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6109A - 电梯层站解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层站解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6109A
CN112576109A CN202011421607.9A CN202011421607A CN112576109A CN 112576109 A CN112576109 A CN 112576109A CN 202011421607 A CN202011421607 A CN 202011421607A CN 112576109 A CN112576109 A CN 112576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ylinder
landing door
pull rope
rotary
la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16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楫
陆跃华
贾薛铖
陆韵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16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61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6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61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3/00Operation or control of locks by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e.g. from a distance
    • E05B53/003Operation or control of locks by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e.g. from a distance flexible
    • E05B53/005Bowd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87Devices facilitating maintenance, repair or inspection tas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05B65/0007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for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05B65/08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for sliding wings
    • E05B65/0811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for sliding wings the bolts pivoting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g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包括:拉绳,上端位于层门上方,下端位于层门的侧面中部或下部;解锁杠杆,一端安装在转动锁钩上,另一端悬空并与拉绳上端固定,解锁杠杆的两端分别位于转动锁钩的旋转中心的两侧;中间联动机构,包括中间连接座和旋转拨杆,中间连接座安装在层门的侧面上,旋转拨杆转动安装在中间连接座上,拉绳的下端与旋转拨杆固定;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中间连接座上,另一端安装在旋转拨杆上;锁芯机构,安装在门套的侧边旁套上,用于驱使所述旋转拨杆转动。本发明在层门侧面中部或下部增加了中间联动机构且带弹簧复位,使移动的层门锁可以设于静止的门套上的锁芯解锁,避免了维修时容易发生跌落井道的事故。

Description

电梯层站解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解锁装置,具体属于一种电梯层站解锁装置,特别涉及在电梯层门的旁侧用拉绳实现解锁。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在紧急救援时,需要在电梯层站使用三角钥匙开锁才能进入轿厢。目前,市场上用于插入三角钥匙的锁芯孔(即锁芯机构)一般都设置在层门或者门套的门额上,很少设计在门套侧边的旁套上。对于门额上安装锁芯机构的情况,虽然市场上现有技术将拨杆安装在门额背面,三角钥匙插入锁芯孔带动拨杆转动完成开锁,但是门额开锁的过程仍然需要维保人员踮脚完成,因此存在掉入井道的风险。而锁芯机构设在门套的旁套上、依靠拉绳装置带动拨杆转动完成开锁的结构中,旁套距离层门锁(安装在层门上方)比较远,且旁套是静止的,层门是运动的,拉绳装置极易被运动的层门扯断。而使用远距离拨杆进行开锁从设计上很难实现,目前行业内的各公司都没有较好的方案。
目前技术中,虽然有解决方案,如CN207863657U,但是仍然无法避开在门额上设置拨杆机构的固定思维,只不过通过导向轮把钢丝绳引导到侧边门套上,通过设在静止的门额上的拨杆机构去拨动运动的门锁。在这种技术方案中,运动的门锁和静止的门额存在相对运动,维保时门锁位置的调整都会对解锁的配合尺寸产生影响,因此会出现拨杆机构拨不到门锁等特殊情况,而且对门额处的拨杆机构的尺寸调整或者弹簧等部件的更换都需要维保人员站在凳子上完成,仍然有跌落井道的风险,这都带来了安全上的不可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层站解锁装置设于门额上导致维保人员存在跌落井道的风险以及维保过程中对层门锁位置的调整会影响层门锁与拨杆机构的配合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包括:
拉绳,其上端位于层门的上方,下端位于所述层门的侧面中部或下部;
解锁杠杆,其一端安装在转动锁钩上,另一端悬空并与所述拉绳的上端固定,所述解锁杠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转动锁钩的旋转中心的两侧;
中间联动机构,包括中间连接座和旋转拨杆,所述中间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层门的侧面上,所述旋转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座上,所述拉绳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拨杆固定连接;
复位弹簧,其一端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座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旋转拨杆上;
锁芯机构,其安装在门套的侧边旁套上,用于驱使所述旋转拨杆转动,使所述旋转拨杆拉动所述拉绳。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先从所述解锁杠杆的悬空的一端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层门的顶部,再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层门的侧部,且沿所述层面的侧部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层门的侧部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层门的顶部安装有拉绳固定座,所述拉绳通过拉绳导向件从所述拉绳固定座中穿过,且通过拉绳导向件延伸至所述中间连接座中。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座上固定安装有一轴,所述旋转拨杆安装在所述轴上且能够绕所述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座为一多面结构的折弯板,其包括与所述层门的侧面平行且贴合的连接座上安装面和连接座下安装面、与所述层门的侧面平行且位于所述连接座上安装面和所述连接座下安装面之间的拨杆安装面、与所述层门的侧面垂直且与所述连接座上安装面相连的拉绳贯穿面、与所述层门的侧面平行且与所述拉绳贯穿面相连的自由端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自由端平面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拨杆的尾部连接,所述旋转拨杆的头部与所述锁芯机构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上安装面和所述连接座下安装面分别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中间连接座的竖向腰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贯穿面形成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用于放置供所述拉绳穿过的拉绳导向件。
进一步地,所述轴安装在所述拨杆安装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层门的侧面还安装有限位螺柱,所述限位螺柱位于安装在所述拨杆安装面上的轴的右下方且用于抵靠所述旋转拨杆,当所述锁芯机构未驱使所述旋转拨杆转动时,所述旋转拨杆在所述限位螺柱和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端平面上安装有第一螺钉,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钩挂在所述第一螺钉的头部和所述自由端平面之间;所述旋转拨杆的尾部安装有第二螺钉,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钩挂在所述第二螺钉的头部和所述旋转拨杆之间;穿过所述旋转拨杆的所述第二螺钉的杆部上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所述拉绳延伸至所述旋转拨杆的尾部且形成套索,所述套索套入所述第二螺钉的杆部且由所述第一紧固螺母和所述第二紧固螺母夹持并通过一压接端子调整并固定所述拉绳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层门的顶部及侧部间隔地设置有导向夹,所述拉绳按照延伸方向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夹,位于所述层门顶部的导向夹使所述拉绳沿水平方向延伸,位于所述层门侧部的导向夹使所述拉绳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层门侧部的导向夹的中心与所述拉绳贯穿面上的所述开口槽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芯机构包括锁芯轴、锁芯转动板、锁芯基座、扭簧和锁芯紧固螺母,所述锁芯机构通过所述锁芯紧固螺母安装在侧边旁套上,所述锁芯基座与所述侧边旁套贴合,所述锁芯轴的尾部和所述锁芯转动板套接在一起且同步转动,所述扭簧设于所述锁芯轴的头部和所述锁芯转动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锁芯基座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延伸至所述锁芯转动板处,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锁芯转动板的尾部上方,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锁芯轴的下方,扭簧第一端钩挂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上,扭簧第二端钩挂在所述锁芯转动板的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拨杆的头部位于所述锁芯转动板的头部的上方,且所述锁芯机构未进行开锁时,所述旋转拨杆的头部的底面与所述锁芯转动板的头部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拨杆通过一衬套安装在所述轴上,且利用一轴用挡圈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拨杆和所述轴用挡圈之间还设有垫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锁芯机构下方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通过传输线与报警装置相连;当所述锁芯机构未进行开锁时,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被所述锁芯机构的所述锁芯转动板抵压,所述微动开关输出第一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处于非报警状态,当所述锁芯机构进行开锁且所述微动开关触点复位时,所述微动开关输出第二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处于报警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将锁芯机构设置在门套的侧边旁套上,利用中间联动机构(旋转拨杆、复位弹簧)和拉绳、解锁杠杆带动层门上方的层门锁转动实现解锁,中间联动机构的位置由传统的设于静止的门额上改为设置在移动的层门的侧面,这样使得移动的层门锁可以通过设于静止的门套上的锁芯机构进行解锁;
由于解锁杠杆一端设在转动锁钩上,另一端悬空,因此层门锁和解锁杠杆之间无相对运动,维保过程中对层门锁的任何调整都不会对解锁杠杆产生影响,而解锁杠杆和中间联动机构通过拉绳连接,也不会对中间联动机构产生影响;
第二,本发明的中间联动机构安装在层门侧面中部或下部,复位弹簧也位于此处,维修调整以及更换部件都十分便捷,操作人员无需站在高处进行作业,因此可以避免维保过程中发生跌落井道的事故,安全性大幅提高;
第三,本发明在层门侧面安装中间联动机构,对锁芯机构本身的影响很小,因此无需对锁芯机构进行复杂的二次开发;
第四,本发明还可以在锁芯机构处增设微动开关并外接报警装置,在开锁过程中进行报警,进一步防止操作人员走神跌落井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中位于层门上方的层门锁及解锁杠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中拉绳在层门顶部的走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中拉绳在层门侧面的走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中锁芯机构设于门套的侧边旁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中锁芯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中的中间联动机构的正面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中的中间联动机构的侧面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中锁芯机构解锁时的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转动锁钩;2为固定锁钩;3为解锁杠杆;4为拉绳;5为拉绳固定座;6为拉绳导向件;7为中间连接座;8为旋转拨杆;9为旋转中心;10为导向夹;11为复位弹簧;12为第一螺钉;13为第二螺钉;14为轴;15为层门;16为侧边旁套;17为三角钥匙;18锁芯轴;19为锁芯转动板;20为锁芯基座;201为第一限位部;202为第二限位部;21为扭簧;211为扭簧第一端;212为扭簧第二端;22为锁芯固定螺母;23为限位螺柱;24为第一紧固螺母;25为第二紧固螺母;26为压接端子;27为微动开关;271为微动开关触点;28为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可以进行各种类似推广和替换。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靠近”、“远离”、“头部”、“尾部”、“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具有”、“形成”、“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述实施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来描述不同的元件、组件,但是这些元件、组件不应当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将其区分开来,因此在不脱离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教导的情况下,以下所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也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组件。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
拉绳4,其上端位于层门15的上方,下端位于所述层门15的侧面中部或下部;
解锁杠杆3,其一端安装在转动锁钩1上,另一端悬空并与所述拉绳4的上端固定,所述解锁杠杆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转动锁钩3的旋转中心9的两侧;
中间联动机构,包括中间连接座7和旋转拨杆8,所述中间连接座7安装在所述层门15的侧面上,所述旋转拨杆8转动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座7上,所述拉绳4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拨杆8固定连接;
复位弹簧11,其一端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座7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旋转拨杆8上;
锁芯机构,其安装在门套的侧边旁套16上,用于驱使所述旋转拨杆8转动,使所述旋转拨杆8拉动所述拉绳4。
本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杠杆3使用圆形铁丝(如直径5mm)弯折而成。
如图1所示,层门锁设于层门15的上方,其包括转动锁钩1和固定锁钩2,转动锁钩1的尾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旋转中心9上,转动锁钩1能够绕旋转中心9转动。同时,旋转中心9上安装有滚轮,解锁杠杆3以滚轮后侧轮毂的12点位置为支点。
解锁杠杆3具有两个端部,第一端(图1中的左端)头部弯折成套圈,转动锁钩1在旋转中心9的钩头侧加工螺纹孔,使用螺钉和垫圈穿过解锁杠杆3第一端形成的套圈,把第一端安装在转动锁钩1钩头侧的螺纹孔上。解锁杠杆3的第二端(图1中的右端)在旋转中心9的另一侧,其悬空在转动锁钩1的外侧,头部也弯折成套圈,对第二端施加向下的拉力,转动锁钩1可往开锁方向转动,即按照图1所示顺时针转动。拉绳4的上端形成套圈,使用螺钉和垫圈将拉绳4形成的套圈与解锁杠杆3第二端的套圈固定。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拉绳4先从所述解锁杠杆3的悬空的一端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层门15的顶部,再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层门15的侧部,且沿所述层面15的侧部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层门15的侧部下方。
较佳的,锁芯机构的安装位置与地坎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00mm-1100mm。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层门15的顶部及侧部按照设定距离间隔地设置有导向夹10,所述拉绳4按照延伸方向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夹10,位于所述层门15顶部的导向夹10使所述拉绳4沿水平方向延伸,位于所述层门15侧部的导向夹10使所述拉绳4沿竖直方向延伸。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层门15的顶部安装有拉绳固定座5,所述拉绳4通过拉绳导向件6从所述拉绳固定座5中穿过,且通过拉绳导向件6延伸至所述中间连接座7中。
如图1所示,拉绳固定座5设于层门15的顶部且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解锁杠杆3的第二端的下方。所述拉绳固定座5呈L型,其包括与层门15固定连接的竖直面和垂直于所述竖直面的水平面,该水平面上开有圆孔。
如图1所示,拉绳导向件6为阶梯柱结构,其包括一段细柱和一段粗柱,所述细柱和所述粗柱之间形成有阶梯环,拉绳4从所述拉绳导向件6中穿过。所述拉绳导向件6的细柱部分从拉绳固定座5的水平面上的圆孔中自下而上穿出,阶梯环的外径大于拉绳固定座5的水平面上的圆孔的直径,细柱部分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使用螺母固定所述拉绳导向件6。
如图6、图7所示,所述中间连接座7为一多面结构的折弯板,其包括与所述层门15的侧面平行且贴合的连接座上安装面和连接座下安装面、与所述层门15的侧面平行且位于所述连接座上安装面和所述连接座下安装面之间的拨杆安装面、与所述层门15的侧面垂直且与所述连接座上安装面相连的拉绳贯穿面、与所述层门15的侧面平行且与所述拉绳贯穿面相连的自由端平面。所述拨杆安装面与连接座上安装面和连接座下安装面分别通过与层门15的侧面垂直的两个面相连。
层门15的侧面加工形成有两个圆孔(外径6mm),这两个圆孔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间距为50mm。对应地,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座上安装面和所述连接座下安装面分别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中间连接座7的竖向腰形孔,可以对中间联动机构的位置进行竖向调整。本实施例中,两个腰形孔的外径为8mm,长度在20mm左右,两个腰形孔的中心距离是50mm。
如图6、图7所示,所述拉绳贯穿面形成有开口槽(如U型槽),所述开口槽用于放置供所述拉绳4穿过的拉绳导向件6。
位于所述层门15侧部的导向夹10的中心与所述拉绳贯穿面上的所述开口槽的圆弧部分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拉绳4从拉绳导向件6中穿过,拉绳导向件6的细柱部分从拉绳贯穿面的开口槽中滑入,调整拉绳导向件6的细柱部分的位置,使细柱部分的轴线与开口槽的圆弧部分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并在细柱部分的外螺纹上安装紧固螺母,从而保证拉绳被拉时,拉力方向始终是竖直方向的。
如图6、图7所示,所述中间连接座7的拨杆安装面加工形成有8mm的通孔,在该通孔内高速旋压铆接一轴14(直径为8mm),所述旋转拨杆8安装在所述轴14上且能够绕所述轴14转动。
本实施例中,旋转拨杆8采用钢板制作而成,如图6所示,旋转拨杆8具有两个面,其中第一面与拨杆安装面平行且贴合,第二面与拨杆安装面垂直且位于旋转拨杆8的头部。第一面上加工形成有直径为12mm的通孔,该通孔中装入一金属衬套,该金属衬套的外径为12mm,内径与轴14的直径相同,将金属衬套与旋转拨杆8焊接在一起。
旋转拨杆8通过上述金属衬套安装在所述轴14上,且利用一轴用挡圈进行限位。较佳的,在轴用挡圈和旋转拨杆8之间设置一圆形垫圈,该圆形垫圈的外径为轴用挡圈的外径的2倍,从而增大轴用挡圈的受力面积。
如图6所示,所述层门15的侧面还安装有限位螺柱23,所述限位螺柱23位于安装在所述拨杆安装面上的轴14的右下方(即位于拨杆安装面的右侧下方)且用于抵靠所述旋转拨杆8,当所述锁芯机构未驱使所述旋转拨杆8转动时,所述旋转拨杆8在所述限位螺柱23和所述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保持平衡。例如,旋转拨杆8未收到外力作用时,旋转拨杆8受到的弹簧拉力大约是8N到10N,限位螺柱23使得旋转拨杆8无法收拉力作用而转动。优选地,该限位螺柱23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
所述自由端平面上加工形成有螺纹孔(M5),在该螺纹孔中安装有第一螺钉12,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上端固定在所述自由端平面上,并钩挂在所述第一螺钉12的头部和所述自由端平面之间。
旋转拨杆8的尾部加工形成有螺纹孔(M5),在该螺纹孔中安装有第二螺钉13,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拨杆8的尾部连接且钩挂在所述第二螺钉13的头部和所述旋转拨杆8之间。所述旋转拨杆8的头部与所述锁芯机构相对应。
所述拉绳4从拉绳贯穿面穿出后继续向下延伸,并在所述旋转拨杆8的尾部附近形成套索,穿过旋转拨杆8的第二螺钉13的杆部上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母24和第二紧固螺母25,所述套索套入所述第二螺钉13的杆部且由所述第一紧固螺母24和所述第二紧固螺母25夹持并通过一压接端子调整并固定所述拉绳4的长度,这样可以节省中间联动机构所占用的空间。
具体地,第二螺钉13从旋转拨板8的尾部背面伸出后,先安装第一紧固螺母24,再把拉绳4形成的套索套入第二螺钉13上,再使用第二紧固螺母25夹持住套索,套索用压接端子26,把拉绳4调整到合适的长度(拉绳自由状态锁钩不动作的状态),之后铆接压接端子26,把拉绳4的长度固定。调整第一紧固螺母24和第二紧固螺母25使拉绳4在层门的深度方向上(即轴14的轴线方向上)不歪斜,这样拉绳4在受力时不会在层门深度方向产生松弛,使拉力有效地输出。
在门套的侧边旁套16上安装锁芯机构,该锁芯机构为市场上通用的三角锁芯结构,该三角锁芯对应配套的三角钥匙17,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对该锁芯机构进行配合改进。
如图5所示,所述锁芯机构包括锁芯轴18、锁芯转动板19、锁芯基座20、扭簧21和锁芯紧固螺母22。
所述锁芯机构通过所述锁芯紧固螺母22安装在侧边旁套16上,所述锁芯基座20与所述侧边旁套16贴合。锁芯基座20加工形成有椭圆孔,锁芯脖颈对应地呈椭圆形且形成有外螺纹,锁芯脖颈穿过侧边旁套上的椭圆孔以及锁芯基座20上的椭圆孔并通过锁芯紧固螺母22锁紧锁芯基座20和锁芯机构。
所述锁芯轴18的尾部和所述锁芯转动板19套接在一起且同步转动,所述扭簧21设于所述锁芯轴18的头部和所述锁芯转动板19之间。具体地,锁芯轴18的尾部呈U型,对应地,锁芯转动板19上也形成有相应的U形孔,锁芯转动板19套在所述锁芯轴18的尾部,锁芯轴18转动时,锁芯转动板19可以跟着转动。锁芯轴18逆时针转动(利用三角钥匙17进行开锁)时,锁芯转动板19会跟随逆时针转动,它的尾部下压,头部上抬,压迫扭簧21积蓄弹性势能。
所述锁芯基座20形成有第一限位部201和第二限位部202,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垂直于所述锁芯基座20并延伸至所述锁芯转动板19处。所述第一限位部201位于所述锁芯转动板19的尾部上方,所述第二限位部202位于所述锁芯轴18的下方。
扭簧第一端211钩挂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01上,锁芯转动板19的尾部下方开有圆弧形的开口槽,扭簧第二端212钩挂在所述锁芯转动板19的尾部上的开口槽中。
未受外力作用(未对锁芯机构进行开锁)时,锁芯转动板19在扭簧21的作用下无法逆时针转动,锁芯转动板19的上表面保持水平,锁芯转动板19的尾部和第一限位部201具有很小的间隙,约1mm,使锁芯转动板19限制锁芯的旋转方向,锁芯仅在单方向(逆时针方向)可以大范围转动,另一方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受第一限位部201的限制。如图4、图5所示,此时,所述旋转拨杆8的头部的底面与所述锁芯转动板19的头部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间隙,较佳的,保持6mm到9mm的间隙,受此间隙保护,不会由于层门上下方向的振动或调整误差而产生误动作。
旋转拨杆8的头部位于锁芯转动板19的头部的上方,二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叠。最佳的,锁芯转动板19的头部的最右端在水平方向位于旋转拨杆8的头部的最右端的右侧,最佳的要超过7mm以上。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限位部201和第二限位部202的位置设计,锁芯转动板19逆时针转动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度,此时锁芯转动板19受第二限位部202的限制,无法继续转动。
本实施例中,对旋转拨杆8设定合理的杠杆比,并且合理设计解锁杠杆3与转动锁钩1的安装位置,例如,旋转拨杆8的头部与轴1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是60mm,轴14的轴线与旋转拨杆8的尾部上安装的第二螺钉1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是30mm。旋转拨杆8的头部抬起6mm时,尾部下压3mm。转动锁钩1上安装解锁杠杆3的螺纹孔的中心到层门锁的旋转中心9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是25mm,转动锁钩1的钩头到旋转中心9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是100mm,杠杆比是1:4。
本实施例中,锁芯转动板19在转动90°前,使中间联动机构的旋转拨杆8的头部在竖直方向上至少抬起6mm,此时旋转拨杆8的尾部在竖直方向上至少下压3mm。对应地,解锁杠杆3与转动锁钩1的连接处至少上抬3mm,如前述结构尺寸设计,转动锁钩1的钩头则至少上抬12mm,当层门锁的转动锁钩1和固定锁钩2的啮合量为10mm时,转动锁钩1的钩头上抬12mm可以完全解锁。
如图4、图8所示,三角钥匙17插入锁芯往开锁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锁芯转动后,锁芯转动板19跟随锁芯轴18逆时针转动,锁芯转动板19的头部往开锁方向转动,最佳的,如本实施例中的向上转动,锁芯转动板19的头部在逆时针转动过程中,接触到中间联动机构的旋转拨杆8的头部,使旋转拨杆8也往开锁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最佳的,如本实施例中的向上转动。旋转拨杆8的头部向上转动,尾部向下转动,同时向下拉动拉绳4,拉绳4被拉动后,解锁杠杆3带动转动锁钩1顺时针转动,层门锁被打开。三角钥匙17拔出后,锁芯机构的拉簧21带动锁芯转动板19顺时针转动,使锁芯转动板19回到初始状态,而旋转拨杆8则在复位弹簧11的带动下回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锁芯机构设置在门套的侧边旁套上,利用中间联动机构(旋转拨杆、复位弹簧)和拉绳、解锁杠杆带动层门上方的层门锁转动实现解锁,中间联动机构的位置由传统的设于静止的门额上改为设置在移动的层门的侧面,这样使得移动的层门锁可以通过设于静止的门套上的锁芯机构进行解锁。
由于解锁杠杆一端设在转动锁钩上,另一端悬空,因此层门锁和解锁杠杆之间无相对运动,维保过程中对层门锁的任何调整都不会对解锁杠杆产生影响,而解锁杠杆和中间联动机构通过拉绳连接,也不会对中间联动机构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中间联动机构安装在层门侧面中部或下部,复位弹簧也位于此处,维修调整以及更换部件都十分便捷,操作人员无需站在高处进行作业,因此可以避免维保过程中发生跌落井道的事故,安全性大幅提高。
此外,本发明在层门侧面安装中间联动机构,对锁芯机构本身的影响很小,因此无需对锁芯机构进行复杂的二次开发。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增加了针对开锁过程的报警提示功能。
如图9所示,所述解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锁芯机构下方的微动开关27,所述微动开关27通过传输线与报警装置(图中未示出,可安装在层门的入口墙上)相连。较佳的,报警装置采用声光报警的方式。
具体地,侧边旁套16的弯折面上安装一安装板28,在所述安装板28上安装微动开关27。
当所述锁芯机构未进行开锁时,所述微动开关27的触点271被所述锁芯机构的所述锁芯转动板19抵压,锁芯机构的扭簧21的扭力大于微动开关27的回复力,例如,扭簧21的扭力在竖直方向一般为5N,微动开关触点271的回复力一般为2N,此时,所述微动开关27输出第一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处于非报警状态,当所述锁芯机构进行开锁且所述微动开关触点271复位时,所述微动开关27输出第二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处于报警状态。
具体地,当微动开关触点271被抵压时,此时传递第一信号,可以采用继电器输出开关信号,第一信号为断开信号,输出第一信号时报警装置通电回路断开不动作,即报警装置不发出闪烁灯光,也不产生预警声。当锁芯转动板19转动时,对微动开关触点271的抵压力逐步撤去,微动开关触点271逐步复位,当微动开关触点271回复到自由状态时,微动开关27发出第二信号,即接通信号,报警装置接受到第二信号(接通信号),此时报警装置内部通电回路接通,就发出闪烁的灯光和预警信号,这样可以在开锁过程中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进一步防止操作人员走神跌落井道。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Claims (18)

1.一种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绳(4),其上端位于层门(15)的上方,下端位于所述层门(15)的侧面中部或下部;
解锁杠杆(3),其一端安装在转动锁钩(1)上,另一端悬空并与所述拉绳(4)的上端固定,所述解锁杠杆(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转动锁钩(3)的旋转中心(9)的两侧;
中间联动机构,包括中间连接座(7)和旋转拨杆(8),所述中间连接座(7)安装在所述层门(15)的侧面上,所述旋转拨杆(8)转动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座(7)上,所述拉绳(4)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拨杆(8)固定连接;
复位弹簧(11),其一端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座(7)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旋转拨杆(8)上;
锁芯机构,其安装在门套的侧边旁套(16)上,用于驱使所述旋转拨杆(8)转动,使所述旋转拨杆(8)拉动所述拉绳(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4)先从所述解锁杠杆(3)的悬空的一端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层门(15)的顶部,再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层门(15)的侧部,且沿所述层面(15)的侧部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层门(15)的侧部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15)的顶部安装有拉绳固定座(5),所述拉绳(4)通过拉绳导向件(6)从所述拉绳固定座(5)中穿过,且通过拉绳导向件(6)延伸至所述中间连接座(7)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座(7)上固定安装有一轴(14),所述旋转拨杆(8)安装在所述轴(14)上且能够绕所述轴(14)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座(7)为一多面结构的折弯板,其包括与所述层门(15)的侧面平行且贴合的连接座上安装面和连接座下安装面、与所述层门(15)的侧面平行且位于所述连接座上安装面和所述连接座下安装面之间的拨杆安装面、与所述层门(15)的侧面垂直且与所述连接座上安装面相连的拉绳贯穿面、与所述层门(15)的侧面平行且与所述拉绳贯穿面相连的自由端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自由端平面上,所述复位弹簧(11)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拨杆(8)的尾部连接,所述旋转拨杆(8)的头部与所述锁芯机构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安装面和所述连接座下安装面分别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中间连接座(7)的竖向腰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贯穿面形成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用于放置供所述拉绳(4)穿过的拉绳导向件(6)。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4)安装在所述拨杆安装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15)的侧面还安装有限位螺柱(23),所述限位螺柱(23)位于安装在所述拨杆安装面上的轴(14)的右下方且用于抵靠所述旋转拨杆(8),当所述锁芯机构未驱使所述旋转拨杆(8)转动时,所述旋转拨杆(8)在所述限位螺柱(23)和所述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保持平衡。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平面上安装有第一螺钉(12),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上端钩挂在所述第一螺钉(12)的头部和所述自由端平面之间;所述旋转拨杆(8)的尾部安装有第二螺钉(13),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下端钩挂在所述第二螺钉(13)的头部和所述旋转拨杆(8)之间;穿过所述旋转拨杆(8)的所述第二螺钉(13)的杆部上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母(24)和第二紧固螺母(25),所述拉绳(4)延伸至所述旋转拨杆(8)的尾部且形成套索,所述套索套入所述第二螺钉(13)的杆部且由所述第一紧固螺母(24)和所述第二紧固螺母(25)夹持并通过一压接端子调整并固定所述拉绳(4)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15)的顶部及侧部间隔地设置有导向夹(10),所述拉绳(4)按照延伸方向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夹(10),位于所述层门(15)顶部的导向夹(10)使所述拉绳(4)沿水平方向延伸,位于所述层门(15)侧部的导向夹(10)使所述拉绳(4)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层门(15)侧部的导向夹(10)的中心与所述拉绳贯穿面上的所述开口槽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机构包括锁芯轴(18)、锁芯转动板(19)、锁芯基座(20)、扭簧(21)和锁芯紧固螺母(22),所述锁芯机构通过所述锁芯紧固螺母(22)安装在侧边旁套(16)上,所述锁芯基座(20)与所述侧边旁套(16)贴合,所述锁芯轴(18)的尾部和所述锁芯转动板(19)套接在一起且同步转动,所述扭簧(21)设于所述锁芯轴(18)的头部和所述锁芯转动板(19)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基座(20)形成有第一限位部(201)和第二限位部(202),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延伸至所述锁芯转动板(19)处,所述第一限位部(201)位于所述锁芯转动板(19)的尾部上方,所述第二限位部(202)位于所述锁芯轴(18)的下方,扭簧第一端(211)钩挂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01)上,扭簧第二端(212)钩挂在所述锁芯转动板(19)的尾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拨杆(8)的头部位于所述锁芯转动板(19)的头部的上方,且所述锁芯机构未进行开锁时,所述旋转拨杆(8)的头部的底面与所述锁芯转动板(19)的头部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拨杆(8)通过一衬套安装在所述轴(14)上,且利用一轴用挡圈进行限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拨杆(8)和所述轴用挡圈之间还设有垫圈。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层站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锁芯机构下方的微动开关(27),所述微动开关(27)通过传输线与报警装置相连;当所述锁芯机构未进行开锁时,所述微动开关(27)的触点(271)被所述锁芯机构的所述锁芯转动板(19)抵压,所述微动开关(27)输出第一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处于非报警状态,当所述锁芯机构进行开锁且所述微动开关触点(271)复位时,所述微动开关(27)输出第二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处于报警状态。
CN202011421607.9A 2020-12-08 2020-12-08 电梯层站解锁装置 Pending CN1125761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1607.9A CN112576109A (zh) 2020-12-08 2020-12-08 电梯层站解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1607.9A CN112576109A (zh) 2020-12-08 2020-12-08 电梯层站解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6109A true CN112576109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2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1607.9A Pending CN112576109A (zh) 2020-12-08 2020-12-08 电梯层站解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610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6604A (zh) * 2014-07-18 2014-12-0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开门锁结构
JP2018135198A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乗場扉の開錠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乗場扉の開錠システム
CN207863657U (zh) * 2018-01-25 2018-09-1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隐蔽式层门紧急开门装置
CN110498328A (zh) * 2018-05-18 2019-11-2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层门锁解锁系统及电梯层门
CN110714663A (zh) * 2019-10-14 2020-01-21 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别墅电梯门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6604A (zh) * 2014-07-18 2014-12-0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开门锁结构
JP2018135198A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乗場扉の開錠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乗場扉の開錠システム
CN207863657U (zh) * 2018-01-25 2018-09-1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隐蔽式层门紧急开门装置
CN110498328A (zh) * 2018-05-18 2019-11-2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层门锁解锁系统及电梯层门
CN110714663A (zh) * 2019-10-14 2020-01-21 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别墅电梯门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43188B1 (ko) 버스 창호용 강화유리 파쇄장치
CN112576109A (zh) 电梯层站解锁装置
CN211828535U (zh) 一种低压柜门机械联锁装置
CN202816265U (zh) 多回路送电铁塔防误登的警示装置
JP4729447B2 (ja) 接地型断路器
KR101640580B1 (ko) 엘리베이터 도어 장치
CN205487170U (zh) 一种防松脱的led显示屏箱体
CN211063315U (zh) 一种新型跌落式避雷器
CN210535537U (zh) 高压柜接地开关前门联锁机构
AT513893B1 (de) Hinweistafel, insbesondere für eine Notbeleuchtungsanlage
CN113772506A (zh) 电梯厅门楣显示器
CN112825294B (zh) 熔断器的脱扣机构
CN102235173A (zh) 一种液压支架侧护板锁紧装置
CN212898244U (zh) 一种锁脱机构
CN205875979U (zh) 一种汽车逃生系统
CN205873568U (zh) 一种松绳开关组件
CN220232950U (zh) 一种导电系统装置
CN205503718U (zh) 一种螺栓连接式抱箍
CN218957643U (zh) 一种断路器拉簧安装装置
CN110469253B (zh) 一种建筑物活动窗框保险装置
CN220166762U (zh) 一种免焊接道闸主轴杆把结构
CN201924800U (zh) 门窗防松脱装置
CN211320743U (zh) 一种断路器限位组合装置的矿用隔爆开关
CN209743376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泄压盖铰链
CN214365827U (zh) 一种电梯井防护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