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4911B -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4911B
CN112594911B CN202011433991.4A CN202011433991A CN112594911B CN 112594911 B CN112594911 B CN 112594911B CN 202011433991 A CN202011433991 A CN 202011433991A CN 112594911 B CN112594911 B CN 112594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guide
deflector
main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39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4911A (zh
Inventor
蔡泽瑶
李建科
荆涛
杨欢
高丽丽
刘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39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4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4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4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4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4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转轴、至少两个导风板和驱动装置,导风板分别与转轴连接,相邻的两个导风板之间搭接,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和若干副导风板,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依次布设于转轴上,主导风板与转轴固定连接,副导风板与转轴转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打开时,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分离,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关闭时,主导风板带动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本发明可以通过一套驱动装置实现导风板的依次打开,在导风板组件打开时形成导风板打开角度依次变化的状态,能够实现在出风口长度方向上的缓慢过渡出风,消除明显的出风变化感受,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
背景技术
空调器室内机一般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组件,导风组件用于对出风口处的出风进行导向,以便满足用户的出风需求。
现有空调器的导风组件一般包括一个整体导风板,导风板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驱动电机带动导风板摆动至相应的出风方向或者连续摆动,实现送风方向的变化,但是,由于导风板为一个整体,因而,导风板摆动时,出风口的风向统一变化,导风板摆动时会造成明显的风向变化感受,用户体验较差。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器导风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导风板为一个整体,摆动时出风口的风向统一变化,造成明显的风向变化感受,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包括:
转轴;
至少两个导风板,其分别与所述转轴连接,相邻的两个导风板之间搭接;所述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和若干副导风板,所述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依次布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导风板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导风板打开时,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副导风板分离,所述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导风板关闭时,所述主导风板带动所述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副导风板时,所述副导风板在所述转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或者,在远离所述主导风板的方向上,所述副导风板在所述转轴方向上的长度依次减小。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处于搭接状态时,相邻两个导风板的内侧面相接。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均处于搭接状态时,所有导风板的内侧面位于同一面。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板与相邻的导风板相接的一端具有搭接台阶。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转轴安装腔体,或者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转轴安装卡槽。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板包括位于转轴两侧的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第二导风部的重量不同。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上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一种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接收导风板打开信号,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导风板打开,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副导风板分离,所述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
接收导风板关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导风板关闭,所述主导风板带动所述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接收导风板摆动信号;
步骤一、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增大打开角度,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分离,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增大打开角度;
步骤二、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减小打开角度,主导风板带动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减小打开角度;
步骤一、步骤二依次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包括转轴、至少两个导风板和驱动装置,导风板分别与转轴连接,相邻的两个导风板之间搭接,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和若干副导风板,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依次布设于转轴上,主导风板与转轴固定连接,副导风板与转轴转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转动,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打开时,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分离,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关闭时,主导风板带动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因而,本发明可以通过一套驱动装置实现导风板的依次打开,在导风板组件打开时形成导风板打开角度依次变化的状态,能够实现在出风口长度方向上的缓慢过渡出风,消除明显的出风变化感受,提升用户体验和导风组件的美感。
本发明空调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转轴、至少两个导风板和驱动装置,导风板分别与转轴连接,相邻的两个导风板之间搭接,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和若干副导风板,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依次布设于转轴上,主导风板与转轴固定连接,副导风板与转轴转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转动,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打开时,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分离,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关闭时,主导风板带动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因而,本发明可以通过一套驱动装置实现导风板的依次打开,在导风板组件打开时形成导风板打开角度依次变化的状态,能够实现在出风口长度方向上的缓慢过渡出风,消除明显的出风变化感受,提升用户体验和导风组件的美感。
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接收导风板打开信号时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打开,主导风板与所述副导风板分离,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接收导风板关闭信号,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关闭,主导风板带动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因而,本发明可以通过一套驱动装置实现导风板的依次打开,在导风板组件打开时形成导风板打开角度依次变化的状态,能够实现在出风口长度方向上的缓慢过渡出风,消除明显的出风变化感受,提升用户体验和导风组件的美感。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导风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导风组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主导风板与转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副导风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副导风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导风板依次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A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6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导风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
1、转轴;
21、主导风板;
22、副导风板;
211、第一导风部;
212、第二导风部;
213、搭接台阶;
214、转轴安装卡槽;
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导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导风板,通过对导风组件的设计,可以通过一套驱动电机实现导风板的依次打开,在导风板组件打开过程中形成导风板打开角度依次变化的状态,能够实现在出风口长度方向上的缓慢过渡出风,消除明显的出风变化感受,提升用户体验和导风组件的美感。
下面首先结合图1-8对导风组件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包括转轴1、至少两个导风板和一个驱动装置。其中,导风组件安装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用于对出风口处的出风进行导向,满足用户的出风方向需求。
本实施例的导风组件适用于出风口为长条形的挂式空调器。对于其他形式的空调器,其具有长条形出风口,且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在水平方向或接近水平方向的也可适用。
下面对导风组件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具体的说明:
转轴1,用于承载导风板,转轴1与导风板装配。
至少两个导风板,其分别与转轴1连接,相邻的两个导风板之间搭接。
如图7所示,导风板与相邻的导风板相接的一端具有搭接结构,优选的,搭接结构为搭接台阶213。
具体的,相邻导风板之间的搭接台阶213的形状相适配,其中,在相邻的两个导风板中,先打开的导风板的搭接台阶213朝向上方,后打开的导风板的搭接台阶213朝向下方。先打开的导风板通过搭接台阶213承载后打开的导风板。
先打开的导风板转动打开时,相邻的导风板由于失去承载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也转动打开,先打开的导风板转动关闭时,在搭接台阶213的作用下带动相邻的导风板关闭。
导风板均包括位于转轴1两侧的第一导风部211和第二导风部212,第一导风部211与第二导风部212的重量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部211为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位于转轴1上方的部分,第二导风部212为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位于转轴1下方的部分,第一导风部211的重量大于第二导风部212的重量,以便能够实现导风板打开时导风板能够因为重力作用而转动。
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21和若干副导风板22。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导风板21转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优选采用驱动电机3,当然,驱动装置还可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组件或者其他形式的驱动件,只要能够驱动主导风板21转动即可。
副导风板2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在副导风板22的个数为一个时,驱动电机3驱动主导风板21打开,主导风板21与副导风板22分离,副导风板22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打开。驱动电机3驱动主导风板21关闭,主导风板21通过搭接台阶213带动副导风板22关闭。
下面,本实施例以副导风板22设置有多个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主导风板21和多个副导风板22沿转轴1的轴向依次布设于转轴1上,主导风板21位于转轴1的第一端部,距离主导风板21距离最远的副导风板22位于转轴1的第二端部。
主导风板21与转轴1固定连接,主导风板21转动时会同步带动转轴1转动。
副导风板22均与转轴1转动连接,转轴1转动时,不会带动副导风板22转动,副导风板22仅能够在承托其的作用力(搭接台阶213的作用力)消失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或者,跟随承托其的作用力(相邻的导风板搭接台阶213的作用力)发生转动。
相邻的两个导风板之间均具有搭接结构,相邻的两个导风板通过搭接结构搭接。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处于搭接状态时,相邻两个导风板的内侧面相接,优选的,所有导风板的内侧面位于同一面(在导风板的内侧面为平面时,同一面是同一平面,在导风板的内侧面为弧面时,同一面是同一弧面),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导风板。
在关闭出风口时,所有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均处于搭接状态,能够完全封闭出风口;在打开出风口过程中,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依次分离,之后仍然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搭接,形成完全打开出风口的最终状态。在完全打开出风口的最终状态时,所有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均处于搭接状态,形成一个完整的出风面。此时,所有副导风板22的第一导风部211与第二导风部212的重量比均相同。
驱动电机3驱动主导风板21打开时,主导风板21首先与与其相邻的副导风板22分离,副导风板22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
以副导风板22包括依次远离主导风板21的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为例进行说明:驱动电机3驱动主导风板21打开时,主导风板21首先与与其相邻的第一副导风板分离,第一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与第二副导风板分离,第二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与第三副导风板分离,第三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其中,第一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至与主导风板21搭接的位置,第二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至与第一副导风板搭接的位置,第三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至与第二副导风板搭接的位置,此时,主导风板21、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依次相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导风板,如图1所示状态。
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有副导风板也可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至力的平衡位置,形成多段式出风方向,如图9所示。此时,通过设置不同副导风板22的第一导风部211与第二导风部212的重量比不同实现每个副导风板22转动至力的平衡位置不同,优选的,在远离主导风板21的方向上,第一导风部211与第二导风部212的重量比逐渐降低,以形成远离主导风板21的方向上出风口逐渐减小的多段式出风方向。
驱动电机3驱动主导风板21关闭时,由于相邻导风板之间的搭接结构,主导风板21带动副导风板22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搭接结构的作用下,主导风板21关闭时,主导风板21带动第一副导风板发生转动,第一副导风板带动第二副导风板发生转动,第二副导风板带动第三副导风板发生转动,在主导风板21转动至关闭状态时,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均转动至关闭状态,主导风板21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关闭空调器的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副导风板22在转轴方向上的长度均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在转轴1方向上的长度相同,也即,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的面积相同,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的重量相同时,当主导风板21打开时,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能够依次以相同的速度落下,此种方式有一定的风向转换过渡效果,但是,由于副导风板的打开速度相同,整个过渡时间较短。
为了延长过渡时间,提高过渡效果,在远离主导风板21的方向上,副导风板22在转轴方向上的长度依次减小。本实施例中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在转轴1方向上的长度依次减小,也即,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的面积依次减小,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的重量依次减小,当主导风板21打开时,第一副导风板、第二副导风板和第三副导风板能够以递减的速度落下,因而,此种方式能够延长风向转换过渡时间,提高风向转换过渡效果,提高舒适性体验。
转轴1与导风板的装配方式为:导风板上设置有转轴安装腔体,导风板套装在转轴1上。
其中,主导风板21与转轴1过盈配合,或者,主导风板21与转轴1固定连接,或者,主导风板21的安装腔体为多边形,转轴1与主导风板21的装配部为多边形。
副导风板22的安装腔体为圆筒形,转轴1与副导风板22的装配部为圆柱形,二者间隙配合。
或者,转轴1与导风板的装配方式还可以为:导风板上设置有转轴安装卡槽214。
其中,主导风板21与转轴1过盈配合,或者,主导风板21与转轴1固定连接,或者,主导风板21的转轴安装卡槽214为多边形,转轴1与主导风板21的装配部为多边形。
副导风板22的转轴安装卡槽214为具有缺口的圆筒形,转轴1与副导风板22的装配部为圆柱形,二者间隙配合。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上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中,出风口为长条状出风口,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或者接近水平方向。
出风口处的壳体上具有转轴装配孔,转轴1的两端插装在转轴装配孔内,实现导风组件的转动。
或者,位于转轴1两端的主导风板21和副导风板22的侧面上分别设置凸起的转动轴,凸起的转动轴插装在转轴装配孔内,实现导风组件的转动。
驱动电机3安装于壳体内,驱动电机3可以驱动主导风板21的转动轴,或者,驱动转轴1,以实现驱动主导风板21转动的目的。
导风板组件打开出风口时,驱动电机2正向转动,驱动电机3驱动主导风板21打开,主导风板21首先与与其相邻的副导风板22分离,副导风板22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
导风板组件关闭出风口时,驱动电机2反向转动,驱动电机3驱动主导风板21关闭,主导风板21带动副导风板22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接收导风板打开信号,驱动电机驱动主导风板打开,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分离,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
接收导风板关闭信号,驱动电机驱动主导风板关闭,主导风板带动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
进一步的,空调器还可接收导风板摆动信号,此时,导风组件按照步骤一、步骤二依次循环。
步骤一、驱动电机驱动主导风板增大打开角度,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分离,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增大打开角度;
步骤二、驱动电机驱动主导风板减小打开角度,主导风板带动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减小打开角度。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一套驱动电机实现多个导风板的依次打开,在导风板组件打开时形成多个导风板打开角度依次增大的状态,能够实现在出风口长度方向上的缓慢过渡出风,消除明显的出风变化感受,提升用户体验和导风组件的美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
至少两个导风板,其分别与所述转轴连接,相邻的两个导风板之间搭接;所述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和若干副导风板,所述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依次布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包括位于转轴两侧的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第二导风部的重量不同,所述第一导风部的重量大于第二导风部的重量,在远离所述主导风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第二导风部的重量比逐渐降低;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导风板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导风板打开时,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副导风板分离,所述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导风板关闭时,所述主导风板带动所述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副导风板时,所述副导风板在所述转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或者,在远离所述主导风板的方向上,所述副导风板在所述转轴方向上的长度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处于搭接状态时,相邻两个导风板的内侧面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导风板之间均处于搭接状态时,所有导风板的内侧面位于同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与相邻的导风板相接的一端具有搭接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转轴安装腔体,或者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转轴安装卡槽。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上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导风板打开信号,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导风板打开,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副导风板分离,所述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打开;
接收导风板关闭信号,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导风板关闭,所述主导风板带动所述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导风板摆动信号;
步骤一、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增大打开角度,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分离,副导风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动并增大打开角度;
步骤二、驱动装置驱动主导风板减小打开角度,主导风板带动副导风板依次发生转动并减小打开角度;
步骤一、步骤二依次循环。
CN202011433991.4A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 Active CN112594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3991.4A CN112594911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3991.4A CN112594911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4911A CN112594911A (zh) 2021-04-02
CN112594911B true CN112594911B (zh) 2022-06-28

Family

ID=7519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3991.4A Active CN112594911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491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82565A (ko) * 2003-03-19 2004-09-30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용 블레이드조립체
CN201159519Y (zh) * 2007-12-16 2008-12-03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空调风向的装置
CN107461903A (zh) * 2017-08-24 2017-12-12 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8080A1 (en) * 2009-07-29 2011-02-03 Huntair, Inc. Back draft damp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82565A (ko) * 2003-03-19 2004-09-30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용 블레이드조립체
CN201159519Y (zh) * 2007-12-16 2008-12-03 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空调风向的装置
CN107461903A (zh) * 2017-08-24 2017-12-12 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4911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9312A (zh) 一种无前部叶片式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
CN112594911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导风组件
CN21395559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暖通空调的百叶窗
CN211345751U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0313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2173570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76U (zh)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15951723U (zh)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WO2022041948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14811729B (zh) 风管机
CN215675738U (zh)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924547U (zh)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2973455U (zh) 车用空调的集成风门
CN21681435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153808U (zh) 一种新型隐藏电动双吹风空调出风口
CN215597711U (zh) 摆叶组件及空调挂机
CN208487765U (zh) 一种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CN21598283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355535U (zh) 用于空调导风板的驱动机构、空调
CN217357090U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空调器
CN216976917U (zh) 空调滑板、空调内机和空调
CN220355537U (zh) 用于空调导风板的驱动机构、空调
CN211345756U (zh) 驱动器组件、出风部件和空调器
CN212719984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