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0811B - 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80811B CN112580811B CN202011229429.XA CN202011229429A CN112580811B CN 112580811 B CN112580811 B CN 112580811B CN 202011229429 A CN202011229429 A CN 202011229429A CN 112580811 B CN112580811 B CN 1125808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e
- polarization
- coherent
- polarized
- entang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10/00—Quantum computing, i.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ased on quantum-mechanical phenomen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包括制备响应的极化输入态和相干输入态;相干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极化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根据探测响应情况可得到所需的极化混合纠缠态。本发明提供的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目的是为了补全极化混合纠缠生成方面的遗漏,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生成任意形式的极化混合纠缠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离散变量(DV)和连续变量(CV)是量子信息中的两种不同编码方式。DV涉及光子的极化和单光子的有无,CV使用正交分量,例如光场的幅度或相位。目前在DV和CV领域都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DV和CV中的两种编码都有其优点和缺点。CV具有高检测效率,以及与常规信息技术更实用的接口等优点。但是对光子的丢失很敏感并且保真度有限。DV具有很高的保真度,接近于一,但其结果是概率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生成任意形式的极化混合纠缠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包括:
制备响应的极化输入态和相干输入态;
相干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
极化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
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
根据探测响应情况可得到所需的极化混合纠缠态。
进一步地,制备响应的极化输入态和相干输入态的方法包括:
制备一个极化W态或者极化GHZ态和若干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或者相干纠缠态。
进一步地,相干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的方法包括:
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或者相干纠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反射部分再经过一个 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
进一步地,极化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的方法包括:
极化W态或者极化GHZ态中的部分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极化的位移算符。
进一步地,所述极化混合纠缠态包括下述中至少一种:
极化W态混合纠缠
极化W态混合纠缠
极化GHZ态混合纠缠
进一步地,所述极化W态混合纠缠的生成方法具体包括:
极化输入态上共享一个极化W态,其形式为:
其中H代表水平偏振,V代表垂直偏振,下标1、 2和3用以标记光子处于不同路径;
相干输入态上制备一个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其形式为:
N(|α>4H+|-α>4H),其中为归一化系数,α为相干态的平均光子数;
路径4的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此时得到的态为:
极化W态中的其中一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此时所得到的态为:
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的位移算符后得到:
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发生干涉后,获得如下的状态:
当探测器10与探测器13以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极化W态混合纠缠
当探测器11与探测器12以相同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极化W态混合纠缠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极化W态混合纠缠的生成方法具体包括:
极化输入态上共享一个极化W态,其形式为:
其中H代表水平偏振,V代表垂直偏振,下标1、 2和3用以标记光子处于不同路径;
相干输入态上制备两个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其形式为N(|α>4H+|-α>4H)和 N(|α>5H+|-α>5H),其中为归一化系数,α为相干态的平均光子数,下标4和5用以标记光子处于不同路径;
路径4和5的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此时得到的态为:
极化W态中的其中两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此时所得到的态为:
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的位移算符后得到:
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发生干涉后,获得如下的状态:
当探测器11、探测器14、探测器20与探测器23以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极化W态混合纠缠
当探测器12、探测器13、探测器21与探测器22以相同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极化W态混合纠缠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极化GHZ态混合纠缠的生成方法具体包括:极化输入态上共享一个包含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相干输入态上共享一个包含m个水平极化相干态的相干纠缠态;
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为如下形式:
m个水平极化相干态的相干纠缠态为如下形式:
其中为归一化系数;
路径n+m+1至路径n+2m的水平极化相干态分别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此时得到的态为:
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中的其中m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此时所得到的态为:
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的位移算符后得到:
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发生干涉后,获得如下的状态:
当探测器4k-3和探测器4k,k=1,2,…m,以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极化GHZ态混合纠缠态
当探测器4k-2和探测器4k-1,k=1,2,…m,以相同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极化GHZ态混合纠缠态其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目的是为了补全极化混合纠缠生成方面的遗漏,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生成任意形式的极化混合纠缠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态混合纠缠生成原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态混合纠缠生成原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HZ态混合纠缠生成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根据图1可知,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一个极化W态或者极化GHZ态和若干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或者相干纠缠态;
步骤2: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或者相干纠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反射部分再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
步骤3:极化W态或者极化GHZ态中的部分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极化的位移算符;
步骤4: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
步骤5:根据探测器的响应情况即可得到所需的极化混合纠缠态。
对于极化W态混合纠缠根据图2所示;
步骤1:路径1、路径2和路径3共享一个极化W态,路径4制备一个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
路径1、路径2和路径3上共享的极化W态形式为:
其中H代表水平偏振,V代表垂直偏振。
路径4上制备的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形式为:
N(|α>4H+|-α>4H),其中为归一化系数,α为相干态的平均光子数。
步骤2: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反射部分再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
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此时得到的态为:
步骤3:极化W态中的其中一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极化的位移算符;
极化W态中的其中一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此时所得到的态为:
施加对应的位移算符后可以得到:
步骤4: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
发生干涉后,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的状态:
步骤5:根据探测器的响应情况即可得到所需的极化混合纠缠态;
当探测器10与探测器13以概率同时响应时,我们可以得到极化W 态混合纠缠当探测器11与探测器12以相同概率同时响应时,我们可以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极化W态混合纠缠:
其中因此该方法的总成功概率为
对于极化W态混合纠缠根据图3所示;
步骤1:路径1、路径2和路径3共享一个极化W态,路径4和路径5分别制备一个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
路径1、路径2和路径3上共享的极化W态形式为:
其中H代表水平偏振,V代表垂直偏振。路径4和路径5上分别制备的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形式为:
N(|α>4H+|-α>4H)和N(|α>5H+|-α>5H),其中为归一化系数,α为相干态的平均光子数。
步骤2:路径4和路径5的水平极化相干叠加态分别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反射部分再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
路径4和5的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
路径4和5的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此时得到的态为:
步骤3:极化W态中的其中两个光子分别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极化的位移算符;
极化W态中的其中两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此时所得到的态为:
施加对应的位移算符后可以得到:
步骤4: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
发生干涉后,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的状态:
步骤5:根据探测器的响应情况即可得到所需的极化混合纠缠态;
当探测器11、探测器14、探测器20与探测器23以概率同时响应时,我们可以得到极化W态混合纠缠当探测器12、探测器13、探测器21与探测器22以相同概率同时响应时,我们可以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极化W态混合纠缠其中因此该方法的总成功概率为
对于极化GHZ态混合纠缠根据图4所示;
步骤1:路径1至路径n+m共享一个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路径n+m+1至路径n+2m共享一个包含m个水平极化相干态的相干纠缠态;
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为如下形式:
m个水平极化相干态的相干纠缠态为如下形式:
其中为归一化系数。
步骤2:路径n+m+1至路径n+2m的水平极化相干态分别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反射部分再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
路径n+m+1至路径n+2m的水平极化相干态分别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此时得到的态为:
步骤3: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中的其中m个光子分别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极化的位移算符;
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中的其中m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此时所得到的态为:
施加对应的位移算符后可以得到:
步骤4: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
发生干涉后,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的状态:
步骤5:根据探测器的响应情况即可得到所需的极化混合纠缠态。
当探测器4k-3和探测器4k,k=1,2,…m,以概率同时响应时,我们可以得到极化GHZ态混合纠缠态当探测器4k-2和探测器4k-1,k=1,2,…m,以相同概率同时响应时,我们可以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极化GHZ态混合纠缠态其中因此该方法的总成功概率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目的是为了补全极化混合纠缠生成方面的遗漏。本发明可以有效地生成任意形式的极化W态和GHZ态混合纠缠,同时也将GHZ态混合纠缠推广至n个光子和m个相干态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响应的极化输入态和相干输入态;
相干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
极化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
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
根据探测响应情况可得到所需的极化混合纠缠态;
所述极化混合纠缠态包括下述中至少一种:
极化W态混合纠缠
极化W态混合纠缠
极化GHZ态混合纠缠
所述极化W态混合纠缠的生成方法具体包括:
极化输入态上共享一个极化W态,其形式为:
其中H代表水平偏振,V代表垂直偏振,下标1、2和3用以标记光子处于不同路径;
相干输入态上制备一个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其形式为:
N(|α>4H+|-α>4H),其中为归一化系数,α为相干态的平均光子数,下标4用以标记光子处于的路径;
路径4的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此时得到的态为:
极化W态中的其中一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此时所得到的态为:
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的位移算符后得到:
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发生干涉后,获得如下的状态:
当探测器10与探测器13以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极化W态混合纠缠
当探测器11与探测器12以相同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极化W态混合纠缠其中
所述极化W态混合纠缠的生成方法具体包括:
极化输入态上共享一个极化W态,其形式为:
其中H代表水平偏振,V代表垂直偏振,下标1、2和3用以标记光子处于不同路径;
相干输入态上制备两个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其形式为N(|α>4H+|-α>4H)和N(|α>5H+|-α>5H),其中为归一化系数,α为相干态的平均光子数,下标4和5用以标记光子处于不同路径;
路径4和5的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此时得到的态为:
极化W态中的其中两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此时所得到的态为:
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的位移算符后得到:
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发生干涉后,获得如下的状态:
当探测器11、探测器14、探测器20与探测器23以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极化W态混合纠缠当探测器12、探测器13、探测器21与探测器22以相同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极化W态混合纠缠其中
所述极化GHZ态混合纠缠的生成方法具体包括:
极化输入态上共享一个包含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相干输入态上共享一个包含m个水平极化相干态的相干纠缠态;
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为如下形式:
m个水平极化相干态的相干纠缠态为如下形式:
其中为归一化系数;
路径n+m+1至路径n+2m的水平极化相干态分别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进行的变化为:
反射部分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后,再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此时得到的态为:
n+m个光子的极化GHZ态中的其中m个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此时所得到的态为:
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的位移算符后得到:
相同极化的光子和光束在分束器处发生干涉,并进行探测,发生干涉后,获得如下的状态:
当探测器4k-3和探测器4k,k=1,2,…m,以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极化GHZ态混合纠缠态当探测器4k-2和探测器4k-1,k=1,2,…m,以相同概率同时响应时,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极化GHZ态混合纠缠态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响应的极化输入态和相干输入态的方法包括:
制备一个极化W态或者极化GHZ态和若干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或者相干纠缠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干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的方法包括:
水平极化的相干叠加态或者相干纠缠态经过一个参数可调的分束器后,反射部分再经过一个50:50分束器将光束分开,将分开后的光束中的其中一束经过半波片,使其极化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极化输入态经过器件进行相应变换的方法包括:
极化W态或者极化GHZ态中的部分光子经过极化分束器后分成不同的路径,在不同路径上施加对应极化的位移算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29429.XA CN112580811B (zh) | 2020-11-06 | 2020-11-06 | 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29429.XA CN112580811B (zh) | 2020-11-06 | 2020-11-06 | 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80811A CN112580811A (zh) | 2021-03-30 |
CN112580811B true CN112580811B (zh) | 2024-04-16 |
Family
ID=75120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29429.XA Active CN112580811B (zh) | 2020-11-06 | 2020-11-06 | 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8081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WO2011027895A1 (ja) * | 2009-09-07 | 2013-02-04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Plc型復調器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
CN104092539A (zh) * | 2014-07-25 | 2014-10-08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调制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
CN104506309A (zh) * | 2014-12-26 | 2015-04-08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
CN104702342A (zh) * | 2015-02-10 | 2015-06-10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多自由度混合纠缠w态光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 |
CN111008703A (zh) * | 2019-11-21 | 2020-04-14 | 浙江工商大学 | 一种噪声环境下四量子比特w态和ghz态混合态三体可分离的方法 |
CN111450514A (zh) * | 2020-03-26 | 2020-07-28 | 上海交通大学 | 量子围棋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27895A (ja) * | 2009-07-23 | 2011-02-10 | Mitaka Koki Co Ltd | 顕微鏡システム |
WO2019183602A1 (en) * | 2018-03-23 | 2019-09-26 | PsiQuantum Corp. | Generation of entangled qubit states |
-
2020
- 2020-11-06 CN CN202011229429.XA patent/CN1125808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WO2011027895A1 (ja) * | 2009-09-07 | 2013-02-04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Plc型復調器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
CN104092539A (zh) * | 2014-07-25 | 2014-10-08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调制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
CN104506309A (zh) * | 2014-12-26 | 2015-04-08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
CN104702342A (zh) * | 2015-02-10 | 2015-06-10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多自由度混合纠缠w态光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 |
CN111008703A (zh) * | 2019-11-21 | 2020-04-14 | 浙江工商大学 | 一种噪声环境下四量子比特w态和ghz态混合态三体可分离的方法 |
CN111450514A (zh) * | 2020-03-26 | 2020-07-28 | 上海交通大学 | 量子围棋系统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非对称偏振三维纠缠态的预警制备;叶欣露;林青;;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第05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80811A (zh) | 2021-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Yamamoto et al. | Polarization-entangled W state using parametric down-conversion | |
CN104702342A (zh) | 一种多自由度混合纠缠w态光子的产生系统及方法 | |
CN106444209B (zh) | 一种消偏振的激光相控阵波束扫描系统及方法 | |
CN105162522B (zh) | 本地锁相正交偏振自由空间相干光通信装置 | |
CN112865879A (zh) | 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的混合纠缠态产生系统及方法 | |
CN116155495B (zh) | 一种可切换编码模块及量子密钥分发发送端及系统 | |
CN102981344A (zh) | 一种基于非线性效应的微波光子移相器 | |
CN108900275A (zh) | 空分复用通信系统及解复用cvb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6569340A (zh) | 光束强度、相位分布和偏振态的调制装置 | |
CN112580811B (zh) | 一种极化混合纠缠态生成方法 | |
Zhong et al. | Precise ranging for the multi-region by using multi-beam chaotic polarization components in the multiple parallel optically pumped spin-VCSELs with optical injection | |
Saito | Macroscopic single-qubit operation for coherent photons | |
CN211509059U (zh) | 一种双工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配链路 | |
Zeng et al. | Full-duplex cylindrical vector beam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using spin-dependent phase modulation metasurfaces | |
CN112164973B (zh) | 实现轨道角动量光束模式切换的相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4465716B (zh) | 一种基于mrr-qkd的可信中继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 |
CN111953421B (zh) | 一种用于扩大通信容量的结构光复用通信系统 | |
CN221748409U (zh) | 一种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 |
CN107015415B (zh) | 一种光子轨道角动量本征态纠缠产生装置 | |
CN217363101U (zh) | 一种基于b92协议的逆向调制自由空间qkd系统 | |
Matsumoto et al. | Coherent transfer of the higher-order polarization state of photons to the spin structure state of electrons in a semiconductor | |
CN115276817B (zh) | 一种基于矢量涡旋光双维度多模式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 |
CN114531231B (zh) | 一种基于b92协议的逆向调制自由空间qkd系统 | |
CN218958922U (zh) | 信号发射装置 | |
TIAN et al. | Two-dimensional based vortex electrons sorting for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transmiss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