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8892B - 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8892B
CN112588892B CN202011368938.0A CN202011368938A CN112588892B CN 112588892 B CN112588892 B CN 112588892B CN 202011368938 A CN202011368938 A CN 202011368938A CN 112588892 B CN112588892 B CN 112588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die
roller blade
upper die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89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8892A (zh
Inventor
张德招
谢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eimo Die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eimo Di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eimo Die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eimo Di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89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8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8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8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8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8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21D5/0209Too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属于数控冲模具钣金领域。折弯模具包括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刀口;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滚轴刀口、摇臂、滚轴刀口固定座、滑块和下模座,所述滚轴刀口可转动连接于滚轴刀口固定座上,所述摇臂贯穿滚轴刀口固定座,用于将滚轴刀口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可滑动连接于下模座内部,滑块滑动的同时带动滚轴刀口转动,其中,所述滚轴刀口上开设折弯槽,合模时,所述上模刀口将工件压至折弯槽内,同时滚轴刀口转动使工件被折弯;折弯方法为基于上述折弯模具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折弯模具可以加工钣金件上凸起的折弯结构,且适应尺寸小、多种折弯角度的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冲模具钣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汽车、电器、船舶等需要不同折弯形状的零件来满足其组装的要求。对于局部凸起且多道折弯的钣金件来说,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折弯的凸起部件焊接至钣金件本体上,以实现局部凸起的折弯结构,但焊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却不及折弯工件。为了减少焊缝数量,提高工件的结构强度,可采用折弯工件代替焊接工件,不仅可以提高工件使用时的防护性能,还能工件外形更加美观。但是现有的折弯模具大多对钣金件的整体进行折弯。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367075.2,申请公开日为2016年9月28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压圈模具。该压圈模具上模上设有第一模腔、下模上设有第二模腔,上模与下模装配完成后,第一模腔、第二模腔配合形成主模腔,并且,主模腔由中模封闭,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的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在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内设置对环状零件进行倒角的倒角结构,从而使得环状零件在成型时即可对倒角进行加工,提高了环状零件的加工效率,降低了环状零件的制造成本;另外,该模具还可以方便地成型截面形状为异形结构的环状零件,进一步优化了模具的使用性能。该模具是对环形零件的边缘进行倒角的加工,不适用于凸起折弯结构的加工。
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0394449.9,申请公开日为2020年2月7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耐磨损折弯模及其下模具。该专利折弯模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下模具包括下模本体、耐磨件和限位导向组件,其中,耐磨件安装在下模本体上,当上下模具进行折弯工作时,耐磨件可随时更换;限位导向组件设置在下模本体上相对耐磨件的一侧,用于防止上模具工作时与下模具错位,包括安装段、支撑段、导向件和支座,安装段用于连接下模本体与限位导向组件,支撑段上设有支座,导向件通过轴承安装在支座上,导向件可在支座转动。该专利是对工件进行一次折弯便可以形成多道折弯的折弯模具,但是对于该模具适合折弯模具大的工件,对于钣金件上凸起的小尺寸折弯结构,使用该模具不能满足折弯精度的要求,而且在折弯的过程中还会导致无需折弯的钣金件部分被迫弯曲。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748213.5,申请公开日为2019年11月8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钣金箱柜圆弧边角板材的下料方法。该专利下料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1)制作钣金箱柜圆弧边角所需的原料板材;2)用局部冲切模具对原料板材进行撕裂冲切,加工出钣金箱柜圆弧边角板材需要的圆弧尺寸,此时,钣金箱柜圆弧边角撕裂边界分成两层;3)由压平冲切模具对钣金箱柜圆弧边角中间板材进行压平冲切,从而使得钣金箱柜圆弧边角板材平整,同时去除多余的板材,使其能进行下个工序的加工;4)通过折弯刀具,对钣金箱柜圆弧边角平整板材进行弯折,形成钣金箱柜圆弧边角半成品;5)将半成品进行无填丝焊接,再进行焊缝打磨处理,得到成品。该专利的下料方法是将折弯后的半成品进行焊接以得到凸起的折弯结构。
对于多道折弯且凸起的折弯结构来说,其成型加工存在以下难点:首先,折弯部相对于无需折弯部来说是凸起状态的,使用折弯模具进行折弯时,很难不会损坏无需折弯部;而且,若折弯部的尺寸小,不能保证折弯精度;另一方面,一个折弯模具若想折弯不同角度的折弯件,需要更换上模或下模,以满足成型形状的要求,这就导致一模专用,当该批工件加工完毕后,模具便会闲置,造成成本的增高;最后,更多是采用折弯+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工,焊接后的工件不如折弯工件强度高,产品质量也不高。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折弯模具,可以适应多尺寸、且折弯部凸起的工件加工,其模具的制备方法可以满足多种形状的折弯部形成。
发明内容
1. 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折弯模具不能满足凸起的折弯部件加工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弯模具,通过模具结构设计,无需更换模具便可加工多种折弯角度的工件,且适应小尺寸折弯部的加工精度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折弯方法,基于上述折弯模具,精确所需折弯角度或圆弧,以实现多种折弯角度或圆弧的加工。
2.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弯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刀口;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滚轴刀口、摇臂、滚轴刀口固定座、滑块和下模座,所述滚轴刀口可转动连接于滚轴刀口固定座上,所述摇臂贯穿滚轴刀口固定座,用于将滚轴刀口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可滑动连接于下模座内部,机床控制系统滑块于下模座内部的滑动,所述滑块滑动的同时带动滚轴刀口于滚轴刀口固定座上转动,其中,所述滚轴刀口上开设折弯槽,合模时,所述上模刀口将工件压至折弯槽内,同时滚轴刀口转动使工件被折弯。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块通过伸缩弹簧与下模座连接,开模时,伸缩弹簧恢复,带动滑块滑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块通过气缸与下模座连接,机床控制系统控制气缸的伸缩,开模时,气缸将滑块移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部分还包括退料板,所述退料板位于滚轴刀口固定座上方,并与下模座之间通过若干退料弹簧连接,合模时,退料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刀口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构成折弯槽,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一工作面连接,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二工作面连接,其中,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的宽度一致,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形成的夹角为90°,开模时,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平行于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部分还包括上模体,用于固定连接上模刀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部分还包括上模座,用于将上模体固定于机床上。
一种折弯方法,步骤为:
(1)将工件通过线切割工艺切割若干个待折弯部;
(2)组装上述折弯模具,将工件的一个待折弯部置于下模部分的上方,即滚轴刀口固定座上方或者退料板上方;
(3)上模部分下行至接触工件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滑块于下模座内滑动,以带动滚轴刀口于滚轴刀口固定座内转动,使得工件向上折弯;
(4)上模部分上行,滑块滑至初始位置,完成一次折弯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当滑块的滑动距离为L,且0<L<8 mm时,工件的待折弯部被折弯成圆弧形,其中,圆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θ,圆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半径为R,满足以下关系式:
L=π*R*θ/18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当滑块的滑动距离为L,且L≥8 mm时,工件的待折弯部被折弯形成具有折弯角度为α,满足以下关系式:
L=π*r*α/180°,
式中r为滚轴刀口上折弯槽槽边的宽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5):重复步骤(2)~(4),更换待折弯部,进行多次折弯操作,得到多次折弯零件成品。
3.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模具可以加工钣金件上凸起的折弯结构,保证无需折弯部的表面质量不被损坏;即便是对于尺寸小的折弯部来说,可以保证折弯精度;
(2)本发明的模具可以一模适应多种折弯角度或者折弯成圆弧的加工需要,实现一模多用,避免当一批工件加工完毕后,模具便会闲置的现在,造成成本的增加;本发明滚轴刀口的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的夹角为90°,同时还设有开模时水平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工作时,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接触工件,滚轴刀口转动后,上模刀口将工件冲压至贴合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将工件向上推形成折弯方向,随着滚轴刀头的转动,工件首先折弯成圆弧,再进一步折弯成钝角,最后当上模刀头将工件冲压至贴合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的夹角内,工件完全贴合第二工作面,工件形成90°的夹角;
(3)采用本发明的模具加工完成的凸起折弯结构,其零件强度高于焊接件,安装于汽车、电器等产品上,强度高,使用寿命高;
(4)本发明的折弯方法可以通过控制滑块的直线滑动距离,精确控制工件折弯成角度或折弯成圆弧,当滑块的滑动距离较短,小于8 mm时,本发明折弯模具可以实现任意圆弧形折弯结构的加工,当滑块进一步增大滑动距离即大于8 mm后,本发明的折弯模具可以实现任意折弯角度的形成,以实现一模多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弯模具的爆炸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滚轴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折弯模具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4为本发明折弯模具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5为本发明折弯模具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6为实施例1中折弯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0、上模部分;110、上模刀口;120、上模体;121、第一锁紧螺栓;130、上模座;131、第二锁紧螺栓;200、下模部分;210、滚轴刀口;211、第一工作面;212、第二工作面;213、第一平面;214、第二平面;220、摇臂;230、滚轴刀口固定座;240、滑块;241、护罩;250、伸缩弹簧;260、下模座;261、等高固定螺栓;270、退料板;280、退料弹簧;300、工件;310、第一折弯凸起;320、第二折弯凸起;330、第三折弯凸起;340、第四折弯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待加工的工件300其结构如图6所示,一张平整的钣金件上,设计有四个凸起的折弯部,包括第一折弯凸起310、第二折弯凸起320、第三折弯凸起330和第四折弯凸起340,其中,第一折弯凸起310形成的折弯角为90°,第二折弯凸起320进行了两次折弯操作,连续形成了两个135°的折弯角,如图7所示,第三折弯凸起330进行了两次折弯操作,分别形成了90°的直角和半径R为3 mm的四分之一圆弧(对应圆心角θ为90°),如图8所示,第四折弯凸起340进行了三次折弯操作,连续形成了三个90°(α)的折弯角。
若想加工如图6所示的折弯工件,现有技术中没有合适的折弯模具可以适应加工如此复杂的折弯工件,大都先加工好个折弯凸起,然后以焊接的方式焊接至水平的钣金件上去,这种加工方法使得零件的强度远不如一体折弯件,零件在相应产品(例如汽车、电器等)上安装时不能保证产品的结构强度,而且焊接的零件其表面质量不高,不够美观。因此,申请人致力于设计一种折弯模具,以达到适应加工图6工件折弯结构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折弯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部分100和下模部分200,上模部分100包括上模刀口110、上模体120和上模座130,下模部分200包括滚轴刀口210、摇臂220、滚轴刀口固定座230、滑块240、伸缩弹簧250和下模座260。
具体来说,上模部分100,上模刀口110通过第一锁紧螺栓121固定在上模体120下方,而上模体120通过第二锁紧螺栓131固定在上模座130下方,上模座130固定在折弯机机床上,用于控制上模部分100的上行和下行(即开模和合模)。
下模部分200,滚轴刀口210为圆柱体状,如图2所示为滚轴刀口的端面示意图,其侧面长度方向上开设折弯槽,折弯槽由第一工作面211和第二工作面212构成90°的夹角,且第一工作面211和第二工作面212的宽度为r=10 mm,同时第一工作面211连接第一平面213,第二工作面212连接第二平面214,开模状态时,第一平面213和第二平面214处于水平状态,合模时,第一平面213和第二平面214与折弯件成角度接触,给予工件折弯弹力的避让,避免工件受挤压变形;滚轴刀口210侧面放置在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的半圆弧形槽中,滚轴刀口210可在半圆弧形槽中自由转动,摇臂220贯穿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与滑块240连接,即为滑块240长度方向上开设连接摇臂的通孔,通孔的两端还安装有护罩241,用于避免通孔内落灰;此时,滑块240的滑动,带动滚轴刀口210在滚轴刀口固定座230内转动;滑块240置于下模座260内开设的滑块槽内,滑块槽为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的半圆弧形槽长度方向成平行状,滑块240于滑块槽内的滑动,带动滚轴刀口210在半圆弧形槽内转动;其中,滑块240与下模座260可伸缩连接,滑块240可以通过伸缩弹簧250与下模座260连接,合模时,机床的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弹簧250的压缩量,开模时,伸缩弹簧250自由恢复至初始长度,即滑块240滑至初始位置;滑块240也可以通过气缸与下模座260连接,此时机床的控制系统控制需要控制气缸的伸缩,以实现滑块240的滑动;最后,下模座260通过等高固定螺栓261固定在折弯机机床的工作台上。
为了开模后脱料方便,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方还设置有退料板270,退料板270通过若干个退料弹簧280与下模座260固定连接,退料板270上应滚轴刀口210的位置开设折弯空间,开模时,退料弹簧280处于自由状态,滚轴刀口210的第一平面213、第二平面214所在平面与退料板270上表面平齐;合模折弯操作中,工件300置于退料板270上,退料弹簧280处于压缩状态,退料板270上开设的折弯空间足以满足滚轴刀口210的转动折弯空间。
接下来,采用上述折弯模具加工图6所示的工件,折弯步骤为:
结合图3~5所示,分别为不同视角方向的折弯使用状态图,本实施例的一种折弯方法,步骤为:
(1)切割:将工件通过线切割工艺分别切割四个待折弯部,其中,线切割分别切割待折弯部的三边开口;
(2)第一折弯凸起310的形成:将工件300上第一折弯凸起310对应的待折弯部置于退料板270的上表面,使得合模时,上模刀口110将待折弯部压至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中;上模部分100下行至上模刀口110接触工件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弹簧250的压缩长度为L=15.7 mm,即滑块240于下模座260内滑动且滑动距离为L=15.7 mm,同时摇臂220带动滚轴刀口210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转动,至滚轴刀口210将待折弯部压至第一工作面211,第二工作面212带动待折弯部向上折弯90°,形成的90°折弯角度的第一折弯凸起310,上模部分100上行,伸缩弹簧250恢复长度,滑块240回至初始位置,同时退料弹簧280恢复长度,退料板270上移,将工件300带离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完成第一折弯凸起310的成型;其中,滑块240的滑动距离L=π*10*90°/180°≈15.7 mm;
值得说明的是,若是采用气缸代替伸缩弹簧250的伸缩,此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需要控制气缸的伸缩。
(3)第二折弯凸起320的形成:将工件300上第二折弯凸起320对应的待折弯部置于退料板270的上表面,使得合模时,上模刀口110将待折弯部中间位置压至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中;上模部分100下行至上模刀口110接触待折弯部中间位置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弹簧250的压缩长度为L=23.6 mm,即滑块240于下模座260内滑动且滑动距离为L=23.6 mm,同时摇臂220带动滚轴刀口210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转动,至滚轴刀口210将待折弯部压至第一工作面211,第二工作面212带动待折弯部向上折弯45°,形成的135°折弯角度,上模部分100上行,伸缩弹簧250恢复长度,滑块240回至初始位置,同时退料弹簧280恢复长度,退料板270上移,将工件300带离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
接下来,再将第二折弯凸起320对应待折弯部置于退料板270的上表面,使得合模时,上模刀口110将待折弯部切割线与工件300的连接线处压至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中;上模部分100下行至上模刀口110接触待折弯部切割线与工件300的连接线处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弹簧250的压缩长度为L=23.6 mm,即滑块240于下模座260内滑动且滑动距离为L=23.6 mm,同时摇臂220带动滚轴刀口210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转动,至滚轴刀口210将待折弯部压至第一工作面211,第二工作面212带动待折弯部向上折弯45°,形成的135°折弯角度,上模部分100上行,伸缩弹簧250恢复长度,滑块240回至初始位置,同时退料弹簧280恢复长度,退料板270上移,将工件300带离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此时,进行两次折弯操作的第二折弯凸起320加工完成;其中,滑块240两次滑动的距离均为L=π*10*135°/180°≈23.6 mm。
(4)第三折弯凸起330的形成:将工件300上第三折弯凸起330对应的待折弯部置于退料板270的上表面,使得合模时,上模刀口110将待折弯部压至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中,其中待折弯部三分之一宽度与第二工作面贴合;上模部分100下行至上模刀口110接触待折弯部三分之一宽度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弹簧250的压缩长度为L1=15.7 mm,即滑块240于下模座260内滑动且滑动距离为L1=15.7 mm,同时摇臂220带动滚轴刀口210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转动,至滚轴刀口210将待折弯部压至第一工作面211,第二工作面212带动待折弯部向上折弯90°,形成的90°折弯角度,上模部分100上行,伸缩弹簧250恢复长度,滑块240回至初始位置,同时退料弹簧280恢复长度,退料板270上移,将工件300带离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
接下来,再将第二折弯凸起320对应待折弯部置于退料板270的上表面,使得合模时,上模刀口110将待折弯部切割线与工件300的连接线处压至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中;上模部分100下行至上模刀口110接触待折弯部切割线与工件300的连接线处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弹簧250的压缩长度为L2=4.7 mm,即滑块240于下模座260内滑动且滑动距离为L2=4.7 mm,同时摇臂220带动滚轴刀口210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转动,至滚轴刀口210将待折弯部压至第一工作面211,第二工作面212带动待折弯部向上折弯,形成半径R为3mm的四分之一圆弧(对应圆心角θ为90°),上模部分100上行,伸缩弹簧250恢复长度,滑块240回至初始位置,同时退料弹簧280恢复长度,退料板270上移,将工件300带离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此时,如图7所示,进行两次折弯操作的第三折弯凸起330加工完成;其中,滑块240第一次滑动的距离均为L1=π*10*90°/180°≈15.7 mm,滑块240第二次滑动的距离L2=π*3*90/180°≈4.7 mm。
(5)第四折弯凸起340的形成:将工件300上第四折弯凸起340对应的待折弯部置于退料板270的上表面,使得合模时,上模刀口110将待折弯部压至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中,其中待折弯部三分之一宽度与第二工作面贴合;上模部分100下行至上模刀口110接触待折弯部三分之一宽度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弹簧250的压缩长度为L=23.6 mm,即滑块240于下模座260内滑动且滑动距离为L=23.6 mm,同时摇臂220带动滚轴刀口210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转动,至滚轴刀口210将待折弯部压至第一工作面211,第二工作面212带动待折弯部向上折弯90°,形成的90°折弯角度,上模部分100上行,伸缩弹簧250恢复长度,滑块240回至初始位置,同时退料弹簧280恢复长度,退料板270上移,将工件300带离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
接下来,再将第二折弯凸起320对应待折弯部置于退料板270的上表面,使得合模时,上模刀口110将待折弯部压至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中,其中待折弯部中间的三分之一宽度与第二工作面贴合;上模部分100下行至上模刀口110接触待折弯部中间的三分之一宽度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弹簧250的压缩长度为L=23.6 mm,即滑块240于下模座260内滑动且滑动距离为L=23.6 mm,同时摇臂220带动滚轴刀口210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转动,至滚轴刀口210将待折弯部压至第一工作面211,第二工作面212带动待折弯部向上折弯90°,形成的90°折弯角度,上模部分100上行,伸缩弹簧250恢复长度,滑块240回至初始位置,同时退料弹簧280恢复长度,退料板270上移,将工件300带离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
最后,再将第二折弯凸起320对应待折弯部置于退料板270的上表面,使得合模时,上模刀口110将待折弯部切割线与工件300的连接线处压至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中;上模部分100下行至上模刀口110接触待折弯部切割线与工件300的连接线处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伸缩弹簧250的压缩长度为L=23.6 mm,即滑块240于下模座260内滑动且滑动距离为L=23.6 mm,同时摇臂220带动滚轴刀口210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转动,至滚轴刀口210将待折弯部压至第一工作面211,第二工作面212带动待折弯部向上折弯90°,形成的90°折弯角度,上模部分100上行,伸缩弹簧250恢复长度,滑块240回至初始位置,同时退料弹簧280恢复长度,退料板270上移,将工件300带离滚轴刀口210的折弯槽;此时,如图8所示,第四折弯凸起340结构的三次折弯操作完成,其中,滑块240三次滑动的距离均为L1=π*10*135°/180°≈23.6 mm。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将工件(300)通过线切割工艺切割若干个待折弯部;
(2)组装折弯模具,将工件(300)的一个待折弯部置于下模部分(200)的上方;其中,折弯模具包括上模部分(100)和下模部分(200),所述的上模部分(100)包括上模刀口(110);所述的下模部分(200)包括滚轴刀口(210)、摇臂(220)、滚轴刀口固定座(230)、滑块(240)和下模座(260),所述滚轴刀口(210)可转动连接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所述摇臂(220)贯穿滚轴刀口固定座(230),用于将滚轴刀口(210)与滑块(240)连接,所述滑块(240)可滑动连接于下模座(260)内部,滑块(240)滑动的同时带动滚轴刀口(210)转动,其中,所述滚轴刀口(210)上开设折弯槽,合模时,所述上模刀口(110)将工件(300)压至折弯槽内,同时滚轴刀口(210)转动使工件(300)被折弯;所述滚轴刀口(210)包括第一工作面(211)、第二工作面(212)、第一平面(213)和第二平面(214),所述第一工作面(211)和第二工作面(212)构成折弯槽,所述第一平面(213)与第一工作面(211)连接,所述第二平面(214)与第二工作面(212)连接,其中,第一工作面(211)和第二工作面(212)形成的夹角为90°,开模时,所述第一平面(213)和第二平面(214)平行于水平面;
(3)上模部分(100)下行至接触工件(300)的同时,机床控制系统控制滑块(240)于下模座(260)内滑动,以带动滚轴刀口(210)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内转动,使得工件(300)向上折弯;滑块(240)的滑动距离为L,其中,
0<L<8 mm时,工件(300)的待折弯部被折弯成圆弧形,其中,圆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θ,圆弧形截面对应的圆半径为R,满足以下关系式:L=π*R*θ/180°;
L≥8 mm时,工件(300)的待折弯部被折弯形成具有折弯角度为α,满足以下关系式:
L=π*r*α/180°,
式中r为滚轴刀口(210)上折弯槽槽边的宽度;
(4)上模部分(100)上行,滑块(240)滑至初始位置,完成一次折弯操作;
(5)重复步骤(2)~(4),更换待折弯部,进行多次折弯操作,得到多次折弯零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部分(200)还包括退料板(270),所述退料板(270)位于滚轴刀口固定座(230)上方,并与下模座(260)之间通过若干退料弹簧(280)连接,合模时,退料弹簧(280)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100)还包括上模体(120),用于固定连接上模刀口(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100)还包括上模座(130),用于将上模体(120)固定于机床上。
CN202011368938.0A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 Active CN112588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8938.0A CN112588892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8938.0A CN112588892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8892A CN112588892A (zh) 2021-04-02
CN112588892B true CN112588892B (zh) 2024-06-28

Family

ID=75187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8938.0A Active CN112588892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8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0394B (zh) * 2021-06-22 2024-09-27 深圳市特思德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圆平模一体弯刀机
CN117225990A (zh) * 2023-09-19 2023-12-15 立讯精密组件(苏州)有限公司 冲压组件及具有其的冲压模具
CN118437864B (zh) * 2024-07-08 2024-08-30 珠海富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折弯方法和设备、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793819U (zh) * 2020-11-30 2021-07-27 安徽雷默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5619A (en) * 1982-10-13 1985-08-20 Gargrave Robert J Rotary bending, particularly for press brakes
US5784916A (en) * 1997-02-05 1998-07-28 Umix Co., Ltd. Thin sheet forming die assembly including a lower die having plural parallel rotating cylindrical members
JP2008260062A (ja) * 2007-03-20 2008-10-30 Umix Co Ltd ワークの折曲成形型
CN211276039U (zh) * 2019-10-29 2020-08-18 香河港龙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折边装置
CN211386407U (zh) * 2019-12-05 2020-09-01 东莞市海益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一次负角折弯成型结构
CN111618138B (zh) * 2020-06-05 2022-05-10 湖南华涟智能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原理的五金板材折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793819U (zh) * 2020-11-30 2021-07-27 安徽雷默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8892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88892B (zh) 一种折弯模具及其折弯方法
CN213793819U (zh) 一种折弯模具
JP2012000631A (ja) パンチプレスの追切り切断用パンチ金型、コーナー切断用パンチ金型、および板材の開口形成方法
CN110695205A (zh) 一种汽车后桥凸缘防尘罩落料-冲孔-翻边-拉深复合模具及复合工艺
CN202291028U (zh) 空调压缩机消音器连续冲压模具
CN105710209A (zh) 摇臂体折弯成形侧冲类级进模
CN105537399A (zh) 一种新型四向斜楔模具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97837A (zh) 圆管零件反向冲孔模具
CN215902610U (zh) 用于前下控制臂c型口的修冲模具
CN211386517U (zh) 一种水泵进水罩冲孔模具
CN109351863B (zh) 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器防尘罩复合模具及复合工艺
CN220837330U (zh) 一种双料折弯模具
CN221246647U (zh) 一种汽车电驱动后桥u型支架带自动弹料器无废料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具
CN11698445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铁芯台阶外形冲压制造方法
CN212096701U (zh) 一种用于制作模切手机内部铜箔配件的圆压圆模切刀具
CN215279295U (zh) 一种钨合金板材弯折工装
EP4159341A1 (en) Machin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heat exchanger
CN221675514U (zh) 一种排烟叶片连续冲压模
CN218775535U (zh) 一种活动式半月形定位装置
CN221362197U (zh) 一种垫片冲裁复合模具
CN101508118B (zh) 一种模具修边的方法
CN216911762U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复合下料拉伸结构
CN215199526U (zh) 一种链板冲压模具
CN219985992U (zh) 一种冰箱后背钢板冲压模具
CN216911756U (zh) 可修边的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