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758B - 接收方法、终端站和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接收方法、终端站和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3758B
CN112583758B CN202011408832.9A CN202011408832A CN112583758B CN 112583758 B CN112583758 B CN 112583758B CN 202011408832 A CN202011408832 A CN 202011408832A CN 112583758 B CN112583758 B CN 112583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actor value
user
data field
ofdm symbo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88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3758A (zh
Inventor
黄磊
浦部嘉夫
M.H.C.西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088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3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3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3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收方法、终端站和集成电路,包括:接收包括用于数据字段的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其中,所述多个OFDM码元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被划分为四个段,所述四个段分别以四个边界结束,并且所述信号是基于向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中的一个添加的预FEC填充比特和在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剩余段中添加的后FEC填充比特来生成的,并且四个可能边界中的所述一个由公共填充因子值表示;以及基于所述信号解码数据,其中,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多个用户中具有最长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的填充因子值,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填充因子值和所述多个用户的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OFDM码元的数目来确定的。

Description

接收方法、终端站和集成电路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11月25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04960、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8年06月20日、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74902.7、发明名称为“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分组扩展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格式化和发送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工作组正在开发802.11ax HE(高效率)WLAN(无线局域网)空中接口,以便实现用户在高密度情形中实现的实际吞吐量的大幅增加。OFDMA(正交频分多址)多用户发送已被设想为802.11ax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OFDMA是在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上执行去往和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流的多个操作的多址方式。
通常为802.11ax中的OFDMA多用户发送执行频率调度。根据频率调度,无线电通信接入点装置(下文简称为“接入点”或“AP”)基于STA的频带的接收质量自适应地向多个无线电通信站装置(下文简称为“终端站”或“STA”)分配子载波。这使得可以获得最大的多用户分集效应并且可以相当高效地执行通信。
频率调度通常基于资源单元(RU)来执行。RU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根据每RU的组成子载波的数目,RU可以具有不同的类型。RU由AP分配给AP与之通信的多个STA中的每个。由AP执行的频率调度的RU分配结果应作为RU分配信息报告给STA。此外,AP还应向STA报告其它控制信令,诸如,公共控制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
引文列表
非专利文献
[NPL 1]IEEE 802.11-15/0132r13,Specification Framework for TGax,2015年11月
[NPL 2]IEEE 802.11-15/0810r1,HE PHY Padding and Packet Extension,2015年9月
[NPL 3]IEEE Std 802.11-2012
[NPL 4]IEEE Std 802.11ac-2013
发明内容
下行链路OFDMA中用于所有STA的发送应同时结束。填充是用于实现此目标的简单方法。另外,分组扩展可以应用于HE分组,以便接收器具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所接收的HE分组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因为802.11ax具有是802.11n/ac的四倍大的OFDM码元持续时间。分组扩展增加了系统开销,但降低了接收器的实施复杂度。正在进行研究以为802.11ax中的下行链路OFDMA多用户发送执行高效填充和分组扩展,以折衷实施复杂度和系统开销。
在一个一般方面,公开了一种接收方法,包括:接收包括用于数据字段的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其中,所述多个OFDM码元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被划分为四个段,所述四个段分别以四个边界结束,并且所述信号是基于向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中的一个添加的预FEC填充比特和在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剩余段中添加的后FEC填充比特来生成的,并且四个可能边界中的所述一个由公共填充因子值表示;以及基于所述信号解码数据,其中,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多个用户中具有最长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的填充因子值,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填充因子值和所述多个用户的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OFDM码元的数目来确定的。
在另一个一般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站,包括:接收器,接收包括用于数据字段的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其中,所述多个OFDM码元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被划分为四个段,所述四个段分别以四个边界结束,并且所述信号是基于向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中的一个添加的预FEC填充比特和在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剩余段中添加的后FEC填充比特来生成的,并且四个可能边界中的所述一个由公共填充因子值表示;以及处理器,基于所述信号解码数据,其中,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多个用户中具有最长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的填充因子值,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填充因子值和所述多个用户的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OFDM码元的数目来确定的。
在另一个一般方面,公开了一种适于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所述处理包括:接收包括用于数据字段的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其中,所述多个OFDM码元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被划分为四个段,所述四个段分别以四个边界结束,并且所述信号是基于向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中的一个添加的预FEC填充比特和在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剩余段中添加的后FEC填充比特来生成的,并且四个可能边界中的所述一个由公共填充因子值表示;以及基于所述信号解码数据,其中,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多个用户中具有最长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的填充因子值,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填充因子值和所述多个用户的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OFDM码元的数目来确定的。
在一个一般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特征在于: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发送信号生成器,在操作中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数据字段和分组扩展字段的发送信号,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信号字段和第二信号字段,第二信号字段包括携带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RU分配信息的公共字段和携带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每用户分派信息的用户特定字段,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单个组或两个组,并且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第一组包括具有跨越数据字段中的所有OFDM码元的FEC编码比特的至少一个终端站,而第二组包括具有仅跨越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一部分的FEC编码比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站;以及发送器,在操作中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应注意,一般或特定的公开可以实施为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或其任何选择性组合。
利用本公开的用于下行链路OFDMA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分组扩展,可以最小化接收器的实施复杂度,同时抑制由于分组扩展导致的系统开销的增加。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加益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益处和/或优点可以通过说明书和附图的各种实施例和特征单独地获得,所述实施例和特征不必全部被提供以便获得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益处和/或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图示符合802.11ax规范框架文档的HE(高效率)分组的格式的图。
图2示出了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在无STBC(空时块编码)的情况下用于单用户发送的HE分组的示例填充和PE(分组扩展)的图。
图3示出了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确定用于单用户发送的填充和PE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在无STBC的情况下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HE分组的示例填充和PE的图。
图5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PE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PE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PE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用于用户分组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在无STBC的情况下用于下行多用户发送的HE分组的示例填充和PE的图。
图10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第二组的填充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HE分组的HE-SIG-A的内容的图。
图12A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HE分组的HE-SIG-B的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内容的图。
图12B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HE分组的HE-SIG-B的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内容的另一个图。
图13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第二组的填充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4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第二组的填充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5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AP(接入点)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图16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的STA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清楚和简洁,已经省略了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形成本公开的基础的基础知识>
图1图示符合IEEE 802.11ax SFD(规范框架文档)[见NPL1]的HE(高效率)分组100的格式。HE分组100包括:传统前导码,包括传统短训练字段(L-STF)102、传统长训练字段(L-LTF)104和传统信号字段(L-SIG)106;HE前导码,包括重复L-SIG字段(RL-SIG)108、第一HE信号字段(HE-SIG-A)110、第二HE信号字段(HE-SIG-B)112、HE短训练字段(HE-STF)114和HE长训练字段(HE-LTF)116;HE数据字段120;以及分组扩展(PE)字段122。
传统前导码(102、104、106)用于促进与传统802.11a/g/n/ac标准的向后兼容。L-STF 102和L-LTF 104主要用于分组检测、AGC(自动增益控制)设置、频率偏移估计、时间同步和信道估计。L-SIG 106与HE前导码中的从L-SIG 106复制的RL-SIG 108一起用于帮助区分HE分组100与传统802.11a/g/n/ac分组。另外,L-SIG 106包括指示HE分组100的发送时间的长度字段。
HE前导码中的HE-SIG-A 110携带解译HE分组100的剩余字段所需的公共控制信息。在用于单用户发送的HE分组100的情况下,HE-SIG-A 110包括诸如带宽、MCS(调制和编码方式)、空间流的数目(Nss)、编码、STBC(空时分组编码)、a因子、PE消歧和LDPC额外码元等的信令字段。编码字段指示应用于HE数据字段120的FEC(前向纠错)是BCC(二进制卷积码)、还是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STBC字段指示STBC是否被应用于HE数据字段120。随后将解释a因子字段、PE消歧字段和LDPC额外码元字段的使用。在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HE分组100的情况下,HE-SIG-A 110包括诸如带宽、SIGB MCS、SIGB码元数目、a因子、PE消歧和LDPC额外码元等的信令字段。
HE前导码中的HE-SIG-B 112包括公共字段,所述公共字段之后是用户特定字段。公共字段包含RU分配信息(例如,频域中的RU布置和每个RU中复用的用户的数目)。如果RU被指定用于单用户发送,则RU中复用的用户的数目为一个。如果RU被指定用于MU-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发送,则在RU中复用的用户的数目是两个或更多个。用户特定字段包括多个用户特定子字段。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携带每用户分派信息。对于被指定用于单用户发送的每个RU,仅存在单个对应的用户特定子字段,其包含诸如STA标识符、MCS、编码和空间流的数目(Nss)等的信令字段。对于被指定用于具有K个复用用户的MU-MIMO发送的每个RU,存在K个对应的用户特定子字段,每个子字段包括诸如STA标识符、MCS、编码和空间配置等的信令字段。用户特定字段中用户特定子字段的排序符合由公共字段用信号通知(signal)的RU布置。如果HE-SIG-B 112意图用于单用户发送或基于上行链路触发的多用户发送,则HE-SIG-B 112不存在于HE分组100中。对于基于上行链路触发的多用户发送,用于指定的发送STA的RU分配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在AP被预设,并且由AP在触发帧中发送给指定的发送STA。
HE前导码中的HE-STF 114用于重置AGC并降低对ADC(模数转换器)的动态范围要求。HE前导码中的HE-LTF 116被提供用于MIMO信道估计,以用于接收并均衡HE数据字段120。
当BCC编码被用于STA时,用于该STA的HE数据字段120包括SERVICE字段、PSDU(物理层服务数据单元)、PHY(物理层)填充比特和尾部比特。注意,PSDU包括MAC(媒体访问控制层)填充比特。当LDPC编码被用于STA时,用于该STA的HE数据字段120包括SERVICE字段、PSDU和PHY填充比特。用于STA的HE数据字段120在其指定的跨越HE数据字段120中的所有OFDM码元的RU上发送。
PE字段122携带空数据,其纯粹用于允许接收器具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
用于L-STF 102、L-LTF 104、L-SIG 106、RL-SIG 108、HE-SIG-A 110、HE-SIG-B112、HE-STF 114、HE-LTF 116、HE数据字段120和PE字段122的发送处理的细节可以在802.11ax SFD[见NPL1]中找到。
根据802.11ax SFD[见NPL1],将两步填充处理应用于HE分组100的HE数据字段120。在进行FEC编码之前应用具有MAC和PHY填充两者的预FEC填充,并且对FEC编码比特(包括信息比特、预FEC填充比特和FEC奇偶校验比特)应用后FEC PHY填充。根据STBC是否被应用于HE数据字段120,预FEC可以朝向填充HE分组100的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或两个OFDM码元中的四个可能边界进行填充。如果STBC不被应用于HE数据字段120,则预FEC填充可以朝向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中的四个可能边界进行填充。否则,预FEC填充可以朝向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两个OFDM码元中的四个可能边界进行填充。四个可能边界由所谓的a因子参数表示,该参数将最后一个或多个OFDM码元的FEC编码比特流划分成四个码元段。
图2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见NPL1和NPL2]的在无STBC的情况下用于单用户发送的HE分组100的填充和PE的各种示例。在此示例中,对于具有值1、2或3的a因子,预FEC填充朝向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中的第一边界、第二边界或第三边界进行填充。对于具有值4的a因子,预FEC填充朝向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结尾进行填充。PE字段122的持续时间是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中的预FEC填充边界的函数。发送器如何计算PE字段122的持续时间的细节可以在802.11ax SFD[见NPL1&NPL2]中找到。如果将LDPC应用于HE数据字段120,则接收器不需要处理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中的后FEC填充比特。结果,即使PE字段122的持续时间对于较小的a因子而减少(例如,如图2所示,在具有值1的a因子的情况下的PE字段122的持续时间小于在具有值2、3或4的a因子的情况下的持续时间),接收器仍然具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以此方式,接收器的实施复杂度被最小化,同时抑制了由于分组扩展导致的系统开销的增加。
图3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见NPL2]的用于确定用于单用户发送的填充和PE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300。方法300基于以下参数在步骤302开始:
[数学.1]
NCBPS,short=NSD,short·NSS·NBPSCS
NDBPS,short=NCBPS,short·R
其中,NSD,short是前三个码元段中的每个的数据子载波的数目,其由HE-SIG-A 110中指示的带宽确定;NSS是在HE-SIG-A 110中指示的空间流的数目;R是由HE-SIG-A 110中指示的MCS确定的码率;并且NBPSCS是每子载波的编码比特的数目,其由HE-SIG-A 110中指示的MCS确定。
在步骤304,计算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数目和初始a因子值。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数目由以下公式计算:
[数学.2]
其中,APEP_LENGTH是在帧结尾MAC填充之前的A-MPDU(聚合MAC协议数据单元)长度;Ntail是尾部比特的数目,并且对于BCC而具有值6且对于LDPC而具有值0;NES是BCC编码器的数目,并且具有值1或2,其由HE-SIG-A 110中指示的MCS、NSS和带宽确定;Nservice是SERVICE字段的长度,并且具有值16;mSTBC对于STBC而具有值2,并且对于无STBC而具有值1;并且NDBPS是每OFDM码元的数据比特的数目,其由HE-SIG-A110中指示的MCS和带宽确定。初始a因子由以下公式计算:
[数学.3]
其中,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或多个OFDM码元中的多余信息比特的数目由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4]
Nexcess=mod(8·APEP_LENGTH+Ntail·NES+Nservice,mSTBC·NDBPS)
在步骤306,基于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数目和初始a因子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
[数学.5]
NPAD,PRE-FEC=(NSYM_init-mSTBC)·NDBPS+mSTBC·NDBPS,LAST,init-8·APEP_LENGTH-Ntail·NES-Nservice
其中
在步骤308,基于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数目和初始a因子值来计算最终a因子值和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数目。在BCC的情况下,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数目是NSYM=NSYM_init,并且最终a因子是a=ainit。在LDPC的情况下,为了计算最终a因子值和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数目,需要经历LDPC编码处理。从以下公式开始
[数学.6]
Npld=(NSYM_init-mSTBC)·NDBPS+mSTBC·NDBPS,LAST,init
并且
Navbits=(NSYM_init-mSTBC)·NCBPS+mSTBC·NCBPS,LAST,init
其中
通过在IEEE 802.11-2012[见NPL3]的20.3.11.7.5中的步骤b)至d)计算LDPC编码参数,诸如,LDPC码字长度LLDPC、LDPC码字的数目NCW、缩短比特的数目Nshrt和要打孔(puncture)的比特的数目Npunc。在步骤d),如果
[数学.7]
为真,OR(或者)
[数学.8]
(Npunc>0.3·NCW·LLDPC·(1-R))
为真(即,满足用于将HE-SIG-A 110中的LDPC额外码元字段设置为1的条件),则
[数学.9]
Npunc=max(0,NCW·LLPDC-Navbits-Nshrt),
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数目是
[数学.10]
最终a因子是
[数学.11]
并且,HE-SIG-A 110中的LDPC额外码元字段设置为1。否则,NSYM=NSYM_init,a=ainit,并且HE-SIG-A 110中的LDPC额外码元字段设置为0。注意,根据最终a因子值来设置HE-SIG-A 110中的a因子字段。
在步骤310,基于最终a因子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最后一个或多个码元中的每个中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
[数学.12]
NPAD,POST-FEC=NCBPS-NCBPS,LAST
其中
在步骤312,根据最终a因子值计算PE字段122的持续时间。注意,可以根据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数目和PE字段122的持续时间来设置HE-SIG-A 110中的PE歧义字段和L-SIG 106中的长度字段。细节可以在802.11ax SFD[见NPL1]中找到。方法300在步骤314停止。
图4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见NPL1&NPL2]的在无STBC的情况下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HE分组100的示例填充和PE。对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所有用户共享PE字段122的相同持续时间、公共a因子值和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公共数目。公共a因子值从具有最长的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确定。在此示例中,根据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STA2,公共a因子具有值2。对于每个用户,预FEC填充朝向HE数据字段120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中的第二边界进行填充。
然而,不存在可用于确定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相关参数(例如,公共a因子、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公共数目、每用户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以及每用户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等等)的具体方法。接下来,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将进一步详细解释用于确定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PE相关参数的方法的各种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PE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500。方法500基于以下参数在步骤502开始:
[数学.13]
NCBPS,short,u=NSD,short,u·NSS,u·NBPSCS,u
NDBPS,short,u=NCBPS,short,u·Ru
其中,NSD,short,u是用于用户u的前三个码元段中的每个的数据子载波的数目,其由在HE-SIG-B 112中指示的分配给用户u的RU的尺寸确定,NSD,u是在HE-SIG-B 112中指示的用于用户u的空间流的数目,Ru是用于用户u的码率,其由在HE-SIG-B 112中指示的用于用户u的MCS确定,并且NBPSCS,u是用于用户u的每子载波的编码比特的数目,其由在HE-SIG-B112中指示的用于用户u的MCS确定。
在步骤504,对于每个用户计算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和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用于用户u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由以下公式计算
[数学.14]
其中,APEP_LENGTHu是用于用户u的在帧结尾MAC填充之前的A-MPDU长度;NES,u是用于用户u的BCC编码器的数目,其由在HE-SIG-B112中指示的用于用户u的MCS、用于用户u的NSS和分配给用户u的RU的尺寸确定;并且NDBPS,u是每OFDM码元的数据比特的数目,其由在HE-SIG-B 112中指示的用于用户u的MCS和分配给用户u的RU的尺寸确定。用于用户u的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数学.15]
其中
Nexcess,u=mod(8·APEP_LENGTHu+Ntail·NEs,u+Nservice,mSTBC·NDBPS,u)
在步骤506,基于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和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
[数学.16]
其中
并且,Nuser是用户的总数目。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17]
并且,初始公共a因子值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18]
在步骤508,基于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用于每个用户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例如,用于用户u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通过以下公式给出
[数学.19]
NPAD,PRE-FEC,u=(NSYM_max_init-mSTBC)·NDBPS,u+mSTBC·NDBPS,LAST,init,u-8·APEP_LENGTHu-Ntail·NES,u-Nservice
其中
在步骤510,基于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和最终公共a因子值。首先,基于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为每个用户计算用户特定a因子值和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用户特定数目。对于使用LDPC的用户,需要经历LDPC编码处理,以便计算用户特定a因子值和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用户特定数目。例如,如果用户u从以下公式开始使用LDPC
[数学.20]
Npld,u=(NSYM_max_init-mSTBC)·NDBPS,u+mSTBC·NDBPS,LAST,init,u
并且
Navbits,u=(NSYM_max_init-mSTBC)·NCBPS,u+mSTBC·NCBPS,LAST,init,u
其中
用于用户u的LDPC编码参数LLDPC,u、NCW,u、Nshrt,u和Npunc,u通过IEEE 802.11-2012[参见NPL3]的20.3.11.7.5中的以下步骤b)至d)来计算。在步骤d),如果((Npunc,u>0.1*NCW,u*LLDPC,u*(1-Ru))AND(Nshrt,u<1.2*Npunc,u*(Ru/(1-Ru)为真OR(或)(Npunc,u>0.3*NCW,u*LLDPC,u*(1-Ru)为真(即,满足用于将HE-SIG-A 110中的LDPC额外码元字段设置为1的条件),则
[数学.21]
并且,HE-SIG-A 110中的LDPC额外码元字段应被设置为1。否则,NSYM,u=NSYM_max,init并且au=ainit。如果用户u使用BCC,则NSYM,u=NSYM_max,init并且au=aint。接下来,基于用于所有用户的用户特定a因子值和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用户特定数目,确定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最终用户。如果NSYM,o=NSYM,1=...=NSYM,Nuser-1,则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最终用户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22]
否则,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最终用户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23]
最后,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是NSYM=NSYM,umax并且最终的公共a因子是a=aumax。应注意,HE-SIG-A 110中的a因子字段根据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来设置。
根据以上对步骤510的描述,如果所有用户都使用BCC、或者如果对于使用LDPC的任何用户而不满足用于将HE-SIG-A 110中的LDPC额外码元字段设置为1的条件,则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是NSYM=NSYM_max,int并且最终的公共a因子是a=ainit。否则,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最终公共数目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24]
并且,最终的公共a因子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25]
另外,需要基于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和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来更新用于使用LDPC的用户的一些LDPC编码参数。例如,对于使用LDPC的用户u,可用比特的数目通过以下公式更新
[数学.26]
Navbits,u=(NSYM-mSFBC)·NCBPS,u+mSTBC·NCBPS,LAST,u
其中
并且,要打孔的比特的数目通过以下公式更新
[数学.27]
Npunc,u=max(0,NCW,u·LLPDC,u-Navbits,u-Nshrt,u)
在步骤512,基于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用于每个用户的最后一个或多个码元中的每个中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例如,用于用户u的最后一个或多个码元中的每个中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通过以下公式给出。
[数学.28]
NPAD,POST-FEC,u=NCBPS,u-NCBPS,LAST,u
在步骤514,基于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PE字段122的公共持续时间。注意,HE-SIG-A 110中的PE歧义字段和L-SIG 106中的长度字段可以根据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和PE字段122的公共持续时间来设置。细节可以在802.11ax SFD[见NPL1]中找到。方法500在步骤516停止。
<第二实施例>
图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PE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600。方法600在步骤602开始。
在步骤604,为每个用户计算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例如,根据等式(1)计算用于用户u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NSYM_init,u。接下来,基于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
[数学.29]
在步骤606,基于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来计算初始公共a因子值。首先,具有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的用户子集S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数学.30]
然后,为该子集中的每个用户计算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例如,根据等式(2)计算用于子集中的用户u的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ainit,u。最后,初始公共a因子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31]
方法600的步骤608至步骤614分别与方法500的步骤508至步骤514相同。方法600在步骤616停止。
根据方法600的步骤604和步骤606,为了计算初始公共a因子值和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仅需要计算用于用户子集的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结果,就计算复杂度而言,方法600比方法500更高效。
<第三实施例>
图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PE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700。方法700在步骤702开始。
在步骤704,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数学.32]
在步骤706,根据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来计算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通过NSYM_max_init=NSYM_init,umax_init计算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其中用于用户umax init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数目NSYM_init,u max_init可以根据等式(1)计算。初始公共a因子是ainit=ainit,umax_init,其中用于用户umax_init的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ainit,umax_init可以根据等式(2)计算。
方法700的步骤708至步骤714分别与方法500的步骤508至步骤514相同。方法700在步骤716停止。
根据方法700的步骤704和步骤706,为了计算初始公共a因子值和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仅需要计算用于单个用户的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结果,就计算复杂度而言,方法700甚至比方法600更高效。
参考图4,根据现有技术[见NPL1&NPL2],即使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可能不包含用于某些用户(例如,STA3和STA4)的信息比特,这些用户仍然需要处理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这导致功耗增加。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所有用户被分组为两组。第一组包括具有跨越HE数据字段120中的所有OFDM码元的FEC编码比特的至少一个用户。第二组包括具有仅跨越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一部分的FEC编码比特的用户。
图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用于用户分组的示例方法。方法800开始步骤802。在步骤804,计算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数目。例如,可以根据等式(1)计算用于用户u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数目NSYM init,u。然后,可以基于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数目,根据等式(3)计算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最大数目NSYM max init
在步骤806,在被指定用于单用户发送的RU中复用的用户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对于在被指定用于单用户发送的RU中复用的用户u,在以下公式的情况下,用户u将被分组为第二组
[数学.33]
NSYM_init,u≤NSYM_max_init-M
其中,M是正整数(例如,M=1)并且其值是预定的或可配置的。否则,用户u将被分组为第一组。
在步骤808,在被指定用于MU-MIMO发送的RU中复用的用户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对于在被指定用于MU-MIMO发送的RU中复用的用户群,首先,在用户群之中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数学.34]
其中,C代表在被指定用于MU-MIMO发送的RU中复用的用户群。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整个用户群将被分组为第二组。
[数学.35]
NSYM_max_init,cluster≤NSYM_max_init-M
否则,整个用户群将被分组为第一组。换句话说,在被指定用于MU-MIMO发送的RU中复用的整个用户群应被分组为相同的组。方法800在步骤810停止。
根据图8中所示的用户分组方法800,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36]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所有用户共享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公共数目和PE字段122的公共持续时间。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公共数目和PE字段122的公共持续时间与对于第一组特定的其它填充相关参数(例如,用于第一组的a因子)一起可以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上述三个实施例的方法之一,根据第一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来确定。对于第一组中的每个用户,预FEC填充朝向由用于第一组的a因子值指定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最后一个或多个OFDM码元中的边界,进行填充。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对于第二组特定的填充相关参数(例如,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数目和用于第二组的a因子)根据第二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来确定。稍后将详细说明用于确定对于第二组特定的填充相关参数的方法。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是指HE数据字段120中的包含用于第二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FEC编码比特的那些OFDM码元。对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预FEC填充朝向由用于第二组的a因子值指定的、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最后一个或多个有用OFDM码元中的边界,进行填充。
图9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在无STBC的情况下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HE分组100的示例填充和分组扩展。在此示例中,第一组包括STA1和STA2,而第二组包括STA3和STA4。用于第一组的a因子具有值2,并且用于第二组的a因子具有值3。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数目比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公共数目少一个码元。换句话说,对于第一组中的每个用户(即,STA1和STA2),预FEC填充朝向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中的第二边界进行填充;而对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即,STA3和STA4),预FEC填充朝向HE数据字段120中的倒数第二个OFDM码元中的第三边界进行填充。结果,第二组中的用户(即,STA3和STA4)不需要处理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见NPL1&NPL2]降低了功耗。
<第四实施例>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确定对于第二组特定的填充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1000。方法1000在步骤1002开始。在步骤1004,为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计算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例如,可以根据等式(2)计算第二组中用于用户u的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ainit,u
在步骤1006,基于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以及可以在用户分组期间根据等式(4)获得的、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NSYM_max_init,G2,确定第二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首先,第二组中具有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大数目的用户子集U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数学.37]
其中,Nuser,G2是第二组中的用户的数目。第二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数学.38]
然后,用于第二组的初始公共a因子值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39]
在步骤1008,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以及用于第二组的初始公共a因子值,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例如,用于第二组中的用户u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数学.40]
其中
在步骤1010,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用于第二组的初始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和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类似于如图5所示的方法500的步骤510,如果第二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使用LDPC,则需要经历LDPC编码处理,以便计算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和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如果第二组中的所有用户使用BCC、或者如果对于第二组中使用LDPC的任何用户而不满足用于将HE-SIG-A 110中的用于第二组字段的LDPC额外码元设置为1的条件,则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是NSYM,G2=NSYM_max_init,G2,并且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是aG2=ainit,G2。否则,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41]
并且,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42]
在步骤1012,基于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以及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公共数目,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例如,用于第二组中的用户u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数学.43]
其中
方法1000在步骤1014停止。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HE分组100的HE-SIG-A 110的内容。HE-SIG-A 110中需要以下信令字段:
组的数目,指示是存在单个用户组、还是两个用户组;
PE消歧;
用于第一组的a因子;
用于第一组的LDPC额外码元;
用于第二组的a因子;
用于第二组的LDPC额外码元;和
值M
注意,在单个用户组的情况下,用于第二组字段的a因子、用于第二组字段的LDPC额外码元和值M字段被保留。另外,如果值M是预定的,则可以忽略值M字段。
图1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HE分组100的HE-SIG-B 112的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的内容。组指示字段应存在于HE-SIG-B112的每个用户特定子字段中以指示每个用户属于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哪个。
<第五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二实施例,假设对于第二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而满足用于将HE-SIG-A 110中的用于第二组字段的LDPC额外码元设置为1的条件。结果,可以忽略HE-SIG-A 110中的用于第二组字段的LDPC额外码元,这导致降低了HE-SIG-A 110中的信令要求。此外,与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不需要为了计算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和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而经历LDPC编码处理。
图1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第二组的填充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1300。方法1300在步骤1302开始。方法1300的步骤1304至步骤1308分别与方法1000的步骤1004至步骤1008相同。
在步骤1310,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用于第二组的初始公共a因子值,计算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和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如果第二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使用LDPC,则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44]
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45]
如果第二组中的所有用户都使用BCC,则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46]
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通过以下公式示出。
[数学.47]
方法1100的步骤1312与方法1000的步骤1012相同。方法1300在步骤1314停止。
<第六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三实施例,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aG2具有值1,并且对于第二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而满足用于将用于第二组字段的LDPC额外码元设置为1的条件。结果,可以忽略HE-SIG-A 110中的用于第二组字段的a因子和用于第二组字段的LDPC额外码元,这导致降低了HE-SIG-A 110中的信令要求。此外,类似于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二实施例,不需要为了计算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和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而经历LDPC编码处理。
图1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用于第二组的填充相关参数的示例方法1400。方法1400在步骤1402开始。在步骤1408,基于可以在用户分组期间根据等式(4)获得的、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NSYM_max_init,G2,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例如,用于第二组中的用户u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数学.48]
在步骤1410,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
[数学.49]
在步骤1412,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120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以及HE数据字段120中的OFDM码元的公共数目,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例如,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用户u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
[数学.50]
方法1400在步骤1414停止。
<接入点的配置>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AP的示例配置的框图。AP包括控制器1502、调度器1504、消息生成器1508、消息处理器1506、PHY处理器1510和天线1512。
天线1512可以包括一个天线端口、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的组合。控制器1502是MAC协议控制器并控制一般的MAC协议操作。对于下行链路发送,调度器1504基于来自STA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在控制器1502的控制下执行频率调度,并将用于STA的数据分配给RU。
调度器1504还将资源分配结果输出到消息生成器1508。消息生成器1508生成对应的控制信令(即,公共控制信息、资源分配信息和每用户分派信息)和用于调度的STA的数据,它们被PHY处理器1510制定(formulate)成HE分组并且通过天线1512发送。具体地,控制器1502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上述实施例来计算填充和PE相关参数,其被提供给PHY处理器1510以指导HE分组的制定,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上述实施例的填充和分组扩展。
另一方面,消息处理器1506在控制器1502的控制下分析通过天线1512从STA接收的CQI,并将它们提供给调度器1504和控制器1502。这些CQI是从STA报告的接收质量信息。CQI也可以称为“CSI”(信道状态信息)。
<STA的配置>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STA的示例配置的框图。STA包括控制器1602、消息生成器1604、消息处理器1606、PHY处理器1608和天线1610。
控制器1602是MAC协议控制器并且控制一般的MAC协议操作。天线1610可以包括一个天线端口、或者多个天线端口的组合。对于下行链路发送,天线1610接收包括HE分组的下行链路信号,并且消息处理器1606从包括在所接收的HE分组中的控制信令中识别其指定的RU和其特定分派信息,并且根据其特定分派信息从在其指定的RU所接收的HE分组中解码其特定数据。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上述实施例,应用于所接收的HE分组的填充和分组扩展由AP来制定。消息处理器1606从通过天线1610接收的HE分组中估计信道质量,并将它们提供给控制器1602。消息生成器1604生成CQI消息,其由PHY处理器1608制定并通过天线1610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发送信号生成器,在操作中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数据字段和分组扩展字段的发送信号,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信号字段和第二信号字段,第二信号字段包括携带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RU分配信息的公共字段和携带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每用户分派信息的用户特定字段,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单个组或两个组,并且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第一组包括具有跨越数据字段中的所有OFDM码元的FEC编码比特的至少一个终端站,而第二组包括具有仅跨越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一部分的FEC编码比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站;以及发送器,在操作中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在第一组中的每个,包括在所述数据字段中的预FEC填充朝向由用于第一组的a因子值指定的、所述数据字段中的最后一个或多个OFDM码元中的边界而进行填充;而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在第二组中的每个,包括在数据字段中的预FEC填充朝向由用于第二组的a因子值指定的、用于第二组的所述数据字段中的最后一个或多个有用OFDM码元中的边界而进行填充,并且用于第二组的所述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是指所述数据字段中包含用于第二组中的至少一个终端站的FEC编码比特的那些OFDM码元。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单个组的情况下,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中的每个,所述预FEC填充朝向由公共a因子值指定的、所述数据字段中的最后一个或多个OFDM码元中的边界而进行填充。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字段包含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是被分组为单个组、还是两个组的信令子字段。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第二信号字段中携带的每用户分派信息包含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中的每个属于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哪一个的信令。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单个组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在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填充和分组扩展相关参数:计算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和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及基于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和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来确定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并根据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来计算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单个组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在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填充和分组扩展相关参数:计算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并基于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来计算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及基于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来计算初始公共a因子值。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单个组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在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填充和分组扩展相关参数:确定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及根据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来计算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计算包括:基于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用于每个用户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基于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以及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基于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用于每个用户的最后一个或多个码元中的每个中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及根据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分组扩展字段的公共持续时间。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在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填充和分组扩展相关参数:计算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并基于用于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来计算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基于用于这些用户中的每个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以及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将在被指定用于单用户发送的RU中复用的用户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及基于用于这些用户中的每个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以及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将在被指定用于MU-MIMO发送的RU中复用的用户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在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填充和分组扩展相关参数:计算用于第一组中的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和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及基于用于第一组中的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和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来确定第一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并根据第一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来计算用于第一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在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填充和分组扩展相关参数:计算用于第一组中的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并基于用于第一组中的每个用户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用户特定数目来计算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及基于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来计算用于第一组的初始公共a因子值。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在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填充和分组扩展相关参数:确定第一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及根据第一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计算用于第一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计算包括:基于用于第一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计算用于第一组中的每个用户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基于用于第一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和初始公共a因子值,计算用于第一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和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基于用于第一组的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计算用于第一组中的每个用户的最后一个或多个码元中的每个中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及根据用于第一组的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计算分组扩展字段的公共持续时间。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在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填充和分组扩展相关参数: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以及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初始用户特定a因子值,确定第二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并根据第二组中的具有最长编码分组持续时间的初始用户来计算用于第二组的初始公共a因子值;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以及用于第二组的初始公共a因子值,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以及用于第二组的初始公共a因子值,计算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以及用于第二组的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及基于用于第二组的最终的公共a因子值、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以及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公共数目,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即使第二组中的至少一个用户使用LDPC,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的初始最大数目以及用于第二组的初始公共a因子值来计算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以及用于第二组的最终公共a因子值也可能不需要经历LDPC编码处理。
如前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在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填充和分组扩展相关参数: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初始最大数目,计算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及基于用于第二组的HE数据字段中的有用OFDM码元的最终公共数目以及HE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公共数目,计算用于第二组中的每个用户的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发送方法,包括:生成包括传统前导码、非传统前导码、数据字段和分组扩展字段的发送信号,非传统前导码包括第一信号字段和第二信号字段,第二信号字段包括携带用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RU分配信息的公共字段和携带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的每用户分派信息的用户特定字段,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单个组或两个组,并且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站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情况下,第一组包括具有跨越数据字段中的所有OFDM码元的FEC编码比特的至少一个终端站,而第二组包括具有仅跨越数据字段中的OFDM码元的一部分的FEC编码比特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站;以及发送所生成的发送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公开通过示例以硬件配置,但本公开也可以由软件与硬件配合来提供。
另外,在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功能块通常被实施为作为集成电路的LSI设备。功能块可以被形成为单独的芯片,或者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被集成为单个芯片。在此使用术语“LSI”,但是也可以根据集成的水平使用术语“IC”、“系统LSI”、“超级LSI”或“超LSI”。
另外,电路集成不限于LSI,并且可以通过除LSI以外的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在LSI的制造之后,可以使用可编程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允许重构LSI中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置的可重构处理器。
如果取代LSI的电路集成技术由于半导体技术或其它从半导体技术衍生的技术的进步而出现,则可以使用这种技术来集成功能块。另一种可能性是应用生物技术等。
工业适用性
本公开可以应用于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格式化和发送数据的方法。
参考标记列表
1502 控制器
1504 调度器
1506 消息处理器
1508 消息生成器
1510 PHY处理器
1512 天线
1602 控制器
1604 消息生成器
1606 消息处理器
1608 PHY处理器
1610 天线

Claims (15)

1.一种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用于数据字段的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其中,所述多个OFDM码元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被划分为四个段,所述四个段分别以四个边界结束,并且所述信号是基于向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中的一个添加的预FEC填充比特和在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剩余段中添加的后FEC填充比特来生成的,并且四个可能边界中的所述一个由公共填充因子值表示;以及
基于所述信号解码数据,
其中,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多个用户中具有最长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的填充因子值,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填充因子值和所述多个用户的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OFDM码元的数目来确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是基于所确定的公共填充因子值,为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字段中的信息比特和预FEC填充比特是使用二进制卷积码(BCC)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而编码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字段包括信息比特,用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的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信息比特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是基于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
当所述多个用户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并且所述第二组具有比所述第一组更短的分组持续时间时,
所述预FEC填充比特是用于所述第一组的朝向所述信号中的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之一添加的;以及
所述预FEC填充比特是朝向除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之外的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之一添加的,并且所述预FEC填充比特未被包括在用于所述第二组的所述信号中的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包括指示最终公共填充因子值的非传统前导码,所述最终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计算的,以及
所述数据是基于所述最终公共填充因子值而解码的。
8.一种终端站,包括:
接收器,接收包括用于数据字段的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其中,所述多个OFDM码元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被划分为四个段,所述四个段分别以四个边界结束,并且所述信号是基于向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中的一个添加的预FEC填充比特和在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剩余段中添加的后FEC填充比特来生成的,并且四个可能边界中的所述一个由公共填充因子值表示;以及
处理器,基于所述信号解码数据,
其中,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多个用户中具有最长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的填充因子值,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填充因子值和所述多个用户的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OFDM码元的数目来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站,其中,所述预FEC填充比特的数目是基于所确定的公共填充因子值,为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站,其中,所述数据字段中的信息比特和预FEC填充比特是使用二进制卷积码(BCC)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而编码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站,其中,所述数据字段包括信息比特,用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的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信息比特确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站,其中,所述后FEC填充比特的数目是基于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确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站,其中,
当所述多个用户被分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并且所述第二组具有比所述第一组更短的分组持续时间时,
所述预FEC填充比特是用于所述第一组的朝向所述信号中的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之一添加的;以及
所述预FEC填充比特是朝向除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之外的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之一添加的,并且所述预FEC填充比特未被包括在用于所述第二组的所述信号中的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中。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站,其中,所述信号包括指示最终公共填充因子值的非传统前导码,所述最终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计算的,以及
所述数据是基于所述最终公共填充因子值而解码的。
15.一种适于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所述处理包括:
接收包括用于数据字段的多个OFDM码元的信号,其中,所述多个OFDM码元中的最后一个OFDM码元被划分为四个段,所述四个段分别以四个边界结束,并且所述信号是基于向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所述四个边界中的一个添加的预FEC填充比特和在所述最后一个OFDM码元的剩余段中添加的后FEC填充比特来生成的,并且四个可能边界中的所述一个由公共填充因子值表示;以及
基于所述信号解码数据,
其中,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多个用户中具有最长分组持续时间的用户的填充因子值,所述公共填充因子值是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的填充因子值和所述多个用户的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OFDM码元的数目来确定的。
CN202011408832.9A 2016-01-14 2016-11-25 接收方法、终端站和集成电路 Active CN112583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8832.9A CN112583758B (zh) 2016-01-14 2016-11-25 接收方法、终端站和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278884P 2016-01-14 2016-01-14
US62/278,884 2016-01-14
JP2016106268 2016-05-27
JP2016-106268 2016-05-27
PCT/JP2016/004960 WO2017122240A1 (en) 2016-01-14 2016-11-25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padding and packet extension for down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
CN202011408832.9A CN112583758B (zh) 2016-01-14 2016-11-25 接收方法、终端站和集成电路
CN201680074902.7A CN108476189B (zh) 2016-01-14 2016-11-25 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分组扩展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4902.7A Division CN108476189B (zh) 2016-01-14 2016-11-25 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分组扩展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758A CN112583758A (zh) 2021-03-30
CN112583758B true CN112583758B (zh) 2024-03-22

Family

ID=5931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8832.9A Active CN112583758B (zh) 2016-01-14 2016-11-25 接收方法、终端站和集成电路
CN201680074902.7A Active CN108476189B (zh) 2016-01-14 2016-11-25 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分组扩展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CN202011405246.9A Pending CN112583757A (zh) 2016-01-14 2016-11-25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集成电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4902.7A Active CN108476189B (zh) 2016-01-14 2016-11-25 用于下行链路多用户发送的填充和分组扩展的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CN202011405246.9A Pending CN112583757A (zh) 2016-01-14 2016-11-25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4) US10447519B2 (zh)
EP (4) EP3403383B9 (zh)
JP (1) JP6830200B2 (zh)
CN (3) CN112583758B (zh)
ES (1) ES2958267T3 (zh)
PL (1) PL3972213T3 (zh)
WO (1) WO2017122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31306B1 (ko) * 2015-06-29 2021-03-23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레거시 무선 통신 단말과 공존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US10749996B2 (en) * 2017-05-26 2020-08-18 Newracom, Inc. Doppler mode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2840613B (zh) * 2018-10-26 2024-05-07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US11082155B2 (en) 2018-10-30 2021-08-03 Nxp Usa, Inc. Physical layer (PHY) data unit format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US11387936B2 (en) 2018-12-14 2022-07-12 Nxp Usa, In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retransmission schemes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US11728942B2 (en) * 2019-03-22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parsing to support resource unit aggregation
US11252749B2 (en) * 2019-06-03 2022-02-1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Virtual resource unit for multi-resource unit assignment to a single station in WLAN
EP3981096A1 (en) 2019-06-05 2022-04-13 Marvell Semiconductor, Inc. Physical layer (phy) data unit format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US11290223B1 (en) 2019-06-25 2022-03-29 Marvell Asia Pte Ltd Physical layer (PHY) data unit encoding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ransmission
WO2021006810A1 (en) * 2019-07-05 2021-01-1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EP4118766A4 (en) * 2020-03-13 2023-08-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TRANSMISSION OVER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RESOURCE UNITS
CN117595968A (zh) * 2020-04-28 2024-02-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针对不同资源单元分配的信号处理
US11496926B2 (en) 2020-05-12 2022-11-08 Nxp Usa, Inc. EHT padding and packet exten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722354B2 (en) 2020-07-27 2023-08-08 Nxp Usa, Inc. EHT capability design for PPE threshol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4143A (zh) * 2007-01-05 2009-11-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大小的fec码和码率选择
CN102652418A (zh) * 2009-12-09 2012-08-29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帧填充
CN103098402A (zh) * 2010-07-01 2013-05-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lan 系统中收发mimo 包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15438A (zh) * 2012-01-11 2014-10-22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wlan的信息比特填充方案
CN104301278A (zh) * 2014-09-28 2015-01-21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载波wlan系统的填零方法及装置
US9021341B1 (en) * 2010-06-16 2015-04-2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LDPC 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6785C (zh) 2002-04-25 2009-12-30 Pmc-斯尔若以色列有限公司 以太网中的前向纠错编码
US7995688B2 (en) * 2007-03-08 2011-08-09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Industry,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entre Canada Channel estimation and ICI cancellation for OFDM
US9438404B2 (en) * 2009-03-03 2016-09-06 Intel Corporation Group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US8301177B2 (en) * 2009-03-03 2012-10-30 Intel Corporation Efficient paging operation for femtocell deployment
EP2566156A4 (en) * 2010-04-28 2015-04-29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 TRANSMITTER,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WITH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US9264287B2 (en) * 2010-10-07 2016-02-1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Encoding parameter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04123B (zh) * 2012-09-12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ec码字到物理资源块的适配方法、fec码字同步方法及系统
US9184966B2 (en) * 2013-09-12 2015-1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pping data thereof, receiv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JP6261748B2 (ja) * 2013-09-25 2018-01-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放送信号送信装置、放送信号受信装置、放送信号送信方法及び放送信号受信方法
US10218822B2 (en) * 2013-10-25 2019-02-2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hysical layer frame format for WLAN
EP3075162A4 (en) * 2013-11-29 2017-07-2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US11309998B2 (en) * 2014-02-03 2022-04-19 Nxp Usa, In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JP6645676B2 (ja) 2014-06-11 2020-02-14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圧縮された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ofdm)シンボル
DE102016007395B4 (de) * 2015-02-03 2020-10-01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Paketerweiterung für drahtlose kommunikation
US10187314B2 (en) * 2015-05-22 201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ignal extension signaling
WO2016201273A1 (en) * 2015-06-11 2016-12-15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 signal extension padding scheme
US20160374017A1 (en) * 2015-06-18 2016-12-22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device-specific signal extension durations
US10148326B2 (en) * 2015-07-06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ed receiver processing time
EP3270537B1 (en) * 2016-07-11 2019-02-13 Newracom, Inc. Signaling of packet and signal extensions in he-ppdu data uni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4143A (zh) * 2007-01-05 2009-11-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大小的fec码和码率选择
CN102652418A (zh) * 2009-12-09 2012-08-29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帧填充
US9021341B1 (en) * 2010-06-16 2015-04-2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LDPC 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98402A (zh) * 2010-07-01 2013-05-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lan 系统中收发mimo 包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15438A (zh) * 2012-01-11 2014-10-22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wlan的信息比特填充方案
CN104301278A (zh) * 2014-09-28 2015-01-21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载波wlan系统的填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EEE 802.11ac-2013;802.11 WG - Wireless LAN Working Group;《IEEE》;全文 *
基于原模图LDPC码的多用户MIMO干扰消除;王铠尧等;《铁道学报》;第35卷(第02期);37-4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83507A1 (en) 2023-09-07
EP3403383A4 (en) 2019-01-16
CN112583758A (zh) 2021-03-30
US11245559B2 (en) 2022-02-08
US20190386864A1 (en) 2019-12-19
US20220116255A1 (en) 2022-04-14
EP3629537A1 (en) 2020-04-01
ES2958267T3 (es) 2024-02-06
EP3972213B1 (en) 2023-07-05
EP3403383B9 (en) 2020-12-02
EP3629537B1 (en) 2022-01-05
EP3972213A1 (en) 2022-03-23
US10447519B2 (en) 2019-10-15
US11689406B2 (en) 2023-06-27
CN112583757A (zh) 2021-03-30
JP6830200B2 (ja) 2021-02-17
EP3403383A1 (en) 2018-11-21
JP2019502309A (ja) 2019-01-24
PL3972213T3 (pl) 2023-12-11
EP3403383B1 (en) 2020-01-15
EP4236170A2 (en) 2023-08-30
WO2017122240A1 (en) 2017-07-20
CN108476189B (zh) 2020-12-25
CN108476189A (zh) 2018-08-31
US20180302256A1 (en) 2018-10-18
EP4236170A3 (en)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83758B (zh) 接收方法、终端站和集成电路
US11985019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ontrol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86507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集发送的装置和方法
JP7142316B2 (ja) 送信方法および無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