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0234A - 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00234A CN112600234A CN202011420553.4A CN202011420553A CN112600234A CN 112600234 A CN112600234 A CN 112600234A CN 202011420553 A CN202011420553 A CN 202011420553A CN 112600234 A CN112600234 A CN 1126002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component
- value
- converter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02J2003/365—Reducing harmonics or oscillations in HVD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电流分量包括正序电流d轴分量、正序电流q轴分量、负序电流d轴分量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暂态和稳态;针对任一电流分量,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削弱换流器的等效阻抗负阻尼特性,从而减小柔性直流系统发生谐波谐振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控制灵活、输出波形质量高、可向无源系统供电等优点,目前在大规模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新能源并网、海上风电直流送出、异步电网互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多个柔性直流工程的投入运行,电网产生了新的稳定性问题。柔性直流换流器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控制系统的响应作用,可能导致其等效阻抗特性恶化、在某些频段下呈现出负阻尼作用,当电网阻抗与柔性直流系统等效阻抗匹配不当时,易引发谐波谐振现象。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通过改善柔直换流器等效阻抗特性以达到抑制柔直系统发生谐波谐振的目的。改善柔直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思路主要是通过改变控制系统结构或参数,使得换流器等效阻抗在各频段内呈现出正阻尼特性,即相角频率特性曲线在各频段下满足在-90°至+90°范围内的要求。由于柔直换流器等效阻抗产生负阻尼的原因主要是控制链路延时和电压前馈环节或电流内环控制环节的相互作用,因此现有技术提出了在电压前馈中加入低通滤波器、减小控制链路延时、减小电流内环PI控制器比例参数等阻抗改善措施。
然而,实际工程中电流内环控制环节通常采用正负序电流独立控制,且正负序电流独立控制通过与dq轴解耦控制环节的相互作用,对换流器等效阻抗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现有技术在分析柔直换流器等效阻抗特性的过程中大多忽略了dq轴解耦控制和正负序电流独立控制的影响,缺乏基于优化解耦控制环节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改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能有效削弱换流器的等效阻抗负阻尼特性,从而减小柔性直流系统发生谐波谐振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电流分量包括正序电流d轴分量、正序电流q轴分量、负序电流d轴分量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暂态和稳态;
针对任一电流分量,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以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正序电流d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满足:
所述正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满足:
所述负序电流d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为零,所述负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为零;
其中,Pref为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有功功率,Qref为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无功功率,Ud为电压稳态d轴分量,Uq电压稳态q轴分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柔性直流换流器的正序阻抗表达式满足:
其中,L为柔性直流换流器交流侧等效阻抗,L=LT+L0/2,LT为换流变压器等效电抗,L0为桥臂电抗;Gsd为1/4工频周期滤波环节传递函数,Gsd=0.5(1+e-sT/4);Gi为电流内环控制器传递函数;Gsv、Gsi分别为电压采样和电流采样环节传递函数;Gd为系统链路延时传递函数;Gfv为电压前馈低通滤波器;G+、G-代表不同的频率偏移,G+=G(s-jω1)、G-=G(s+jω1)。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获取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稳定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故障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包括:
运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电流分量包括正序电流d轴分量、正序电流q轴分量、负序电流d轴分量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暂态和稳态;
电流分量输入控制模块,用于针对任一电流分量,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以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正序电流d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满足:
所述正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满足:
所述负序电流d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为零,所述负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为零;
其中,Pref为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有功功率,Qref为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无功功率,Ud为电压稳态d轴分量,Uq电压稳态q轴分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稳定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故障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通过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正序电流d轴分量、正序电流q轴分量、负序电流d轴分量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的运行状态;针对任一电流分量,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能够保证柔性直流换流器的动态性能不受影响;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由于用于确定预设参考值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稳态dq轴分量均为固定值,不会引入扰动,能够有效避免统一采用电流分量的瞬时值导致引入扰动项的情况,从而有效削弱换流器的等效阻抗负阻尼特性,减小柔性直流系统发生谐波谐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柔性直流换流器阻抗频率特性曲线对比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曲线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2,图1是现有技术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曲线图。在现有的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主要由正序dq轴变换、负序dq轴变换、正序电流控制环节、负序电流控制环节、电压前馈、dq轴逆变换、调制环节以及链路延时等效环节组成,其中,解耦控制环节为正序电流控制环节、负序电流控制环节中的一部分。
正序dq轴变换中网侧三相电压uABC以交流电网电压正序相角θPLL为基准,进行abc/dq派克变化,得到dq轴电压后经过1/4工频周期滤波器Gsd生成正序dq轴电压udP、uqP,同理可得到正序dq轴电流idP、iqP。
负序dq轴变换中网侧三相电压uABC以交流电网电压负序相角θPLL为基准,进行abc/dq派克变化,得到dq轴电压后经过1/4工频周期滤波器Gsd生成负序dq轴电压udN、uqN,同理可得到负序dq轴电流idN、iqN。
正序电流控制环节中,正序dq轴电流参考值分别减去实际值idP、iqP经过PI控制器后分别加上解耦项-KdiqP、KdidP得到正序电流环输出;负序电流控制环节中,负序dq轴电流参考值分别减去实际值idN、iqN经过PI控制器后分别加上解耦项KdiqN、-KdidN得到负序电流环输出。
电压前馈环节中,电网电压正、负序dq轴分量经过低通滤波器后分别加上正、负序电流环输出得到控制器输出dq轴参考电压,经过dq轴逆变换后得到控制器输出abc轴参考电压控制器输出的abc轴正负序参考电压 相加后,经过调制环节和链路延时等效环节得到abc轴参考电压
在如图1所示的控制框图下,得到柔性直流换流器正序等效阻抗表达式为:
式中:L为柔性直流换流器交流侧等效阻抗,可由换流变压器等效电抗LT和桥臂电抗L0表示,L=LT+L0/2;Gsd为1/4工频周期滤波环节传递函数,Gsd=0.5(1+e-sT/4);Gi为电流内环控制器传递函数、Kd为电流内环解耦系数;Gsv、Gsi分别为电压采样和电流采样环节传递函数;Gd为系统链路延时传递函数;Gfv为电压前馈低通滤波器;G+、G-代表不同的频率偏移,其中G+=G(s-jω1)、G-=G(s+jω1)。
进一步化简得到换流器正序等效阻抗表达式为:
此时得到柔直换流器的等效阻抗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实线为换流器等效阻抗理论计算结果,“○”表示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中的换流器等效阻抗扫描结果。可见,换流器等效阻抗在500~1500Hz范围内呈现出强负阻尼特性,在2750~3750Hz范围内呈现出弱负阻尼特性,并且等效阻抗相角特性曲线伴随着二倍频波动,该波动主要由正负序电流独立控制与解耦控制相互作用引入的Kde-sT/4项导致。该二倍频波动项抬升了换流器阻抗相角最大值,增强了换流器负阻尼特性,不利于系统谐振稳定。
为了抑制阻抗相角特性曲线的波动现象,以解决系统谐振不稳定的问题。参见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通过以下步骤S11至S12执行:
S11、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电流分量包括正序电流d轴分量idP、正序电流q轴分量iqP、负序电流d轴分量idN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iqN,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暂态和稳态。
S12、针对任一电流分量,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以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序电流d轴分量和所述正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分别由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获得,具体为:
所述正序电流d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满足:
所述正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满足:
其中,Pref为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有功功率,Qref为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无功功率,Ud为电压稳态d轴分量,Uq电压稳态q轴分量。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通过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并针对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设置电流分量的实际值或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电流分量。在暂态情况下,采用电流分量的实际值输入解耦控制环节,能够保证柔性直流换流器的动态性能不受影响,在稳态情况下,采用电流分量对应的预设参考值输入解耦控制环节,由于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稳态dq轴分量均为固定值,不会引入扰动,能够有效避免统一采用电流分量的瞬时值导致引入扰动项的情况,从而有效削弱换流器的等效阻抗负阻尼特性,减小柔性直流系统发生谐波谐振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本发明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其中,步骤S11具体通过步骤S21至S23执行:
S21、获取所述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
S22、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S23、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的正序电流d轴分量的实际值idP、正序电流q轴分量的实际值iqP、负序电流d轴分量的实际值idN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的实际值iqN。接着,根据每一所述电流分量对应预设的电流阈值,分别判断每一所述电流分量是否进入稳态,并根据每一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分别调整其输入解耦控制环节的值。具体为:
当所述正序电流d轴分量的实际值idP满足时,判定所述正序电流d轴分量运行于稳态,则将正序电流d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否则,判定所述正序电流d轴分量运行于暂态,则将正序电流d轴分量的实际值idP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其中,DP为所述正序电流d轴分量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
当所述正序电流q轴分量的实际值iqP满足时,判定所述正序电流q轴分量运行于稳态,则将正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否则,判定所述正序电流q轴分量运行于暂态,则将正序电流q轴分量的实际值iqP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其中,DP为所述正序电流q轴分量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
当所述负序电流d轴分量的实际值idN满足时,判定所述负序电流d轴分量运行于稳态,则将负序电流d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否则,判定所述负序电流d轴分量运行于暂态,则将负序电流d轴分量的实际值idN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其中,DN为所述负序电流d轴分量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
当所述负序电流q轴分量的实际值iqN满足时,判定所述负序电流q轴分量运行于稳态,则将负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否则,判定所述负序电流q轴分量运行于暂态,则将负序电流q轴分量的实际值iqN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其中,DN为所述负序电流q轴分量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流分量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在此亦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解耦控制环节正、负序电流dq轴分量的输入值分别如下表达式所示:
则,所述柔性直流换流器的正序阻抗表达式满足:
其中,L为柔性直流换流器交流侧等效阻抗,L=LT+L0/2,LT为换流变压器等效电抗,L0为桥臂电抗;Gsd为1/4工频周期滤波环节传递函数,Gsd=0.5(1+e-sT/4);Gi为电流内环控制器传递函数;Gsv、Gsi分别为电压采样和电流采样环节传递函数;Gd为系统链路延时传递函数;Gfv为电压前馈低通滤波器;G+、G-代表不同的频率偏移,G+=G(s-jω1)、G-=G(s+jω1)。
可见,柔性直流换流器的正序阻抗表达式中,分子中不存在Kde-sT/4项,解耦控制和正负序电流独立控制的影响被消除。参见图6-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柔性直流换流器阻抗频率特性曲线对比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曲线图。如图6所示,阻抗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的二倍频波动消失,500~1500Hz范围内阻抗相角最大值从112.8°减小到108.4°,2750~3750Hz范围内阻抗相角最大值从94.4°减小到93.7°,换流器的负阻尼特性得到有效削弱,降低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生中高频谐振的风险。如图7所示,可见换流器阻抗理论计算结果和阻抗扫描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采取阻抗改善措施后阻抗表达式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了本发明所提阻抗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改变解耦控制环节结构后会对系统的动态性能产生影响,为保证系统的动态性能满足要求,需对其动态性能进行校验。以容量1000MW、直流电压±375kV的柔性直流换流器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四种工况,仿真分析了交流电网三相短路故障时系统的暂态性能。四种工况包括:解耦控制输入电流为瞬时值、解耦控制输入电流为恒定参考电流、解耦控制加入低通滤波器、解耦控制输入电流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其中用于判断正、负序电流dq轴分量是否为稳态值的阈值设定为0.05pu。得到交流电网三相短路时阀侧电流和桥臂电流最大值如表1所示。
表1交流电网三相短路时最大阀侧电流和桥臂电流
由表1可知,交流电网三相短路故障情况下,当解耦控制输入电流采用瞬时值时,阀侧最大电流为4.561kA、桥臂最大电流为2.992kA;当解耦控制输入电流为恒定参考电流时,阀侧最大电流为4.710kA、桥臂最大电流为3.110kA;当解耦控制加入低通滤波器时,阀侧最大电流为4.734kA、桥臂最大电流为3.107kA;当解耦控制输入电流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时,阀侧最大电流为4.568kA、桥臂最大电流为3.000kA。可见,若直接采取恒定电流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输入电流或在解耦控制中加入低通滤波器,系统的动态性能将会恶化。而采取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系统的动态特性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其中,步骤S11具体通过步骤S31至S33执行:
S31、获取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
S32、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稳定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S33、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故障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粗略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的方法,采用交流电网电压有效值大小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交流侧故障状态,若是,表明系统运行于暂态,则此时每一所述电流分量,即正序电流d轴分量、正序电流q轴分量、负序电流d轴分量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均运行于暂态,将每一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若否,则粗略判定所述交流电网处于稳定状态,则此时每一所述电流分量均运行于稳态,将每一所述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电压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在此亦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通过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正序电流d轴分量、正序电流q轴分量、负序电流d轴分量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的运行状态;针对任一电流分量,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能够保证柔性直流换流器的动态性能不受影响;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由于用于确定预设参考值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稳态dq轴分量均为固定值,不会引入扰动,能够有效避免统一采用电流分量的瞬时值导致引入扰动项的情况,从而有效削弱换流器的等效阻抗负阻尼特性,减小柔性直流系统发生谐波谐振的风险。
参见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40,包括:运行状态判断模块41和电流分量输入控制模块42;其中,
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41,用于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电流分量包括正序电流d轴分量、正序电流q轴分量、负序电流d轴分量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暂态和稳态;
所述电流分量输入控制模块42,用于针对任一电流分量,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以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
进一步地,所述正序电流d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满足:
所述正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满足:
所述负序电流d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为零,所述负序电流q轴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为零;
其中,Pref为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有功功率,Qref为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的无功功率,Ud为电压稳态d轴分量,Uq电压稳态q轴分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4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41具体用于:
获取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稳定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故障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的所有流程步骤,两者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一一对应,因而不再赘述。
参见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另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实施例一至三任意一项所述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电流分量包括正序电流d轴分量、正序电流q轴分量、负序电流d轴分量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暂态和稳态;
针对任一电流分量,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以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获取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稳定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故障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6.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电流分量包括正序电流d轴分量、正序电流q轴分量、负序电流d轴分量和负序电流q轴分量,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暂态和稳态;
电流分量输入控制模块,用于针对任一电流分量,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当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时,将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作为解耦控制环节的输入值,以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等效阻抗。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系统中每一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电流分量的实际值与该电流分量的预设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对应的预设电流阈值时,判定对应的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稳定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稳态;
当所述交流电网电压的有效值与预设电压参考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判定交流电网处于故障状态,以判定所有所述电流分量的运行状态为暂态。
10.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20553.4A CN112600234B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20553.4A CN112600234B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00234A true CN112600234A (zh) | 2021-04-02 |
CN112600234B CN112600234B (zh) | 2021-08-03 |
Family
ID=75188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20553.4A Active CN112600234B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0023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06510A (zh) * | 2021-04-20 | 2021-08-03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获取V/f控制下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模型的方法 |
CN113422381A (zh) * | 2021-08-12 | 2021-09-21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器定交流侧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3612247A (zh) * | 2021-08-12 | 2021-11-05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器定交流侧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5700957A (zh) * | 2021-07-27 | 2023-02-07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换流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197559A1 (en) * | 2015-01-04 | 2016-07-0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nd wind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CN205407255U (zh) * | 2016-03-08 | 2016-07-27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柔性直流输电控制器 |
-
2020
- 2020-12-08 CN CN202011420553.4A patent/CN1126002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197559A1 (en) * | 2015-01-04 | 2016-07-0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nd wind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CN205407255U (zh) * | 2016-03-08 | 2016-07-27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柔性直流输电控制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季柯等: ""模块化柔直换流器内部环流振荡机理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06510A (zh) * | 2021-04-20 | 2021-08-03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获取V/f控制下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模型的方法 |
CN113206510B (zh) * | 2021-04-20 | 2022-06-14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获取V/f控制下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模型的方法 |
CN115700957A (zh) * | 2021-07-27 | 2023-02-07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换流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CN115700957B (zh) * | 2021-07-27 | 2024-08-13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换流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CN113422381A (zh) * | 2021-08-12 | 2021-09-21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器定交流侧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3612247A (zh) * | 2021-08-12 | 2021-11-05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器定交流侧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3422381B (zh) * | 2021-08-12 | 2023-02-28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器定交流侧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3612247B (zh) * | 2021-08-12 | 2024-02-13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器定交流侧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00234B (zh) | 2021-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00234B (zh) | 一种改善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US11303128B2 (en) | Suppression method of high-frequency resonance for VSC-HVDC system based on nonlinear filter in voltage feed-forward control | |
CN112600235B (zh) |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阻抗的优化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0165924B (zh) | 一种单相pwm整流器的改进无差拍控制方法 | |
CN108154315B (zh) | 一种考虑锁相环影响的并网变流器次同步振荡风险分析方法 | |
CN112653342B (zh) | 一种静止坐标系下的复矢量电流环解耦控制装置及方法 | |
Das et al. | Improvement in power quality using hybrid power filters based on RLS algorithm | |
CN110718934A (zh) | 一种适应电网阻抗变化的llcl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 | |
CN110224431B (zh) | 并网逆变器系统中减小锁相环影响的控制方法 | |
CN115102149A (zh) | 一种构网型变流器过电流抑制系统及方法 | |
Huang et al. | A simple impedance reshaping method for stability enhancement of grid-following inverter under weak grid | |
CN112865575B (zh) | 一种逆变控制方法及其应用装置 | |
CN109802390B (zh) | 一种抑制svg谐波谐振的控制方法 | |
Shu et al. | Control strategy of three-phase inverter under weak grid condition | |
Chaithanya et al. |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for dstatcom using adaptive sign regressor lmf control | |
Fu et al. | Improved control method of grid-connected converter based on voltage perturbation compensation under weak grid conditions | |
CN116846202A (zh) | 一种基于网络构造型变换器的负序电流抑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6849084B (zh) | 网侧基波有功正序电流前馈apf直流电压波动抑制方法 | |
Abiri et al. | A sensorless and simple controller for VSC based HVDC systems | |
CN115207912B (zh) | 弱电网不对称电压跌落故障下并网变流器的小信号稳定性增强控制策略 | |
CN115207973B (zh) | 一种提高并网稳定性的虚拟同步机自适应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 |
CN117155138B (zh) | 三电平四象限变频器及其控制方法 | |
Xia et al. | Research on Grid Side Power Factor of Unity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Matrix Converters | |
Zhang et al. | Research on Composite Control Strategy of Off-Grid PV Inverter under Nonlinear Asymmetric Load | |
Guan et al. | Research on Virtual Impedance Compensation Control Method of Parallel Compensator with Energy Storag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