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2098A -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2098A
CN112592098A CN202011547751.7A CN202011547751A CN112592098A CN 112592098 A CN112592098 A CN 112592098A CN 202011547751 A CN202011547751 A CN 202011547751A CN 112592098 A CN112592098 A CN 112592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ncrete
flexibilizer
modified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77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志强
胡业晓
李清波
程智源
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Tongda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Tongda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Tongda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Tongda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77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20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2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2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16Waste materials; Refuse from building or ceramic indust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18Waste materials; Refuse organic
    • C04B18/20Waste materials; Refuse organic from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18/22Rubber, e.g. ground waste ti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20‑40份、膨胀蛭石粉10‑20份、泡沫混凝土废料10‑20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1‑3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5‑9份、硅酸镁铝5‑10份、聚羧酸减水剂0.5‑1.5份、乙二胺四乙酸2‑4份、羟乙基纤维素醚4‑6份、沸石粉5‑10份、造纸污泥灰10‑2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充分利用改性废橡胶粉与其它材料之间的结合力,保证混凝土抗裂性、抗折性和粘结强度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混凝土体系整体的柔韧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得,使用该柔性剂制备的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路面。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建筑材料,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由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浇筑成各种各样的复杂形状;由于拌合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用于道路路面、桥梁、码头等的浇筑,它在建筑、公路、民航、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混凝土材料最大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伸强度较低,故混凝土材料主要用于承重结构。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刚性大、变形能力不足的特性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混凝土裂缝问题愈发凸显。混凝土裂缝按其产生原因可分为荷载引起的裂缝与变形(非荷载因素)引起的裂缝,调查资料显示,变形引起的裂缝约占80%,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占20%。
改善混凝土裂缝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增加混凝土对开裂应力的抵抗能力,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且随着抗压强度的增高,比例下降,单纯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不利于提高其抗裂性。另一种方法是降低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降低混凝土刚性,相对的增加混凝土变形能力,提高混凝土抗裂性,如使用轻骨料混凝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弹性模量,但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较大,承载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现如今特别渴求一种混凝土材料,其既有钢性混凝土一样强大的承重能力,又具有较强拉伸韧性并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变形的变形能力,而且此种变形在相对范围内带有可恢复性。例如巨大的建筑物基础如果具有一定的韧性就可以减少地震波对结构物的破坏并降低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减少因地震和地基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开裂隙、结构破坏和整个建筑物失去使用功能;地下工程的游泳池、污水处理池、核电站废品处理池等结构物的混凝土在受到地震和强大的外力作用发生一定的变形但不开裂,变形在外力消失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不被破坏,日本福田核电站地震造成的核废液外漏就是混凝土刚性过大抗拉伸韧性不足造成事故的典型事例。再例如大型斜拉索桥箱型梁体内填充混凝土和其路面混凝土往往由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刚性大、脆性强等原因不能长期性承受车辆巨大冲击波而使混凝土过早地出现了裂缝或断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著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抗折性和粘结强度,改善混凝土韧性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20-40份、膨胀蛭石粉10-20份、泡沫混凝土废料10-20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1-3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5-9份、硅酸镁铝5-10份、聚羧酸减水剂0.5-1.5份、乙二胺四乙酸2-4份、羟乙基纤维素醚4-6份、沸石粉5-10份、造纸污泥灰10-20份。
所述的,改性废橡胶粉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废轮胎制成粒径为50-90目的废橡胶粉;
2)将废橡胶粉和油酸按照1:0.3的比例混合均匀,室温放置24h,得半溶胀胶粉;
3)55℃条件下,将半溶胀胶粉和油酸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1000r/min条件下搅拌至分散,过滤,得溶胀胶粉;
4)将溶胀胶粉加至浓度为3mol/L的NaOH溶液中,搅拌5min后,过滤,烘干,得改性废橡胶粉。
所述的,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
1)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和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溶于三氯甲烷中,得溶液A;
2)将碳酸钠加至溶液A中,70-80℃条件下搅拌反应6-8h,反应完成后过滤,旋蒸除去三氯甲烷,得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所述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三氯甲烷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2.5-4.5:20-30:2。
所述的,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是由以下步骤制得:将氧化石墨烯和质量分数为5%叠氮化钠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混合,温度75℃、转速70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1.5h;然后加入氢化铝锂,温度80℃、转速800r/min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2h,过滤,滤饼干燥,得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
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叠氮化钠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和氢化铝锂的质量比为1:7:0.4。
所述的,膨胀蛭石粉的粒径为35-45μm;所述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平均粒径为7-12mm;所述造纸污泥灰为造纸污泥在600℃焚烧所得粉末,200目筛筛分,筛余小于10%。
本发明所用造纸污泥灰的主要成分为铝硅酸钙和无水硫酸钙。
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为粉体,减水率不低于40%。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改性废橡胶粉、膨胀蛭石粉、泡沫混凝土废料、沸石粉和造纸污泥灰混合均匀,得料A;
2)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硅酸镁铝、聚羧酸减水剂、乙二胺四乙酸和羟乙基纤维素醚混合均匀,得料B;
3)将三分之一的料A加至料B中,混合搅拌3-5min,得料C;
4)将料C加至剩余的料A中,混合搅拌5-10min,得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
本发明中,普通废橡胶粉是不溶不熔的交联体,反应活性较低,本发明通过油酸对废橡胶粉进行半溶胀和溶胀,可显著降低胶粉的密度,软化胶粉表面硬度;再通过NaOH溶液进行改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折性和韧性,混凝土整体密实度得到提高,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膨胀蛭石粉在微膨胀的作用下,紧密填充至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孔隙中,受到微膨胀的挤密作用,混凝土整体密实度提高,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还可以预防收缩过大产生的开裂,显著提高抗裂性。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不同活性基团可以促进水化反应,有效降低混凝土的自收缩量,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结构中既带有氨基又带有羧基,显著提高水化体系的稳定性,两者相互配合,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韧性。硅酸镁铝遇水成弱碱性,有助于增加沸石粉和造纸污泥灰的活性,提高胶凝材料的分散性能,改善混凝土中各材料间的界面粘结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聚羧酸减水剂可减少混凝土中有害的多余水,减小孔隙率。乙二胺四乙酸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形成大量的羧基和羟基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减少骨料颗粒间的摩擦阻力,加速其解离和水化,促进胶凝体系反应活性,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羟乙基纤维素醚改善混凝土的柔韧性,提高胶凝材料与改性废旧橡胶粉的粘结性,增强界面结合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充分利用改性废橡胶粉与其它材料之间的结合力,保证混凝土抗裂性、抗折性和粘结强度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混凝土体系整体的柔韧性。
2、废轮胎和泡沫混凝土废料目前多以堆积存放或道路填充等处理和利用,不仅占据有限空间,同时产生巨大的环境污染。本发明变废为宝,实现了废轮胎和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再利用,具有客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得,使用该柔性剂制备的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路面,在高速公路、重车专用道、机场跑道、滑行道、有筋骨要求的一般道路、路沿、桥面铺装等施工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用造纸污泥灰的主要成分为铝硅酸钙和无水硫酸钙。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30份、膨胀蛭石粉15份、泡沫混凝土废料15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2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7份、硅酸镁铝8份、聚羧酸减水剂1份、乙二胺四乙酸3份、羟乙基纤维素醚5份、沸石粉8份、造纸污泥灰15份。
所述的,改性废橡胶粉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废轮胎制成粒径为50-90目的废橡胶粉;
2)将废橡胶粉和油酸按照1:0.3的比例混合均匀,室温放置24h,得半溶胀胶粉;
3)55℃条件下,将半溶胀胶粉和油酸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1000r/min条件下搅拌至分散,过滤,得溶胀胶粉;
4)将溶胀胶粉加至浓度为3mol/L的NaOH溶液中,搅拌5min后,过滤,烘干,得改性废橡胶粉。
所述的,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
1)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和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溶于三氯甲烷中,得溶液A;
2)将碳酸钠加至溶液A中,75℃条件下搅拌反应7h,反应完成后过滤,旋蒸除去三氯甲烷,得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所述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三氯甲烷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3.5:25:2。
所述的,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是由以下步骤制得:将氧化石墨烯和质量分数为5%叠氮化钠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混合,温度75℃、转速70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1.5h;然后加入氢化铝锂,温度80℃、转速800r/min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2h,过滤,滤饼干燥,得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
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叠氮化钠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和氢化铝锂的质量比为1:7:0.4。
所述的,膨胀蛭石粉的粒径为35-45μm;所述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平均粒径为7-12mm;所述造纸污泥灰为造纸污泥在600℃焚烧所得粉末,200目筛筛分,筛余小于10%。
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为粉体,减水率不低于40%。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改性废橡胶粉、膨胀蛭石粉、泡沫混凝土废料、沸石粉和造纸污泥灰混合均匀,得料A;
2)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硅酸镁铝、聚羧酸减水剂、乙二胺四乙酸和羟乙基纤维素醚混合均匀,得料B;
3)将三分之一的料A加至料B中,混合搅拌4min,得料C;
4)将料C加至剩余的料A中,混合搅拌8min,得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
实施例2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20份、膨胀蛭石粉10份、泡沫混凝土废料20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1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9份、硅酸镁铝5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乙二胺四乙酸2份、羟乙基纤维素醚6份、沸石粉10份、造纸污泥灰10份。
所述的,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
1)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和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溶于三氯甲烷中,得溶液A;
2)将碳酸钠加至溶液A中,70℃条件下搅拌反应8h,反应完成后过滤,旋蒸除去三氯甲烷,得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所述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三氯甲烷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2.5:30:2。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改性废橡胶粉、膨胀蛭石粉、泡沫混凝土废料、沸石粉和造纸污泥灰混合均匀,得料A;
2)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硅酸镁铝、聚羧酸减水剂、乙二胺四乙酸和羟乙基纤维素醚混合均匀,得料B;
3)将三分之一的料A加至料B中,混合搅拌3min,得料C;
4)将料C加至剩余的料A中,混合搅拌10min,得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25份、膨胀蛭石粉12份、泡沫混凝土废料17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2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8份、硅酸镁铝6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乙二胺四乙酸2.5份、羟乙基纤维素醚5份、沸石粉9份、造纸污泥灰13份。
所述的,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
1)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和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溶于三氯甲烷中,得溶液A;
2)将碳酸钠加至溶液A中,75℃条件下搅拌反应7h,反应完成后过滤,旋蒸除去三氯甲烷,得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所述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三氯甲烷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3:25:2。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改性废橡胶粉、膨胀蛭石粉、泡沫混凝土废料、沸石粉和造纸污泥灰混合均匀,得料A;
2)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硅酸镁铝、聚羧酸减水剂、乙二胺四乙酸和羟乙基纤维素醚混合均匀,得料B;
3)将三分之一的料A加至料B中,混合搅拌4min,得料C;
4)将料C加至剩余的料A中,混合搅拌9min,得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35份、膨胀蛭石粉18份、泡沫混凝土废料13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2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6份、硅酸镁铝9份、聚羧酸减水剂0.5份、乙二胺四乙酸3.5份、羟乙基纤维素醚5份、沸石粉6份、造纸污泥灰18份。
所述的,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
1)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和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溶于三氯甲烷中,得溶液A;
2)将碳酸钠加至溶液A中,75℃条件下搅拌反应7h,反应完成后过滤,旋蒸除去三氯甲烷,得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所述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三氯甲烷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4:25:2。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改性废橡胶粉、膨胀蛭石粉、泡沫混凝土废料、沸石粉和造纸污泥灰混合均匀,得料A;
2)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硅酸镁铝、聚羧酸减水剂、乙二胺四乙酸和羟乙基纤维素醚混合均匀,得料B;
3)将三分之一的料A加至料B中,混合搅拌4min,得料C;
4)将料C加至剩余的料A中,混合搅拌7min,得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40份、膨胀蛭石粉20份、泡沫混凝土废料10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3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5份、硅酸镁铝10份、聚羧酸减水剂0.5份、乙二胺四乙酸4份、羟乙基纤维素醚4份、沸石粉5份、造纸污泥灰20份。
所述的,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
1)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和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溶于三氯甲烷中,得溶液A;
2)将碳酸钠加至溶液A中,80℃条件下搅拌反应6h,反应完成后过滤,旋蒸除去三氯甲烷,得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所述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三氯甲烷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4.5:20:2。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改性废橡胶粉、膨胀蛭石粉、泡沫混凝土废料、沸石粉和造纸污泥灰混合均匀,得料A;
2)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硅酸镁铝、聚羧酸减水剂、乙二胺四乙酸和羟乙基纤维素醚混合均匀,得料B;
3)将三分之一的料A加至料B中,混合搅拌5min,得料C;
4)将料C加至剩余的料A中,混合搅拌5min,得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废橡胶粉30份、膨胀蛭石粉15份、泡沫混凝土废料15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2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7份、硅酸镁铝8份、聚羧酸减水剂1份、乙二胺四乙酸3份、羟乙基纤维素醚5份、沸石粉8份、造纸污泥灰15份。
所述废橡胶粉是由废轮胎制成的,粒径为50-90目。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30份、膨胀蛭石粉15份、泡沫混凝土废料15份、硅酸镁铝8份、聚羧酸减水剂1份、乙二胺四乙酸3份、羟乙基纤维素醚5份、沸石粉8份、造纸污泥灰15份。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30份、膨胀蛭石粉15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2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7份、硅酸镁铝8份、聚羧酸减水剂1份、乙二胺四乙酸3份、羟乙基纤维素醚5份、沸石粉8份、造纸污泥灰15份。
其余同实施例1。
性能测试
按照如下方法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制备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应用到混凝土中,并与不加柔性剂的对照例(水泥300kg/m3,粉煤灰80kg/m3,砂子830kg/m3,石子1010kg/m3,水165kg/m3,减水剂7.6kg/m3)进行对比。实验以C30混凝土作为对象,水泥采用中联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为河砂(细度模数为2.4),石子为5-2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按照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混凝土强度按照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
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28d抗折强度和粘结强度,降低混凝土的28d弹性模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改性废橡胶粉20-40份、膨胀蛭石粉10-20份、泡沫混凝土废料10-20份、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1-3份、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5-9份、硅酸镁铝5-10份、聚羧酸减水剂0.5-1.5份、乙二胺四乙酸2-4份、羟乙基纤维素醚4-6份、沸石粉5-10份、造纸污泥灰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废橡胶粉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废轮胎制成粒径为50-90目的废橡胶粉;
2)将废橡胶粉和油酸按照1:0.3的比例混合均匀,室温放置24h,得半溶胀胶粉;
3)55℃条件下,将半溶胀胶粉和油酸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1000r/min条件下搅拌至分散,过滤,得溶胀胶粉;
4)将溶胀胶粉加至浓度为3mol/L的NaOH溶液中,搅拌5min后,过滤,烘干,得改性废橡胶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
1)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和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溶于三氯甲烷中,得溶液A;
2)将碳酸钠加至溶液A中,70-80℃条件下搅拌反应6-8h,反应完成后过滤,旋蒸除去三氯甲烷,得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环氧丙烯醛缩二乙醇、三氯甲烷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0:2.5-4.5:20-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是由以下步骤制得:将氧化石墨烯和质量分数为5%叠氮化钠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混合,温度75℃、转速70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1.5h;然后加入氢化铝锂,温度80℃、转速800r/min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2h,过滤,滤饼干燥,得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叠氮化钠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和氢化铝锂的质量比为1:7: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蛭石粉的粒径为35-45μm;所述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平均粒径为7-12mm;所述造纸污泥灰为造纸污泥在600℃焚烧所得粉末,200目筛筛分,筛余小于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为粉体,减水率不低于40%。
9.一种权利要求1-8所述的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改性废橡胶粉、膨胀蛭石粉、泡沫混凝土废料、沸石粉和造纸污泥灰混合均匀,得料A;
2)改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氨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硅酸镁铝、聚羧酸减水剂、乙二胺四乙酸和羟乙基纤维素醚混合均匀,得料B;
3)将三分之一的料A加至料B中,混合搅拌3-5min,得料C;
4)将料C加至剩余的料A中,混合搅拌5-10min,得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
CN202011547751.7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5920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751.7A CN112592098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751.7A CN112592098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2098A true CN112592098A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0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7751.7A Pending CN112592098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209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9220A (zh) * 2013-12-18 2014-04-2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8191274A (zh) * 2018-03-09 2018-06-22 山东纽曼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工混凝土专用胶凝材料
CN108751770A (zh) * 2018-06-20 2018-11-06 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0553A (zh) * 2018-07-19 2018-12-07 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矿石粉碎专用助磨剂
CN109455970A (zh) * 2018-12-19 2019-03-12 日照弗尔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4860A (zh) * 2019-08-08 2019-10-08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一种混凝土柔性剂及混凝土
CN110981327A (zh) * 2019-10-08 2020-04-10 徐思钰 一种改性橡胶颗粒抗冲磨超高韧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9220A (zh) * 2013-12-18 2014-04-2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8191274A (zh) * 2018-03-09 2018-06-22 山东纽曼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工混凝土专用胶凝材料
CN108751770A (zh) * 2018-06-20 2018-11-06 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0553A (zh) * 2018-07-19 2018-12-07 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矿石粉碎专用助磨剂
CN109455970A (zh) * 2018-12-19 2019-03-12 日照弗尔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4860A (zh) * 2019-08-08 2019-10-08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一种混凝土柔性剂及混凝土
CN110981327A (zh) * 2019-10-08 2020-04-10 徐思钰 一种改性橡胶颗粒抗冲磨超高韧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亮等: "废胶粉对抗裂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 《全国地震灾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节能抗震房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
胡亮等: "废胶粉对抗裂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 《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5996B (zh) 一种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0824B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26643B (zh) 一种全组分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再生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3876B (zh) 以废弃混凝土为骨料的透水混凝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206095B (zh) 微膨胀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394A (zh) 基于淤泥的人造建筑骨料的制备方法
CN107200524B (zh) 一种超高强度和高黏结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9121A (zh) 一种高弹模纤维自应力再生混凝土的制作工艺
CN102976692A (zh) 适用地下水封油库的掺矿粉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2976694B (zh) 一种防腐混凝土
Liu et al. Concrete waste-derived aggregate for concrete manufacture
CN111362635B (zh) 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5998A (zh) 一种钢管纤维自应力再生骨料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
CN108218357B (zh) 一种利用尾矿砂制备而成的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
CN115594446A (zh) 一种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3511870A (zh) 一种固废基海工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4702A (zh) 一种多用裹浆体材料及其应用
CN115259802A (zh) 一种兼具氯离子固化能力和韧性的海水海砂混凝土
CN114163174B (zh) 一种固废基改性胶结材料及其应用
CN113683365A (zh) 一种用于滨海湿地护岸材料的生态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9704682A (zh) 一种含再生微粉的钢纤维混凝土
CN112456891A (zh) 一种利用废弃烧结砖制备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
CN113636802A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2098A (zh) 一种混凝土改性用柔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3412B (zh)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用干混喷浆材料组合物及其制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