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7686A - 管理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设备、5g网络的广义节点、非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管理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设备、5g网络的广义节点、非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7686A
CN112567686A CN201980041662.4A CN201980041662A CN112567686A CN 112567686 A CN112567686 A CN 112567686A CN 201980041662 A CN201980041662 A CN 201980041662A CN 112567686 A CN112567686 A CN 112567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network
node
network node
gn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16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坎富西
H·博纳维尔
L·布鲁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6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58One way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5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sed networks or elements, e.g. 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or OpenFlow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2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r the monitored elements being virtualised, abstracted or software-defined entities, e.g. SDN or NF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中管理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网络中确定包括在第一接入网络节点中的用于UE与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的第一中央单元CU‑C以外的第二CU‑C,其中,第一接入网络节点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布式单元DU,以用于UE与第一接入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至少一个第一DU由第一CU‑C控制,并且其中,第二CU‑C控制包括在第二接入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第二DU;以及配置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其中,配置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U当中的至少一个DU与第二CU‑C关联。

Description

管理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设备、5G网络的广义节点、非 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蜂窝网络的领域,特别是5G超密集网络。
背景技术
在过去几年,已做出巨大努力来设计和指定除当前部署的第4代网络(LTE和 LTE-A)以外的新一代无线蜂窝网络,以向网络提供增加的容量并适应超密集网络部署。这些努力涉及新网络架构的规范,其如同3G(UMTS)和4G(LTE)网络一样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RAN)(有时称为NG-RAN(下一代RAN))和核心网络(有时称为5GC(5G核心)网络)。
NG-RAN网络通常可包括具有所谓分散架构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称为广义节点B(gNB或gNode-B)),因为gNB可被拆分为中央单元(CU)和一个或多个分布式单元(DU)。如2017年12月的题为“NG-RAN;架构描述(版本15)”的3GPP技术规范TS 38.401v1.0.0中提供的,gNB中央单元(gNB-CU)被定义为托管gNB或RRC 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和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 协议和en-gNB的PDCP协议的逻辑节点,其控制连接到gNB-DU的用户终端的一个或更多个gNB-DU的操作。gNB-CU终止与gNB-DU连接的前传接口(称为F1接口)。 gNB-CU还通过所谓下一代(NG)接口连接到5G核心网络。gNB分布式单元(gNB-DU) 被定义为托管gNB或en-gNB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介质访问控制(MAC)和物理(PHY)层的逻辑节点,并且其操作部分地由gNB-CU控制。5G网络架构通常可被设计为使得一个gNB-DU支持一个或多个小区,而一个小区仅由一个gNB-DU 支持。gNB-DU终止与gNB-CU连接的F1接口。
利用将基站拆分为CU和DU,可通过分离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以及控制平面功能实体和用户平面功能实体的分离来实现网络部署的附加灵活性,如在3GPP草案R3-171203中描述并在3GPP草案R3-171693中讨论的。例如,网络可部署有集中式用户平面,即,在集中式单元中操作的用户平面实体,其远离与分布式单元共定位的控制平面实体。在此部署中,部署的每一个分布式单元本地连接到控制平面中央单元 (称为CU-C或CU-CP)和部署中的不同DU共同的远程集中式用户平面中央单元(称为CU-U或CU-U)。
最近在3GPP中还针对该分散基站架构提出了使用备用CU-C,以对硬件、软件和/或本地站点故障提供保护。已提出了用于实现CU冗余的不同技术,包括经由F1 接口使用多个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实例(也称为关联),该F1接口将分布式单元与包括可能在不同地理区域中的CU-C的多个处理实例(例如,主要CU-C实例和备用CU-C实例)的逻辑CU-C连接。
然而,当考虑DU间移动性信令时,这些附加网络部署灵活性和改进的弹性是有代价的。实际上,当用户设备UE从源gNB(gNB#1)到目的地(或目标)gNB(gNB#2) 执行切换时,在目的地gNB(gNB#2)处需要CU-C重定位,这增加了总切换延迟。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网络管理方案和实现该方案的设备,其解决了本领域中的传统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本主题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网络管理方案和实现该方案的设备。
本主题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网络管理方案和实现该方案的设备,以用于减轻当前考虑的5G接入网络架构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主题公开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现并广义描述的,在本主题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管理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中的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网络中确定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用于管理用户设备UE与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的第一中央单元CU-C以外的第二CU-C(的处理实例),其中,第一接入网络节点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布式单元DU,以用于UE与第一接入网络节点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所述至少一个DU在第一CU-C的控制下操作,并且其中,第二CU-C控制包括在第二接入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第二DU;以及配置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其中,配置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U当中的至少一个DU与第二CU-C关联,使得所述至少一个DU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DU在用于管理UE与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的第二CU-C的公共控制下操作。
因此,所提出的方案非常适合于(尽管不限于)5G接入网络,特别是使用具有分离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以及分离的控制功能实体和用户功能实体的分散架构的 5G接入网络,其中通过提供一种在延迟减小的情况下允许DU间移动性的用于接入节点重新配置的方案,CU-C与DU共定位,同时用户平面实体被实现于接入网络的多个DU共同的集中式单元中。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配置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步骤还可包括: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U与第二CU-C之间的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种配置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的步骤可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DU与第二 CU-C之间建立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置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步骤还可包括:利用所述至少一个DU与第二CU-C之间的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来替换所述至少一个DU与第一 CU-C之间的第二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配置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的步骤还可包括:配置与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上承载的数据通信流关联的相应流优先级,以使第一流优先级与所述至少一个DU与第二CU-C之间的流关联,并且使第二流优先级与所述至少一个DU与第一CU-C之间的流关联。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方法还可包括:基于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U关联的数据通信业务强度在网络中选择第一接入网络节点。
为了更快的HO而选择gNB进行重新配置可适用于特定类别的UE,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方法还可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属于一个类别的至少一个UE,并且针对所确定的至少一个UE基于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U关联的数据通信业务强度在网络中选择第一接入网络节点。所述类别可以是预定类别,例如警察UE、消防员UE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属于所述类别的至少一个UE的步骤可包括:确定至少一个UE已被动态地指派给所述类别。
在所提出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网络可以是5G网络,并且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可分别是5G网络的第一广义节点B和第二广义节点 B gNB。
在本主题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操作上联接到处理器的存储器以及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网络接口,其中,该设备被配置为执行本主题公开中所提出的用于接入网络节点管理的方法。
所提出的设备可在5G网络中(例如,在5G网络的广义节点B gNB中)实现。
在本主题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编码有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包括操作上与存储器联接的处理器的设备执行本主题公开中所提出的用于接入网络节点管理的方法。
在本主题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包括有形地具体实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提供给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主题公开中所提出的用于接入网络节点管理的方法。在本主题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例如通过压缩或编码来表示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机程序的数据集。
应该理解,可按许多方式实现和利用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作为现在已知和以后开发的处理、设备、系统、装置和应用方法。本文所公开的系统的这些和其它独特特征将从以下描述和附图变得更容易显而易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结合所附说明书参考以下附图,本主题公开将更好理解并且其许多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图1a示出5G无线网络的示例性架构。
[图1b]图1b示出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可应用所提出的方法的5G无线网络的示例性架构。
[图2]图2是示出示例性gNB间切换过程的调用流程的图。
[图3]图3是例示了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所提出的方法的框图。
[图4]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gNB间切换过程的调用流程的图。
[图5]图5示出例示了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前传架构重新配置的图。
[图6a]图6a例示了示例性F1接口配置实施方式。
[图6b]图6b例示了示例性F1接口配置实施方式。
[图7]图7示出在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gNB间切换的上下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8a]图8a是例示了公共CU-C标识功能被集中的示例性网络架构的图。
[图8b]图8b是例示了公共CU-C标识功能被分散的示例性网络架构的图。
[图9]图9例示了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网络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例示简单和清晰,附图示出一般构造方式,并且可省略熟知特征和技术的描述和细节,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讨论。另外,附图中的元件未必按比例绘制。例如,图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可相对于其它元件被夸大以帮助改进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理解。例如当结构被示出为在真实世界条件下具有对称性和有序性可能大大降低的直线、锐角和/或平行平面等,特定图可按理想化方式示出以便帮助理解。不同图中的相同标号表示相同元件,而相似标号可(但未必)表示相似元件。
另外,应该显而易见的是,本文中的教导可按各种形式具体实现,并且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具体结构和/或功能仅是代表性的。具体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所公开的方面可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实现,并且多个方面可按各种方式组合。
下面参考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系统、设备和计算机程序的功能、引擎、实体、单元、框图和流程图描述本公开。框图和流程图的各个描述的功能、引擎、实体、单元、方框可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框图和/或流程图的功能、引擎、实体、单元、方框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软件代码实现,其可经由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或发送,或者被加载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数据中心、服务器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生成机器,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软件代码创建用于实现本文所描述的框图和/或流程图的功能、引擎、实体、单元、方框的手段。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包括方便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地方的任何介质。如本文所使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或处理器访问的任何物理介质。另外,术语“存储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数据存储装置,例如但不限于硬盘驱动器、闪存驱动器或其它闪存装置(例如,存储器密钥、记忆棒、密钥驱动器)、CD-ROM或其它光学存储装置、DVD、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存储装置、存储器芯片、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智能卡或者可用于以计算机处理器可读取的指令或数据结构或其组合的形式承载或存储程序代码的任何其它合适的介质。另外,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向计算机发送或承载指令,包括路由器、网关、服务器或其它传输装置、有线(同轴线缆、光纤、双绞线、DSL线缆)或无线(红外、无线电、蜂窝、微波)。指令可包括来自任何计算机编程语言的代码,包括但不限于汇编、C、C++、Python、Visual Basic、SQL、 PHP和JAVA。
除非另外具体地说明,否则将理解,贯穿以下描述,利用诸如处理、计算、确定等的术语的讨论是指计算机或计算系统或类似电子计算装置的动作或处理,其将计算系统的寄存器或存储器内表示为物理(例如,电子)量的数据操纵或变换为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寄存器或其它这种信息存储、传输或显示装置内类似地表示为物理量的其它数据。
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任何变体旨在涵盖非排他性包括,使得包括元件列表的处理、方法、制品或设备未必限于那些元件,而是可包括未明确列出或这种处理、方法、制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元件。
另外,本文中使用词语“例示性”来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例示”。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方式或设计未必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方式或设计优选或有利。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术语“联接”和“连接”及其派生词可无差别地用于指示两个或更多个元件彼此直接物理或电接触,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元件彼此不直接接触,但仍彼此协作或交互。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分组”、“分组数据单元”和“PDU”可无差别地用于指示可在节点或站之间或横跨网络路由或发送的帧、数据块、协议数据单元或者任何数据单元。例如,分组可包括一组比特,其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地址字段、控制字段和数据。数据块可以是任何数据单元或信息比特。
为了本公开的目的,本文中使用术语“服务器”来表示提供处理的服务点、数据库和通信设施。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术语“服务器”可指具有关联的通信和数据存储和数据库设施的单个物理处理器,或者可指处理器和关联网络和存储装置的联网或集群复合体,以及支持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的操作软件和一个或更多个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服务器的配置或能力可广泛地变化,但是通常,服务器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服务器还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大容量存储装置、一个或更多个电源、一个或更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一个或更多个输入/输出接口或一个或更多个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Server、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
应该理解,本主题公开的实施方式可用在各种应用中。尽管在此方面本发明不受限制,但是本文所公开的用于管理接入网络节点的所提出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可用在诸如无线通信系统的任何网络节点中的许多设备中,例如,使用诸如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或其任何组合的一个或更多个无线电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这些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系统及其演进(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系统、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系统)、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及其演进(包括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分组接入 (HS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高速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xPA))、频分多址(CDMA)系统及其演进(包括CDMA-2000系统)、长期演进(LTE)系统及其演进(包括LTE-Advanced(LTE-A)系统)及其演进(无论已经存在的还是未来开发的)。为了清晰,以下描述聚焦于5G无线网络。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限于此。
图1a示出5G无线网络的示例性架构。
在图1a上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其包括网络和一个或更多个用户设备(UE)(7a,7b)。网络可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 3)和核心网络(5GC 2)。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3)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基站(称为gNB)(gNB#1 4a,gNB#2 4b)。各个gNB (4a,4b)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分布式单元(gNB-DU或DU)和集中式单元(gNB-CU 或CU)。NG-RAN(3)的各个gNB(4a,4b)通过称为NG接口的逻辑接口连接到5GC(2)。 NG-RAN(3)的两个gNB(4a,4b)可通过称为Xn接口的逻辑接口互连。gNB-CU和 gNB-DU经由称为F1接口的逻辑接口互连。各个DU可管理5G网络的小区,并且在一些架构设计中,一个DU可仅连接到一个CU,以避免管理相同DU的多个CU 之间的小区资源访问冲突。在其它架构中,DU可连接到多个CU,以增加网络弹性,特别是对CU故障或F1接口故障。
UE(7a,7b)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并且在本公开中可无差别地称为用户设备、用户终端(UT)、移动站(US)、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等。UE(7a,7b)可通过称为Uu接口的逻辑接口与NG-RAN(3)的DU(6a,6b)无线通信。
经由Uu和NG接口的协议可被分成:一方面的用户平面协议,其是实现实际PDU 会话服务(即,通过接入层面(AS)承载用户数据)的协议;以及另一方面的控制平面协议,其是用于控制PDU会话的各个方面以及UE与网络之间的连接的协议,包括请求服务、控制不同的传输资源、切换等。
在图1a的NG-RAN(3)网络的一些部署场景中,各个gNB(4a,4b)的CU(5)节点可向gNB中在其控制下操作的多个DU(6a,6b)提供控制平面功能和用户平面功能二者。在这些情况下,一个CU实体可包括控制平面CU实体和用户平面CU实体,并且CU 与DU之间的F1接口可包括控制平面接口和用户平面接口二者。
最近已考虑了其它场景部署,其中,控制平面实体和用户平面实体被分离,导致控制平面CU(CU-C)实体与用户平面CU(CU-U)实体分离。在这些场景中,CU-C 可被看作实现RRC协议和PDCP-C协议的控制平面信令实体,而CU-U可被看作实现PDCP-U协议的用户平面实体。然后,CU的控制部分(CU-C)可被配置为执行 CU所管理的UE与DU之间的资源的控制、连接建立、重新建立和释放。CU-C还可执行本地无线电资源管理,例如NR基站与邻近NR/LTE基站之间的双连接建立/释放。
根据所考虑的场景,不同的逻辑实体(分布式单元、控制平面CU和用户平面 CU)可物理地实现并按不同的方式部署。
指定不同的无线电接口协议栈以用在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Uu接口上的接入层面中。无线电接口通常由具有对应协议的3个层组成。对于5G网络,3GPP TS 38.200 系列描述了层1(物理层),而在3GPP TS 38.300系列规范中描述了层2和层3。关于这3个层或其关联协议的更多细节可参考这些规范。
层1(物理层(PHY))向高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并与层2的介质访问控制(MAC) 子层和层3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接口。物理层向MAC提供传输信道,并且通过经由MAC子层使用传输信道来访问PHY层所提供的服务。传输信道由如何经由无线电接口传送信息来表征。物理层过程包括链路适配、功率控制、小区搜索、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以及系统信息块SIB1的接收。
5G网络的层2被拆分成以下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和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MAC向层2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子层提供不同的逻辑信道。MAC子层的主服务和功能包括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向/从在传输信道上向/从物理层传送的传输块(TB)复用/ 解复用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调度信息报告、通过HARQ的纠错、UE之间通过动态调度的优先级处理、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通过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的优先级处理以及填充。
在层3中,控制平面中定义的RRC子层的主服务和功能包括与接入层面(AS) 和非接入层面(NAS)有关的系统信息的广播、由5GC或NG-RAN发起的寻呼、UE 与NG-RAN之间的RRC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包括载波聚合的添加、修改和释放以及5G新无线电(NR)中或E-UTRA与NR之间的双连接的添加、修改和释放)、包括密钥管理的安全功能、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和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建立、配置、维持和释放、移动性功能(包括切换和上下文转移、UE小区选择和重选以及小区选择和重选的控制、RAT间移动性)、QoS管理功能、UE测量报告和报告的控制、无线电链路故障的检测和恢复以及从UE到NAS/从NAS到UE的NAS消息传送。
位于RRC层上方的非接入层面(NAS)层提供诸如会话管理的服务和功能。
在5G网络中,控制平面控制单元(CU-C)可设置有RRC和PDCP-C层以用于提供RRC协议和PDCP-C协议,而数据平面控制单元(CU-U)可提供PDCP-U协议。分布式单元可提供物理层、MAC层和RLC层协议以用于与UE通信。
图1b示出这种部署场景的示例,其例示了与图1a上所示不同的5G无线网络的示例性架构。
在图1b上示出无线通信系统(10),其包括网络和一个或更多个用户设备(UE)(11a,11b,11c),其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网络可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 12) 和核心网络(5GC 13)。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12)包括与对应第一控制平面CU-C 和第二控制平面CU-C(16a,16b)共定位的第一DU和第二DU(15a,15b),以用于在将 DU和CU-C互连的控制平面F1接口(F1-C)上实现较低延迟。中央用户平面CU(CU-U 16c)是NG-RAN(10)的DU(15a,15b)共同的,并且通过用户平面F1接口(F1-U)与各个DU(15a,15b)互连。与DU共定位(即,与DU位于同一地方)的控制平面CU 的各个集合(例如,通过在与DU实体相同的服务器上实现的CU-C实体)可被视为gNB(14a,14b),在这种情况下,与图1a所示的架构相比,gNB节点不包括用户平面信令实体。
各个gNB实体14a、14b配备有射频单元17a、17b以用于在空中接口上发送和接收信号以用于与系统10的用户设备11a、11b、11c无线通信。
为了增加网络弹性,具体地,对硬件、软件和/或本地站点故障提供保护,可在 NG-RAN网络(10)中提供多个CU-C实例,以提供具有一个主CU-C处理实例和一个或更多个备用CU-C处理实例(18a,18b)的CU-C实体冗余。可通过使一个或更多个备用CU-C处理实例不与主CU-C处理实例共定位,因此不与DU共定位来有利地利用这种冗余,如图1b上所示。
图1b示出备用控制平面中央单元(18a,18b)的池,其分别通过相应F1-C接口连接到分布式单元15a、15b的集合,以增强对硬件、软件和/或本地站点故障的网络弹性。例如,备用CU-C单元18a、18b中的每一个可不与它们提供备用的CU-C单元 16a、16b地理上共定位。在此示例性网络部署中,一个或更多个分布式单元15a、15b 的各个集合可通过多个SCTP连接(在本公开中也称为关联)与本地控制中央单元 CU-C 16a、16b和备用控制中央单元CU-Cb 18a、18b连接。
备用控制中央单元CU-Cb(18a,18b)可物理地部署在远程备用中央单元池中(例如,实现于一个或更多个远距离云服务器中)。
控制中央单元(CU-C和CU-Cb)通过NG接口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分别为 NG-U和NG-C)连接到核心网络节点,即,访问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和用户平面功能(UPF)(在图2b上示出为一个逻辑实体19)。根据共定位的CU-C(16a,16b) 的状态,各个DU(15a,15b)可通过实线F1-C接口连接到本地CU-C(16a,16b),或者连接到备用CU-C池中的备用CU-C(18a,18b)。
图1b上所示的网络架构将一些5G网络架构中的控制平面实体和用户平面实体之间的分离所提供的增强网络部署灵活性与通过使用备用CU-C功能而获得的增加的网络弹性相组合。然而,当涉及到移动性信令时其也具有一些缺点,特别是导致总切换延迟增加,如图2上所示。
图2是示出在源gNB和目标gNB二者均具有分散架构(源gNB拆分有控制单元S-CU和分布式单元S-DU,目标gNB拆分有控制单元T-CU和分布式单元T-DU) 的情况下,源gNB(gNB#1)和目标gNB(gNB#2)之间的示例性gNB间切换过程的调用流程的图,其示例示出于图1b上。
如图2上所示,UE向源DU(S-DU)发送(1)测量报告消息。继从UE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之后,S-DU向源CU(S-CU)发送(2)上行链路RRC传送消息以向S-CU 提供所接收的测量报告。在接收到上行链路RRC传送消息时,S-CU向目标CU(T-CU) 发送(3)切换请求消息,S-CU对其响应(4)切换请求确认消息。T-CU还向目标DU(T-DU) 发送(5)UE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以创建UE上下文并建立一个或更多个承载。在接收到UE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时,T-DU执行(6)对UE的准入控制,然后向T-CU响应 (7)UE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此外,T-CU向S-CU发送(8)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其包括所生成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并且指示停止对UE的数据传输。S-CU将 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传达(8)给S-DU,S-DU在接收到时将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转发(9)给UE。S-DU还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传送状态帧,以向S-CU告知下行链路数据未成功发送到UE。此外,S-DU以发送(10)给S-CU的UE上下文修改响应消息来响应所接收的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S-CU将其转发(10)给T-CU。然后,在T-DU 处与UE执行(11)随机接入过程。UE向T-DU响应(12)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在接收到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时,T-DU向T-CU发送(13)上行链路RRC传送消息以传达所接收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图2上所示的过程以T-CU向S-CU 发送(14)而又由S-CU中继给S-DU UE上下文释放命令消息,S-DU释放UE上下文,并且S-DU向S-CU响应(15)UE上下文释放完成消息结束。该消息然后被中继到T-CU。
利用图2上所示的示例性切换过程,并且假设经由F1、XN和NG接口的单向通信的延迟为约5ms,要在10ms内执行准入控制,RACH过程延迟为约25ms,经由 Uu接口(用户终端UE与DU之间的接口)的单向通信的延迟为2ms,并且处理延迟为约2ms,则图2上所示的示例性架构的总DU间切换延迟将为约140ms,这高于 LTE-A(没有CU/DU拆分)中的典型X2切换延迟(可估计为约91ms)。
因此可取的是减小5G网络的DU间切换延迟,该5G网络使用gNB的各个DU 与对应CU(例如,如图1b上所示与DU共定位的对应CU-C)关联的分散架构,即,将涉及源DU和目标DU的DU间UE切换也将涉及分别与源DU和第二DU对应(并控制其操作)的第一CU和第二CU(而非控制源DU和目标DU二者的单个CU实体)的架构。
图3例示了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所提出的方法。
包括诸如无线电接入网络(例如,NG-RAN)的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 系统)可包括接入网络元件,其中有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
如图1b所示的上述示例性网络中所描述的,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可分别包括用于管理系统的用户设备与无线电接入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的第一中央单元CU-C1以及用于管理系统的用户设备与无线电接入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的第二中央单元CU-C2。第一CU-C可被配置用于通过第一接入网络节点来管理UE与网络的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而第二CU-C可被配置用于通过第二接入网络节点来管理UE与网络的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
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还可分别包括被配置用于UE与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分布式单元DU的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架构可分别使得第一DU集合DU1和第二DU集合DU2的操作至少部分地由第一CU-C CU-C1和第二CU-CCU-C2控制。
考虑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因此考虑第一CU-C CU-C1和第一DU集合DU1,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可初始配置有至少部分地控制DU1的操作的CU-C1
在本主题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重新)配置可包括在网络中确定(20)与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第一CU-C CU-C1不同的至少部分地控制第二DU集合DU2的操作的CU-C CU-Cd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确定的CU-C CU-Cd可至少部分地与第二接入网络节点所关联的CU-C(例如,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第二CU-C CU-C2)一致或对应。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确定的CU-C CU-Cd可至少部分地与例如包括在如图1b 上所示的备用CU-C中央单元池中的备用CU-C一致或对应,其中一些分别与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关联,备用CU-C基于其被配置为提供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第二CU-CCU-C2的备用来选择。
然后,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可被配置(21)为与所确定的CU-C CU-Cd关联地操作。
在实施方式中,配置可包括使第一DU集合DU1的分布式单元与所确定的CU-C CU-Cd关联(22),以使得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一些或所有分布式单元与所确定的CU-C CU-Cd关联地操作,即,在CU-Cd实体而非CU-C1实体的控制下操作。因此,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在相同CU-C实体 (即,CU-Cd实体)的公共控制下操作,以用于管理UE与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置(或重新配置)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可包括配置(或重新配置)第一DU集合DU1的至少一个分布式单元与所确定的CU-C CU-Cd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在实施方式中,这种配置可包括建立第一DU集合DU1的至少一个分布式单元与所确定的CU-C CU-Cd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
根据实施方式,所提出的配置方案有利地允许第一接入网络节点中的分布式单元的操作与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共同的单个控制平面中央单元CU-C CU-Cd或者两个控制平面中央单元(即,初始(即,在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配置之前)与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关联地操作的CU-C和所确定的 CU-C CU-Cd)关联地(例如,至少部分在其控制下)执行,使得那两个CU-C的一些功能被合并并由它们中的一个操作,以使得一些CU-C功能被共同提供给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单元。
在备用CU-C被确定为用于接入网络节点的重新配置的实施方式中,备用CU-C 可有利地用作向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二者的分布式单元提供CU-C 功能的公共CU-C实体。
所提出的配置方案有利地允许要提供给两个不同接入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CU-C功能合并。这导致两个不同接入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延迟减少。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配置方案有利地通过接入网络节点的中央单元的相应控制功能的合并来向不同接入网络节点提供公共控制平面锚点(例如,配置在公共备用CU-C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种公共控制平面锚点可有利地用于实现快速和按需组移动性管理。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可分别包括NB-RAN接入网络的第一gNB节点gNB1和第二gNB节点gNB2,其中CU-C1和DU1分别是gNB1的控制平面gNB中央单元(gNB-CU)和gNB分布式单元(gNB-DU), CU-C1和DU2是gNB2的控制平面gNB中央单元(gNB-CU)和gNB分布式单元(gNB-DU)。
例如,返回参照图1b,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可分别包括第一gNB14a和第二gNB 14b,其中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包括DU 15a和CU-C 16a,第二接入网络节点包括DU 15b和CU-C 16b。关于第一gNB 14a的(重新)配置,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确定的CU-C可对应于第二gNB 14b的CU-C 16b或者备用中央单元池中的CU-C 18b,例如被配置为作为第二gNB 14b的CU-C 16b的备用CU-C 操作的备用CU-C。针对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分布式单元提供控制平面功能的该公共CU-C实体还可与接入网络的一个或更多个DU共同的CU-U实体关联,如图1b上所示的示例性架构所示,从而形成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共同的中央单元CU。
图4是示出在源gNB和目标gNB包括相应DU实体(源DUS-DU和目标 DUT-DU),二者与同一CU实体(公共CU)关联的情况下,源gNB(gNB#1)和目标gNB(gNB#2)之间的示例性gNB间切换过程的调用流程的图。根据实施方式,多个DU实体共同的CU实体可具有分离的用户平面功能和控制平面功能,以使得它可包括公共控制平面CU(即,多个DU实体共同的CU-C)和公共用户平面CU(即,多个DU实体共同的CU-U),如图1b上所示(然而,仅针对公共CU-C)。
参照图4,用户终端UE可从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包括S-DU和公共 CU-C的源gNB切换到包括T-DU和公共CU-C的目标gNB。在此示例中,源gNB 和目标gNB的分布式单元如上所述与公共CU-C关联地操作。换句话说,公共CU-C 针对源gNB和目标gNB的分布式单元提供控制平面功能。
如图4上所示,UE向源DU(S-DU)发送(1)测量报告消息。继从UE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之后,S-DU向公共CU(Common-CU)发送(2)上行链路RRC传送消息以向Common-CU提供所接收的测量报告。在接收到上行链路RRC传送消息时, Common-CU向目标DU(T-DU)发送(3)UE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以创建UE上下文并建立一个或更多个承载。在接收到UE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时,T-DU执行(4)对UE 的准入控制,然后以UE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响应(5)Common-CU。此外,Common-CU 向S-DU发送(6)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其包括所生成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并且指示停止对UE的数据传输。S-DU在接收到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时转发(7)给UE。此外,S-DU以发送(8)给Common-CU的UE上下文修改响应消息来响应所接收的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然后在T-DU处与UE执行(9)随机接入过程。UE向 T-DU响应(10)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在接收到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时, S-DU向Common-CU发送(11)上行链路RRC传送消息以传达所接收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图4上所示的过程以Common-CU向S-DU发送(12)UE上下文释放命令消息,S-DU释放UE上下文,并且S-DU向Common-CU响应(13)UE上下文释放完成消息结束。
考虑与上面关于图2提及的假设相似的不同实体之间的信令延迟的假设,总切换延迟可被评估为大约100ms,这对应于在切换延迟方面相对于图4上所示的CU-C间切换改进了约40%。
切换延迟的这种显著增益有利地源自本主题公开中所提出的接入网络节点架构和/或前传接口重新配置方案,这可例如用于实现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快速切换。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可执行确定以标识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基站或接入节点(例如,在5G网络的情况下,gNB)(各个基站或接入节点至少包括在用于控制平面功能的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操作的分布式单元),其最有可能对所选用户终端(例如,属于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类别的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有贡献。这种确定可基于所估计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业务分布来进行。如下面更详细说明的,可通过考虑各种网络和业务参数的网络的接入节点的排序来评估接入节点的贡献。优选地,可周期性地重新考虑通过这种确定标识的接入节点,以便适应所选用户终端的业务的预期演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在网络中基于数据通信业务强度(例如,分别与接入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关联的业务强度)来选择接入节点。然后,可对所选接入节点的显示出最大业务强度的分布式单元应用本主题公开中所提出的接入节点的配置或重新配置。在这些情况下,用于重新配置(例如,为了更快的切换性能)的接入节点的选择可有利地不取决于UE的具体类别。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可例如通过这些接入节点的相应控制单元的控制功能的合并来向先前标识的接入节点提供公共控制平面锚点CU(例如,公共备用CU-C)。所配置的公共CU-C可有利地用于实现快速和按需组移动性管理。下面描述合并和对应信令配置的不同实施方式。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基于属于一个类别的UE(例如,关键任务UE,例如PMR UE(警察、消防员、安全部队等))来确定要配置或重新配置的接入节点,并且可在网络中基于分别与被标识为属于该特定类别的UE用于数据通信的DU关联的数据通信业务强度来选择接入节点。
根据实施方式,类别可以是预定类别,或者可基于个体或组动态地指派给UE。例如,关键任务UE可在其首次使用时被如此指定,或者可在发生需要本主题公开中所提出的接入节点重新配置的预定情况(例如,网络中的繁重业务负载)时由网络动态地标识。
在使用诸如图1b上所示的架构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即,gNB包括与控制平面CU(本地CU-C)共定位的DU,用户平面CU功能由所有gNB共同的集中式单元提供,可通过所标识的gNB的DU与控制DU的CU-C之间的F1-C接口的重新配置来实现本地CU-C与所确定的公共CU-C之间的切换。
根据实施方式,可考虑接入节点的上述确定、公共CU-C的配置以及所确定的接入节点的DU与控制DU的CU-C之间的接口的重新配置的各种组合(例如,针对具有如图1b上所示的架构的5G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关键任务UE的各个切换或切换组,标识源gNB和目标gNB,然后配置公共备用CU-C,并且配置F1-C接口。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标识对关键任务移动性有重大贡献的gNB,并且在预备阶段期间预先配置公共备用CU-C。然后,对于关键任务UE的各个切换或切换组,然后在切换持续时间内重新配置F1-C接口。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标识对关键任务移动性有重大贡献的gNB,并且在预备阶段期间预先配置公共备用CU-C。然后,当标识出关键任务UE的切换的强烈需求时,只要标识出这种强烈需求就重新配置F1-C接口。
如上面讨论的,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接入网络的前传架构的重新配置(可涉及重新配置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节点)可包括与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相应分布式单元关联的控制平面中央单元(CU-C)功能或实体的合并。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这种合并可包括重新配置备用CU-C以使得同一 CU-C实体可以是用于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至少一些分布式单元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至少一些分布式单元的备用CU-C实体。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CU-C功能被虚拟化为接入网络中使用的网络功能虚拟化架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CU-C功能的虚拟化可用于实现CU-C功能合并。
在NFV架构中,各种网络实体功能可通过由在通用硬件平台(各自包括处理器以及操作上与之联接的存储器)上执行的软件实现来虚拟化。当功能由可在可与其它通用平台互换的通用硬件平台上执行的软件实现时,该功能被认为是虚拟的。NFV 协调器是由为了组织各种网络功能在同一硬件平台上的执行(包括例如确保实现不同功能的软件的同时执行不存在冲突)而提供的软件实现的功能。
图5示出例示了示例性前传架构重新配置的图。
参照图5,在NFV架构中,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30a和30b) 的分布式单元可连接到通过NFV协调器(32)分别在开放流开关(OFS)平台(31a和 31b)上执行的相应CU-C实体CU-C1和CU-C2(33a和33b)。NFV协调器(32)可被配置为接收业务信息并针对指向或源自第一CU-C实体或第二CU-C实体(33a,33b) 的业务在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30a和30b)的分布式单元当中标识相关分布式单元。在NG-RAN网络中,分布式单元的第一/第二集合之间的接口可以是F1型接口,如图5上所示。具体地,第一CU-C(33a)和第二CU-C(33b)的RRC 功能可以是由NFV协调器(32)控制的虚拟功能。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NFV协调器可接收包含触发前传架构重新配置的请求的信息。例如,该信息是基站正在做贡献的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预期次数的切换。
在接收到触发前传架构重新配置的请求时,NFV协调器可发起将第一CU-C实体CU-C1和第二CU-C实体CU-C2(33a和33b)所提供的虚拟CU-C合并为公共虚拟功能(33c),即,向第一接入网络节点(30a)的至少一些分布式单元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30b)的至少一些分布式单元提供CU-C功能的公共CU-C虚拟实体。这种公共虚拟功能可有利地用作特定用户终端集合的移动性管理功能。所述分布式单元DU的物理层是在实现CU-C功能的不同虚拟功能之间拆分资源的灵活物理层。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由NFV协调器执行的CU-C功能合并可涉及备用 CU-C虚拟功能,以使得NFV协调器可将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第二接入网络节点的备用CU-C实体的虚拟功能合并为可有利地用作特定用户终端集合的移动性管理功能的公共虚拟功能。所述分布式单元DU的物理层是在实现CU-C功能的不同虚拟功能之间拆分资源的灵活物理层。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方法可有利地解决确保公共CU-C是部署的不同接入节点所共同的需求。在实施方式中,对关键任务UE的移动性贡献最大的特定接入节点可由操作和维护(OAM)或自组织网络(SON)功能预先确定。然后,可通过如本主题公开中所描述的前传架构重新配置为这些接入节点重新配置前传。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中的每一个还可被配置为测量需要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的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重要传入业务,重新配置它自己的前传并向目标接入节点提供指示其备用CU-C的信息(例如,其备用CU-C的地址)(例如,连同切换准备信令一起或包括在切换准备信令中)。在从源接入节点接收到这种信息时,目标接入节点可被配置为将其前传重新配置为相同的备用CU-C并且可相应地调节其物理层以便为传入关键任务用户的业务预留资源。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中的每一个可被配置为基于将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重要业务切换到那时作为这些切换的目标接入节点操作的接入节点的相应可能性来标识源接入节点。目标接入节点可被配置为向这些接入节点发送指示其备用CU-C的信息(例如,其备用CU-C的地址)。这种信息可被存储在源接入节点中,并且可在切换准备期间用于快速前传重新配置。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包括控制单元和一个或更多个分布单元的网络接入节点的配置可包括CU与DU之间的接口的配置,即,在5G网络中,将控制单元和接入网络节点的一个或更多个对应分布单元中的至少一些连接的F1接口的配置。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F1接口的配置可基于使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用户终端的特性。例如,F1接口的配置可被设计为将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重要切换次数有贡献的基站的DU连接到公共CU,以便如上所述受益于更快的切换。
根据实施方式,针对F1接口重新配置可考虑不同的选项:
根据称为“F1Flex机制”的实施方式,关联到第一CU-C节点(例如,与DU共定位的CU-C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可被配置为针对使用DU来接入网络的一个或更多个用户终端的业务重新配置其物理层以附接到第二CU-C节点(即,建立与第二 CU-C节点的F1接口),同时针对使用DU来接入网络的其它用户终端维持与第一 CU-C节点的现有连接。换言之,可针对至少一些UE利用DU与第二CU-C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替换DU与第一CU-C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
称为“站点多归属”的另一实施方式利用了以流控制协议(例如,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来控制DU节点与同一F1接口内的多个CU-C实例之间的多个流级别关联的可能性。SCTP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征求意见书4960中指定的流控制协议,并且由IETF的Sigtran工作组为了经由IP网络传输各种信令协议而开发,其允许控制在一个逻辑接口上复用的多个流。在支持SCTP作为F1-C信令承载的传输层的NG-RAN中的实施方式中,可创建多个SCTP关联以包含在CU与DU之间的一个F1接口内,包括例如与第一CU-C实例的第一关联以及与第二CU-C实例的第二关联。例如,第一SCTP关联可用于DU与其主CU-C实例之间的F1-C接口,第二 SCTP关联可用于DU与备用CU-C实例之间的F1-C接口,主CU-C和备用CU-C形成为控制平面功能控制DU的操作的逻辑CU-C。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允许通过对应第一关联和第二关联将各个流分配给第一CU-C或第二CU-C的流优先级来控制不同流在将DU与第一CU-C和第二CU-C 连接的同一F1接口上的多归属。在这些实施方式中,DU与第一CU-C和第二CU-C 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的配置可包括配置与这种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上承载的数据通信流关联的相应流优先级以使第一流优先级与DU和第二CU-C之间的流关联,并且使第二流优先级与DU和第一CU-C之间的流关联。例如,流优先级可被配置为使第一流优先级与DU和第二CU-C之间的流关联,高于第二流优先级的流优先级与DU和第一CU-C之间的流关联。
与用户终端的数据业务对应的各个流可被指派确定第一CU-C节点和第二CU-C 节点之间流将指向的CU-C节点的优先级,从而为该流建立与DU的F1接口。在此实施方式中,F1接口重新配置可被视为包括分别经由与第一CU-C节点和第二CU-C 节点的F1接口在第一SCTP关联和第二SCTP关联之间交换角色。
在请求从源分布单元切换到目标分布单元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择第二CU-C节点以使得它可用作源分布单元和目标分布单元之间的公共CU-C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标准(包括例如优先级别)动态地选择或预选建立与第二CU-C的F1接口的一个或更多个用户终端。
根据实施方式,可参照这一个或更多个标准来检查使用DU接入网络的各个用户终端以确定用户终端是否满足这些标准中的至少一个。可在DU处执行该确定。
在该确定得到用户终端满足至少一个标准的结果的情况下,DU可被配置为触发其物理层的重新配置以建立F1接口,从而与用户终端的另一CU-C节点连接。例如,可确定用户终端是否有资格作为关键任务用户终端。在确定用户有资格作为关键任务用户终端时,用户终端用来与第一CU-C关联地接入网络的DU可被配置为重新配置其与第一CU-C的F1接口,以为用户终端建立与第二CU-C的F1接口。结果,DU 可同时具有与不同CU-C节点建立的F1接口。
例如通过为所有关键任务用户终端选择公共CU-C,可在接收到特定用户终端的切换请求时有利地利用这种重新配置,因此允许那些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更快切换。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可在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用户终端信息时确定用户终端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标准。例如,在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用户终端是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指示时,可例如在DU处确定用户终端是关键任务用户终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可在初始附接到网络时从网络接收标识符,基于该标识符,用户终端可生成指示以发送到用户终端同时和/或依次用于与网络的数据通信的网络的一个或更多个分布单元。
网络的一个或更多个DU可被配置为使得在从用户终端接收到指示时,各个DU 重新配置用于与第一CU-C节点的连接的F1接口以用于与用户终端关联的数据业务,以建立与第二CU-C节点的F1接口以用于与用户终端关联的数据业务。
DU可利用用于确定第二CU-C节点的信息预先配置,或者在请求时以这种信息配置。根据实施方式,第二CU-C节点可被配置用于所有DU,或者另选地由节点基于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业务更新。触发F1-Flex的一个示例度量是所测量的在部署的 DU子集中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业务的增加。
图6a示出使用F1 flex的示例性F1接口配置,而图6b示出使用站点多归属的示例性F1配置。
图6a上示出用户终端(40a)通过DU(41)与包括由CU-C(42a)控制的DU(41)的网络数据通信。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UE可向DU(41)发送包括其关键任务状态的指示符的测量报告。该指示符可以是例如二进制变量a,使得如果a=1,则UE是关键任务UE,否则如果a=0,则UE不是关键任务UE(43)。DU(41)初始通过第一 F1接口F1-C(44a)与第一CU-C(42a)连接。在接收到(43)UE是关键任务状态的指示时, DU(41)触发现有F1接口(44a)的配置,其包括建立与第二CU-C(CU-C1,42b)的第二 F1接口F1-C(44b),并且选择该第二F1接口(44b)以使得由第二CU-C(CU-C1,42b)通过第二F1接口(44b)控制与用户终端40a关联的业务。
图6b上示出用户终端(40a)通过DU(41)与包括由CU-C(42a)控制的DU(41)的网络数据通信。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UE可向DU(41)发送包括其关键任务状态的指示符的测量报告。该指示符可以是例如二进制变量a,使得如果a=1,则UE是关键任务UE,否则如果a=0,则UE不是关键任务UE(43)。DU(41)初始使用例如 SCTP协议通过承载通过与第一CU-C(42a)或第二CU-C(CU-C1,42b)的关联来控制的流的F1接口(44)连接到第一CU-C(42a)和第二CU-C(CU-C1,42b)二者,以生成SCTP 关联(SCTP145a和SCTP245b)。在接收到(43)UE是关键任务状态的指示时,DU(41) 触发现有F1接口(44)的配置,其包括例如通过优先级管理将与用户终端(40a)的数据业务所对应的第一CU-C(42a)的现有流关联修改为与第二CU-C(42b)的流关联。这样,在同一F1接口(44)内,用户终端(40a)的流关联从第一CU-C(42a)切换为第二 CU-C(42b)。
图7示出在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gNB间切换的上下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7上示出具有与图2b上所示相似的架构的5G无线通信系统(50):系统(50)包括NG-RAN网络和5GC网络,NG-RAN网络包括第一gNB节点(52a)和第二gNB节点(52b)、备用中央单元(CU)池(54)以及用户平面中央单元(CU-U)(53b),5GC网络包括提供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和用户平面功能(UPF)的AMF/UPF节点(55)。
第一gNB(52a)和第二gNB(52b)中的每一个包括控制平面中央单元(CU-C)(分别为53a1和53a2)以及通过相应射频单元(57a,57b)来服务无线电小区的至少一个分布式单元(DU)(分别为56a和56b)。分布式单元(56a,56b)是托管其gNB节点的RLC 层、MAC层和PHY层的逻辑节点,其操作至少部分地由中央单元逻辑节点控制,更具体地,由用于用户平面功能的用户平面中央单元(53b)以及由用于控制平面功能的控制平面中央单元(53a1,53a2,54a,54b)控制。
备用控制单元池(54)包括第一(54a)和第二(54b)控制平面中央单元(CU-C1和CU-C2),其可各自用作第一gNB节点和第二gNB节点(52a,52b)的控制平面中央单元 (53a1,53a2)中的每一个的备用。例如,第一控制平面中央单元(CU-C1)(54a)可用作第一gNB节点(52a)的控制平面CU的备用实例,第二控制平面中央单元(CU-C2)(54b) 可用作第二gNB节点(52b)的控制平面CU的备用实例。
gNB节点(52a,52b)通过XN接口互连。DU(56a,56b)中的每一个通过F1-U接口互连到用户平面中央单元(53b),并且通过F1-C接口互连到控制平面中央单元(53a1, 53a2)中的每一个及其相应备用(54a)。AMF/UPF节点(55)通过NG-U接口互连到用户平面中央单元(53b),并且通过NG-C接口互连到NG-RAN网络的控制平面中央单元(53a1,53a2,54a,54b)中的每一个。
根据实现方式,分布式单元(56a,56b)及其相应控制平面中央单元(53a1,53a2)可实现于共定位的物理网络节点中或同一物理网络节点中,而用户平面中央单元和备用控制平面中央单元可各自实现于单独的物理节点中或公共物理节点中。
即,在图7上所示的示例性架构中,gNB节点(本文中也称为“基站”)(52a,52b) 可被拆分成DU(56a,56b)和相应本地控制平面CU(CU-C)(53a1,53a2),而CU的用户平面功能可由基站(52a,52b)共同的用户平面CU(CU-U)提供。基站可具有其CU-C 的备用实例(对于基站gNB#1表示为CU-C1,对于基站gNB#2表示为CU-C2)。
图上作为总线示出的关键任务用户终端(51)通过第一RF单元(57a)和第一DU(56a) 与第一gNB节点(52a)无线通信。图7例示了在关键任务用户终端(51)在基站 gNB#1(52a)和gNB#2(52b)之间移动并且从第一gNB节点(52a)切换到第二gNB节点 (52b)的示例性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使用。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配置方法可包括标识NG-RAN网络(50) 的gNB当中当前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51)的移动性有贡献的gNB的预备阶段。
对于根据本主题公开的这种标识,可考虑不同的选项。
在实施方式中,可基于从用户终端报告的信息来标识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51)的移动性有贡献的gNB。例如,在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无线电测量中报告的基站可被标识为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有贡献的gNB。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有贡献的gNB可被获得为网络中有贡献的路径数量超过预定义的第一阈值的基站。为此,可从网络的用户终端收集测量,并且可从这些测量生成图形表示,其中,网络中的各个gNB对应于图形的节点,并且通过测量报告的各个邻近gNB是图形中通过边缘连接到邻近gNB的节点。然后可基于gNB对图形中的路径的贡献获得gNB的排序。因此,各个gNB的排序可反映gNB对路径的贡献,并且在网络的图形表示中,具有高排序的gNB可被认为对数量较多的路径有贡献,而具有低排序的gNB可被认为对数量较少的路径有贡献。可定义第一阈值以基于这种 gNB的排序确定gNB是否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有贡献,使得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移动性贡献最大的gNB是排序高于预定义的第一阈值的gNB。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有贡献的gNB可被获得为对网络中数量超过预定义的第二阈值的当前有效的路径有贡献的基站。为此,可从网络的用户终端收集测量(包括gNB之间的切换的测量),并且可从这些测量生成图形表示,其中,网络中的各个gNB对应于图形的节点,并且通过测量报告的各个邻近gNB 是图形中通过边缘连接到邻近gNB的节点。可基于gNB对图形中的路径的贡献来获得gNB的排序。因此,各个gNB的排序可反映gNB对路径的贡献,并且在网络的图形表示中,具有高排序的gNB可被认为对数量较多的路径有贡献,而具有低排序的gNB可被认为对数量较少的路径有贡献。可定义第二阈值以基于这种gNB的排序确定gNB是否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有贡献,使得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移动性贡献最大的gNB是排序高于预定义的第二阈值的gNB。
根据实施方式,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有贡献的gNB的标识(51)可例如由无线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子系统以集中式方式执行,或者例如由NG-RAN网络的gNB 节点以分散式方式执行。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可周期性地更新上述排序,以便为网络中的一些 DU更新连接。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可针对对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有贡献的节点执行前传架构的重新配置和对应接口的配置。
如上面讨论的,对于这些架构和接口重新配置,可考虑各种选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例如,网络的OAM子系统)可将DU配置为连接到单个CU。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在DU与CU之间的F1接口上使用站点多归属: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可经由DU与CU之间的F1接口建立两个SCTP关联:将DU链接到 CU-C的直接SCTP关联以及将DU链接到远程CU-C节点的备用SCTP关联。源DU 和目标DU可被(重新)配置为共享公共远程CU-C节点。其前传接口的重新配置可如下执行:直接SCTP关联可被设定为备用SCTP关联,并且备用SCTP关联可被设定为源DU和目标DU二者的直接SCTP关联。另选地,源DU可与主要CU断开并且通过备用SCTP关联连接到备用CU。源DU或CU可将次要关联的参数发送到目标DU。目标DU可连接到源DU的备用CU以便完成前传接口重新配置,以如本主题公开中所述实现快速切换。
在本文中称为F1-Flex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源DU可通过F1连接到单个CU-C并且可保持备用CU-C地址。在建立F1接口期间,关联地址被发送到DU和/或CU。在此上下文中,DU可被配置为确定它可将其F1接口连接至的CU-C实体。然后,前传接口的重新配置可如下执行:源DU和目标DU被配置为具有公共备用CU,然后在切换准备阶段针对源DU和目标DU执行F1-flex。另选地,源DU可与其CU-C 断开并通过F1 Flex与备用CU建立F1接口。源DU或CU-C可将源DU的备用CU-C 的F1关联的参数发送到目标DU。目标DU可重新配置其与源DU的备用CU-C的 F1接口。
一旦为源gNB和目标gNB建立了公共CU,就可根据图4上所示的过程执行DU 间切换。与图2上所示的传统DU间切换相比,这种优化的切换过程提供了多个优点,包括切换延迟最小化以及关键任务用户终端的切换性能优化,由于经由F1的站点多归属可容易地在DU与CU池的不同CU之间添加/释放SCTP关联(DU在不同CU 之间拆分其资源并且可最终基于F1接口重新配置来重新调节资源拆分),所以灵活性增加,并且由于对于故障CU,多个CU可用作回退,所以网络弹性增加。
关于可被配置为执行公共CU-C的标识的网络实体,本文还提供了不同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网络的中央节点可被配置为标识网络中对UE的移动性贡献最大/将最大的DU,并且针对这些DU触发CU重新配置。在5G网络中,中央节点可位于新无线电(NR)核心网络节点(例如,执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 (AMF)的节点)中或NG-RAN网络中的特点接入网络节点(例如,特点gNB)中。
图8a是例示了公共CU-C标识功能被集中的示例性网络架构的图。
图8a上示出了具有与图7和图2b上所示相似的架构的5G无线通信系统。中央单元(60)位于5G核心网络节点的AMF/UPF实体中。相应gNB的本地CU-C向中央单元(60)发送(61)测量以标识对用户终端的移动性有贡献的DU。中央单元(60)被配置为继接收这些测量之后,例如通过确定网络中对移动性的贡献超过预定阈值的DU来确定网络中对移动性贡献最大的DU。中央单元(60)还被配置为一旦确定了网络中对移动性贡献最大的DU,就确定公共CU,并且触发(62)公共CU配置,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之一的对应F1接口的重新配置。
集中式公共CU-C标识功能有利地提供了良好性能,即,组的切换延迟低,代价是朝着中央单元的信令增加。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gNB可被配置为协作地确定其对网络的组移动性的贡献的相应排名。然后,具有高排序的各个gNB可自主地决定将其CU-C重新配置为在其邻域中具有排名最高的gNB的公共CU-C。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公共CU-C标识功能被分散,因为节点首先协作地获得其排名,然后各个gNB的CU可基于排名标准来决定将其CU重新配置为公共CU。
图8b是例示了公共CU-C标识功能被分散的示例性网络架构的图。
图8b上示出了具有与图7和图2b上所示相似的架构的5G无线通信系统。gNB (gNB#1和gNB#2)协作地确定(70)其对组移动性的相应贡献。然后,各个gNB可基于所确定的其对组移动性的贡献来继续将其CU重新配置(71)为由至少两个gNB共享的公共CU。如图8b上所示,可在备用CU-C实体池中选择公共CU-C,其中选择备用CU-C实体以配置为由gNB#1的DU和gNB#2的DU共享的公共CU-C实体。
分散式公共CU-C标识方法有利地提供了良好性能和灵活性,即,组的切换延迟低以及处理关键任务切换的非均匀(本地)业务变化的能力,代价是gNB之间的Xn 接口上的信令增加。
图9例示了被配置为使用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网络管理特征的示例性网络节点(70)。
网络节点(70)包括控制引擎(71)、管理引擎(72)、数据通信引擎(73)和存储器(74)。
在图9上所示的架构中,管理引擎(72)、数据通信引擎(73)和存储器(74)全部通过控制引擎(71)在操作上彼此联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管理引擎(72)被配置为执行所提出的用于接入网络节点管理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例如确定可用作多个DU实体的公共CU-C的CU-C 实体、确定可能期望公共CU-C实体的配置的DU实体以及触发公共CU-C的配置,包括公共CU-C与要由公共CU-C控制的DU实体之间的接口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数据通信引擎(73)被配置为接收和发送数据分组(包括信令数据分组)并处理所接收的分组。
控制引擎(71)包括处理器,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和/或状态机或其组合。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网络节点(70)可被配置成具有多个处理器的多处理器计算机以用于提供并行计算。控制引擎(71)还可包括能够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软件代码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但不限于存储器(74))或者可与之通信,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软件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元件。另外,存储器(74) 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存储计算机存储介质,其能够存储表示网络节点(70)所属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结构,联接到控制引擎(71)并且可与数据通信引擎(73)和管理引擎(72) 一起操作以方便与之关联存储的数据分组的管理和处理。
将理解,仅作为示例提供了参照图9示出并描述的网络节点(70)。许多其它架构、操作环境和配置是可能的。节点的其它实施方式可包括数量更少或更多的组件,并且可包含关于图9所示的网络节点组件描述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因此,尽管控制引擎(71)、管理引擎(72)、数据通信引擎(73)和存储器(74)作为网络节点(70)的一部分示出,但是对组件(71)-(74)的位置和控制没有施加限制。具体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组件(71)-(74) 可以是不同实体或计算系统的一部分。
尽管关于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 /或修改。
尽管在特定优选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公开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系统、装置和方法的特定优点、特征和方面可在各种其它实施方式中实现。另外,可以想到,本文中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和特征可单独地实践,被组合在一起,或者彼此替代,并且可进行特征和方面的各种组合和子组合并且仍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上述系统和装置无需包括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模块和功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芯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其任何组合表示。
根据实施方式,本文所描述的任何方法的特定动作、事件或功能可按不同的顺序执行,可被添加、合并或全部省去(例如,方法的实践未必需要所有描述的动作或事件)。此外,在特定实施方式中,动作或事件可同时执行,而非依次执行。

Claims (15)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中管理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网络中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用于管理用户设备UE与所述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的第一中央单元CU-C以外的第二CU-C,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布式单元DU,以用于所述UE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所述至少一个DU在所述第一CU-C的控制下操作,并且其中,所述第二CU-C控制包括在第二接入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第二DU;以及
-配置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其中,配置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U当中的至少一个DU与所述第二CU-C关联,使得所述至少一个DU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DU在用于管理所述UE与所述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所述控制平面的所述第二CU-C的公共控制下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配置所述至少一个DU与所述第二CU-C之间的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至少一个DU与所述第二CU-C之间建立所述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所述至少一个DU与所述第二CU-C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来替换所述至少一个DU与所述第一CU-C之间的第二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配置与所述第一数据通信控制接口连接上承载的数据通信流关联的相应流优先级,以使第一流优先级与所述至少一个DU与所述第二CU-C之间的流关联,并且使第二流优先级与所述至少一个DU与所述第一CU-C之间的流关联。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U关联的数据通信业务强度在所述网络中选择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属于一个类别的至少一个UE,并且针对所确定的至少一个UE基于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DU关联的数据通信业务强度在所述网络中选择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类别是预定类别。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属于所述类别的所述至少一个UE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至少一个UE已被动态地指派给所述类别。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是5G网络,并且所述第一接入网络节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网络节点分别是所述5G网络的第一广义节点B gNB和第二gNB。
11.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操作上联接到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以及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中通信的网络接口,其中,该设备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5G网络的广义节点B gNB,该gNB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
13.一种编码有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包括操作上与存储器联接的处理器的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包括有形地具体实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提供给计算机系统并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数据集,该数据集例如通过压缩或编码来表示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
CN201980041662.4A 2018-06-28 2019-05-29 管理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设备、5g网络的广义节点、非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25676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305829.6A EP3588851B1 (en) 2018-06-28 2018-06-28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EP18305829.6 2018-06-28
PCT/JP2019/022246 WO2020003929A1 (en) 2018-06-28 2019-05-29 Method for managing first access network node, apparatus, generalized node-b, gnb, of 5g network,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data se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686A true CN112567686A (zh) 2021-03-26

Family

ID=62975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1662.4A Pending CN112567686A (zh) 2018-06-28 2019-05-29 管理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设备、5g网络的广义节点、非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43613A1 (zh)
EP (1) EP3588851B1 (zh)
JP (1) JP7090737B2 (zh)
CN (1) CN112567686A (zh)
WO (1) WO20200039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2721B2 (ja) * 2019-07-29 2023-12-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スターノード、セカンダリ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US20230269641A1 (en) * 2020-06-15 2023-08-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ling redunda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891407B (zh) * 2020-07-03 2022-09-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和设备
WO2022066070A1 (en) * 2020-09-22 2022-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plane function associating with and performing control plane functions for one or more user equipments
US11612005B2 (en) * 2020-10-28 2023-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t selection for a node
US11889399B2 (en) * 2021-07-27 2024-01-30 Rockwell Collins, Inc. Military central units and distributed units
WO2023084760A1 (ja) * 2021-11-12 2023-05-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24013587A1 (en) * 2022-07-13 2024-01-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anaging central unit failur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1456A (zh) * 2000-10-31 2002-05-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获得一个传输增益函数的方法
JP2005295189A (ja) * 2004-03-31 2005-10-20 Ne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CN106550490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8009340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user plane separation for 5g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18029854A1 (ja) * 2016-08-12 2018-0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装置、無線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端末
CN107734568A (zh) * 2016-08-11 2018-02-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中支持用户设备移动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80110082A1 (en) * 2016-10-14 2018-04-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Fast Activation Of Multi-Connectivity Utilizing Uplink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27107B1 (en) * 2017-05-05 2022-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fronthaul interface and base station
US20180376380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xposure of capabilities of central units and distributed units in base station entities for admission control
US10932168B2 (en) * 2017-09-29 2021-02-23 Apple Inc. Next generation node-B (gNB) and method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separate user plane and control plane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US11025456B2 (en) * 2018-01-12 2021-06-01 Apple Inc.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US10863494B2 (en) * 2018-01-22 2020-12-08 Apple Inc.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CA3032474A1 (en) * 2018-02-02 2019-08-0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traffic information
US10986602B2 (en) * 2018-02-09 2021-04-20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to authorize user equipment use of local area data network features and control the size of local area data network information in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US11228974B2 (en) * 2018-02-15 2022-01-1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power configurations
US20190320352A1 (en) * 2018-04-12 2019-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stratum (as) security for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c-ran)
BR112020022170A2 (pt) * 2018-05-10 2021-0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para configurar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primeira unidade centralizada, e, mídia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não transitória
WO2020073197A1 (en) * 2018-10-09 2020-04-1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Device information in a context setup request
WO2020146791A1 (en) * 2019-01-11 2020-07-16 Apple Inc. Control resource set configuration enhancement for off-raste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 in a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1456A (zh) * 2000-10-31 2002-05-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获得一个传输增益函数的方法
JP2005295189A (ja) * 2004-03-31 2005-10-20 Ne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WO2018009340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user plane separation for 5g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7734568A (zh) * 2016-08-11 2018-02-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中支持用户设备移动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8029854A1 (ja) * 2016-08-12 2018-0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装置、無線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端末
US20180110082A1 (en) * 2016-10-14 2018-04-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Fast Activation Of Multi-Connectivity Utilizing Uplink Signals
CN107959983A (zh) * 2016-10-14 2018-04-24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上行链路信号快速激活多连接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06550490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等: "R3-182228 "(TP for NR BL CR for TS 38.401): Support of RAN UP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sation at handover"", 《3GPP TSG_RAN\WG3_IU》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03929A1 (en) 2020-01-02
JP2021519033A (ja) 2021-08-05
EP3588851A1 (en) 2020-01-01
US20210243613A1 (en) 2021-08-05
EP3588851B1 (en) 2023-02-01
JP7090737B2 (ja)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0397B2 (en) Session packet duplication
US1175844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source base station, target base station, core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567686A (zh) 管理第一接入网络节点的方法、设备、5g网络的广义节点、非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RU2713442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сот
EP2781123B1 (en) Performing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and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between access nodes for only a subset of user equipment
CN110226337A (zh) 一种接入目标小区的方法以及设备
US1132392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50312810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0830979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881569B2 (ja) 第1の基地局、及び第2の基地局
EP3915213B1 (en)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vity
US1159601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centralized unit-user plan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669058A (zh) 一种节点的切换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EP3852481A1 (en)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data stream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10158883A (ko) 통신 방법, 보조 네트워크 노드와 단말
CN117616806A (zh) 用于处置节点迁移的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以及由此执行的方法
WO2022082690A1 (zh) 群组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24502450A (ja) グループ移行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20230091138A (ko) Mro 크리티컬 시나리오의 판정 방법, 장치 및 기기
JP2024502623A (ja) Iabの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JP2023545849A (ja) Iabノードのマイグ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装置
CN114868426B (zh) 一种网络切片重定向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31158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401879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transmission for high capacity network
US20230397055A1 (en) Inter-system handover involving e1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5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