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574A -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3574A
CN112583574A CN202011412755.4A CN202011412755A CN112583574A CN 112583574 A CN112583574 A CN 112583574A CN 202011412755 A CN202011412755 A CN 202011412755A CN 112583574 A CN112583574 A CN 112583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encryption
wfrft
matrix
mixed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27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3574B (zh
Inventor
孟庆微
王西康
崔思国
苏令华
仇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0114127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3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3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3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0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chaotic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allow the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6Implementing security features at a particular protocol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符号映射完成后的调制列向量进行WFRFT逆变换完成混合载波调制,获取该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通过二维混沌映射生成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生成加密信号;所述加密信号经信道传输至接收端后,接收端根据所述二维混沌映射的参数生成解密矩阵,利用所述解密矩阵对所述加密信号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WFRFT变换,完成符号解调。本公开进一步提高了WFRFT系统的物理层安全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保密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方式,在时频分析等领域得到重视,并逐渐在无线通信领域广泛应用。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是一种混合变换,其兼具时域和频域特征,可以表示为传统傅里叶变换四项态函数加权求和的方式,进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WFRFT变换虽然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隐蔽通信能力,但是,非授权接收机仍然能够通过参数扫描等方式,获得WFRFT变换阶数等解调参数。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以进一步增强WFRFT传输方法的保密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以增强WFRFT传输方法的保密性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符号映射完成后的调制列向量进行WFRFT逆变换完成混合载波调制,获取该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
通过二维混沌映射生成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生成加密信号;
所述加密信号经信道传输至接收端后,接收端根据所述二维混沌映射的参数生成解密矩阵,利用所述解密矩阵对所述加密信号进行解密;
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WFRFT变换,完成符号解调。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对调制符号的幅度进行拓展加密,利用所述第二序列对所述调制符号的相位进行旋转加密,得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
根据所述加密矩阵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加密处理。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在生成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的步骤中,所述第一序列先通过公式(1)获得幅度拓展因子rn,再通过公式(2)生成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加密矩阵R;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21
R=diag(r) (2);
其中,u为第一序列,r=(r0,r1,…,rN-1)T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在生成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的步骤中,所述第二序列先通过公式(3)获得相位旋转因子φn,再通过公式(4)生成所述频域信号的相位加密矩阵Φ;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22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23
其中,v为第二序列。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加密矩阵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加密处理的步骤中,通过公式(5)进行加密;
XC=RΦXT (5);
其中,XT为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解密矩阵与所述加密矩阵互为逆矩阵。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二维混沌映射的参数生成解密矩阵,利用所述解密矩阵对所述加密信号进行解密的步骤中,所述解密公式为:
Xd=R-1Φ-1y (6);
其中,y为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加密信号;
R-1为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解密矩阵,且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31
Φ-1为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相位解密矩阵,且Φ-1=ΦH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二维混沌映射为Hénon混沌映射。
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符号映射的调制方式为PSK调制、ASK调制或QAM调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WFRFT逆变换单元,用于将符号映射完成后的调制列向量进行WFRFT逆变换完成混合载波调制,获取该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
混沌映射加密单元,用于通过二维混沌映射生成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生成加密信号;
解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维混沌映射的参数生成解密矩阵,并利用所述解密矩阵对传输至接收端的所述加密信号进行解密;
WFRFT变换单元,用于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WFRFT变换,完成符号解调。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输入信号在完成符号映射和串并变换后,进行逆WFRFT变换处理。然后,利用二维混沌序列,分别生成幅度和相位加密矩阵,使WFRFT变换后获得的信号在幅度上进行拓展,相位上进行可控旋转。接收端利用与发射端完全相同的二维混沌映射参数,分别生成幅度和相位加密逆矩阵,对加密信号进行解密处理。最后,对解密后的信号进行WFRFT变换后,解调出原始发射信号。由于窃听方无法准确获取作为密钥的二维混沌序列初始值,而合作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可以准确知晓WFRFT调制阶数和加密密钥,进而实现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物理层安全保密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WFRFT的DFT实现流程图;
图3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方法的系统框图;
图4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Hénon不同初始值对于生成的混沌序列u的幅度值变化情况图;
图5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Hénon映射的吸引子;
图6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Hénon映射的分岔图;
图7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噪比为10dB时合法用户和窃听方解调信号星座图;
图8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抗截获性能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参考图1中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符号映射完成后的调制列向量进行WFRFT逆变换完成混合载波调制,获取该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
步骤S102:通过二维混沌映射生成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利用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生成加密信号;
步骤S103:加密信号经信道传输至接收端后,接收端根据二维混沌映射的参数生成解密矩阵,利用解密矩阵对加密信号进行解密;
步骤S104: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WFRFT变换,完成符号解调。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输入信号在完成符号映射和串并变换后,进行逆WFRFT变换处理。然后,利用二维混沌序列,分别生成幅度和相位加密矩阵,使WFRFT变换后获得的信号在幅度上进行拓展,相位上进行可控旋转。接收端利用与发射端完全相同的二维混沌映射参数,分别生成幅度和相位加密逆矩阵,对加密信号进行解密处理。最后,对解密后的信号进行WFRFT变换后,解调出原始发射信号。由于窃听方无法准确获取作为密钥的二维混沌序列初始值,而合作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可以准确知晓WFRFT调制阶数和加密密钥,进而实现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物理层安全保密传输。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101中,符号映射的调制方式可以是PSK调制、ASK调制或QAM调制。
发射端对输入信号首先进行符号映射,然后进行串并变换,最终得到调制列向量。利用WFRFT对调制列向量进行混合载波调制,有效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其本质上是一种单载波和多载波结合的混合载波体制,可写为1-4次DFT变换的组合形式。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假定符号映射完成后的调制列向量为X0,对X0进行1次DFT变换可写为
X1=FX0 (7);
式(7)中F为归一化DFT矩阵,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61
式(8)中WN=e-2πj/N
以此类推,可以分别得到X0分别进行2-3次DFT变换得X2、X3。在连续函数WFRFT的基础上定义离散序列的WFRFT,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62
ωl(α)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63
式(10)中l=0,1,2,3。
则,公式(9)可进一步写为: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64
其中,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71
离散序列的WFRFT可通过DFT实现,其基于DFT的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在经过α阶WFRFT逆变换的信号的列向量简记为
XT=FW(-α)X0 (13)
混沌体现了确定系统的内在随机性,其对初值极为敏感,非常小的扰动即可产生极大的偏差,即出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现象。在步骤S102中,本示例使用的二维混沌映射为Hénon混沌映射,Hénon混沌映射是一个典型的二维混沌映射,能够同时产生两组混沌序列,有利于同时对多个系统参数进行控制。本示例中利用其使WFRFT逆变换后获得的混合载波信号在幅度上进行拓展,相位上进行可控旋转,以进一步提高WFRFT系统的物理层传输性能。当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是其他混沌映射。
步骤S102中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1: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对调制符号的幅度进行拓展加密,利用所述第二序列对所述调制符号的相位进行旋转加密,得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
步骤S1022:根据所述加密矩阵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加密处理。
具体的,利用Hénon二维混沌映射分别生成第一序列u=[u0,u1,…,uN-1]T和第二序列v=[v0,v1,…,vN-1]T,用于对串并变换后的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和相位加密,其产生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72
vn+1=bun
上式中当参数值a=1.4及b=0.3时,表现出混沌现象。
第一序列u先通过公式(1)获得幅度拓展因子rn。公式(1)中,max(|u|)表示对序列u中的各个元素分别取绝对值处理后,再取最大值。之后再将公式(1)中的各元素生成对角阵即得公式(2),用于对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信息进行拓展加密并得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加密矩阵R。公式(2)中r=(r0,r1,…,rN-1)T为利用公式(1)产生元素构成的列向量,diag(·)为对角阵运算。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81
R=diag(r) (2)。
第二序列v先通过公式(3)获得相位旋转因子φn,之后再利用公式(4)对混合载波信号的相位信息进行旋转加密,得到混合载波信号的相位加密矩阵Φ。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82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83
最后,根据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加密矩阵R以及相位加密矩阵Φ,利用公式(5)对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信号XC,其中,XT为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
XC=RΦXT (5)。
在步骤S103中,加密信号XC在添加循环前缀(CP)后,经过信道传输至接收端。
接收端在去掉CP后,可写为
y=XC+n (14)
其中n为高斯白噪声向量。
此外,由于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相互合作,因此,接收端可以准确获取到Hénon二维混沌序列的初始值和a,b等二维混沌映射参数,再根据上述参数产生解密矩阵,并利用该解密矩阵对加密信号进行解密,其中,解密矩阵与加密矩阵互为逆矩阵。
具体的解密公式为:
Xd=R-1Φ-1y (6)
其中,y为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加密信号。
进一步的,由于幅度加密矩阵R为实对角矩阵,其幅度逆矩阵即幅度解密矩阵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91
相位逆矩阵即相位解密矩阵公式为:
Φ-1=ΦH (16)
进而推导出解密公式又可以写为: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92
在步骤S104中,再对幅度和相位解密后的数据进行WFRFT变换,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93
最后再并串变换、符号解映射后进行判决处理。上述整个过程的系统框图可参考图3。
对上述加密信息进行计算机仿真试验以证明其加密效果:
试验1.初始值对于幅度加密序列的影响
图4为Hénon二维混沌映射在不同初始值情况下,所生成的第一序列u的幅度值变化情况。显然,序列生成过程中,最开始的几个混沌序列幅度值比较接近,但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生成的混沌序列幅度值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相关性较小。
图5和图6分别为Hénon映射的吸引子和分岔图。将参数b取值固定为0.3,u0和v0初始值取值为(0,0),a的取值范围为0-1.4,当a=0.32时,序列u进入周期2,当a=0.9时,进入周期4,当a=1.4时,序列u呈现满映射。
试验2.密钥灵敏性及抗截获性能分析
为了仿真所提出的二维混沌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系统的密钥灵敏性和抗截获性能,分别进行多组仿真实验,参数如表1所示。
表1仿真参数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094
Figure BDA0002817726980000101
由于合法用户相互合作,故接收端能够准确获取发射端的全部调制参数,包括WFRFT变换阶数、分块长度、调制方式、Hénon混沌序列的生成参数。为了验证本申请所提算法的优越性,我们将仿真条件设置极为苛刻,即假定窃听方能够通过适当的算法,准确获取WFRFT变换阶数、CP长度、符号映射等信息,并且已知发射端利用二维Hénon混沌序列进行了加密处理,但无法准确获取到混沌序列的具体参数。为了验证系统密钥灵敏度,本试验将二维Hénon混沌序列初始值进行极小的偏差设置,并分别对加密信号星座图和系统的抗截获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
图7为信噪比为10dB时,合法用户和窃听方解调的QPSK信号星座图。由于合法用户能够准确的知晓发送方的混沌加密参数,因此可以成功进行解调处理。对于窃听方而言,由于无法准确获取混沌加密参数,即使极小的密钥偏差(1e-10)量级,也无法实现准确的信号解调。
从图8中可以看出,由于合法用户能够准确的得到系统的各种参数,故其系统性能相比窃听用户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即使我们假定接收端能够获取除Hénon二维混沌映射初始值之外的所有信息,且窃听方获取的混沌序列初始值与正确取值只有1e-10量级的差异,窃听方的截获性能仍然很差,误比特率(BER)始终接近于0.5左右的性能,说明所提出的算法的密钥敏感性较高,能够满足保密通信的要求。
试验3.密钥破解分析
如果定义量化精度为10-15,则可以将二维Hénon混沌映射加密的参数包括(a,b,u0,v0,α),即使忽略WFRFT变换参数α,本申请中的密钥仍然可以达到1060量级,远高于抵御暴力破解所需要的2100量级。
综上,本公开提供的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利用二维混沌映射同时产生两组混沌序列,并利用其对QPSK调制符号的幅度和相位同时进行加密处理,实现对原始星座映射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WFRFT系统的物理层安全通信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另外,也易于理解的是,这些步骤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进程/线程中同步或异步执行。
进一步的,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输入信号调制单元、WFRFT逆变换单元、混沌映射序列生成单元以及混沌映射加密单元。其中,输入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调制或幅度相位调制,获得一调制信号。WFRFT逆变换单元用于将调制信号进行WFRFT逆变换完成混合载波调制,获取该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混沌映射序列生成单元用于通过二维混沌映射生成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利用第一序列对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进行拓展加密,利用第二序列对混合载波信号的相位进行旋转加密,得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混沌映射加密单元用于根据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对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接收单元、解密单元以及WFRFT变换单元。其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加密信号。解密单元用于利用逆矩阵对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进行解密,得到解密数据。WFRFT变换单元用于对解密数据进行WFRFT变换。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系统,其中各个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系统的若干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符号映射完成后的调制列向量进行WFRFT逆变换完成混合载波调制,获取该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
通过二维混沌映射生成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生成加密信号;
所述加密信号经信道传输至接收端后,接收端根据所述二维混沌映射的参数生成解密矩阵,利用所述解密矩阵对所述加密信号进行解密;
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WFRFT变换,完成符号解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对调制符号的幅度进行拓展加密,利用所述第二序列对所述调制符号的相位进行旋转加密,得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
根据所述加密矩阵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加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生成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的步骤中,所述第一序列先通过公式(1)获得幅度拓展因子rn,再通过公式(2)生成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加密矩阵R;
Figure FDA0002817726970000011
R=diag(r) (2);
其中,u为第一序列,r=(r0,r1,…,rN-1)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生成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及相位的加密矩阵的步骤中,所述第二序列先通过公式(3)获得相位旋转因子φn,再通过公式(4)生成所述频域信号的相位加密矩阵Φ;
Figure FDA0002817726970000021
Figure FDA0002817726970000022
其中,v为第二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加密矩阵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加密处理的步骤中,通过公式(5)进行加密;
XC=RΦXT (5);
其中,XT为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矩阵与所述加密矩阵互为逆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维混沌映射的参数生成解密矩阵,利用所述解密矩阵对所述加密信号进行解密的步骤中,所述解密公式为:
Xd=R-1Φ-1y (6);
其中,y为接收端接收到的所述加密信号;
R-1为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幅度解密矩阵,且
Figure FDA0002817726970000023
Φ-1为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相位解密矩阵,且Φ-1=Φ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混沌映射为Hénon混沌映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映射的调制方式为PSK调制、ASK调制或QAM调制。
10.一种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WFRFT逆变换单元,用于将符号映射完成后的调制列向量进行WFRFT逆变换完成混合载波调制,获取该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
混沌映射加密单元,用于通过二维混沌映射生成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利用所述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所述混合载波信号的列向量进行幅度拓展和星座旋转,生成加密信号;
解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维混沌映射的参数生成解密矩阵,并利用所述解密矩阵对传输至接收端的所述加密信号进行解密;
WFRFT变换单元,用于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WFRFT变换,完成符号解调。
CN202011412755.4A 2020-12-04 2020-12-04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583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2755.4A CN112583574B (zh) 2020-12-04 2020-12-04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2755.4A CN112583574B (zh) 2020-12-04 2020-12-04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574A true CN112583574A (zh) 2021-03-30
CN112583574B CN112583574B (zh) 2023-01-20

Family

ID=7512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2755.4A Active CN112583574B (zh) 2020-12-04 2020-12-04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35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8969A (zh) * 2021-06-04 2021-08-3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基于mp-wfrft和人工噪声的多波束定向调制方法及系统
CN113949503A (zh) * 2021-09-16 2022-01-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基于dna动态编码的wfrft安全通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4632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发射端及接收端
CN108390889A (zh) * 2018-03-23 2018-08-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多参数多项wfrft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09560915A (zh) * 2018-11-27 2019-04-02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混沌和幅相编码的非线性双图像加密方法
CN110138539A (zh) * 2019-05-24 2019-08-16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参数池的wfrft安全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4632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发射端及接收端
CN108390889A (zh) * 2018-03-23 2018-08-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多参数多项wfrft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09560915A (zh) * 2018-11-27 2019-04-02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混沌和幅相编码的非线性双图像加密方法
CN110138539A (zh) * 2019-05-24 2019-08-16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参数池的wfrft安全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沙学军等: "基于WFRFT的抗调制方式识别方法", 《无线电通信技术》 *
达新宇等: "一种加权傅里叶变换域通信方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郭晓丛等: "一种基于多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算法", 《计算机工程》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8969A (zh) * 2021-06-04 2021-08-3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基于mp-wfrft和人工噪声的多波束定向调制方法及系统
CN113949503A (zh) * 2021-09-16 2022-01-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基于dna动态编码的wfrft安全通信方法
CN113949503B (zh) * 2021-09-16 2024-0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基于dna动态编码的wfrft安全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574B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ia et al. Downlink design for spectrum efficient IoT network
CN112583574B (zh)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132153B (zh) 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安全通信方法
Huo et al. A new efficient physical layer OFDM encryption scheme
Zhong et al. Performance-improved secure OFDM transmission using chaotic active constellation extension
CN110677236A (zh) 一种基于复合混沌系统与异或运算的ofdm加密方法
CN112019321A (zh) 一种基于高维混沌系统的五维光概率成型加密方法
CN111525998A (zh) 基于模式、时隙和频率复合矢量的高可靠光传输方法
Raheema et 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Hybrid Chaotic Maps Based on Speech Scrambling for OFDM Techniques
Kim On the phase sequences and permutation functions in the SLM scheme for OFDM-IM systems
CN114915398A (zh) 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混沌加密方法、应用、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Moliki et al. Chaos‐based physical‐layer encryption for OFDM‐based VLC schemes with robustness against known/chosen plaintext attacks
Zhong et al. Secure orthogonal time-frequency multiplexing with two-dimensional encryption for optical-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4615119A (zh)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星座加密的scbt传输方法及系统
Ni et al. PHY‐Aided Secure Communication via 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Dhanya et al. Speech scrambling based on chaotic mapping and random permutation for moder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6383837A (zh) 一种图像隐藏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5225249A (zh) 基于多级联混沌加密的mp-wfrft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4598441A (zh)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星座加密的wfrft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4598442A (zh)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幅度相位加密的ofdm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4598440A (zh) 基于二维混沌映射星座加密的ofdm传输方法及系统
Hussein Al-Delfi et al. Hybrid Ciphering and Frequency Domain Scrambling for Secure Speech Transmission through MIMO-OFDM System.
Hou et al. Physical Layer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Dynamic Constellation Rotation
Abdullah et al. Two-level secure colored image transmission using novel chaotic map
Chen et al. Symbol Encryption and Placement Design for OQAM/FBMC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