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362A -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4362A
CN112584362A CN201910926952.9A CN201910926952A CN112584362A CN 112584362 A CN112584362 A CN 112584362A CN 201910926952 A CN201910926952 A CN 201910926952A CN 112584362 A CN112584362 A CN 112584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node
self
angle
device 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69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军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9269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4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4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根据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点击触发指令确定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节点,目标节点为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中的其中一个;与目标节点建立蓝牙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具体涉及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比如,手机)成为了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现有数据传输方式中,通过蓝牙方式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即首先打开两个移动终端的蓝牙开关,然后在移动终端的蓝牙可用设备列表中显示出附近可以搜索到的所有蓝牙设备,最后用户可从搜索到的蓝牙可用设备列表中挑选出正确的蓝牙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但在聚会、地铁、火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蓝牙可用设备列表会显示众多的蓝牙设备,用户很难从列表中直接挑选出正确的蓝牙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导致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配对连接过程繁琐复杂。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蓝牙可用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蓝牙可用设备列表中显示出众多的蓝牙设备,并且。蓝牙设备名称以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手机型号等呈现,缺少辨识度,导致用户从中找出正确的蓝牙对象进行连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简化了蓝牙连接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包括:
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
根据所述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点击触发指令确定所述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中的其中一个;
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蓝牙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连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
第一确定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
第二确定模块,设置为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点击触发指令确定所述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中的其中一个;
建立连接模块,设置为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蓝牙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包括:存储器,蓝牙模块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设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所述蓝牙模块,设置为接收或广播蓝牙信号,以及进行无线网络通讯;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蓝牙可用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通信节点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到达角的显示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发角的显示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到达角确定自寻设备列表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用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寻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出发角确定自寻设备列表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用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寻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蓝牙显示列表界面与自寻设备列表显示蓝牙设备的切换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由第二通信节点执行。其中,第二通信节点可以为具备蓝牙连接功能,且支持蓝牙5.1功能模块的手持设备,也可以为支持蓝牙5.1功能模块的可穿戴设备,对此并不进行限定。比如,第二通信节点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腕表等。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通信节点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在手持设备中配置蓝牙5.1模块。其中,蓝牙5.1模块中增加蓝牙测向功能,即可以检测蓝牙信号的方向。在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出发角,与蓝牙5.1模块在第一通信节点的安装位置有关。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到达角,与蓝牙5.1模块在第二通信节点的安装位置有关。在一实施例中,以蓝牙5.1模块安装在手持设备的上方(即距离摄像头较近的一侧)为例,对蓝牙连接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蓝牙连接方法包括S110-S140。
S110、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
其中,第一通信节点可以为具备蓝牙连接功能的手持设备。比如,第一通信节点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腕表等。在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即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可用设备列表中搜索并显示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的设备名称或MAC地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节点指的是广播蓝牙信号的发送方,并非传输蓝牙文件的发送方;第二通信节点指的是接收蓝牙信号的接收方,并非接收蓝牙文件的接收方。
S120、根据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
在一实施例中,在采用蓝牙信号的到达角快速识别需配对蓝牙设备,并确定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节点配置天线矩阵,并支持到达角(Angle of Arrive,AoA)算法。在一实施例中,在采用蓝牙信号的出发角快速识别需配置蓝牙设备,并确定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配置天线矩阵,并支持出发角(Angle ofDepart,AoD)算法。在一实施例中,天线矩阵可以为3*3矩阵,也可以为4*4矩阵,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到达角的显示示意图。示例性地,以天线矩阵为3*3矩阵为例,对到达角的确定过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在两个第二通信节点(分别为第二通信节点1和第二通信节点2)中分别配置3*3的天线矩阵,并且支持蓝牙5.1协议,以及支持AoA算法。第二通信节点1和第二通信节点2不断接收附近的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在实施例中,将第二通信节点1中的3*3天线矩阵作为一个平面,记为平面1;将第二通信节点2中的3*3天线矩阵作为另一个平面,记为平面2。在平面1和平面2中分别有一个信号点,这两个信号点不断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第一通信节点为空间中的另一个信号点,该信号点与接收蓝牙信号的信号点连接成一条线段,该线段与平面1之间存在一个夹角,记为θ1,以及该线段与平面2之间存在一个夹角,记为θ2,即θ1和θ2分别为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1,以及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2之间蓝牙信号的到达角。
在一实施例中,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发角的显示示意图。示例性地,以天线矩阵为3*3矩阵为例,对出发角的确定过程进行描述。如图5所示,在两个第一通信节点(分别为第一通信节点1和第一通信节点2)以及一个第二通信节点中分别配置3*3的天线矩阵,并且支持蓝牙5.1协议,以及支持AoD算法。第一通信节点1和第一通信节点2不断向外广播蓝牙信号。在实施例中,将第一通信节点1中的3*3天线矩阵作为一个平面,记为平面1;将第一通信节点2中的3*3天线矩阵作为另一平面,记为平面2。在平面1和平面2中分别有一个信号点,这两个信号点不断向外广播蓝牙信号,第二通信节点为空间中的另一个信号点,第二通信节点的信号点与广播蓝牙信号的点连接成一条线段,该线段与平面1之间存在一个夹角,记为θ1,以及该线段与平面2之间存在一个夹角,记为θ2,即θ1和θ2分别为第一通信节点1与第二通信节点,以及第一通信节点2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蓝牙信号的出发角。
在实施例中,在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之后,确定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到达角或出发角,然后将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进行比对分析,在到达角或出发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将第一通信节点自动加入第二通信节点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相应的,若第一通信节点的到达角或出发角未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自动从第二通信节点的自寻设备列表中移除。
在一实施例中,到达角和出发角所对应的预设角度范围是相同的,比如,预设角度范围为90°±5°,即预设角度范围为85°-95°。在实施例中,自寻设备列表用于显示蓝牙信号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所有第一通信节点的列表,即自寻设备列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在通过到达角快速识别出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作为蓝牙信号接收端的第二通信节点内置支持蓝牙5.1的蓝牙模块,以及具有3*3的天线矩阵,以及支持AoA算法,而作为蓝牙信号发送端的第一通信节点,内置蓝牙模块。当第二通信节点正对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时,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可以在第二通信节点的自寻设备列表中显示出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在通过出发角快速识别出所要配置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作为蓝牙信号发送端的第一通信节点,以及作为蓝牙信号接收端的第二通信节点,均内置支持蓝牙5.1的蓝牙模块,以及具有3*3的天线矩阵,以及支持AoD算法。当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正对第二通信节点时,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可以在第二通信节点的自寻设备列表中显示出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
S130、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点击触发指令确定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节点。
其中,目标节点为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中的其中一个。在实施例中,用户点击触发指令指的是用户在第二通信节点的显示界面所触发的指令。其中,用户点击触发指令可以为通过用户手指触摸操作而生成的指令,也可以为通过触控笔而生成的指令,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实施例中,在确定自寻设备列表之后,用户可点击自寻设备列表中的每个第一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可根据用户点击触发的位置确定对应的目标节点。
S140、与目标节点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在自寻设备列表中包含一个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用户可直接点击该第一通信节点的设备名称或MAC地址,即可与第二通信节点建立蓝牙连接;在自寻设备列表中包含至少两个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用户需根据自身需求查找所要配置的第一通信节点,并点击该第一通信节点的设备名称或MAC地址,以与第二通信节点建立蓝牙连接,实现了用户无需从包含数量众多蓝牙设备的可用设备列表中查找目标节点,而可直接点击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快速进行蓝牙配对连接,大大简化了用户挑选第一通信节点的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包括:判断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是否处于预设角度范围;将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处于预设角度范围的第一通信节点,自动加入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
在实施例中,每个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同的,即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到达第二通信节点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也是不同的。将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到达第二通信节点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进行比对分析。可选地,预设角度范围为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比如,第一阈值为85°,第二阈值为95°,即判断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是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
在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到达第二通信节点的到达角或出发角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表明该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将该第一通信节点自动加入第二通信节点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中。
在一实施例中,在自动加入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之后,蓝牙连接方法,还包括:将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处于预设角度范围的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显示在自寻设备列表中,设备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设备名称和型号,MAC地址。在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向用户展示自寻设备列表中所包含的第一通信节点,可将第一通信节点所对应的设备名称和类型,或者,MAC地址显示在第二通信节点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中。比如,在设备参数为设备名称和型号时,可以为XX手机,也可以为XX型号1等;在设备参数为MAC地址时,可以为6D:76:73:C6:49:3B,70:5B:D2:DF:69:FC等。
在一实施例中,在自寻设备列表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检测每个第一通信节点的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按照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对自寻设备列表中的每个第一通信节点进行排序。
在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更直接快速地查找到目标节点,可按照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对自寻设备列表中的多个第一通信节点进行排序。在实施例中,在自寻设备列表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节点检测自寻设备列表中的每个第一通信节点的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并按照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的强弱对自寻设备列表中的每个第一通信节点进行排序,即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最大的第一通信节点,为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第一个节点;而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最小的第一通信节点,为自寻设备列表中的最后一个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启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的蓝牙开关;初始化第二通信节点自身的到达角计算功能或出发角计算功能。
在实施例中,在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建立蓝牙连接之前,需分别启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的蓝牙功能,即打开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的蓝牙开关,然后对第二通信节点自身的到达角计算功能或出发角计算功能进行初始化,以初始化AoA算法或AoD算法的使用环境,并加载AoA算法或AoD算法的相关配置参数。在一实施例中,在采用到达角快速识别出目标节点的情况下,对第二通信节点的到达角计算功能进行初始化,以初始化AoA算法的使用环境,并加载AoA算法的相关配置参数。在一实施例中,在采用出发角快速识别出目标节点的情况下,对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的出发角计算功能进行初始化,以初始化AoD算法的使用环境,并加载AoD算法的相关配置参数。
在实施例中,在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蓝牙开关的启动指令时,第一通信节点自动启动自身的蓝牙功能;在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蓝牙开关的启动指令时,第二通信节点自动启动自身的蓝牙功能。其中,蓝牙开关的启动指令包括:蓝牙快捷键的启动指令,或者,设置界面中的蓝牙按钮的启动指令,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在通过蓝牙信号的到达角确定对应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节点内置支持蓝牙5.1协议的蓝牙模块,以及蓝牙5.1芯片;第一通信节点配置蓝牙功能。在实施例中,在通过蓝牙信号的到达角确定对应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即只需第二通信节点判断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需要在第二通信节点内置支持蓝牙5.1协议的蓝牙模块,以及蓝牙5.1芯片;第一通信节点打开蓝牙开关,接受蓝牙配置申请,无需额外操作,即第一通信节点配置蓝牙功能。
示例性地,以手机蓝牙连接为例,假设手机A作为蓝牙信号的接收端,即手机A作为第二通信节点,内置支持蓝牙5.1协议的蓝牙模块,具有3*3的天线矩阵,并支持AoA算法;手机B作为蓝牙信号的发送端,即手机B作为多个第一通信节点中的其中一个,具有蓝牙模块。示例性地,假设手机A为XX型号1,手机B为XX型号2。在实施例中,在用户打开手机A和手机B的蓝牙开关,并且手机A完成自身到达角计算功能的初始化之后,用户将手机A对准手机B,手机A的界面上可以单独显示出自身正对着的作为发送端的手机B,从而可以快速地选择蓝牙配对,完成蓝牙连接。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到达角确定自寻设备列表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蓝牙连接方法包括S210-S290。
S210、打开蓝牙开关。
在实施例中,打开进行蓝牙连接的双方的蓝牙功能,即手机A和手机B打开各自的蓝牙开关,此时手机A的可用设备列表中显示出附近搜索到的所有蓝牙设备,包括手机B的蓝牙设备。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用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可用设备列表中显示手机B,以及手机A附近的其它蓝牙设备。
S220、初始化到达角计算功能。
在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手机A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手机B到达手机A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手机A初始化自身的到达角计算功能,以初始化AoA算法的使用环境,并加载AoA算法的相关配置参数。
S230、接收蓝牙设备信号。
在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手机B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需将手机A对准手机B,并且,通过手机A中的蓝牙模块不断接收附近蓝牙设备(包括手机B)的蓝牙信号。
S240、到达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250;若否,则执行S270。
在实施例中,手机A判断自身附近的所有蓝牙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即判断可用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蓝牙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若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执行S250;若否,则执行S270。
S250、是否在自寻设备列表中,若是,则执行S230;若否,则执行S260。
S260、加入自寻设备列表中。
在实施例中,判断手机B以及可用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蓝牙设备到达手机A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是否为90°±5°,在到达角为90°±5°的情况下,如果蓝牙设备(包括手机B)不在自寻设备列表中,则将该蓝牙设备加入自寻设备列表中。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寻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用设备列表中的手机B发送的蓝牙信号到达手机的到达角为90°±5°的情况下,手机A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中显示出手机B的蓝牙设备名称,即在自寻设备列表中显示有XX型号2。
S270、是否在自寻设备列表中,若否,则执行S230;若是,则执行S280。
S280、从自寻设备列表中移除。
在实施例中,手机A判断自身附近的所有蓝牙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即判断可用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蓝牙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比如,90°±5°)内,若未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判断是否在自寻设备列表中,若在自寻设备列表中,则将该第一通信节点从自寻设备列表中移除。
S290、根据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对自寻设备列表中的蓝牙设备进行重新排序。
在实施例中,若自寻设备列表中出现多个到达角为90°±5°的蓝牙设备,即多个到达角在90°±5°内的第一通信节点,根据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对自寻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蓝牙设备进行排序,信号强的排前面,信号弱的排后面,以供用户自主选择配对连接。在按照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完成对自寻设备列表中蓝牙设备的重新排序之后,返回执行S230。
在确定手机A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之后,手机A接收到用户点击触发指令,即用户点击如图8所示的自寻设备列表中的XX型号2,则手机B可接收到来自手机A的蓝牙配对申请,接受配对并进行蓝牙连接。本技术方案可以大大简化蓝牙列表的挑选过程,当第二通信节点朝向第一通信节点时,第二通信节点的界面上可以直接显示出自身正对着的第一通信节点,无需再从众多的蓝牙列表中挑选,可直接点击配对进行蓝牙连接,为用户使用蓝牙提供了更加舒畅的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在通过蓝牙信号的出发角确定对应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均内置支持蓝牙5.1协议的蓝牙模块,以及蓝牙5.1芯片。在实施例中,在通过蓝牙信号的出发角确定对应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即第二通信节点判断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需要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内置支持蓝牙5.1协议的蓝牙模块,以及蓝牙5.1芯片。
示例性地,以手机蓝牙连接为例,假设手机A作为蓝牙信号的发送端,内置支持蓝牙5.1的蓝牙模块,具有3*3的天线矩阵;手机B作为蓝牙信号的接收端,支持AoD算法。示例性地,假设手机A为XX型号1,手机B为XX型号2。在实施例中,在用户打开手机A和手机B的蓝牙开关,并且手机A和手机B完成自身出发角计算功能的初始化之后,用户将手机A对准手机B,手机B的界面上可以单独显示出正对着自身的作为发送端的手机A,从而可以快速地选择蓝牙配对,完成蓝牙连接。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出发角确定自寻设备列表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蓝牙连接方法包括S310-S390。
S310、打开蓝牙开关。
在实施例中,打开进行蓝牙连接的双方的蓝牙功能,即手机A和手机B打开各自的蓝牙开关,此时手机B的可用设备列表中显示出附近搜索到的所有蓝牙设备,包括手机A的蓝牙设备。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用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可用设备列表中显示手机A,以及手机B附近的其它蓝牙设备。
S320、初始化出发角计算功能。
在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手机B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手机A到达手机B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手机B初始化自身的出发角计算功能,以初始化AoD算法的使用环境,并加载AoD算法的相关配置参数。
S330、接收蓝牙设备信号。
在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手机A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在预设角度范围内,需将手机A对准手机B,并且,通过手机B中的蓝牙模块不断接收附近蓝牙设备(包括手机A)的蓝牙信号。
S340、出发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350;若否,则执行S370。
在实施例中,手机B判断自身附近的所有蓝牙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即判断可用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蓝牙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若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执行S350;若否,则执行S370。
S350、是否在自寻设备列表中,若是,则执行S330;若否,则执行S360。
S360、加入自寻设备列表中。
在实施例中,判断手机A以及可用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蓝牙设备到达手机B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是否为90°±5°,在出发角为90°±5°的情况下,如果蓝牙设备(包括手机A)不在自寻设备列表中,则将该蓝牙设备加入自寻设备列表中。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寻设备列表的显示示意图。如图11所示,可用设备列表中的手机A发送的蓝牙信号到达手机的出发角为90°±5°的情况下,手机B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中显示出手机A的蓝牙设备名称,即在自寻设备列表中显示XX型号1。
S370、是否在自寻设备列表中,若否,则执行S330;若是,则执行S380。
S380、从自寻设备列表中移除。
在实施例中,手机B判断自身附近的所有蓝牙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即判断可用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蓝牙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是否在预设角度范围(比如,90°±5°)内,若未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则判断是否在自寻设备列表中,若在自寻设备列表中,则将该第一通信节点从自寻设备列表中移除。
S390、根据蓝牙信号强弱对自寻设备列表中的蓝牙设备进行重新排序。
在实施例中,若自寻设备列表中出现多个出发角为90°±5°的蓝牙设备,根据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对自寻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蓝牙设备进行排序,信号强的排前面,信号弱的排后面,以供用户自主选择配对连接。在按照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完成对自寻设备列表中蓝牙设备的重新排序之后,返回执行S330。
在确定手机B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之后,手机B接收到用户点击触发指令,即用户点击如图11所示的自寻设备列表中的XX型号1,则手机A可接收到来自手机B的蓝牙配对申请,接受配对并进行蓝牙连接。本技术方案可以大大简化蓝牙列表的挑选过程,当用户将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对准第二通信节点时,在第二通信节点的自寻设备列表中直接显示出正对着自身的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无需再从众多的蓝牙列表中挑选,可直接点击配对进行蓝牙连接,为用户使用蓝牙提供了更加舒畅的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在蓝牙列表显示界面中增加自寻设备一栏,用于显示到达角或出发角为90°±5°的蓝牙设备。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蓝牙显示列表界面与自寻设备列表显示蓝牙设备的切换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初始化蓝牙显示列表界面中,显示有自寻设备一栏,在存在到达角或出发角在90°±5°的蓝牙设备的情况下,在自寻设备一栏中显示对应的蓝牙设备。示例性地,如图12右图所示,在自寻设备一栏中显示XX型号1。
在一实施例中,在通过到达角快速识别出所要配置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即目标节点)时,用户将所要建立蓝牙连接的第二通信节点对准第一通信节点,使得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的值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即第二通信节点的自寻设备列表中显示出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设备名称,使得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快速被识别。
在一实施例中,在通过出发角快速识别出所要配置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即目标节点)时,用户将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对准第二通信节点使得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出发角的值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即第二通信节点的自寻设备列表中显示出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设备名称,使得正对第二通信节点的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快速被识别。
在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实现了用户无需再从数量众多的可用设备列表中查找所要配对连接的第一通信节点,可直接点击自寻设备一栏中的蓝牙设备快速进行蓝牙配对连接,大大简化了用户挑选蓝牙设备的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蓝牙连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10、第一确定模块420、第二确定模块430和建立连接模块440。
接收模块410,设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
第一确定模块420,设置为根据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
第二确定模块430,设置为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点击触发指令确定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节点,目标节点为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中的其中一个;
建立连接模块440,设置为与目标节点建立蓝牙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设置为实现图2所示实施例的蓝牙连接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420,包括:
判断单元,设置为判断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是否处于预设角度范围;
加入单元,设置为将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处于预设角度范围的第一通信节点,自动加入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
在一实施例中,蓝牙连接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设置为在自动加入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之后,将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处于预设角度范围的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显示在自寻设备列表中,设备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设备名称和型号,MAC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在自寻设备列表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蓝牙连接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设置为检测每个第一通信节点的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
排序模块,设置为按照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对自寻设备列表中的每个第一通信节点进行排序。
在一实施例中,蓝牙连接装置,还包括:
启动模块,设置为在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之前,启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的蓝牙开关;
初始化模块,设置为初始化第二通信节点自身的到达角计算功能或出发角计算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在通过蓝牙信号的到达角确定对应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第二通信节点内置支持蓝牙5.1协议的蓝牙模块,以及蓝牙5.1芯片;第一通信节点配置蓝牙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在通过蓝牙信号的出发角确定对应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均内置支持蓝牙5.1协议的蓝牙模块,以及蓝牙5.1芯片。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节点,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530、输出装置540和蓝牙模块550。该通信节点中处理器5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图14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该通信节点中存储器5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图14中以一个存储器520为例。该通信节点的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和蓝牙模块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在该实施例中,该通信节点为第二通信节点。
存储器5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的通信节点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蓝牙连接装置中的接收模块410、第一确定模块420、第二确定模块430和建立连接模块440)。存储器5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通信节点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通信节点。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30设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产生与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蓝牙模块550,设置为接收或广播蓝牙信号,以及进行无线网络通讯。
上述提供的通信节点可设置为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蓝牙连接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该方法包括: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广播的蓝牙信号;根据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点击触发指令确定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节点,目标节点为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中的其中一个;与目标节点建立蓝牙连接。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设备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光盘(Compact Disk,CD))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Claims (10)

1.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
根据所述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点击触发指令确定所述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中的其中一个;
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蓝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包括:
判断每个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是否处于预设角度范围;
将所述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处于所述预设角度范围的第一通信节点,自动加入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动加入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处于所述预设角度范围的每个第一通信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显示在所述自寻设备列表中,所述设备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设备名称和型号,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寻设备列表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每个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
按照所述蓝牙接收信号强度值对所述自寻设备列表中的每个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进行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的蓝牙开关;
初始化第二通信节点自身的到达角计算功能或出发角计算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蓝牙信号的到达角确定对应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内置支持蓝牙5.1协议的蓝牙模块,以及蓝牙5.1芯片;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配置蓝牙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蓝牙信号的出发角确定对应自寻设备列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均内置支持蓝牙5.1协议的蓝牙模块,以及蓝牙5.1芯片。
8.一种蓝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广播的蓝牙信号;
第一确定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蓝牙信号的到达角或出发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自寻设备列表;
第二确定模块,设置为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点击触发指令确定所述自寻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节点中的其中一个;
建立连接模块,设置为与所述目标节点建立蓝牙连接。
9.一种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包括:存储器,蓝牙模块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设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所述蓝牙模块,设置为接收或广播蓝牙信号,以及进行无线网络通讯;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
CN201910926952.9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584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6952.9A CN112584362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6952.9A CN112584362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362A true CN112584362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0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6952.9A Pending CN112584362A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43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692A (zh) * 2021-04-21 2021-08-06 北京锐达仪表有限公司 仪表查找和连接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3035688A1 (zh) * 2021-09-07 2023-03-1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控制显示设备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692A (zh) * 2021-04-21 2021-08-06 北京锐达仪表有限公司 仪表查找和连接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225692B (zh) * 2021-04-21 2022-04-19 北京锐达仪表有限公司 仪表查找和连接方法、装置、系统及仪表
WO2023035688A1 (zh) * 2021-09-07 2023-03-1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控制显示设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80637B1 (ko) 연결 상태 프롬프팅 방법 및 장치
CN107247746B (zh) 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及终端
ES2769327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identificación de una seudoestación base, y terminal
CN107360536B (zh) 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678038B1 (ko) Wlan 자동 연결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CN104035951B (zh) 显示地图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762859B (zh) 壁纸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021642B (zh) 应用程序推荐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492442A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连接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4362A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08924908B (zh) WiFi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131951A (zh) 一种无线耳机定位方法、无线耳机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45422A (zh)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101327B (zh) 一种轻应用的切换及移动终端
CN112134758A (zh) 弱网环境监测和通信会话重连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33704A (zh) 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569916A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1022453A1 (zh) 天线面板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71622B (zh) WiFi连接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6470234B (zh) 一种设备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7226A (zh) 信号源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2766B (zh) 一种个人热点识别方法和终端之间关联关系的确定方法
CN108848566B (zh) 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US11297626B2 (e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8650413B (zh) 投影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