A
CN112615555A CN202011601948.4A CN202011601948A CN112615555A CN 112615555 A CN112615555 A CN 112615555A CN 202011601948 A CN202011601948 A CN 202011601948A CN 112615555 A CN112615555 A CN 112615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urrent
module
operational amplifie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19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歧林
王兴南
刘秦铭
孙沛瑶
伍尚显
陈申宇
王增煜
陈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19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55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5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5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所述电流发生模组包括:振荡模块,用于根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生成交流正弦电压;隔离模块,与所述振荡模块连接,用于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并基于所述交流正弦电压生成可调节电压;恒流源模块,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可调节电压转换为正弦电流;输出模块,与所述恒流源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正弦电流放大后输出。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即使在没有低压电源的场合也可以正常工作,解决了继保仪依赖外界220V交流电源的不便,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制作成本低且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在各省市电网全面建设,数量庞大。为确保配电自动化终端(DataTransfer unit,DTU)正常运行,准确定位故障点,对DTU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缺乏合适的用于DTU调试及运维的工器具,实际应用较多的是单相继保仪或三相继保仪。
然而,传统的继保仪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单相继保仪或三相继保仪只能在存在220V交流电供电的环境下使用,现场安装调试时,经常存在电房未建设完全,没有低压电的情况,只能通过额外提供电源点来解决;2、单相继保仪或三相继保仪普遍存在体积过大、设备过重的缺点,运维过程中搬运困难,而且在一些空间较小的箱式开关房中,不便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可在没有低压电源的场合正常使用的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流发生模组,包括:
振荡模块,用于根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生成交流正弦电压;
隔离模块,与所述振荡模块连接,用于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并基于所述交流正弦电压生成可调节电压;
恒流源模块,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可调节电压转换为正弦电流;
输出模块,与所述恒流源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正弦电流放大后输出。
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流发生模组中,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振荡模块、隔离模块、恒流源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将直流电源中的直流电压,经由振荡模块生成交流正弦电压,隔离模块隔离前一级和后一级电路以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并基于交流正弦电压生成可调节电压,恒流源模块将所述可调节电压转换为正弦电流,最后经由输出模块放大正弦电流后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荡模块包括:
第一放大单元,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
负反馈支路,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三端接地;
正反馈支路,所述正反馈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反馈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反馈支路的第三端接地;
稳幅支路,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
所述负反馈支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及电阻R3,所述电阻R2串联在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二端、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
所述正反馈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电阻R4、第二电容及电阻R5,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电阻R5并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稳幅支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均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模块包括:
电阻调节单元,所述电阻调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调节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调节单元的第三端连接;
第二放大单元,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大单元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和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共同构成双运算放大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流源模块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第三放大单元及第四放大单元,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所述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放大单元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放大单元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包括:
如上述的电流发生模组;
供电电源模组,与所述电流发生模组连接,用于将存储的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直流电源,以驱动所述电流发生模组;
操作面板,与所述电流发生模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正弦电流的值的大小,并显示其数值;以及
控制模组,与所述电流发生模组、供电电源模组及操作面板均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流发生模组生成的正弦电流的值的大小,并稳定所述正弦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板包括调节旋钮、电流输出端口、电池电压显示以及电流输出显示;
其中,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口与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显示和电流输出显示经由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电流发生模组连接。
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通过设置供电电源模组、操作面板以及控制模组,供电电源模组给电流发生模组提供直流电源,于操作面板上设置电流输出显示和电压输出显示,以便于调节旋钮精确调节正弦电流的输出值的大小,且控制模组采集正弦电流的大小,同时稳定输出的正弦电流的幅值和/或频率。本装置采用蓄电池供电,可通过交流直充电器给蓄电池充电,上述各个模组集成于装置内部,即使在没有低压电源的场合也可以正常工作,解决了继保仪依赖外界220V交流电源的不便,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制作成本低且方便携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七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电流发生模组,10-振荡模块,20-隔离模块,30-恒流源模块,40-输出模块,11-第一放大单元,12-负反馈支路,13-正反馈支路,14-稳幅支路,21-电阻调节单元,22-第二放大单元,31-第三放大单元,32-第四放大单元,200-供电电源模组,300-操作面板,400-控制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中,如图1所示,电流发生模组100包括振荡模块10、隔离模块20、恒流源模块30以及输出模块40。振荡模块10,用于根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生成交流正弦电压;隔离模块20,与振荡模块10连接,用于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并基于交流正弦电压生成可调节电压;恒流源模块30,与隔离模块20连接,用于将可调节电压转换为正弦电流;输出模块40,与恒流源模块30连接,用于将正弦电流放大后输出。
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流发生模组中,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振荡模块、隔离模块、恒流源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将直流电源中的直流电压,经由振荡模块生成交流正弦电压,隔离模块隔离前一级和后一级电路以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并基于交流正弦电压生成可调节电压,恒流源模块将可调节电压转换为正弦电流,最后经由输出模块放大正弦电流后输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中,如图2所示,振荡模块10包括第一放大单元11、负反馈支路12、正反馈支路13及稳幅支路14。第一放大单元11的输出端与隔离模块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放大单元11的第三端与正直流电源DC+连接,第一放大单元11的第四端与负直流电源DC-连接;负反馈支路12的第一端与第一放大单元1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负反馈支路12的第二端与第一放大单元11的输出端连接,负反馈支路12的第三端接地;正反馈支路13的第一端与第一放大单元1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正反馈支路13的第二端与第一放大单元11的输出端连接,正反馈支路13的第三端接地;稳幅支路14的第一端与负反馈支路12的第四端连接,稳幅支路14的第二端与负反馈支路12的第二端连接。上述的振荡电路也可称为文氏电桥RC振荡电路,其中,正反馈支路用于确定电流发生模组的振荡频率,稳幅支路使得生成的正弦电压的幅值稳定,保证输出的正弦电压波形正负半周对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中,如图3所示,第一放大单元11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隔离模块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直流电源DC+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负直流电源DC-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负反馈支路12包括电阻R1电阻R2及电阻R3,电阻R2串联在电阻R1的第二端和电阻R3的第一端之间,电阻R1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稳幅支路1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稳幅支路14的第二端、隔离模块20的输入端均连接。其中,电阻R3用于消除稳幅支路中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非线性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正反馈支路13包括第一电容C1、电阻R4、第二电容C2及电阻R5,电阻R4的第一端与隔离模块20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均连接,第二电容C2与电阻R5并联,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稳幅支路14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均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3的第二端均连接。
优选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选用1N4148高频开关二极管,价格低廉,同时满足温度的稳定性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中,如图4所示,隔离模块20包括电阻调节单元21、电阻R6及第二放大单元22。电阻调节单元21的第一端与振荡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电阻调节单元21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6的输入端与电阻调节单元21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放大单元22的第一输入端与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放大单元22的第二输入端与恒流源模块3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放大单元22的第三端与正直流电源DC+连接,第二放大单元22的第四端与负直流电源DC+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阻调节单元包括但不仅限于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器及调节电阻箱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中,如图5所示,第二放大单元22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恒流源模块3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直流电源DC+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负直流电源DC-连接。
具体地,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共同构成双运算放大器,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共有一片LM358DR2G双运算放大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中,如图6所示,恒流源模块30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第三放大单元31及第四放大单元32,电阻R7的第一端与隔离模块20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第三放大单元3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放大单元31的第二输入端与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9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三放大单元31的第三端与负直流电源DC-连接,第三放大单元31的第四端与正直流电源DC+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三放大单元31的输出端、电阻R10的第一端均连接,第四放大单元32的第一输入端与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第四放大单元32的第二输入端与第四放大单元32的输出端、电阻R11的第一端均连接,第四放大单元32的第三端与正直流电源DC+连接,第四放大单元32的第四端与负直流电源DC-连接,R11的第二端与第三放大单元3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流发生模组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三放大单元31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7的第二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9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直流电源DC+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负直流电源DC-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放大单元32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阻R11的第一端均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直流电源DC+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负直流电源DC-连接。
作为示例,同上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和第四运算放大器为两个单独一片的LM358DR2G双运算放大器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7,输出模块40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变压器T1,可以令恒流源模块输出的正弦电流放大均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中,如图8所示,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包括电流发生模组100、供电电源模组200、操作面板300以及控制模组400。供电电源模组200,与电流发生模组100连接,用于将存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源,以驱动电流发生模组;操作面板300,与电流发生模组100连接,用于调节正弦电流的值的大小,并显示其数值;以及控制模组400,与电流发生模组100、供电电源模组200及操作面板300均连接,用于采集电流发生模组生成的正弦电流的值的大小,并稳定正弦电流。
作为示例,控制模组还可用于调节双运算放大器的时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中,如图8所示,操作面板300包括调节旋钮、电流输出端口、电池电压显示以及电流输出显示;其中,调节旋钮与隔离模块20连接,电流输出端口与输出模块40连接,电池电压显示和电流输出显示经由控制模组400与电流发生模组10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9,控制模组包括但不仅限于单片机、控制芯片等。优先地,选取单片机作为控制模组;供电电源模组200包括交变直充电器和蓄电池。蓄电池用于存储电,并给电流发生模组中的各运算放大器和单片机供直流电源。
具体地,调节旋钮与电流发生模组中的电阻调节单元连接,工作人员可通过手动调节旋钮,以控制电阻调节单元的阻值,从而调节输出的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的大小值;单片机与电流发生模组中的双运算放大器连接,以采集运算放大器放大输出的正弦电压的值,从而于操作面板上显示出来。
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通过设置供电电源模组、操作面板以及控制模组,供电电源模组给电流发生模组提供直流电源,于操作面板上设置电流输出显示和电压输出显示,以便于调节旋钮精确调节正弦电流的输出值的大小,且控制模组采集正弦电流的大小,同时稳定输出的正弦电流的幅值和/或频率。本装置采用蓄电池供电,可通过交流直充电器给蓄电池充电,上述各个模组集成于装置内部,即使在没有低压电源的场合也可以正常工作,解决了继保仪依赖外界220V交流电源的不便,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制作成本低且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荡模块,用于根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生成交流正弦电压;
隔离模块,与所述振荡模块连接,用于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并基于所述交流正弦电压生成可调节电压;
恒流源模块,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可调节电压转换为正弦电流;
输出模块,与所述恒流源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正弦电流放大后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模块包括:
第一放大单元,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
负反馈支路,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三端接地;
正反馈支路,所述正反馈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反馈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反馈支路的第三端接地;
稳幅支路,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
所述负反馈支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及电阻R3,所述电阻R2串联在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二端、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
所述正反馈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电阻R4、第二电容及电阻R5,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电阻R5并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稳幅支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均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包括:
电阻调节单元,所述电阻调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调节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调节单元的第三端连接;
第二放大单元,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放大单元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和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共同构成双运算放大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模块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第三放大单元及第四放大单元,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所述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放大单元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放大单元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
9.一种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
供电电源模组,与所述电流发生模组连接,用于将存储的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直流电源,以驱动所述电流发生模组;
操作面板,与所述电流发生模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正弦电流的值的大小,并显示其数值;以及
控制模组,与所述电流发生模组、供电电源模组及操作面板均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流发生模组生成的正弦电流的值的大小,并稳定所述正弦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包括调节旋钮、电流输出端口、电池电压显示以及电流输出显示;
其中,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口与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显示和电流输出显示经由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电流发生模组连接。
CN202011601948.4A 2020-12-29 2020-12-29 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Pending CN1126155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1948.4A CN112615555A (zh) 2020-12-29 2020-12-29 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1948.4A CN112615555A (zh) 2020-12-29 2020-12-29 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5555A true CN112615555A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49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1948.4A Pending CN112615555A (zh) 2020-12-29 2020-12-29 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555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339A (zh) * 2008-10-31 2010-06-09 沈阳中科博微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现场总线通信卡
CN105404343A (zh) * 2015-11-20 2016-03-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电流互感器校正的交流恒流源
CN205749368U (zh) * 2016-05-20 2016-11-30 杭州联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水质分析仪
CN209542688U (zh) * 2019-01-24 2019-10-25 成都新欣神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有偏置电压输出的直流电流传感器电路
CN210137303U (zh) * 2019-06-28 2020-03-10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弦波发生电路和pdlc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339A (zh) * 2008-10-31 2010-06-09 沈阳中科博微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现场总线通信卡
CN105404343A (zh) * 2015-11-20 2016-03-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电流互感器校正的交流恒流源
CN205749368U (zh) * 2016-05-20 2016-11-30 杭州联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水质分析仪
CN209542688U (zh) * 2019-01-24 2019-10-25 成都新欣神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有偏置电压输出的直流电流传感器电路
CN210137303U (zh) * 2019-06-28 2020-03-10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弦波发生电路和pdlc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PA05008016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cargar baterias.
Sumner et al. Impedance measurement for improved power quality-Part 2: a new technique for stand-alone active shunt filter control
CN108768156A (zh) 一种供电设备及其功率因素校正电路
Ahmad et al. Singl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with simplified SPWM control
Quintero-Molina et al. Power quality in AC islanded microgrids: Technical framework and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RU2013138012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переменного напряжения
Arote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three phase energy meter
CN112615555A (zh) 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
Wang et al. Analysis of harmonic interactions between DG inverters and polluted grids
Dan et al. Control strategies of active filters in the context of power conditioning
TR200700878A1 (tr) Çoklu AC/DC girişli darbeli güç besleme (SMPS) devresi ve yöntemin bilgisayar güç kaynaklarına uygulaması olan kesintisiz bilgisayar güç kaynağı (KBGK) ve diz üstü bilgisayar adaptörlerine uygulaması olan hem şebekeden hem de otomobil çakmaklığından çalıştınlabilen adaptör.
CN210348253U (zh) 一种高精度低压交流信号源
CN111679238B (zh) 一种直流电流互感器宽频传输特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403067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
CN111614281A (zh) 一种新型低电压高频带逆变电路
CN102608367B (zh) 阶跃信号源
Jebroni et al. Design of a calibration board integrated in a smart electrical energy meter (hardware part)
US11381080B2 (en) Frequency adaptive harmonic current generator
CN206211851U (zh) 三相正弦波信号发生器
CN106300635A (zh) 一种ipm智能模块化的ups系统
CN214480322U (zh) 一种新型低电压高频带逆变电路
CN217133615U (zh) 平衡度可调的高压电源控制系统
CN217278611U (zh) 一种电力仪表
US6952092B2 (en) Watt power device
Reza et al. Biasing hall effect sensors through voltage divider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