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8516A -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8516A
CN112598516A CN202011534932.6A CN202011534932A CN112598516A CN 112598516 A CN112598516 A CN 112598516A CN 202011534932 A CN202011534932 A CN 202011534932A CN 112598516 A CN112598516 A CN 112598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rance
node
intelligent contract
policy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49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宁
段珺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y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y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y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y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49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85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8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8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当用户节点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投保申请时,对投保申请中包含的用户节点的身份标识进行验证;若身份标识验证通过,则将投保申请对应的投保保单分别发送至保险机构节点及用户节点进行签名;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转换成智能合约;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及智能合约发送至监管机构节点进行审核及签名;保险机构节点将带有监管机构节点签名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并发布到区块链中。本发明可以有效规避隐瞒保险内容等欺诈风险。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简称安责险),是指保险机构对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有关经济损失等予以赔偿,并且为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服务的商业保险。对于煤矿企业等高危行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责险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管理。
目前煤矿企业对安责险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缺乏安责险推展动力,无法有效开展风控服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安责险相关的监管方法和处罚措施推进迟缓,保险公司可能隐瞒有关保险内容的真实情况,诱使客户投保,投保及理赔过程中监管不足,存在较高的保险欺诈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是现有的安责险存在较高保险欺诈风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用户节点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投保申请时,对所述投保申请中包含的所述用户节点的身份标识进行验证;若所述身份标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投保申请对应的投保保单分别发送至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及所述用户节点进行签名;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转换成智能合约;将所述签名后的投保保单及所述智能合约发送至监管机构节点进行审核及签名;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将带有所述监管机构节点签名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并发布到区块链中。
可选地,在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将带有所述监管机构节点签名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的区块链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区块链中的各个参与者节点在收到所述智能合约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中带有的监管部门的签名,验证通过后,通过共识算法进行多轮交互,直至所有参与者节点将所述智能合约添加到本地,更新区块链账本信息并存储所述智能合约所在地址。
可选地,在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将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审核通过后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并发布到区块链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节点和医疗机构节点分别向所述智能合约发送证明文件;在所述证明文件满足所述智能合约的理赔规则的情况下,所述智能合约向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发送理赔请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新节点向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发送加入请求时,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对所述加入请求进行审核;若所述加入请求审核通过,则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发布用于认证所述新节点的身份标识的证书。
可选地,所述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转换成智能合约,具体包括: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中的保单信息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语言,所述保单信息包含规则条例、双方的身份标识、保险价格和赔付金额信息,所述投保保单中的规则条例在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规则后包含:规则名称、规则满足的条件以及满足条件后执行的代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当用户节点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投保申请时,对所述投保申请中包含的所述用户节点的身份标识进行验证;签名模块,用于若所述身份标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投保申请对应的投保保单分别发送至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及所述用户节点进行签名;智能合约转换模块,用于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转换成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审核模块,用于将所述签名后的投保保单及所述智能合约发送至监管机构节点进行审核及签名;智能合约发布模块,用于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将带有所述监管机构节点签名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并发布到区块链中。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智能合约更新模块,用于:所述区块链中的各个参与者节点在收到所述智能合约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中带有的监管部门的签名,验证通过后,通过共识算法进行多轮交互,直至所有参与者节点将所述智能合约添加到本地,更新区块链账本信息并存储所述智能合约所在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理赔模块,用于:所述用户节点和医疗机构节点分别向所述智能合约发送证明文件;在所述证明文件满足所述智能合约的理赔规则的情况下,所述智能合约向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发送理赔请求。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节点审核模块,用于:当新节点向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发送加入请求时,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对所述加入请求进行审核;若所述加入请求审核通过,则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发布用于认证所述新节点的身份标识的证书。
可选地,所述智能合约转换模块,具体用于: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中的保单信息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语言,所述保单信息包含规则条例、双方的身份标识、保险价格和赔付金额信息,所述投保保单中的规则条例在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规则后包含:规则名称、规则满足的条件以及满足条件后执行的代码。
本实施例由监管机构节点对投保保单及智能合约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将智能合约添加至区块链中,由于区块链不可篡改与可追溯特点可以使保单信息透明、安全,且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允许多方参与验证,让制度监管转变为技术监管,监管机构节点可以审核投保保单及智能合约,从而有效规避隐瞒保险内容等欺诈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区块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安责险理赔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401-身份验证模块;402-签名模块;403-智能合约转换模块;404-智能合约审核模块;405-智能合约发布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的安责险存在较高保险欺诈风险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存储与智能合约,提出一种高效的、面向监管的安责险设计方案。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包括:
S102,当用户节点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投保申请时,对投保申请中包含的用户节点的身份标识进行验证。
其中,用户节点例如是煤矿企业节点,投保申请例如是安责险投保申请。
在接收用户节点提交的投保申请之前,保险机构节点可以根据保单信息的保险规则将保单信息转换为智能合约,并将该智能合约添加至区块链中。保单信息可以包括保险的规则条例、保险价格、赔付金额等内容。
示例性地,保险公司可以将保单信息转换为智能合约并发布到区块链网络,所有节点(包括监管机构节点、医疗机构节点、用户节点、保险机构节点等)对上述智能合约所在的交易进行验证并记录智能合约的信息。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责险平台提供的接口查看保单信息,选择适合的保险类型,然后提交投保申请。
S104,若身份标识验证通过,则将投保申请对应的投保申请分别发送至保险机构节点及用户节点进行签名。
在各节点通信时,需要先进行身份认证。本实施例基于联盟链,将监管部门节点作为该联盟链的准入机构。当有新的联盟链成员加入时,需通过监管部门节点进行审核。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审核准入步骤:
当新节点向监管机构节点发送加入请求时,监管机构节点对加入请求进行审核;若加入请求审核通过,则监管机构节点发布用于认证新节点的身份标识的证书。若联盟链准入审核通过,则监管机构节点将证书发送至新节点。上述证书中包括新节点的身份标识。审核通过后,为新的联盟链成员发布基于该联盟链的机构证书。当联盟链的参与方节点之间通信时,可以使用证书中根据椭圆曲线算法生成的公钥作为身份标识进行身份认证。若身份标识认证通过,则确认为该联盟链中的成员。
当用户节点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签订保险的投保申请时,进行身份信息验证,验证通过后由保险机构节点及用户节点分别进行签名,签名后的保单文件将作为依据被录入智能合约。
S106,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转换成智能合约。
其中,智能合约由投保申请对应的保险类型的保险规则预先转换生成。该保险类型即前述保单信息对应的保险类型。
具体地,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中的保单信息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语言,保单信息包含规则条例、双方的身份标识、保险价格和赔付金额信息,投保保单中的规则条例在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规则后包含:规则名称、规则满足的条件以及满足条件后执行的代码。
S108,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及智能合约发送至监管机构节点进行审核及签名。
转换完成后,将原投保保单及对应的智能合约发送给监管机构节点进行审核。监管机构节点审核包括至少两个方面:(1)审核投保保单中保险机构信息及用户的身份标识,包括保险机构及用户的身份标识是否在经过安全认证的保险机构名录及用户名录中、身份表示是否和保单中的签名相匹配;(2)审核智能合约中的保险规则是否与投保保单中的保险规则是否一致,确定智能合约中的规则是否和原始投保保单中的规则相对应。
审核通过后,监管机构节点对智能合约进行签名并返回给保险机构节点。
S110,保险机构节点将带有监管机构节点签名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并发布到区块链中。
将签名后的智能合约作为新的交易添加到本地的区块链,更新本地区块链的状态,并发布智能合约到联盟链网络中。
区块链中的各个参与者节点在收到智能合约时,验证智能合约中带有的监管部门节点的签名,验证通过后,通过共识算法进行多轮交互,直至所有参与者节点将智能合约添加到本地,更新区块链账本信息并存储智能合约所在地址。存储该智能合约所在地址,用于后续操作中再次调用。所有参与者节点可以实时追踪查看智能合约的当前状态,监管机构可以随时对合约中的信息进行检查与核验,如果检查存在违反规定的内容,监管机构可以中止合约并向相关部门追究责任。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由监管机构节点对投保保单及智能合约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将智能合约添加至区块链中,由于区块链不可篡改与可追溯特点可以使保单信息透明、安全,且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允许多方参与验证,让制度监管转变为技术监管,监管机构节点可以审核投保保单及智能合约,从而有效规避隐瞒保险内容等欺诈风险。
在发生事故时,上述方法还包括理赔执行步骤,如下:
(1)用户节点和医疗机构节点分别向智能合约发送证明文件。
用户节点提交事故证明以及医疗机构节点提交医疗证明。用户节点和医疗机构节点作为联盟链成员,可以向上述被记录地址的智能合约发送相关证明。所发送的证明的格式需符合智能合约中相关规则所需要的证明格式,且内容上满足该规则要求。
(2)在证明文件满足智能合约的理赔规则的情况下,智能合约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理赔请求。
将事故证明及医疗证明记录至对应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对相关证据进行自动核验,在满足触发条件所需的所有规则时,智能合约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理赔请求。保险机构向用户划拨对应的理赔金。
上述方法在接收到满足保险内容的相关的证明文件时,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化地执行理赔流程,最终向保险机构发送理赔请求。投保方可以在达成理赔条件后快速收到来自保险机构的赔偿,简化了审核流程,不再依赖人工操作,既减少人力开支,又提高了处理效率。
以下简述本实施例的区块链相关内容。参见图2所示的区块链的结构示意图,多个节点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形成的分布式系统。
各个节点之间通过P2P(Peer-to-Peer,端对端)协议进行通信,P2P协议是运行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之上的应用层协议。在分布式系统中,任何终端都可以加入网络成为节点。节点的功能包括:路由,用于支持节点间的通信;应用,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提供特定的服务;以及,共识算法。
以区块链中的某节点为例,可以将本地的当前交易发送给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其他节点验证成功后,将交易记录存入各自本地的区块链账本中。区块链系统通过共识算法保证各个节点账本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例如,本实施例中使用实用性拜占庭容错算法((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实现。PBFT算法传输的消息通过密码学数字签名算法保证节点之间的消息传送是不可篡改的。假设系统的总节点数为|R|=3f+1,PBFT算法可以容忍无效或者恶意节点数为f,需要有2f+1个正常节点。也就是说,PBFT算法可以容忍小于1/3个无效或者恶意节点。
PBFT是一种状态机副本复制算法,所有的副本在一个视图轮换的过程中操作,主节点通过视图编号以及节点数集合来确定,即主节点p=v mod|R|,其中,v是视图编号,|R|是节点个数,p是主节点编号。PBFT算法每个客户端请求需要经过5个阶段,通过采用两次两两交互的方式在服务器达成一致后再执行客户端的请求。由于客户端不能从服务端获得任何服务器运行状态,PBFT中主节点是否发生错误只能由服务器监测。如果服务器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完成客户端的请求,就会触发视图更换协议。
协议的基本过程如下:
1.客户端向主节点发送请求,激活主节点的服务操作。
2.主节点给请求赋值一个序列号n,广播序号分配消息和客户端的请求消息m,并将构造预准备(pre-prepare)消息发送给各个节点。
3.从节点接受pre-pare消息,向其他服务节点广播准备(prepare)消息。
4.各节点对试图内的请求和次序进行验证后,广播确认(Commit)消息,执行收到的客户端请求并给客户端以相应。
5.客户端等待来自不同节点的响应,若有m+1个响应相同,则该响应为运算的结果。
区块链中的区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每个区块中包含时间戳、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本区块的哈希值,区块中的交易以默克尔(Merkle)树的形式存储,每个区块通过存储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彼此相连,形成链状结构。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存储结构,通过密码学、共识算法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伪造。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安责险平台,包括智能合约模块和节点准入与身份管理模块。
该智能合约模块能够接收各个节点发送的消息,并将消息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条例规则并进行上链处理。例如保险合约,可以通过检验保险对象的凭证,自动执行理赔操作。具体地,可以将保险公司节点的保单转换为保险合约记录到区块链;可以将煤矿企业的投保信息记录到所要投保的保险合约中;可以将医疗机构的诊疗证明或就诊凭证记录到保险合约中;可以为监管机构提供可信的保险信息、事故信息、理赔信息。上述安责险平台和各节点间签订保险合约的过程,生成的各种信息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中,其它节点通过共识算法同步记录信息,使保险合约内容无法被篡改。
该节点准入与身份管理模块,为联盟的准入机构提供管理参与者权限的功能。如果存在准入机构,可以由准入机构直接决定新成员是否能够加入联盟;如果没有准入机构,可以通过联盟成员间的多方安全计算决定新成员是否加入。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安责险理赔方法的交互流程图,以用户为煤矿企业为例,该方法包括:
S301,保险公司向安责险平台提供的接口输入预设的保单信息。
S302,安责险平台将新保险合约并发布到区块链网络。安责险平台将该预设的保单信息转换成新保险合约,然后发布至区块链网络。
S303,所有节点对新保险合约所在的交易进行验证并记录新保险合约的信息。
S304,煤矿企业通过安责险平台提供的接口查看保单信息。煤矿企业查勘保单信息中保单内容,选择适合的安责险进行投保。
S305,煤矿企业选择相应的保单信息,输入相关投保数据进行投保。
S306,安责险平台将投保信息记录在对应的保险合约。
S307,监管机构进行保单信息及保险合约审核。
S308,发生事故后,医疗机构向安责险平台提供事故相关证明。该医疗机构例如是医院,该事故相关证明例如是诊疗证明。
S309,安责险平台将事故相关证明记录在对应的保险合约。
S310,保险合约自动触发理赔流程,发送理赔信息至安责险平台。当记录的事故相关证明满足安责险的理赔规则时,自动触发理赔流程,将理赔信息返回给安责险平台。
S311,安责险平台向保险公司发送理赔信息。
S312,保险公司对煤矿企业进行理赔。
在上述流程中,自S302保险合约被发布到链上,参与方节点可以实时追踪查看保险合约的当前状态,监管部门可以中止不符合规定的保险合约或证明材料并对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
创建智能合约时,发布一个0地址交易到区块链系统,用以代表创建保险合约的命令。系统返回一个智能合约账户的地址,在该账户下存储着保险合约代码及保险合约内的变量。节点调用保险合约时,输入保险合约内包含的函数及相关参数,作为交易的内容发送到保险合约对应的账户地址。系统解析交易内的函数操作并执行保险合约内对应函数的代码,修改保险合约内的变量值。在本实例中,由保险公司向保险合约写入保险条例;监管部门写入授权信息;发生事故时,相关部门(如煤矿企业、医疗机构)写入证明信息。上述信息将作为保险理赔流程的记录保留在保险合约中,无法被篡改或删除。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身份验证模块401,用于当用户节点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投保申请时,对投保申请中包含的用户节点的身份标识进行验证;
签名模块402,用于若身份标识验证通过,则将投保申请对应的投保保单分别发送至保险机构节点及用户节点进行签名;
智能合约转换模块403,用于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转换成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审核模块404,用于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及智能合约发送至监管机构节点进行审核及签名;
智能合约发布模块405,用于保险机构节点将带有监管机构节点签名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并发布到区块链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装置,由监管机构节点对投保保单及智能合约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将智能合约添加至区块链中,由于区块链不可篡改与可追溯特点可以使保单信息透明、安全,且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允许多方参与验证,让制度监管转变为技术监管,监管机构节点可以审核投保保单及智能合约,从而有效规避隐瞒保险内容等欺诈风险。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智能合约更新模块,用于:区块链中的各个参与者节点在收到智能合约时,验证智能合约中带有的监管部门的签名,验证通过后,通过共识算法进行多轮交互,直至所有参与者节点将智能合约添加到本地,更新区块链账本信息并存储智能合约所在地址。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理赔模块,用于:用户节点和医疗机构节点分别向智能合约发送证明文件;在证明文件满足智能合约的理赔规则的情况下,智能合约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理赔请求。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节点审核模块,用于:当新节点向监管机构节点发送加入请求时,监管机构节点对加入请求进行审核;若加入请求审核通过,则监管机构节点发布用于认证新节点的身份标识的证书。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智能合约转换模块,具体用于: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中的保单信息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语言,保单信息包含规则条例、双方的身份标识、保险价格和赔付金额信息,投保保单中的规则条例在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规则后包含:规则名称、规则满足的条件以及满足条件后执行的代码。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装置能够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的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度来指令控制装置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盘、光盘等。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用户节点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投保申请时,对所述投保申请中包含的所述用户节点的身份标识进行验证;
若所述身份标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投保申请对应的投保保单分别发送至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及所述用户节点进行签名;
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转换成智能合约;
将所述签名后的投保保单及所述智能合约发送至监管机构节点进行审核及签名;
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将带有所述监管机构节点签名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并发布到区块链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将带有所述监管机构节点签名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的区块链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中的各个参与者节点在收到所述智能合约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中带有的监管部门节点的签名,验证通过后,通过共识算法进行多轮交互,直至所有参与者节点将所述智能合约添加到本地,更新区块链账本信息并存储所述智能合约所在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将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审核通过后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并发布到区块链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节点和医疗机构节点分别向所述智能合约发送证明文件;
在所述证明文件满足所述智能合约的理赔规则的情况下,所述智能合约向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发送理赔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新节点向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发送加入请求时,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对所述加入请求进行审核;
若所述加入请求审核通过,则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发布用于认证所述新节点的身份标识的证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转换成智能合约,具体包括:
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中的保单信息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语言,所述保单信息包含规则条例、双方的身份标识、保险价格和赔付金额信息,所述投保保单中的规则条例在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规则后包含:规则名称、规则满足的条件以及满足条件后执行的代码。
6.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当用户节点向保险机构节点发送投保申请时,对所述投保申请中包含的所述用户节点的身份标识进行验证;
签名模块,用于若所述身份标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投保申请对应的投保保单分别发送至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及所述用户节点进行签名;
智能合约转换模块,用于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转换成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审核模块,用于将所述签名后的投保保单及所述智能合约发送至监管机构节点进行审核及签名;
智能合约发布模块,用于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将带有所述监管机构节点签名的智能合约添加至本地并发布到区块链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智能合约更新模块,用于:
所述区块链中的各个参与者节点在收到所述智能合约时,验证所述智能合约中带有的监管部门的签名,验证通过后,通过共识算法进行多轮交互,直至所有参与者节点将所述智能合约添加到本地,更新区块链账本信息并存储所述智能合约所在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理赔模块,用于:
所述用户节点和医疗机构节点分别向所述智能合约发送证明文件;
在所述证明文件满足所述智能合约的理赔规则的情况下,所述智能合约向所述保险机构节点发送理赔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节点审核模块,用于:
当新节点向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发送加入请求时,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对所述加入请求进行审核;
若所述加入请求审核通过,则所述监管机构节点发布用于认证所述新节点的身份标识的证书。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合约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将签名后的投保保单中的保单信息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语言,所述保单信息包含规则条例、双方的身份标识、保险价格和赔付金额信息,所述投保保单中的规则条例在转换为智能合约中的规则后包含:规则名称、规则满足的条件以及满足条件后执行的代码。
CN202011534932.6A 2020-12-22 2020-12-22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5985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4932.6A CN112598516A (zh) 2020-12-22 2020-12-22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4932.6A CN112598516A (zh) 2020-12-22 2020-12-22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8516A true CN112598516A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0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4932.6A Pending CN112598516A (zh) 2020-12-22 2020-12-22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85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9154A (zh) * 2021-05-10 2021-09-17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信存储的安责险处理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6936A (zh) * 2018-06-05 2018-11-0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理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30732A (zh) * 2018-04-28 2018-11-16 厦门快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预防保险欺诈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10687A (zh) * 2018-11-23 2019-05-0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投保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11837A (zh) * 2018-11-27 2019-05-0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投保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67222A (zh) * 2019-01-21 2019-05-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航班延误险投保方法及系统
CN109785170A (zh) * 2019-01-21 2019-05-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投保方法、基于区块链的投保系统
CN110796555A (zh) * 2019-10-24 2020-02-14 北京永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快速投保和理赔的方法及投保平台
WO2020082868A1 (zh) * 2018-10-24 2020-04-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理赔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0732A (zh) * 2018-04-28 2018-11-16 厦门快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预防保险欺诈的方法及系统
CN108776936A (zh) * 2018-06-05 2018-11-0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理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082868A1 (zh) * 2018-10-24 2020-04-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理赔方法和装置
CN109710687A (zh) * 2018-11-23 2019-05-0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投保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11837A (zh) * 2018-11-27 2019-05-0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投保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67222A (zh) * 2019-01-21 2019-05-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航班延误险投保方法及系统
CN109785170A (zh) * 2019-01-21 2019-05-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投保方法、基于区块链的投保系统
CN110796555A (zh) * 2019-10-24 2020-02-14 北京永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快速投保和理赔的方法及投保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9154A (zh) * 2021-05-10 2021-09-17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信存储的安责险处理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lma et al.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 for higher education registry in Brazil
CN110599181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64518B (zh) 一种跨链通信数据的发送、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0032545A (zh)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存储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US20180018738A1 (en) Digital asset platform
CN10883073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集群及系统
EA007089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хранения и извлечения аутентифицирован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CN112488778A (zh) 一种票据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256297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51490A (zh) 基于区块链的网页防篡改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006920B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
CN114363327A (zh) 区块链网络中的合规机制
CN115605868A (zh) 跨网身份提供
CN110727734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信息同步方法及信用联合奖惩系统
CN111915308A (zh) 一种区块链网络的交易处理方法及区块链网络
CN112487491A (zh) 一种区块链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583041A (zh) 基于区块链的债券发行数据存储、核验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037827B (zh) 基于区块链的投票方法、自组织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1094184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2598516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投保方法及装置
JP2023511886A (ja) 競合フリー・バージョン制御
WO2018013124A1 (en) Digital asset platform
CN116975901A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KR20190010157A (ko) P2p 방식의 분산공유장부 관리기법에 의하여 다수의 기관이 연계되어서 이루어지는 전자상거래 방법
KR102450412B1 (ko) 사물인터넷에서 서비스 수준 협약 기반 공유경제 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및 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