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0178A - 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0178A
CN112580178A CN202011569496.6A CN202011569496A CN112580178A CN 112580178 A CN112580178 A CN 112580178A CN 202011569496 A CN202011569496 A CN 202011569496A CN 112580178 A CN112580178 A CN 112580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power grid
graph
view
ref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94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0178B (zh
Inventor
李波
李世明
赵瑞锋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94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0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0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0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0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0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2CAD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e.g. collaborative CAD or distributed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4Power grid distribu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电网SVG格式的图形,根据获取的多种图形绘制成多侧面视图;获取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根据模型数据构建全局视野下的精细化电网模型;将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若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无多余增量,则由多侧面视图生成电网拓扑模型,由精细化电网模型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将电网拓扑模型与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将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本申请能够在能量管理系统中同时完成从图形生成拓扑模型的正向校验以及从模型生成图形的反向校验。

Description

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的运行与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图模一体化技术是通过把图形和数据建立相互转化对应关系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图模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针对能量管理系统开发的图模转化和校验的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图模校验方法作为图模一体化中关键的一项功能,是为了确保图形和数据库模型的一一对应关系,实现数据库的数据对应相应的图形,可根据图形属性进行定义和修改。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基于EMS系统开发的高级应用,如潮流计算、机组组合、N-1校验等,都需要进行状态估计或潮流断面修正,这背后的原因便有图模转换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数据采集的错误等原因。
全景图自动成图系统从调度EMS主站平台获取基于标准IEC61970电网CIM模型,GIS系统获取厂站坐标文件,EMS系统获取电网运行数据,在成图工作站自动生成系统潮流图、地理潮流图、厂站图等,再通过SVG文件反馈给调度EMS系统等多应用系统共享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使得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同时完成从图形生成拓扑模型的正向校验以及从模型生成图形的反向校验。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网SVG格式的图形,根据获取的多种图形绘制成多侧面视图;
获取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根据模型数据构建全局视野下的精细化电网模型;
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
若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无多余增量,则由所述多侧面视图生成电网拓扑模型,由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
将所述电网拓扑模型与所述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
将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
可选的,在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的模型文件进行语义语法校验以及数据校验。
可选的,在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多侧面视图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所述多侧面视图的图形文件的文件格式、文件头定义、图形表现形式、图层定义、设备图形以及图形拓扑描述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具体为:
对比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判断出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是否存在设备对象增量或者连接关系增量或者容器关系增量。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电网拓扑模型与所述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具体为:
校验所述电网拓扑模型与所述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中的拓扑关系进行匹配,若拓扑关系一致,则完成由图形生成拓扑模型的正向校验。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具体为:
将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若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相一致,则完成由模型生成图形的反向校验。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网SVG格式的图形,根据获取的多种图形绘制成多侧面视图;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根据模型数据构建全局视野下的精细化电网模型;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
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无多余增量,则由所述多侧面视图生成电网拓扑模型,由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
正向校验单元,用于将所述电网拓扑模型与所述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
反向校验单元,用于将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正确性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的模型文件进行语义语法校验以及数据校验。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正确性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多侧面视图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所述多侧面视图的图形文件的文件格式、文件头定义、图形表现形式、图层定义、设备图形以及图形拓扑描述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比较单元具体用于对比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判断出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是否存在设备对象增量或者连接关系增量或者容器关系增量。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包括:获取电网SVG格式的图形,根据获取的多种图形绘制成多侧面视图;获取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根据模型数据构建全局视野下的精细化电网模型;将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若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无多余增量,则由多侧面视图生成电网拓扑模型,由精细化电网模型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将电网拓扑模型与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将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
本申请通过在能量管理系统中分别由图形数据生成电网的多侧面视图,以及由模型数据生成电网的精细化电网模型,再分别将多侧面视图到精细化电网模型以及从精细化电网模型到从多侧面视图的两个方向进行比较,判断多侧面视图和精细化电网模型是否存在多余增量,若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相一致,则将多侧面视图转换成对应的电网模型数据,将精细化电网模型转换成对应的电网图形数据,再将转换后的电网模型数据与原始的模型数据进行比对,将转换后的电网模型数据与原始的图形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完成图模双向校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图模双向校验功能架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由电网模型生成对应图形的功能架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正确性校验中通过不同规则将图形/模型映射成对应模型/图形图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图形生成拓扑模型的三个领域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见的从模型生成图形的方法为采用全景图自动成图系统从调度EMS主站平台定期获取基于标准IEC61970的XML文件的电网模型、从GIS系统获取厂站GIS信息、从EMS系统实时获取电网运行数据,从而完成模型解析,分析模型的拓扑信息并识别厂站接线类型,从而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再将SVG格式的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上传至调度EMS系统等多应用系统共享使用,其图形生成框图如图3所示。
图模校验就是要对专题图导出的中间结果进行校验。校验需要达到一致性、全面性、严密性的要求。
(1)一致性:图形与模型要一致,模型输出结果要与模型定义要一致;
(2)全面性:要全面的校验图形、模型和数据的各个方面,包括文件格式的规范性、字符编码、语法语义、对象关系、拓扑关系、属性值正确性等多方面的校验;
(3)严密性:对校验对象的值或规范严格按照图形交互规范或模型定义文件的约束进行校验。
然而现有的检验方法只有单向性的检验方法,例如仅实现对由图形生成拓扑模型的正向校验或者对由模型生成图形的反向校验;本申请通过在能量管理系统中分别由图形数据生成电网的多侧面视图,以及由模型数据生成电网的精细化电网模型,再分别将多侧面视图到精细化电网模型以及从精细化电网模型到从多侧面视图的两个方向进行比较,判断多侧面视图和精细化电网模型是否存在多余增量,若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相一致,则将多侧面视图转换成对应的电网模型数据,将精细化电网模型转换成对应的电网图形数据,再将转换后的电网模型数据与原始的模型数据进行比对,将转换后的电网模型数据与原始的图形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完成图模双向校验。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中包括:
101、获取电网SVG格式的图形,根据获取的多种图形绘制成多侧面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可以从外部系统以及内部系统导入SVG格式的图形,通过平台工具手动或者自动绘制相应的图形从而绘制出电网拓扑的多侧面视图,包括电网中各设备对象、连接关系以及容器关系的视图。
102、获取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根据模型数据构建全局视野下的精细化电网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可以获取外部的拼接模型也可以获取系统内部自建的模型文件,以XML文件格式描述,XML文件中的模型定义是基于CIM的全集或子集。通过获取的模型文件构建全局视野下的精细化电网模型。
103、将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可以将精细化电网模型映射成不同的视图,再将映射后的视图与多侧面视图进行增量比较,比较出生成的精细化电网模型是否存在多余的设备对象增量或者连接关系增量或者容器关系增量,从而判断出多侧面视图以及精细化电网模型是否满足一致性,如果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映射后的视图包含的内容一致,则可以进行下一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增量比较包括设备对象增量或者连接关系增量或者容器关系增量的比较。
104、若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无多余增量,则由多侧面视图生成电网拓扑模型,由精细化电网模型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
需要说明的是,若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无多余增量,则由多侧面视图生成电网拓扑模型,由精细化电网模型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
其中,由图形生成拓扑模型的正向检验过程中,生成的电网拓扑模型文件(XML格式)中,文件中的CIM使用Terminal和ConnectivityNode来定义拓扑模型。图5列出了图形映射需要支持的三个领域。
最底层的领域是CIM拓扑,最顶层的领域是绘图领域。当由图形生成模型得到CIM拓扑时,需要一个有图形连接的中间领域,即图形连接描述,从而给出CIM拓扑与所校验的图形元素间的连接关系的信息。
本申请由模型生成图形的方法为获取变电站的CIM模型,自动识别出变电站的主接线类型,在典型接线模型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电压等级及变压器设备进行布局布线,然后根据厂站模型将不同的电压等级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列,并自动绘制出相关的设备,形成结构清晰的一次接线图(包括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再直接将一次接线图与原始的连接图进行比对,从而完成对模型生成图形的反向校验。
105、将电网拓扑模型与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可以将电网拓扑模型与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中的拓扑关系进行匹配,若拓扑关系一致,则完成由图形生成拓扑模型的正向校验。
106、将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可以将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若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电网SVG格式的图形相一致,则完成由模型生成图形的反向校验。
本申请通过在能量管理系统中分别由图形数据生成电网的多侧面视图,以及由模型数据生成电网的精细化电网模型,再分别将多侧面视图到精细化电网模型以及从精细化电网模型到从多侧面视图的两个方向进行比较,判断多侧面视图和精细化电网模型是否存在多余增量,若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相一致,则将多侧面视图转换成对应的电网模型数据,将精细化电网模型转换成对应的电网图形数据,再将转换后的电网模型数据与原始的模型数据进行比对,将转换后的电网模型数据与原始的图形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完成图模双向校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可参考图2所示的图模双向校验功能架构图。
实施例中除以上步骤之外,在步骤103、将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之后还包括:
对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精细化电网模型的模型文件进行语义语法校验以及数据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考虑到图模有多种来源、详略程度也不一样,一方面需要通过不同的规则对模型语义语法校验和数据校验,对图形文件进行svg格式、图层、符号、拓扑描述的正确性校验;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不同图模进行数据规范化,通过不同规则,将模型映射为不同的视图,与相匹配的图形视图进行一致性校验,判断图形和模型的一致性。由于图模的多样性,其规则也可以自定义、可扩展,具体可参考图4。
对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正确性校验时,由于模型文件输出的是模型定义的实例化,模型输出结果的校验包括语义语法校验和数据校验。
其中,语义语法校验包括但不限于:
(1)格式检查。检查模型文件输出是否符合XML格式规范,每个标签的定义是否正确。
(2)字符编码校验。校验输出文件的字符编码设置,字符编码类型要与目标系统使用的字符编码一致,保证目标系统能正确读取。
(3)根元素校验。校验根元素是否是<rdf:RDF>;
(4)根元素的命名空间定义。校验根元素中是否声明了xmlns:cim和xmlns:rdf的命名空间;xmlns:rdf必须声明为http://www.w3.org/1999/02/22-rdf-syntax-ns#;xmlns:cim声明格式必须为http://iec.ch/TC57/2003/CIM-schema-<version>#;
(5)元素类型校验。元素类型是有<cim:PSRType rdf:ID=”>来预定义,所引用的元素类型必须是在预定义的元素类型集合中存在;
(6)类声明检查。检查模型输出结果中的类、属性或关系是否在模型定义文件中有声明;
(7)属性声明检查。检查模型输出结果中的某个类的属性是否在模型定义文件中有声明;
(8)关系声明检查。检查模型输出结果中的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否在模型定义文件中有声明;
(9)强制性元素检查。对模型定义文件中声明必须强制实例化的元素,检查他们是否在模型输出结果有实例化;
(10)定义元素校验。定义元素是声明一个新的资源实例。格式为<classname rdf:ID=identity>,其中classname是必须在模型定义文件中已经有声明;
(11)文本属性元素校验。文本属性元素格式为<propname>值</propname>,其中propname是必须在模型定义文件中有声明;属性值中不得包含有<、>、&等字符;
(12)资源属性元素校验。资源属性元素的格式为<propname rdf:resource=resource-uri/>,其中propname是必须在模型定义文件有声明,resource-uri必须是存在的资源对象;
(13)属性值合法性检查。检查模型输出结果中某个属性值是否与符合模型定义文件对该属性的类型定义、取值范围约束或是否在枚举值范围内;
(14)设备关系校验。对模型定义文件中声明的设备之间约束关系,校验模型输出结果中该关系是否有实现,关系实现是否符合模型定义中的约束;
(15)关键属性校验(mrid、rdf_id、名称、电压等级、所属容器)。设备的mrid以及rdf_id必须全网唯一;例如所属容器、电压等级等不能缺失;域值范围校验,是否满足模型定义中的取值范围约束
(16)名称属性唯一性校验。检查开关类设备名称(开关、刀闸、接地刀闸、断路器)在同一容器下是否重复
(17)关联性校验。检查设备属性关联对象是否存在。(联络开关除外)
数据校验包括但不限于:
(1)拓扑连通性校验
以电压等级为单位,检查所有设备是否连通(不考虑开关状态)。
(2)孤立拓扑校验
检查设备的某个端子,与其他设备端子是否有连接,如果设备任意一个端子悬空,则认为是孤立设备。
(3)拓扑孤岛校验
检查是否存在一个以上的无源电气岛。
(4)多端子设备拓扑检查
检查多端子设备,不同端子的拓扑是否重复,即同一设备的不同端子不能接到同一个连接点上。
(5)电压等级校验
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不经过变压器,直接相连。
对多侧面视图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多侧面视图的图形文件的文件格式、文件头定义、图形表现形式、图层定义、设备图形以及图形拓扑描述进行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多侧面视图进行正确性校验,可以根据图形规范的定义对多侧面视图的图形文件(SVG格式)的文件格式、文件头定义、图形表现形式、图层定义、设备图形以及图形拓扑描述进行校验。
具体为:
2.1文件格式校验
检查图形文件是否符合XML格式规范,每个标签的定义是否正确。
2.2文件头定义校验
文件头定义校验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字符编码校验。字符编码类型要与目标系统使用的字符编码一致,保证目标系统能正确读取。
(2)画布的宽高校验。检验图形绘图的画布的宽度和高度,保证图形是在合适的画布范围上绘制,以达到图形清晰不变形。
(3)绘图视图坐标系参数的校验。校验图形绘图时的视图坐标系参数,如平移、缩放的设置,确保图形在目标系统能正确的显示。
2.3图形表现形式定义的校验
图形表现形式是分图元定义和样式定义,图元是用symbol标签定义,样式是用style标签定义,校验项包括但不限于:
(1)图元ID格式校验。
图元ID的命名格式需要符合图形规范的定义。
(2)图元定义完整性检测
对特定图元,如开关,其在图形上的图元Symbol要求存在合态和分态两种图元,以便于实时系统根据实时信息进行画面刷新。
(3)图元坐标及大小校验。对指定有viewBox属性的图元,需要校验其坐标及大小范围的合理性,不能超过画布四周边界10%。
(4)样式名称格式校验。样式名称的命名格式需符合图形规范的定义及CSS规范的定义。
2.4图层定义校验
图层由g标签定义,图层定义的校验项包括但不限于:
(1)图层命名格式校验。校验图层名称格式是否符合图形规范定义。
(2)图层合法性校验。校验所定义的图层是否包含在图形规范定义列表中。
2.5设备图形校验
设备图形是在某个图层内定义,具体的设备图形也是有g标签定义。设备图形定义包括设备ID、图元和样式引用、元数据定义。校验项包括但不限于:
(1)设备图形ID校验。设备图形ID需符合图形规范定义,具有唯一性,与CIM模型文件中的RDF:ID一致。同一个设备,其在不同的专题图中图形ID需要一致。
(2)图元和样式引用校验。对设备图形的展示是通过引用图元及样式来实现,用use标签来定义引用。引用的校验项包括但不限于:
a)引用格式的正确性校验。引用格式需要符合SVG的use标签定义。
b)引用的图元及样式是否存在校验。校验所引用的图元和样式是否在本SVG文件中有定义。
2.6图形拓扑描述检验
图形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是在图形对象的metadata标签中定义,在<metadata>中通过子元素<cge:Glink_Ref ObjectID=””ObjectName=””/>来定义拓扑连接的下一个图形对象。拓扑描述检验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拓扑连接的图形对象检查。检查当前图形对象的拓扑连接的下一个图形对象的定义是否已经存在。
以上是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还包括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图6中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电网SVG格式的图形,根据获取的多种图形绘制成多侧面视图;
第二获取单元202,用于获取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根据模型数据构建全局视野下的精细化电网模型;
比较单元203,用于将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
生成单元204,用于若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无多余增量,则由多侧面视图生成电网拓扑模型,由精细化电网模型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
正向校验单元205,用于将电网拓扑模型与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
反向校验单元206,用于将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正确性校验单元,用于对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精细化电网模型的模型文件进行语义语法校验以及数据校验。
第二正确性校验单元,用于对多侧面视图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多侧面视图的图形文件的文件格式、文件头定义、图形表现形式、图层定义、设备图形以及图形拓扑描述进行校验。
比较单元203具体用于对比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判断出多侧面视图与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是否存在设备对象增量或者连接关系增量或者容器关系增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网SVG格式的图形,根据获取的多种图形绘制成多侧面视图;
获取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根据模型数据构建全局视野下的精细化电网模型;
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
若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无多余增量,则由所述多侧面视图生成电网拓扑模型,由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
将所述电网拓扑模型与所述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
将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的模型文件进行语义语法校验以及数据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多侧面视图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所述多侧面视图的图形文件的文件格式、文件头定义、图形表现形式、图层定义、设备图形以及图形拓扑描述进行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具体为:
对比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判断出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是否存在设备对象增量或者连接关系增量或者容器关系增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电网拓扑模型与所述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具体为:
校验所述电网拓扑模型与所述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中的拓扑关系进行匹配,若拓扑关系一致,则完成由图形生成拓扑模型的正向校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具体为:
将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若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相一致,则完成由模型生成图形的反向校验。
7.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网SVG格式的图形,根据获取的多种图形绘制成多侧面视图;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根据模型数据构建全局视野下的精细化电网模型;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增量比较;
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无多余增量,则由所述多侧面视图生成电网拓扑模型,由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生成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
正向校验单元,用于将所述电网拓扑模型与所述电网XML格式的模型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校验;
反向校验单元,用于将所述地理潮流图、系统潮流图以及厂站图与所述电网SVG格式的图形进行对比校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正确性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的模型文件进行语义语法校验以及数据校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正确性校验单元,用于对所述多侧面视图进行正确性校验,具体为对所述多侧面视图的图形文件的文件格式、文件头定义、图形表现形式、图层定义、设备图形以及图形拓扑描述进行校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具体用于对比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判断出所述多侧面视图与所述精细化电网模型中是否存在设备对象增量或者连接关系增量或者容器关系增量。
CN202011569496.6A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580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9496.6A CN112580178B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9496.6A CN112580178B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0178A true CN112580178A (zh) 2021-03-30
CN112580178B CN112580178B (zh) 2022-02-11

Family

ID=7514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9496.6A Active CN112580178B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01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7859A (zh) * 2021-04-30 2021-09-1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渐进式配调自动化图模校核方法及系统
CN115658642A (zh) * 2022-07-07 2023-01-3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网资源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6033B1 (en) * 2008-10-13 2012-03-13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onverting a graphic object from a first format to a second format with the aid of a stored checksum
CN102750406A (zh) * 2012-06-06 2012-10-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模型集和差异模型的电网模型多版本管理方法
CN103353871A (zh) * 2013-05-31 2013-10-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cim/g标准的互操作图形文件校验方法
CN104182911A (zh) * 2014-08-25 2014-12-0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实现配电网系统cim模型一致性的校验方法
CN104463715A (zh) * 2014-12-29 2015-03-25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模型校验方法
CN104951997A (zh) * 2015-05-21 2015-09-30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面向配电网的多维度图模质量分析方法
CN106951556A (zh) * 2017-03-30 2017-07-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离线环境下配电网图模的一致性校验方法和系统
CN107391617A (zh) * 2017-07-05 2017-11-24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监测系统的自动导模型方法
CN108345739A (zh) * 2018-02-08 2018-07-31 国家电网公司 辨识cime及svg模型文件信息实现保护定值在线校验功能获取模型的方法
CN109284346A (zh) * 2018-09-20 2019-01-2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9492203A (zh) * 2018-11-21 2019-03-19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大型综合报告格式校验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6033B1 (en) * 2008-10-13 2012-03-13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onverting a graphic object from a first format to a second format with the aid of a stored checksum
CN102750406A (zh) * 2012-06-06 2012-10-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模型集和差异模型的电网模型多版本管理方法
CN103353871A (zh) * 2013-05-31 2013-10-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cim/g标准的互操作图形文件校验方法
CN104182911A (zh) * 2014-08-25 2014-12-0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实现配电网系统cim模型一致性的校验方法
CN104463715A (zh) * 2014-12-29 2015-03-25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模型校验方法
CN104951997A (zh) * 2015-05-21 2015-09-30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面向配电网的多维度图模质量分析方法
CN106951556A (zh) * 2017-03-30 2017-07-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离线环境下配电网图模的一致性校验方法和系统
CN107391617A (zh) * 2017-07-05 2017-11-24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监测系统的自动导模型方法
CN108345739A (zh) * 2018-02-08 2018-07-31 国家电网公司 辨识cime及svg模型文件信息实现保护定值在线校验功能获取模型的方法
CN109284346A (zh) * 2018-09-20 2019-01-2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9492203A (zh) * 2018-11-21 2019-03-19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大型综合报告格式校验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英伟等: "基于信息流向引导的智能变电站设计集成工具研究", 《电气应用》 *
米为民等: "智能调度分布式一体化建模方案", 《电网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7859A (zh) * 2021-04-30 2021-09-1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渐进式配调自动化图模校核方法及系统
CN115658642A (zh) * 2022-07-07 2023-01-3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网资源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5658642B (zh) * 2022-07-07 2024-04-1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网资源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0178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cMorran An introduction to iec 61970-301 & 61968-11: The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CN107272615B (zh) 一种调配一体化系统的厂站模型处理方法
CN102750406B (zh) 一种基于模型集和差异模型的电网模型多版本管理方法
Cavalieri et al. Integration of IEC 61850 SCL and OPC UA to improve interoperability in Smart Grid environment
CN112580178B (zh) 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图模双向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8153996B (zh) 用comos平台实现电气接线组柜的方法
CN104504485A (zh) 一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体化整定计算方法
KR101397380B1 (ko) 메타모델링 통합시스템
CN111625964B (zh) 基于逻辑关系构建变电站图模方法、系统及设备
Santodomingo et al. Facilitating the automatic mapping of IEC 61850 signals and CIM measurements
KR101397381B1 (ko) 메타모델링 통합방법
Osterlund et al. Under the hood: An overview of the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data exchanges
CN104750468A (zh) 一种服务端拓扑数据转换方法和转换装置
CN111597166B (zh) 电力数据库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397379B1 (ko) 메타 모델링 변환시스템
Uslar et al. Interaction of EMS related systems by using the CIM standard
Ravikumar et al. Graphics model for power systems using layouts and relative coordinates in cim framework
Chen et al. Research on model management method for Micro-grid
CN111814292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气盘柜自动出图方法
Ten et al. Extraction of geospatial topology and graphics fo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framework
Qi et al. Design of distribution scada system based on open source gis
Berry Standards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s
Santodomingo et al. IEC 61970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ntegration
KR101547848B1 (ko) Qvt 기반 통합모델 변환방법
Razik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methods in large-scal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