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7205B - 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7205B
CN112577205B CN202011473067.9A CN202011473067A CN112577205B CN 112577205 B CN112577205 B CN 112577205B CN 202011473067 A CN202011473067 A CN 202011473067A CN 112577205 B CN112577205 B CN 112577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oad
working mode
burner
combust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30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77205A (zh
Inventor
詹雄
郭钊群
王映涵
杜增林
李凯
张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Zhongshan Small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4730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7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7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7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77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7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3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fluid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3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 F24H9/18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using fluid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采用本方法实现了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了燃气热水器在燃烧时,进行分段切换后热负荷变化量波动,使得分段切换后水温波动幅度降低,避免出现水温骤升骤降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供热设备的产品性能和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电器设备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电器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产品性能要求日益提升。常用的电器设备包括燃气热水器等供热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使用时间,比如夏季和冬季,为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所设置的升温程度应有所不同。
传统上多采用多段火排分段切换的燃烧技术,以实现升温程度的控制。用户在使用燃气热水器过程中,如果当下需要的热负荷处在燃烧器的分段切换临界点,则当外界使用环境,比如燃气压力、进水温度以及进水压力等发生小幅变化时,会导致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控制升温程度的变化。
然而由于热负荷变化的滞后性、火焰高度的变化、排风量的变化以及热交换器的余热等影响因素,使得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后,会造成出水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突然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带来较大温度波动,从而导致产品性能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供热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产品性能的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当根据所述当前热负荷和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
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当前热负荷和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包括:
当确定所述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取针对供热设备设置的第一温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确定所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
控制所述燃烧器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加热,直至达到所述第一温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包括:
当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
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所述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
控制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包括:
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因所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因所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降低量。
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分段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当前热负荷和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
热负荷修正机制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热负荷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一种供热设备,包括供热设备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供热设备主体的燃烧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燃烧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当根据所述当前热负荷和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
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当根据所述当前热负荷和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
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上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中,通过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并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实现了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了燃气热水器在燃烧时,进行分段切换后热负荷变化量波动,使得分段切换后水温波动幅度降低,避免出现水温骤升骤降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供热设备的产品性能和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再一个实施例中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热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供热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供热设备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供热设备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具体地,供热设备可以是燃气热水器,通过获取燃气热水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并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当前环境数据。其中,燃气热水器的正常运行状态即表示开机自检无故障后,获取用户针对燃气热水器设置的第一温度值,并控制燃气热水器进行加热,直至达到所设置第一温度值的燃气热水器的运行状态。燃气热水器的当前环境数据包括外界使用环境,比如燃气压力、进水温度以及进水压力等环境数据。
其中,当检测到存在用户用水需求,并检测到热水开关开启时,获取通过燃气热水器的水流量大小,当确定从燃气热水器热流出的水流量大小达到预设水流量值时,生成对应的加热信号。燃气热水器的控制器检测到加热信号后,启动燃气热水器自检操作,自检操作完成未检测到故障时,根据加热信号控制燃气热水器整机运行进行加热。
步骤S104,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
具体地,当确定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而当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其中,燃烧器的工作模式切换,即表示燃烧器在多排燃烧单片工作状态与少排燃烧单片工作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同样可理解为燃烧器的分段切换。
其中,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用于表示燃烧器的工作模式在少排单片模式和多排单片模式之间进行互相切换时的热负荷临界值,具体可以包括从少排单片模式切换为多排单片模式时的第一热负荷临界值,以及从多排单片模式切换为少排单片模式时的第二热负荷临界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并控制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
其中,环境数据发生变更表示燃气压力、进水温度以及进水压力等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比如燃气压力加大或变小,进水温度升高或降低,以及进水压力加大或变小等不同的环境数据变更情况。
进一步地,供热设备即燃气热水器的额定热负荷设置为Qmax,相应的最小热负荷为Qmin。燃烧器采用分段燃烧控制技术,即随着热负荷的逐渐增大,热负荷由Qmin→Qmax的过程中,当实际热负荷值到达从少排单片模式切换为多排单片模式时的第一热负荷临界值时,燃烧器工作时提供火力的单片由少排切换成多排。同样地,随着热负荷的逐渐减小,热负荷由Qmax→Qmin的过程中,当实际热负荷值达到从多排单片模式切换为少排单片模式时的第二热负荷临界值时,燃烧器工作时提供火力的单片由多排切换成少排。
步骤S106,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具体地,热负荷修正机制包括降低热负荷增加量,以及减少热负荷量降低量。其中,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第一数量,大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第二数量时,对应的热负荷修正机制则为抵消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
同样地,而当检测到第一工作模式的第一数量,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第二数量时,则对应的热负荷修正机制则为抵消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降低量。
步骤S108,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具体地,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大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
其中,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大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通过获取预设的热负荷修正值,并将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成第一工作模式产生的热负荷降低量加上预设的热负荷正值,抵消分段切换过程中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的减少量,以实现对热负荷降低量的减少。其中,预设的热负荷修正值即为分段切换过程中产生的热负荷变化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降低量。
具体地,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通过获取预设的热负荷修正值,并将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成第二工作模式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减去预设的热负荷正值,抵消分段切换过程中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以实现对热负荷增加量的降低。
其中,当分段切换完成,热负荷修正机制同样结束,由于热负荷变化量变得更线性,则对应的出水温度也相对稳定。
上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中,通过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并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实现了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了燃气热水器在燃烧时,进行分段切换后热负荷变化量波动,使得分段切换后水温波动幅度降低,避免出现水温骤升骤降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供热设备的产品性能和使用舒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针对供热设备设置的第一温度值。
具体地,供热设备可以是燃气热水器,用户针对燃气热水器设置的第一温度值的方式,可以是基于燃气热水器的显示面板进行设置,也可通过与燃气热水器连接的终端设备进行设置,通过终端设备将所设置的第一温度值发送至燃气热水器的控制器。进而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值,确定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
步骤S204,根据第一温度值确定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
具体地,燃烧器的工作模式包括根据用户设置的第一温度值确定,第一温度值的设定与实际使用时间相关联,比如在夏季使用时所设置的第一温度值,小于在冬季使用时所设置的第一温度值,而与夏季使用时所设置的第一温度值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则为少排单片模式,与冬季使用时所设置的第一温度值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则为多排单片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第一温度值、第一工作模式不对用户所设置的温度值以及具体的工作模式进行限定,仅起到指代作用。
步骤S206,控制燃烧器以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加热,直至达到第一温度值。
具体地,控制燃烧器以与夏季使用时所设置的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少排单片模式,进行加热,或控制燃烧器以与冬季使用时所设置的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多排单片模式,进行加热,直至达到用户所设定的第一温度值。
步骤S208,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
其中,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用于表示燃烧器的工作模式在少排单片模式和多排单片模式之间进行互相切换时的热负荷临界值,具体可以包括从少排单片模式切换为多排单片模式时的第一热负荷临界值,以及从多排单片模式切换为少排单片模式时的第二热负荷临界值。其中,第一热负荷临界值可取0.4倍的Qmax、0.5倍的Qmax或0.6倍的Qmax等不同取值,而第二热负荷临界值可取0.3倍的Qmax、0.4倍的Qmax或0.5倍的Qmax等不同取值。
具体地,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第一热负荷临界值时,即燃烧器的当前热负荷,达到从少排单片模式切换为多排单片模式时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同样地,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第二热负荷临界值,即燃烧器的当前热负荷,达到从多排单片模式切换为少排单片模式时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
其中,环境数据发生变更表示燃气压力、进水温度以及进水压力等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比如燃气压力加大或变小,进水温度升高或降低,以及进水压力加大或变小等不同的环境数据变更情况。
步骤S210,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
具体地,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包括燃气压力加大或变小,进水温度升高或降低,以及进水压力加大或变小等不同的环境数据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可以是少排单片模式或多排单片模式,同样地,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也可以是少排单片模式或多排单片模式,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同样不对具体的工作模式进行限定,仅起到指代作用。
进一步地,当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为少排单片模式,且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比如进水压力增大时,为了保持水温恒定实际需要的热负荷也会适当增大,导致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需要从少排单片模式切换成多排单片模式,则确定出的第二工作模式则为多排单片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为多排单片模式,且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比如进水压力变小时,为了保持水温恒定实际需要的热负荷也会适当减小,导致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需要从多排单片模式切换成少排单片模式,则确定出的第二工作模式则为少排单片模式。
步骤S212,控制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
具体地,当第一工作模式为少排单片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多排单片模式时,控制燃烧器从少排单片模式切换成多排单片模式,以多排单片模式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当第一工作模式为多排单片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少排单片模式时,控制燃烧器从多排单片模式切换成少排单片模式,以少排单片模式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燃气热水器存在不同的型号规格,相应的单片数量和分段切换方式有所区别,举例来说,比如包括以下A、B、C三款燃气热水器,各自的分段切换方式如下:
A款燃气热水器,燃烧器单片数量为5个,分段切换方式为“2排→5排”,即小火力时2个单片燃烧工作,大火力时5个单片燃烧工作。
B款燃气热水器,燃烧器单片数量为7个,分段切换方式为“2排→4排→7排”,即小火力时2个单片燃烧工作,中火力时4个单片燃烧工作,大火力时7个单片燃烧工作。
C款燃气热水器,燃烧器单片数量为11个,分段切换方式为“2排→4排→7排→11排”,即小火力时2个单片燃烧工作,中火力时4个单片燃烧工作,中高火力时7个单片燃烧工作,大火力时11个单片燃烧工作。
步骤S214,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具体地,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大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增加量。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降低量。
上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中,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并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进而控制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实现了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了燃气热水器在燃烧时,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产生热负荷变化量波动,使得分段切换后水温波动幅度降低,避免出现水温骤升骤降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供热设备的产品性能和使用舒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可知,燃气热水器包括,其中,风机302、热交换器304、燃烧器306、比例阀308、水流传感器310、风压传感器312、控制器314、出水温度探头316、分段阀318、进水管320、出水管322以及操作显示板324,其中:
燃气热水器正常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需要用热水时,在操作显示板324上设置好需要的水温,冷水从进水管320进入,流经水流传感器210产生水流信号,控制器314接收到水流信号,并进行自检,当自检无故障后燃气热水器整机启动运行。燃气热水器启动后,控制器314控制风机302进行自清扫以排出燃气热水器内部的废气并检测排气通道是否畅通,检测无故障后脉冲点火然后打比例阀308,则燃气通过比例阀308进入燃烧器306燃烧。其中,热交换器304通过将燃烧燃气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冷水,对冷水进行加热,得到加热后的热水。其中,加热得到的热水从出水管322流出,流经出水温度探头316,而出水温度探头316感应出热水温度,并将热水温度反馈至控制器314,控制器314根据热水温度进行恒温逻辑控制。其中,分段阀318用于实现燃烧器306的分段切换控制,设置在风机302的风压开关,用于实现对运行过程中风压过大和烟道堵塞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控制器314还用于:
获取燃气热水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并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306进行分段切换。同时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306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上述燃气热水器中,通过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并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实现了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了燃气热水器在燃烧时,进行分段切换后热负荷变化量波动,使得分段切换后水温波动幅度降低,避免出现水温骤升骤降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供热设备的产品性能和使用舒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提供了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针对供热设备设置的第一温度值,并根据第一温度值确定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
2)控制燃烧器以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加热,直至达到第一温度值。
3)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4)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
5)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
6)控制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
7)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大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
8)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降低量。
上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中,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并控制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同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或热负荷降低量。实现了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了燃气热水器在燃烧时,进行分段切换后热负荷变化量波动,使得分段切换后水温波动幅度降低,避免出现水温骤升骤降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供热设备的产品性能和使用舒适度。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502、分段切换控制模块504、热负荷修正机制触发模块506和热负荷修正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分段切换控制模块504,用于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
热负荷修正机制触发模块506,用于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热负荷修正模块508,用于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上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中,通过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并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实现了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了燃气热水器在燃烧时,进行分段切换后热负荷变化量波动,使得分段切换后水温波动幅度降低,避免出现水温骤升骤降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供热设备的产品性能和使用舒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供热设备设置的第一温度值。
第一工作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温度值确定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
第一加热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燃烧器以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加热,直至达到第一温度值。
当前环境数据变更情况获取模块,用于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
第二工作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
第二加热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
热负荷变化量波动降低模块,用于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上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中,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并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进而控制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实现了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了燃气热水器在燃烧时,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产生热负荷变化量波动,使得分段切换后水温波动幅度降低,避免出现水温骤升骤降的情况,从而提升了供热设备的产品性能和使用舒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还包括:
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判定模块,用于当确定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热负荷变化量波动降低模块,还用于:
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大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热负荷变化量波动降低模块,还用于:
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降低量。
关于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供热设备的分段切换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供热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供热设备包括供热设备主体、以及设置在供热设备主体上的燃烧器、显示屏、输入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供热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供热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该供热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供热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供热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
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针对供热设备设置的第一温度值;
根据第一温度值确定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
控制燃烧器以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加热,直至达到第一温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
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
控制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大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降低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当根据当前热负荷和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
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确定达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针对供热设备设置的第一温度值;
根据第一温度值确定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
控制燃烧器以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加热,直至达到第一温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与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
根据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
控制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大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时,因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降低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供热设备设置的第一温度值;
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当根据所述当前热负荷和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其中,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包括:当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所述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
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热负荷和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包括:
当确定所述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针对供热设备设置的第一温度值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确定所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
控制所述燃烧器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加热,直至达到所述第一温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包括:
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因所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增加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燃烧器的第一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燃烧单片数量时,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抵消所述燃烧器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因所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产生的热负荷降低量。
7.一种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供热设备设置的第一温度值;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热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当前热负荷,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分段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当前热负荷和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时,控制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
热负荷修正机制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热负荷修正机制;
热负荷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热负荷修正机制,降低所述燃烧器进行分段切换时的热负荷变化量波动;
所述分段切换控制模块,还包括:
当前环境数据变更情况获取模块,用于当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值对应的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获取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
第二工作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数据的变更情况,确定所述燃烧器的第二工作模式;
第二加热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燃烧器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判定模块,用于:
当确定所述当前热负荷达到对应的分段切换热负荷临界值,且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数据发生变更时,确定达到所述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工作模式切换条件。
9.一种供热设备,包括供热设备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供热设备主体的燃烧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燃烧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73067.9A 2020-12-15 2020-12-15 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Active CN112577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3067.9A CN112577205B (zh) 2020-12-15 2020-12-15 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3067.9A CN112577205B (zh) 2020-12-15 2020-12-15 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7205A CN112577205A (zh) 2021-03-30
CN112577205B true CN112577205B (zh) 2021-12-14

Family

ID=7513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3067.9A Active CN112577205B (zh) 2020-12-15 2020-12-15 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720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980A (zh) * 2016-11-11 2018-05-08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及其恒温控制方法、装置
CN110617627A (zh) * 2018-06-19 2019-12-2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
CN110906561A (zh) * 2019-11-25 2020-03-24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热水器二次用水快速恒温控制方法
CN110906562A (zh) * 2019-11-26 2020-03-24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断挡控制方法
CN111322759A (zh) * 2020-03-06 2020-06-23 万家乐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燃烧的壁挂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35212A (zh) * 2020-07-27 2020-10-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980A (zh) * 2016-11-11 2018-05-08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及其恒温控制方法、装置
CN110617627A (zh) * 2018-06-19 2019-12-2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
CN110906561A (zh) * 2019-11-25 2020-03-24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热水器二次用水快速恒温控制方法
CN110906562A (zh) * 2019-11-26 2020-03-24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断挡控制方法
CN111322759A (zh) * 2020-03-06 2020-06-23 万家乐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燃烧的壁挂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35212A (zh) * 2020-07-27 2020-10-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7205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330512A1 (en) Multi-boil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preventing back flow of exhaust gas
KR101827270B1 (ko) 실내 난방공급 제어온도 설정에 따른 보일러의 난방온도 제어방법
CN112577205B (zh) 供热设备的燃烧器分段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供热设备
KR101018775B1 (ko) 보일러 난방수온도제어방법
CN112556204B (zh) 燃气热水器的安全控制方法、装置和燃气热水器
KR101209962B1 (ko) 드레인 방지를 위한 보일러의 순환펌프 유량 제어방법
KR20180031841A (ko) 보일러의 급속 난방운전 제어방법
JP2018146160A (ja) 燃焼装置
KR0157231B1 (ko) 소음감소를 위한 보일러 제어방법
KR100207840B1 (ko) 가스보일러의 온수온도제어방법
KR100245421B1 (ko) 가스보일러의 착화방법
CN116817468A (zh) 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1135653B1 (en)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heater cycles to improve forced-air heating system efficiency
CN114151979A (zh) 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和燃气热水器
JP2952563B2 (ja) 熱交換装置の加熱制御方法
KR19990027496A (ko) 가스보일러의 온수과열방지방법
CN115143634A (zh) 燃气阀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5371266A (zh) 一种壁挂炉、壁挂炉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9990038875A (ko) 환수온도를 이용한 가스보일러의 비례제어방법
EP2902709B1 (en) Multiphas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ir flow into the hearth of a fireplace for solid fuels, especially wood
CN115751726A (zh) 热水设备及其启动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08023A (zh) 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燃气热水器及存储介质
CN116147203A (zh) 燃气热水设备及其预热循环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93776A (zh) 燃烧设备及其点火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KR100210469B1 (ko) 가스보일러의 가스압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2

Address after: Minmin Industrial Avenue, Minmin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ZHONGSHAN) SMALL HOUSEHOLD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Qianshan Jinji West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