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2519B - 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2519B
CN112612519B CN202011464514.4A CN202011464514A CN112612519B CN 112612519 B CN112612519 B CN 112612519B CN 202011464514 A CN202011464514 A CN 202011464514A CN 112612519 B CN112612519 B CN 112612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instruction
path
instruction fetching
fe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45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2519A (zh
Inventor
张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aigu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aigu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aigu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aigu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45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2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2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2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2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2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0003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machine instructions
    • G06F9/300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machine instructions to perform operations on memory
    • G06F9/30047Prefetch instructions; cache control instru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van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处理器技术领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取指效率低、功耗大的弊端。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是否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当前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按照确定结果校准或保持当前预测结果,以基于该预测结果进入对应取指模式进行取指。本发明是一种对现有IC/OC路径取指模式切换预测技术的优化方法,适用于处理器如何提高取指效率、如何减少处理器流水线前端功耗的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处理器设计中,IC(Instruction Cache,指令缓存装置)为用来存放指令数据信息的缓存装置。处理器从IC中读取出指令数据后,会将该指令数据传递到译码模块进行指令译码并经译码模块传送给相应的指令执行单元。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产品设计中提出了Micro-Op Cache(OC,微指令缓存装置)的装置设计,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缓存装置用来存放指令译码后的数据信息。基于以上设计,如图1所示,获取到缓存器中存储的待读取指令的物理地址(即指令地址)后,可有两种路径取指方式供选择:IC路径取指和OC路径取指。
其中,通过OC路径取指存在两个优点:①OC路径的取指效率要高于IC路径的取指效率;②OC路径取指时,处理器取指、译码单元的整体功耗要低于IC路径取指时的处理器取指、译码单元的整体功耗,因为OC中存放的是已经译码后的指令信息。然而,如果盲目地切换到OC路径取指模式,但又不能取出可观数量的指令时,对处理器的性能是有很大损害的,反而会降低取指效率。因此,如何准确地预测并切换到OC路径取指对提高处理器的取指效率、提升处理器性能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更好的提高处理器的取指效率、提升处理器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指方法,包括:
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是否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
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当前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
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按照确定结果校准或保持当前预测结果,以基于该预测结果进入对应取指模式进行取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指装置,包括:
模式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是否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
信息查找单元,用于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当前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
校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取指单元,用于按照确定结果校准或保持当前预测结果,以基于该预测结果进入对应取指模式进行取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IC路径取指模式下得到指令地址进行取指前,能够根据该地址初步预测出取指模式切换与否的结果后,进一步利用预先记录的从该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来分析是否需要校准该预测结果,对现有的IC/OC路径取指模式预测技术进行了优化,可以提高处理器的取指效率、提升处理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取指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指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提供的一种取指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收集装置的记录信息存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收集装置的记录信息存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指令的读取分两条路供选择,一条路从IC路径取指,另一路则从OC路径取指,具体取指流程可如下:
1)获取缓存器中存储的待读取指令的物理地址(即指令地址);
2)根据当前获取到的物理地址,预测指令是通过IC路径读取(即,进入IC路径取指模式取指),还是通过OC路径读取(即,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取指),其中:
a.如果预测结果选择通过OC路径取指,那么后续在获取到其它待读取指令的物理地址后也要通过OC路径取指,直到遇到OC Miss(丢失)的发生,才会重新通过IC路径取指;
b.如果预测结果选择通过IC路径取指,那么,针对后续每一笔物理地址的取指,都会对比OC中是否存在该物理地址对应的指令数据;当满足一定条件之后,将选择切换到OC路径取指模式;
3)依据预测结果,进入相应的IC路径或OC路径取指模式读取指令;具体的读取过程是从IC或OC中查找与当前获取到的物理地址对应的指令数据信息。
其中,预测的基本方法可以是在IC路径取指模式取指时,判断对应的指令地址是否存在于OC当中。预测器期望能找到一系列存在于循环体中的指令,并从OC中将其读取出来。
针对同一个循环体,上述的预测方式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如果遇到多个循环体嵌套,这种预测效果是会受到影响的。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由于这样的预测装置并没有存在一个器件对预测和最终的执行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因此,当预测失败时,并没有办法得到纠正。更坏的情况,由于指令流存在重复性,这样的预测装置,会一直发生同样的预测失败的结果;
该预测技术,针对不同的循环体,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并不具有普适性。因为,不同的循环体,具有不同的指令路径,现有的预测技术并不能自适应地进行预测和判断;
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指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的取指装置执行,取指装置可以被集成在需要读取指令的处理器中。参见图2,该取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200-203。
步骤200、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是否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
具体实施时,在IC路径取指模式下,获取到待读取指令的物理地址后进行指令读取时,需要重新选定取指模式,其中该物理地址即为取指地址。在该重新选定的过程中,可预先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IC/OC路径取指模式预测技术,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初步预测是否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预测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另一种是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
步骤201、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当前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有信息收集装置,该装置预先记录有两类条目,其中:
第一类条目,用于在步骤200得到的预测结果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时,确定是否需要校准该预测结果,该类条目中的每个条目内容包括:一个指令地址及其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该置信度可设为第一置信度;
第二类条目,用于在步骤200得到的预测结果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时,确定是否需要校准该预测结果,该类条目中的每个条目内容包括:一个指令地址及其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该置信度可设为第二置信度。
其中,条目中的指令地址即为存储指令的物理地址。步骤200得到的预测结果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对应的取指模式即为IC路径取指模式,另一种取指模式为OC路径取指模式。步骤200得到的预测结果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对应的取指模式即为OC路径取指模式,另一种取指模式为IC路径取指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一个指令地址关联的第一置信度,还是该指令地址关联的第二置信度,均可与历史记录的从该指令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有关。其中,从该指令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指的是:从该指令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至跳出OC路径取指模式期间的取指效果。跳出OC路径取指模式的条件,可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为:该指令地址及其后续指令地址通过OC路径取指,直至遇到OC Miss发生时跳出OC路径取指模式。
历史记录的该指令地址在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越优,该指令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越大,该指令地址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越小。其中,取指效果的优劣程度可以与所述期间内的取指地址个数、所述期间内成功取出的指令条数等因素有关,例如所述期间内的取指地址个数越多、成功取出的指令条数越多,取指效果越趋向于好,反之则越趋向于差。
此外,关于本步骤201,还需说明以下几点:
①上述两类条目中的条目内容可以是相互独立的,第一类条目中记录的指令地址,并不一定在第二类条目中有记录,反之亦然;第一置信度的度量方式,也可与第二置信度的度量方式不同,例如两者的初始值及更新方式不同;
②信息收集装置还可以有两个,其中一个记录第一类条目,另一个记录第二类条目;或者,信息收集装置还可由两个独立的信息收集子装置,分别记录两类条目;
③每个新条目中指令地址关联的置信度初始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定对应种类条目的阈值,之后置信度值可以根据后续的取指流程而被动态更新。
步骤202、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具体实施时,该步骤可具体包括:如果查找到的置信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如果查找到的置信度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其中,查找的条目类别的不同,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时所采用的所述预设的阈值可不同,具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定。
进一步的,该步骤还包括:如果查找不到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从当前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时,则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步骤203、按照确定结果校准或保持当前预测结果,以基于该预测结果进入对应取指模式进行取指。
具体实施时,当步骤202中的确定结果为是时,则校准当前预测结果。如果步骤200中得到的预测结果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则校准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从IC中进行取指;如果步骤200中得到的预测结果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则校准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从OC中进行取指。
当步骤202中的确定结果为否时,则保持当前预测结果。如果步骤200中得到的预测结果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则无需校准,直接从OC中进行取指;如果步骤200中得到的预测结果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则无需校准,从IC中进行取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IC路径取指模式下得到指令地址进行取指前,能够根据该地址初步预测出取指模式切换与否的结果后,进一步利用预先记录的从该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来分析是否需要校准该预测结果,对现有的IC/OC路径取指模式预测技术进行了优化,可以提高处理器的取指效率、提升处理器性能。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基于校准或保持的当前预测结果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进行取指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指方法还包括:
统计本次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情况;
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
其中,本次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情况为:从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至跳出OC路径取指模式期间的取指效果情况。典型的,取指效果情况包括:该期间内的取指地址个数和/或该期间内成功取出的指令总条数。
作为情况之一,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时,所述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包括: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满足预设的合格条件,则增大信息收集装置中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否则,减小该第一置信度。
其中,合格条件描述的是初始预测在IC路径取指但符合OC路径优质取指效果的一种条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定。典型的,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为本次从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至跳出OC路径取指模式期间内成功取出的指令总条数时,合格条件可以为该指令总条数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优选的,每次第一置信度的增大幅度可均相等,减小幅度也可均相等。更为优选的,第一置信度的增大幅度大于减小幅度。
作为情况之二,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时,所述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包括: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满足预设的过滤条件,则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后,增大该第二置信度;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不满足预设的过滤条件,则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后,减小该第二置信度。
其中,过滤条件描述的是初始预测在OC路径取指却不符合OC路径优质取指效果的一种条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设定。典型的,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为本次从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至跳出OC路径取指模式期间内成功取出的指令总条数时,过滤条件可以为该指令总条数小于预设的第四阈值。优选的,每次第二置信度的增大幅度可均相等,减小幅度也可均相等。更为优选的,第二置信度的增大幅度小于减小幅度。
作为情况之三,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时,所述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还包括:
如果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不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则在信息收集装置中增加该内容,其中增加内容中的第二置信度为预设的第二初始值。
作为情况之四,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且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时,和/或,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且从信息收集装置查找不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OC中存在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对应的全部指令,则在信息收集装置中增加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及其关联的如下内容: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该第一置信度为预设的第一初始值。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3,本具体示例提供的取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300-步骤322。
步骤300、获取本次取指地址。其中,本次取指地址为在IC路径取指模式下获取到的待读取指令的物理地址。
步骤301、判断是否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当判断结果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时,执行步骤302;当判断结果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时,执行步骤308。
具体实施时,根据步骤300获取到的本次取指地址,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IC/OC路径取指模式预测技术,判断是否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
步骤302、在信息收集装置1中查找本次取指地址。执行步骤303。
步骤303、判断查找成功与否。如果查找失败,则执行步骤304,同时,需要在信息收集装置1中创建对应于本次取指地址的条目,并设定该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的初始值;如果查找成功,则执行步骤305-步骤306。
步骤304、在IC路径取指模式读取指令。具体的在IC路径取指模式下的取指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5、获取信息收集装置1中本次取指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
步骤306、判断第一置信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7;否则,执行步骤304,同时,需要在信息收集装置1中创建对应于本次取指地址的条目,并设定该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的初始值。
步骤307、从IC路径取指模式切换为OC路径取指模式读取指令,并标记本次切换利用到信息收集收集装置1。执行步骤313-步骤315。
具体的,在OC路径取指模式下的取指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8、在信息收集装置2中查找本次取指地址。执行步骤309。
步骤309、判断查找成功与否。如果查找失败,则表示该笔取指地址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并不会引起频繁的取指模式切换的问题,从该取指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直到发生OC miss,执行步骤312;如果查找成功,则执行步骤310-步骤311。
步骤310、获取信息收集装置2中本次取指地址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
步骤311、判断第二置信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12。
步骤312、保持之前的判断结果,在OC路径取指模式读取指令,并标记本次切换利用到信息收集装置2。执行步骤313-步骤315。
步骤313、保存本次取指地址及是否利用到信息收集装置1和信息收集装置2。
步骤314、统计本次从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至跳出OC路径取指模式期间成功取出的指令总条数。
步骤315、判断从IC路径取指模式切换为OC路径取指模式是否利用到信息收集装置1。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16;否则,执行步骤319。
步骤316、判断统计得到的指令总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如果是,则表示这次取指模式的切换是成功的,执行步骤317;否则表示这次取指模式的切换是失败的,执行步骤318。
步骤317、增大本次取指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典型的,将该第一置信度加3。
步骤318、减小本次取指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值。典型的,将该第一置信度减1。
步骤319、判断从IC路径取指模式切换为OC路径取指模式是否利用到信息收集装置2。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20;否则,对信息收集装置2不作更新操作。
步骤320、判断计算得到的指令总条数是否小于预设的第四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21;否则执行步骤322。
步骤321、增大本次取指地址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典型的,将该第二置信度加1。
步骤322、减小本次取指地址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典型的,将该第二置信度减3。
补充一点,在上述步骤321和步骤322中,如果信息收集装置2中不存在本次取指地址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此时,保持传统预测装置的预测结果,并在信息收集装置2中创建新的条目记录:本次取指地址及其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该第二置信度为初始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根据经验设定。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317和步骤318中,如果信息收集装置1中不存在本次取指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此时,保持传统预测装置的预测结果,并在信息收集装置1中创建新的条目记录:本次取指地址及其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该第一置信度为初始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根据经验设定。
示例性的,上述取指方法具体示例中的“信息收集装置1”或者“信息收集装置2“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结构。其中,采用的是8路组相连,同时,每路有256个条目;每个条目的格式也并不限定为如图4所示的条目格式;同时,每个条目的索引地址也并不限定为利用指令地址的哈希值。作为示意,信息收集装置的索引目录为:
PA[47:40]^PA[39:32]^PA[31:24]^PA[23:16]^PA[15:8]^PA[7:0]
如果读取指令的PA[47:12]与对应的8路条目中的PA相同。那么,认为该取指的物理地址命中了信息收集装置,否则,认为本次取指没有命中信息收集装置。所谓命中信息收集装置指的是在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到取指地址。
本具体示例中,信息收集装置1和信息收集装置2是两个独立器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两个信息收集装置的1和2组合成一个器件,具体如图5所示。图5和图5中的信息收集器指的是信息收集装置。
在发明实施例的取指方法的上述具体示例中,使用了两种用途的信息收集装置:
信息收集装置1,根据历史信息的记录,判断适合从IC路径取指模式切换到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
信息收集装置2,根据历史信息的记录,过滤掉不适合从OC路径取指模式下取指的指令碎片;
在传统的信息收集装置中,加入这两个信息收集装置1、2能够使处理器可以自适应地进行IC/OC或者OC/IC路径取指模式切换,提升取指模式切换的有效性,挺高处理器性能。
本发明的取指方法的上述具体示例中,通过对切换到OC路径取指模式取指时效果不好的指令地址进行记录。在基本的预测完成之后,将其中的噪声点删除,保证切换到OC路径取指模式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取指方法的上述具体示例中,可以在原有的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自适应地选择进入IC或者OC路径取指模式,保证取指的有效性,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取指装置,参见图6,该装置包括:
模式预测单元601,用于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是否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
信息查找单元602,用于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当前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
校准确定单元603,用于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取指单元604,用于按照确定结果校准或保持当前预测结果,以基于该预测结果进入对应取指模式进行取指。
进一步的,校准确定单元603,用于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包括:
如果查找到的置信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如果查找到的置信度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进一步的,校准确定单元603,用于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还包括:
如果查找不到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时,则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置信度与历史记录的从所述取指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有关;
其中,历史记录的从所述取指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越优,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越大,或者,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越小。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效果统计单元605,用于取指单元604基于校准或保持的当前预测结果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进行取指时,统计本次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情况;
信息更新单元606,用于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
进一步的,模式预测单元601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时,
信息更新单元606,用于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包括: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满足预设的合格条件,则增大信息收集装置中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否则,减小该第一置信度。
进一步的,模式预测单元601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时,信息更新单元606用于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包括: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满足预设的过滤条件,则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后,增大该第二置信度;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不满足预设的过滤条件,则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后,减小该第二置信度。
进一步的,模式预测单元601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时,信息更新单元606用于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的合格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还包括:
如果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不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则在信息收集装置中增加该内容,其中增加内容中的第二置信度为预设的第二初始值。
进一步的,模式预测单元601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且校准确定单元603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时,和/或,模式预测单元601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且信息查找单元602从信息收集装置查找不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时,信息更新单元606还用于:
如果OC中存在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对应的全部指令,则在信息收集装置中增加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及其关联的如下内容: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该第一置信度为预设的第一初始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指装置与前述的取指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取指装置中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前述的取指方法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含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装置。
图7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实现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7所示,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71、处理器72、存储器73、电路板74和电源电路75,其中,电路板74安置在壳体71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72和存储器73设置在电路板44上;电源电路75,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73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72通过读取存储器73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取指方法。
处理器72对上述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处理器72通过运行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进一步执行的步骤,可以参见本发明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是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I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取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本次指令缓存装置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是否切换至微指令缓存装置OC路径取指模式;
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当前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
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按照确定结果校准或保持当前预测结果,以基于该预测结果进入对应取指模式进行取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包括:
如果查找到的置信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如果查找到的置信度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还包括:
如果查找不到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时,则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信度与历史记录的从所述取指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有关;
其中,历史记录的从所述取指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越优,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越大,或者,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校准或保持的当前预测结果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进行取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本次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情况;
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
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包括: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满足预设的合格条件,则增大信息收集装置中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否则,减小该第一置信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
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包括: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满足预设的过滤条件,则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后,增大该第二置信度;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不满足预设的过滤条件,则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后,减小该第二置信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还包括:
如果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不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则在信息收集装置中增加该内容,其中增加内容中的第二置信度为预设的第二初始值。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且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时,和/或,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且从信息收集装置查找不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OC中存在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对应的全部指令,则在信息收集装置中增加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及其关联的如下内容: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该第一置信度为预设的第一初始值。
10.一种取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模式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本次指令缓存装置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是否切换至微指令缓存装置OC路径取指模式;
信息查找单元,用于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当前预测结果对应的取指模式变为另一种取指模式的置信度;
校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取指单元,用于按照确定结果校准或保持当前预测结果,以基于该预测结果进入对应取指模式进行取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校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包括:
如果查找到的置信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如果查找到的置信度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确定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校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还包括:
如果查找不到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时,则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信度与历史记录的从所述取指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有关;
其中,历史记录的从所述取指地址开始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越优,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越大,或者,所述取指地址关联的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置信度越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效果统计单元,用于取指单元基于校准或保持的当前预测结果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进行取指时,统计本次进入O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效果情况;
信息更新单元,用于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式预测单元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时,
信息更新单元,用于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包括: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满足预设的合格条件,则增大信息收集装置中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否则,减小该第一置信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式预测单元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时,信息更新单元,用于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包括: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满足预设的过滤条件,则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后,增大该第二置信度;
如果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不满足预设的过滤条件,则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后,减小该第二置信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式预测单元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切换至OC路径取指模式时,信息更新单元,用于根据统计的取指效果情况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并更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还包括:
如果从信息收集装置中查找不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如下内容:从O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I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二置信度,则在信息收集装置中增加该内容,其中增加内容中的第二置信度为预设的第二初始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式预测单元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且校准确定单元确定不需要校准当前预测结果时,和/或,模式预测单元根据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预测为保持IC路径取指模式,且信息查找单元从信息收集装置查找不到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关联的所述置信度时,信息更新单元,还用于:
如果OC中存在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对应的全部指令,则在信息收集装置中增加本次IC路径取指模式的取指地址及其关联的如下内容:从IC路径取指模式变为OC路径取指模式的第一置信度,该第一置信度为预设的第一初始值。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2011464514.4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12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4514.4A CN112612519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4514.4A CN112612519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2519A CN112612519A (zh) 2021-04-06
CN112612519B true CN112612519B (zh) 2022-06-21

Family

ID=75233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4514.4A Active CN112612519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25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1219B (zh) * 2021-12-21 2023-03-17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指令调度方法、指令调度装置、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4563A (ja) * 1994-07-29 1996-02-16 Fujitsu Ltd マイクロプロセッサ
JPH0922353A (ja) * 1995-07-05 1997-01-21 Toshiba Corp 1チップ・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その命令コード格納方法
CN101187863A (zh) * 2006-11-17 2008-05-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器和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US7747822B1 (en) * 2005-10-31 2010-06-29 Oracle America Inc. Maintaining memory coherency with a trace cache
CN102306092A (zh) * 2011-07-29 2012-01-04 北京北大众志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超标量处理器实现指令缓存路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63092A (zh) * 2010-02-16 2012-10-31 Arm有限公司 根据硬件模式和安全标志限制用于指令读取的存储器区域
CN105867588A (zh) * 2012-08-31 2016-08-17 英特尔公司 在处理器中配置功率管理功能
CN110050263A (zh) * 2016-12-09 2019-07-23 超威半导体公司 操作高速缓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3721B2 (ja) * 2002-06-28 2008-04-09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データ処理装置
US8103831B2 (en) * 2008-03-31 2012-01-24 Intel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ploying a micro-op cache in a processor
CN106851052B (zh) * 2017-01-16 2020-05-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4563A (ja) * 1994-07-29 1996-02-16 Fujitsu Ltd マイクロプロセッサ
JPH0922353A (ja) * 1995-07-05 1997-01-21 Toshiba Corp 1チップ・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その命令コード格納方法
US7747822B1 (en) * 2005-10-31 2010-06-29 Oracle America Inc. Maintaining memory coherency with a trace cache
CN101187863A (zh) * 2006-11-17 2008-05-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器和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CN102763092A (zh) * 2010-02-16 2012-10-31 Arm有限公司 根据硬件模式和安全标志限制用于指令读取的存储器区域
CN102306092A (zh) * 2011-07-29 2012-01-04 北京北大众志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超标量处理器实现指令缓存路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67588A (zh) * 2012-08-31 2016-08-17 英特尔公司 在处理器中配置功率管理功能
CN110050263A (zh) * 2016-12-09 2019-07-23 超威半导体公司 操作高速缓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2519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5623B2 (ja) 条件付き非ブランチング命令の非実行を予測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機器
CN110147237B (zh) 一种冗余资源去除方法和装置
US9569270B2 (en) Mapping thread phases onto heterogeneous cores based on exec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che line eviction counts
KR101128160B1 (ko) N-웨이 캐시를 사용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508391B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输入预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50143045A1 (en) Cach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1258965B (zh)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50182B (zh)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12519B (zh) 一种取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66282B (zh) 一种卡顿检测方法、卡顿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535152B (zh) 一种基于终端的应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40258B (zh) 一种多层级混合算法过滤式分支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CN116954718A (zh) 数据预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767485A (zh) 一种网页展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9952560B (zh) 虚拟定时器的定时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装置
CN114296635B (zh) 缓存数据的缓存淘汰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01142747A (ja) プロセッサ性能データ収集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利用した最適化方法
CN106933323B (zh) 一种优化应用程序耗电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91827B (zh) 语音导览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75748B (zh) 一种锁屏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7121802B2 (ja) 応答文作成装置
CN109240986B (zh) 一种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213698B (zh) Vivt缓存访问方法、仲裁单元及处理器
CN105474181A (zh) 内容可寻址存储器设备
CN117492662B (zh) 预读取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5

Address after: 610041 building 4, No. 171, hele Second Street,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HAIGU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 000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No. 18 Haitai West Road North 2-204 industrial incubation-3-8

Applicant before: Haig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