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394A - 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84394A CN112584394A CN201910926892.0A CN201910926892A CN112584394A CN 112584394 A CN112584394 A CN 112584394A CN 201910926892 A CN201910926892 A CN 201910926892A CN 112584394 A CN112584394 A CN 1125843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ce
- sub
- delay
- network
- network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101000979909 Homo sapiens NMDA receptor synaptonuclear signaling and neuronal migration factor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6
- 102100024546 NMDA receptor synaptonuclear signaling and neuronal migration factor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22734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678845 Homo sapiens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包括:接收切片管理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所述时延监控请求包括: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获取各所述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将所述时延监控信息反馈至所述切片管理系统。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长期演进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切片是5G网络架构的一个重要新特性,5G网络提供网络切片机制来服务于不同的应用业务,实现灵活的资源编排和调度,适应业务快速上线。对于切片的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 Agreement,简称SLA)监控是保障切片业务质量的必要内容,目前主要定义了时延、带宽、抖动、丢包率等指标。
对网络切片时延的监控,目前采用的是一种是端到端(用户终端到核心网侧服务器端)测量方式,即在核心网或者无线侧一端发数据包做往返时延的测量。但是,这种方式不能测量到网络切片内每一段子网络的时延,当网络切片的延时指标出现异常时,无法定位出导致异常的子网络段。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其中,包括:
接收切片管理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所述时延监控请求包括: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
获取各所述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将所述时延监控信息反馈至所述切片管理系统。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其中,包括:
确定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向子切片管理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
接收所述子切片管理系统反馈的各所述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子切片管理系统,其中,包括:
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
第一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片管理系统,其中,包括:
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
第二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实现如前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可实现对网络切片进行分段精细化管理,并可根据需要获取到各段子网络的时延数据,以便于在网络切片的整体时延出现异常时,有效定位出导致异常的子网络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5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a的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5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b的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5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c的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一种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将理解的是,虽然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指令/请求,但这些元件/指令/请求不应当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指令/请求和另一元件/指令/请求。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涉及切片管理系统(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Function,简称NSMF)和子切片管理系统(Network Slice Subnet Management Function)。其中,NSMF系统作为切片编排和保障的系统,能够进行切片的生命周期管理及端到端的保障;NSSMF系统负责完成子切片的资源申请以及对子切片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在本公开中,目标网络切片可以为5G网络中任意一个待进行监控的网络切片,该目标网络切片按照实际监控需求,可分解为多个网络子切片。通过NSSMF系统,可对每一个网络子切片进行相应的管理。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对网络切片进行分段精细化管理,并可根据需要获取到各段子网络的时延数据,以便于在网络切片的整体时延出现异常时,有效定位出导致异常的子网络段。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所示方法的执行主体为NSSMF系统,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切片管理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
NSMF提供并激活消息中心服务(例如,Kafka服务),该服务用于供NSSMF系统定时上传时延数据)。NSMF向NSSMF系统发送时延监控请求,以对目标网络切片进行时延监控。
其中,时延监控请求包括: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其中,子切片信息包括:子切片身份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时延监控请求还可以包括:针对各网络子切片所配置的测量任务(本公开中为时延测量任务)、性能数据粒度(例如,10秒)、反馈的目标地址(包括NSMF所提供并激活的Kafka服务的地址和主题等)。
步骤S102、获取各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一种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针对每一个网络子切片,执行如下步骤:步骤S1021~步骤S1023。
步骤S1021、创建时延测量任务到该网络子切片所对应的网元设备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创建网元设备至时延测量任务可以包括测量任务类型(本公开中体现为该网元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时延)、性能数据粒度(例如,10s)等。
步骤S1022、接收网元设备反馈的时延监控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延监控数据可以包括该网元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时延数据(上行时延和/或下行时延)。
步骤S1023、根据时延监控数据生成该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延监控信息可以包括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身份标识、数据采集时间标识、时延监控数据等。
步骤S103、将时延监控信息反馈至切片管理系统。
NSSMF系统将采集到的时延监控信息反馈至NSMF系统中,以供NSMF系统进行存储,此时用户可通过NSMF系统来查阅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时延数据,以实现网对络切片进行分段精细化管理。
作为一种应用场景,当监测到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时延出现异常时,通过查阅各段网络子切片的时延,即可有效定位出导致异常的子网络段。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网络切片管理方法为基于图1所示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一种具体化实现方案,执行主体为NSSMF系统,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切片管理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
其中,目标网络切片按照网络层级分解为: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此时,时延监控请求包括:无线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传输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和核心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
步骤S102’、分别获取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一种实现流程图,如图4所示,步骤S102’包括:
步骤S102a、获取无线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步骤S102b、获取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步骤S102c、获取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a、步骤S102b、步骤S102c三者可按一种顺序执行或者同时执行,本公开对三者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网络层级,可将NSSMF系统划分无线网NSSMF子系统、传输网NSSMF子系统和核心网NSSMF子系统,分别执行上述步骤S102a、步骤S102b和步骤S102c。
图5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a的一种实现流程图,如图5a所示,步骤S102a包括:步骤S1021a~步骤S1024a。
步骤S1021a、创建无线网时延测量任务到该无线网子切片所对应的至少一个基站中。
其中,无线网时延测量任务具体包括无线网上行时延测量任务和无线网下行时延测量任务。“无线网上行时延”具体是指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到基站中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简称CU)的上行时延;“无线网下行时延”具体是指CU到UE的下行时延。
具体地,在将无线网时延测量任务创建至基站中后,基站中的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简称DU)通过SDAP协议将测量报文发送至同一基站内的CU,CU将该测量报文发送至该基站下的UE,然后UE再将该测量报文返回至CU,CU再通过SDAP协议将测量报文发送至DU。其中,以CU接收到DU所发送的测量报文的时刻作为第一起始时刻,以UE接收到测量报文的时刻为第一结束时刻,以UE向CU发送测量报文的时刻作为第二起始时刻,以CU接收到UE所发送的测量报文作为第二结束时刻,无线网下行时延为第一结束时刻与第一起始时刻的时间差,无线网上行时延为第二结束时刻与第二起始时刻的时间差。需要说明的是,在测量某一个CU与某一个UE之间的时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Harq重传,此时可以计算多次测量过程的平均值,以求得该CU与UE之间的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网子切片中可以包括多个基站(无线网子切片中的网元设备)。本公开实施例中,无线网NSSMF子系统可在多个基站中通过随机采样或非随机采样的方式选取至少一个基站,并在所选取的基站内创建无线网时延测量任务。另外,每一个基站下可以对应多个UE,即一个CU可以向多个UE发送测量报文,此时一个基站可向NSMF反馈多个无线网时延监控数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无线网子切片所包含的基站数量、每个基站所对应的UE数量均不作限定。
步骤S1022a、接收各基站反馈的无线网时延监控数据。
其中,无线网时延检测数据包括:无线网上行时延数据和无线网下行时延数据。
步骤S1023a、根据无线网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无线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以及根据无线网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无线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全部无线网上行时延数据求平均,计算结果作为无线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全部无线网下行时延数据求平均,计算结果作为无线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
步骤S1024a、基于无线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构建无线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包括无线网子切片的子切片身份标识、数据采集时间标识、无线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
图5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b的一种实现流程图,如图5b所示,步骤S102b包括:步骤S1021b~步骤S1024b。
步骤S1021b、创建传输网时延测量任务到该传输网子切片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提供商边缘设备中。
其中,传输网时延测量任务具体包括传输网上行时延测量任务和传输网下行时延测量任务。“传输网上行时延”具体是指提供商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简称PE)到位于核心网数据中心(Data Center,简称DC)侧的用户边缘设备(Customer Edge,简称CE)的上行时延。“传输网下行时延”具体是指CE到PE的下行时延。
具体地,在将传输网时延测量任务创建至PE中后,PE会通过TWAMP协议对PE与CE之间的上行/下行时延进行测量。基于TWAMP协议来检测两个终端之间的时延的具体过程,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此处不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传输网子切片中可以包括多个PE(传输网子切片中的网元设备)。本公开实施例中,传输网NSSMF子系统可在多个PE中通过随机采样或非随机采样的方式选择至少一个PE,并在选取的PE内创建传输网时延测量任务。当然,核心网DC侧的CE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因此一个PE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CE(一个PE可向传输网NSSMF子系统反馈多个传输网时延监控数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传输网子切片所包含的PE数量以及核心网子切片中DC侧所包含的CE的数量均不作限定。
步骤S1022b、接收各提供商边缘设备反馈的传输网时延监控数据。
其中,传输网时延检测数据包括:传输网上行时延数据和传输网下行时延数据。
步骤S1023b、根据传输网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传输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以及根据传输网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传输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全部传输网上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传输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全部传输网下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传输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
步骤S1024b、基于传输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构建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包括传输网子切片的子切片身份标识、数据采集时间标识、传输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
图5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c的一种实现流程图,如图5c所示,步骤S102c包括:步骤S1021c~步骤S1024c。
步骤S1021c、创建核心网时延测量任务到该核心网子切片所对应的位于数据中心侧的至少一个用户边缘设备中。
其中,核心网时延测量任务具体包括核心网上行时延测量任务和核心网下行时延测量任务。“核心网上行时延”具体是指CE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核心网下行时延”具体是指服务器到CE的下行时延。其中,核心网上行时延可包括CE到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简称UPF)网元的上行时延以及UPF网元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核心网下行时延可包括服务器到UPF网元的下行时延和UPF网元到CE的下行时延。
具体地,在将核心网时延测量任务创建至CE中后,CE会通过TWAMP协议对CE与UPF之间的上行/下行时延、UPF与服务器之间的上行/下行时延进行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服务器具体为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Subsystem,简称IMS)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网子切片中可以包括多个CE(传输网子切片中的网元设备)和多个UPF网元。一个CE可向核心网NSSMF子系统反馈多个核心网时延监控数据。
步骤S1022c、接收各用户边缘设备反馈的核心网时延监控数据。
其中,核心网时延检测数据包括:CE到UPF网元的第一上行时延数据、UPF网元到服务器的第二上行时延数据、服务器到UPF网元的第一下行时延数据、UPF网元到CE的第二下行时延数据。
步骤S1023c、根据第一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核心网子切片内数据中心侧到用户面功能侧的上行时延值,根据第二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值,根据第一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服务器到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的下行时延值,根据第二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到数据中心侧的下行时延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全部第一上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核心网子切片内DC侧到UPF侧的上行时延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全部第二上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核心网子切片内UPF侧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全部第一下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服务器到核心网子切片内UPF侧的下行时延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全部第二下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核心网子切片内UPF侧到DC侧的下行时延值。
步骤S1024c、基于核心网子切片内数据中心侧到用户面功能侧的上行时延值、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值、服务器到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的下行时延值和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到数据中心侧的下行时延值,构建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包括核心网子切片的子切片身份标识、数据采集时间标识、DC侧与UPF侧之间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UPF侧与服务器之间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
当然,传输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也可以包括传输网子切片的切片上行时延值(大小等于DC侧到UPF侧的上行时延值与UPF侧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值之和)和传输网子切片的切片下行时延值(大小等于服务器到UPF侧的下行时延值与UPF侧到DC侧的下行时延值之和)。
步骤S103’、将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反馈至切片管理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对目标网络切片中的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的时延进行分段测量,以便于进行精细化管理。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NSMF系统,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确定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
NSMF系统存储有其所管辖的各网络切片的切片信息,其中网络切片的切片信息中记载有该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各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其中,子切片信息包括子切片身份标识。
NSMF系统可通过查询自身数据库以查询出目标网络切片所对应的全部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从查询出的全部子切片信息筛选出至少一个子切片信息,以供后续对该子切片信息所对应的网络子切片的时延进行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对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全部网络子切片的时延进行监控。
作为一种应用场景,响应于目标切片网络完成创建,NSMF系统开始执行上述步骤S201。作为另一种应用场景,相应于用户的监控需求,SMF系统开始执行上述步骤S201。
步骤S202、根据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向子切片管理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
根据步骤S201所确定出的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生成时延监控请求,并向NSSMF系统发送该时延监控请求,以供NSSMF系统对相应网络子切片的时延进行采集。
步骤S203、接收子切片管理系统反馈的各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NSMF系统接收NSSMF系统反馈的各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并进行存储,以便于用户进行查询。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网络切片管理方法为基于图6所示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一种具体化实现方案,执行主体为NSMF系统,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确定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
其中,子切片信息包括子切片身份标识。
步骤S202’、根据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向子切片管理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
其中,时延监控请求包括:无线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传输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和核心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其中,子切片信息包括子切片信息。
步骤S203’、接收子切片管理系统反馈的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其中,子切片管理系统获取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的的时延监控信息的过程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04’、检测子切片管理系统反馈时延监控信息是否齐备。
具体地,当NSMF接收到NSSMF反馈的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时,则检测出NSSMF反馈的时延监控信息齐备,此后执行步骤S205’;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5’、根据无线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和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计算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时延值。
其中,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时延值包括: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上行时延和整体下行时延。
其中,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上行时延等于无线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传输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和核心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的和;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下行时延等于无线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传输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和核心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的和。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片管理方法的一种信令图,如图8所示,包括:
BZ01、NSMF系统确定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各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身份标识。
BZ02、NSMF系统根据各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身份标识向NSSMF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
BZ03、NSSMF系统接收NSMF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
BZ04、NSSMF创建时延测量任务到相应网络子切片所对应的网元设备中。
BZ05、NSSMF系统根据网元设备反馈的时延数据,生成各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BZ06、NSSMF系统向NSMF系统反馈各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BZ07、NSMF系统接收各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并进行存储。
BZ08、NSMF系统检测针对目标网络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是否完备。
当目标网络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完备时,则执行BZ09;否则,继续执行BZ07。
BZ09、NSMF系统计算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时延。
对于上述BZ01~BZ09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子切片管理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一存储装置;其中,第一存储装置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该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实现如前述图1和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切片管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片管理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以及第二存储装置;其中,第二存储装置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该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实现如前述图6和图7实施例提供的切片管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其中,包括:
接收切片管理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所述时延监控请求包括: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
获取各所述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将所述时延监控信息反馈至所述切片管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各所述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网络子切片,执行如下步骤:
创建时延测量任务到该网络子切片所对应的网元设备中;
接收所述网元设备反馈的时延监控数据;
根据所述时延监控数据生成该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网络切片分解为: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
所述时延监控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和所述核心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无线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的步骤包括:
创建无线网时延测量任务到该无线网子切片所对应的至少一个基站中;
接收各所述基站反馈的无线网时延监控数据,所述无线网时延检测数据包括:无线网上行时延数据和无线网下行时延数据;
根据所述无线网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以及根据所述无线网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
基于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构建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无线网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全部所述无线网上行时延数据求平均,计算结果作为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
所述根据所述无线网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
将全部所述无线网下行时延数据求平均,计算结果作为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的步骤包括:
创建传输网时延测量任务到该传输网子切片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提供商边缘设备中;
接收各所述提供商边缘设备反馈的传输网时延监控数据,所述传输网时延检测数据包括:传输网上行时延数据和传输网下行时延数据;
根据所述传输网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以及根据所述传输网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
基于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构建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传输网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全部所述传输网上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上行时延值;
所述根据所述传输网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全部所述传输网下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下行时延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的步骤包括:
创建核心网时延测量任务到该核心网子切片所对应的位于数据中心侧的至少一个用户边缘设备中;
接收各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反馈的核心网时延监控数据,所述核心网时延检测数据包括:所述用户边缘设备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上行时延数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到服务器的第二上行时延数据、所述服务器到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下行时延数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到所述用户边缘设备的第二下行时延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数据中心侧到用户面功能侧的上行时延值,根据所述第二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所述用户面功能侧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值,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服务器到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的下行时延值,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所述用户面功能侧到数据中心侧的下行时延值;
基于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数据中心侧到用户面功能侧的上行时延值、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所述用户面功能侧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值、服务器到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的下行时延值和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所述用户面功能侧到数据中心侧的下行时延值,构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数据中心侧到用户面功能侧的上行时延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全部所述第一上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数据中心侧到用户面功能侧的上行时延值;
根据所述第二上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所述用户面功能侧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全部所述第二上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所述用户面功能侧到服务器的上行时延值;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服务器到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的下行时延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全部所述第一下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服务器到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用户面功能侧的下行时延值;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时延数据确定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所述用户面功能侧到数据中心侧的下行时延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全部所述第二下行时延数据中筛选出最大值,以作为所述核心网子切片内所述用户面功能侧到数据中心侧的下行时延值。
10.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其中,包括:
确定目标网络切片所分解出的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向子切片管理系统发送的时延监控请求;
接收所述子切片管理系统反馈的各所述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目标网络切片分解为:无线网子切片、传输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
所述时延监控请求包括: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和所述核心网子切片的子切片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所述子切片管理系统反馈的各所述网络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和所述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时延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和所述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时延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子切片管理系统反馈时延监控信息是否齐备;
当检测出所述子切片管理系统反馈时延监控信息齐备时,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无线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所述传输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和所述核心网子切片的时延监控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网络切片的整体时延值的步骤。
14.一种子切片管理系统,其中,包括:
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
第一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5.一种切片管理系统,其中,包括:
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
第二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26892.0A CN112584394A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 |
PCT/CN2020/115902 WO2021057591A1 (zh) | 2019-09-27 | 2020-09-17 | 网络切片及网络子切片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26892.0A CN112584394A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84394A true CN112584394A (zh) | 2021-03-30 |
Family
ID=75110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26892.0A Pending CN112584394A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84394A (zh) |
WO (1) | WO2021057591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49660A (zh) * | 2021-12-16 | 2022-01-18 |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的云网融合管理系统 |
CN115580558A (zh) * | 2021-06-17 | 2023-01-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twamp协议的链路时延测量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21672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提供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8196793A1 (en) * | 2017-04-28 | 2018-11-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ssmf nsmf interaction connecting virtual 5g networks and subnets |
CN108809671A (zh) * | 2017-04-26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
WO2019001421A1 (zh) * | 2017-06-26 | 2019-0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138575A (zh) * | 2018-02-02 | 2019-08-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创建方法、系统、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95877A1 (zh) * | 2017-04-27 | 2018-1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2019
- 2019-09-27 CN CN201910926892.0A patent/CN112584394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9-17 WO PCT/CN2020/115902 patent/WO202105759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21672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提供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8809671A (zh) * | 2017-04-26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
WO2018196793A1 (en) * | 2017-04-28 | 2018-11-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ssmf nsmf interaction connecting virtual 5g networks and subnets |
WO2019001421A1 (zh) * | 2017-06-26 | 2019-0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138575A (zh) * | 2018-02-02 | 2019-08-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创建方法、系统、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80558A (zh) * | 2021-06-17 | 2023-01-0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twamp协议的链路时延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13949660A (zh) * | 2021-12-16 | 2022-01-18 |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的云网融合管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57591A1 (zh) | 2021-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18599B2 (en) | Network testing using a control server | |
EP3169018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ask and process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result | |
US2016006541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nsight into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of web based applications | |
CN107302585B (zh) | 一种预置字典同步方法及设备 | |
US11102273B2 (en) | Uplink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
WO201500596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roblems on a network | |
US20190007473A1 (en) | Peer-to-peer network live streaming system and node management method | |
CN113438129B (zh) |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 |
CN110418154A (zh) | 一种多媒体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11552839B2 (en) | Residential gateway with traffic scheduling | |
US10511516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quiescence-informed network testing | |
EP3304818A1 (en) | Quality of user experience analysis using echo locate | |
CN112584394A (zh) | 切片管理方法、子切片管理系统和切片管理系统 | |
CN105554099A (zh) | 一种采集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383940B (zh) | 用于释放任务关键数据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服务器 | |
WO2017004810A1 (en)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data from a wireless device to a network nod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10110462B1 (en) | False positive protection for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NFV) virtual probe deployment | |
CN110839061B (zh) | 数据分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11971794B2 (en) | Network node, monitoring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 |
CN107018033B (zh) | 自调节云管理系统 | |
JP2016134845A (ja) | 映像配信システム、及び映像配信方法 | |
CN110474807B (zh) | 一种日志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11190432B2 (en) | Method and first node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 of probe messages | |
EP231541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n autonomous transfer failure alarm | |
US10951501B1 (en) | Monitoring availability of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