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7173A -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7173A
CN112577173A CN201910925934.9A CN201910925934A CN112577173A CN 112577173 A CN112577173 A CN 112577173A CN 201910925934 A CN201910925934 A CN 201910925934A CN 112577173 A CN112577173 A CN 112577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uced
port
induc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59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良
宋强
刘景升
刘江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59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7173A/zh
Priority to US17/059,321 priority patent/US2021037263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27937 priority patent/WO20210568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7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71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24F1/003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in combination with simultaneous exhaustion of in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4Air-mixing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的送风方式容易导致用户不适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诱引出风装置包括诱引构件以及与送风口相连通的储气构件,诱引构件上设置有引风口和出风口,引风口处设置有引风面板,引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引风孔,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面板,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储气构件与诱引构件之间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气体增速结构设置为能够使诱引构件内形成负压以使室内空气由引风孔进入并与气体增速结构排出的气体混合再通过出风孔进入室内,以使通过出风孔吹出的风更接近于室温,进而有效保证用户舒适的换热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维持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近年来,随着空调技术日益成熟,用户对空调器的综合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空调器的送风方式为例,现有空调器的送风方式都是直吹式的,较大的风速有助于加快空调器的换热速度,但是,此时的风力十分强劲,而不论是冷风还是热风直接猛烈地吹在用户身上都很容易造成用户不适,甚至容易引发空调病,而较小的风速又很容易影响空调器的换热效率,从而导致空调器的换热速度变慢,进而影响用户的换热体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器的送风方式容易导致用户不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送风口,所述诱引出风装置包括诱引构件以及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的储气构件,所述诱引构件上设置有引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引风口处设置有引风面板,所述引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引风孔,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储气构件与所述诱引构件之间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所述气体增速结构设置为能够使所述诱引构件内形成负压以使室内空气由所述引风孔进入并与所述气体增速结构排出的气体混合再通过所述出风孔进入室内。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风孔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风口包括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所述引风面板包括第一引风面板、第二引风面板和第三引风面板,所述第一引风面板、所述第二引风面板和所述第三引风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处。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风口处设置有第一挡风构件,所述第一挡风构件能够封闭所述第一引风口;并且/或者,所述第三引风口处设置有第三挡风构件,所述第三挡风构件能够封闭所述第三引风口。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沿同一方向依次相连并组成两组引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两组引风口之间。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引风孔和/或所述多个出风孔呈矩形阵列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诱引出风装置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送风口,所述诱引出风装置包括诱引构件以及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的储气构件,所述诱引构件上设置有引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引风口处设置有引风面板,所述引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引风孔,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储气构件与所述诱引构件之间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所述气体增速结构设置为能够使所述诱引构件内形成负压以使室内空气由所述引风孔进入并与所述气体增速结构排出的气体混合再通过所述出风孔进入室内;其中,所述引风口包括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在所述诱引出风装置安装到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依次上下设置;所述送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温度;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
在上述送风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关闭,所述第三引风口开启。
在上述送风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的步骤还包括:如果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开启,所述第三引风口关闭;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上述送风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的步骤还包括:“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的步骤还包括: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包括送风口,经过室内机进行换热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口吹出;本发明的诱引出风装置包括诱引构件以及与送风口相连通的储气构件,诱引构件上设置有引风口和出风口,引风口处设置有引风面板,引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引风孔,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面板,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储气构件与诱引构件之间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气体增速结构设置为能够使诱引构件内形成负压以使室内空气由引风孔进入并与气体增速结构排出的气体混合再通过出风孔进入室内。本发明通过设置气体增速结构以使诱引构件内能够形成负压而将室内空气引入诱引构件中与换热后的空气进行混合后再吹出,本发明还通过设置引风面板以及在引风面板上设置多个引风孔来有效提升诱引出风装置的诱引效果,通过室内机完成换热后的空气在诱引构件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第一次换热,以使通过出风孔吹出的风更接近于室温,以便有效保证用户舒适的换热体验;在此情形下,即使室内机以最大风速运行也不会引起用户不适,从而在有效保证空调器的换热速度的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户的换热体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通过将所述引风孔设置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以使本发明的诱引出风装置能够基于所述引风孔的结构特征来实现文丘里效应,进而在运用文丘里效应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诱引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来实现对诱引风量的有效控制,从而有效控制换热后的空气与室内空气在诱引构件中的混合比例,进而更好地控制诱引出风装置的出风温度。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一引风口处设置所述第一挡风构件来实现所述第一引风口的开启和封闭,进而实现对诱引风量的控制;同时,本发明还通过在所述第三引风口处设置所述第三挡风构件来实现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启和封闭,进而更好地实现对诱引风量的控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分别由两组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沿同一方向依次相连而形成的两组引风口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两侧,以便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通过设置在两侧的引风口更好地实现诱引,再通过设置在中间的出风口实现送风,从而有效提升所述诱引出风装置的送风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引风孔呈矩形阵列分布,以便更好地实现诱引效果;同时,所述多个出风孔也呈矩形阵列分布,以便有效提升出风效果。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基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诱引出风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诱引出风装置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在本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诱引出风装置安装到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依次上下设置,所述送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温度;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本发明通过所述室内温度来判断室内热量的分布情况,再根据室内热量的分布情况来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以便有效缓解室内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如果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说明室内温度较低,在此情形下,为了有效加快室内温度的提升,所述空调器需要减小所述诱引出风装置的诱引风量,从而有效提高出风温度;同时还为了避免大量冷空气堆积在房间的下部而导致房间内的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述空调器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关闭,所述第三引风口开启,以使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更多地从房间的下部引入空气,从而使得所述空调器能够更加均匀地进行换热,进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而如果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说明室内温度较高,在此情形下,为了有效加快室内温度的降低,所述空调器需要减小所述诱引出风装置的诱引风量,从而有效降低出风温度;同时还为了避免大量热空气堆积在房间的上部而导致房间内的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述空调器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开启,所述第三引风口关闭,以使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更多地从房间的上部引入空气,从而使得所述空调器能够更加均匀地进行换热,进而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户的换热体验。此外,如果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说明室内温度还比较适宜,在此情形下,所述空调器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均开启,以使换热后的空气能够与室内空气充分换热后再吹出,进而最大程度地保证送风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诱引出风装置未安装引风面板和出风面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诱引出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引风面板和出风面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引风孔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送风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储气构件;
2、诱引构件;21、引风口;22、出风口;23、引风面板;231、第一引风面板;232、第二引风面板;233、第三引风面板;24、出风面板;
3、气体增速结构;
4、蓄热构件;
5、保温层;
6、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的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同时,术语“相连”、“连接”、“连通”也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通,也可以是电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首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诱引出风装置未安装引风面板和出风面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诱引出风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图中未示出)和诱引出风装置,所述室内机包括送风口,与所述室内机进行换热后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送风口送出,所述诱引出风装置包括储气构件1和诱引构件2,其中,储气构件1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以使与所述室内机进行换热后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送风口进入储气构件1中,储气构件1与诱引构件2之间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3;诱引构件2上设置有两个引风口21和一个出风口22,参阅图2中的方位,两个引风口21分布设置在诱引构件2的左右两侧,出风口22则设置在两个引风口21之间,气体增速结构3设置为能够使诱引构件2内形成负压,以使室内空气能够由引风口21进入并与气体增速结构3排出的气体混合,出风口22能够将混合后的气体再排回到室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引风口21和出风口22的具体数量、结构和位置关系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具体地,本发明通过将储气构件1与所述送风口连接,以使从所述室内机吹出的冷风或者热风能够先进入储气构件1,再经过设置在储气构件1与诱引构件2之间的气体增速结构3进入诱引构件2中,当冷风或者热风通过气体增速结构3时,在诱引构件2内形成负压并因此使室内的空气能够由设置在诱引构件2左右两侧的引风口21进入诱引构件2内,进入诱引构件2的空气与冷风或者热风进行热量交换,然后从诱引构件2的出风口22一起再排回到室内。本发明通过这样的设置有效避免从室内机吹出的冷风或者热风直接排放到室内而引起用户不适的问题,所述空调器能够先在诱引构件2内使冷风或热风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再一起排放到室内,从而达到凉而不冷或者暖而不热的舒适效果,进而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储气构件1的具体结构;优选地,储气构件1可以设置为储气箱式结构,当然,储气构件1也可以设置为储气筒、储气盒等结构,只要储气构件1具有储气功能即可,这种对储气构件1的具体结构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气体增速结构3的具体结构;例如,可以将气体增速结构3设置为截面面积小于送风口的截面面积的通孔结构,当然,气体增速结构3也可以是具有吸气功能的电器件,例如,风机等。当气体增速结构3为截面面积小于送风口的截面面积的通孔结构时,由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气体增速结构3的冷风或者热风的体积与通过所述送风口的冷风或者热风的体积是相同的,而气体增速结构3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送风口的横截面积,所以冷风或者热风通过气体增速结构3的速度大于其通过所述送风口的速度,从而实现气体的增速并因此在诱引构件2内形成负压以将室内的空气诱引到诱引构件2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诱引构件2上的蓄热构件4,蓄热构件4设置在靠近出风口22的位置,以使蓄热构件4能够与出风口22处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其中,蓄热构件4优选为翅片式蓄热器,气体通过所述翅片式蓄热器时能够与其进行热量交换。当然,蓄热构件4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类型的蓄热器,这种对蓄热构件4的具体类型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蓄热构件4可以部分覆盖住出风口11,也可以将出风口11完全覆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其覆盖面积。进一步地,储气构件1上设置有保温层5,本发明通过这样的设置来有效避免能量损失,进而有效提升所述空调器的换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保温层5的设置方式;例如,可以仅在储气构件1的内壁上设置保温层5,或者仅在储气构件1的外壁上设置保温层5(如图2所示),再或者还可以在储气构件1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保温层5;并且保温层5可以设置为粘贴在储气构件1上的保温膜(图2所示的正是保温膜),或者还可以设置为涂刷在储气构件1上的保温涂料,再或者为保温涂料加保温膜的复合保温层等,这种对保温层5的具体设置位置和具体结构类型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为了便于储气构件1与所述送风口的连接,储气构件1上还设置有风管6,储气构件1通过风管6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当然,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储气构件1与所述送风口的连接方式。同时,风管6与储气构件1可以是固定连接的,风管6与储气构件1也可以设置为一体,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风管6和储气构件1的具体连接形式,只要储气构件1能够通过风管6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即可。
接着参阅图3,该图是本发明的引风面板和出风面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3所示,设置在诱引构件2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引风口21处均设置有引风面板23,并且出风口22处设置有出风面板24;其中,引风面板24上设置有多个引风孔,出风面板24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引风孔为图4中所示的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以便有效加强诱引效果;当然,这种描述并不是限制性的,所述引风孔也可以是一般的直孔结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本发明不对所述引风孔和所述出风孔的具体形状作任何限制。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多个引风孔和多个出风孔的分布方式;优选地,所述多个引风孔和所述多个出风孔均呈矩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引风面板23包括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并且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的数量均为两个。参阅图3中的方位,设置在出风面板24的左侧的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从上到下依次相连,并且设置在出风面板24的右侧的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也从上到下依次相连,出风面板24设置在两组引风面板之间。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和多个引风面板是设置为一体的;但是,出风面板和多个引风面板显然还可以部分独立设置,或者全部独立设置,只要当引风面板和出风面板安装到位时能够分别覆盖在各自对应的引风口和出风口上即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虽然诱引构件2上仅设置有一个出风口和两个引风口;但是,当引风面板23和出风面板24安装到位时,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对应的下方空间就分别是一个引风口,即这三个引风口是完全连通的。此时,引风面板23被划分为六部分,并分别对应下方的六个引风口;当然,这六个引风口都是相互连通的,均能够将室内空气诱引至诱引构件2中与换热后的气体混合,出风面板24覆盖在蓄热构件4上。引风面板23与诱引构件2之间形成有一个引风腔体,出风面板24与诱引构件2之间形成有一个出风腔体,所述引风腔体通过气体增速结构3与储气构件1连通,并通过出风口22与所述出风腔体连通。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与第一引风面板231相对应的第一引风口、与第二引风面板232相对应的第二引风口与第三引风面板233相对应的第三引风口是连为一体的;但是,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显然还可以设置成三个独立的腔体,只要引风口能够与出风口22连通即可。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第一引风面板231处设置有第一挡风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挡风构件能够封闭所述第一引风口,即,使设置在第一引风面板231上的引风孔不再引风。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第一挡风构件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构件可以设置成类似于百叶窗的结构,当然,所述第一挡风构件还可以设置成移动挡板的结构,只要所述第一挡风构件能够封闭所述第一引风口即可。同时,第三引风面板233处设置有第三挡风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挡风构件能够封闭所述第三引风口,即,使设置在第三引风面板233上的引风孔不再引风。还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第三挡风构件的具体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三挡风构件可以设置成类似于百叶窗的结构,当然,所述第三挡风构件还可以设置成移动挡板的结构,只要所述第三挡风构件能够封闭所述第三引风口即可。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诱引出风装置包括第一挡风构件和第二挡风构件,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当所述诱引出风装置安装到位的情况下,引风面板23和出风面板24均呈竖直方向设置,并且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即与第一引风面板231相对应的第一引风口、与第二引风面板232相对应的第二引风口和与第三引风面板233相对应的第三引风口依次上下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诱引出风装置的安装方式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其具体安装方式。此外,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温度,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温度,并且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情况,例如,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构件动作和所述第三挡风构件动作。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型号作任何限制,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是所述空调器原有的控制器,也可以是为执行本发明的送风结控制方法而单独设置的控制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控制器的结构和型号。
下面参阅图5,该图是本发明的送风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器和诱引出风装置,本发明的送风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S101:获取室内温度;
S102:根据室内温度,控制第一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
S103:如果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第一引风口关闭,第三引风口开启;
S104:如果室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第一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均开启;
S105:如果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第一引风口开启,第三引风口关闭。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1中,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当然,这种获取室内温度的方法并不是限制性的,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借助外部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只要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到室内温度即可。接着,在步骤S102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获取到的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其具体控制方式作任何限制,只要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就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风口为常开口,即所述第二引风口始终都是开启的,以便更有效地保证所述诱引出风装置的诱引效果;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显然还可以不设置所述第二引风口。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103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获取到的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说明此时的室内温度较低,在此情形下,为了有效加快室内温度的提升,所述控制器需要减小所述诱引出风装置的诱引风量,从而有效提高出风温度;同时还为了避免大量冷空气堆积在房间的下部而导致房间内的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关闭,所述第三引风口开启,以使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更多地从房间的下部引入空气,从而使得所述空调器能够更加均匀地进行换热,进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具体地,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构件将所述第一引风口挡住,以使所述诱引出风装置无法通过设置在第一引风面板231上的引风孔诱引室内空气;同时,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控制所述第三挡风构件不将所述第三引风口挡住,以使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三引风面板233上的引风孔诱引室内空气;在此情形下,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上的引风孔诱引室内空气,即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主要诱引房间下部的空气。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行设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具体数值,只要当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就会出现室内冷空气堆积在下方的情况即可。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104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获取到的室内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说明此时的室内温度还比较适宜,在此情形下,为了有效提升所述诱引出风装置的诱引风量,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均开启,以使换热后的空气能够与大量室内空气充分换热后再吹出,进而最大程度地保证送风的舒适度。具体地,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构件不将所述第一引风口挡住以及控制所述第三挡风构件不将所述第三引风口挡住;在此情形下,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引风面板231的引风孔、设置在第二引风面板232的引风孔以及设置在第三引风面板233上的引风孔共同诱引室内空气,以便有效增大所述诱引出风装置的诱引风量。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105中,如果所述控制器判断出获取到的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说明此时的室内温度较高,在此情形下,为了有效加快室内温度的降低,所述空调器需要减小所述诱引出风装置的诱引风量,从而有效降低出风温度;同时还为了避免大量热空气堆积在房间的上部而导致房间内的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述空调器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开启,所述第三引风口关闭,以使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更多地从房间的上部引入空气,从而使得所述空调器能够更加均匀地进行换热,进而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户的换热体验。具体地,所述控制器不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构件将所述第一引风口挡住,以使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引风面板231上的引风孔诱引室内空气;同时,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控制所述第三挡风构件将所述第三引风口挡住,以使所述诱引出风装置不能通过设置在第三引风面板233上的引风孔诱引室内空气;在此情形下,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引风面板231和第二引风面板232上的引风孔诱引室内空气,即所述诱引出风装置能够主要诱引房间上部的空气。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行设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具体数值,只要当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就会出现室内热空气堆积在上方的情况即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引出风装置包括诱引构件以及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的储气构件,
所述诱引构件上设置有引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引风口处设置有引风面板,所述引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引风孔,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
所述储气构件与所述诱引构件之间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所述气体增速结构设置为能够使所述诱引构件内形成负压以使室内空气由所述引风孔进入并与所述气体增速结构排出的气体混合再通过所述出风孔进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引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孔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引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口包括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所述引风面板包括第一引风面板、第二引风面板和第三引风面板,
所述第一引风面板、所述第二引风面板和所述第三引风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引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口处设置有第一挡风构件,所述第一挡风构件能够封闭所述第一引风口;并且/或者,
所述第三引风口处设置有第三挡风构件,所述第三挡风构件能够封闭所述第三引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诱引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沿同一方向依次相连并组成两组引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两组引风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诱引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引风孔和/或所述多个出风孔呈矩形阵列分布。
7.一种用于具有诱引出风装置的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引出风装置包括诱引构件以及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的储气构件,所述诱引构件上设置有引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引风口处设置有引风面板,所述引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引风孔,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储气构件与所述诱引构件之间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所述气体增速结构设置为能够使所述诱引构件内形成负压以使室内空气由所述引风孔进入并与所述气体增速结构排出的气体混合再通过所述出风孔进入室内;其中,所述引风口包括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在所述诱引出风装置安装到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引风口、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依次上下设置;所述送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内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关闭,所述第三引风口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的步骤还包括:
如果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开启,所述第三引风口关闭;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内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的开闭状态”的步骤还包括:
如果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均开启。
CN201910925934.9A 2019-09-27 2019-09-27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5771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5934.9A CN112577173A (zh) 2019-09-27 2019-09-27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US17/059,321 US20210372635A1 (en) 2019-09-27 2019-12-24 Air inducing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supply control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PCT/CN2019/127937 WO2021056889A1 (zh) 2019-09-27 2019-12-24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5934.9A CN112577173A (zh) 2019-09-27 2019-09-27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7173A true CN112577173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0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5934.9A Pending CN112577173A (zh) 2019-09-27 2019-09-27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72635A1 (zh)
CN (1) CN112577173A (zh)
WO (1) WO202105688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2948A1 (en) * 2000-11-24 2002-05-30 Halton Oy Supply air terminal device
CN201277685Y (zh) * 2008-08-13 2009-07-22 成都五牛科技有限公司 诱导送风装置
CN103245043A (zh) * 2013-05-14 2013-08-14 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变风量低温送风口装置
CN103776090A (zh) * 2012-10-18 201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房间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17539A (zh) * 2019-03-05 2019-07-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0951771U (zh) * 2019-09-27 2020-07-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3798B (fi) * 2000-11-24 2004-06-15 Halton Oy Tuloilmalaite
US9243809B2 (en) * 2011-02-21 2016-01-26 United Metal Products, Inc.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oling an interior space
US9739500B2 (en) * 2012-11-27 2017-08-2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ir purification apparatus
WO2018021968A1 (en) * 2016-07-25 2018-02-01 Innosparks Pte Ltd Outlet vent panel
CN106247505B (zh) * 2016-08-22 2019-10-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自然风空调及其出风控制方法
CN108302672A (zh) * 2018-01-11 2018-07-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和冷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06157A (zh) * 2019-03-05 2019-07-1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CN110006158A (zh) * 2019-03-05 2019-07-1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2948A1 (en) * 2000-11-24 2002-05-30 Halton Oy Supply air terminal device
CN201277685Y (zh) * 2008-08-13 2009-07-22 成都五牛科技有限公司 诱导送风装置
CN103776090A (zh) * 2012-10-18 201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房间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45043A (zh) * 2013-05-14 2013-08-14 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变风量低温送风口装置
CN110017539A (zh) * 2019-03-05 2019-07-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0951771U (zh) * 2019-09-27 2020-07-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正侯: "《燃气工程技术手册》", 31 May 1993,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6889A1 (zh) 2021-04-01
US20210372635A1 (en) 2021-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9377B (zh) 电烤箱
CN207751074U (zh) 环窗框式室内空调机
CN210951771U (zh)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
CN112648755A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
CN101886838A (zh) 一种自循环涵洞式自然通风装置
CN106642498B (zh) 全热交换装置
CN206094410U (zh) 一种室内通风系统
CN112577173A (zh)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和用于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CN201757553U (zh) 多温区风道结构及冰箱
CN216667818U (zh) 一种新风一体机
CN213778055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06642640B (zh) 全热交换装置
WO2019062966A1 (zh) 电池装置以及车辆
JP6434842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201724332U (zh) 一种自循环涵洞式自然通风装置
CN106642499B (zh) 全热交换装置
CN209944645U (zh) 空调系统
CN209944532U (zh) 空调器
JP6412378B2 (ja) 換気空調システム
CN101997276B (zh) 相邻结构高压电容器室
CN217209612U (zh) 一种环境控制系统
CN21614382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834594U (zh) 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箱式变电站
CN219797560U (zh) 一种用于雷达站的精密空调
CN106642500B (zh) 全热交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