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3625B -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3625B
CN112613625B CN202011549816.1A CN202011549816A CN112613625B CN 112613625 B CN112613625 B CN 112613625B CN 202011549816 A CN202011549816 A CN 202011549816A CN 112613625 B CN112613625 B CN 112613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aper
recovery
management server
recov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98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3625A (zh
Inventor
袁伟
续焕超
葛慧
李书林
姜冲
蒋朝连
曹伟
黄健
李皓
刘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erospace Academy Of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erospace Academy Of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erospace Academy Of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Aerospace Academy Of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0115498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3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3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3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3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3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3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cycling or dispos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包括外壳、图像采集模块、IC卡读取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自动进纸模块、扫描模块、分纸模块、暂存模块、防护罩模块和储存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用于用户身份认证及用户人脸信息采集,IC卡读取模块及指纹识别模块均用于用户身份认证,用户可选择任意一种身份认证方式;若身份认证通过,则将待回收纸张放入自动进纸模块上。本发明采用自助回收的使用模式,与人工值守集中回收模式相比,把需要人工处理的单页纸张回收环节实现自动化处理,方便易用,极大提升单页纸张的回收速度,满足业务时效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属于跨网数据交换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部门、军队和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入,单位的业务开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也越来越频繁地需要与外部进行持续大量的数据交换。按照国家安全保密管理要求,军工、军队等单位的涉密信息系统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物理隔离,给单位日常业务中的数据交换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如何实现高效安全可控的跨网数据交换,满足单位对业务、安全策略的精细化管理需求和数据交换的时效性需求,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该网间自助回收系统解决方案采用人工值守集中摆渡的方式,即需要专职的数据摆渡员按照保密规定流程协助用户完大量单页纸质回收工作。随着网间传递数据量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高,数据摆渡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造成纸质回收时间周期较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把人工值守集中回收模式转换为用户自助回收的模式,实现纸张回收过程中的流程环节自动化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包括外壳、图像采集模块、IC卡读取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自动进纸模块、扫描模块、分纸模块、暂存模块、防护罩模块和储存模块,
外壳内部设置有自动进纸模块、分纸模块、暂存模块和储存模块,
外壳上部中间位置设置隔板,防护罩模块通过启动杆连接在一侧的隔板与外壳上,图像采集模块、IC卡读取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另一侧的隔板与外壳上;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用户身份认证及用户人脸信息采集,IC卡读取模块及指纹识别模块均用于用户身份认证,用户可选择任意一种身份认证方式;若身份认证通过,则将待回收纸张放入自动进纸模块上;
扫描模块设置在防护罩模块的内表面上,自动进纸模块固定在外壳内部,与扫描模块对应设置,自动进纸模块带动纸张移动的过程中,扫描模块对待回收纸张上的识别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后的信息传递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将正在回收的识别码信息与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中的预存识别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将待回收纸张存入暂存模块中,直至所有待回收纸张比对成功并存入暂存模块后,如果继续回收,则电路控制模块控制暂存模块将待回收纸张落入至储存模块,回收结束;如果放弃回收,则暂存模块滑出外壳,取出待回收纸张,回收结束;
如果比对不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将待回收纸张退出到自动进纸模块的出纸托盘上,回收结束。
进一步的,还包括触控显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IC卡读取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均与触控显示模块连接,触控显示模块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上的回收任务申请指令信息。
进一步的,在读取IC卡或指纹信息的同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申请人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传递至管理服务器中存储。
进一步的,自动进纸模块可以自助的将待回收的大量纸质文件进行每次单张或多张进纸。
进一步的,触控显示模块将所选择的回收申请指令信息通过哈希算法转化为数字验证信息,并在触摸显示模块显示,启动回收流程。
进一步的,待回收纸张上带有识别码,扫描模块的扫描区域覆盖识别码。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路控制模块,控制图像采集模块、IC卡读取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自动进纸模块、扫描模块、分纸模块、暂存模块和储存模块之间的回收工作。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方法,具体步骤为:
S1、申请人通过客户端将回收任务申请指令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该任务回收申请指令信息;
S2、申请人在回收系统上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或刷卡的方式,将用户登陆信息输入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采集用户登录信息,并将该信息与管理服务器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匹配成功,用户身份验证通过;
S3、将待回收纸张放入自动进纸模块上,自动进纸模块带动纸张移动的过程中,扫描模块对待回收纸张上的识别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后的信息传递给管理服务器;
S4、管理服务器将正在回收的识别码信息与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中的预存识别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将待回收纸张存入暂存模块中,直至所有待回收纸张比对成功并存入暂存模块后,如果继续回收,则电路控制模块控制暂存模块将待回收纸张落入至储存模块,回收结束;如果放弃回收,则暂存模块滑出外壳,取出待回收纸张,回收结束;
S5、如果比对不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将待回收纸张退出到自动进纸模块的出纸托盘上,回收结束。
进一步的,图像采集模块、IC卡读取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均与触控显示模块连接,触控显示模块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上的回收任务申请指令信息。
进一步的,通过电路控制模块控制图像采集模块、IC卡读取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自动进纸模块、扫描模块、分纸模块、暂存模块和储存模块之间的回收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自助回收的使用模式,与人工值守集中回收模式相比,将需要人工处理的文件回收环节实现自动化处理,方便易用,极大提升文件回收的速度,满足业务时效性需求;
(2)本发明与人工值守集中回收模式相比,完全由个人用户按照系统设置的单页纸质文件回收流程完成,操作行为可审计,减少人工干预导致的误操作、漏操作等失误,降低涉密文件知悉范围扩大的风险,更好的保证了安全性;
(3)本发明充分考虑业务管理流程的调整、服务要求变化的需求,支持大规模、大容量单页纸质文件回收,稳定性好,并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配置调整,更加适应实际部署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网间单页纸质文件回收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壳1、触控模块2、图像采集模块3、IC卡读取模块4、指纹识别模块5、自动进纸模块6、扫描模块7、分纸模块8、落纸模块9、暂存模块10、电路控制模块11、防护罩模块12和储存模块13,
外壳1内部设置有自动进纸模块6、分纸模块8、暂存模块10、电路控制模块11和储存模块13,
外壳1上部中间位置设置隔板,防护罩模块12通过启动杆连接在一侧的隔板与外壳1上,触控显示模块2、图像采集模块3、IC卡读取模块4和指纹识别模块5设置在另一侧的隔板与外壳1上;
图像采集模块3用于用户身份认证及用户人脸信息采集,IC卡读取模块4及指纹识别模块5均用于用户身份认证,用户可选择任意一种身份认证方式;如果身份认证通过,则将待回收纸张放入自动进纸模块6上;
扫描模块7设置在防护罩模块12的内表面上,自动进纸模块6固定在外壳1内部,与扫描模块7对应设置,待回收纸张放置在自动进纸模块6上,自动进纸模块6带动纸张移动的过程中,扫描模块7对待回收纸张上的识别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后的信息传递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将正在回收的识别码信息与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中的预存识别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8将待回收纸张存入暂存模块10中,直至所有待回收纸张比对成功并存入暂存模块10后,如果继续回收,则电路控制模块11控制暂存模块10将待回收纸张落入至储存模块13,回收结束;如果放弃回收,则暂存模块10滑出外壳1,取出待回收纸张,回收结束;
如果比对不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8将待回收纸张退出到自动进纸模块6的出纸托盘上,回收结束。
本发明自动进纸模块6可以自助的将待回收的大量纸质文件进行每次单张或多张进纸,待回收纸张上带有识别码,扫描模块7的扫描区域覆盖识别码,可实现对识别码信息的采集即可。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方法,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为:
S1、申请人通过客户端将回收任务申请指令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该任务回收申请指令信息;
S2、申请人在回收系统上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或刷卡的方式,将用户登陆信息输入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采集用户登录信息,并将该信息与管理服务器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匹配成功,用户身份验证通过;
S3、将待回收纸张放入自动进纸模块6上,自动进纸模块6带动纸张移动的过程中,扫描模块7对待回收纸张上的识别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后的信息传递给管理服务器;
S4、管理服务器将正在回收的识别码信息与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中的预存识别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8将待回收纸张存入暂存模块10中,直至所有待回收纸张比对成功并存入暂存模块10后,如果继续回收,则电路控制模块11控制暂存模块10将待回收纸张落入至储存模块13,回收结束;如果放弃回收,则暂存模块10滑出外壳1,取出待回收纸张,回收结束;
S5、如果比对不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8将待回收纸张退出到自动进纸模块6的出纸托盘上,回收结束。
本发明采用自助回收的使用模式,与人工值守集中回收模式相比,把需要人工处理的文件回收环节实现自动化处理,方便易用,极大提升文件回收的速度,满足业务时效性需求。
本发明与人工值守集中回收模式相比,完全由个人用户按照系统设置的文件回收流程完成,操作行为可审计,减少人工干预导致的误操作、漏操作等失误,降低涉密文件知悉范围扩大的风险,更好的保证了安全性。
本发明充分考虑业务管理流程的调整、服务要求变化的需求,支持大规模、大容量单页纸质文件回收,稳定性好,并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配置调整,更加适应实际部署需求。
本发明未详细描述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图像采集模块(3)、IC卡读取模块(4)、指纹识别模块(5)、自动进纸模块(6)、扫描模块(7)、分纸模块(8)、暂存模块(10)、防护罩模块(12)和储存模块(13),
外壳(1)内部设置有自动进纸模块(6)、分纸模块(8)、暂存模块(10)和储存模块(13),
外壳(1)上部中间位置设置隔板,防护罩模块(12)通过启动杆连接在一侧的隔板与外壳(1)上,图像采集模块(3)、IC卡读取模块(4)和指纹识别模块(5)设置在另一侧的隔板与外壳(1)上;
图像采集模块(3)用于用户身份认证及用户人脸信息采集,IC卡读取模块(4)及指纹识别模块(5)均用于用户身份认证,用户可选择任意一种身份认证方式;若身份认证通过,则将待回收纸张放入自动进纸模块(6)上;
扫描模块(7)设置在防护罩模块(12)的内表面上,自动进纸模块(6)固定在外壳(1)内部,与扫描模块(7)对应设置,自动进纸模块(6)带动纸张移动的过程中,扫描模块(7)对待回收纸张上的识别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后的信息传递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将正在回收的识别码信息与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中的预存识别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8)将待回收纸张存入暂存模块(10)中,直至所有待回收纸张比对成功并存入暂存模块(10)后,如果继续回收,则电路控制模块(11)控制暂存模块(10)将待回收纸张落入至储存模块(13),回收结束;如果放弃回收,则暂存模块(10)滑出外壳(1),取出待回收纸张,回收结束;
如果比对不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8)将待回收纸张退出到自动进纸模块(6)的出纸托盘上,回收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间文件 自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显示模块(2),图像采集模块(3)、IC卡读取模块(4)和指纹识别模块(5)均与触控显示模块(2)连接,触控显示模块(2)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上的回收任务申请指令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间文件 自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读取IC卡或指纹信息的同时,图像采集模块(3)采集申请人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传递至管理服务器中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间文件 自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动进纸模块(6)可以自助的将待回收的大量纸质文件进行每次单张或多张进纸。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间文件 自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触控显示模块(2)将所选择的回收申请指令信息通过哈希算法转化为数字验证信息,并在触摸显示模块(2)显示,启动回收流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间文件 自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待回收纸张上带有识别码,扫描模块(7)的扫描区域覆盖识别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间文件 自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控制模块(11),控制图像采集模块(3)、IC卡读取模块(4)、指纹识别模块(5)、自动进纸模块(6)、扫描模块(7)、分纸模块(8)、暂存模块(10)和储存模块(13)之间的回收工作。
8.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申请人通过客户端将回收任务申请指令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该任务回收申请指令信息;
S2、申请人在回收系统上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或刷卡的方式,将用户登陆信息输入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采集用户登录信息,并将该信息与管理服务器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匹配成功,用户身份验证通过;
S3、将待回收纸张放入自动进纸模块(6)上,自动进纸模块(6)带动纸张移动的过程中,扫描模块(7)对待回收纸张上的识别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后的信息传递给管理服务器;
S4、管理服务器将正在回收的识别码信息与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中的预存识别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8)将待回收纸张存入暂存模块(10)中,直至所有待回收纸张比对成功并存入暂存模块(10)后,如果继续回收,则电路控制模块(11)控制暂存模块(10)将待回收纸张落入至储存模块(13),回收结束;如果放弃回收,则暂存模块(10)滑出外壳(1),取出待回收纸张,回收结束;
S5、如果比对不成功,则通过分纸模块(8)将待回收纸张退出到自动进纸模块(6)的出纸托盘上,回收结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像采集模块(3)、IC卡读取模块(4)和指纹识别模块(5)均与触控显示模块(2)连接,触控显示模块(2)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存储在管理服务器上的回收任务申请指令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路控制模块(11)控制图像采集模块(3)、IC卡读取模块(4)、指纹识别模块(5)、自动进纸模块(6)、扫描模块(7)、分纸模块(8)、暂存模块(10)和储存模块(13)之间的回收工作。
CN202011549816.1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613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9816.1A CN112613625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9816.1A CN112613625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3625A CN112613625A (zh) 2021-04-06
CN112613625B true CN112613625B (zh) 2022-10-28

Family

ID=7524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9816.1A Active CN112613625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36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0786A (zh) * 2021-07-06 2021-10-01 北京金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纸质文件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2230A (ja) * 2005-03-11 2006-09-21 Fuji Xerox Co Ltd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出力装置、一時保管装置及び文書廃棄装置
JP2014075842A (ja) * 2013-12-20 2014-04-24 Canon Marketing Japa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0580406A (zh) * 2019-07-23 2019-12-17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导入系统及方法
CN112037435A (zh) * 2020-07-30 2020-12-04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扫描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2230A (ja) * 2005-03-11 2006-09-21 Fuji Xerox Co Ltd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出力装置、一時保管装置及び文書廃棄装置
JP2014075842A (ja) * 2013-12-20 2014-04-24 Canon Marketing Japa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0580406A (zh) * 2019-07-23 2019-12-17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导入系统及方法
CN112037435A (zh) * 2020-07-30 2020-12-04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扫描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3625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25325C (en)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expected wear
CN112613625B (zh)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7680294A (zh) 房产信息查询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1995013592A1 (en) Automated fingerprint classification/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2622622A (zh) 多功能证件卡制作设备及方法
CN203786752U (zh) 银行远程虚拟服务营业厅终端
CN103714431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机场人员身份验证管理系统
CN101998007A (zh) 图像通信装置和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3038374U (zh) 一种对公业务自助一体机
CN103345620B (zh) 一种涉密文件批量回收设备及方法
JP4141107B2 (ja) 文書廃棄装置及びファイリングシステム
CN2896373Y (zh) 一种指纹识别无线射频卡的身份认证装置
CN205983679U (zh) 智能快递柜
CN115409466A (zh)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CN103955720A (zh) 异形芯片卡自助处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2838542U (zh) 换卡自助终端
CN210617624U (zh) 一种审核打印扫描盖章一体机
CN112037435A (zh) 一种网间文件自助扫描系统及方法
JPH08202812A (ja) データ入力システム
CN210181689U (zh) 一种智能案卷管理终端
CN106446972A (zh) 银联社保卡自助换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80604A (zh) 合同内容校阅装置
CN211207356U (zh) 一种铁路违禁品信息登记系统
CN201681429U (zh) 信访信息处理终端机
CN218446827U (zh) 一种证照自助提取和回收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