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393A - 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4393A
CN112584393A CN201910925492.8A CN201910925492A CN112584393A CN 112584393 A CN112584393 A CN 112584393A CN 201910925492 A CN201910925492 A CN 201910925492A CN 112584393 A CN112584393 A CN 112584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network
local area
address
virtual lo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54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4393B (zh
Inventor
薛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54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4393B/zh
Priority to EP20870230.8A priority patent/EP402768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3438 priority patent/WO20210572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4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4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该方法中,基站可以接收路由器通告报文,根据该路由器通告报文进行自学习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接口网络地址和路由,然后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可以表征TCP/IP分层中网络层之上管理面业务、控制面业务和用户面业务等上层业务与数据链路层虚拟局域网的关联关系基于关联信息中的上述关联关系,以及预先生成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接口网络地址可以自动确定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从而实现基站传输免规划和自动配置,提高配置效率,降低配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领域,运营商通过组网技术构建网络,并基于该网络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以基于互联协议的无线接入网(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ess Network,IPRAN)为例,由于每个基站传输的管理面(Management Plane,MP)本端IP、控制面(ControlPlane,CP)本端IP、用户面(User Plane,UP)本端IP、因特网密钥交换(Internet KeyExchange,IKE)本端IP等是不同的,另外,由于传输承载网的差异,每个基站传输侧的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接口IP、路由也不同,所以客户需要针对每个基站进行逐站规划和逐站配置,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
传输承载网传输调整时,基站传输也必须重新规划调整,除了MP相关参数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自动配置,其他参数仍需要人工配置。
基于此,基于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配置基站的方法,以提高配置效率,降低配置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在传输网配置完成后通过自适应方式实现基站传输自动配置,以免除基站传输规划和网管逐站配置,提高了配置效率,降低了配置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配置方法,在该方法中,基站接收路由器通告(Router Advertisement,RA)报文,根据路由器通告报文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ID,VLAN ID)、接口网络地址(Interface IP)和路由,接着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根据该关联信息确定上层业务的VLAN及IP。其中,上层业务具体是指根据传输控制/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分层的网络层(即L3层)之上的业务,包括MP业务、CP业务和UP业务,在有些情况下,如安全场景下,上层业务还可以包括IKE业务。
可以理解,该方法由基站传输侧根据接收到的RA报文以及获取的关联信息进行自学习生成传输相关参数,实现基站传输免规划,并且配置人员无需逐站配置传输,提高了配置效率,降低了配置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此外,该方法还实现了传输网与基站传输解耦以及施工与传输网解耦,即传输网改造时基站能够自适应,施工人员在进行基站配置时,也无需关注基站连接的传输网端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如此,网管可以通过该管理通道连接向基站下发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从而指示基站根据该关联信息进行上层业务配置。
上述关联信息具体可以是针对所述基站的VLAN用途规则,其中,VLAN用途可以理解为VLAN适用的业务,VLAN用途规则指示了如何划分VLAN用途,例如,可以根据VLAN ID的大小或者VLAN ID的最后一位划分VLAN用途,如此,基站可以根据上述VLAN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VLAN ID识别各VLAN ID所标识VLAN的用途,如适用于哪个或哪些上层业务,如此,基站可以先确定上层业务的VLAN,然后基站可以根据预先生成的VLAN ID和Interface IP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上层业务的VLAN的VLAN ID所对应的Interface IP确定为上层业务的IP。
当然,上述关联信息还可以包括上层业务和虚拟局域网接口VLAN Interface的对应关系,例如,MP业务对应VLAN Interface1,CP业务对应VLAN Interface2,UP业务对应VLAN Interface3,如此,基站可以先根据针对基站的VLAN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VLAN标识确定上层业务的VLAN,例如,VLAN用途规则指示按照VLAN ID由小至大的顺序依次确定MP业务、CP业务、UP业务的VLAN,根据RA报文生成的VLAN ID包括100、200、300,则基站可以基于上述信息确定MP业务的VLAN为100所标识的VLAN,CP业务的VLAN为200所标识的VLAN,UP业务的VLAN为300所标识的VLAN,接着,基于上层业务的VLAN和上层业务与VLAN Interface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上层业务的VLAN所对应的VLAN Interface,将该VLAN Interface上预先生成的Interface IP确定为所述上层业务的IP,以MP业务为例,其对应于VLANInterface1和100所标识的VLAN,因此,基站可以VLAN Interface1上自动生成的IP确定为MP业务的IP,CP业务、UP业务等其他上层业务的IP可以依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即插即用(Plug andPlay,PnP)方式进行开站,在此种情形下,由于基站和网管相互不感知MP IP,因此,基站和网管可以通过发送DHCP组播报文,并由路由器进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中继,将组播报文转换为单播报文,从而交互对端的MPIP,如此,基站可以根据所述对端的MP IP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和网管通过DHCP中继方式交互MP IP时,可以是基站向网管通知基站MP IP,也可以是网管向基站通知网管MP IP。
具体地,基站可以将根据所述RA报文生成的Interface IP作为临时的MP IP携带在DHCP请求组播报文中,然后针对每个VLAN Interface发送对应的DHCP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DHCP请求组播报文通过DHCP Relay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从而实现基站向网管通知基站MP IP。在实际应用时基站可以在DHCP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即Option)中携带所述基站的基站标识和所述基站的MP IP。
当然,基站也可以发送DHCP请求组播报文,等待网管发送的响应报文中,从所述响应报文中获知网管的MP IP。具体地,基站可以针对每个VLAN Interface发送DHCP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DHCP请求组播报文通过DHCP Relay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其中,所述DHCP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基站标识,网管接收到DHCP请求组播报文通过DHCP Relay转换的单播报文时,生成DHCP响应单播报文,该响应单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网管的MP IP,然后网管发送该响应单播报文,通过路由器进行DHCP Relay转换为响应组播报文发送至基站,如此实现了网管向基站通知网管MP IP。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将网管的MP IP配置为域名解析服务器(Domain Name System Server,DNS Server)地址,即RA报文中DNS Server地址字段被配置为网管的MP IP时,基站可以通过访问DNS Server的方式获取网管的MP IP,然后根据网管的MP IP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基站还可以基于预置的网管的MPIP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置的管理面的网络地址具体可以是在所述基站出厂时预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或者,以近端连接方式配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其中,近端连接方式具体可以包括插入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闪存盘、记忆卡或者蓝牙、WiFi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在近端开站场景下,基站作为服务器,网管作为客户端,客户端不知晓服务器端的MP IP情况下,基站可以启动DHCP Relay,所述DHCP Relay的服务地址为网管的MP IP,然后发送基于DHCP的组播报文,通过DHCPRelay将所述组播报文转换为单播报文,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单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的所述基站的MP IP发起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基站响应于所述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之间的管理通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基站连接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可以发布消息向基站通知VLAN用途,例如,用户可在基站连接的交换机或路由器上配置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报文,该LLDP报文中包括VLAN ID字段和业务字段,其中,业务字段可以通过在虚拟局域网名称VLAN Name字段或自定义字段中填充业务生成,如此,基站还可以接收上述LLDP报文,根据LLDP报文中的VLAN ID字段和业务字段确定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具体可以为VLAN ID字段标识的VLAN适用的上层业务,如此,基站可以根据VLAN ID字段标识的VLAN适用的上层业务,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VLAN ID和所述Interface IP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VLAN及IP。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在安全场景下,上层业务还包括因特网密钥交换(Internet key exchange,IKE)业务,对应地,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网管通过所述管理通道连接下发的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地址分配消息,其中,地址分配消息包括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控制面网络地址和用户面网络地址,该地址具体是网管基于MP业务、CP业务和UP业务各自对应的地址池为基站分配的,如此,基站可以先根据针对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VLAN ID和Interface IP确定IKE业务的VLAN和IP,然后根据地址分配消息确定MP IP、CP IP和UP IP。上述MP IP、CP IP和UPIP被封装在内层,不同基站的MP IP、CP IP和UP IP可以位于同一网段,因此,针对网管下挂载的多个基站仅配置一次地址池即可,无需逐站配置,提高了配置效率,降低了配置成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考虑到物理端口可能出现假开启(即假UP,具体为本地UP、对端DOWN)的情况,基站还可以通过自检测方式先确定其物理端口是否为假UP状态。具体地,基站可以通过发送探测请求报文如邻居请求(NeighbourSolicitation,NS)报文或者路由器请求(Router Solicitation,RS)报文,等待响应的探测通告报文如邻居通告(Neighbour Advertisement,NA)报文或RA报文以确定物理端口是否假UP。
若接收到探测通告报文,则表明基站的物理端口不是假UP,基站可以停止探测,若未接收到探测通告报文,则表明端口当前处于假UP状态,基站可以更新所述物理端口的协商模式和协商速率,然后继续进行探测,直至接收到探测通告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物理端口接收的所述RA报文的VLAN ID自动生成VLAN ID,接着基站根据所述RA报文的网络地址前缀IP/Prefix自动生成全球单播地址作为Interface IP。在具体实现时,基站可以利用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或者其他地址配置机制自动生成Interface IP。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生成路由,一种方案为,针对每个VLAN接口配置不同的虚拟路由转发域(Virtual Routing Forwarding,VRF)进行隔离,并针对每个VRF分别生成缺省路由,具体地,基站可以根据所述RA报文的VLAN标识或接收所述RA报文的物理端口对应的物理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VRF,针对每个所述VRF分别生成缺省路由,在有些情况下缺省路由也称为默认路由,具体是指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能够做出的路由选择,基于此,缺省路由的目的地址可以设置为::0/0以便能够与任意目的地址匹配成功,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可以设置为所述RA报文的源地址;另一种方案为,采用源地址代替目的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具体地,基站以针对所述虚拟局域网接口自动生成的Interface IP为源地址,所述RA报文的源地址为源地址路由下一跳地址,生成源地址路由。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生成单元、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生成单元用于接收路由器通告报文,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接口网络地址和路由;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所述上层业务包括管理面业务、控制面业务和用户面业务;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建立单元,该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如此,获取单元可以根据所述管理通道连接从所述网管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
其中,获取单元从网管获取的上述关联信息也可以是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如此,确定单元可以根据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网络地址。
当然,获取单元从网管获取的上述关联信息还可以包括上层业务与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如此,确定单元可以根据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根据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所述上层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接口,将所述虚拟局域网接口上预先生成的接口网络地址确定为所述上层业务的网络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建立单元可以通过组播报文进行DHCP Relay的方式交互对端管理面网络地址,从而建立管理通道连接。具体实现时,连接建立单元可以包括交互子单元和建立子单元。其中,交互子单元用于通过组播报文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单播报文的方式和网管交互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交互子单元在交互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时,可以主动向网管发送本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即由基站向网管通知基站的MP IP,也可以接受网管发送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即由网管向基站通知网管的MP IP。
在一个示例中,交互子单元可以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基站的基站标识和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为根据所述路由器请求报文生成的对应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的所述接口网络地址,从而实现基站向网管通知基站MP IP。
在另一个示例中,交互子单元可以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基站标识;然后接收所述网管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时发送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单播报文经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得到的响应组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从而实现网管向基站通知网管MP IP。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地址字段可以被配置为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如此,连接建立单元可以访问域名解析服务器以获取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可以基于预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其中,预置的管理面的网络地址包括在所述基站出厂时预置的或者以近端连接方式配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在近端开站场景下,基站作为服务器端,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可以通过基站自身进行DHCP Relay的方式,向网管通知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从而建立管理通道连接。具体地,连接建立单元可以启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所述中继的服务地址为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然后发送基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将所述组播报文转换为单播报文,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单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的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发起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接着响应于所述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之间的管理通道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也可以从路由器获取上述关联信息,具体地,获取单元可以接收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根据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中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和业务字段确定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标识的虚拟局域网适用的上层业务;如此,确定单元可以根据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标识的虚拟局域网适用的上层业务,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层业务还包括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网管通过所述管理通道连接下发的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地址分配消息,其中,地址分配消息包括所述网管基于管理面业务、控制面业务和用户面业务各自对应的地址池为所述基站分配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控制面网络地址和用户面网络地址;如此,确定单元可以根据所述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消息确定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控制面网络地址及用户面业网络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探测请求报文;确定单元还可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响应的探测通告报文时,则确定物理端口处于开启状态,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通告报文时,则确定所述物理端口处于假开启状态,更新所述物理端口的协商模式和协商速率,继续进行探测直至接收到所述探测通告报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生成单元可以根据通过物理端口接收到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识自动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然后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携带的网络地址前缀,利用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自动生成全球单播地址作为接口网络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生成单元可以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识或接收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物理端口对应的物理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域,针对每个所述虚拟路由转发域分别生成缺省路由,所述缺省路由包括目的地址和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所述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为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源地址。当然,生成单元也可以针对虚拟局域网接口自动生成的所述接口网络地址为源地址,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源地址为源地址路由下一跳地址,生成源地址路由。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提供的该装置,对应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故第二方面提供的装置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的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可以是基站,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基站配置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使得该电子装置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设计。该电子装置可以是第一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其中的芯片。可选的,该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应用在电子装置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运行时,以使得该电子装置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涉及的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和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站配置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传输侧的网络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站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a和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不同VLAN隔离和相同VLAN隔离的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用途模板进行上层业务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RA报文生成接口IP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RA报文的源地址生成缺省路由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LLDP报文确定上层业务VLAN/IP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非安全场景下MP、CP、UP使用单独VLAN/IP或共用VLAN/IP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管基于地址池分配MP IP、CP IP和UP IP的示意图;
图11a至图11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全场景下MP、CP、UP使用单独VLAN/IP或共用VLAN/IP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信令流程图和方法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信令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DNS Server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信令流程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信令流程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配置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配置方法,用于解决基站新建站、传输网改造或者基站扩容等场景下,需要人工规划、逐站配置的问题,其通过接收的RA报文进行自学习生成VLAN ID、Interface IP以及路由,接着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根据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VLAN及IP,如此实现基站传输免规划和自动配置,提高了基站配置效率,降低了配置人力成本以及配置时间成本。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如图1a或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其中,图1a为非安全场景下的网络架构,图1b为安全场景下的网络架构,所谓安全场景和非安全场景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部署网络互连安全(IP Security,IPSec)协议实现安全通信,如图1a所示,基站通过路由器Router连接至接入网(也称作接入层),然后再通过路由器连接至核心网(也称作核心层),核心层中至少包括网管,如此,基站可以通过与路由器和网管交互实现基站传输自适应配置。
如图1b所示,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包括安全网关seGW,通过安全网关将核心网确定为可信任trust,将接入网确定为不信任unTrust,基站包括内层地址和外层地址,其中,内层地址具体为配置在本地环回接口Loopback_1的MP IP、Loopback_2的UP IP以及Loopback_3的CP IP,外层地址包括IKE IP,基站还通过路由器分别连接公共动态地址分配服务器Public DHCP Server和认证授权机构CA,然后通过DHCP组播报文的方式与上述Public DHCP Server和CA交互,从而获得seGW的IP以及网管的MP IP,基站根据自动生成的Interface IP确定IKE本端IP,根据IKE IP和seGW的IP创建IKE连接,建立基站和seGW的安全通道,即基站与seGW的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然后基站通过与seGW的上述安全通道向网管请求上层业务的IP,网管在对应的业务地址池中分配MP IP、CPIP和UP IP,并将其返回基站,从而实现基站传输自适应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图1a和图1b是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示例说明,在图1a和图1b中,基站具体可以是eNB或gNB,其包括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在4G网络中,核心网还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eManagenment Entity,MME)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路由器还与MME和SGW连接,实现网络管理,在5G网络中上述MME的功能被分解到访问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SGW被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Function,UPF)所替代。在实际应用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配置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a和图1b是以第六版IP协议IPv6组网进行示例说明,在实际应用时,上述基站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任意支持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的网络。当然,其他地址配置机制能够实现地址自动配置时,上述基站配置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支持其他地址配置机制的网络。
在进行基站配置时,可以将基站传输相关参数范围内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站内部配置,具体包括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包过滤等,其无需和其他设备协商对接,可由基站内部自动生成,在此不再赘述,另一部分则是需要和其他设备对接协商生成,本申请重点对需要和其他设备对接协商生成的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请参见图2,基站传输侧包括物理层PHY、数据链路层Data-Link、网络层Network和传输层Transport,其中,物理层包括物理端口,如以太网口ETHPORT,数据链路层包括VLAN,当然在有些情况下还包括其他端口,如TRUNK,网络层包括IP地址(如IPv6Address)、路由(如IPv6Route)、IPSec、Qos、Interface和PacketFilter,传输层包括MP、CP和UP等业务网元,当然在有些情况下还包括其他业务网元如IKE,每个业务网元包括本端IP和对端IP,即Local IP和Peer IP,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以及核心网与基站的控制面CP、用户面UP还建立有通道连接,如S1、X2、NG、Xn与CP、UP连接。
其中,Qos、Interface和PacketFilter由基站自行处理;一个网管下挂载多个基站,也即多个基站对应网管地址是同一个,因此,MP Peer IP无需规划;S1、NG对端核心网是同一个,X2和Xn的控制面对端地址可以通过信令报文学习到,因此,CP Peer IP无需规划;S1、X2、NG、Xn的用户面对端地址是通过信令报文学习到的,因此,UP Peer IP无需规划。
由此可见,传输相关需要自动生成的参数包括:ETHPORT、VLAN、接口IP、路由以及MP Local IP、CP Local IP和UP Local IP。其中,接口IP、MP Local IP、CP Local IP和UPLocal IP均可以采用前缀表示法进行表示,即表示为IP/Prefix。需要说明的是,在安全场景下,传输相关需要自动生成的参数还包括IKE Local IP。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S301:接收路由器通告报文,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接口网络地址和路由。
对于基站而言,BTS之间的VLAN存在两种场景,一种场景为不同BTS使用不同的VLAN隔离,如图4a所示,三个BTS分别采用VLAN1、2、3和VLAN4、5、6以及VLAN7、8、9隔离,另一种场景为不同BTS,使用相同VLAN隔离,参见图4b,三个BTS均采用VLAN1、2、3进行隔离。
针对BTS之间采用相同VLAN隔离场景,基站可以直接在通用配置里配置接口Interface,并指定其VLAN ID。针对BTS之间采用不同VLAN隔离场景,基站可以通过学习RA报文自动生成VLAN ID。
具体地,接口Interface承载在ETH、TRUNK之上,可以配置成VLAN接口,包含VLANID属性。当VLAN接口的VLAN ID参数标识自动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时,例如,VLAN ID参数设置为无效值,即合法取值范围1~4094以外的值时,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物理端口接收所述RA报文的VLAN ID自动生成VLAN ID。
在后续接收到网管下发的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具体包括针对基站的VLAN用途规则时,基站还可以根据VLAN用途规则和自动生成的上述VLAN ID确定各业务对应的VLAN ID。其中,VLAN用途规则具体为用户在所述网管设置的针对所述基站的VLAN规划规则,该规划规则具体包括VLAN与业务的对应关系,传输网的VLAN划分配置按照基站VLAN用途规则进行。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用户可以通过配置VLAN ID的大小或者VLAN ID的最后一位与业务的对应关系,作为VLAN用途规则。如此,基站可以通过VLAN ID大小或者VLAN ID最后一位识别VLAN用途是MP用途、CP用途还是UP用途。参见图5,用户在VLAN用途模板中配置VLAN用途规则,具体为MP为高、CP为低、UP为低,也即VLAN ID中数值较小的VLAN作为CP、UP业务的VLAN,VLAN ID中数值较大的VLAN作为MP业务的VLAN。
考虑到路由器发布RA是根据VLAN接口发送的,基站接收RA报文也是在对应VLAN接口上接收的,如此,基站可以根据VLAN接口上接收到所述RA报文携带的网络地址前缀自动生成全球单播地址作为接口网络地址。具体地,在进行IPV6组网等场景中,基站可以利用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自动生成接口网络地址。
作为一个示例,请参见图6,Router基于VLAN接口发送RA报文,该RA报文中还携带有IP前缀,例如,基于VLAN ID为1的VLAN接口发送的RA报文,其前缀为2001::/64,基于VLANID为2的VLAN接口发送的RA报文,其前缀为2002::/64,基于VLAN ID为3的VLAN接口发送的RA报文,其前缀为2003::/64,如此,基站在通过上述VLAN接口接收RA报文时,可以根据各自RA报文携带的前缀,利用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自动生成全球单播地址作为接口IP。
接着,基站可以根据通过所述物理端口接收的RA报文自动生成路由,考虑到基站在不同的物理端口或者不同的VLAN接口上接收的RA报文可能存在路由冲突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两种路由生成方式以解决路由冲突问题。一种方式是针对不同物理端口或者VLAN接口分别确定对应的VRF,针对每个VRF分别生成缺省路由,另一种方式是以VLAN接口上自动生成的Interface IP作为源地址生成源地址路由,通过源地址路由策略进行路由。
在具体实现时,基站可以根据RA报文的VLAN ID或者接收RA报文的物理端口对应的物理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VRF,然后针对每个VRF,将RA报文的源地址作为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由于缺省路由可以匹配任意目的地址,因此可以将::0/0作为目的地址,根据该目的地址和所述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生成缺省路由。
为了便于理解,结合具体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基站的以太网口ETHPORT上配置有3个VLAN接口,其对应的VLAN ID分别为1、2、3,基站在接收到RA报文时,根据RA报文的VLAN ID确定出三个VRF,即VRF1、2、3,接着基站针对每个VRF,分别将其RA报文的源地址作为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根据目的地址::0/0和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生成各自VRF对应的缺省路由。
当然,基站也可以采用源地址路由策略,具体地,基站以针对VLAN接口自动生成的接口网络地址为源地址,以RA报文的源地址为源地址路由下一跳地址,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源地址路由下一跳地址生成源地址路由。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也可以根据上述RA报文生成VLAN ID、InterfaceIP和路由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例如,基站可以根据上述RA报文生成Interface IP,根据其他机制生成VLAN ID和路由。
S302: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
具体地,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是指与上层业务相关的信息,具体可以是上层业务与数据链路层(即L2层)VLAN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上层业务与L2层VLAN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直接关联关系和间接关联关系,该直接关联关系可以是上层业务与VLAN ID的一一对应关系,该间接关联关系可以是上层业务与VLAN ID的映射规则。在具体实现时,基站可以从网管获取上述关联信息,也可以从路由器获取上述关联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从网管获取上述关联信息时,需要先建立基站和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基站和网管中的一方作为服务器端,另一方作为客户端,客户端知晓服务器端的MP IP即可建立二者之间的管理通道连接。其中,客户端知晓服务器端的MP IP可以是服务器端通过广播等形式通知客户端,也可以是客户端预置服务器端的MPIP,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S303: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所述上层业务包括MP业务、CP业务和UP业务。在实际应用时,基站可以根据上述关联信息以及根据RA报文预先生成的VLAN ID先确定出MP、CP、UP等上层业务的VLAN,然后再基于VLAN ID和Interface IP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确定上层业务的IP。下面将对不同场景下确定上层业务的VLAN和IP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在非安全场景下,关联信息可以是网管通过上述管理通道连接下发的针对基站的VLAN用途规则,请参见图5,VLAN用途规则具体是VLAN用途模板中划分VLAN的规则,在该示例中VLAN用途规则为“MP:高,CP:低,UP:低”,也即将VLAN ID数值较小的VLAN用作CP、UP的VLAN,将VLAN ID数值较大的VLAN用作MP的VLAN,如此,可以根据预先生成VLANID的大小确定各上层业务的VLAN,在实际应用时,基站还可以将VLAN Interface上VLAN ID参数由无效值更新为上层业务的VLAN对应的VLAN ID。而预先生成的VLAN ID和InterfaceIP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可以将上述各上层业务VLAN的VLAN ID所对应的Interface IP确定为各上层业务的IP。
当然,关联信息还可以包括上层业务与VLAN Interface的对应关系,,参见图5,针对UP业务,配置信息中配置有interface ID=2,表明UP业务与Interface 2对应,如此,基站在根据VLAN用途规则确定各上层业务的VLAN后,还可以结合上层业务与VLAN Interface的对应关系,确定各上层业务的VLAN所对应的VLAN Interface,将该VLAN Interface上自动生成的Interface IP确定为上层业务的IP。
需要说明的是,上层业务和VLAN Interface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配置,在根据VLAN用途规则确定上层业务的VLAN/IP时,无需额外配置上述上层业务与VLAN Interface的关系,如此可以减少配置工作量,降低配置成本。
在非安全场景下,用户还可以在基站连接的交换机或路由器上配置LLDP,该LLDP报文中包括VLAN ID字段和业务字段,其中,业务字段可以通过在VLAN Name字段或自定义字段中填充业务生成,其中,业务字段中的业务表征VLAN ID字段标识VLAN所适用的业务,如此,上述交换机或路由器可以发布LLDP报文向基站通知VLAN用途。
基于此,基站可以接收LLDP报文,根据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中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和业务字段确定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具体为VLAN ID字段标识的VLAN适用的上层业务,如此,基站可以根据上述关联信息先确定出上层业务的VLAN,然后,将上层业务的VLAN的VLAN ID所对应的Interface IP确定为上层业务的IP。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还提供一具体示例。参见图8,Router向两个基站发送LLDP报文,该LLDP报文中携带所述VLAN ID和VLAN Name,VLAN Name中填充有业务,例如,VLANID为100,对应VLAN Name中填充有MP,VLAN ID为200,对应VLAN Name中填充有CP&UP,如此,基站在接收到LLDP报文时,可以根据LLDP报文中携带的VLAN ID和VLAN Name,以及预先生成的VLAN ID和Interface IP确定MP、CP、UP等业务的VLAN以及MP IP、CP IP、UP IP。
需要说明的是,图8是以MP使用单独的VLAN/IP,CP和UP共用VLAN/IP进行示例性说明的,其网络结构具体可以参见图9a,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如图9b所示,MP、CP、UP可以使用相同的VLAN/IP,或者对隔离要求较高时,如图9c所示,MP、CP、UP可以均使用单独的VLAN/IP。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全场景下,上层业务还包括IKE业务,基于此,网管可以通过管理通道连接向基站下发针对基站的VLAN用途规则,以及根据MP业务、CP业务和UP业务各自对应的地址池为基站分配MP IP、CP IP和UP IP,并根据分配的上述IP生成地址分配消息,向基站下发该地址分配消息,也即,关联信息包括网管针对所述基站的VLAN用途规则以及地址分配消息,如此,基站可以先根据针对基站的VLAN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VLAN ID和Interface IP确定IKE业务的VLAN和IP,然后,基站可以根据地址分配消息确定MP IP、CPIP和UP IP。
如图10所示,网管可以根据其支持的多种业务类型的IP地址池如MP Pool、CPpool和UP Pool,为不同基站的用户面、控制面、管理面分配IP地址,从而实现三面隔离,如为一基站分配IP1、IP2和IP3分别作为其MP IP、CP IP和UP IP,为另一基站分配IP4、IP5和IP6分别作为其MP IP、CP IP和UP IP。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是以MP、CP、UP使用不同的内层IP,外层IKE的本端IP使用单独VLAN/IP进行说明的,其网络结构可以参见图11a,在实际应用时,如图11b所示,MP、CP、UP可以使用相同的内层IP,外层IKE的本端IP使用单独VLAN/IP,或者如图11c所示,MP不加密使用单独的VLAN/IP,IKE使用的单独VLAN/IP,CP和UP加密,使用单独的LOOPBACK IP。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内层IP,如MP IP、CP IP或者UP IP,还可以由安全网关进行分配。具体地,在安全网关侧配置Mode Config,从而实现通过安全网关指定基站内层地址。进一步地,为了实现MP、CP、UP三面隔离,还可以在相应的协议中增加扩展字段,通过扩展字段指示分配的IP的用途是用于MP业务、CP业务和/或MP业务,当然,也可以针对协议中自定义字段填充IP的用途,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时,上层业务还包括时钟即IPCLK,对应地,基站可以采用与IKE业务相同或相似的方式,确定出IPCLK的VLAN及本端IP,然后根据该IPCLK本端IP建立时钟通道,以保障业务正常运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也可以根据上述关联信息确定上层业务的VLAN或者IP,例如,基站可以根据关联信息确定上层业务的IP,采用其他机制确定上层业务的VLAN。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配置方法,其通过接收的RA报文进行自学习生成VLAN ID、Interface IP以及路由,接着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根据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如此实现基站传输免规划和自动配置,提高了基站配置效率,降低了配置人力成本以及配置时间成本。
在有些情况下,基站的物理端口还可能呈现假UP状态,基于此,在接收RA报文,根据RA报文自动生成VLAN ID、Interface IP和路由之前,基站还可以先确定端口是否为假UP。
在具体实现时,基站可以通过自检测方式确定物理端口是否发生假UP,具体地,基站先发送探测请求报文,然后等待响应的探测通告报文,该探测请求报文具体可以是NS报文,或者是RS报文,其中,请求报文为NS报文时,响应报文为NA报文,请求报文为RS报文时,响应报文为RA报文。
当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响应的探测通告报文时,则可以确定物理端口处于UP状态,当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通告报文时,则确定所述物理端口处于假UP状态,基站更新物理端口的协商模式和协商速率,继续进行探测直至接收到所述探测通告报文。
其中,物理端口可以是不同类型端口,为了便于理解,以物理端口为以太网口ETHPORT进行示例说明。
以太网口可以分为电口和光口两种类型,若以太网口为电口,则确定协商模式为自协商模式,通过自协商模式可以协商得到端口速率,若以太网口为光口,则可以通过光口自检测方式确定协商模式和协商速率。
具体地,ETH的光口自检测是通过轮询探测实现的,所述物理端口为光口时,基站可以按照速率从高到低,以及相同速率下自协商模式优先于全双工模式的原则进行轮询探测,当所述光口处于开启状态(即UP状态)时,为了避免发生假UP现象,基站主动发送探测请求报文,若接收到探测通告报文,则停止探测并将此时的协商模式和协商速率确定为所述物理端口的协商模式和协商速率,若未接收到所述探测通告报文,则继续进行轮询探测直至接收到所述探测通告报文。
本申请还提供了光口自检测的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光口自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218804020000131
Figure BDA0002218804020000141
当基站协商模式为自协商,协商速率为1000M时,若对端协商模式、协商速率与基站侧相同,端口UP,若对端协商模式为全双工,协商速率为1000M或100M,端口DOWN。
当基站协商模式为全双工,协商速率为1000M时,若对端协商模式、协商速率与基站侧相同,端口UP,若对端协商模式自协商,协商速率为1000M,则呈现基站侧UP,对端DOWN的情形,也即发生假UP现象,在此种情形下,基站需要继续轮询探测,并在端口UP时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确定是否为假UP,若对端协商模式为全双工,协商速率为100M,则端口DOWN。
当基站协商模式为全双工,协商速率为100M时,若对端协商模式、协商速率与基站侧相同,端口UP,若对端协商模式为自协商,协商速率为1000M,端口DOWN,若对端协商模式为全双工,协商速率为1000M,则呈现基站侧UP,对端DOWN的情形,也即发生假UP现象,此时,基站需要继续轮询探测,并在端口UP时发送探测请求报文以确定是否为假UP。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先建立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从而根据该管理通道连接,从网管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实现上层业务配置。基于应用场景不同,如PnP场景或近端开站场景,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下面对不同场景下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进行详细说明。
由于基站传输免规划、免配置后,网管无需配置基站相关传输参数,导致基站和网管无法感知对方IP。基于此,在PnP场景下,基站和网管可以利用DHCP组播报文及路由器DHCP Realy,将组播报文转换为单播报文的方式,交互对端MP IP,如此,可以根据交互所得MP IP建立管理通道连接。
其中,DHCP报文具体包括Solicit、Advertise、Request和Reply四种类型报文,在采用DHCP报文进行交互时可以采用DHCP v6的2次消息交互,也可以采用DHCP v6的4次消息交互,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交互MP IP时可以是基站作为DHCP客户端,网管作为DHCP服务器端,网管向基站通知网管自身的MP IP,以使基站根据网管的MP IP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也可以是基站作为DHCP服务器端,网管作为DHCP客户端,由基站向网管通知基站的MP IP,从而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参见图12a所示的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信令流程图以及图12b所示的基站配置方法流程图,在该示例中,基站向网管通知基站自身MP IP,从而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该方法具体包括:
1、基站配置人员在网管上配置基站的配置信息;
其中,配置信息包括针对所述基站的VLAN规划规则,该规划规则具体包括VLAN与业务的对应关系。
2、传输网配置人员在路由器上配置:对应基站传输接口的VLAN ID、IP、VLAN接口的IP前缀对应的RA、DHCP Relay;
其中,DHCP Relay的Server IP为网管IP,如此,路由器可以将组播报文转换为目的地址为网管IP的单播报文。
3、路由器周期性发布RA,通知基站对应的前缀等信息;
4、基站收到RA后,自动生成VLAN ID、Interface IP及路由;
具体地,VLAN接口的VLAN ID参数取值为无效值,如取值为0时,即表征自动生成VLAN ID,此时,基站根据RA报文对应的VLAN ID自动生成VLAN ID。
接着,基站可以根据VLAN接口上接收到所述RA报文的网络地址前缀,利用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自动生成全球单播地址作为Interface IP,并根据RA报文的VLAN ID确定对应的VRF,然后针对每个VRF,将RA报文的源地址作为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根据目的地址::0/0和所述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生成缺省路由。
5、基站使用步骤4收到RA的VLAN,针对每个VLAN接口均发送DHCP请求组播报文;
其中,DHCP请求组播报文在每个VLAN接口发送时,携带对应VLAN接口生成的全球单播地址,也即根据RA报文生成的对应VLAN ID的Interface IP作为临时的基站MP IP。在实际应用时,基站可以将基站标识和基站MP IP一并写入Option字段,以生成DHCP请求组播报文。
6、路由器将DHCP请求组播报文通过DHCP Relay转换成请求单播报文,并且发送给网管;
其中,请求组播报文和请求单播报文具体可以为Solicit报文。
7、网管接收DHCP请求单播报文后,保存基站标识与基站MP IP的映射关系,并且回复DHCP响应报文;
其中,响应报文具体可以为Reply报文。
8、网管连接基站,建立管理通道连接;
在具体实现时,网管可以发起TCP连接,基站响应该连接,从而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网管也可以通过发起流传输控制协议(Stream Control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连接,从而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9、网管利用管理通道连接将基站配置信息下发给基站。
具体地,基站可以根据配置信息中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即上层业务与VLAN接口的对应关系实现上层业务配置。
接下来,请参见图13所示的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信令流程图,在该示例中,网管向基站通知网管MP IP,从而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该方法具体包括:
1、基站配置人员在网管上配置基站的配置信息;
2、传输网配置人员在路由器上配置:对应基站传输接口的VLAN ID、IP、VLAN接口的IP前缀对应的RA、DHCP Relay;
3、路由器周期性发布RA,通知基站对应的前缀等信息;
4、基站收到RA后,自动生成VLAN ID、Interface IP及路由;
步骤1至4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图12a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5、基站使用步骤4中接收到RA的VLAN,针对每个VLAN接口均发送DHCP请求组播报文;
其中,DHCP请求组播报文在每个VLAN接口发送时,将基站标识携带在DHCP请求组播报文的Option字段中。
6、路由器将DHCP请求组播报文通过DHCP Relay转换成请求单播报文,并且发送给网管。
其中,请求组播报文和请求单播报文具体可以为Solicit报文。
7、网管接收DHCP请求单播报文后,回复DHCP响应报文;
其中,DHCP响应报文的Option字段中携带有网管MP IP,响应报文具体可以为Reply报文,其可以经过路由器转发返回至基站。需要说明的是,DHCP响应报文具体可以是DHCP响应单播报文,经过DHCP Relay可以转换为DHCP响应组播报文,进而发送至基站。
8、基站接收到DHCP响应报文,根据网管MP IP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在具体实现时,基站可以发起TCP连接,从而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9、网管利用管理通道连接将基站配置信息下发给基站。
如此,基站可以根据配置信息中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即上层业务与VLAN接口的对应关系实现上层业务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4,传输网配置人员在基站连接的路由上配置RA时,还可以指定DNS Server,具体为将DNS Server地址配置为网管的MP IP,如此,基站接收到RA报文时,除了根据RA的前缀自动生成全球单播地址,还连接DNS Server以获取所述网管的MP IP,如此,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网管的MP IP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当然,基站也可以预置网管的MP IP,如在所述基站出厂时预置的网管的MP IP,或者以近端连接方式配置的网管的MP IP,其中,近端连接方式包括插入USB闪存盘、记忆卡或者蓝牙等,如此,基站还可以基于预置的网管的MP IP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接下来,对近端开站场景下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实现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一种实现方式为,基站作为DHCP客户端,网管作为DHCP服务器端,基站配置信息中存储有网管的MP IP,如此基站可以连接到网管,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另一种实现方式为,网管作为DHCP客户端,基站作为DHCP服务器端,基站的Interface IP是根据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自动生成,网管并不感知基站的Interface IP,为此,需要基站将上述Interface IP作为MP IP通知网管。
其中,基站向网管通知基站MP IP是通过基站进行DHCP Relay实现的。具体地,基站启动DHCP Relay,所述DHCP Relay的Server IP为网管的MP IP,然后基站发送基于DHCP的组播报文,通过DHCP Relay将该组播报文转换为单播报文,当网管接收到该单播报文时,可以根据单播报文的Option字段中携带的基站的MP IP发起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基站响应于所述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之间的管理通道连接。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具体示例对近端开站场景下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参见图15所示的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信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1、基站配置人员将预先配置好的配置信息近端配置到基站;
2、传输网配置人员在路由器上配置:对应基站传输接口的VLAN、IP、VLAN接口对应的IP前缀对应的RA;
3、路由器周期性发布RA,通知基站对应的前缀等信息;
4、基站接收到RA,根据RA自动生成VLAN ID、Interface IP及路由。
其中,配置信息、在路由器上配置VLAN、IP、RA以及生成VLAN ID、Interface IP及路由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12a相关内容描述。
5、基站根据网管的MP IP自动启动DHCP Relay;
其中,DHCP Relay的Server IP为网管的MP IP。
6、基站使用步骤4收到RA的VLAN,针对每个VLAN接口均发送DHCP请求组播报文;其中,DHCP请求组播报文在每个VLAN接口发送时,携带对应VLAN接口生成的全球单播地址,也即根据RA报文生成的对应VLAN ID的Interface IP作为基站MP IP。在实际应用时,基站可以将基站标识和基站MP IP一并写入Option字段,以生成DHCP请求组播报文。
7、基站通过内部的DHCP Realy将DHCP请求组播报文转换成请求单播报文,并且发送给网管。
8、网管接收到DHCP请求单播报文,保存基站标识与基站MP IP的映射关系,并且回复DHCP响应报文。
9、网管连接基站,建立管理通道连接;
10、网管利用管理通道连接将基站配置信息下发给基站。
其中,步骤8至10可以参见图12a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场景下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6所示的建立管理通道连接的信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1、基站配置人员将预先配置好的配置信息近端配置到基站;
2、传输网配置人员在路由器上配置:对应基站传输接口的VLAN、IP、VLAN接口对应的IP前缀对应的RA;
3、路由器周期性发布RA,通知基站对应的前缀等信息;
4、基站接收到RA,根据RA自动生成VLAN ID、Interface IP及路由;
5、基站使用步骤4中接收到RA的VLAN,针对每个VLAN接口均发送DHCP请求组播报文;
6、Public DHCP Server接收到DHCP请求组播报文,返回DHCP响应报文;
其中,响应报文中携带CA服务器地址、安全网关地址以及网管地址;
7、基站根据CA服务器的地址从CA服务器获取CA证书;
8、基站根据DHCP响应报文中安全网关的地址,及第4步生成的全球单播地址创建IKE连接,建立基站和安全网关的IPsec隧道;
在具体实现时,基站可以通过遍历第4步生成的全球单播地址的方式尝试创建IKE连接。
9、基站根据DHCP响应报文中的网管地址,向网管发送地址分配请求报文,以请求MP、CP、UP地址;
其中,地址分配请求报文使用Ipsec进行加密;
10、网管在对应的业务地址池中,给基站分配MP IP、CP IP、UP IP,并向基站返回上述MP IP、CP IP和UP IP;
11、基站根据网管分配的上述MP IP、CP IP、UP IP生成对应的链路连接。
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自动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如此,在根据RA报文自动生成VLAN ID、Interface IP和路由后,可以根据网管通过管理通道连接下发的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以及预先生成的VLAN ID和针对VLAN Interface的Interface IP自动确定上层业务的VLAN及IP。
以上对本申请中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进行说明,以下对执行上述基站配置方法的装置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配置装置具体可以是基站内部的装置,也可以是独立于基站的可以连接到基站的装置,其具有实现对应于上述图3至图16任意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基站配置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所述基站配置装置1700包括:
生成单元1710,用于接收路由器通告报文,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接口网络地址和路由;
获取单元1720,用于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所述上层业务包括管理面业务、控制面业务和用户面业务;
确定单元1730,用于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具体实现时,该生成单元1710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301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1部分的描述;该获取单元1720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302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2部分的描述;该确定单元1730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303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3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装置1700还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所述获取单元172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管理通道连接从所述网管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
具体实现时,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管理通道连接,具体可以参加图12a至图16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获取单元1720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302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2部分的描述。
可选地,所述关联信息包括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
所述确定单元1730具体用于:
根据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网络地址。
具体实现时,确定单元1730可以用于执行S303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3部分的描述。
可选地,所述关联信息还包括所述上层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单元1730具体用于:
根据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
根据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所述上层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接口,将所述虚拟局域网接口上预先生成的接口网络地址确定为所述上层业务的网络地址。
具体实现时,确定单元1730可以用于执行S303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3部分的描述。
可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包括:
交互子单元,用于通过组播报文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单播报文的方式和网管交互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建立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可选地,所述交互子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基站的基站标识和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为根据所述路由器请求报文生成的对应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的所述接口网络地址。
具体实现时,交互子单元用于通过向网管发送基站MP IP的方式交互对端MP IP,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图12a和图12b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
可选地,所述交互子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基站标识;
接收所述网管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时发送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单播报文经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得到的响应组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具体实现时,交互子单元用于通过接收网管发送的网管MP IP方式交互对端MPIP,具体实现可以参加图13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
可选地,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地址字段可以被配置为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访问域名解析服务器以获取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具体实现时,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基于域名解析服务器建立管理通道连接,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图14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
可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预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可选地,所述预置的管理面的网络地址包括:
在所述基站出厂时预置的或者以近端连接方式配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可选地,在近端开站场景下,基站作为服务器端时,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启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所述中继的服务地址为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发送基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将所述组播报文转换为单播报文,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单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的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发起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
响应于所述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之间的管理通道连接。
具体实现时,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基站自身进行DHCP Relay的方式向网管通知基站MP IP,从而建立管理通道连接,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图15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720具体用于:
接收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
根据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中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和业务字段确定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标识的虚拟局域网适用的上层业务;
所述确定单元173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标识的虚拟局域网适用的上层业务,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具体实现时,获取单元1720用于执行S302中的方法,确定单元1730用于执行S303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2、S303部分的描述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
可选地,所述上层业务还包括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网管通过所述管理通道连接下发的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地址分配消息,所述地址分配消息包括所述网管基于管理面业务、控制面业务和用户面业务各自对应的地址池为所述基站分配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控制面网络地址和用户面网络地址;
所述确定单元173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消息确定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控制面网络地址及用户面业网络地址。
具体实现时,确定单元1730用于执行S303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3部分的描述以及图16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
可选地,所述装置1700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探测请求报文;
所述确定单元1730,还用于当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响应的探测通告报文时,则确定物理端口处于开启状态,当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通告报文时,则确定所述物理端口处于假开启状态,更新所述物理端口的协商模式和协商速率,继续进行探测直至接收到所述探测通告报文。
具体实现时,确定单元1730用于通过自检测方式确定端口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具体实现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
可选地,所述生成单元1710具体用于:
根据通过物理端口接收到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识自动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
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携带的网络地址前缀,利用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自动生成全球单播地址作为接口网络地址。
具体实现时,生成单元1710用于执行S301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1部分的描述以及图5、图6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
可选地,所述生成单元171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识或接收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物理端口对应的物理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域,针对每个所述虚拟路由转发域分别生成缺省路由,所述缺省路由包括目的地址和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所述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为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源地址;或者,
以针对虚拟局域网接口自动生成的所述接口网络地址为源地址,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源地址为源地址路由下一跳地址,生成源地址路由。
具体实现时,生成单元1710用于执行S301中的方法,具体请参考图3示出的方法实施例对S301部分的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相关内容描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具体可以基站。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基站1800包括处理器1801和存储器1802,其中,所述存储器18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18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来执行上述图3提供的基站配置方法。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处理器1801用于实现如下操作:
接收路由器通告报文,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接口网络地址和路由;
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所述上层业务包括管理面业务、控制面业务和用户面业务;
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可选地,处理器1801还用于实现如下操作:
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对应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根据所述管理通道连接从所述网管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
可选地,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上层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
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根据所述上层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网络地址。
可选地,所述关联信息包括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
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网络地址。
可选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通过组播报文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单播报文的方式和网管交互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可选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基站的基站标识和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为根据所述路由器请求报文生成的对应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的所述接口网络地址。
可选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基站标识;
接收所述网管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时发送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单播报文经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得到的响应组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可选地,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地址字段被配置为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访问域名解析服务器以获取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可选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基于预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可选地,预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包括在所述基站出厂时预置的或者以近端连接方式配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可选地,在近端开站场景下,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启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所述中继的服务地址为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发送基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将所述组播报文转换为单播报文,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单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的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发起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
响应于所述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之间的管理通道连接。
可选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接收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
根据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中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和业务字段确定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标识的虚拟局域网适用的上层业务;
根据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标识的虚拟局域网适用的上层业务,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可选地,所述上层业务还包括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根据所述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可选地,处理器18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发送探测请求报文;
当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响应的探测通告报文时,则确定物理端口处于开启状态,当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通告报文时,则确定所述物理端口处于假开启状态,继续进行探测直至接收到所述探测通告报文。
可选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根据通过物理端口接收到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识自动生成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标识;
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携带的网络地址前缀,利用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自动生成全球单播地址作为接口网络地址。
可选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识或接收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物理端口对应的物理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域,针对每个所述虚拟路由转发域分别生成缺省路由,所述缺省路由包括目的地址和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所述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为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源地址。
可选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执行下述操作:
以针对虚拟局域网接口自动生成的所述接口网络地址为源地址,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源地址为源地址路由下一跳地址,生成源地址路由。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1900,下面将结合装置1900的示意性框图即图19,对装置1900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该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901和接口电路1902,当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1901中执行时,可以使得该装置1900实现图3至图16所示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配置方法。该接口电路1902,可以用于接收程序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者,该接口电路1902可以用于装置190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比如交互控制信令和/或业务数据等。该接口电路1902可以为代码和/或数据读写接口电路,或者,该接口电路1902可以为通信处理器与收发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接口电路。可选的,该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903,该存储器1903可以用于存储所需的涉及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可选的,该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供电电路1904,该供电电路1904可以用于为该处理器1901供电,该供电电路1904可以与处理器1901位于同一个芯片内,或者,位于处理器1901所在的芯片之外的另一个芯片内。可选的,该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总线1905,该装置1900中的各个部分可以通过总线1905互联。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供电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个:供电线路,供电子系统、电源管理芯片、功耗管理处理器或功耗管理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收发装置、或者接口电路、或者收发器中可以包括单独的发送器,和/或,单独的接收器,也可以是发送器和接收器集成一体。收发装置、接口电路、或者收发器可以在相应的处理器的指示下工作。可选的,发送器可以对应物理设备中发射机,接收器可以对应物理设备中的接收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的基站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在一种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基站配置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0)

1.一种基站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路由器通告报文,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接口网络地址和路由;
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所述上层业务包括管理面业务、控制面业务和用户面业务;
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所述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管理通道连接从所述网管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信息包括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包括:
根据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网络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信息还包括所述上层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包括:
根据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
根据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所述上层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接口,将所述虚拟局域网接口上预先生成的接口网络地址确定为所述上层业务的网络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包括:
基站和网管通过组播报文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单播报文的方式交互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和网管通过组播报文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单播报文的方式交互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包括:
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基站的基站标识和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为根据所述路由器请求报文生成的对应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的所述接口网络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和网管通过组播报文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单播报文的方式交互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包括:
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基站标识;
接收所述网管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时发送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单播报文经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得到的响应组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8.根据权利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地址字段被配置为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所述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包括:
访问域名解析服务器以获取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9.根据权利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包括:
基于预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的管理面的网络地址包括:
在所述基站出厂时预置的或者以近端连接方式配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近端开站场景下,基站作为服务器端时,所述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包括:
启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所述中继的服务地址为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发送基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组播报文,通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将所述组播报文转换为单播报文,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单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的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发起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
响应于所述管理通道连接建立请求,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之间的管理通道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包括:
接收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
根据所述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中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和业务字段确定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标识的虚拟局域网适用的上层业务;
所述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字段标识的虚拟局域网适用的上层业务,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业务还包括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网管通过所述管理通道连接下发的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地址分配消息,所述地址分配消息包括所述网管基于管理面业务、控制面业务和用户面业务各自对应的地址池为所述基站分配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控制面网络地址和用户面网络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因特网密钥交换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地址分配消息确定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控制面网络地址及用户面业网络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探测请求报文;
当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响应的探测通告报文时,则确定物理端口处于开启状态,当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探测通告报文时,则确定所述物理端口处于假开启状态,更新所述物理端口的协商模式和协商速率,继续进行探测直至接收到所述探测通告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配置机制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接口网络地址包括:
根据通过物理端口接收到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识自动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
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携带的网络地址前缀,利用无状态地址配置机制自动生成全球单播地址作为接口网络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生成路由包括:
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识或接收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物理端口对应的物理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域,针对每个所述虚拟路由转发域分别生成缺省路由,所述缺省路由包括目的地址和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所述缺省路由下一跳地址为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源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生成路由包括:
以针对虚拟局域网接口自动生成的所述接口网络地址为源地址,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源地址为源地址路由下一跳地址,生成源地址路由。
18.一种基站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接收路由器通告报文,根据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生成虚拟局域网标识、接口网络地址和路由;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所述上层业务包括管理面业务、控制面业务和用户面业务;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及网络地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管理通道连接从所述网管获取上层业务的关联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信息包括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和所述接口网络地址,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网络地址。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信息还包括所述上层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针对所述基站的虚拟局域网用途规则以及预先生成的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
根据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和所述上层业务与虚拟局域网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层业务的虚拟局域网对应的虚拟局域网接口,将所述虚拟局域网接口上预先生成的接口网络地址确定为所述上层业务的网络地址。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包括:
交互子单元,用于通过组播报文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单播报文的方式和网管交互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建立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端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子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基站的基站标识和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所述基站的管理面网络地址为根据所述路由器请求报文生成的对应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识的所述接口网络地址。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子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虚拟局域网接口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以使路由器将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为请求单播报文,并向所述网管发送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请求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基站标识;
接收所述网管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单播报文时发送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单播报文经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转换得到的响应组播报文;所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响应组播报文的选项字段中携带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25.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通告报文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地址字段被配置为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访问域名解析服务器以获取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根据所述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26.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预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建立所述基站与网管的管理通道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的管理面的网络地址包括:
在所述基站出厂时预置的或者以近端连接方式配置的网管的管理面网络地址。
2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配置方法。
2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接口电路获取程序指令,根据所述程序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配置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配置方法。
CN201910925492.8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2584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5492.8A CN112584393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20870230.8A EP4027688A4 (en) 2019-09-27 2020-07-22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AND MEDIUM
PCT/CN2020/103438 WO2021057217A1 (zh) 2019-09-27 2020-07-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5492.8A CN112584393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393A true CN112584393A (zh) 2021-03-30
CN112584393B CN112584393B (zh) 2022-07-22

Family

ID=7511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5492.8A Active CN112584393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27688A4 (zh)
CN (1) CN112584393B (zh)
WO (1) WO202105721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0485A (zh) * 2021-12-01 2022-02-11 罗森伯格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远端单元开站的方法、基带单元、通信系统和介质
CN114143771A (zh) * 2021-11-25 2022-03-0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74310A (zh) * 2022-05-16 2022-10-11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Pdn拨号及配置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6988A (zh) * 2022-10-09 2022-1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实现IPSec网关动态组网的方法
WO2023056845A1 (zh) * 2021-10-09 2023-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6095000A (zh) * 2023-02-13 2023-05-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8335B (zh) * 2021-06-10 2022-09-06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2135B (zh) * 2021-08-04 2023-04-07 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cdn通信方法、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13489618B (zh) * 2021-09-06 2021-12-24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铁路系统中交换机三层路由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5118778B (zh) * 2022-06-28 2024-06-07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630A (zh) * 2003-12-23 2005-11-02 阿尔卡特公司 用于增加可用的用户vlan空间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52504A (zh) * 2008-04-03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站系统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
CN101425954A (zh) * 2008-12-15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配置虚拟局域网编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341668A1 (en) * 2010-01-05 2011-07-06 Alcatel Lucent Transport of a traffic flow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27302A (zh) * 2016-05-20 2016-10-1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6453307A (zh) * 2016-10-10 2017-02-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on承载小基站回传的网络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61871A (zh) * 2019-04-11 2019-07-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站开站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3963B2 (ja) * 2001-12-28 2006-08-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サブネット接続切り換え通信システム
KR100886433B1 (ko) * 2006-08-18 2009-03-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확장된 브릿지를 이용한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IPv6지원 방법
CN107370629A (zh) * 2012-01-16 2017-11-21 诺基亚通信公司 供应商特定的基站自动配置框架
US8514828B1 (en) * 2012-10-30 2013-08-20 Aruba Networks, Inc. Hom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identification for roaming mobile clients
CN104618942B (zh) * 2014-12-30 2018-03-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tn组网的基站自动启动方法、基站和rnc
CN106789655B (zh) * 2016-11-28 2020-09-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通告报文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630A (zh) * 2003-12-23 2005-11-02 阿尔卡特公司 用于增加可用的用户vlan空间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52504A (zh) * 2008-04-03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站系统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
CN101425954A (zh) * 2008-12-15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配置虚拟局域网编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341668A1 (en) * 2010-01-05 2011-07-06 Alcatel Lucent Transport of a traffic flow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27302A (zh) * 2016-05-20 2016-10-1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6453307A (zh) * 2016-10-10 2017-02-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on承载小基站回传的网络安全防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61871A (zh) * 2019-04-11 2019-07-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站开站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6845A1 (zh) * 2021-10-09 2023-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143771A (zh) * 2021-11-25 2022-03-0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43771B (zh) * 2021-11-25 2024-02-27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40485A (zh) * 2021-12-01 2022-02-11 罗森伯格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远端单元开站的方法、基带单元、通信系统和介质
CN115174310A (zh) * 2022-05-16 2022-10-11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Pdn拨号及配置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4310B (zh) * 2022-05-16 2024-04-05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Pdn拨号及配置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6988A (zh) * 2022-10-09 2022-1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实现IPSec网关动态组网的方法
CN115296988B (zh) * 2022-10-09 2023-03-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实现IPSec网关动态组网的方法
CN116095000A (zh) * 2023-02-13 2023-05-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95000B (zh) * 2023-02-13 2024-05-1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27688A1 (en) 2022-07-13
EP4027688A4 (en) 2022-10-26
CN112584393B (zh) 2022-07-22
WO2021057217A1 (zh)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84393B (zh) 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838203B2 (en) Multipath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484203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NVO3 network and MPLS network, and apparatus
US8539055B2 (en) Device abstraction in autonomou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JP5602937B2 (ja) リレーノードと構成エンティティの間の接続性の確立
US20130182651A1 (e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lient Internet Protocol Conflict Detection
US8359644B2 (en) Seamless data networking
KR101223235B1 (ko) 무선랜 단말의 와이브로 네트워크 연동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US10454880B2 (en) IP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US20090049164A1 (en)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enabling call and arrival
CN1954309A (zh) 使用ip接入网络的服务网络选择与多穴查找
CN106255089B (zh) 一种无线三层漫游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69939B (zh) 数据通信网中网元管理方法、网管、网关网元及系统
US20160080318A1 (en)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release on behalf of a user
WO2022142905A1 (zh) 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13472913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259292B (zh) 建立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KR101712922B1 (ko) 동적 터널엔드 방식의 가상 사설 네트워크 시스템과 그를 위한 가상 라우터 및 매니저 장치
KR101786616B1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에서 서브넷을 지원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EP322804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data to cellular network
US11811728B1 (en)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 (BNG) as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server
US20240146688A1 (en)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 (bng) as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server
US2022041783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tecting a local area network comprising a network switch to which a station is connected by cable connection
CN109660439B (zh) 一种终端互访管理系统及方法
KR20170078482A (ko) Ip 통신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